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虽有嘉肴》说课稿3篇
《虽有嘉肴》说课稿3篇《虽有嘉肴》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我们使用的这套语文教材,注重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多样性和阶段性,初一年级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排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二、说学生和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但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青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所以,本节课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
为此,教学本课我将进行如下学法指导:"朗读"法贯穿读、说、析、品、评,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中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品析语言法: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学会品析散文语言。
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5篇
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5篇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初中语文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
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
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
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
教学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说课稿4
《纪念白求恩》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纪念白求恩》。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七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本文是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本文讲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最后号召全党同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和高度赞扬之情。
(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接触较少,对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认识不足,同时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识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的方法,理清作者思路”的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对议论文了解不多的学情,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设置如下:(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成语(如派遣、拈轻怕重)(3)学习文中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4)了解文中将“白求恩”和“不少人”相比较的对比手法的作用(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白求恩事迹(2)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课文语言的雄辩有力(3)通过圈点勾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分析并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白求恩同志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伟大精神,培养奉献自我、无私无利的精神,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根据本单元目标“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对白求恩同志优秀品质与精神的分析与归纳;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对议论文及其相关论证方法认识不足学情,我将教学难点设置为:对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的学习;感受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感悟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四、说教法(为了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设计以下教法:)1.情景导入法:老师通过创造的情境方法导入课文2.点拨法:老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点拨五、说学法(为了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感受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我将积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圈点勾画法:将文中重点字词语句勾画圈点出来,反复体味其表达效果2.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体味文中语言的雄辩有力3.自主合作探究法:讨论白求恩同志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探究文章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为了突出我的教学重点,化解我的教学难点,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2课时完成为的教学任务,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新课导入(约2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我将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本课,具体导语如下)同学们,在抗战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筹经费辗转数国,以唤起国际的支持,有一位加拿大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来中国的土地上,请问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生白求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他身上都有哪些宝贵的精神?(二)作家作品介绍(约3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及其本文的写作背景,我设置了作家作品简介环节,具体内容如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朱自清《春》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
朱自清《春》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朱自清《春》优秀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朱自清《春》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朱自清《春》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九课。
本单元是继前两个单元的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之后的一个写景散文单元。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正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了《春》的优美开篇,才有接下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叙述,竹乡的美丽富饶、树林和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此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还有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下面是我对第二课时的设计详细说明。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据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A.掌握课文写景方法:①抓住江南春天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B.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C.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写景散文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重点、难点: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他们虽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散文的写法要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纪念白求恩》说课稿一、说课标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要求:7-9年级的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纪念白求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无论何时,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对于议论文的学习,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2、梳理全文思路,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各自然段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2、品味文中准确严密及生动的语言。
情感目标: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利于时代和人民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运用对比的方法阐述观点的好处,领悟作者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难点: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真正内涵。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议论文的文体常识了解不多,这篇课文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于相关文体知识比如论证方法等难以把握,学习本文要重点引导,同时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金色花》是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本文是首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主要写一个淘气孩子用调皮的方式回报母爱,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表达情感。
