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要点(教育学部分).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重点全部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19世纪法国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其基本错误是混淆了动物的本弄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再过几个月就开始了,时间定于3月17日,相信很多考生已经着手进行复习备考了,优路教育为大家总结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原则和方法知识点,欢迎阅读学习。

一、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一)目的性原则中学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师生要明确中学教学的总目标以及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一切教学措施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多种方式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只有让学生把知识的讲授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把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才能解决好教学中的问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动脑与动手的关系。

一方面,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学要联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而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这个教学原则反映了中学生认识活动中感知与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一方面,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物、模型和语言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良好的感性条件。

另一方面,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发展学生的理论思维、抽象思维能力。

(四)启发性原则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过程理论和学习方法2.认知发展理论和智力发展3.个体差异与学习困难4.动机与情感的教育5.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教育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教育思想体系2.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3.学校教育和教育的普遍性4.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5.教育评价和学校三、教育法律法规与师德师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教师资格证制度与教师法律地位3.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4.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5.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规四、教育测量与评价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学生成绩评价和成绩分布规律4.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5.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应用与发展五、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策略选择3.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4.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5.评价教学效果和反馈改进六、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1.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班主任工作职责和技巧3.学生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4.学生心理辅导和生涯发展5.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与共同育人七、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应用与评价4.教育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环境5.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八、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1.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科教学的教学原理和方法3.学科教学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评价5.跨学科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以上所列知识点为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同时,还应该结合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学习与思考,加强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归纳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各模块掌握程度及重要知识点汇总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学习程度】了解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2、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3、青春期生理的变化4、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5、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6、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8、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解1、教育的基本功能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4、义务教育的特点熟悉1、我国当前的学制2、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掌握1、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2、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本模块重要知识点汇总】考点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考点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考点3:教育与人的发展(1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格赛尔(成熟机制对于人的影响)。

(2外)铄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性恶论)、洛克、华生。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

考点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孔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孔德。

(2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奇、马斯洛、罗杰斯、福禄贝尔等。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模块二中学课程【学习程度】了解1、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2、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含义和相关理论3、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理解1、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1、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本模块重要知识点汇总】考点5: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

(2小)学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一、教育知识考点1.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师教育知识的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等。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原理和规律,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工作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规等。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以便在教育工作中做到遵纪守法、合法权益的维护。

4. 课程与教学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熟悉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二、教育能力考点1. 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包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包括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管理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发展与指导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生发展与指导能力,包括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评价与反馈能力,包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能够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化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化是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 传递生产阅历收报告和社会生活阅历的基本途径。

教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化主要批学校教化工作者,是教化者依据肯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 有支配, 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化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化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化的本质属性:教化是培育人的活动,这是教化区分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化的质的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须要。

2、教化是有意识, 有目的, 自觉地传递社会阅历的活动。

3、教化是以人的培育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化这种培育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化者, 受教化者及教化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冲突活动。

教化的社会属性:1、教化具有永恒性。

教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化。

2、教化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化的性质, 目的, 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化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化受肯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化作为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化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化具有继承性;第二,教化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三,教化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化的新特点:第一,教化终身化;第二,教化的全民化;第三,教化的民主化;第四,教化的多元化;第五,教化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化思想: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化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 方法;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一般人的“泛智教化”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 系统性, 量力性, 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知识点、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考点汇总---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第一章前两节)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5.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6.受教育者为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7.教育影响是介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8.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态。

9.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生性等特点。

10.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11.学校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12.教育是一种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

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4.教育是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

15.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16.教育的历史性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两个方面。

1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18.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9.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和连续的关系。

20.教育要先行,需要超前于经济建设,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规律决定的。

21.教育的发展相对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落后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特别是当旧的政治经济体制消亡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仍然存在;二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

2024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概述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分析在2024年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案例分析题则注重考察考生对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与难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重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评价与测量是难点,要求考生具备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考生需要了解教师的职责和权利,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法为了有效地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1.系统学习:考生需要对考试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建立知识框架,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2.重点突破: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可以通过做题、听讲座、参加培训等方式加强学习。

3.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测试,模拟考试环境和考试形式,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五、总结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需要系统学习、重点突破、实践应用和模拟测试等方法进行备考。

考生还需要了解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特点和难点,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一、简答题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

他们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儿童时期的依赖性和幼稚性,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定的闭锁性;同时,他们开始社会和他人,并试图融入社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1)以班为单位: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分组,每个班级都有一定的学生数量。

(2)以课为单位: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科进行划分。

(3)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负责组织、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

