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课《小树有多少棵》。
●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况,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创设“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标精神,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思。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位于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最繁华地段,属于市区重点学校,因此教学条件较优越,具有多媒体教室、挂图、学具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只有及个别是流动人口,每人手中具备一套学具。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新教材及配备的学具,新教材图文并茂,加上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加上学生爱说,敢说,爱做,敢做,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主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等待我们种的小树有哪些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2、出示主题图观察图后和同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编写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和算法多样化,力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逐步提高计算技能。
教科书以运树苗为背景,呈现三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以情境为依托,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在对乘法意义再次理解和回顾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口算乘法计算方法的巩固和应用。
3捆一共多少棵?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科书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一是数线与相同数连加算式相结合,突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二是用一一列举的方式,发现其中规律;三是通过迁移类推,由表内乘法推想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即把20看成2个十,3个20就是6个十,也就是60。
教科书呈现多种算法,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进一步提问,是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次体验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多少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科书呈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连加法;第二种是把500看成5个百,3×5=15,15个百是1500,也就是先算百位数乘一位数再在后面添上2个0,把表内乘法的知识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观察每组算式蕴含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口算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计算、观察、交流、实践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还将有效地锻炼数学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如果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形式供参考。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四乘与除《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课题: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授课者:卢红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通过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与同伴交流,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3.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倾听与质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探索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淘气和笑笑正忙着帮园林工人清点要运走的树苗,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你们的帮助。
一、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一)探究整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观察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贴数学信息)2.师:聪明的你能帮助淘气解决这个问题吗?(贴问题1并读一读:3捆一共有多少棵?)请将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a.请独立解决。
b.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师巡视,听取想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请一名学生说)C.汇报展示: (板书:20×3= )预:①数线和连加相结合 20+20+20=60②列举 1捆 20 2捆 40 3捆 60③表内乘法因为 2×3=6,所以20×3=60 算理:20里面有2个十,2个十乘以3等于6个十,就是60;算法:将20个位上的0遮住先不看,因为2乘3等于6,遮住了1个0,再在6的后面添一个0.d.比较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3名学生:因为它能很快算出得数)3.师: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你会解决吗?a.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写在练习本上。
b.全班交流: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1名学生)4.通过观察,说一说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出示算式:20×3=6020×4=80 20×5=100同桌交流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用的是乘法口诀,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0。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0页——第31页。
【设计意图】《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一课,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一位数乘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目的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本课的知识点不多,但内容单一、枯燥,为提高本课的兴趣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本课设计意图是,先由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感悟算理,快速口算,再结合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一分钟过关等巧妙、有效的教学设计,逐层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骰子;课件;每个学生一张口算练习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表内乘法(口算卡片)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吗?这儿有一些乘法算式,如果你会算,请举手回答。
(指名4人,齐答2题)二、激情导入1、国庆长假期间,淘气和笑笑(显示课件)参加了植树活动,帮助工人叔叔数树苗。
我们也去帮忙数一数好吗?今天我们学习《小树有多少棵》。
二、探索新知1、(课件演示——杨树苗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①谁来读一读题目?(待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计算呢?小组里说一说(让学生说一分钟)。
②谁会列式计算?指名答情形一:学生只回答——有60棵。
教师提问:60是怎样算出来的?情形二:20+20=40(棵)40+20=60(棵)我们先算2个组植40棵,再加上1个组植的20棵,就是60棵。
情形三:20+20+20=60(棵)每个组植20棵,3个组就是3个20相加,等于60。
