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平等与自由的博弈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问题及重要性2000年9月偶然去看看学生现在读的政治经济学,想了解其中有什么新内容。
让我惊讶地发现,其中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把它列为政治原则。
(《政治经济学原理》,主编:李茂文,彭迈)。
这观点太大胆,令我震惊。
细读该书,却没有见到有关“效率优先”的论证,它只是主编武断地将它作为了经济学的一个原则。
再问学生:“老师怎样讲?”“老师讲:‘过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没有搞清,现在搞清了──效率优先。
效率上去了,生产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普遍提高,就自然有了公平。
因此效率优先。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极重要的问题。
弄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弄清如何怎样发展经济,治理经济;弄清如何怎样使社会长治久安,使人民幸福生活的大问题。
因此弄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认识错误将会误国害民。
然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复杂深奥,难以论证。
所以它是经济学一直无法实证,论证不清的一个问题。
为此本人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感觉有所心得,现拿出来与理论爱好者共同求证其关系。
二、问题的难点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经济学界观点多种多样,一种观点: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
公平多,效率就差;效率高,公平就差。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并不总是对立与矛盾。
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观念,大概起源于古典经济学者。
在当今中国,许多人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矛盾的。
其思想过程与依据其一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实践过程中,实行个人收入差别较小的平均分配,形成生产效率降低,经济短缺的事实。
另外的人反驳这种观点,认为平均分配是不公平,是假公平,是由于不公平、假公平造成了效率低。
认为造成社会生产效率低的都是假公平。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难点与关键,是认识“公平”,弄清什么是“公平”。
这个问题论证的第二个难点,也是经济学的难点,是人们对实事的认识不一致。
人的利益差别形成立场观念差别,形成人们对事实解说不一致,对事实不认同。
公平与效率知识点总结
公平与效率知识点总结一、公平与效率的定义1. 公平的概念公平通常被定义为对每个人平等和公正对待。
在经济学中,公平体现在资源和收入的分配上。
一般来说,公平的原则包括平等原则、需求原则和贡献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资源和收入应该平均分配,每个人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需求原则认为资源和收入应该按照个人的需求来分配,即对贫困和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补贴和帮助。
贡献原则则是指资源和收入应该按照个人的生产力和贡献来分配,即对努力工作和做出贡献的人进行奖励。
2. 效率的概念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最大化资源的利用和产出。
在经济学中,效率分为 allocative efficiency 和 productive efficiency 两种。
allocative efficiency 是指资源分配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即资源的分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不能通过重新分配资源来使得某个人的福利提高而不影响其他人的福利。
productive efficiency 则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产出最大化,即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
二、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因素1.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中最常见的方式,它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引导资源和产品的分配。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源会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配置,并且市场价格往往会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变化。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一定能够保障公平,因为市场机制会使得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存在差距,并且有可能造成资源和产品的不合理分配。
2. 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在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调整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得社会的贫富差距得到缩小。
政府还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提高整体社会的公平性。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投资和技术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
3. 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对公平与效率的实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在改革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收入分配出现了差距过分扩大的现象。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理论界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并开展了热烈讨论。
对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我们党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内涵何谓公平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
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
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
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
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
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
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
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例如,按劳分配,以投入的劳动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必然形成个人收入差距;按投入要素分配,以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经营力为尺度,更会形成个人收入差距。
如果抹杀这种差距,追求结果的均等,必然导致平均主义,这恰恰是不平等的表现。
经济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经济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效率是指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能够以最少
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而公平则是指在社会分配过程中,
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待遇和机会。
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和
公平可以实现统一,例如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
资源配置可以既有效率又公平。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追求效率,可能需
要牺牲一部分公平。
