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麻雀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文本分析:本文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选择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文章叙述了“我”打猎途中碰到的一个意外——一只小麻雀被风吹落,猎狗欲吃小麻雀,老麻雀飞下来想拯救自己的孩子,最终“我”唤回猎狗离开。
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设计中,要紧扣文章重点(第4、5自然段),抓住动作和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老麻雀“勇敢”与“胆怯”交织的双重性格。
同时要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传达出的同情、爱护弱小,藐视、不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适当地放开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抓住描写老麻雀和猎狗动作的词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呆、巢、齿”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无可奈何”等词语。
2.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麻雀伟大的举动。
1.读写、积累并运用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掌握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麻雀,引导学生观察麻雀的体型,获得视觉上的观感。
导语:“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
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
”大家知道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动物吗?清早出门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哦。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

《麻雀》公开课教案设计【背景介绍】麻雀是一种小型鸟类,属于雀科动物。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歌声而闻名,广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设计一节关于麻雀的公开课教案,帮助学生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
2. 掌握麻雀的生活习性。
3. 认识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看过麻雀?麻雀长什么样?它们喜欢生活在哪里?2. 向学生展示一些麻雀的图片,让学生描述麻雀的外貌特征。
二、了解麻雀的外貌特征(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份麻雀的图片,围绕外貌特征展开讨论,例如:麻雀的体型、嘴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整合各组的观察结果,共同总结麻雀的外貌特征。
三、探究麻雀的生活习性(25分钟)1. 观察麻雀的栖息地: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麻雀的栖息地,记录麻雀的栖息地特点。
2. 进行麻雀的觅食行为观察:观察麻雀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麻雀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例如:麻雀的筑巢行为、交流方式等。
4. 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共同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
四、了解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15分钟)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例如:帮助控制害虫数量、传播植物的种子等。
2. 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麻雀保护意义的文章,并进行讨论。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组设计一个麻雀保护海报,宣传麻雀的保护意义。
五、拓展活动(20分钟)1. 麻雀手工制作:提供麻雀模型的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自己的麻雀模型。
2. 视频观看: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麻雀的纪录片,增加学生对麻雀的了解。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17《麻雀》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故事情节感人,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这篇课文语言简洁,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较为敏感,容易产生共鸣。
此外,学生对动物题材的课文较为感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体会课文深层含义,理解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表演法:分组表演课文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音频,便于跟读和理解。
2.图片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情节和重点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母爱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并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表演课文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猎人在寒冷的冬天,发现一只老麻雀为了掩护小麻雀而被猎狗追赶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体会亲情的可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世界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借助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朗读和表达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情感的传达。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和评价,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4. 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理解句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麻雀和猎狗之间的故事。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课以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麻雀》。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吧!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学习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麻雀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主要内容:麻雀妈妈保护小麻雀3. 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有什么角色?2.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老麻雀是怎样保护小麻雀的。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
二、学习故事的起因1.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弄清这一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开始。
2.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在书中画出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课件出示:我顺着树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呆呆地”和“无可奈何”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理解这两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预设:“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
从小麻雀的动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把书多读几遍,反复咀嚼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适时给予指引,使得学生读起来有明确的方向。
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3.小结第一部分的学习,过渡到第二部分。
猎狗发现了这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继续理解故事的经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麻雀》是一篇描写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故事。
