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广州市商业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商业空间设计论文
小议现代城市商业空间设计摘要:现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讲究个性化,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从空间环境、商品展示陈列、附属设施等方面需创造具有一定文化气氛和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体现商业空间个性化的商业气息和品牌文化。
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设计引言城市商业空间主要是指在城市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例如办公、销售与服务场所,也包括商品的陈列与展示空间。
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
从186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世界博览会、1925年的巴黎博览会,以及各种世界规模的交易会,到迪斯尼乐园及各类商品展销会,各种商业空间无一不是我们熟悉的例子。
尽管这些空间在规模和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设计性质上有着相近的特点。
从商业空间设计的角度而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以及各种组织策划,有计划、有目的、符合逻辑展示的内容展现给大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商业特殊形式的广告。
1.遵循独特性和针对性的城市商业空间设计原则城市商业空间具有独特性和针对性。
一个城市的商业空间设计将会作为交流与沟通的空间媒介,使人们能通过分析他们的内容信息含量来了解这个城市。
一个城市的形象或丰富、或贫乏、或真实、或虚假、或开放、或封闭,都会通过商业空间这个媒介展现出来。
因此,城市商业空间的建设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影响着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经济活动。
比如博物馆的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
这类工程是一个可以长期置放的,在设计上要求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
空间设计考虑到交通流线、照明采光、展品安全、观赏效果、观众休息等各方面的因素。
同时,也对空间的艺术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展览会的设计,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博览会和展销会。
这类设计要求的是一种强烈的形成感、创造热烈的气氛、追求强烈的感观印象,在设计上除了考虑商品的展示外,还必须考虑所谓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上保证具有一定的洽谈和销售空间。
转型期广州商务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ds eso atr e rsn stes ail etu trn fCh n s ie rm rvius rdt n l ip rinp t nrp ee t p ta srcu ig o ie ect sfo p e o l ta io a e h r i y i
f nci n a d sr cur . u t n t t e o u Ke r s u i e ss r i e ; a g h u; p c ; o c n r t n y wo d :b sn s e c s Gu n z o s a e c n e ta i v o
2 1 0 07现 代城 市 研 究 4 7
MY
表 1 广 州 市 商 务 服 务 业 在 第 三 产 业 中 的 比 重
从 业 人 员 G P D
年份
商 务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 业全 体
1 8 4 9
34 %
19 2 9
32 %
1 9 6 9
46 %
1引言
基于POI大数据的城市群功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存在诸多问题,非常有必要对其城市功能空间整体和局部细节特征展开深入研究。
国外学者对城市功能空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至4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3]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及超大型城市群数量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各种城市问题,学者们针对城市与城市群的空间扩展[4-5]、产业空间[6]、交通空间[7]、社会问题[8]等进行了深入的研【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加快广清一体化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2017GZZK05);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资助。
基于POI大数据的城市群功能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巫细波 赖长强一、引言城市群作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点地理单元,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1],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2]有望成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三种制度、三种货币”共存一区的独特现象使摘 要: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研究数据库支持下的POI大数据处理方法并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业、产业、交通、科技文化、政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等七类城市功能空间的结构特征,同时用DBSCAN和OPTICS空间密度聚类方法分析部分细分类型POI的空间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功能空间整体上呈现高度集聚特征;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城市空间等级化和网络化特征显著;城市功能空间连片化特征明显。
最后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提出建议:打造能够支撑世界级湾区的三大核心城市、构建功能区引领的城市空间体系、推进大湾区城市群功能区连片化建设、重视大湾区虚拟城市空间网络建设。
关键词:POI 大数据 城市功能空间结构 粤港澳大湾区【中图分类号】F299.2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9.03.004究。
国内学者对城市功能空间相关问题的研究多为一般性理论及模型总结[9-10],侧重于从单一城市的产业[11]、商业办公[12-13]、居住[14]、空间形态与格局[15-16]等视角对城市功能空间展开研究。
