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车辆型式实验报告

车辆型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车辆型式实验的基本流程和内容。

2. 掌握车辆型式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3. 熟悉车辆型式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

4. 提高车辆工程师对车辆性能的评估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型式实验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车辆型式实验是对新车型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旨在确保新车型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车辆信息车型:XXX发动机型号:XXX底盘型号:XXX轮胎规格:XXX2. 实验项目(1)动力性实验1)加速性能实验2)最高车速实验3)爬坡性能实验(2)经济性实验1)燃油消耗量实验2)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验(3)制动性能实验1)制动距离实验2)制动效能实验(4)舒适性实验1)振动与噪声实验2)乘坐舒适性实验(5)安全性实验1)侧翻稳定性实验2)碰撞实验3. 实验方法(1)动力性实验1)加速性能实验:使用电子测速仪测量车辆在规定距离内的加速时间。

2)最高车速实验:使用电子测速仪测量车辆在规定距离内的最高车速。

3)爬坡性能实验:使用电子测速仪和坡道测量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坡度上的爬坡速度。

(2)经济性实验1)燃油消耗量实验:使用燃油消耗量测量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

2)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验: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测量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3)制动性能实验1)制动距离实验:使用电子测速仪和制动距离测量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制动距离。

2)制动效能实验:使用制动效能测试仪测量车辆的制动效能。

(4)舒适性实验1)振动与噪声实验:使用振动噪声测试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振动和噪声。

2)乘坐舒适性实验:使用乘坐舒适性测试仪测量车辆在规定工况下的乘坐舒适性。

(5)安全性实验1)侧翻稳定性实验:使用侧翻稳定性测试仪测量车辆的侧翻稳定性。

2)碰撞实验:使用碰撞测试台和碰撞传感器测量车辆的碰撞性能。

汽车产品硬件实验报告模板

汽车产品硬件实验报告模板

汽车产品硬件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测试汽车产品的硬件性能,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悬挂系统、制动等部件的性能指标。

通过实验评估汽车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实验装置与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汽车产品样车、动力测量设备、悬挂系统测试设备、制动力测试设备等。

2.2 实验方法1. 首先对汽车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外观无明显损坏。

2. 进行发动机动力测试,使用动力测量设备测量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

3. 进行悬挂系统测试,使用悬挂系统测试设备测试汽车在不同路况下的悬挂性能。

4. 进行制动力测试,使用制动力测试设备测量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性能。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汽车产品的硬件性能。

3. 实验过程与结果3.1 外观检查对汽车产品进行外观检查,未发现外观明显损坏,各部件安装正常。

3.2 发动机动力测试使用动力测量设备对汽车产品的发动机进行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最大功率:200马力- 最大扭矩:250Nm3.3 悬挂系统测试使用悬挂系统测试设备对汽车产品的悬挂性能进行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清障能力:通过2英寸高的障碍物时无明显顿挫感- 高速行驶稳定性:达到60mph时无明显抖动和不稳定感3.4 制动力测试使用制动力测试设备对汽车产品的制动性能进行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制动距离:60mph时制动距离为30m- 制动力平衡性:前后制动力平衡性良好4. 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汽车产品的发动机动力表现良好,具备足够的马力和扭矩。

- 悬挂系统在通过障碍物和高速行驶时表现稳定,具备良好的悬挂性能。

- 制动系统在制动距离和制动力平衡性方面符合标准要求。

5.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汽车产品在硬件方面的性能表现良好,符合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要求。

6. 参考文献[1] 实验装置使用手册[2] 汽车产品技术规格说明书以上是一份汽车产品硬件实验报告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具体内容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汽车滑行实验报告结论

汽车滑行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汽车滑行试验,验证汽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分析不同条件下汽车滑行距离与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汽车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汽车滑行试验是一种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中因传动系统效率不足而导致的能量损失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量汽车在空档滑行时的滑行距离,可以间接反映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传动效率越高,滑行距离越远。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实验车、五轮仪、计时器、温度计等。

2. 实验步骤:(1)确保实验车经过充分预热行驶,使发动机出水温度、油温及各总成油温达到正常稳定,并记录温度值。

(2)以稍高于50km/h的车速驶入设置的测量试路段,驾驶员将变速器排档放入空档,松开离合器踏板,汽车开始滑行。

(3)当速度为50km/h时,汽车应进入测试段,用五轮仪进行记录,直至汽车完全停止。

(4)在滑行过程中,驾驶员不得转动方向盘。

(5)滑行实验至少往返各进行一次,往返区段应尽量重合。

(6)将滑行初速度、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记入实验报告中的表1。

(7)测定滑行阻力,控制滑行初速度,使通过100m测试路段的滑行时间在202s 内,测量实验车通过前50m和100m的滑行时间t1和t2,往返测量各两次。

若数据重复性差,应补充进行实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动效率与滑行距离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同一速度下,滑行距离与传动效率呈正相关。