通过讲述一个猎人射杀了一只老麻雀,而另一只小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不惜与猎人对抗的故事,展现了小麻雀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本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富有悬念,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文章的大意,同时对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词语理解、语法分析等方面仍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进一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会生字词。
2.难点:对课文中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语言美,培养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动物、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麻雀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简介课文大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公开课教案

16 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煞”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能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事情写清楚。
4. 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知道在写作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会把内容写的更清楚。
5.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资料补充】屠格涅夫的资料前置性作业:完成导学卡1.自读课文,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音和书写容易出错地方,红笔圈下难记的部分,并多读几遍。
3.思考: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写写自己的感受。
4.查阅屠格涅夫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对于作者你有哪些了解?(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今天学的《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感受大作家文字的魅力。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激发阅读兴趣】二、检查预习(一)检查字词和课文朗读1.课前老师批阅了同学们的导学卡,发现这几个字音容易读错,先自己读,再挑战读、齐读。
嘶哑搏斗愣住掩护嗅到拯救2.生字字音掌握的不错,在批阅导学卡时发现有一个字出错率比较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谁看出这个字写的有什么问题?怎样把它写正确、美观呢?出示:“躯”,强调身做偏旁要变窄,撇画不出头,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写两遍,同桌互相评价,正确、整洁、美观可得三颗星,。
3.课文会读了吗?同桌挑选任意一段互相检查,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检查的很认真,老师这有一段,谁想挑战读?出示第三段: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麻雀》一课,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麻雀的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对人物心理、情感的描写需要引导和帮助。
在自然科学方面,学生对小动物的认知有限,因此需要通过文字、听力等形式深入了解麻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读课文《麻雀》。
2.理解课文表达的内容,感受作者对麻雀的赞美之情。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麻雀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
4.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教学内容1.课文《麻雀》的阅读。
2.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探讨作者对麻雀的感情表达。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表达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
2.学会描述麻雀的形态特征和行为习性。
3.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现麻雀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麻雀的好奇感和兴趣,导入《麻雀》这篇课文。
2. 学习课文《麻雀》(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带读,重点解释生词和理解难点。
3. 分组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麻雀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每组派代表汇报。
4. 课文赏析(10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者对麻雀的感情表达,理解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5. 创设情境(15分钟)•请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以小组形式编写一则短小故事,描述麻雀的生活情节,加以赞美。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点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中来。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自然生物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应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深入理解课文并加深对自然生物的保护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教案(公开课详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6个新字,包括“嗅”和“奈”,并能写出13个字,如“嗅”和“呆”。
能够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的含义。
2.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3.通过研究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力量,理解作者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和不畏惧强大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理解抽象的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力量,理解作者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和不畏惧强大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介绍XXX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要研究的《麻雀》是他的一篇作品。
二、作者介绍XXX是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罗亭》、《猎人笔记》和《父与子》等。
三、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教师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如“嗅到”、“无可奈何”、“拯救”、“嘶哑”、“庞大”、“牙齿”、“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力量”和“愣住”。
教师重点指导生字的发音和写法,如“嗅”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u”;“拯”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énɡ”;“奈”和“余”是形近字,不要读成“yú”;“嘶”和“斯”是形近字,都读“sī”。
教师让学生反复读易读错或难读的词语,注意声母和韵母易读错的情况。
2)理解词语教师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如“锋利”指刀刃尖而快或言论、文笔尖刻有力;“扎煞”指手、头发、树枝等张开、伸开;“摇撼”指使劲摇动;“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安然”指平安无事的、安静的;“绝望”指断绝希望、毫无希望;“掩护”指对敌人采取警戒、牵制、压制等手段,保障人员行动的安全;“拯救”指援助使脱离危难、援救。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
2.梳理故事情节,了解作者写清楚事情的方法。
3.通过提取关键词句、对比品读等方法,了解写清楚重点内容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01教学过程板块一检查预习,初识天神,整体感知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1)齐读,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字词读音,理解难懂词的意思。