商业街的业态空间层级结构特征及演替机制_史北祥
2.1 主体功能层 商业街中间道路及道路两侧的商业
功能建筑,是整个街区功能、形态和活 动的中心,对整个街区起到控制与辐射 的作用。商业街具有的线型空间特征及 人们的购物消费习惯,使得商业街中的 商业功能多集中在建筑的底层,进而产 生了沿街建筑底层商业化的特征。这一 特征体现在传统商业街中,多表现为建 筑的商住混合使用,而在现代商业街中, 则更多地表现为底层商业、上层办公的 混合使用。随着商业街的更新发展,也 有可能产生大体量的商业购物中心,形 成新的商业节点,同时也可利用良好的 商业设施,将商业功能引向 2 层以上。 主体功能层中的街道部分也可以有多种 交通方式,根据街道条件、区位及道路 重要程度等,可分为步行道路 ( 如哈尔 滨中央大街 )、机动车单行道路 ( 如广州 桨栏路 ) 及机动车双向道路 ( 如南京湖南 路 )。
The Hierarchy And Evolution Of Business Types Of Commercial Street/Shi Beixiang, Yang Junyan, Pan Yiwei
[Abstract] Commercial Street is a place of vitality and activities with local characters. Commercial Street impact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vicinity, and pushes the surrounding area into 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system with a layered structure. In the system, the street is the core layer, storage and manufacturing space is the auxiliary layer, and residence is the supporting layer, with traffic networking joining them together. The layered structure reflects the business model decided by consumption, business rule, and original residential layout. In practice, particular measures shall be made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promot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area. [Key words] Commercial street, Layered structure, Evolution, Planning measure
我国CBD研究综述
国内CBD研究内容综述陈日胜201231163001 12级土地资源管理4班摘要我国CBD的研究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对国内的CBD研究理清研究思路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根据研究内容的时间结合我国的研究,将国内的研究分为起步时期、发展时期、深化时期和提升时期。
同时,根据研究视角的差别,将国内CBD研究的内容概括为国外研究的介绍、理论的探讨、国内CBD应用方面研究、国内可持续与生态CBD的规划与设计研究四个方面。
关键词CBD 中心商务区综述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是1923年伯吉斯在其创立的“同心环模型”中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后,CBD的概念开始引进我国,受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CBD的内涵、发展演变规律及内部结构等问题,是今天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综合国内CBD的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对CBD的研究作初步的探讨。
1.国内CBD研究的发展过程1.1国内CBD研究的起步时期(1982-1993年)至1982年上海市开创了全国土地有偿使用的先河,为后来陆家嘴CBD建设确定力基本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
1986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了《陆家嘴地区规划》,在全国首次提出了CBD的研究性质。
与此同时,早期CBD的研究开始引进国外对CBD的概念、介绍等方面。
1986年杨吾扬,杨齐从城市的地域结构出发,对国外CBD的定义、特征、功能及结构等概念做了比较全面地引述[1]。
1989年,万兴中在引述国外CBD的结构概念的同时,还初步引述了CBD的演化本质及发展规律等发面[2]。
同年,彭震伟等人初步引述了北京市城市发展与CBD的关系,并提出了北京市CBD的规划设想。
1991年,蒋云红对美国城市商业空间组织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1992年,严重敏等初步论述了CBD与上海市城市发展的关系。
1993年起,CBD引起了学者及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相关研究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广轻纺服务中心为例商业建筑设计相关方面论述论文
以广轻纺服务中心为例的商业建筑设计相关方面的论述摘要:商业是城市永恒的主题,是城市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形态,是城市的生命。
而商业建筑则是城市公共空间最典型的代言人。
随着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已渐渐步入了后工业社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商业地产的兴起、升温,商业建筑的业种和业态已变得越来越综合化,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等商业建筑类型在我国的登陆及变异,对我国传统商业建筑——百货大楼的冲击几乎是颠覆性的。
关键词:趋势具体工程相关规范abstract: business is the eternal theme in the city, is the city a kind of important life form, is the city life.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is the most typical urban public space of the spokesma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gradually into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he global econom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of china’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heating up, commercial building centralized plan and forma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hopping center, supermarket, store business building type in our login and vari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uildings, the impact of the department store is almost subversive.key words: trends specific engineering related standard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趋势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正面临旧城市改造和新城市建设的任务,城市空间的立体化拓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事业正方兴未艾。