即滑行距离越远,传动效率越高。

这说明在传动系统效率较高的情况下,汽车在空档滑行时能够保持较长的滑行距离。

2. 滑行阻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行阻力对传动效率有一定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滑行阻力越大,传动效率越低。

因此,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滑行阻力,以提高传动效率。

3. 滑行试验与实际行驶的关系滑行试验是模拟汽车实际行驶中的一种试验方法。

通过滑行试验,可以初步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但在实际行驶中,由于路况、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传动效率可能会有所不同。

汽车结构实验报告小结

汽车结构实验报告小结

汽车结构实验报告小结引言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汽车的结构特点以及对汽车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为汽车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实验,了解了汽车结构的材料、组成部分、受力情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实验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是汽车结构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车身刚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指标。

实验方法1. 汽车结构材料的研究我们首先对汽车的结构材料进行了研究。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了解到汽车主要使用钢材和铝材作为结构材料。

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车身和底盘等主要部分的制造。

铝材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发动机罩、车门等较轻的部件。

2. 汽车结构的组成部分我们对汽车的结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通过拆解汽车并观察其各部件,我们发现汽车主要由车身、底盘、发动机、悬挂、车轮等部分组成。

其中,车身和底盘是汽车的主要承载部分,发动机提供动力,悬挂和车轮则为汽车提供悬挂和行驶支持。

3. 汽车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我们对汽车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首先,我们建立了汽车的有限元模型,并设置了边界条件和加载情况。

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位移、变形等相关结果。

最后,我们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评估了汽车结构的刚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指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1. 汽车的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和铝材,钢材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载部分的制造;铝材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轻质部件的制造。

2. 汽车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悬挂和车轮等。

其中,车身和底盘是汽车的主要承载部分,发动机提供动力,悬挂和车轮为汽车提供悬挂和行驶支持。

3. 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可以有效地评估汽车的结构刚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指标。

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计算汽车结构的应力、位移、变形等相关结果,为汽车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结论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汽车的结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汽车结构进行评估。

汽车可靠性实验报告

汽车可靠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汽车的整体可靠性进行评估。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可靠性测试。

通过实验,了解汽车各系统的性能,分析影响汽车可靠性的因素,为提高汽车质量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1)汽车动力系统测试设备:发动机功率测试仪、油耗仪等。

(2)汽车制动系统测试设备:制动性能测试仪、制动鼓磨损测试仪等。

(3)汽车转向系统测试设备:转向角度测试仪、转向力矩测试仪等。

(4)汽车悬挂系统测试设备:悬挂刚度测试仪、悬挂行程测试仪等。

(5)汽车电气系统测试设备:电气负荷测试仪、电压测试仪等。

2. 实验步骤(1)动力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发动机功率,了解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 测试发动机油耗,分析发动机燃油经济性。

(2)制动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制动性能,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

② 测试制动鼓磨损情况,了解制动系统的磨损规律。

(3)转向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转向角度,了解转向系统的精度。

② 测试转向力矩,分析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4)悬挂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悬挂刚度,了解悬挂系统的抗扭性能。

② 测试悬挂行程,分析悬挂系统的适应性。

(5)电气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电气负荷,了解电气系统的负荷能力。

② 测试电压,分析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功率和油耗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制动系统可靠性分析制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制动鼓磨损情况良好,说明制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转向系统可靠性分析转向角度测试结果显示,转向系统精度较高,转向力矩稳定,说明转向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悬挂系统可靠性分析悬挂刚度测试结果显示,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悬挂行程测试结果显示,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说明悬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汽车风洞油滴实验报告

汽车风洞油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油滴实验,观察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变化。

3. 分析汽车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风洞中油滴的运动轨迹,评估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汽车风洞实验是一种模拟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将汽车模型放置在风洞中,通过调节风洞风速和风向,模拟汽车在实际行驶中的空气流动情况。

通过观察油滴在风洞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分析汽车在不同速度和角度下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汽车风洞实验装置2. 油滴发生器3. 高速摄像机4.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5. 汽车模型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确保汽车模型安装牢固。

2. 将汽车模型放置在风洞中心,调整角度和位置,确保模型与实际行驶状态相符。

3. 打开风洞,调节风速至预定值,观察油滴发生器产生的油滴在风洞中的运动轨迹。

4. 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油滴的运动过程,并实时传输至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

5. 分析不同风速、风向和角度下油滴的运动轨迹,评估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风速较低时,油滴在风洞中的运动轨迹较为平稳,表明汽车模型在低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性能较好。

2. 随着风速的增加,油滴在风洞中的运动轨迹变得复杂,出现明显的波动和旋转,表明汽车模型在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性能较差。

