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课程设置应涵盖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项目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 实践教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过程、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的实际能力。
3. 实习实训: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包括实习和实训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软件开发项目,锻炼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 创新能力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
5. 团队合作: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项目开发、团队合作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领导能力。
6. 经验分享: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与企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教师授课、行业研讨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工程发展动态,获得实际经验和就业指导。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综合考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经验分享等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软件工程技术基础,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各类单位运用现代开发方法和工具,按照国际规范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 .专业能力与工程能力本专业学生应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在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具备掌握常用软件开发技术,能够根据软件工程规范开展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作的能力。
2 .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毕业生应具备数学及自然科学知识、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软件开发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 .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本专业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胜任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集成、系统维护等岗位所需的必要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四、学制、学分与学时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允许修业年限为3-8年。
毕业总学分,176学分,课内教学2674学时。
五、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六、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一)教学时间总体分配表(见附表一)(二)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二)(三)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三)(四)课程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四)七、培养计划的几点说明1 .每栏小计数为对应课程模块的最少修读学分数;2 .表四“课程教学进程表”中实践教学各课程所对应的“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中的数字为其实践教学周数;3 .创新学分按学院相关规定认定。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doc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0611W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重实践、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面向21世纪的软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使培养对象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软件理论基础扎实,软件开发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强,具备软件工程管理的知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在事业单位或企业中能够胜任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研发和系统服务等相关工作,具有能安心、能吃苦和能创业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
二、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系统掌握软件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能胜任软件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软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和工作能力基础;具备在各种组织管理活动中应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基本学制4年,学习期限3-8年。
四、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C/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构造、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人机交互技术、软件需求/系统分析、移动编程技术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各学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一)2、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二)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见附表三)七、创新实践学分要求:创新实践最低要求学分为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3学分。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软件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1. 介绍软件工程专业是针对培养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2.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2.1 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2.2 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的能力;2.3 掌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5 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3.1.1 高等数学3.1.2 离散数学3.1.3 数据结构与算法3.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1.5 计算机组成原理3.1.6 操作系统3.1.7 编译原理3.2 专业课程3.2.1 软件工程导论3.2.2 软件需求工程3.2.3 软件设计与架构3.2.4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2.5 软件项目管理3.2.6 软件工程实践3.2.7 人机交互设计3.3 选修课程3.3.1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3.3.2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3.3.3 移动应用开发3.3.4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4.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熟悉软件开发工具和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4.2 实习:学生将在实践环境中参与软件项目开发,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3 毕业设计: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个软件项目,通过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5. 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采用综合型培养模式,即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具体包括:5.1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2 实验和实习: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3 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5.4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或创新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行业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为了满足软件行业的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软件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提出一个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软件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行业,只有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发和实践性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大量的实践环节,如实践课、实验课等,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熟悉软件开发的流程和各种工具的使用。
其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软件开发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实训、小组项目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此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软件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相关的培养课程,如创新创业课程、软技能培养课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软件行业是一个变化很快的行业,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设一些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如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等,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软件行业是创新驱动的行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设一些创新驱动的课程,如软件设计课程、创新实训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北工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软件领域中进行独立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3、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和全球化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用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基本内容。
2、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合作和协作工作。
4、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适应和适时引领软件工程领域发展。
三、学习过程1、课程设置:北工大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编程语言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需求工程与软件设计、软件进化与维护、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内容。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课、项目实践、实习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科研训练: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将注重科研训练的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
4、实习实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企业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磨炼自己,拓展视野,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价和考核1、学院将建立健全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全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考核。
湖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
