抗感染经验疗法.doc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相关名词及缩写
小区取得性肺炎(CAP)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实质
(含肺泡壁,即广义上肺间质)炎症,包
含含有明确潜伏期病原体感染而在入
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肺炎。
常见病原体: 青壮年、无基础疾
病患者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
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老年
20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临床特点
来势凶猛 各种器官受损 死亡率高
第20页
在治疗上应注意问题
应强调降阶梯治疗用药早期性和及时性。因 为经验性治疗基础是当地域、本病房细菌流 行病学与药敏试验。所以, 在应用中一定要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不停实践和总结经验。
最初经验性治疗抗生素其抗菌谱应选择足以 确保覆盖全部可能致病菌, 包含革兰阴性菌 和阳性菌(包含MRSA), 以提升首次用药成功 率。
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为肺炎链球菌、
8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第8页
相关名词及缩写
医院取得性肺炎(HAP)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
处感染潜伏期, 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
(包含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肺
炎。
9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第9页
HAP
以ICU取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较为常见;另外,HAP亦常 发生于免疫抑制宿主肺炎以及其它重 危患者。
一些抗生素可能促使细菌产生对其它种类抗生素 耐药性
选择对耐药性影响最小药品 重视门诊抗生素治疗对住院患者抗生素耐药影响
适当情况下应选择联适用药
33 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
第33页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1.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经验治疗时按常见病原 菌给药;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经验治疗效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酌情调整。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首选口服用药,宜用毒性小、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 物,疗程通常为 3~5 天。
3.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应注射给药,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疗 程一般2 周。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并应特别关注预防措施。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细菌感染时,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 血杆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星形诺卡菌、曲霉、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及分枝杆菌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原则】 1.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是否需要入住 ICU,并尽
早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2.注意结合当地病原体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3.住院患者入院后应立即采取痰标本,做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及培养;体温
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获病原学检测结果后应根据治疗反应 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内注射。
骨、关节感染
骨、关节感染包括骨髓炎和关节炎。急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 1 岁以上小儿亦可由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老年患者可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需要注 意的是慢性骨髓炎患者窦道流出液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不一定能准确反映感染的病原体。
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最为常见,少数为 A 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治疗】 1.初治可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 酶菌株多见时,也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2.其他可选药物有第一代或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3.用药 3 天无效的患者应考虑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可选用 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或头孢曲松静脉滴注。 4.疗程 7~10 天,以减少复发。
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措施
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有一些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目标是调整机体的防御能力、提高免疫力,以及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防治传染病的常见措施:1.中医药预防:●中药预防:一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例如,黄芪、甘草、党参等常用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药汤剂:中医药理论中有一些方剂被认为对于预防传染病有一定效果,如麻黄汤、桂枝汤等,具体的药物组合会根据病情和体质而有所不同。
2.食疗调养:●中医强调调整饮食,使之符合个体的体质和病情。
例如,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适当食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藕、黄瓜等。
●根据病情,中医还可能推荐一些特定的饮食疗法,例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3.针灸和拔罐疗法:●针灸和拔罐被认为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一些穴位和拔罐技法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体质。
4.艾灸疗法:●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热量,对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理气血、温暖身体的效果。
有些中医认为艾灸有助于提高体温、增强体内阳气,从而对抗外邪。
5.中医养生:●中医强调合理的作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等方面的养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体体质来调整,而且中医疗法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证据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谨慎,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传染病,现代医学的防治方法,如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仍然是主要手段。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作为辅助措施,但不应替代现代医学的有效手段。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会减弱疗效,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因此,正确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
一、遵循临床诊断及用药指南在使用抗感染药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医生应当遵循相应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指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不同的病原体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过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根据药物的抗菌谱、药代动力学、药物剂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尽量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三、注意调整用药方案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动态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避免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治疗失败或出现毒副作用。
四、合理使用联合疗法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严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感染药物。