例如,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吸引投资和
发展经济,可能需要降低劳动力成本或减少环境保护等措施,
这可能会对公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
需要兼顾公平,确保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3.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维护公平,可能
需要牺牲一部分效率。
例如,在社会福利领域,为了确保每个
人都能够获得基本保障和福利,可能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社会
救助力度,这可能会对经济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仍然需要兼顾效率,避免过度浪费资源。
4.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效率和公平之间可能
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
例如,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如果过于强
调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和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如
果过于强调公平,又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在这种
情况下,需要寻求平衡点,既要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又要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正方,效率比公平更重要。
首先,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现代社会,效率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只有在追求效率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因此,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其次,效率可以带来公平。
通过提高效率,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
例如,通过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到优质教育,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再者,效率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效率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公平往往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的分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因为效率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可以带来公平,同时也是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反方,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首先,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会不断加剧,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甚至革命。
因此,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其次,公平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会因为出身、财富或权力而受到歧视或压迫。
这样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的理想。
再者,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而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许多人的潜能都无法得到发挥,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因为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名人名句:“公平是社会的基石,没有公平就没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马克思。
“效率是成功的基础,但公平才是成功的保障。
”——罗斯福。
经典案例: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因为不公平的社会制度而导致社会动荡和革命,例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等。
这些都是不公平导致的社会动荡的案例。
而在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例如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就是以公平为基础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四讲公平与效率之争从机会公平角度看公平与效率两难
第四讲:公平与效率之争:从机会公平角度看公平与效率两难问题一公平与效率两难理论经济学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广泛讨论始于奥肯,他们分析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相应的观点也存在差异,简单地讲,在经济学领域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兼顾平等与效率、平等优先以及效率优先。
1、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主张平等与效率兼顾观点的学者大多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在平等与效率关系问题上,他们不赞成各执一端的说法,而是主张两者的兼顾,试图找到一条既保持市场经济的效率,同时又能消除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又能维护社会的大体平等度。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凯恩斯、萨缪尔逊和阿瑟 奥肯等人。
而对平等与效率关系做专门研究的第一位经济学家是阿瑟 奥肯,他的思想也代表这一派经济学家的共同主张。
(一)平等与效率的兼顾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当时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水平比较高的成果。
其主要内容大致可概述如下:第一,认为平等与效率的选择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抉择,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选择。
他说:“……目前最棘手的抉择问题。
……一种恐怕是更为困扰人心,更为普遍的抉择,而且它在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困扰着我们。
”1第二,为什么要提出平等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呢?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在同一层面上是一对矛盾。
“我们无法在保留市场效率这块蛋糕的同时又平等地分享它。
”2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得交替关系,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
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
市场越起作用,效率就越高,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2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
效率与公平的辩论辩题正方,效率与公平并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效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资源有限,如果我们只注重公平而忽视效率,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停滞。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只注重公平而不注重效率,很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竞争力下降,最终可能会倒闭,造成员工失业,这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效率与公平并重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只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会加剧社会矛盾,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而如果只追求公平而忽视效率,同样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为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停滞会使得社会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效率与公平并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我们可以引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效率与公平并重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反方,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效率是其次的考量。