3. 在不同风向和角度下,油滴的运动轨迹也有所不同。

当风向与汽车行驶方向一致时,油滴运动轨迹较为平稳;当风向与汽车行驶方向垂直时,油滴运动轨迹出现明显波动,表明汽车在侧风条件下空气动力学性能较差。

六、实验结论1. 汽车风洞实验可以有效地模拟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2. 通过观察油滴在风洞中的运动轨迹,可以评估汽车在不同速度、风向和角度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3. 汽车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气动力学特性,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七、实验总结本次汽车风洞油滴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掌握了汽车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汽车零部件实验报告

汽车零部件实验报告

汽车零部件实验报告汽车实验报告,实验一、汽车振动动态特性的测试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意义通过试验使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振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组成及获得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即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比较此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二、实验原理1、频率响应法若给系统一系列不同频率单位幅值的简谐波输入,测出系统与之对应的输出,分别绘出输出的幅值yn-?曲线和曲线即为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然后再利用第七章中将要介绍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便可得到测试系统的幅频特性a(?)和相频特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j?)为h(j?)?a(?)ej()2、脉冲响应法若给测试系统一单位脉冲?(t)输入,记录下系统的输出h(t),然后对h(t)进行富氏逆变换,便可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j?)。

比较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不难发现,脉冲响应法比频率响应法更简单易行。

但需指出的是,在工程实际中,标准的单位脉冲是不存在的。

但给系统以作用时间小于1/10τ的冲击输入,即可近似地认为是单位脉冲输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试件、激振器、扫频信号发生器、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电荷放大器、信号处理设备各一套。

四、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方案:取一典型汽车部件作为动态测试系统的试件,分别用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测试同一部件的动态特性。

比较此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实验步骤:1、根据原理框图组成仪器系统并对其进行联机调试;2、给试件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测出其输出,绘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3、给试件一单位脉冲输入,测出其输出的变化曲线,然后对其进行富氏变换。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一、实验原始记录(包括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1、绘制原理图;2、记录实验曲线;3、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汽车中级工实训实验报告

汽车中级工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汽车中级工相关技能的培训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1)拆装发动机:学习发动机的拆装流程,掌握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发动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检修发动机:学习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发动机异响、排放超标等,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

2. 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1)拆装底盘:学习底盘的拆装流程,掌握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底盘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检修底盘:学习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转向系统故障、制动系统故障等,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

3. 汽车电气系统拆装与检修(1)拆装电气系统:学习电气系统的拆装流程,掌握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电气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检修电气系统:学习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发电机故障、点火系统故障等,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

4. 汽车空调系统拆装与检修(1)拆装空调系统:学习空调系统的拆装流程,掌握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空调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检修空调系统:学习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制冷效果差、压缩机故障等,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1)准备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

(2)按照发动机拆装流程,逐步拆下发动机各部件。

(3)对拆下的部件进行检查,了解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4)按照发动机检修方法,诊断并排除故障。

(5)组装发动机,确保各部件安装到位。

2. 实验二: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1)准备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

(2)按照底盘拆装流程,逐步拆下底盘各部件。

(3)对拆下的部件进行检查,了解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4)按照底盘检修方法,诊断并排除故障。

(5)组装底盘,确保各部件安装到位。

3. 实验三:汽车电气系统拆装与检修(1)准备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等。

汽车实验学设计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学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掌握汽车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汽车工程技术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了解发动机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

(2)实验步骤:①观察发动机外观,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②按照拆卸顺序,依次拆卸发动机各部件;③记录各部件名称、功能及拆卸顺序;④按照装配顺序,依次装配发动机各部件;⑤检查发动机装配质量,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2. 汽车底盘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汽车底盘结构,了解底盘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

(2)实验步骤:①观察底盘外观,了解底盘的基本结构;②按照拆卸顺序,依次拆卸底盘各部件;③记录各部件名称、功能及拆卸顺序;④按照装配顺序,依次装配底盘各部件;⑤检查底盘装配质量,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3. 汽车电气系统拆装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汽车电气系统结构,了解电气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

(2)实验步骤:①观察电气系统外观,了解电气系统的基本结构;②按照拆卸顺序,依次拆卸电气系统各部件;③记录各部件名称、功能及拆卸顺序;④按照装配顺序,依次装配电气系统各部件;⑤检查电气系统装配质量,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动机拆装实验结果:通过拆装实验,掌握了发动机的结构、各部件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为后续汽车维修和保养奠定了基础。

2. 底盘拆装实验结果:通过拆装实验,熟悉了底盘结构,了解了底盘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为后续汽车维修和保养提供了实践依据。

3. 电气系统拆装实验结果:通过拆装实验,掌握了电气系统结构,了解了电气系统各部件的名称、功能及拆装方法,为后续汽车维修和保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汽车实验学设计实验,我们掌握了汽车主要部件的结构、功能及拆装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小汽车物理实验报告