新时期大都市人文CBD的结构特征与规划
本没有明确的答案和统一的模式。这 其中心城区在全省地理格局 中商贸职 街道 、大新街道、人民街道 、东湖街 也是本文试图回答的规划命题。 能的7-。首先,计算不同地理 单 j-  ̄ T 元的 道、农林街道、大东街道、大塘街道、
合 千年 商 都 文 化 、具 有 现 代城 市 精 神 的人 文 C D B 。在 新 时 期广 州 市 角色 转换 的 背景 下, 以人 文 C D为 B 核 心 依 托 , 将 广 州 市 塑 造 为 国际 性 大 都 市 。
[ 关键词] 人文 C D 中心城 区;商贸服务;广 州市 B;
区——越秀区,通过其商贸与文化职
能探讨城市 C D的结构特征与规划, B 具有典型意义。
于1 ,商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分界点 街道、建设街道、华乐街道 、梅花村 部分) 、六榕街道 ( 部分) 、东风 的地理单元,计算出基本 } 基本比 街道 (
率 (/) B N 。假设分界点的商业就业人 街道 ( 部分) 等行政街道,辖区总面积
8N 1:.1 / 的数值越大,说 / 为 07。BN
2. 1全 国 尺度 下 城 市 的综 合 服 务 明该地理单元基本服务的功A ' 月 突出。 b B
20 0 8年越秀 区总部企业名单显
示,全区的 1 8 8 个总部企业中,有 8 4
根据 2 0 0 0年和 2 0 年的数据, 个在越秀 区北部, 占全 区的 4 % 。 05 5 职 能 选取 2 0 0 9年 ( 《 中国城市统计年 从广东省各地理单元的商贸业区位商 2 0 0 8年越秀区北部 的总部企业缴纳
I叫 啪 删 l
广州市商业空间发展专题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1.2
商业发展现状
广州市2007年商品销售总额25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7亿元,人均商品销售总额
(1)商业规模大,位列全国三甲。
10.94万元,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零售商品销售总额
分别为2.58万元和2.16万元,居全国第一。
(2)商业网点密,密度高于同类城市。
到了清朝(1757年),有一段时期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当 时著名的“十三行”就是专门分工做对外贸易的洋行,在鸦片战争之前独揽中国外贸85年。
(4)民国时期“南方重镇” (5)建国后广州市商业地位——独一无二的外贸窗口:广交会
1957年,为解决国家大规
模经济建设急需进口多种
清时期,广州城外西关成为通商要地,主要零售商业中心有两个:一是城内的惠爱街和双门底 (今北京路北段与中山五路相接的丁字形地段);二是第十甫和上下九甫(今第十甫路和上下九 路)。 民国后,新式轮渡码头和马路在长堤、西堤一带兴建,沿线逐渐集聚了一批大型商业、饮
食业、服务业,形成长堤西濠口第三个商业中心。
(2)发展趋势
·园区化发展趋势 由马路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街”型批发市场,逐步向“城”、 “市”型批发市场园区转变,形成市场集群和组合优势,有利于批 发市场通过向零售、生产和物流领域的拓展。 ·圈层错位发展趋势 内圈层剥离市场的物流功能,提升市场的展贸和交易功能;中
“街”型
圈层重点建设大型现代化展贸市场园区,外圈层发展大规模的以生
物资的需要,中国出口商 品交易会 (简称广交会)在 广州创办,借助香港的
“国际通道”地位跟外国
人做生意,从此,开启了 广州长达数十年的独一无 二的外贸地位,造就了广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摘要
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
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办公楼作为商业和工作场所的代表,
其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安全、功能性、经济
性和可持续性等。
首先,办公楼的建筑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结构设
计中,必须满足建筑的抗震、抗风和抗火等基本要求。
合理选择材
料和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办公楼的结构安全性。
其次,办公楼的功能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办
公楼需要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如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布局、通风和采光等因素,以提
高办公楼的使用效果。
此外,办公楼的经济性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
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成本,同时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可持
续性。
采用经济高效的结构材料和优化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并提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采用现代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可以提高办公楼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通过精确的空间规划和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提高办公楼的使用效率和功能性。
另外,通过研究和应用新型结构材料和技术,可以降低建筑成本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多个关键问题和挑战。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精确的空间规划和优化的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办公楼的结构安全性、功能性和经济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探索和应用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以满足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的不断发展需求。
商业共享空间发展特征其营造论文
商业共享空间发展特征及其营造【摘要】商业空间作为城市特定的共公场所,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的发展程度,本文在分析城市商业空间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城市空间;共享自城市产生以来,商品业空间就是城市结构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也是大众生活中独具活力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空闲自由时间的增多,现代人的生活消费行为,已由单纯净的购物活动转向多元、综合的社会活动。