首先,公平是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可能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其次,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公平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如果我们只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例如,如果一个公司只追求效率而不注重员工的权益,可能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情绪增加,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引用孔子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告诉我们,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效率只是其次的考量。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谋求效率,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效率是其次的考量。
只有在追求公平的基础上谋求效率,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公共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
公共经济学中的效率与公平在公共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所追求和权衡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实中实现经济的双赢。
一、效率与公平的定义与解释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体系能够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在效率的框架下,资源配置是合理有效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求。
效率的追求是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而公平则是指在资源分配中,各方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机会与权益。
公平不仅仅是按照一种分配规则进行资源配置,更关注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和正当权益。
二、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在现实社会中,追求效率与追求公平之间经常存在矛盾与冲突。
例如,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力量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追求效率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然而,单纯追求效率往往忽视了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在过分追求公平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限制了经济总体的发展。
三、效率与公平的协调与促进尽管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矛盾,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
事实上,效率与公平可以相互促进和支持,实现经济的双赢。
首先,效率的提升可以为公平创造条件。
通过提高生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教育,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资源供给,为公平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基础。
例如,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可以提升人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从而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其次,合理的公平政策可以促进效率的提升。
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保障社会公平的同时,提供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公平的资源分配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
最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需要建立在法治和规范的基础上。
通过完善的市场监管和公正的法律体系,可以防止资源的滥用和不公平行为的发生,保障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社会经济中,公平和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公平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社会中不同个体获得公正机会的情况。
效率则指的是在资源利用上实现最佳化,即在给定资源条件下,通过最小的成本或最大的产出来达到目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体系通常追求效率,在市场中通过供需自由调节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种效率追求往往容易导致财富与机会的不平等,一些群体可能会在经济增长中被边缘化。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效率往往会忽视公平的要求。
反过来,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效率的牺牲。
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为了提供福利和公共服务,政府需要大量的资源,这可能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
如果资源分配主要基于政府的裁决,就容易出现腐败和不公正的情况,这也会影响到效率的实现。
公平与效率并不完全对立,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公平有助于实现效率。
通过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正的竞争环境,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创新,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平还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而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效率也可以促进公平。
通过提高经济总体水平,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机会,降低贫困率,进而实现相对公平的分配。
在现实中,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会对公平和效率有不同的侧重点。
发达国家更注重公平和社会保障,而新兴国家更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
在追求公平和效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且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公平与效率在社会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和互动关系。
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效率可能导致不公平的问题,而过度追求公平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率的实现。
公平与效率并非对立,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关联。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摘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
