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复习整理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复习整理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复习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a.城市形成发展条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

c.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d.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和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一、城镇和城镇的区别: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镇:比镇或镇大,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

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二、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

1)城市的行政地域; 2)城市的实体地域; 3)城市的职能地域;

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

(l)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世界上六个大都市带:

波士华、芝匹兹、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都市连绵区的五个必要条件

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

2.有对外口岸

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

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

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四、我国现行的设市、设镇标准:

现行的设镇标准:20 000人以下的乡,假如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 000人的,可以撤乡建镇;

总人口在20 000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

县政府所在地均应设镇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 000,如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表2-1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城市出现的具体时间:形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末期。根本动力: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

-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

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气候):

气候条件与城市分布:中纬度——降水400mm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

低纬度地区存在城市的两种情况:(1)海拔高、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2)能接受海洋的调节

三、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纬度分布:

1.集中在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的中纬度地带,主要在南北纬25°~60°;并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度缓慢移动。

2.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城市有两种区位:一是高而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二是低纬度受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3.在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地方。

四、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制约。

五、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中心位置:如果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的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即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门户位置(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六、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1、沿河城市区位,可分成六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

河口

2、海港城市的区位,除了河口港类型外,还有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岛屿(如香港、厦门)、陆连岛(如澳

门)、陆岬(如开普敦、直布罗陀)等其它位置类型

3、铁路:枢纽位置:主要枢纽、一般枢纽、次要枢纽和专业性枢纽

通过位置:若城市有两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

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

七、不同类型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一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在集中聚集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1城市化定义

一城市化的概念

2.城市化的基本定义: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3.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定义:

4.城市化的内涵:

A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转变)

B 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产业转变)

C 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地域转变)

D 城市化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生活方式转变)

E 城市化是生产要素在城市集聚的过程。

F 城市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扩张过程。

二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

1.[美]弗里德曼城市化过程划分:

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的集中,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物化了的实体过程。

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是精神的抽象的过程。

2.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类型

a.按照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的对比关系划分。

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同步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滞后城市化b.按照城市化物质要素转变与非物质要素转变的组合关系划分。

假城市化: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

过度城市化:全国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到国家的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

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恶劣的生活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甚至农村。

乡村城镇化:一部分人逐渐向广阔乡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了农村原有小城镇的发展,并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2城市化的机制

一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

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农产品的剩余

第二前提:剩余农业劳动力―农业人口的剩余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大题)

1.工业化与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应

地方化经济:是指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原因: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溢出)

城市化经济:是指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与地方化经济的区别:1、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单单是某一个行业的规模2、城市化经济为城市中的所有企业带来利益,而并非只针对某一行业中的企业)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现代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交换频率在加快,因此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也就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跨国公司增多,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进一步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对城市科教文卫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的特点是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使第三产业不可能像工厂那样大规模的迁郊,而且,第三产业门类众多,手工操作比例仍然很高,只有在城市中才能找到所需的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劳动力,这就使得它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经验表明,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越高。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p63 图4-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经济发展即不仅意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变化。

实现持续经济发展,必须得到全面的增长。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

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无疑会加速经济增长。

三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

人口移动:包括移民和人口流动,都会影响不同地区人口的增减变化,以及它们的劳动力的结构。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在地区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人口迁移:指人口由一个行政区单位迁至另一个行政区单位长期定居。

伯格提出“推―拉”假说,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移民的推力主要来自与那些促成人口外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因素。原因:战争、宗教与种族歧视、政治迫害,其处境一般是非常悲惨的。

移民的拉力则主要来源与某些地区所拥有的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与工作条件的因素。拉力因素也是由多种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因素造成的。

关于负面选择和正面选择

负面选择是指某些困难地区为了促使区域经济起飞所作出的一种移民选择,鼓励人才迁入,减少人才外流,同时帮助那些老弱或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壮工外迁。

正面选择则正好相反,在那些欣欣向荣的兴旺区域,政府会指定政策鼓励人才迁入,限制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无一技之长的壮工迁入,这种移民选择被称为正面选择。

踩路效应:所谓“踩路效应”是指在由一个落后地区向特定繁荣地区移民过程中,只要前人踩出了一条路,后人就会跟进,路越踩越宽,人越来越多,只到饱和为止。

近年来人口移动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区际分工越来越细、越深入;劳动者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越来越专门化;

交通条件的改善,迁移阻力减小;各地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面越来越广;

踩路效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马卜贡杰系统分析模式(1970)

§3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

一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

向心型城市化(集中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不断向城市中心集中的趋势和过程。

离心型城市化(扩散型城市化):工矿等大型企业及特殊设施由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的趋势和过程。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同属离心型城市化)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

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城市扩展方式。

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直接城市化):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乡村景观逐步转为城市景观的过程。)

职能型城市化(间接城市化):现代城市功能在乡村景观空间地域发挥效用的过程。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积极型城市化(同步城市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

消极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进而产生劳动力需求,最终引起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乡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非农生产活动,使职业构成发生改变,进而推动小城镇发展和居住空间改变的过程。二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1.主要指标法

这种指标主要有两种: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1)人口比例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常用)

局限性:

①人口数据的获得受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的影响;②现实城镇人口与统计人口存在着较大差别;

③只测度了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数量过程,不能反映其它性质;④它只是一个静态的刻划量;

⑤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总体规模。

人口数据容易获得;有一定的可比性!