情节简单、语言活泼、心理描写细腻、充满诗情,很适合朗读。
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能力和朗诵能力的好材料。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初一学生心理及语文素养和本单元整体目标,按照新课标中“知、能、情”三维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知识:了解散文诗,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积累生字词。
能力:培养诵读和比较阅读能力,由浅入深逐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情感的多种表达方式,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感悟母子亲情,学会感恩。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心理和语文水平,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借物抒情的手法和有感情的朗诵;教学难点——理解亲情的多种表达方式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心理。
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同时基于学生初步接触散文诗这种新文体,我采用问题引路法、比较归纳法、点拨法进行教学,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是传统教育方法中的精华,把无声的文字还原为有声的材料更能拉近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
所以我还采用诵读法教学,先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聆听配乐朗诵录音,然后亲自反复诵读,在优美轻松的氛围里,更好地理解内容,感悟亲情。
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而学习方法必须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得到,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任务,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朗读法、讨论法、勾画圈点法、联想法、模仿法进行学习,这样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并能学以致用,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5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5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5篇篇一:西江月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辛弃疾的《西江月》。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材分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
正是辛弃疾光复故国的雄才大志得不到施展,从而把一腔忠愤转向词的世界,也就是这样,造就了南宋词坛上的一代大家。
《西江月》是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五首中的一首词。
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上饶带湖期间写的,《西江月》写的是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
写的是一次夜行的经历。
辛弃疾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写了一副鲜明生动逼真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词人忘怀于大自然的快乐。
抒发了词人的闲适的心情。
说学情:本节课面临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告别迷恋动画片的时代,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本节课能够让他们联想到动画片中的画面,所以讲课的时候把他们接触过的动画画面引入到课堂上来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教学目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赏析,在表达中再现意境,在学习中感受宋词的魅力。
目标概括起来为三个字,即:读、品、悟。
读词,品词,悟词。
从而了解词人的基本信息和词的有关常识。
理解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体会词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通读感知词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全词,理解词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特殊句式,了解词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达到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词的意思。
3、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4、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收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7篇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7篇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板书:课题及作者朱自清),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语文课标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五、教学理念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
”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
2、联系现实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并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关于“学习”的单元,主要探讨了学习的意义、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这个单元的课文和主题:
1. 《劝学》- 探讨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强调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2. 《师说》- 介绍古代求师学习的传统,阐述老师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3. 《学弈》- 通过讲述两个学生学习下棋的故事,强调学习时需要专注、认真、勤奋和有恒心。
4. 《卖油翁》- 讲述一个卖油翁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教导一个年轻人如何掌握技能的故事,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此外,这个单元还可能包括一些关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文章,例如如何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等等。
同时,这个单元也可能包括一些关于古代文学或文化的文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说课稿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说课稿
巾帼何必让须眉,有志又岂在年高——《世说新语》说课一、依托课标说教材《世说新语》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体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诚信之志的重要性。
首先,它是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语感的资源。
本课是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并且这篇课文短小精悍,很适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语感的培养,第二,它是使学生感受古人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的资源。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魏晋时代一些儿童的智慧故事,本篇课文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二、以学定教说策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是读顺文章;二是读懂内容;三是读点感悟。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以读为主线,具体策略如下:一是读顺文章:①采用诵读,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②采用辨读,辨析重点字词。
③采用说读,疏通全文大意。
二是读懂内容:采用析读,多角度的读懂文章的内容。
三是读点感悟:采用听读,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文章,感悟名士风采。
这三个活动分别体现如下意图:一读文章,三步读旨在让学生没有对文言文有畏难情绪,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
二读读懂文章的内容,三读感悟名士的风采。
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与高贵伟大的灵魂对话。
其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
三、紧扣方法说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一)读顺文章——疏通文意。
1.诵读:教师范读,听记关键的字词,不读破句;学生自己诵读,感悟文言文的韵律美。
2.辨读:读出特殊词义,例如:通假字“否”,古今异义词如“儿女”“去”“期”;二是注意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的语素,例如“骤”“拟”,还用比较法,例如“舍去”与“相委而去”的意思相近。
七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一、说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是我国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第一本语文教材,以《中华文化探索》为主题,共有十单元,包括了古代文学、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内容。
本册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册教材特点突出,课文选材广泛,取材有深度、广度,内涵丰富。
二、说明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文学,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和历史背景。
(2)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
(3)学习古代诗词和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学习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分析教材本册主要内容分为十个单元,内容包括了古代文学知识、文言文阅读、诗词赏析、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写作。