共享空间作为一个宏伟的入口空间、中心庭院及有顶盖的半公共空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尽管这种建筑形式产生于两千多年前,在砖木结构工艺限制下,经过几个世纪,发展成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建筑物中心的概念,但直到约翰.波特曼把二者成功的结合成商业共享有空间,这种建筑形式才子佳人得到质的飞跃,成为现代商业建筑广大泛采取的建筑形式。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商业共享空间的营造起着到关重要的确作用,而商业共享空间的环境艺术特色,也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
现代商业务建筑经济结构的集约化发展,社会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了竞争机制和消费观念的多向选择,从而使商业建筑的共享空间在不断的自我完善的同时,更多地介入商业建筑工地的职责能,环境并结合形式,发展成为集购物、文化、娱乐、游览、休息为一体的共享空间。
商业共享空间的确发展,就其特征而言,主要求表现为菌能复合化,环境生态化,形式多元化。
北京新东安市地处北京最繁华王府井大街上,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主要是由零售商场、餐馆娱乐以及写字楼几大部分组成,采用典型的坚向布局。
地下一层至四层是商场,五、六层分别是餐馆和娱乐部分。
首层及上下相邻两层作为主要的商业空间,而餐馆和娱乐部分则起着向上吸引顾客和作用。
空间布局为良好经济效益的取得奠定初步的基础。
针对王府井地区目前的交通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商场的主要入口分设在南北两端,商场部分有两间大型百货商场及中小型出租店铺串联而成,其间穿插两个大型共享空间,基于北侧较小的寰宇庭相对西北角,即王府井井有条大街和金鱼胡同转角处的主要入口而设,采用规则的八角形平面,空间感觉宏丽而又壮观,设有观光电梯和自动扶梯。
城市会展场馆内部及其周边商业环境的空间区位分析——以广州琶洲为例
2019年4月下半月刊城市会展场馆内部及其周边商业环境的空间区位分析——以广州琶洲为例刘松萍 聂 浪引言产业集聚与集群是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当前,针对会展场馆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究大空间尺度的会展场馆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而对于微观尺度上的场馆周边商业环境的集聚与分布的研究却仍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城市会展业产业集群和集聚观察和研究,以广州琶洲为例,运用微区位理论进行相关解释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综述(一)集聚与空间关联类型集聚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布局实体相对集中,表现为对土地、交通、资源等的集约利用。
产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集群,创造了重要的市场交易和信息条件,对消费者和商家产生吸引效应,而且,在商家内部也能产生互补,而商业区位、商业的空间结构都源于商业空间集聚、空间关联和空间竞争。
商业微区位的空间关联类型可以分为消费者主导型、商品主导型和结构主导型。
区分商业设施之间的关联类型和程度,可以揭示商业设施分布的经济关联性,对分析商业空间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二)城市商业区位研究商业区位研究在空间尺度选择上经历了从宏观结构研究到微观区位选择的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也商业地租、宏观经济条件和城市结构等方面,对特殊区位条件下的城市商业区位研究则较少关注。
曹嵘、白光润等研究了城市交通对零售商业区位的影响,认为在交通影响下,城市零售商业微区位特征是沿着支路延伸和据点辐射指向,并影响商业街内部分异。
魏明洁、艾少伟,陈肖飞等通过对城市清真寺周边商业环境进行区位分析,发现西宁东关大寺周边商业行业空间呈现非均匀分布,且对城市交通便捷度与商业中心的影响较为敏感,具有“带状分布”和“点状分布”的特点。
(三)会展产业链会展产业价值链相互联接的基础是各行业资源相互交叉与互补,以及产品、服务和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尤其是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带来的协同优势和规模经济。
方忠、张华荣认为从是否必须由会展举办地配套产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会展上游产业可分为产业内链和产业外链,产业内链是指会展举办地的配套产业,如酒店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外链是指行业依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在更大范围内选择的供应商,如会展策划、视听设备等。
基于地域性文化广州地下商业空间设计论文
基于地域性文化的广州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中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被看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地面用地困难,同时可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下商业空间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了构建富有地域性文化的地下商业空间的思路。
关键词:地域性;地下商业空间;岭南文化;空间设计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城市发展中地下空间的开发越来越被看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地面用地困难,同时可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在西方发达国家,地下空间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下商业空间是地下空间利用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不仅能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亦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物质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强城市的抗灾害能力。
世界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迅速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成就,为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广州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历史广州的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由来已久,最早是由百货商场扩大经营面积而利用地下空间,1983年南方大厦百货商店地下商场正式对外营业,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地下商场。
