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日积月累我能行。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当午,汗滴。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1)把古诗补充完整。
锄______ ______当午,汗滴______ ______ ______。
谁知盘______餐,粒粒皆辛苦。
(2)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可以用诗中哪两句来劝说呢?请用横线画出来。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
(2)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4.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5.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______ ______潋滟______方______,______ ______空蒙______亦______。
______,______妆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课外阅读。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2.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多选)(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4)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5)本诗的线索是,全诗句句紧扣“”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3.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
去买肉扫房子磨豆腐把面发糖瓜粘蒸馒头宰公鸡二十三______ 二十四______ 二十五______ 二十六______二十七______二十八______二十九_____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 菊花六月______ 桂花八月______ 荷花四月______ 牡丹九月______ 桃花(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外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4.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①题:______②缘:______③不识: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6.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呢?请写出地名。
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南京市2020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练习卷(1)B卷

南京市2020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练习卷(1)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秋思》的作者是朝诗人的作品。
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断——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描写,非常真切细膩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的深切思念。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是。
2 .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从古诗词中寻觅四季的踪迹。
从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知道了春的容颜;从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知道了秋的绚烂。
3 . 给加点字加拼音。
黝()黑推搡()嘎()吱粗糙()矩()形薄()雾4 . 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凭借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2.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3.形容身体虚弱,连风都禁不住。
()4.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二、语言表达5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好雨知时节, 。
随风潜入夜, 。
这首古诗出自朝诗人之手,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
2.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3.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母爱的古诗,就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
这首古诗中最能表现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恩情的诗句是, 。
4.天街小雨,草色遥看。
春好处, 满皇都。
三、书写6 . 看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tōng xiāo qīn qīluò tuo shāng fànrán shāo zhǎ yǎn yuán dàn jiào chēmǐ cù四、诗词曲鉴赏读短文,做习题。
夏令营旅行歌穿过绿色的大树林,我们奔向美丽的地方。
可爱的小鸟展开翅膀,对着我们快乐地歌唱。
长沙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B卷

长沙市2020年(春秋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练习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读拼音写词语,再按要求作答。
róu měi bào fāshēn yín dàng yàng kūjiéróng h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上面音节中,前四个音节的音序按字母表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àng”字第7笔名称是:___________;“kū jié ”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2 . 第五单元(1)一夜风吹雨打,落花遍地,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花之中,我独爱菊。
正如元稹所说的“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别故土多年,今夜听到家乡的民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最能代表我此时的心情。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______________,露珠________________。
(5)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____________,流进______________。
(6)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相对相依,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好似“窈窕淑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四上古诗专项测试一、选一选。
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
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3.下面哪两句诗表达出对守关将士的同情?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下面哪首诗描写的是“龙城将军”李广英勇善战?()A.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下列现代诗句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A.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C.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D.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二、填一填。
1.“暮江吟”中“吟”是。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上面的。
3.“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寻求,渴望得到;④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征”应取解释。
4.一首诗就是一支充满激情的赞歌。
代诗人在《夏日绝句》中,用“,。
”这两句诗展现出了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三、句子乐园。
1.先补充诗句,再填空。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的意思是。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表达了作者。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3)东起______,西到______,万里长城谱写了______。北起______,南到______,京杭大运河谱写了______。
(2)诗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
(3)用横线画出诗中写“人走近了,小鸟也不惊慌,不会飞走”的诗句。
(4)这首诗的内容是一个谜面,它的谜底是______。
15.积累运用。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______送别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该诗后两句为______,______。
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__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_____
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__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__
6.课内阅读。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______的,而是______的。随着诗人行舟,山______江______,东流水______,青山______迎出,孤帆日边______,景色由______及______再及______地展开。()
(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鲁藜我是云我轻轻地飘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 西——______ 落——______迎接——______ 灿烂——______ 早晨——______(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
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3.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蓬头稚________学垂纶,侧________莓苔________映身。
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1)补充诗句。
蓬头稚______学垂纶,侧______莓苔______映身。
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小儿“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
(填诗句)4. 课外阅读。
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多选)5. 阅读理解及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对雨,雪对。
花对,鸟对()。
()清对,柳绿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写字。
(2)选一选,把横线补全。(填序号)
①桃红②水秀③风④树
(3)试着编一编,选一选。(填序号)
天对______,______对风,大陆对长空。
①地②雨③人
19.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吹______飘池草______山花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
2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____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7.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五只小白兔。
长耳朵,红眼睛,
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
(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填序号)
①去②近③无
远——______有——______来——______
(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25.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古诗文的学习,我们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一、《观潮》“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在默写时,要注意“须臾”“触”等字的写法。
二、《走月亮》“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段优美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
默写时,要把那种宁静、美好的氛围通过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注意“哟”字的写法和标点的使用。
三、《古诗三首》1、《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默写这首诗时,要注意“瑟瑟”“真珠”等词语,不要写成错别字。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默写时要把诗句写完整、准确。
3、《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要记住“降”“骚人”“阁”等字词的写法。
四、《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则神话故事简短而富有力量。
默写时,要注意“溺”“堙”等生僻字的写法。
五、《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在默写时,要把人物的对话写准确,同时注意“尝”“竞走”等字词。
六、《古诗三首》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气势恢宏,默写时要体现出那种豪迈的气势。
2、《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______。
2.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 雨)的,是______(唐 宋)代诗人______(李峤 李白)写的。
4. 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5. 课外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2020年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共6题;共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chū sài hú zi jié chū guǐ xióng cuī rén lèi xi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ín cháo cuī cù xiàng yǔ cháng zhēng hē z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出塞;胡子;杰出;鬼雄;催人泪下;秦朝;催促;项羽;长征;喝醉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塞、胡、雄、催、秦、催、羽、征、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出塞、胡子、杰出、鬼雄、催人泪下、秦朝、催促、项羽、长征、喝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比一比,再组词。 塞________ 秦________ 征________ 项________ 亦________ 赛________ 奏________ 证________ 顶________ 赤________ 【答案】 边塞;秦国;长征;项目;亦然;赛跑;演奏;证明;头顶;赤脚 【考点】字形,字义,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边塞、秦国、长征、项目、亦然、赛跑、演奏、证明、头顶、赤脚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2. 选词填空。
直弯触贴巴爬拉爬山虎的脚______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___住墙。
细丝原先是______的,现在______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一把,是它紧______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______。
3. 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 近听水无声山清对水秀______ 红掌拨清波天地分上下______ 柳绿对桃红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______ 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______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______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4.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
云之歌我是云我轻轻地飘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_____ 西——______ 落——______迎接——______ 灿烂——______ 早晨——______(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
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下天上的白云像什么?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玩游戏。
飘到广场上,去堆雪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歌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3)从“_____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
行人:______。
牧童:______。
3.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______独去闲:______。
意思:______。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绝句》是______代大诗人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______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______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______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
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震惶。鹰隼______,______。
3. 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1)猜一猜,补全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 (2)阿姨摘了哪七样果子?用横线画出来。
6.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蓬头稚________学垂纶,侧________莓苔________映身。 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1)补充诗句。 蓬头稚______学垂纶,侧______莓苔______映身。 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小儿“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填诗句)
2020四年级语文上册学测古诗部分