每个单元都有一篇中篇小说或散文,这些单元的内容紧密联系,有机组织,层次分明。
四、说教学方法本册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法。
其中,引导性讲解法、启发式讲解法和分组合作探究法是本册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难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以及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
六、设计教学过程一. 教学步骤设计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谈论古代中国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步骤二:讲授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学的概念,包括文学的定义、作品的特点等。
然后,通过讲解古代文学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等,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作品的重要性。
步骤三:阅读理解教师以文言文为主要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说课稿
初中语文课堂说课稿初中语文课堂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丑小鸭》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它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诗两首》、《伤仲永》同属于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有的记录了作者成长的足迹;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长的历程。
学习本单元课文都能带给学生有益的启迪。
《丑小鸭》这篇童话记录了一只丑小鸭的成长历程——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在经历种种歧视、挫折、磨难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通过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懂得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命运其实没有轨迹,要对美好理想进行不断的追求,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经受磨难,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在苦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勇敢者。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学生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流利、正确、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丑小鸭的遭遇,复述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情感,品味、积累文中描写精彩的语句。
2、把握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联想自己,写下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丑小鸭带给我们的启示:能变成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对美好理想积极努力追求。
2、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经受住磨难,在此过程中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在苦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才能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勇敢者。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课标还指出学生阅读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设定为“丑小鸭给你的启示”。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课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你能办得到的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能办得到的
走一步
再走一步
再走一步
毫无信心
顿生信心
信心大增
小悬崖:走一步,再走一步——脱险
大人生:走一步,再走一步——取得成功
巨大的成就感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 确主旨。
1.文章开头为什么突出“酷热”? 明确:开头一自然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的酷热, 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心理,即酷热使人烦躁,小伙伴就厌倦了 正在玩的游戏,从而想到很久没有爬悬崖。
2.“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 梢下,夜幕开始降临。”“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 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这两句话是什么描写?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明确:这是典型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我”的恐惧心理。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播放儿歌《蜗牛与黄鹂鸟》。
同学们,生活中,困难总是无时无刻都在的,只要我们努力克服,就 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如歌词里的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 上爬;等“我”爬上,葡萄也就成熟了。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 中寻求启示吧。(揭示课题)
板块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阅读课后的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讲述了自己从冒险 到遇险,再到脱险的全过程”,明确文章由“冒险—遇险—脱险 ”三部分构成。再次默读课文,勾画文中标志这些情节发展的语句 ,理清故事情节。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说课稿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走进小说天地》是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个主题,是在第四单元小说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学习训练。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九年级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重点定位为小说人物。
为此,本课我们设计了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内容的了解,学生实践练习这样的环节来完成关于小说的综合性学习训练。
二、根据理念说教材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单元教学目标,我提前布置学生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或读过的有关小说整理成书目,一边向同学推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倡导以文化为精神食粮,多读书,广积粮,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的原则,以引导学生多读多温习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熟读精思,多读课外读物,强化记忆,以达到巩固积累,记忆犹新,最后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真正获得“积累”为目的。
引导学生在了解小说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本次综合性学习指导,我通过为学生提供几种阅读思路,让学生任意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学情定目标“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课程标准中重视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二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主题,学习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三篇小说。
这几篇小说风格迥异,写法不同,都从不同的方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单元教学目标是:要求在了解小说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一)知识与技能: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改写续写技巧。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的说课稿。
本课作为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是一篇课文阅读和鉴赏的课程,本文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以下三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进一步了解诗歌语言的运用。
2.通过学习四首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启发学生对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和特征。
2.理解诗歌韵律和节奏,感悟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从学术角度探究古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三、教学过程【课前铺垫】1.导入1)通过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了解和感悟,进行情感连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简单而生动的图片展示,激励学生对于宋词、唐诗等古代诗歌的文化兴趣。
【课中过程】2.新课讲解与预习教师通过PPT、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现四首古代诗歌的题目和作者,并简单介绍各位诗人的文学成就和生活背景。
并可以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韵律、节奏和意境。
3.诗歌欣赏与体验教师通过朗读、唱诵、配音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 《登鹳雀楼》:进行自由、欣赏式朗读,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眼界。
2) 《将进酒》:针对诗歌的特点和小学段落的英文译文,进行有针对性的鉴赏和理解讲解。
3) 《悯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农民劳动和生活搬到课堂,让学生感悟诗歌之中蕴含的深度含义和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抒发。