那么在不同的时代,我们为了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和保障社会稳定,就会对效率与公平的侧重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这个生产力水平下的社会。
但在任何时候效率与公平一定是并存发展的,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发展的前提。
所以,恰当地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关键词:效率公平社会发展纵观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效率与公平是一个社会所追求的两个目标,既已有了效率,而公平则又是整个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但现实的状况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侧重问题一度有一定程度的冲突。
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先从我党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来看。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党为了迅速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低效率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要优先强调效率。
党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共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即明确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政策。
党的十五大也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方针。
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初次分配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个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党的十七大则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2006.12高等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王文杰黄星星(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分配过程中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
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关键词公平效率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2-184-02公平与效率是近年来人们在讨论社会发展问题时经常提到的一对概念,例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①从人们的讨论和政府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领域的公平与效率一般被认为是一对有着矛盾关系的概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呢?一、公平与效率的定义内涵(一)公平的定义与内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追求公平对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无疑具有极大诱惑力。
但什么是公平,多年来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公平问题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阶层、甚至不同的人,对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等级——公平”观。
孔子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他认为,社会的不平等要用“礼”来加以限制,而不能让其无限制的发展。
他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要求统治阶级要特别注意,尽可能的对一切人进行利益上的平均分配,因民所利而利之。
第二种是农民阶级提出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公平观。
这种观点是针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反对压迫和剥削而提出的,主张人与人之间绝对的平等,如“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就是其思想的体现。
在西方历史上,关于公平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天赋平等论,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是天赋的公平。
后来出现了私有财产,便出现了贫富不均,出现了国家和政权的不平等。
第二种是不平等即公平论,认为人与人的素质、知识、能力是不同的,承担的社会职位、及这种职位的重要性和人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同的,由此产生了政治、财富方面的不平等就是必然的,社会不平等本身就是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公平与效率一直被认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核心价值观。
然而,追求公平和追求效率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
在经济领域中,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的需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并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取得一个相对平衡的方案。
一、公平与效率的定义与概念公平是指在资源分配、机会获得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个体能够享有公正的待遇。
效率则指的是资源的最大利用程度,实现最优的生产与分配方式。
两者都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公平与效率的冲突1. 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
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中,可能存在着资源浪费、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整体经济效率的降低。
2. 过度追求效率可能加剧不平等。
为了提高效率,可能会出现垄断、剥削等问题,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三、公平与效率的平衡1. 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资源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资源的分配,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 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机会,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水平,进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3. 促进创新与竞争。
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和竞争可以激发经济的活力,提高整体的效率。
同时,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发生,保护社会的公平。
四、案例分析:北欧福利国家北欧国家(如丹麦、瑞典等)以其较高的福利水平和较低的社会不平等而闻名。
这是因为北欧国家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高度税收与公共服务。
北欧国家通过高额的税收来实现公共福利的提供,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相应地,政府提供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等,为人民创造了较好的生活条件。
2. 稳定的社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
北欧国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社会包容性政策。
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
如何理解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在我国,经济学思想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讨论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听了郎咸平教授在清华的演讲,我对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经济上的公平即平等主要指收入均等和机会均等。