联合疗法能够增加疗效、降低耐药风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但联合疗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如药物相互作用、耐药性选择压增加等问题,因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防止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滥用是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加剧。
医生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积极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杜绝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的现象,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按照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中途停药,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六、注重药物安全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生指导进行用药,不要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和不良事件,及时报告医生。
传染病的中医防治
传染病的中医防治中医防治传染病文档范本1.简介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的疾病。
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传统知识,可以在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
2.中医传染病分类与预防措施2.1 因风寒湿热引起的感冒-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通风,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感染者,合理饮食调理,增强体质。
2.2 肺炎- 预防措施: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疲劳,注意个人卫生。
2.3 传染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勤洗手,煮沸食物和饮用水,避免生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病人接触。
2.4 传染性肝炎-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3.中医传染病的治疗方法3.1 中药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如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药物。
3.2 针灸疗法- 使用针刺或温灸治疗,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
3.3 推拿按摩疗法- 利用手法按摩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
4.附件4.1 《传染病法》- 该法规定了传染病的定义、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附注:传染病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的法律。
4.2 《中医防治传染病指南》- 该指南提供了中医防治传染病的详细方法和措施。
附注:中医防治传染病指南是指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制定的指导文件。
5.结束语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中医防治传染病方法和措施,通过合理的预防和适当的治疗,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对于法律名词和相关文件的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_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1第一章 明确病原诊断正确采集临床标本病原体检测正确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规范药敏实验 引导合理用药第二章 主要抗菌药特点第三章 合理使用抗菌药第一节 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针对性用药第二节 经验用药第三节 将主要抗菌特性应用于临床第四节 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第五节 临床主要感染的用药方案第六节 预防性用药第七节 联合用药第八节 特殊情况下用药第九节 抗菌药物中易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附表1: 抗菌谱附表2: 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表附表3: 常用抗菌药物名称前言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一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
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 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
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 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 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 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
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
2.确定致病原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关键词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合理应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关键是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和药敏并针对性地选用最合适的药物及治疗方案。
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需数天出结果,在致病菌尚未明确前,为及时治疗感染性疾病,医师通常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先大致推断最可能的致病菌,并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
但这种经验性用药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不仅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而且会助长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或药源性疾病,给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带来危害。
如何使经验性治疗远离“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性治疗”和盲目滥用的怪圈。
在致病菌未明确前,临床医师往往首先为患者实施“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然后再参考病原学检查结果与用药疗效,决定维持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但滥用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文将就如何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作肤浅论述。
详细诊查,明确临床诊断,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疾病及其类型,并配合其他辅助抗感染措施正确的临床诊断必然伴随正确的治疗方案,并为滥用抗菌药物推波助澜。
首先应认真执行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千方百计明确临床诊断,科学分析把握病情,排除非感染性疾病,进一步分清是病毒还是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细菌感染方有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医师收住患者用药前应首先采集有代表性的临床标本如血、痰、尿、脑脊液、脓液等尽快送检,做到有样必采,力求尽早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和药敏等依据。
通过详细的问诊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发热类型,血、尿、便三大常规以及CRP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
根据感染的部位、性质、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临床特征与初步的检查化验结果,估计病原菌的大致类型,及可能对哪些抗菌药敏感,结合本地细菌耐药状况选择最恰当的药物,合理制定用药方案。
在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及脑膜炎患者诊疗时,为尽快了解感染细菌的大概类型,可以先对采集的痰、尿、血、脑脊液作涂片染色镜检,初步观察有无细菌存在,是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或是混合感染。
根据细菌形态快速判断其类型,有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典型的形态,在涂片染色镜检时就能识别出来,可以此作参考选择抗菌谱能够覆盖这些细菌的药物作经验治疗。
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ICU观察发现,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 主,初始用药宜选第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 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或第 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 若已明确为产超广谱8一内酰胺酶则选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西司他 丁钠(泰能)和美罗培南(美平)。 若疑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特别是金黄 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 (MRSAC),应选用万古霉素。