4) 《春夜喜雨》:通过制作诗歌表情包、小卡片等,让学生互动的体验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任务导入与习作1)场景还原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场景还原,初步感悟诗歌之中蕴含的深度含义和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抒发。
说课稿(通用10篇)
说课稿(通用10篇)说课稿篇1《校园铃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里的内容,以学校铃声为背景,让学生从学校铃声中体会到学校生活不是无拘无束随意进行,而是以铃声就是命令来有序进行的,以课堂、课间的纪律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懂得课堂、课间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休息等。
为此,我从教学理念、教材、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一、说理念: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低年级的起始阶段又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学生有无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引导学生上好《校园铃声》这一课,让学生懂得上课要有纪律,这是学习的保证,下课玩有趣的游戏,也是为上好课打基础。
二、说教材:《校园铃声》是以学校铃声为背景,提示并指导学生体验并懂得上课纪律有约束个人行为的作用,听课时要做到眼看、耳听、勤思考、不分心、大胆发言,才是聪明的孩子,下课时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课间休息适宜开展哪些活动,不宜开展哪些活动,哪些活动会有危险等。
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情趣。
三、说学生:为了能加强这节课的实效性,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课上课下都是怎么做的。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们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还不够,他们的随意性比较强,长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教学中采用各种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四、说目标:在以上基础上,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感受到有序安全的课间活动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学会根据铃声进行学校生活,初步形成规则意思。
3、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体验中掌握课堂及课间该怎样做和如何玩的基本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竹园中学的语文教师梁鹤林,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望》。
一、说教材《春望》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这一课分别有《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诗歌分别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面对国都被占领后萧瑟的情景,诗人杜甫观春花而泪流,闻鸟鸣而生悲;战事持续很久,家中音信全无;透过凄凉的景象抒发自己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和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
二、说学情本文是一首五言律诗,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是对于《春望》这样一首情景交融,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意境深沉的五言律诗,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中诗文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较困难这一客观情况,参考《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这一理念,本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诗歌2、掌握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意。
2、学会通过设疑、点拨、讨论探究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2、树立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正音正字,划分朗读节奏。
2、明确本诗的抒情手法。
(二)、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诗句内涵。
2、体会诗人所思所想,感受诗人内心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
七上语文第四单元计划
七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和短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内容涉及自然、人文等多个领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风景和人文特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同时,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与课文情境相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和感受。
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件: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课外读物:推荐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知识面。
初中语文说课稿怎么写7篇
初中语文说课稿怎么写7篇初中语文说课稿怎么写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初中语文说课稿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初中语文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诫子书》,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诫子书》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学习《诫子书》有利于学生了解修身养德的途径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说学情除了充分了解教材,合理把握学情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本篇课文所面对的初一学生,他们的言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课堂中应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主学习、概括文意的能力,并且学生刚刚步入新的校园、新的学习阶段,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深刻内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从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生字词,积累文言知识,熟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品析文中词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静”的重要性。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深切教诲,以及文章中蕴含的哲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是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标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我将在我的教学中采用朗读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
阐述了以上教学依据,我将具体论述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重点。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刚开始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我将设计诗词导入,把学生带入古诗文学习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第16课《诫子书》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诫子书》说课稿一、说教材1、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是一篇教读课文。
2、本课是一篇有道德劝喻意味德家书,是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信,既有谆谆的告诫之语,又有殷殷的期盼之情。
学习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的同时,也要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3、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之舟”,目的在于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二、说学情1、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基础。
2、本次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处于学习的过渡期,但是他们在这一时间中言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发展迅速,但学生通过前三单元文言文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在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能力,并且学生刚刚步入新的校园,新的学习阶段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深刻内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坚持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文常用字词的用法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品读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盼之情,自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重点:掌握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导入,接着说些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法a)一读字音,扫清字音障碍。
b)二读节奏,把握文章朗读节奏。
c)听名师范读,多种方式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划分课文节奏。
2、讲授法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和释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6 化石吟(张锋)17 看云识天气 18 *绿色蝈蝈(法布尔)19 *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0 *山市(蒲松龄)16.《化石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