而后地下通道和备战时期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开始慢慢被开发做商业用途。
上世纪90年代开业的潮流前线便是由人防工程改造而来,是广州最早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之一,也是广州发展地下商业空间的一个成功案例。
90年代至今,广州经济发展繁荣,自1997年一号线地铁通车以来,广州已经建成了六条地铁线路和一条apm线,形成了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地下交通充裕的客流量是潜在的消费群体,潜在的消费需求刺激了供给的出现,地铁沿线逐渐出现商铺出租、广告、银行代理点、地下电讯等。
地铁网络带动沿线物业升值,刺激周边资源开发,拉动了地铁周边的经济发展,因而吸引了大量地铁商用空间的投资。
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广州市新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五个片区,即都会区、花都片区、从化片区、增城片区和南沙片区。
发展方向传统的城市格局使城市空间发展捉襟见肘,目前环境、交通、土地存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
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市向南发展的政策门槛,使广州有可能从传统的“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跃升为具有“山、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格局,为建设生态安全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广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通过控制和引导解决,要采用有机疏散、开辟新区、拉开建设的措施,力争优化结构、保护名城,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形象。
规划确定东、南部为都会区发展主要方向,确定都会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南拓:南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会议展览中心、生物岛、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将布置在都会区南部地区,使之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区域。
北优:北部是广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应优化地区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由于新白云国际机场在花都,在保证贯彻“机场控制区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发展临港的“机场带动区”,建设客流中心、物流中心。
东进:以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迁移,重整东翼产业组团,利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
西联:西部直接毗邻广州市直接吸引区——佛山、南海等城市,应加强广州同这些城市的联系与协调发展,加强广佛都市圈的建设,同时对西部旧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保护名城,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疏解。
城市结构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珠江呈枝状蜿蜒流过广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沿江发展的城市景观。
沿珠江前航道发展带、沿珠江后航道发展带、沿沙湾水道发展带,与广州旧城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以及沿地铁二号、三号线、四号线等多条用地发展轴交汇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发展形态。
广州市商业及写字楼市场分析
2011 年广州市商业及写字楼市场分析目录1.1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 (1)1.2广州市商业市场分析 (10)1.3广州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15)1.4广州市商服用地土地市场分析 (24)1.5重点功能区市场分析 (33)1.6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市场影响分析 (38)1.1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1.1.1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根据《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广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根据“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大商业格局。
广州市将着力构建“四线三圈、两轴一带”现代都市商业格局:1、拓展“四线”商业带:沿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快速轨道和快速干道交通放射线,实施“东推进、西延伸、南跳跃、北培育”的商业网点拓展战略。
2、打造“三层商圈”:“三层商圈”是指依托内、中、外三圈层构建的商圈,按照“内精、中厚、外强”的发展要求,形空间定位准确、圈层分工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商业圈层结构。
3、两轴一带:两轴一带是指老城区中轴线、新城区中轴线和珠江滨水带。
从越秀山至海珠广场的老城区中轴线及东西两侧的老街、从广州东站至海心沙的新城区中轴线及珠江滨水带是广州商业网点发展的主要发展轴。
《广州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3-2012)提出重点提升和建设一批商业功能区,一是六个都会级和二十个区域级零售和服务主导型商业功能区,二是由珠江新城、天河北和环市东组成的中央商务区,三是琶洲和流花两大国际会展商务区。
其中,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商务区、广州南站核心区、广州中轴线南区区域,白鹅潭区域形成商业网点布局中六大重点规划功能区,成为广州商业网点规划的主要区域,主导商业市场发展。
1.1.2重点功能区规划1 、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珠江新城—员村地区规划用地面积12.04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404 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48.8 万,居住人口28 万。