湖大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软件工程旨在培养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
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满足社会需求和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制定了该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以期培养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坚定、思维缜密、实践创新、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一)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积极向上,思想道德素质高,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文化素养;(三)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五)具有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不同领域中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
2.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导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原理、编程实践、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架构、软件测试技术等。
3. 专业课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工程实践、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项目案例分析、软件开发管理、软件安全与保护、软件工程伦理与法规等。
4. 实践环节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设计课、实习和毕业设计。
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和设计课程,并参与相关实习活动。
同时,在校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以检验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未来发展与展望
要点一
未来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软件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未来,软件技术专业将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与产业的 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点二
展望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 技术专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软件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技术人才。同时,软 件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与产 业的对接和交流,推动产业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实践
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 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企业实习
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了解企业软件开发 流程,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软件竞赛,提高创新能力 和团队协作能力。
毕业设计
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项目,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素质提升
沟通表达能力
理论教学
传授软件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原理和 方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VS
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项目、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 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个性化教育与协作性教育相结合
个性化教育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培养计划,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力。
协作性教育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团 队项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组织专家、同行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改进措施。
实施教学督导制度
安排教学督导员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目标二、培养方案内容1.课程设置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学、英语等;专业课程包括软件工程、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实践课程包括项目实践、实习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实践:每学期安排学生参与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开发,由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技术能力。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软件公司、研究机构等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和指导。
-开放实验室:提供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由开展软件开发和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3.创新能力培养软件工程领域不断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训练:开设科研训练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支持,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
4.团队合作培养软件工程项目通常是多人合作完成的,因此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团队合作:每学期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软件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建设培训:开设团队建设培训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评价体系为了评价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学业成绩:包括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和实践项目的评估成绩。
-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和实习等实践活动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通过科研训练和创业教育活动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
-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项目团队合作和团队建设培训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在未来有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现代软件专业人才,要求他们具备技术
知识、技术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应付新的挑战,具备以下
特点:
1、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软件系统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与技能;
2、熟悉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分析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技术支持、运行维护等技术流程,具有良好的软件技术与项目管理的综合能力,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3、具备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相关的管理能力,能够结合公司战略,
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组织项目的进展,指导项目团队,协调资源,监控进程,达成项目目标;
4、具备软件应用环境的深刻理解,能够识别系统需求,经过分析,
综合考虑,搭建复杂软件系统,并能够有效的使用高新技术进行开发与应用;
二、培养计划
1、基础理论教育:内容有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理论、数据结构和复杂
性理论、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工具应用、计算机基础等等;
2、技术实践:包括软件开发实践、软件复杂性分析实践、项目管理
实践、软件工具使用实践。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及先进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开发方法与技术,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人文和数学知识,有良好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能跟踪技术进步和发展,精通软件行业规范与标准,能胜任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功能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的有素质、有内涵、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期待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1.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专业的技术见解,为完成工程任务,能够选择和审查所需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恰当导入新技术,开展设计、测试和应用创新;2. 在团队工作中,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成为团队的骨干成员或者领导者并且有效地发挥作用;3. 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道德水准,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能主动实施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控制,自觉承担有关环境、健康、安全等社会责任;4. 具有较强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领域具有职业竞争力;5. 具备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培养标准(一)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运维等相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指标点1-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理解与描述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模型。
指标点1-2:能够对模型进行分析,并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指标点1-3:能够将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与优化。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数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软件工程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原理、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实际操作的技能,能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开发高效可靠的软件产品。
3.团队协作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成员有效地合作解决软件工程项目中的问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创新能力: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培养环节1.课程设置:设置一系列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
同时,增加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增加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比重。
通过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和实训,使学生了解真实的软件工程项目和企业运作模式,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科研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提供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竞赛,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5.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和培养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适应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熟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方法以及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的能力和初步经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开发、工程服务、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4.具有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5.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6.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8.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法规、标准与政策,并且能够在项目协作和开发过程中自觉严格遵循。