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
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
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2、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3、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
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关于教法:1、朗读法: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情感之美和音乐美。
.2、联想想象法。
科学的探索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
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四、学法指导1、自觉参与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
读中见意、读中品词、读中悟情,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自主探究依据化石推测上古的生物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联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
在发言中主动思考,在表达中善于探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
五、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六、教学设想:预计用两课时。
1、导入新课投影电脑中的关于古生物恐龙的图片,从“侏罗纪公园”开始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掌握生字词。
(3)教师指导阅读:3、问题讨论:Ⅰ整体把握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
例: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Ⅱ结构分析②理清层次,明确结构。
全诗可分为发问、抒写、回应发问三部分。
分析结构,让学生对诗的结构作以了解。
Ⅲ内容解剖③体会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内涵,体味诗歌韵律,能有感情的朗读本诗。
从而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4、揣摩研读(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
5 、拓展运用(1)联想想象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资料,推测猛犸的死因。
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动描述。
(2)表达感受面对这幅猛犸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诗来表达。
在这首诗中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读,不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文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6、教师小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学们,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7、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17.《看云识天气》说课稿教材分析和处理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内容:第四单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单元。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体裁、题材等丰富多样,主题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是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是观察随笔;《月亮上的足迹》是记叙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总体上是继第三单元之后,以对自然界进行科学探索为内容组成。
(2)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本单元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参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①注意兼顾三个维度,注意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②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③不要把阅读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他科学课;④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⑤加强课外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开展科学活动;⑥加强语言积累,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摘抄本”,摘抄优美的词、句、段。
2、《看云识天气》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从写作上看:.层次清楚,有纲有目;.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语言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做为教学内容来看,切入点很多,过去通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但从新教材看,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强调的是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显然课文作为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二、教学目标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三、课时划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复习说明方法,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三、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2、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四、学情分析:朗读能力方面方言较重,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大障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比较欠缺,缺乏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在问题的设置和学法指导方面尽量做到具体,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五、教学方法教法:导读法―――创设情景,指导、点拨。
学法:小组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实践提高。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部分(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图片:增加感性认识;图表:提高效率。
)教学环节设计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1、播放录像片段《天气预报》。
2、谈谈天气。
(收听或收看)3、出示《苏轼避雨》,引出课题。
4、明确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要点。
(2)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3)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由《天气预报》和《辛弃疾避雨》视频和动画片段,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发布“张掖天气预报”这一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情境获得切实的感受。
通过此环节,引起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欲望。
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获取天气预报这一信息的渠道是广泛的,包括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经验判断等方面,要注意从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学习《看云识天气》,明确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1、注音:峰峦一霎间预兆征兆弥漫轻盈月晕2、抽查朗读:(2)(5)(7)。
3、范读,练习朗读:指名1人朗读。
(设计意图:旨在扫清阅读障碍,通过抽查片段朗读和练习片段朗读,把学生迅速带入课文阅读当中,为进入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三、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1、出示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思考(1)文中哪句话点明了“看云可以识天气”?(2)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3)哪些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阴风雨雪的预兆?(4)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什么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5)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限识5分钟快速阅读课文,根据思考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通过分段训练,理清课文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这一环节实际也是训练学生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个过程。
)四、探究质疑,学习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过渡: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什么云常常是阴风雨雪的预兆?1、出示图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
2、自主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3、讨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8种云的?(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阴雨冰雹的云。
)小结:这部分作者把云分为八类,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样根据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的方法叫分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