但是经济平等决不是一条绝对的原则,它的部分内容不能作为最高的或最优先考虑的原则,如收入均等;有些内容又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做到,如机会均等。
经济上所说的效率一般是指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
它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是因为高效率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它是一个长期存在严重分歧、争论不休的问题。
有人认为偏重于公平,如罗尔斯,有人认为偏重于效率,如诺齐克,还有坚持“第三条路线"的,如阿瑟.奥肯,他的观点是“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不管怎样,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经济政策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不顾公平,为了实现公平牺牲效率,这些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目标,而且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效率优先指的是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优先考虑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尽可能选择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兼顾公平指的是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它对社会的影响,为了消除贫困,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值得以一定的社会效率为代价。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是相互依存和互相促进的,但也有对立的一面。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浅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是经济运行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实践中不可分割,但常常受到矛盾的影响。
公平是指对于资源的分配过程和结果应该是公正的、合理的、平等的。
公平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标准。
但是,公平通常被理解为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他们理性期望的“份额”。
相比之下,效率是指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即事物达到最佳结果所需的最小代价。
在经济学中,效率被定义为在生产给定数量的产品时所需的最少资源成本。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一般来说,如果市场是足够自由和竞争的,即不存在垄断和其他市场失灵,那么市场会达到有效率水平,这种效率被称为“帕累托效率”,并且这种效率通常与公平性相容。
帕累托效率是指,在不改变任何人的整体福利水平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资源重分配来提高任何人的福利水平。
这种效率意味着资源被高效利用,没有浪费,因此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理想情况下,每个人都能从这种效率中受益。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总是如此。
市场的自由和竞争不完美,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使用效率可能不达标。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公平性,例如通过税收和福利计划来重分配收入,但这会降低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高税收和更多的福利支出来实现更公平分配,但是这些措施会损害效率。
因为较高的税收和更高的支出意味着市场中的资源得到金融政策的支配,这可能会削弱市场的自由性和竞争性,从而降低产生帕累托效率的概率。
因此,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
政府干预可以提高公平性,但会损害效率。
如果超过一定的比例,政府管制可能会导致经济社会效率低下,反过来,如果不注意到公平性问题,长时间的资源分配不公平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性。
综上所述,公平和效率两者之间存在其中的一些矛盾关系,在实践中应该尽量平衡两者之间的权衡关系,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在当今社会,效率与公平一直被视作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
效率强调追求最大产出,迅速解决问题;公平则强调公正、平等和公平的分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平衡问题,并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影响。
一、效率与公平的定义及关系效率是实现特定目标或任务所用的最小资源、最短时间或最低成本。
在经济领域,效率通常与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密切相关。
而公平则是对待每个人平等,平等对待每个人的权益和机会。
效率强调的是结果;公平关注的是过程和结果的公正。
虽然效率与公平被看作是不可调和的两个目标,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一些人的利益被忽视或牺牲。
例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可能减少员工的福利待遇或裁员。
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高效的,但却缺乏公平性。
相反,过于强调公平可能会影响效率。
例如,政府过度干预市场,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的低效率。
二、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在社会管理和治理中,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至关重要。
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繁荣。
然而,如果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容易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不稳定。
反过来,过于强调公平可能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削弱经济活力,降低生产效率。
例如,社交福利制度是追求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但如果福利政策过于慷慨,可能会导致依赖心态和不劳而获的现象,减少劳动积极性,损害整个社会的效益。
因此,社会需要在提供福利的同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人们积极工作,推动经济发展。
三、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对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高效率的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
然而,如果市场过于自由,可能会导致垄断行为、不公平竞争和资源过度集中。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
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事倍功半,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
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对立的,有人认为是一致的,我个人认为从大的趋势来讲,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
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
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
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
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
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公平与效率读后感
阿瑟·奥肯的《平等与效率》读后感财政与税务学院缪俊湘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以超越经济领域的视角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抉择问题的进行了较为详尽和深刻的论述,从权利和金钱,到收入平等与机会均等,最后谈到了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平等。