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甲氧苄氨嘧啶类 呋喃类 抗真菌抗生素 合成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 抗病毒药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药物
其它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特点总结
G+
一代 +++
G+
β-内酰胺酶
肾毒性
不稳定
有
二代 三代 四代
++ + ++
++ 较稳定 +++ 较高稳定 ++++ 高度稳定
减轻 基本无 几无
不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对于G+球菌的抗菌活性较美罗培南 高2-4倍;而美罗培南对于G-杆菌的抗菌活性 比前者高2-16倍。
对G- 致病菌的杀菌作用明显高于第3代头孢 霉素;对G+菌比第1代强; 明显的PAE;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常用的有3种: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青霉烷 砜)、他唑巴坦(三唑巴坦) 共同特点:①本身没有或只有较弱的抗菌活性;②酶抑制剂 对不产酶的细菌无增强效果;③随着细菌产酶情况的变化, 酶抑制剂的抑制效果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舒巴坦的化学稳定性优于克拉维酸,抑酶作用略强于克拉 维酸;他唑巴坦抑酶谱广,抑酶作用强于克拉维酸和舒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安美汀),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特美汀),氨苄西林-舒巴坦(优立新),头孢哌酮-舒 巴坦(舒普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
【课题申报】烧伤后感染控制的抗病毒疗法1
烧伤后感染控制的抗病毒疗法1烧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创伤,伴随着伤口愈合过程中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是烧伤患者恢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导致全身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目前,抗生素是常用的感染控制措施,但随着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亟需开展研究,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以应对烧伤后感染。
因此,本课题申请旨在研究烧伤后感染控制的抗病毒疗法,探索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烧伤感染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患的康复与生存。
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且易导致抗生素耐药。
而病毒感染也是烧伤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抗病毒疗法,以应对烧伤后感染。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烧伤患者的感染控制疗法改进,可以提高感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其次,研究抗病毒疗法对抗烧伤后感染,有望为抗感染领域带来新的治疗策略,为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研究烧伤后感染控制的抗病毒疗法,并探索其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集烧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感染的发生率、病原体特点等,明确感染控制的需求与挑战。
2. 建立烧伤后感染控制的抗病毒疗法研究模型。
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验证病毒抑制剂的抗病毒活性和毒副作用。
3. 评估病毒抑制剂在烧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设计临床试验,随机分组、双盲、多中心研究,比较病毒抑制剂治疗组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组的感染控制效果与患者生存率。
4. 分析病毒抑制剂的机制与病毒感染途径,探讨病毒抑制剂与抗生素治疗的协同作用,提出治疗策略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对近几年的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感染情况、病原体的药物敏感性等信息。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感染的发病率、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性等指标,明确感染控制的需求。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共60页文档
三、人体正常菌群和临床常见致病菌
(一)人体不同部位的正常菌群
1、皮肤:葡萄球菌属、JK群棒状杆菌、类百喉、绿脓、痤疮丙酸、 厌氧 G+c
2、口腔:表皮、溶链、肺炎球菌、肠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流感、 乳杆菌、类白喉、真杆菌、厌氧 G+c、厌氧G-c
3、鼻咽腔:葡萄球菌属、溶链、肺炎球菌、流感、大肠、变形、白 念珠菌、厌氧 c
1代 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
头
2代 头孢呋辛
孢
菌 素
3代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类
4代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 美罗培南(美平)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克倍宁)
非
典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君刻单)
型
-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内
酰 胺
头孢烯类:氟氧头孢
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
抗菌药物
ß-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ß-内酰胺类
天然青霉素:青霉素钠盐甙钾盐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邻氯西林)、双氯西林
青
广谱氨基青霉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霉
素 类
广谱羟苄青霉素: 羟苄西林 替卡西林
广谱磺基青霉素: 磺苄西林
广谱酰脲类青霉素:呋苄西林 阿洛西林 哌拉西林 美洛西林
同而分为一、二、三、 四代 4、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
霉素类高,抗菌谱比青霉素类广,作用 也比青霉素类强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1、对G+菌抗菌作用优于第二代与第三代 头孢菌素。
2、抗阴性杆菌作用较弱。 3、对绿脓杆菌与厌氧菌无效。 4、某些一代品种有不同程度的肾毒性。
中医对病感染的干预与治疗
中医对病感染的干预与治疗中医对病原体感染的干预与治疗感染是人类身体内病原体侵入并繁殖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感染的干预与治疗也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一、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病变是由于人体内外的阴阳失衡所致。
在感染过程中,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受到了病原体的侵袭破坏,导致了病变的发生。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二、中医的干预与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最重要的治疗工具之一,对感染的干预与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
中药的选择通常根据病原体的性质、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
例如,对于细菌感染,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金银花等具有抗菌作用的草药;对于病毒感染,可用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阻止病原体的侵袭和繁殖。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对感染也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从而加速病原体的排出和康复过程。
3.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三、中医治疗的优势1. 综合干预:中医治疗注重“以人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不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调理情志、饮食等方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2.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中医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提高疗效。
3. 副作用小:中医治疗一般采用自然草药制剂,副作用相对较小。
与西药相比,中医治疗更加温和、安全。
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对病原体感染的干预与治疗在现代医学中也逐渐得到认可和应用。
临床动态循证抗感染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分析
银屑病 ( sr s ) Poi i 是一 种常见慢性 、 as 复发 性 、 炎症性皮 肤 病, 过去称牛皮癣 , 中医 称 白疤 。病 因不 清 和突 出 的临床 表 象, 长期被列入 “ 斑丘 疹鳞 屑性皮 肤病 ” 红 。j 进行 病状 描 ,
1 资料 和方 法
12 方法 . 12 1 诊 断标 准 .. 皮损覆盖银 白色鳞 屑 、 薄膜现 象 、 出血点 ( upts A si’现象) z 等症齐 全 。 ; 或薄 膜 、 出血点 现象缺 如 , 仅
有银 白色鳞屑 , 去诊 断为银 屑病 并治 疗者 , 泛 发红疹 表 过 或 面覆 盖 鳞 屑 , 脱 落 鳞 屑 病 理 诊 断 含 Mur 其 no微 脓 肿 ( ) 疡 者 。