(2)土地利用指标: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比率或城市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

局限性:统计困难,难以反映土地集约利用问题。

2.复合指标法:城市指数,城市度等;

优劣:复合指标法指标多,针对性强,但通用性差。因此,该方法一般是对具体地域,或者具体国家地区作城市化分析时使用,而无法进行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4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城市化近域推进: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集聚不经济作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人口和经济要素出现向城市周边邻近地域扩散的现象。

一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

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2.城市工业的不断扩张3.城市住宅的不断扩散

二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彼得霍尔城市演变模型

2、模型要点

五个时期六个阶段(p77图4-4)

1、流失中的集中

2、绝对集中

3、相对集中

4、相对分散

5、绝对分散

6、流失中的分散

1.郊区化:在城市化近域推进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

包括:制造业郊区化、人口郊区化、零售业郊区化、办公郊区化

2.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都市区人口出现向非都市区转移的趋势,大都市区总人口出现绝对下降。

3.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采取都市更新等举措,非都市区人口再次出现向大都市区转移的趋势,使得大都市区总人口出现再次上升。

先后顺序: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当代世界城市化特征: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②大都市化趋势明显③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不断出现

⑦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过度城市化层出不穷

2.世界六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英格兰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中国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

3.城市规模序列划分:

小城市:<20万人;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大城市:50万-100万人

特大城市:100万—400万人;超大城市:400—800万人;巨城市:>800万人

4.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大题、P105图5-2)

⑴1949-1952: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回复时期

⑵1953-1957:短暂发展时期

原因: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⑶1958-1965:起伏波动时期

原因:1958年,我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8-1959大跃进;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

⑷1966-1976:停滞发展时期原因:文化大革命

⑸1978-1981:过渡时期

原因: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增长,但并非经济发展所致,而是落实政策的结果,因此是迈向正常发展前的过渡时期。

⑹1982-1991:乡村城市化时期原因:农村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促进乡村城市化的发展。

⑺1992-至今:快速城市化时期

原因: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全国城乡实施全面的改革与开放,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的流向城市。

5.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①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相适应②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③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④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⑤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

城市职能决定城市规模。城市职能由城市为外部服务的经济活动决定。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1.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可分为: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和向心型的基本活动。

2.非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可分为: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和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3.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基本与非基本两部分相互依存。

4.基本/非基本比率(B/N比):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通常以两部分从业职工人数比例作为计算依据。

5.基本部门: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

非基本部门: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

6.城市的“经济基础理论”:

主导城市发展的主要是城市基本活动部分。

—如果其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则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

—如果其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如矿产资源的耗竭,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等),同时又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则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

—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1.普查法;

2.残差法;

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

4.正常城市法;

5.最小需要量法

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1.城市规模: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

2.专业化程度: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 B/N大,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B/N小。

3.与大城市空间位置关系:接近大城市B/N高,远离大城市B/N低。

4.城市历史:老城市B/N可能较小,新城市B/N可能较大。

5.其他因素: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都有影响。

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2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一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

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①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②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③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

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一般描述方法

首先确定一个城市类别的体系,以描述性名称命名城市职能,然后根据对城市的了解对号入座。

代表:英国奥隆索分类法

弱点: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分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每个城市职能特点的了解深度。

2.统计描述方法

相对前者增加了数量标准

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最负盛名

缺陷:①定量指标使用不够充分,且缺乏说服力;

②主要用于城市主导职能相对单一的城市分类,对复杂性职能的城市无法判别。

3.统计分析方法

以纳尔逊为代表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过去相比有三点进步:

①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

②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

③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不足之处:①它实际上没有对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或者说没有进行完全的分类。

②城市有几个主导职能被筛选出来,与确定职能主导性的标准有很大关系。

③所有城市,不论规模大小,全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为外地服务的作用,与城市非基本部分的比重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提高的原理相违背,应该考虑城市的规模因素。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麦克斯韦尔通过三个指标来分析城市的职能特点

1.城市的优势职能

2.突出职能

3.城市的专业化指数

三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

①专业化部门,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几个部门具有为区外服务的作用。

②职能强度,取决于城市为区外服务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若专业化程度很高,则该部门产品或服务输出的比重也高,职能强度则高。

③职能规模,职能强度很高的小城市,对外服务的绝对规模却不一定大;相反,一些大城市对外服务在城市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不高,但绝对量可能很大,影响很广。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规模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表达方法。

§1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一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

1.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即人口比重最大)

2.城市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3.城市首位比:国内一定区域内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

4.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5.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按位序—规模法则, P2、P3、 P4三城市人口总量与P1 城市人口总是基本相等,即大约S4 =1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4+……+P11)

(P1、P2、P3……P11为城市按规模大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

二城市金字塔

一个区域各级城镇数量与城镇规模等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三位序-规模法则

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1.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

2.首位分布国家:人口少、面积小的小国,或城镇化历史比较短的国家。

位序-规模分布国家:面积大、历史久、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

3. 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的利弊

弊>利

(1)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