(4)以课堂为基本教学单位:班级授课制以课堂为基本教学单位,每个课堂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安全需求包括对安全、稳定、保护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包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对自尊、他尊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对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4、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开始将注意从自身转移到外部环境;在前操作阶段(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问题,但他们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在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他们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本章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义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应重点识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涵义;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高频考点速记一、教育的涵义(一)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二)教育的慨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属性四、(一)教育的本质属性五、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六、(二)教育的社会属性七、1.教育具有永恒性八、2.教育具有历史性九、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l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3.心理起源说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是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类型及其特点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样式。最常见的是将课程类型分为:综合 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3、新课程改革理念及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 改革的课程理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中学生全面 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中学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适应 中学生的认知方式
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有社会责任 感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发展。教育 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三、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教育制度是 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的教育制度以现代教 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国民教育体系为核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 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
4、教学组织形式及优缺点比较
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优点是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能 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内容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具有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创造社会价值等重 要功能。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受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 多元社会因素的制约。
四、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实践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教育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 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等方面。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 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总结1.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教育学的概念、对象、任务、原则、特点等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手段,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等。

2.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3.教育制度与管理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作用,如中小学教育制度的基本架构、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4.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理论等;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等。

5.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内容和方法,如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程序等;教育质量监控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程序,如教育质量监控的评价对象、指标和方法等。

6.课程与教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目标、内容和设计原则,如课程的结构、分层教学、跨课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如教师讲授、讨论、实践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7.教育的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伦理的基本概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如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职业行为准则等。

8.学校文化与校本管理学校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如学校文化的内涵、核心价值观等;校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如校本管理的目标、内容和程序等。

9.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如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10.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技巧,如教育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数据收集和处理等。

以上是中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的知识点的总结,考生在备考时应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应用。

通过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自己的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 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设计合 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 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 力。
考试形式
包括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 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全面考察考生 的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
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
参加教师培训、研讨会等交流活动, 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
如何准备面试环节?
熟悉面试流程和要求
了解面试的流程、评分标准、常见题型和面 试技巧,做到心中有数。
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练习和模拟面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 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
准备个人简历和教学计划
特点
该科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 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 学法的理论基础,同时能够灵活应用 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合格教师
通过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试,选 拔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提高教师的 整体水平,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中学教 师。
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 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 法的创新,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考试难度
该科目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具备扎 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
02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
学科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前沿动态,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
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一、教育哲学和教育学说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哲学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说是教育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是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应该熟悉常见的教育学说,了解其核心观点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了解学生心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教师应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内容。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法、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该了解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以便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教学软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六、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教师应该了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七、学科与学科教育知识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等,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学科教学。

八、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教师应该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包括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教师。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引路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全59页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全59页

2024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全59页2024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一、考试科目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规、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二、考试重点1、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重点之一,主要涉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规和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实践与能力中学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以实际教学情境为背景,考察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科知识与能力根据不同的学科,考试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考生需要掌握自己所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考查。

三、备考建议1、系统学习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系统学习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相关内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加培训、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逐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2、理解记忆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需要理解记忆。

可以通过制作笔记、背诵口诀、反复练习等方式加深记忆。

3、实践应用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和思考。

同时,可以通过模拟教学、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考前冲刺在考试前一个月,考生可以进行考前冲刺,包括集中复习、模拟考试和真题练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

四、总结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是提升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考生需要认真学习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相关内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应试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实践应用,确保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重点一、文章类型及重点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中,简答题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一、考试背景与目标教师资格考试是衡量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关键性考试。

其中,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更是考察申请人在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该考试,旨在选拔出具备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能力与教育创新精神的合格教师。

二、知识要点梳理1、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考生需要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历史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等基本知识。

2、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考生需要理解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基本概念,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实践打下基础。

3、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考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包括《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确保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法律规定,保障学生的权益。

4、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具备分析教材、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等实践能力。

还需要掌握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等实际操作技能。

5、教育研究方法知识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重要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知识,为后续的教育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三、备考策略与建议1、系统学习: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各个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考技巧。

4、注重反思: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进度,及时调整策略,提高备考效果。

5、保持积极心态:面对考试压力,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通过考试。

四、总结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环节。

通过系统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研究方法等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实践,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考技巧,同时保持积极心态面对考试压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考试大纲分析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将继续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基础、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二、必考知识点总结1、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本质和功能(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3)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4)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2、学习心理基础(1)认知过程和认知理论(2)情感、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4)品德的形成与培养(5)创造力与创新能力3、课程与教学理论(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3)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5)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2)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3)教师权利与义务(4)学生权益保护(5)教师职业礼仪与形象塑造5、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与理论(2)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软件应用(3)网络资源与在线教育(4)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5)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应用三、考试要点解析1、对教育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考察,要求考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2、注重考察学习心理基础,要求考生掌握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以及学习动机和策略等。

3、课程与教学理论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将更加细致,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遵守。

5、现代教育技术部分的考试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等。

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速记宝典知识点归纳

一、教育学理论知识1.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的目标与任务3.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5.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发展二、教育学研究方法1.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教育学研究的常用工具3.教育学研究的质量评价三、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学生发展的理论与特点2.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教育意义3.心理发展的理论与特点4.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学习和记忆的基本理论和策略四、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2.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和方法3.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4.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学生个体差异对教学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五、学校管理与教育研究1.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4.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5.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六、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特点2.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方法3.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4.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5.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处理及后果七、中学教育学科知识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关系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3.学科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4.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的培养5.学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速记宝典知识点的归纳,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学校管理与教育研究、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以及中学教育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您可以结合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进行学习和巩固,同时也建议多做真题和模拟试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祝您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的概述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物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2.系统性原则:是指研究者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从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各系统、各要素的关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求研究者密切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实践开展研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基于实践发展理论。