9.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教育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软件工程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软件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为:1. 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主要理论和实践;2. 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和软件工程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4.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提供服务;5.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作、领导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等。
每个学期学生需选择符合要求的课程,将基础课程学好并合理选择选修课程,以丰富个人知识面和兴趣爱好,同时还需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有效提高专业技能。
2. 实践环节本专业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践环节:(1)个人或小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表明的选题和要求独立或组成小组进行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实验课程实践:实验课程是本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3)社会实践:学生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群众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4)毕业设计: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完成论文和相应的软件开发任务。
3. 课外活动本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学术报告会、学术竞赛、校园活动、公益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学科竞赛本专业注重将课程与实践、实践与比赛相结合,定期组织大量的学科竞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报名参赛,并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练习和比赛。
学科竞赛既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体系理解的机会,更是切身提高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契机。
三、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多元化、开放性教学和研究生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思维锻炼、积极的教师引导以及紧密的学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在软件开发方面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学生能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及应用,具有规范的软件开发和组织能力,能在IT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项目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软件工程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
2. 具有软件工程技术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
3. 具有较好地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应用问题的能力;
4.了解软件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
5. 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分:180
1.课程体系教学学时/ 学分:2272/142 占总学分的比例:78.89%
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学分:35/33 占总学分的比例:18.33%
3.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分:5 占总学分的比例:2.78%
五、主干学科
软件工程
六、主干课程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质量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
七、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其中各学期学时
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公共基础课程152S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 2 32
152S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 2 32
153S001 大学生军事理论16 1 16
152S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4 1.5 24
152S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 64 182W901 大学英语1 48 3 48
182W902 大学英语264 4 64
182W903 大学英语356 3.5 56
182W904 大学英语456 3.5 56
173K001 大学体育124 1.5 24
173K002 大学体育236 2.25 36
173K003 大学体育336 2.25 36
173K004 大学体育432 2 32
公共选修课96 6
小计:616 38.5 152 124 92 88 64
数理基础课程132K001 微积分A172 4. 5 72
132K002 微积分A2104 6.5 104
133K001 线性代数40 2.5 40
133K0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0 2.5 40
133K003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40 2.5 40
133K101 大学物理156 3.5 56
133K102 大学物理256 3.5 56
193K101 大学物理实验124 1.5 24 24
193K102 大学物理实验232 2 32 32
143J101 数值计算方法32 2 8 32
小计:496 31 8 56 112 224 128 32
学科基础课程143K001 工程制图40 2.5 40
142J101 程序设计基础80 5 24 80
143D002 电工电子学72 4.5 24 72
142J102 离散数学64 4 64
142J103 数字系统逻辑设计基础56 3.5 12 56
142J201 数据结构64 4 2464
143J202 算法设计与分析48 3 1648
小计:424 26.5 64 36 40 80 136 120 48
专业核心课程143J203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56 3.5 16 56 142J105 计算机网络40 2.5 8 40 142J108 操作系统原理56 3.5 1656
142J109 数据库系统56 3.5 1656 143J102编译技术32 2 32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其中各学期学时
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142J107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56 3.5 16 56 142J204 软件工程56 3.5 2056
142J205软件体系结构40 2.5 12 40 142J206 软件质量与测试40 2.5 12 40 142J207 软件项目管理32 2 8 32
小计:464 29 108 16 56 240 168
专业方向课程142J208软件过程管理32 2 8 32 143J209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40 2.5 12 40
143J210 Web应用开发技术40 2.5 8 40
小计:112 7 28 80
专业任选
课程
小计:160 10 48 80 80
课内学时合计学时学分
其中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上机实验
2272 142 256 108 304 428 356 296 288 328 144
各学期学分(不含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公共选修课)19 26.8 22.3 18.5 18 20.5 9
各学期课内教学周数(不含考试2周和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周)15 17 17 15 16 14 15
各学期课内教学平均周学时数20.3 25.2 20.9 19.7 18 23.4 9.6
每学期周数19 21 21 19 20 20 22 18 备注:1.“课内学时合计”中其中“上机、实验”不包含公共选修课、专业任选课。
说明:
1.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任一学期选修,具体课程目录见教务处编发的《公共选修课指南》。
2.专业方向课程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方向,须修满该方向课程组中全部课程。
3.专业任选课安排在第6-7学期,表中给出不同学期的建议选修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修,但不少于160学时/10学分,课程安排如下表: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其中各学期学时
上机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专业任选课程143J211计算机科技英语40 2.5 12 40
143J212信息系统安全40 2.5 12 40
143J213数学建模40 2.5 12 40 143J214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40 2.5 12 40
143J215计算机游戏设计40 2.5 12 40 143J216计算机图形学40 2.5 12 40 143J217个体软件过程40 2.5 12 40
143J218数字图像处理技术40 2.5 12 40 143J122搜索引擎40 2.5 12 40
143J21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 2.5 12 40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九、课外实践与创新环节
具体内容依据学校关于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总体方案并结合计算机与电子系实际制定相关规定,设置相关项目和对应学分,学生至少取得5学分。
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包含四大类:A 、科技竞赛类;B 、创新实践类;C 、职业证书类;D 、其它类。
学生至少应取得其中的两类5个学分(最多10个学分)。
1.科技竞赛类(2学分)
参加学校组织的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人、文、社、科类)竞赛的全过程者,可取得2学分。
如:参加全国(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
2.创新实践类(1-2学分)
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由学校、系组织的科技竞赛取得一、二等奖者可取得2学分;参加全过程者可取得1学分。
利用课外时间自选课题完成具有一定创新思维的与专业有关的各类设计、制作(软件或硬件),经系级组织评审认可者,可取得1-2学分。
参加并完成一项学校创新基金项目者,可取得2学分。
3.职业证书类(2学分)
取得任一种国家信息产业部或劳动人事部门承认的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证书者,可取得2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类如:思科认证证书(CCNA 、CCNP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资格证书、微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周数 学分 各学期周数
假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93S001 军训 2 2 2 193J201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193D012 电工实习A
2 2 2 193J20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
2 2 193J20
3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 2 2 2 193J20
4 UML 与数据库课程设计 2 2 2 193J20
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2 2 2 193J206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2 2 2 193J207 软件工程实践
3 3 3 193J208
毕业设计/论文
16
14 16 小计 35
33
2
2
2
2
2
4
5
16
认证资格证书(初级以上)、IBM、SUN公司认证资格证书(初级以上)等。
4.其它类(1-2学分)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演讲、辩论、书法、办公软件应用等竞赛获奖者,获得1学分。
在系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或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名义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2学分。
通过国家英语6级考试者,可取得1个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