其中珠江新城地区用地面积为6.5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00 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30 万,居住人口18 万。
广州市服装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广州市服装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目录广州市服装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一.目标选择 (4)二.分析内容 (5)1.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商圈 (5)2流花服装批发商圈空间结构分析 (5)3.广州十三行商圈服装批发商圈 (7)4.十三行服装批发商圈空间结构分析 (7)5. 广州沙河服装商圈 (9)6.沙河服装商圈的空间结构分析 (9)三.三大服装批发商圈的比较分析 (10)1.具体情况比较 (10)2.数据化地图的分析比较 (12)四.最后小结 (14)摘要:通过对广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典型服装批发商圈的研究来了解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分布。
并且通过多方面调查获取数据以及利用数字化地图的地理信息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服装批发市场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影响因素。
最终得出结论并发现问题以及提出建议解决方案促进广州服装批发市场的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空间分布区位影响因素批发市场商圈广州市服装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一.目标选择广州,是在华南最大的中心城市和商品集散地,建有服装批发市场70多个,汇聚了全省以及国内主要地区的服装品牌,辐射力量影响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东欧。
年批发销售额大18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早期的广州批发市场大多位于老城区,由于当时的批发市场规模小,因此对交通条件依赖很小。
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批发市场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批发市场也开始从旧城区向其外围扩散,并沿着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干线分布。
服装批发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广州有着众多服装批发市场,所经营的范围非常广,种类也非常繁多,并且许多批发市场都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区,车站火车站等周边,交通非常便利。
(见图一图二)有利于商品和人流的流通,从而使得行业发展更加迅速。
而在广州众多服装批发市场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大服装批发商圈就是广州的流花服装批发商圈,沙河服装批发商圈和十三行批发商圈。
因此,我们小组决定以这三个服装批发商圈为代表对广州市的服装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广州西关大屋空间形制演变研究
12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191.2新居住街区19世纪十三行两次毁于大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关住宅远离沿江一带,转而在机房区以西(今光复中路、龙津东路一带)进行开发[2]。
1860—1880年建设的宝华片区,至19世纪90年代建成多宝片区。
1890—1910年,多宝片区以北、上西关涌以南建设成逢源居住片区(见图2)。
新式居住街区采用正交街道系统,居住街块呈现条块状特征,大街宽4~5 m,小巷宽2~4 m。
街块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规模为泮塘五约的1.5~2倍。
2空间要素分析2.1地块单元泮塘五约各组团地块由内部道路细分为各户住宅的地块单元。
其宽度多为3~4.5 m,进深多为6.5~20 m,地块长宽比约为1∶2~4(见表1)。
民居多为单开间竹筒屋,少数为前后两进院落[3]。
这种小开间、大进深的地块单元,使沿街地块数量提升,均好性较高,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村内用地分配的公平性(见图3)。
西关新居住街区内大部分地块单元为9 m 宽,少量也摘要 清末民初广州西关开始有计划地建设新型居住街区,梳理西关的街块形态、地块单元与泮塘五约村落组团的联系,剖析两者居住单元的空间原型与转变,归纳西关大屋形制的演变过程。
研究认为,西关大屋的形制变化是近代西关土地价值急升和居住者生活方式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泮塘五约;西关大屋;空间形态;空间原型中图分类号 TU-092.1/.7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广州大学“适应声振环境的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PT2520220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江门侨乡多尺度城镇建筑遗产体系研究”(GD23XLN18)DOI 10.19892/ki.csjz.2023.19.26Abstrac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Xiguan of Guangzhou began to build new residential blocks in a planned way. By sort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block form and plot unit of Xiguan new residential area and Puntong Wuyue village group,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prototype and evolution of the two residential units, and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Xiguan Grand House. It turns out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form and structure of Xiguan Grand houses ar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pid rise of land value and the changes in the way of life of the residents.Key words Puntong Wuyue Village; Xiguan Grand House; spatial form; spatial prototype1西关居住街区的建设与发展1.1泮塘五约泮塘五约位于今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上自然水网丰富,村落空间结构与水道关系密切,用地被河流划分为多个地块,大致可分为北部、西部、南部三个组团(见图1)。