bois ys w it vn u dm nsai ,wt B —drco a i u emouao duath rp3m nh r ore it [ nr eo s i iirt n i i i t nlmm n d lt t A jvn tea , o tsf cus cb o a a t o h ei ro oa
多种类型银屑病住 院病例 , 治疗过程 中均经血 和 ( 细菌 或) 群相 同步培养 和药敏测试 ’ 遴选 同一敏感抗感染 药物 , , 治
疗住 院病例 4 O例。其 中男 l , 2 8例 女 2例 , 年龄 最大 6 2岁 ,
最小 l 0岁 , 均 3 . 平 2 4岁 。患 病 时 间 最 长 2 5年 , 短 2 , 最 0d 平 均 75 . 1年 。
抗感染新疗法突破研究
抗感染新疗法突破研究新疗法突破:抗感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感染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抗感染疗法。
近期,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
本文将介绍这一抗感染新疗法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可能对医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在抗生素滥用和多药耐药问题逐渐严重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抗感染疗法的需求与日俱增。
新疗法的突破在于通过靶向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以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以往的传统疗法常常面临抑菌速度慢、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
而新疗法则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等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在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领域的深入探索,发现病原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其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一发现,他们通过设计合成了特定序列的核酸分子,将其引入感染体内,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实验证明,这些合成核酸分子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抑制风险菌株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抗感染的效果。
这一研究成果的突破在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
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疗法,这种基于核酸干扰的新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精确识别和抑制特定的病原微生物,避免对正常微生物的破坏。
其次,由于核酸干扰疗法与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机制,从而减少了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耐药性产生。
此外,核酸干扰还具有治疗时效短、作用迅速等特点,更能满足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求。
然而,目前的抗感染新疗法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更好地通过核酸分子递送系统将合成核酸分子传递到感染部位。
目前的研究发现,通过纳米技术、载体递送系统等手段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方面。
未来,科学家们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探究这一新疗法的机制,并完善相关技术手段。
抗感染新疗法的突破给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
一方面,它为传统抗生素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改善目前抗生素滥用和多药耐药问题。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
中医如何运用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在人类与疾病的漫长斗争史中,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威胁健康的重要因素。
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着独到的方法和显著的疗效。
中医认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所致。
这里的“正气”可以理解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而“外邪”则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各种致病因素。
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疾病。
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首先强调的是辨证论治。
这意味着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判断出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类型,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等症状,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此时,中医会选用辛温解表的中药,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以驱散风寒,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除了辨证论治,中药还常常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体机能来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不仅要针对局部的病变进行治疗,还要考虑到整体的平衡和协调。
比如,对于肺炎患者,中医可能会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以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在具体的用药方面,中药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组合方式。
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应用广泛,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它们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祛湿类中药,如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可用于治疗因湿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湿疹、腹泻等。
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等,则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此外,中药的剂型也多种多样,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汤剂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剂型,其吸收快,作用迅速,能够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药方。
丸剂则具有服用方便、药效持久的特点,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和调理。
医疗感染防治实践总结
医疗感染防治实践总结
介绍
本文档旨在总结医疗感染防治实践的经验和策略。
通过简化的方法和不涉及法律复杂性的决策,医疗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医疗感染的挑战。
有效的防控策略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感染,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 规范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定期洗手或使用消毒剂,特别是在与患者接触前后。
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应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传播途径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这可以防止感染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
3. 患者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如单独病房或隔离区域。
这可以减少感染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
4.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机构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各种表面、设
备和工具,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这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风险。
5. 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医疗感染防控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这有助于增强医疗感
染防控的整体效果。
结论
医疗感染防治实践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遵循简单而有效的防控策略,我们可以减少医疗感染的发生和
传播。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不断提升自
身的防控意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高继宁运用滋阴疏肝通淋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经验