小汽车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小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包括加速度、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并探究这些因素对小汽车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 加速度:小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牵引力与阻力的差值即为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 摩擦力: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法向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3. 空气阻力: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三、实验器材1. 小汽车模型2. 平滑水平桌面3. 电子计时器4. 电子秤5. 弹簧测力计6. 摩擦系数测试仪7. 空气阻力测试仪四、实验步骤1. 在平滑水平桌面上放置小汽车模型,确保桌面水平。

2. 使用电子秤测量小汽车模型的质量,记录数据。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摩擦力,记录数据。

4. 使用摩擦系数测试仪测量小汽车模型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记录数据。

5. 使用空气阻力测试仪测量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空气阻力,记录数据。

6. 使用电子计时器记录小汽车模型从静止开始加速到一定速度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

7. 重复步骤6,分别记录不同速度下小汽车模型的加速时间。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小汽车模型质量:m = 2kg2. 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摩擦力:F_f = 4N3. 小汽车模型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 = 0.34. 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空气阻力:F_a = 1N5. 小汽车模型从静止开始加速到5m/s所用的时间:t1 = 2s6. 小汽车模型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m/s所用的时间:t2 = 4s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即 a =F/(mμ)。

2. 当小汽车模型从静止开始加速时,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空气阻力逐渐增大。

3. 小汽车模型在水平桌面上的摩擦力与法向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摩擦系数越大,摩擦力越大。

汽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参考资料 车辆结构部分 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汽车是指用内燃机做动力,主要在公路上或马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通常有四个或者四个
以上的橡胶轮胎,用来运载人或货物。从 2005 年起,中国的汽车分类按新的国家标准(gb9417-89) 执行,新标准将汽车划分为 8 大类,即:(1)载货汽车(轻型、中型、重型);(2)越野汽车(中 型、重型、超重);(3)自卸汽车(轻型、中型、矿山);
起点,驾驶员按规定作好准备;
③试验员按“start”键,同时以常用起步挡(轿车为 i 挡,货车为 ii 挡) 起步;
④驾驶员按最佳换档时刻迅速地换至最高挡,节气门处于最大开度,全力 加速到 80%最高
车速或自己所需车速时,按“stop”键停止记录;
⑤试验往返两个方向各进行一次,测量区段应尽量重合;
⑥试验结果取平均值,绘制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曲线,即车速-加速时间(ua-t) 曲线和车速
-加速距离(ua-s)曲线,根据曲线评定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性能;
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 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在规定的时刻,按发动机的点火次序供给火花塞以足够 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 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启动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 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 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 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启动。完成启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启动系。通常有人力 启动、电力启动机启动和辅助汽油机启动等方式。 汽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 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启动系组成;柴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 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启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 系。 汽车底盘的作用及组成 底盘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它包括传动 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组成部分。 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 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 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车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 据需要而平稳地接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等部分。 行驶系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扭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 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 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 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部分。 转向系的作用及组成 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 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 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互相转换。 转向系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轴,转向器,转向直拉杆,转向梯形,转向节等部分。 制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制动系是汽车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 止行驶,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制动系包括:前后制动器,控制装置,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 曲轴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功用 主要机件有气缸体、气缸盖、油底壳、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它的作用是在作功行程 承受燃烧气体产生的膨胀压力,通过连杆使活塞的直线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向外输出动 力;依靠曲轴和飞轮的旋转惯性、带动活塞上下运动,完成排气、进气、压缩等辅助行程,为 下一作功行程作好准备。 配气机构的功用 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循环和作功顺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开启气门时使 气缸及时换气,关闭气门使气缸封闭,进行压缩和作功。 气压制动系的组成及工作情况

汽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报告汽车实验报告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燃油经济性以及环保性能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汽车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整理了本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汽车的特点和优势。

实验一:安全性能测试在这一部分,我们重点关注汽车的刹车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选择了不同速度下的紧急制动实验,并记录了制动距离和车辆的稳定性。

通过对比不同车型的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汽车的制动系统设计和悬挂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二:燃油经济性测试燃油经济性是衡量汽车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选取了不同车型和不同驾驶条件下的燃油消耗量,并计算了每百公里的平均耗油量。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评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并比较不同车型的节能程度。

实验三:环保性能测试在这一实验中,我们关注汽车的尾气排放情况。

通过将汽车接入尾气分析仪,我们测量了不同车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尾气排放含量。

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可以评估汽车的环保性能,并了解不同车型的排放水平。

实验四:悬挂系统测试悬挂系统对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一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路况下的悬挂系统测试。

通过记录车辆在不同路面上的行驶情况,我们可以评估悬挂系统的性能,并了解不同车型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

实验五:噪音测试噪音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评估汽车的噪音水平,我们进行了噪音测试实验。

通过在不同车速下测量车内噪音水平,我们可以评估汽车的隔音效果,并了解不同车型的噪音表现。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环保性能、悬挂系统和噪音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