该书集中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市场也该加以约束。
阿瑟·奥肯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它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目前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的较高成果。
其内容大致可概述如下:第一,认为平等与效率的选择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抉择,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选择。
他说:平等与效率是“目前最棘手的抉择问题。
”“一种恐怕是更为困扰人心,更为普遍的抉择,而且它在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困扰着我们。
”第二,为什么要提出平等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呢因为平等与效率在同一个层面上是一对矛盾。
“我们无法在保留市场效率这块蛋糕的同时又平等地分享它。
”“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夕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
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
市场越起作用,效率就越高,收入就越多,平等就要受到损害。
相反,实行有利于平等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如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人们就不愿增加工作量,遗产税太重,就不愿储蓄,积累率可能下降,这些都会使效率受到损失。
政府规定最低工资率给低收入者补助,则被认为是对少干活者或不干活者的不恰当鼓励,从而引起更大的效率损失。
因而两者不可兼得。
第三,由于平等和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不可兼得,很自然就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序数问题。
由此,在经济学上产生了相应的分歧。
“效率第一”的观点。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效率与公平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效率与公平在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形式,其中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并且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
在这种市场中,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没有任何个体能够对价格产生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的运作理论上可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率和公平。
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体现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上。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价格,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当市场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即供求曲线相交的点,市场上的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
这是因为在市场自由竞争的过程中,生产者会根据成本和利润的考量,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消费者也会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限制,选择最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使得整个市场的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其次,完全竞争市场的公平性体现在市场参与者的平等待遇上。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所有的买家和卖家都是平等的市场参与者,没有任何个体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市场交易,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资源状况做出选择。
这种平等待遇使得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不会受到任何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
市场价格的确定也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平衡,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从而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可能影响到效率和公平的实现。
首先,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在现实中,买家和卖家的信息并不完全对称,某些市场参与者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偏离真实价值,从而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交易。
其次,市场中的垄断和寡头垄断现象也可能破坏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垄断者或寡头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市场供给或需求来操纵价格,从而获得额外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市场参与者的平等待遇和公平竞争机会将受到威胁,市场效率和公平性将受到损害。
效率与公平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效率与公平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效率和公平成为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佳利用,而公平则是关注资源分配是否公正合理。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协调。
首先,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高度追求效率往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在竞争下会自由流动,为激励个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集中。
这种情况下,资源的配置可能会偏向于少数富裕的人群,使社会上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
这就引发了社会公平的问题,公平需要通过政策干预来调整资源的分配,以实现更为合理和平等的结果。
然而,也不能忽视效率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增加,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力的发挥,资源可以高效配置,激发创新和创造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效率的提升不仅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需要找到平衡点,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中的效率与公平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和跨境投资的活动更加频繁。
这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机会,但也加剧了资源分配的失衡。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也在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的情况。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传统工作岗位受到冲击,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通过减少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
其次,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资也是必要的。
通过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减少社会不平等。