【议论文】扭曲的空间_1200字
【议论文】扭曲的空间_1200字空间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它是无形的却又具有实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空间也经历了许多扭曲和变异。
本文将讨论这些扭曲的空间并探讨其原因。
商业化是导致空间扭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活动不断膨胀,商业空间也随之扩大。
商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例如城市中心区域的过度商业化,许多原本应该属于公共空间的区域被私人占有,公共空间的减少使得人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
商业化还导致了空间的单一化和同质化,许多商场和购物中心的设计和装饰相似,使得人们在这些地方失去了寻找独特和个性的能力。
城市化也是造成空间扭曲的原因之一。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集聚使得城市空间变得紧张和拥挤。
许多城市中心区域充斥着高楼大厦和人流,人们的活动被压缩在狭小的空间内,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这使得城市空间变得扭曲和失去了原有的人文精神。
科技的进步也给空间带来了扭曲。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虚拟空间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虚拟空间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往和活动不再局限于现实空间中,而是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
虚拟空间的出现也带来了问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联系和关系变得越来越弱,这导致了现实空间的扭曲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空间的扭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化、城市化和科技的进步是导致这些扭曲的主要原因。
我们不能让这些扭曲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空间。
我们应该减少商业化对公共空间的侵占,增加公共空间的可用性。
我们应该推动城市规划的合理化,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设计来缓解城市空间的紧张和拥挤。
我们应该找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平衡,既保持现实空间的独特性和个性,又利用虚拟空间的便利性和创造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和改善空间,使其成为人类生活和活动的良好场所。
工程案例分析3000论文范文
工程案例分析——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一、引言本文将对某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该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分析该案例,探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二、案例背景某工程建设项目是一座大型综合商业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拥有零售商店、娱乐场所、办公区和停车场等功能区域。
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化对项目的整体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三、问题分析在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阶段,该项目存在以下问题:1.功能区域布局不合理: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布局没有充分考虑到商业业态和用户流线的关系,导致整体空间组织欠佳。
2.建筑外观缺乏特色:外观设计较为平凡,缺乏独特的建筑形象和标识性特征,难以吸引潜在客户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3.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存在梁柱跨度过大、结构层高不够合理等问题,导致结构形式和承载能力不尽如人意。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方案:1. 功能区域布局优化通过对商业业态和用户需求的调研分析,重新设计功能区域的布局。
将零售商店、娱乐场所和办公区域进行合理的区隔,并考虑到用户流线和空间组织的关系。
同时,采用层次化布局,使各功能区域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提升整体效果。
2. 建筑外观设计优化参考当地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建筑外墙的材料、色彩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运用创新的外墙材料和独特的建筑形象,打造具有标识性特征的建筑外观。
同时,结合照明设计和景观设置,使建筑在夜间也能充分展现其美感和吸引力。
3.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在结构设计方面,通过合理的梁柱布局、跨度控制和层高设置等,优化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和防火性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实施效果经过设计方案的优化实施,该项目获得了以下效果:1.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商业区、娱乐区和办公区相互独立并具备良好的流线连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购物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商业空间结构特征分析林婷玲(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广州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千年商都,改革开放后,广州商业取得重大的成就。