我们发现不同车型在不同方面的性能表现存在差异,但也都有各自的优势。

例如,某些车型在刹车性能上表现出色,而另一些车型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优异。

这些实验结果为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汽车提供了参考。

在购买汽车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更注重安全性能、燃油经济性还是环保性能的车型。

电脑汽车实验报告模板

电脑汽车实验报告模板

电脑汽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电脑汽车的实验,了解汽车电脑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并实际操作掌握汽车电脑的基本维护和故障诊断技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实验器材
•电脑汽车
•软件:汽车电脑诊断软件、汽车保养软件
•工具:扳手、螺丝刀、万用表、电动工具、检测电缆
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一:汽车电脑检测与维修
1.使用万用表检测车辆电压、电流、阻值等数据,对车辆进行初步检测。

2.使用汽车电脑诊断软件对车辆进行诊断。

首先将检测电缆连接到汽车
电脑系统上,然后启动电脑软件,进行车辆诊断。

软件会自动扫描所有的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并显示相应的故障提示。

3.根据诊断结果,对车辆进行维修。

根据软件提示和检测数据,确定具
体故障原因。

使用工具,拆卸相关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

实验二:汽车保养
1.使用汽车保养软件对车辆进行保养。

首先打开汽车保养软件,选择车
辆型号和保养项目。

软件会自动生成保养方案和提醒保养时间。

在保养过程中,可将软件上车辆要点和相应保养步骤逐一核对,确保保养全面、细致。

2.对车辆进行保养。

具体包括更换机油、更换滤芯、更换火花塞、清洗
进气系统、检查刹车制动系统、检查轮胎和制动缸等。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汽车电脑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以及汽车电脑的检测
和维修技能。

同时,在对汽车进行保养的过程中,了解了汽车保养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了汽车保养技能。

本次实验是我们技术维修方面的重要训练,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制作实验报告

汽车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汽车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汽车各部件的构造及作用。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汽车维修和制作技能。

3.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汽车整体结构分析2. 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制作3. 底盘及悬挂系统制作4. 车身及电气系统制作5. 汽车组装及性能测试三、实验步骤1. 汽车整体结构分析(1)观察汽车实物,了解汽车整体结构。

(2)分析汽车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掌握汽车整体结构的特点。

2. 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制作(1)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各部件的构造及作用。

(2)根据发动机图纸,制作发动机各部件,如气缸体、曲轴、凸轮轴等。

(3)组装发动机,确保各部件之间连接正确、紧固。

3. 底盘及悬挂系统制作(1)了解底盘及悬挂系统的功能,熟悉其构造。

(2)制作底盘各部件,如车架、悬挂臂、减振器等。

(3)组装底盘及悬挂系统,确保各部件之间连接正确、紧固。

4. 车身及电气系统制作(1)了解车身及电气系统的功能,熟悉其构造。

(2)制作车身各部件,如车门、车顶、车底等。

(3)制作电气系统各部件,如点火线圈、发电机、电池等。

(4)组装车身及电气系统,确保各部件之间连接正确、紧固。

5. 汽车组装及性能测试(1)将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气系统组装成整车。

(2)进行整车性能测试,如发动机功率、底盘稳定性、车身密封性等。

(3)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汽车整体结构分析通过观察汽车实物和图纸,掌握了汽车整体结构的特点,了解了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2. 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了发动机各部件的构造及作用,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3. 底盘及悬挂系统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了解了底盘及悬挂系统的功能,掌握了底盘各部件的构造及作用。

4. 车身及电气系统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了车身及电气系统各部件的构造及作用,提高了组装技能。

5. 汽车组装及性能测试在组装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确保了整车组装的顺利进行。

汽车测距实验报告

汽车测距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汽车测距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超声波测距技术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超声波测距系统的性能。

4. 分析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汽车测距实验主要基于超声波测距原理。

超声波测距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来计算距离。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此,通过测量超声波往返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三、实验器材1. 超声波测距模块(例如:HC-SR04)2. STM32单片机开发板(例如:STM32F103C8T6)3. 电脑或微控制器编程环境(例如:Keil uVision)4. 信号线、连接器等5. 测试平台(例如:小车、固定物体等)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 将超声波测距模块的触发引脚连接到STM32单片机的GPIO引脚。

- 将超声波测距模块的接收引脚连接到STM32单片机的另一个GPIO引脚。

- 将STM32单片机的电源和地线连接到相应的电源和地线。

2. 软件编程:- 使用编程环境编写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初始化超声波测距模块和STM32单片机的GPIO引脚。