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n .2023,V o l .31N o .11җ基金项目:山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0P Y -L P -10)通信作者:李红,E -m a i l :3266003549@q q.c o m 第一作者:任玲,E -m a i l :1543173873@q q.c o m 高继宁运用滋阴疏肝通淋法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经验җ任 玲1,李 红2,高继宁2,白 琳1,赵 倩1(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太原030013)ʌ摘要ɔ 慢性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㊂高继宁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各类肾脏疾病,认为慢性尿路感染以肝肾阴虚为本㊁膀胱湿热为标,治疗以滋肾疏肝㊁清热利湿为主,自拟滋阴通淋方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㊂ʌ关键词ɔ 慢性尿路感染;淋证;劳淋;滋肾疏肝;清热利湿;滋阴通淋方;高继宁中图分类号:R 256.5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106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侵袭尿道所导致的尿道炎症,具有顽固性㊁迁延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上行感染㊁血行感染和淋巴道感染[1]㊂尿路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而女性受其特殊生理结构影响,为本病的主要患病人群,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㊂有关报道显示,5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尿路感染[2]㊂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㊁尿急㊁尿痛,可伴或不伴有寒战㊁发热㊁头痛㊁恶心㊁呕吐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3],还可出现小便灼热浑浊㊁腰痛㊁发热㊁舌红苔黄㊁脉滑数等湿热蕴结下焦的症状㊂西医治疗尿路感染主要通过增加饮水量㊁加强休息,以及足量㊁足疗程地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复发率较高㊂高继宁,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肾病科主任,山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名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㊂高继宁教授从事肾内科工作40余年,对内科疑难杂病㊁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各类肾脏疾病均有独到见解,治疗经验丰富㊂针对各类肾脏疾病,高继宁教授提出 以肾为主,五脏同调 的辨治思路,确立 守方㊁圆机㊁活法 的中医治肾理念㊂笔者有幸跟随高继宁教授学习,现将高继宁教授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经验总结如下㊂1 病因病机认识中医尚无尿路感染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 劳淋 范畴㊂‘圣济总录“记载: 人因劳伤肾经,肾虚膀胱有热,气不传化,小便淋沥,水道涩痛,劳倦即发,故谓之劳淋,少腹引痛者,是其候也㊂ 劳淋的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隐痛,本病与劳累关系密切㊂‘金匮翼“记载: 劳淋者,劳伤肾气,内生虚热,热传膀胱,气不施化,以致小便淋涩作痛㊂ ‘诸病源候论“记载: 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㊂ 以上文献均认为劳淋与肾气亏损,膀胱湿热内生有关㊂现代医家对尿路感染的认识不断发展㊁完善㊂杨洪涛教授认为尿路感染的发病前提为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亏虚,或房劳过甚,损伤肾气,或久病他脏虚损及肾,导致肾气亏虚,封藏与固摄功能失职,小便无所主则淋沥而下㊂治宜补益肾气,温通阳气,利湿泄浊[4]㊂国医大师张琪认为劳淋为本虚标实㊁虚实夹杂之病,淋证之初多由湿热毒邪蕴结于下焦,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职㊂若治疗不得其法,或药不达本,本症虽除,标症仍存,余邪未尽,聚集于下焦,日久则暗耗气阴,转为劳淋,此时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机体卫外功能下降,若遇感冒㊁劳累㊁情志不畅等诱因而容易发作[5]㊂高继宁教授通过梳理㊁归纳㊁总结㊁分析古今医家关于劳淋的病因病机认识,结合多年治疗肾病的临床经验,指出慢性尿路感染以肝肾阴虚为本,以膀胱湿热为标㊂61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n .2023,V o l .31N o .111.1 肝肾阴虚是慢性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因 ‘素问㊃刺法论“云: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㊂ 素体虚弱是劳淋发作的重要因素㊂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㊂肾阴在维持机体阴阳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阴虚则病,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肾阴亏虚,则全身脏腑阴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疾病遂生㊂由此可见,肾阴虚是导致本病发病的关键㊂高继宁教授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属正虚邪恋㊁虚中夹实之证㊂或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天癸渐竭㊁肾精虚损㊁久病大病等导致肾阴耗伤;或因外感湿热之邪而清利太过,损及肾气,导致肾元虚损;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热伤阴,损伤肝阴,致肝阴不足㊂肝肾同源,阴阳互资互制,肝阴虚可下汲肾阴,使肾阴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涵肝木,使肝亦虚,肝肾阴虚则导致阴不制阳,虚热内扰㊂燥热消灼下焦阴液,又可加重肝肾阴虚症状㊂湿热蕴结于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使小便灼热刺痛,淋沥涩痛㊂1.2 膀胱湿热伴随疾病发展始终 ‘诸病源候论“指出: 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尽㊂ 张仲景亦提出: 热在下焦㊂ 热邪灼伤血络则尿血,热邪蕴结下焦则影响膀胱气机,导致小便滞塞不通㊂高继宁教授认为,慢性尿路感染病情变化复杂,迁延日久,缠绵难愈,与湿热致病的特性相关㊂本病发病之初,患者或因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等外邪;或因嗜食醇酒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导致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或因恼怒伤肝,气郁化火,肝郁不疏,火郁于下焦;或因他脏之热下注膀胱,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热与水结,酿成湿热;或因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湿热留恋,进而发展为慢性病变㊂若湿热之邪未净,正气不足以抗邪,则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㊂肾阴不足,气化功能失职,水道不畅,湿热毒邪侵袭,水湿热毒互结,易从热化,热得湿而愈热,湿得热而愈横,湿热胶着,黏滞难化,日久伤肾,肾虚则易感外邪发病,两者互为因果㊂膀胱湿热证常见于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症见尿急㊁尿频㊁尿黄㊁尿道有灼热感㊁腰酸疼痛㊁尿血㊁少腹胀痛等,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6-7]㊂2 辨证分型根据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高继宁教授将其分为膀胱湿热证,肝胆郁热证,肾阴虚夹湿热证,脾肾气虚㊁湿热留恋证4型㊂2.1 膀胱湿热证 湿热毒邪客于膀胱,阻碍膀胱气化功能的正常运行,下窍不利,故见尿频㊁尿急㊁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湿热下迫,损伤于肾,腰为肾之府,故腰部疼痛拒按;舌苔黄腻㊁脉滑数均为湿热之象㊂治宜清热利湿㊁通淋泻火,方用八正散加减㊂2.2 肝胆郁热证 邪踞少阳,故寒热往来明显,烦躁不安;肝郁气滞,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故饮食不佳;肝胆郁热,疏泄功能失职,不能移热于膀胱,故尿频而痛;少腹为肝经所过之处,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少腹胀痛;肝胆郁热,故舌红㊁苔黄㊁脉弦数㊂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㊂2.3 肾阴虚夹湿热证 肾阴虚湿热留恋,故见小便涩痛,尿色黄;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酸痛;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故低热盗汗;阴虚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口干舌燥;阴虚内热,故舌红㊁苔薄黄㊁脉细数㊂治宜滋补肾阴㊁清热利湿,方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㊂2.4 脾肾气虚、湿热留恋证 本病迁延日久,湿热未化,脾胃虚弱,故小便频数;脾胃健运失司,后天失调,故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肾阳不足,故见肢冷;脾肾两虚,故舌质淡㊁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㊂治宜益气健脾补肾,佐以利湿,方用缩泉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㊂3 治疗经验高继宁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慢性尿路感染常因过度疲劳㊁心情不畅等因素诱发,总结其病机为阴虚湿热,认为本病以阴虚为主,湿热贯穿其发病始终㊂因此,高继宁教授以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为总体治则,以滋阴疏肝通淋为基本治法,制定滋阴通淋方,旨在滋阴扶正固其根本,兼以清热利湿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并预防复发的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㊂滋阴通淋方由生地黄15g ,北沙参10g ,枸杞子12g ,苦参15g ,黄柏12g ,麦冬10g ,干益母草20g ,白茅根15g ,当归10g ,北柴胡10g 组成㊂用法:水煎400m L ,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方中生地黄为君药,归心㊁肝㊁肾经,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凡阴虚㊁血虚㊁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可用于治疗阴虚内热㊁骨蒸潮热之证㊂北沙参㊁麦冬㊁当归㊁枸杞子为臣药,其中北沙参归肺㊁胃经,具有滋阴润肺㊁益胃生津的功效,麦冬归心㊁肺㊁胃经,具有滋阴生津㊁润肺清心的功效,与麦冬合用可滋养肺胃之阴,养肺阴以清金制木,养胃阴以培土荣7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n.2023,V o l.31N o.11木;枸杞子归肝㊁肾经,有滋肝补肾㊁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㊁腰膝酸痛之证;当归归心㊁肝㊁脾经,具有补血活血㊁调经止血㊁润肠通便的功效,其补血养肝,使补中有行,枸杞子㊁当归合用育阴涵阳,滋补肝肾㊂再酌加柴胡疏肝理气,苦参㊁黄柏清热解毒,白茅根㊁益母草清热利湿,泄下焦之热㊂全方重在滋阴养血,将滋肾㊁疏肝㊁清热㊁利湿融于一体,具有滋肾疏肝㊁清热利湿的功能㊂研究表明,滋阴通淋方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的释放,从而有效缓解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提示本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安全有效[8-10]㊂4病案举例患者,女,52岁,2021年11月5日初诊㊂患者平素体质较差,近半个月来间断出现小便频数,淋沥不尽,排尿烧灼疼痛,会阴部疼痛,尿液浑浊,头晕乏力,情绪急躁易怒,腰困痛,口稍干,口苦,纳眠可,大便每日1次,成形,舌红,苔黄腻,脉沉滑㊂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潜血(+),镜检白细胞35~ 40个/高倍视野㊂西医诊断:急性泌尿系感染㊂中医诊断:淋证㊂辨证:肝肾阴虚,湿热内生,膀胱气化不利㊂治法:补益肝肾,清热利湿㊂处方:黄芪45g,北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5g,枸杞子12g,黄柏10g,苦参10g,蒲公英15g,滑石30g(先煎),车前子30g (包煎),白茅根30g,干益母草20g,生地黄15g,北柴胡12g,续断片12g,杜仲15g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1年11月12日二诊:患者服药7剂后症状均有所好转,仍有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㊂患者邪气已衰,佐以健脾益肾㊁滋阴之法治疗㊂处方如下:黄芪45g,北沙参15g,麦冬15g,当归15g,枸杞子12g,蒲公英15g,滑石30g(先煎),车前子30g(包煎),生地黄15g,北柴胡12g,续断片12g,杜仲15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砂仁6g(后下)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1年11月19日三诊:患者服药后尿频㊁尿急㊁尿痛感消失,现略感下腹胀痛不适,阴道有较多黄白色分泌物,偶有背部困痛不适,精神好,纳可,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㊂患者淋证虽愈,但下腹胀痛不适,白带量多,仍属肾虚湿热下注,以补肾益气㊁活血化瘀㊁清热利湿降浊为治法,处方如下:黄芪30g,当归15g,桃仁10g,赤芍12g,白芍12g,红花15g,川芎15g,地龙12g,丹参30g,天麻12g,枸杞子12g,北柴胡10g,滑石30g(先煎)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2021年11月26日四诊:患者无尿频㊁尿急㊁尿痛,无腰困,下腹部无胀痛不适,略感头晕乏力,精神好,食欲正常,睡眠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㊂继续予补肾疏肝㊁安神健脾中药以善后,处方如下:菊花24g,枸杞子24g,黄精24g,滑石30g(先煎),甘草片12g,砂仁12g(后下),磁石30g(先煎),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猪苓30g,茯苓12g㊂7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㊂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症状好转,未见复发,嘱患者切忌劳累,多饮水排尿,如有不适及时就诊㊂按语:本案患者为老年女性,素体体质较差,且天癸渐竭,肾精亏虚,阴虚燥热,加之平素喜食肥甘厚腻而内生湿热,阴虚㊁湿热互相影响,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尿频㊁尿急㊁尿痛㊁排尿灼热感,舌脉亦为湿热下注之征象;情绪急躁易怒,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难以上达头目,则见头晕㊂高继宁教授运用滋阴清热㊁利湿通淋之法治疗㊂初诊时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头晕乏力,情绪急躁,腰困痛,加黄芪补肾益气,蒲公英㊁滑石㊁车前子增强清热利湿之效,续断㊁杜仲补肝肾㊁强腰膝㊂二诊时患者症状较前缓解,食欲较差,上方加焦三仙健脾㊂三诊时患者遗留腰困痛及下腹部胀痛不适,酌加活血化瘀之品㊂四诊时患者诸症消失,继续服用补肾疏肝㊁安神健脾中药以巩固疗效㊂5小结高继宁教授指出慢性尿路感染病因属肾虚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肝㊁脾㊁胃相关,治疗以滋阴疏肝㊁清热利湿为主,辅以健脾养胃养神,自拟滋阴通淋方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㊂高继宁教授认为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慢性尿路感染至关重要,对于长期尿路感染患者,要注意其是否因逆行感染导致慢性肾孟肾炎,因为病情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其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㊂此外,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如妇科炎症长期存在导致的尿路反复感染㊁尿路结构异常尿流排出不畅致细菌容易繁殖㊁糖尿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以及全身神经功能系乱所致的尿道8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名医传承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n .2023,V o l .31N o .11刺激症状反复存在等㊂临床上应细致地找出导致感染反复不愈的病理因素,尽可能地纠正可逆因素,在此基础上治疗尿路感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㊂在日常生活中,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应注意预防与调护,如多饮水,勤排尿;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阴部清洁;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若需留置导尿管,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有关护理规定;多食用清淡㊁富含水分的食物;忌辛辣刺激㊁温热性食物,忌烟酒㊂参考文献[1]张杰,安寒.尿路感染[J ].现代临床医学,2006,32(4):308-311.[2]H O O T O N T M .U n c o m p l i c a t e du r i n a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J ].N E n g l JM e d ,2012,366(11):1028-1037.[3]王松岚.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2013,41(4):1-3.[4]杨康,杨洪涛.杨洪涛教授运用 通阳法 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经验探析[J ].中医药学报,2017,45(5):124-126.[5]张琪.张琪临证经验荟要[M ].张佩清,朱永志,张少林,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19.[6]夏祖生,吉勤,何吉.补肾益气通淋汤治疗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32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8):15-16.[7]周贤慧,孙怡婕,高建东,等.尿感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688-689.[8]冯继伟,高继宁.滋阴疏肝通淋方对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7):499-501.[9]冯继伟,高继宁.滋阴疏肝通淋方对慢性尿路感染患者T N F -α㊁M C P -1的影响[J ].北京中医,2007,26(9):591-593.[10]庞晓英,冯继伟,高继宁,等.滋阴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8):46-47.(收稿日期:2022-04-06):潘洋,E -m a i l :821885838@q q.c o m 第一作者:党红晨,E -m a i l :c h c n h a @163.c o m潘洋运用和法治疗胃脘痛经验潘 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ʌ摘要ɔ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脾胃病,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㊂潘洋教授认为胃脘痛多由外感寒邪㊁内伤饮食㊁情志失调及久病失治误治所致,临床常用散寒和胃㊁运消和胃㊁清化和胃㊁温阳和胃㊁疏肝和胃及散瘀和胃等方法治疗㊂该文主要总结潘洋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并附医案1则㊂ʌ关键词ɔ 和法;胃脘痛;潘洋中图分类号:R 256.3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107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㊂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㊁饮食不节㊁情志不舒等因素影响,胃脘痛患病人群不断扩大㊂潘洋教授为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中医,师从于首届国医大师张琪㊂潘洋教授临证近40年,勤求古卷,博采众方,师古而不泥古,处方用药灵活多变,擅长运用和法治疗胃脘痛,现将其运用和法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㊂1 对和法的认识和法 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杂病论“,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历代医家丰富了其内容[2]㊂‘素问㊃上古天真论“记载: 上古之人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度百岁乃去㊂ 以 和 的思想指导后人养生㊂‘素问㊃生气通天论“云: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㊂ 此处以阴阳为纲领,论述人的健康是以阴阳相和为基9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