此外,积极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着 力点 。 【 关键 词 ]公正 与效 率 ; 平 等与 自由; 机 会平 等 ; 社会 福利 ; 权利 博弈 [ DOI 编号 ]1 0 . 1 4 1 8 o / j . c n k i . 1 0 0 4 — 0 5 4 4 . 2 0 1 5 . 1 0 . 0 1 8 [ 中 图分 类号 ]D0 8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4 — 0 5 4 4 ( 2 0 1 5 ) 1 0 — 0 0 9 9 — 0 0 5
宗教信仰 、 教 育背景 、 身体健康 状况 等 , 亦 即每 一个人
都处于一种原初的平等状态进行选择 ,没有谁会有一
个更高的讨价还价的地位 , 在这种情况下 , 人们 同意 的
各种原则就会得到所有人的接受 。在这种假想 的状态 中,人们认 可的一个原则就是 : “ 所有社 会价值— — 自
2 0 1 3年 1 0月 1日,美 国联邦政府下令部 分联邦 机构关 闭。这是美 国联邦政府最 近 1 7年 来发生 的一
次关 门停业 事件 。事 件的表面原 因是 因为 2 0 1 4年 的
政府预算 没有获得美 国 国会参众 两 院的批 准 , 其 背后 的真 实原 因却是 此前 共 和党控 制 的众 院以 2 4 8票 对
主党极力主张 的是社会公平 .要求加大社会福利保 障 的支 出 ; 而共和党人关注的是社会 的发展 , 追求 的是效
率 ,反对通过增加税收 的方式将 富人 的财富转移 到穷 人身上 。 透过美 国民主 、 共和两党对社会公平与效率的 不 同追求 ,其背后 隐藏 了两党对平等与 自由两种不 同 价值 的偏好 和选择 。
平 等权 的保 障需要受教育权 、医疗保 障权 、住房保 障
分 配合乎每一个人 的利益 。” _ 4 ] 按 照罗尔斯 的正义 理
论, 一个社会是否公平 , 主要看这个社会 的每个公 民对 与其 他公 民拥有 的最广泛 的基本 的 自由体系相容的类 似 自由体 系有 一种平等 的权 利 . 如思想 、 良心 自由 , 言
作者 简介 : 陈建平 ( 1 9 7
的标 准和原则 。 在这里 , 罗尔斯提 出了一种解决这个问
题 的方法。也就是 人们在“ 无知之幕 ” 后 的选择 。 在“ 无知 之幕” 后, 每个 人都 不知道 自己是谁 的信 息, 如不知道 自己的 出身 、 性别 、 天赋 、 种族 、 政治地位 、
1 7 4票通过废除医疗设备税 ,并 以 2 3 1 票对 1 9 2票通
过将 医改推迟一 年提议 . 但参 院随后对 这一议案 进行
了否决 。也就是说此次美 国部分政府机构关 门的深层 次原 因是 民主 、 共 和两党对美 国医疗保 险改革 法案 的 分歧所 导致 的 。[ 1 美 国现行 医疗保 险改革法案 由奥 巴 马总统 于 2 0 0 8 年 9月提 出 . 2 0 1 0年 3 月 1 8日获 国会
权、 失业救济权 、 养老保障权 等的支撑 。或者说平 等权 是受教育权 、 医疗保障权 、 等福利保 障权 的函数 。 如果 平等权用 P表示 ,
福利保 障权用 U表示 , 即P = = f ( U) 。 而社会公平 ( 用 G来
表示 ) 是社会平 等程度的 函数 , 故G = f ( P ) 。同样 , 社 会
因为每个人 都会 根据 自己的个 人情况提出有利于 自己
案 的主要 内容 , 一是强制 民众购买 医疗保险 . 二是联邦
政府对 于年收入低于 4 3 3 2 0 美元 的个人 和低于 7 3 2 4 0
美元 的三 口之 家给予医保补贴 , 扩大针 对低收 入群体
救助计 划 的覆 盖范 围,使 目前 3 2 0 0万没有 医疗保 险 的美 国人获保 , 医保覆盖率升 至 9 5 %左右 , ¨ 2 但 强制购 买 医疗 保险 的行为被部分人认 为侵犯 了个人 自由 . 违 反 了宪法 的规定 。 2 0 1 2 年6 月美 国联邦最 高法 院曾对 该 法 案 进 行 判 决 ,裁 决 奥 巴马 医 改 法 案 的核 心 内 容—— 强制参保条款符合宪法规定 。 其 实 围绕 美 国医疗 改 革法 案所 争执 的是 美 国民 主、 共和两党在社会公平与效率 的关注点不 同所致 。 民
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存在不但应有利于社会的最不利者而且应满足机会平等即这种职务和地位应向所有人开放获得这种职务和地位的条件是依据每个人的才能选择的原则是从高到低的顺序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公平与平等相关这种平等首先强调的是公民权利的平等享有但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合理差别的存在由于人们出生时自然禀赋的不同同样的资源投入可能会有不同的产出如果对具有不同自然禀赋的人实行同样的分配不但不会鼓励自然禀赋好的人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使整个行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最终的结果将不利于整个社会对具有不同自然禀赋的人实行合理的差别对待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给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更好的需要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为了提高效率应充许一些合理差别的存在只要这种差别有利于这个社会的最不利者即这种合理差别的存在将使整个社会受益也就是说一些职务和地位应该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只要他们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应给所有具有同样才能的人一种机机会平等是指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有着使用它们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前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亦即不管他们生来是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4p73然而每个人出生时家庭条件的差异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不同有可能导致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不同即使他们出生时的自然禀赋完全相同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时的才能也会产生不同最后导致他们竞争同一职务和地位时无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不公平的这就要求国家要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保障每一个人受教育权的平等除此之外疾病以及不可预见的意外灾祸的影响也有可能使一个人难以与另一个同等自然禀赋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要求国家提供社会福利保障即对处于困境而难以达到正常生活水平的人进行福利保障供教育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也就是说平等权的保障需要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住房保障权失业救济权养老保障权等的支撑或者说平等权是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住房保障权失业救济权养老保障权等福利保障权的函数如果平等权用p表示福利保障权用u表示即pfu而社会公平用g表示是社会平等程度的函数故gfp同样社会公平也是社会福利保障程度的函数gfu2效率与自由所谓效率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指的是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所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关系当效率指向一个经济单位时是指这一经济单位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满足这种效率称为技术效率当考察一个社会整个经济的效率时在给定各生产单位的技术效率的前提下所有经济资源是否
公平与效率 : 平等与 自由的博弈
口 陈 建 平
( 西南政 法大 学 行政 法 学院 ,重庆 4 0 1 1 2 0 )
[ 摘
要 ]公平 与效 率是任 何一 个社会 追 求的 两个 目标 ,但 两者的相 互 消涨使 得一 些 管理 者在 决策 时做 出不
同的取舍 透 过公 平与 效率 消涨 的表 象 , 隐藏在 其 内部 的深层 次原 因是 平等 与 自由两种 不 同权利 的博 弈。对 两 种 权利 的分 析表 明 . 两者既相 互共 生 , 又相互 消涨 , 找 出两者相 容 的效 率 最佳 点 , 乃是 每 一个 决策 者努 力 的方 向
表决通过 , 同年 3 月2 1日奥 巴马正式签署 生效 。该法
口公 平 与 平 等
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公平 ,就要看它如何分 配人们
所看 重 的物 品 , 如收入 与财富 、 义 务与权利 、 权力 与机 会、 公共职务与荣誉等等 。 一个公平 的社会 以正当的方 式分 配这些 物品 , 它给予每个人 以应得 的东西 。[ 3 ] 然而 实际生活 中的困难在 于如何判 断应得 的标准和 原则 ?
) , 男, 湖 南 邵 阳人 , 法 学博 士 , 西 南政 法 大 学 行 政 法 学 院 副教 授 。
09 9{
2 01 5. 1 0
由和机会 、 收入和财富 、 自尊 的基础— —都要平等地分 配 .除非对其 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 等
供教育 、 医疗 、 住房 、 失业 、 养老等社会保 障。 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