古诗专项测试题(202004)班级姓名1.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蕴含的人生哲理与下列哪句话的意思相近?()。
A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B无限风光在险峰。
C有志者,事竟成。
D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下面的诗句中,表达诗人思念友人的一项是()A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 以下正确的是()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李白的《春日》。
B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称羡扬州瘦西湖的美。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的“客”指的是贺知章。
D“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就是说黄四娘家门前的小溪两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中的“汗青”指的是()A青色B汗水C史册D青色的书6.下面的诗句中,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B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下面的诗句中,不能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画线处应该填入的诗句是()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9.下面的诗句中,描画出一幅寒山夜宿图的一项是()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D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教胡马度阴山( )
A.传授B.令,使C.指导
2.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诗题中的“题”是什么意思?( )
A.题目B.书写,题写C.吟诵D.想象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描写的是哪处风景名胜?( )
A.苏州沧浪亭B.济南大明湖
C.青城山真武殿D.颐和园月波楼
二、连线题
4.将下列作品和与其对应的作者和诗句连线。
《题西林壁》 白居易 不识庐山真面目
《雪梅》 苏轼 一道残阳铺水中
《暮江吟》 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雪梅
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请你写一段描述梅或雪的文字,把事物的特点描述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缘身在此山中。
9.将古诗补充完整。
10.本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__。题目中的“题”的意思_____,题目告诉我们,诗是写在_______上的。
11.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诗后两句的意思用俗语概括就是“当局者迷,__________。”
13.请你再写出一联描写山的诗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3.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_____。 (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 ______ ______ ______
4.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6.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
7.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 雨)的,是______(唐 宋)代诗人______(李峤 李白)写的。
8.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9. 读一读,猜一猜。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______。
10. 课外拓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11.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大意写诗句。 (1)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2.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 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 点破④秧针⑤绿。 【注】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qí),又叫梯田。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③棋局:象棋棋盘。④点破:打破。⑤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选一选,填序号。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把高田比作______,把平田比作______。 A.棋局 B.楼梯 (2)写出诗中表达下面意思的诗句。 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
13.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 (①)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 )鱼戏莲叶南 (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
①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景象。(填序号) ①人们捉鱼 ②鱼儿嬉戏
14. 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 (2)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3)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
15.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16.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相宜:______
1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教育孩子不能打骂,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______,______。” (2)王铭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做不到。我会用“______”这句话善意地提醒他。 (3)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表现农村孩童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8.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9.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一)雨点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施。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1)儿歌共有 ______句话. (2)雨点都落在了哪里?用横线画出来。 (3)雨点还可能落在哪里呢?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2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 (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 (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 (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5)诗人是站在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2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 ②缘:______ ③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