小老师带读。
去拼音开火车读。
同桌互相检查读。
联系上下文理解“挖掌”“愣住”“无可奈何”的意思。
①“e掌”本义:张开;伸开。
文中指:老麻雀张开全身羽毛,抵抗猎狗的攻击。
②“愣住”本义:通常表示较强烈的状态,达到心理上的木然或惊讶。
文中指:猎狗被老麻雀一系列举动与勇气吓到,不敢进攻了。
③“无可奈何”本义: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文中指:刚出生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停拍打小翅膀,试图起飞回巢。
用“无可奈何”进行多角度造句。
(4)发现规律:第一排是关于“猎狗”的词语,第二排是关于“老麻雀”的词语,第三排是关于“小麻雀”的词语。
引出课文三个主要人物。
(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2.归类识字,读准字音。
集中识记偏旁与人体部位有关的生字。
(1)左右结构:嗅躯掩护搏①间架结构:左窄右宽。
②重点指导写“躯”,身字旁撇不穿头。
(2)上下结构:呆齿①对比“呆”“嗅”,口字部在上比在左稍宽大。
②重点指导写“齿”,下部框内是“人”,不是“x”。
(3)学写易错字“幼”:①字理识字:出示“幼”字甲骨文:纱。
“幼”指“年纪小”,左边“么”指“小”,不要写成绞丝旁。
②师范写,生练写。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表达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借助事件关联三角图,用一个词概括三者所做的事。
(2)对照事件关联三角图,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猎人打猎回家路上,猎狗攻击掉下巢的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最后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选择后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掌握本课12个生字;掌握“梧桐、绒毛、掩护、嘶哑、搏斗、庞大、危险”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写“我”的猎狗发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段(2-6):写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吓退了猎狗;第三段(7):写了“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六、作业。
1、写生字和词语。
2、根据课后的练习1体会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进入新课。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二)学习第二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麻雀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上麻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本课生字词,如“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同时抓住主要角色和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从中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猎人对老麻雀的敬佩等。
3.能够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样子和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从中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猎人对老麻雀的敬佩等。
教学难点: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样子和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准备:PPT一、导入课题1.出示麻雀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认识它,是否有观察过麻雀,并引导学生体会麻雀的胆小。
2.提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过一篇有关麻雀的文章,引导学生跟读课题。
3.让学生默读屏幕上的作者资料,了解屠格涅夫的背景。
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并让学生读出本课的生字词。
3.询问学生每组词语的特点,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如小麻雀、老麻雀和猎狗等。
4.让学生结合读课文时的思考,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确定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标注在板书上。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句1.让学生重读故事中关于小麻雀的描写,了解小麻雀的形态和特点。
2.通过品味故事中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和猎人对老麻雀的敬佩。
3.引导学生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的样子和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最后,对课文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课后复和巩固。
1、在这个故事中,小麻雀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因素。
我们可以从第然段中找到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圈出关键词并想象一下小麻雀的形容词。
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小麻雀无可奈何地在路边拍打小翅膀,仿佛在说“我无能为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对课文重要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方法。
3.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的故事。
)(出示板书)二、细读课文。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到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
(出示幻灯)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①出生不久(样子……)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3、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
(稍轻、稍慢)5、齐读第一段。
(二)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幻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谁来演示一下。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班中发言比较积极的只要一少部分,发言一般的学生近一半,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很少发言,甚至于几乎从不发言。
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粗心的学生较多。
作业整洁度也不太好。
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
3、有感情地读课文,想画面,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的那样伟大的.、无与伦比的爱,从而受到爱弱小者,同情弱小者,见义勇为的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抓重点句子,想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趣提出问题:师生明确学习目标1、看画面(课件),回忆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问题)3、整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教学第4自然段(扶)1、我们先一起看一下猎狗走近小麻雀想干什么呢?此时谁来救它?请同学们自读第4自然段,想想通过读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2、指名回答。
师引导: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3、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说明了什么?(老麻雀看到猎狗要吃小麻雀非常焦急,所以要很快下落)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适机指导朗读)4、(出示两个句子)这里有两个写老麻雀的句子,请你想一想,这两个句子都是描写什么的?比较一下不同在什么地方?①它蓬起了全身的羽毛……②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师生归纳:这两个句子都是写老麻雀象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羽毛的样子,不同在一个是"蓬起"、一个是"扎煞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第1篇】麻雀教材分析:《麻雀》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其免受伤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学情分析: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小动物,但对于有关动物的母爱的文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关于老麻雀的行为,和猎狗的后退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
