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为忧伤而画的肖像——《道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幅为忧伤而画的肖像——《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互文性解读摘要:1891年出版《道林·格雷的画像》引起了极大的骚动,并受到媒体猛烈的攻击,直到今天仍是王尔德批评的焦点之一。
本文从热奈特所界定的狭义性的互文性中包含的两种互文手法,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用典( allusion)和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戏仿( parody)来重新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和其“前文本”——哈姆莱特原型相互指涉和意义关联。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互文性;用典;戏仿
一、引入互文性概念和《道林·格雷的画像》简介
互文性是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核心术语之一。
热奈特把他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阐释为一个文本在另一文本中的忠实(全部或部分的忠实)存在,它包括引用、抄袭和用典。
在这里,互文性被限定在了一个非常窄道德范围之内,是热奈特的五种跨文本关系中最局部、最具体、最明显的一种,因此也最易于操作。
热奈特之所以重新定义“互文性”,为的是便于研究者在具体的文本要素间找出一种实用而准确的关联。
它着力于一篇文本与其相关文本之间最直接的联系。
这里的互文性就如同一幅绘画作品的细节描绘,而不是该作品的整体布局。
互文性强调文本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文本间的相互指涉。
本文从热奈特所界定的狭义性的互文性中包含的两种互文手法,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用典(allusion)和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戏仿(parody)来重新解读《道》和其“前文本”——哈姆雷特原型相互指涉和意义关联。
《道》是英国文学史上以唯美主义和诸多著述而闻名的天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唯一一部小说。
小说的焦点自始至终都是在道林·格雷这个人物身上,作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呈现和解读。
从字里行间中,读者也可窥见在道林身上的一些典型性特质和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
道林从一开始的天真纯洁,渐渐的堕落腐化,直至最终的毁灭。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幅肖像画的力量,他的一个愿望“要是我能像这画中的我一样永葆青春该有多好”尽然奇迹般的应验了。
从中不难发现《道》与前文本一《哈姆莱特》之间的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部分。
但是在道林·格雷身上,悲剧意味更强烈一点,“享乐不等于你拥有了幸福”,虽明白这个道理,其却无法摆脱这毁灭的结局。
而《道》与《哈》在情节及人物形象设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联系王尔德的创作理论,可以发现艺术与人生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与莎士比亚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思想不无二致。
二、《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互文性解读
典故作为互文性的一种形式,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用典(allusion)是作者对某个事件、人物、地点、艺术作品等的间接性的或不经意的采用,它依赖于读者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才能得意辨识。
《道》的叙事手法可隶属与模仿用典,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戏仿(parody)手法,进一步阐释小说的新的内涵意义。
小说文本在很多方面都与《哈》相互指涉、相互映射,它吸收了前者的故事原型和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该改写和颠覆,以达到其针砭时弊、追求唯美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将从人物形象设计、故事情节、母题三个方面对《道》
的小说文本的互文性进行详细论述。
1、互文性在人物形象设计上体现
《道》中有几位人物形象与经典作品《哈》中的人物很相似,一是男主公道林·格雷的形象与哈姆莱特形成映射;二是戏剧演员西比尔·苇恩的形象与奥菲利亚形成映射;三是西比尔哥哥的形象与欧菲莉亚的哥哥形成映射。
这种人物关系所隐含的内在意义信息很容易唤醒读者对于已知文本的联想,进而对小说文本有一个预设和参照。
道林·格雷的形象在某些方面还是保留了哈姆莱特身上的一些特质:同样都是从一开始的天真、单纯到后来由于接受新思想而变得复杂、矛盾重重;同是魅力无限的年轻男子,前途无量,可谓近乎完美。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思想中不断挣扎焦虑,都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深深理会到了思想与行动不能统一时的痛苦,这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他们的悲剧性结局。