金小晶以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之经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危害公共健康最为广泛的细菌之一,全球有超过半数人群感染,我国自然人群感染率高达56.22%[1]。
因其可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胃癌等多种疾病[2],成为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门方向。
抗生素为西医根除Hp方案的关键药物,随着耐药率的上升,国内外学者通过延长抗生素疗程、增加抗生素剂量、更新抗生素组合等措施,但Hp根除率未见明显提高[3-4],且患者面临不良反应增加、耐药菌株产生、肠道菌群失调等风险。
因此,许多医务工作者另辟蹊径,探索中医治法解决抗生素Hp根除不足的问题。
金小晶是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名医傅宗翰,擅长发挥中医药优势诊治内科杂症。
金师从医近40载,使用中药根除Hp经验丰富,其自拟新蒲饮替代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新方法,临证疗效显著,对于难治性Hp感染亦有佳效,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本课题组于前期研究中发现,该方案的根除率与标准三联相当,但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较西药明显[5]。
动物实验显示,新蒲饮联合PPI的作用机制与减少胃黏膜组织Toll样受体4、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TLR4、p-JAK2、p-STAT3)表达相关[6],且能抑制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而发挥其抗炎作用[7]。
现将金师以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Hp感染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机探析1.1 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为感染先导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腐熟水谷、输布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正气。
脾胃健运,气血通畅,不易受邪气来犯,即《金匮要略》所云之“四季脾旺不受邪”。
虽然Hp属中医学“邪气”“虫毒”范畴,具有较强传染性,但感染具有一定的人群选择性,部分与Hp感染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却能幸免。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080626
• 混淆诊断,延误病情,如横膈下,腹腔或肝脓肿,可因盲目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延误手术治疗时间。
• 特殊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问题
• 肾功能不全患者 • 肝功能不全患者 • 新生儿
• 妊娍期妇女
• 哹乳期妇女 • 老年人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三分。
抗感染治疗:
7. 抗菌药物的选择 序贯疗法抗菌药物可选用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脂类、糖肽类。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三分。
抗感染治疗:
三、危重病患者感染的降阶梯疗法
1. 何谓降阶梯疗法
降阶梯疗法是一种对危及生命的危重病患者抗感
染的经验性治疗方案。指初期经验治疗选择抗菌谱广且能覆盖所有可能
引起感染病原菌的抗菌药物的一种用药策略。要贯彻“重拳出击,全面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四十三分。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支气管炎
抗菌药物治疗
经验性治疗
阴
阳
病原性检查
选用
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氟喹诺 酮类等药物
普通患者口服抗菌药物即可 较重者给予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理化等因素所致 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针对性治疗
肺炎链球菌、口腔厌氧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不动杆 菌属、结核分支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军团菌属、肺炎链球 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
革兰阴性肠道病原菌、口腔厌氧菌
CA-MRSA、口腔厌氧菌、地方性真菌性肺炎、结核分枝 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
军团菌属
居住地流行杆菌 结构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 静脉吸毒
•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2 -3d进行评价。如疗效不佳时,应考虑: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抗感染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大类药物。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原则,是在了解机体、病原体与药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用药方案,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感染药物。
(1)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控制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感染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依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感染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感染药物应用。
(5)在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前,均应对该患者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感染药物的给药方案。
(6)抗感染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应观察72小时,重症一般观察48小时后,再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
(7)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 7h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8)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杭感染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9)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O)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
(11)在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2)对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较长时间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更应重视细菌动态变化和药敏试验结果,防止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3)使用毒副作用大的抗感染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占霉素等)时,有条件者应进行体内药物浓度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球菌、A 组溶 治疗同成人脑膜炎 血性链球菌 同脑外科手术后脑 治 疗 同 脑 外 科 手 术 后 膜炎 脑膜炎 青霉素(大剂量) 氨苄西林或(去甲) 万古霉素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继发于鼻窦炎或伴紫 草绿色链球菌 绀的先天性心脏病 脑脓肿
厌氧链球菌、拟杆 继发于中耳炎、乳 哌拉西林+克林霉素或 第三代头孢菌素+ 菌属、肠杆菌科细 突炎、肺脓肿 氯霉素 甲硝唑 菌
2.3 经验疗法 . 153 .
吸入性肺炎 (院外) 口腔厌氧菌
. 154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氨基糖苷类+克林 哌拉西林+甲硝唑,氨 霉素或甲硝唑,头 肠杆菌科细菌、厌 吸入性肺炎 (院内) 苄 西 林 + 舒 巴 坦 ( 或 阿 孢哌酮或哌拉西林 氧菌 +他唑巴坦, 碳青霉 莫西林+克拉维酸) 烯类 败血症 头孢哌酮或头孢他 啶等第三代头孢菌 保留导尿、尿路手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 肠杆菌科细菌、铜 素±氨基糖苷类, 术操作、前列腺肥 类, 氨苄西林舒巴坦(或 绿假单胞菌 头孢哌酮或哌拉西 大等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林+他唑巴坦, 碳青 霉烯类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细菌性脑膜 炎 2 个月~10 岁儿童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头孢噻肟、头孢曲 松、氯霉素 2.3
成人
肺炎球菌、脑膜炎 青霉素(大剂量) 球菌
细菌性脑膜 炎
同上,另有肠杆菌 免疫缺陷、嗜酒、 科细菌、铜绿假单 第三代头孢菌素 年龄>60 岁 胞菌、流感嗜血杆 菌、李斯特菌
2.3 经验疗法 . 167 .