教学建议: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
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难点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读课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2、通过对重点段落( 4 — 5 )自然段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重点理解“扎煞、拯救、搏斗、落”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1、着重理解第 4、 5 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1、课件2、音乐磁带《荫中鸟》四、教学教程:㈠复习导入,激发情感:1、通过初读课文,饱含情感,结合自己对老麻雀的认识,完成填空(任选一题):⑴的.老麻雀⑵老麻雀,!(勇敢、令人尊敬;你真棒,我爱你……)2、师小结:同学们感情真丰富!真是出乎老师的想象!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观看老麻雀的英雄事迹的精彩片段呢?3、点击课件,学生看屏幕。
(画面内容: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
)㈡精读( 4 — 5 )段,体会情感:1、(师放音乐)带着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伴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 — 5 )段,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
2、启发想象,练习说话:①小组合作、交流: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②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3、探究质疑,师生互动:①“扎煞”是什么意思?(看课件的动画演示或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理解。
)②“拯救”与“抢救”有什么不同?(通过造句释义、区分)③“……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中的“落”能不能换成“飞”字?(引导学生从老麻雀树上飞下来的态度、心情等不同角度去比较,品味作者“落”字运用的精妙之处,从而认识老麻雀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④“搏斗”是什么意思?(强调是“徒手”,手中没有任何武器……)⑤“庞大”是怎么理解?(点击课件,通过猎狗与老麻雀的形象比较而悟其意。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用教材为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麻雀》,是一篇反映小动物生活情况和小动物之间互相关爱的文章。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懂文章内容,理解麻雀之间的互相关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1.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麻雀之间的互相关爱。
1.4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1.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麻雀团结互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
第二步:学习《麻雀》•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梳理文章重点,带领学生跟读课文。
•教师讲解生词和句子意思,让学生理解内容。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麻雀之间互相关爱的体现,并展示成果。
第三步:情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写一封情书,模拟麻雀之间的互相关爱。
•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情书,分享彼此的感受。
1.6 总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关爱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较为 passively,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学习,产生情感共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上是对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文档,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雀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摇撼”“扎煞”“无可奈何”等词语,练习抓住主要角色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猎人对老麻雀的敬佩等。
3.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猎人对老麻雀的敬佩等。
教学难点:
品味描写老麻雀、小麻雀及猎狗样子、神态的语言,初步感受屠格涅夫作品的魅力。
教学准备:PPT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麻雀图
同学们,认识它吗?见过的举举手,生活中有观察过麻雀吗?谁能说说你对麻雀的了解?
(体形小、叫声、常见……)(引导学生体会麻雀的胆小)
2、说到麻雀,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过一篇有关的文章,题目就叫做《麻雀》,请大家伸出
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
3、在走进故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请你默读屏幕上的资料,说说你知道了
什么(PPT)
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
1、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课本翻到168页,好好读读这个故事,注意: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后,想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学生自读大约三分钟)
2、本课的生词,你会读了吗?请同学来读。
出示:
林阴路摇撼梧桐树
无可奈何嫩黄绒毛
扎煞绝望嘶哑
嗅到锋利愣住
指名读词,其余同学听是否正确,想想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3、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环境、景物)
第二组?第三组?除了它们故事中还有谁?(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我)
4、齐读词语。
5、现在你能不能看着板书,结合读课文时候的思考,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角色串联起来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6、通过刚才同学的讲述,我们知道了故事主要讲了一只小麻雀掉到了地上被猎狗发现了,这是故事的起因,。
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是经过,而“我”看到后急忙唤回了猎狗。
是结果(板书箭头)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一)认识小麻雀
1、那么看来文中的小麻雀是整个故事发生的主要因素,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呢?请你
拿起笔到第3自然段中去寻找,认真读读句子,划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试试圈出其中的关键词,最后想一想你读到了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想到哪个形容词可以用笔简单写在旁边。
(板书:划、圈、写)
2、交流反馈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拍打着小翅膀。
a你圈出了哪些关键词?
b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里?
c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样子)作者描写了它的?(板:神态)这只小麻雀无可奈何地在?(拍打小翅膀)因为?这是神态描写加上了?(板:动作)
d是啊,它无可奈何,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
e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真是一只可怜无助的小麻雀!请你把感受放进朗读中。
齐读。
(2)它嘴角嫩黄。
巢里掉下来
a你圈出了哪些关键词?是在描写麻雀的?(外貌)从作者的对小麻雀的外貌描写中你读到了一只怎么样的小麻雀?
b真是幼小的(可爱的)小麻雀,然而他/她不小心掉落在地,这个时候就不止是可爱了,更让人觉得她?(可怜),把我们的感受放进朗读中吧。
(3)除了这两个句子,第二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值得关注
出示:风猛烈地摇撼着路边的梧桐树。
你想在这句里圈出什么关键词?
A摇撼的意思是?(摇动、摇晃,震撼)
B你发现这是一句什么描写?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什么吗?这样的环境描写让你有什么感受?读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