4.教育性原则:要求研究者从研究的目标、内容到方法,都必须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四)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 按照研究的内容分类,分为:(1)探索性研究:主要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

(2)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客观和全面的描述。

(3)解释性研究:主要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根据研究的目的,分为:(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3.按研究的性质,可分为:(1)定性研究:指研究者运用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3)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

(五)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步骤)1.选择研究课题。

(1)选题的原则问题必须有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问题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新,应用新)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时机问题)(2)选题的来源?教育教学实践;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对教育文献资料的分析;教育科学的研究规划。

2.查阅文献资料。

(1)文献检索的过程: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文献需求。

制定检索策略:手工检索还是机器检索?选择检索方法。

确定检索途径。

查阅原始文献.(2)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3.制订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的内容:研究什么——课题的界定为什么研究——研究动机与意义的阐述怎么研究——研究内容及方法的选择有何成效——预期的研究成果。

4.搜集并整理、分析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教育调查法(1) 什么是教育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问卷,了解其总体现状,进而分析其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的特点:自然性。

调查法通常是在常态的教育过程中收集资料,调查对象处于自然的状态下,其活动不受调查研究影响。

间接性。

避免了因研究者的直接介入而使调查对象产生某种情绪或认知障碍,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3)教育调查研究优缺点?优点:1)适用性广;2)效率高、范围广;3)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自然真实、简便易行。

缺点:(1)调查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难以对一些与调查主题无关的因素进行控制,很难对调查结果作出解释。

(2)调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对象的合作态度。

(3)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4)教育调查的一般程序①确定调查对象(抽样)抽样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抽样的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对调查对象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仅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系统抽样: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一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3.分层抽样: 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即将总体各调查单位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取样本,对抽中的群内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②拟定调查计划③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④实施调查,收集材料⑤整理与分析调查材料⑥撰写调查报告。

(5)两种主要的调查法问卷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问卷法的优缺点(1)优点1)能在短时间内调查很多研究对象,效率高。

2)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研究。

3)匿名性,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

(2)缺点1)获得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很难作深入的定性分析。

2)调查质量容易受调查对象的态度的影响。

3)如果回复率和有效率低,获取的资料缺乏代表性。

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1.访谈法的优缺点?(1)优点: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访谈过程准确.可以控制访谈环境,提高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深入.研究者和访谈对象的交流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2)缺点:成本较高.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缺乏隐秘性.由于访谈调查要求被访者当面作答,这会使被访者产生顾虑而回避或不作真实的回答。

极易产生偏差。

访谈员的价值观、态度、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访者,造成访谈结果的偏差。

处理结果难.由于标准化程度低,就难以作定量分析.2.访谈法的类型结构性访谈.由访谈员按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

非结构性访谈.无须事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由访谈者和访谈对象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半结构性访谈.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可以根据访谈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间。

2.实验法(1) 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运用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控制和操纵某些因素或条件,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的变量:自变量。

由实验者操纵、掌握的变量。

因变量. 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中自变量以外的与实验目的无关但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3)实验法的特点:以科学的假设为前提。

实验过程被施行严格的积极主动的控制.探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具有可重复性.(4)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可以主动设臵条件。

可以重复验证.可以分别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便于进行量化统计.缺点:教育现象和问题往往都包含许多变量和复杂的相互关系,使实验法必须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者与被试之间易产生交互影响,会影响实验结果。

被试的选样误差、因变量的测量误差等难以完全避免。

实验样本容量较小,其结论推广到对象总体就缺乏可信度。

3.行动研究(1) 什么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

(2)行动研究的特征:由行动者研究为行动而研究。

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3)行动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适应性和灵活性: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研究者。

2.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方案的实施。

3.反馈及时性: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一动态结合与反馈中.缺点:1.缺少科学的严密性、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够。

2.研究结论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乏代表性和普遍性.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历史法历史法是人们研究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是以时间为线索,追寻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二、教育学基础知识(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阐述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等教育思想。

孔子: 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论语>柏拉图:《理想国》苏格拉底:‚美德是否可教‛、‚产婆术‛亚里士多德:‚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问题‛,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年龄分期.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也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泛智教育‛思想: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3)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白板说:人生来就如一块白板,理性和知识都从经验中来.教育万能论:‚人类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八九是教育造成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

(4)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思想、‚性善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5)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思想。

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6)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积累和改造.教学原则:从做中学(2)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3)布鲁纳《教育过程》:发现学习和结构主义课程论。

(4)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和发展性教学理论(5)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著作。

(6)凯洛夫:《教育学》(7)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二)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1.教育的含义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勒图尔诺、沛西〃能。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