吸入性肺炎
儿童肺炎
2 个月内
. 168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2 个月内~6 岁 儿童肺炎 >6 岁
肺炎球菌、流感嗜 青霉素,氨苄西林,大 血杆菌、肺炎支原 环内脂类+第一、第二 第三代头孢菌素 体 代头孢菌素 肺炎球菌、肺炎支 青霉素,红霉素 原体 阿莫西林+克拉维 酸,第二代头孢菌 素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感染性心内 膜炎
(去甲)万古霉素或 头孢他啶等第三代 败血症、肺炎等严 金葡菌、肺炎链球 苯唑(或氯唑)西林+氨 头孢菌素或氟喹诺 重感染 菌、产碱杆菌等 基糖苷类 酮注射剂+氨基糖 苷类 肠杆菌科细菌、葡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萄球菌属、铜绿假 苯唑(或氯唑)西林或哌 心内膜炎(术后 2 同上 单胞菌、 念珠菌属、 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月内) 类白喉杆菌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流感嗜血杆菌、肺 多西环素,SMZ-TMP, 哌拉西林,第二代 成人慢性支气管炎 炎球菌、卡拉莫拉 氨 苄 西 林 + 舒 巴 坦 ( 或 头孢菌素,红霉素 急性加重 菌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等大环内脂类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院外感染、 不嗜酒、 肺炎球菌、肺炎支 青霉素,氨苄西林,阿 红霉素+头孢呋辛 无流感 原体 莫西林,大环内脂类 等第二代头孢菌素 2.3 流感嗜血杆菌、肺 头孢唑啉,氨苄西 苯唑(或氯唑)西林±庆 炎球菌、肺炎支原 林+舒巴坦(或阿莫 大霉素 体、金葡菌 西林+克拉维酸) 青霉素,氨苄西林,哌 革兰阴性杆菌、金 拉西林,大环内脂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 葡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膜性咽炎
会厌炎
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西林
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
肺炎球菌、A 组溶 血性链球菌、流感 同上 嗜血杆菌、 厌氧菌、 病毒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
氨苄西林+舒巴坦 类杆菌属、消化链 青霉素(大剂量) ,琥 (或阿莫西林+克拉 球菌、梭杆菌属 乙红霉素 维酸),甲硝唑、克 林霉素
感染性心内 膜炎
静脉留置导管
经验疗法 . 157 .
口腔、尿路手术或 草绿色链球菌、肠 (去甲)万古霉素或 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 操作(原有心脏病 杆菌科细菌、肠球 三代头孢菌素+氨 基糖苷类 变) 菌属、葡萄球菌属 基糖苷类
. 158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感染性心内 膜炎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氟喹诺酮类注射剂 ±氨基糖苷类,碳 气管切开、呼吸器 金葡菌、铜绿假单 应用、慢性肺部感 胞菌、肠杆菌科细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 青霉烯类,头孢他 染 菌 啶,头孢哌酮 败血症 氨苄西林+舒巴坦 青霉素(大剂量) ,克 (或阿莫西林+克拉 林霉素 维酸)、甲硝唑
经验疗法 . 161 .
治疗同脑脓肿
A 组溶血性链球菌 青霉素
青霉素
. 162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咽炎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白喉杆菌、梭杆菌 同上 属、螺旋体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同上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头孢呋辛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甲硝唑、 SMZ-TMP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去甲)万古霉素或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 草绿色链球菌、肠 苯唑(或氯唑)西林+氨 氨苄西林或第二、 心内膜炎(术后 2 杆菌科细菌、肠球 基糖苷类 三代头孢菌素+氨 月内) 菌属、葡萄球菌属 基糖苷类 年龄<2 个月 肠杆菌科细菌、B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组溶血性链球菌、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粪肠球菌 肺炎球菌、脑膜炎 球菌、流感嗜血杆 氨苄西林 菌 头孢噻肟,头孢曲 松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肺脓肿
痰臭味
阿莫西林+克拉维 类杆菌属、消化链 克林霉素,青霉素(大 酸, 哌拉西林+他唑 球菌、梭杆菌属 剂量) 巴坦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肺脓肿
痰无臭味
氨苄西林+舒巴坦 肺炎球菌、 金葡菌、 青霉素(大剂量) ,头 (或阿莫西林+克拉 肺炎克雷伯杆菌 孢唑啉 维酸),哌拉西林+ 氨基糖苷类 头孢氨苄或头孢呋 辛, 氨苄西林+舒巴 坦(或阿莫西林+克 拉维酸),诺氟沙星 等
2.3 经验疗法 . 169 .
膀胱炎
大肠埃希菌、其他 革兰阴性杆菌、肠 呋喃妥因,SMZ-TMP 球菌属
. 170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哌拉西林+氨基糖 苷类
经验疗法 . 159 .
脑外科手术后
金葡菌、铜绿假单 苯唑(或氯唑)西林+第 头孢他啶等第三代 胞菌、肠杆菌科细 三代头孢菌素(铜绿假 头孢菌素+去甲万 菌 单胞菌用头孢他啶) 古霉素
. 160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 152 . 2
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治疗的选用药物参考
(注:表中“±”代表单用或联合, +”代表联合) 表中“±”代表单用或联合, ”代表联合) “±”代表单用或联合 “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成人肺炎
肺孢子虫等、非典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SMZ-TMP+红霉素,氟 克拉霉素或阿奇霉 型分支杆菌、军团 合症(AIDS) 康唑 素+氟喹诺酮类 菌属、念珠菌属 见败血症 肺炎球菌、流感嗜 青霉素,氨苄西林+第 血杆菌、革兰阴性 一、二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杆菌、金葡菌
2.3 经验疗法 . 163 .
喉炎
病毒、A 组溶血性 链球菌,流感嗜血 青霉素,琥乙红霉素 杆菌、厌氧菌
氨苄西林+舒巴坦 (或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
. 164 . 2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氨苄西林+舒巴坦 流感嗜血杆菌、肺 小儿细菌性支气管 琥 乙 红 霉 素 、 阿 莫 西 (或阿莫西林+克拉 炎球菌、肺炎支原 炎 林、头孢拉啶 维酸),头孢克罗、 体 SMZ-TMP 支气管炎 成人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支原体、流感 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 嗜血杆菌 多西环素、氟喹诺 酮类
感 染 种 类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抗 菌 药 物 相 伴 情 况 可 能 致 病 原 首 选 药 物 备 选 药 物
静注毒品
金葡菌、 假单胞菌、 苯唑(或氯唑)西林+氨 ( 去 甲 ) 万 古 霉 素 + D 组链球菌 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 2.3 肠杆菌科细菌、葡 萄球菌、铜绿假单 同上 胞菌、念珠菌属 (去甲)万古霉素+ 哌拉西林,氟喹诺 酮类注射液+氨基 糖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