- 发送触发信号,启动超声波测距。

- 接收超声波返回信号,计算距离。

- 将计算出的距离值通过串口发送到电脑或显示在LCD屏幕上。

3. 实验操作:- 将小车放置在测试平台上,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

- 启动程序,开始测距。

- 调整小车与固定物体的距离,观察距离值的实时变化。

- 记录不同距离下的测距结果。

4.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平均距离误差。

- 分析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例如:环境温度、超声波反射物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在不同距离下,超声波测距模块能够准确测量距离值。

- 测距结果与实际距离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结果分析:- 超声波测距模块的测距精度受环境温度、超声波反射物等因素的影响。

汽车实验报告及答案

汽车实验报告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汽车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主要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本实验通过对汽车各部件的检测和观察,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汽车一辆2. 仪器设备:万用表、扳手、螺丝刀、水准仪等四、实验内容1. 发动机检测2. 底盘检测3. 车身检测4. 电气系统检测五、实验步骤1. 发动机检测(1)观察发动机外观,检查有无漏油、漏水等现象。

(2)使用万用表检测发动机各缸压力,判断气缸密封性。

(3)检查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确保点火系统正常。

(4)检测机油、冷却液等液体,判断其质量。

2. 底盘检测(1)检查底盘外观,观察有无损坏、锈蚀等现象。

(2)使用水准仪检测底盘水平度,确保车辆稳定性。

(3)检查悬挂系统,观察减震器、弹簧等部件是否完好。

(4)检测轮胎气压,确保轮胎状态良好。

3. 车身检测(1)观察车身外观,检查有无凹陷、划痕等现象。

(2)检查车门、车窗等部件的密封性,确保无漏水、漏风。

(3)检测车身漆面,判断其质量。

4. 电气系统检测(1)检查蓄电池电压,确保蓄电池电量充足。

(2)检测发电机、启动机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3)检查灯光、喇叭等电气设备,确保其功能完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动机检测(1)发动机外观无漏油、漏水现象。

(2)各缸压力正常,气缸密封性良好。

(3)点火系统正常,火花塞、点火线圈等部件完好。

(4)机油、冷却液质量良好。

2. 底盘检测(1)底盘外观无损坏、锈蚀现象。

(2)底盘水平度良好,车辆稳定性高。

(3)悬挂系统各部件完好,减震器、弹簧等部件无损坏。

(4)轮胎气压正常,轮胎状态良好。

3. 车身检测(1)车身外观无凹陷、划痕现象。

(2)车门、车窗密封性良好,无漏水、漏风现象。

(3)车身漆面质量良好。

4. 电气系统检测(1)蓄电池电压充足。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结论

汽车性能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概述本次汽车性能实验报告针对汽车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振动动态特性、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制动性能、照明系统性能、动力性与经济性以及ABS系统等。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二、振动动态特性测试1. 通过频率响应法和脉冲响应法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行了振动动态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振动幅度和频率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

2. 实验中,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车身振动较大,但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不适。

三、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测试1. 实验结果表明,汽车毫米波雷达在近距离和远距离探测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满足防撞、辅助变道、盲点检测等功能需求。

2. 随着器件工艺和微波技术的发展,毫米波雷达产品体积越来越小,但性能并未受到影响,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在测速精度、定位精度、距离分辨率、多目标识别等方面,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四、制动性能测试1. 通过道路实验数据分析,真实车辆的制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制动协调时间、充分发出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等指标均达到预期。

2. 实验中,金龙6601E2客车表现出良好的制动性能,为行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照明系统性能测试1. 汽车补光照明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光照条件下,汽车照明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照明,提升驾驶安全性。

2. 实验数据表明,灯光亮度、色温、均匀性和响应速度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夜间行车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效果。

六、动力性与经济性测试1. 实验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表现良好,续航里程普遍达到300公里以上,部分高端品牌已突破600公里。

2. 在充电效率方面,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可实现充电1小时,达到满电80%的电量,充电时间平均值从20.3分钟下降到13.6分钟。

七、ABS系统测试1. 通过对桑塔纳XXABS系统的原理图、电路图及实验台进行详细了解,掌握了ABS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故障诊断方法。

汽车实验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组成;2. 掌握汽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了解汽车各系统的性能和特点;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汽车实验学是一门研究汽车性能、构造、原理和检测技术的学科。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汽车各系统的性能和特点,为汽车维修、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三、实验内容1. 发动机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发动机拆装实验,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发动机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3)实验步骤:a. 观察发动机外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b. 拆卸发动机,观察内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c. 检测发动机各部件的性能,如曲轴、连杆、活塞等;d. 整装发动机,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2. 底盘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底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底盘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底盘拆装实验,了解底盘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底盘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3)实验步骤:a. 观察底盘外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b. 拆卸底盘,观察内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c. 检测底盘各部件的性能,如传动轴、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d. 整装底盘,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3. 电气设备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电气设备拆装实验,了解电气设备的构造和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测方法。