(设计意图: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当出现加法列式时)为什么用3个20相加呢?(演示课件——链接回来后)3个20相加等于60,有60棵杨树苗。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乘与除·第1课时小树有多少棵·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加上新材料图文并茂,学生之间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和交流,学生爱做,敢说,使学生学习数学始终处于一种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在计算方面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1.探究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初步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来进行一场快问快答比赛,看看哪位同学对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师:那我们开始吧。
1.想一想,填一填。
(1)60 里面有()个十,200 里面有()个百。
(2)3 个十是(),4 个百是()。
(3)30 + 30 就是()个十加()个十,结果是()个十。
全班一起回答,老师出示答案。
2.口算。
2×5= 3×4= 4×5=3×6= 6×4= 7×4=8×3= 9×2= 6×6=学生抢答,老师适当表扬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植树节。
师:对,这一天我们国家的植树节。
每年的这一天,园林工人都会忙着把小树苗运到全世界各地。
你们看,淘气和笑笑也忙着帮园林工人清点要运走的树苗呢,我们看看他们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信息。
(板书课题:小树有多少棵)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对乘法口算的记忆,为新课的开展打下基础。
另外创设植树节的情境,引入本节课的知识。
【答案】1.(1)6;2 (2)30;400 (3)3;3;6 2.10;12;20 18;24;28 24;18;36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一、说教材《小树有多少棵》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乘与除”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为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教材在编排上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2)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
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遵循了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0、31页的内容。
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的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
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过程课前热身:20道表内乘法题。
【设计意图】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但经过一假期的时间,有些已经淡忘,有必要在课前适当训练,唤起对旧知的记忆,同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尽快找到数感。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1]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3.迁移法,由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运用迁移规律,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旧引新。
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就可以从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中进行迁移,这样的知识迁移,最后转化为技能技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口算:7×8 = 9×6 = 6×5 = 8×5 = 4×6 =2、4+4+4= ( )×( ) 9+9+9+9+9+9=( )×( )二、解读教材:1、探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4-1《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总第21课时
三年级
备课人
杜迎秋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学习
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导学:
1、口算:8x4=、4x7=、7x7=、6x3=、
7x8=、6x9=、5x8=、4x6=······
2、口答。
8个十是多少?6个十是多少?
70里面有几个十?5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3、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学校还想在教学楼周围种一些树来绿化校园,给同学们创设一个更加优美的学习环境,请看,学校购买了一些树苗。
2、学生独立填写。全班订正。
3、学生结合直观示意图,完整叙述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全班交流。
五、
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收和感想。
板书设计:小树有多少棵
20x3=60 20x5=100 500x3=1500
20x4=80
500 x 3 =1 5 0 0
(5个百x3=15个百,也就是1500)
学生归纳总结:说说“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学生算一算。订正结果后进行观察。说一说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现了什么规律。从而体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按表内乘法计算,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或两个0。
四、
1、学生算一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⑴20+20+20=60
⑵1→20 2→40 3→60
⑶2 x 3 = 6
2 0 x 3 = 6 0
学生独立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明确:整十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用的依然是乘法口诀,可以先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然后在乘积的后面添0。
2、学生独立试做。汇报交流。
5 x 3 = 1 5
五、总结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一、
1、学生看口算卡片进行口算。
每生一题。
2、学生口答。
全班订正。
3、学生倾听,进入学习情境。
二、
1、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杨树每捆20棵,3捆杨树一共有多少棵?
2、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并计算。
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三、
1、学生集体交流。可能会出现: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看“小树有多少棵”的情境图,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注意让学生将数学问题叙述完整。
2、让学生尝试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小组内与同伴互相说一说各自的算法。
三、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借助树苗的实物图以及数线图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种计算方法。
根据5x3=15得出500x3=1500这种方法进行对比,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得数的末尾要添上两个0。
3、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8x4= 6x7=
80x4= 60x7=
800x4= 600x7=
四、练习检测:
1、练一练第1题。
算一算,说一说每种水果分别有多少个?
2、练一练第2、3题。
3、看图列式计算。第4、5题。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第3种算法:
先求出3个2是多少,再推想出3个20是多少。也就是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x3=6个十,也就是60。
提问:4捆一共多少棵?5捆呢?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
2、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了多少棵?
先让学生独立试做。集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