但他们又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因为在价值评判上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道林很勇敢的践行这他所坚信的生存理论,所有的欲望都要被满足,这一切已经脱离的道德伦理的界限。
其次,他对于爱情的看法也令人吃惊。
他可以冷眼看待心爱的女子的死亡,以一个观者的心态淡然处理这情感,毫无内疚和罪恶感,这也是社会伦理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道林这个形象是对传统人物形象的一个颠覆,他的整个人都超越了伦理约束的范围。
西比尔是道林唯一真心爱过的女人,虽然在道林的人生道路中,她不过是个风景而已,但她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她的出现到消逝是一个分水岭,是道林形象转变的一个见证和牺牲品。
她和奥菲利亚同样
是男主人公心爱的人,是一个心灵纯洁的姑娘,是美和善的化身,她在男主人公性格发展中是个必不可少的陪衬。
道林和哈姆莱特都为了实现自己所担负的使命而抛弃了各自的真爱。
她们俩的结局都是被无情的抛弃,并最终为爱而殉情。
西比尔·苇恩的哥哥与欧菲莉亚的哥哥的形象是对应的。
他们都极其疼爱自己妹妹,并发誓要为妹妹的死讨回公道,报复那个负心的男人。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报复都是以失败告终的,最终连性命也因此交付出去了。
两人都是悲剧性的角色。
2、互文性在故事情节上的体现
《道》中的典故多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的,因而作者和读者之间很容易达成共鸣和对话,这在加强作品的内涵意义上是很有裨益的。
小说文本在情节设计上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尤其是《哈姆雷特》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种互文本的指涉意在暗示道林的悲剧结局,以旧的文学形式创造出新的文学内涵,以经典再现的方式预言一个有关灵魂的精美悲剧。
道林和西比尔的两人的纯真的爱情与哈姆莱特与奥菲利亚的关系很相似。
首先,两位女主角都是男主人公命运的牺牲品,一个是因复仇而死,一个是因艺术追求和实践而亡。
但具有颠覆性的是道林在情感上的彻底变节,就像一个失去灵魂的魔鬼一样沉浸于虚无飘渺的享乐和放纵中去。
其次,两位女子的哥哥为妹妹报仇的情节也是相似的,结局同样都以悲剧收场。
道林和哈姆莱特都经历了思想上的矛盾挣扎,而且都有与朋友反目成仇的情节。
但在具体表现上有很多具有反讽意味的颠覆。
哈姆莱特挣扎的是“存在还是毁灭”的生死攸关的
命题,而道林踌躇在道德伦理的边缘,徘徊在实践行自己的思想和遵从社会道德两个矛盾之中,是一个“为与不为”的命题。
其次,两个小说文本中都有谋杀场景,气氛阴森恐怖,死亡成全的是一次悲剧,但比死亡更悲剧的是绝望。
《哈》中,克劳狄斯谋杀老哈姆莱特,后又试图用毒酒害死哈姆莱特但未遂:在《道》中,道林谋杀了自己的挚友霍华德。
谋杀情节相对简单了很多,没有惊心动魄的阴谋诡计,但对与谋杀场景的描述却是令人发指。
在两个小说文本中,都有奇幻诡异的元素:在《道》中是道林可以与自己的肖像交换灵魂换取永恒的青春和美丽;而《哈》中则是哈姆莱特与老国王幽灵的会面。
这两个奇幻情节都在虚构的世界中完成了对文本内涵的诠释和补充。
最后,两个小说文本中,都存在“戏中戏”情节。
《道》中西比尔演的《哈》是对她本身命运的预言,这一情节表现了生活模仿戏剧的思想,这与王尔德宣扬的“艺术高于生活”的思想不无二致。
《哈》中,哈为进一步证实布克劳迪斯弑兄娶母的真相,示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在此表现的则是戏剧源于生活的思想:这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理论形成映射。
王尔德在这一情节的设计上是对《哈》的颠覆性的戏仿,也是对莎士比亚戏剧思想的颠覆性的戏仿。
3、互文性在母题上的体现
“母题”(motif)是叙事作品中结合得非常紧密的最小事件,持续存在传统中,能引起人们的多种联想,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本身能
独立存在,也能与其他故事结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
母题“其一再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
”
王尔德认为美是永恒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利害关系;艺术是纯粹的,它的作用是创造(make)而不是模仿(copy)。
基于此,他的小说文本中在这方面也有体现一即是他对于“戏剧”(play)一词的反复阐述。
在小说文本中,经常出现“戏”或与之相关的词语。
亨利爵士宣扬:要像观众一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生活的旁观者,这样就可以不用悲伤难过了。
格林一直对与戏剧及其他艺术形式很有领悟和洞察,他与西比尔的相爱可以理解为对与戏剧的迷恋和执着。
在他看来,戏比人生更真实,他宁愿笑着欣赏戏剧的悲剧结局,也不愿别人打破他的这种信念。
西比尔就是他的这种思想的牺牲品,他可以像个观众那样将西比尔的死亡当成是一场最浪漫的爱情悲剧,并沉浸其中。
三、结束语
一部小说之所以吸引读者,一是靠其思想,另一个是靠其表现手法。
王尔德无疑是个擅于叙事技巧的高手,同样的意义用他独特的叙事风格表述出来后,立刻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在该篇小说中,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借鉴了一些互文性文本来传达信息,满足了读者在阅读之旅的种种联想映射,是一部精美的灵魂悲剧小说。
读者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到作者在文本构思方面所用的一些典故和在此基础上
的戏仿和颠覆性情节。
作者这样做旨在营造一种悲剧性的基调,并在其中尽情驰骋,完成了这幅“为忧伤而作的肖像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