(3)实验步骤:a. 观察电气设备外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b. 拆卸电气设备,观察内部构造,了解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c. 检测电气设备各部件的性能,如发电机、蓄电池、点火系统等;d. 整装电气设备,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动机实验结果:通过拆装和检测,发现发动机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性能良好。

2. 底盘实验结果:通过拆装和检测,发现底盘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性能良好。

汽车加油实验报告

汽车加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加油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掌握不同类型汽油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3. 熟悉加油站的设备操作和安全规范。

二、实验原理汽车加油是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加油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汽油的类型、加油方法、加油站的设备操作以及安全规范。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车辆:一辆小型轿车。

2. 加油站:具备不同类型汽油的加油站。

3. 加油工具:加油枪、加油机、油桶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选择一辆小型轿车作为实验车辆。

(2)联系加油站,了解不同类型汽油的加油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加油操作(1)将车辆驶入加油站指定的停车位。

(2)打开车辆油箱盖,检查油箱内汽油量。

(3)选择合适的汽油类型,如92号、95号或98号汽油。

(4)将加油枪插入油箱口,调整加油枪角度,确保汽油顺利流入油箱。

(5)观察加油机显示屏,实时监控加油量。

(6)加油过程中,注意观察油箱内汽油量,避免油箱满溢。

(7)加油完毕后,关闭油箱盖,拔出加油枪。

3. 加油后检查(1)检查油箱盖是否关闭严密。

(2)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有汽油泄漏现象。

(3)启动车辆,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通过实验,掌握了不同类型汽油的加油方法。

(2)了解加油站的设备操作和安全规范。

(3)实验车辆在加油后,发动机运转平稳,动力性能良好。

2. 实验分析(1)不同类型汽油对汽车性能的影响:92号汽油适用于普通家用车,95号汽油适用于性能较好的车型,98号汽油适用于高性能车型。

实验结果显示,92号汽油能满足小型轿车的需求。

(2)加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油时,注意油箱盖是否关闭严密,避免汽油泄漏;加油枪插入油箱口时,调整角度,确保汽油顺利流入油箱;加油过程中,观察加油量,避免油箱满溢。

(3)加油站设备操作:了解加油站的加油机、加油枪等设备操作方法,确保加油过程顺利进行。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汽车加油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类型汽油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汽车单缸实验报告

汽车单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发动机单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 掌握单缸发动机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单缸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汽车发动机单缸是指由一个气缸及其相关部件组成的发动机。

单缸发动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型车辆。

本实验主要研究单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拆装步骤以及工作性能。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台2. 汽车发动机单缸模型3. 拆装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等4. 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5. 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等四、实验步骤1. 观察单缸发动机的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拆卸发动机模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拆卸发动机缸盖,观察气缸、活塞、活塞环、气门等部件;(2)拆卸曲轴箱,观察曲轴、连杆、曲轴轴承等部件;(3)拆卸凸轮轴箱,观察凸轮轴、气门挺杆、气门弹簧等部件;(4)拆卸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等部件。

3. 重新组装发动机模型,注意各部件的装配顺序和紧固力矩。

4. 在组装好的发动机模型上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实验。

5. 启动发动机,观察发动机转速、压力等数据,分析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记录以下数据:(1)发动机转速(r/min)(2)进气压力(kPa)(3)排气压力(kPa)(4)燃油消耗率(g/kW·h)2. 实验结果分析(1)发动机转速:在实验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说明发动机工作稳定。

(2)进气压力:进气压力与发动机转速呈正相关,说明进气系统性能良好。

(3)排气压力:排气压力与发动机转速呈正相关,说明排气系统性能良好。

(4)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转速呈正相关,说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较高。

六、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汽车发动机单缸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了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为发动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电喷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喷发动机基本原理,熟悉电喷发动机的常见故障,掌握使用实验设备对电喷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2、熟悉发动机故障诊断仪操作方法,并按步骤排除电喷发动机故障。

二、实验设备
1.丰田电控发动机实验台 1台
2.数字式万用表(带电池) 1个
3.汽车专用解码器、起子、汽车专用示波器各1个
三、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1.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现象:起动发动机时,发动机不转,或能转动但不着火。

2.发动机起动困难故障现象:发动机不易起动,起动着火后很快又熄火。

3.怠速过高故障现象:发动机在正常怠速工况下,其转速明显高于标准。

4.怠速不稳、易熄火故障现象:怠速转速过低,且不稳定、经常熄火。

5.加速不良故障现象:发动机加速时,无力且有抖动现象,转速不易提高。

6.混合气过稀故障现象:进气管有回火现象。

7.混合气过浓故障现象:排气管有冒黑烟或放炮现象。

8.发动机失速故障现象: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转速忽高忽低,不稳定。

(一)调取故障码
1.利用随车自诊断系统调取故障码
利用仪表板盘上“故障指示灯”的闪烁规律读取故障码
2.使用故障诊断仪调取故障码
(二)无故障码故障诊断
四、实验步骤
1.利用电喷发动机故障诊断仪对电喷发动机进行诊断,读取故障码,诊断后,排除故障,并清除故障码。

2.若无故障码,按表1步骤进行检查。

五、实验数据和分析
记录所检查到的相应的故障、故障码等,简要说明所出现的故障的一些表现和进行故障排除的步骤。

对出现上述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谈谈如何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实验二汽车电控点火系统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控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

二、实验设备
1.丰田电控发动机实验台 1台
2.数字式万用表(带电池) 1个
3.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
3.汽车专用解码器、起子、汽车专用示波器各1个
三、实验原理
微机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的曲轴位置信号,判断出发动机的活塞位置并且根据信号频率计算出发动机的转速值,再通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节气门传感器(或空气流量器)确定负荷的大小从而对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

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的大小微机从存储单元中查找出对应此工况的点火提前角和点火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由这些数据对电子点火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另外微机系统还可以根据其它影响因素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修正实现点火系统的智能控制。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打开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查看点火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2.根据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和冷却液温度来判断是否有故障出现。

2.根据爆燃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发动机是否有爆震现象出现。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
(1)点火时间过早
故障现象:怠速运转不平稳,易熄火;加速时,发动机有严重的爆燃声。

故障原因:该故障主要是点火正时调整失准或点火角度装配失准所致。

解决方法:连好点火测试仪,调整点火提前角到规定值。

(2)点火过迟
故障现象:消音器声响沉重、急加速化油器回火、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高、汽车行驶无力。

故障原因:点火角度不正确。

解决方法:调整点火角度至规定值。

(3)发动机爆震和过热
故障现象:发动机在大负荷中等转速时容易出现爆震。

在爆震情况下,发动机会迅速升温。

故障原因:爆震现象多数是因点火提前角过大造成的。

解决方法:以某一固定值(1.5°~2°曲轴转角)逐渐减小点火提前角,直至无爆燃信号出现。

三、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如何用空调故障码进行故障诊断;
2.了解空调ECU中故障码的意义;
3.了解各传感器信号与相应故障码的对应关系;
二、实验设备
汽车自动空调试验台1台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打开系统电源
2.同时按下空调控制“AUTO”开关和REC开关,将点火开关接通,此时系统进入故障自诊断检查状态。

所有指示器灯应在1秒间隔内连续亮熄4次;当指示灯亮时,蜂鸣器响。

3.指示灯、蜂鸣器检查结束后,诊断代码检查便自动开始。

在温度显示处连续输出诊断代码。

如果要想慢慢显示代码,则按UP键将它变成步进运转。

4.观察输出处的故障码,如果系统此时无故障则输出为“00”。

退出检查状态,则按下“OFF”键。

5.如果一个代码显示时,伴随蜂鸣器响,则表示这个代码指示的故障继续发生;如果代码显示时,蜂鸣器无声,则表示这个代码指示的故障早已发生。

故障码由小到大依次显示。

四、实验分析
采用检测端子电压电阻的方法
实验四制动防抱死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课程所学的制动防抱死系统知识。

2.对制动防抱死系统有直观的认识,能指出其各部分组成、名称和功用。

3.理解和掌握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过程。

4.通过对比,理解制动防抱死系统在缩短制动距离上的功用。

二、实验设备
1.设备名称:ABS制动系统实验台
2.设备型号:JN-D-4
三、实验原理
制动防抱死系统是通过调节制动器制动力来实现车轮抱死控制的。

ABS通过控制制动油压的收放,来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

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ABS系统工作分为常规制动阶段、制动压力降低阶段、制动压力保持阶段、制动压力升高阶段等四个阶段。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认识ABS系统
2.实验准备
3.ABS制动实验
(1)将电机控制器开关拨到ON位置,然后缓慢旋转控制器旋钮,当车轮转速逐渐提高到800r/min左右时停止旋动旋钮。

(2)紧急踏下刹车踏板,与此同时把电机控制器上的开关拨到OFF位置,此时就会看到刹车油泵继电器指示灯亮起,说明刹车油泵开始工作,同时各车轮电控电磁阀指示灯闪亮,显示电磁阀正在调节各刹车分泵的油压情况。

(3)将故障设置开关设置故障,其所对应的系统元件就会显示故障存在,同时ABS故障警告灯亮起提示系统内存在故障。

(4)故障码的读取方法:
通过专用检测仪表连接到检查连接器上就可操作读取。

(5)故障码的清除:
通过专用检测仪表连接到检查连接器上就可清除。

五、实验结果
故障名称及故障码如下:
① G44 右后转速传感器 00287
② G45 右前转速传感器 00285
③ G46 左后转速传感器 00290
④ G47 左前转速传感器 00283
⑤ V64 液压泵 01276
⑥ #30 电源电压 00668
⑦ Err 控制单元编码 01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