本文从研究商业空间结构的背景出发,根据研究现状及空间商业结构的范围定义并结合广州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对广州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空间结构的特征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实际特点总结出目前广州市商业空间结构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广州市商业空间结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一、引言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实现科学化,研究成果和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研究集中于: 以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大中城市商业供给设施为基础资料,运用“铜心”模型、多因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算城市零售业设施的中心性、等级性,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理论划分我国城市内部市级、区级、小区级商业中心的三级商业网点等级结构。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 是城市的主要职能。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广州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千年商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商业都市之一和对外商贸的重要口岸城市。
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率先改革开放,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市场繁荣,满足人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广州市的商业空间结构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发展预测和商业网点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调整商业业态,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业格局和体系,打造现代化大商都,充分发挥广州商业中心的作用,更好地为珠三角和华南地区服务。
二、研究范围及研究资料:广州全市域范围,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萝岗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市、从化市。
本文完成所获得的资料主要是参考已公开发表的著作、论文以及部分规划项目等。
广州的数据主要从广州市经贸网、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以及网络等提供的资料获得。
三、研究内容1、本文研究内容是在总结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尽量调查全市商业网点布局现状,分析其特征。
2、基本概念:1)商业: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物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
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
商业源于原始社会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它的本质是交换,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
商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其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2)商业空间结构:宏观上是指商业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根据各种商业业态在一定空间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商业各业态和业种在地域的分异布局,微观上也指商业内部购物环境和商品的布置等。
本文所研究的是宏观上的商业空间结构——商业业态在一定空间地域上的表现形式。
3)零售网点:指各种面向消费者开展零售购物的商店以及由各种商店集聚而成的复合体。
以营业面积为主要标志进行零售网点的规模等级划分:大型零售网点:指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网点。
中型零售网点:指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的零售网点。
小型零售网点:指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下的零售网点。
4)零售业态:零售企业的营业形态简称“业态”。
根据《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涉及到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的业态主要是百货店、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专业店、家居建材商店和购物中心。
其中仓储式商场、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百货店、大型专业店、购物中心属于大型零售业态。
(表1-1)5)商业功能区:是各种规模、业态的零售业、批发业及餐饮、住宿、娱乐等关联服务业组成的商业组团。
分为都会级、区域级和社区级三级。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大型零售商店,包括营业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和大型专业店等零售业态。
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主要布局在都会级商业功能区和区域(片区)级商业功能区。
表1-1 零售业态分类表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等有关资料整理而成3、广州市大型零售网点空间结构特征: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商业都市之一和对外商贸的重要口岸城市。
广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十字方针,促进城市空间发展从拓展增长走向优化提升,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一个都会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南部、萝岗区的南部地区和沙湾水道以北地区;两个新城是南沙滨海新城,包括南沙区和番禺区在沙湾水道以南地区;东部山水新城,包括萝岗区的北部地区和增城市的中新镇、朱村街道;三个副中心则是指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从化副中心。
(如图1-1)这种结构使广州市的商业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组团式。
本文根据广州商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结合城市空间结构来分析商业空间结构的特征。
图1-1(1)商业功能区布局:商业功能区的分级体系,包括都会级、区域级和社区级。
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主要布局在都会级商业功能区和区域(片区)级商业功能区。
截止到2010 年,广州市已形成13个商业功能区,7 个正在建设,海珠南等6个商业功能区尚未形成,详见图1-2A.都会级商业功能区:已形成的5 个都会级商业功能区为:北京路、环市东、农林下路-中山三路、十三行-上下九、天河路商业功能区;在建的8 个为白鹅潭、琶洲、珠江新城、白云新城、万博-长隆-汉溪、南沙、新华、南岗-新塘商业功能区。
B.区域(片区)级商业功能区:已形成的7 个区域(片区)级商业功能区包括:江南、晓港、石井-新市、大沙地、市桥、荔城、街口商业功能区;在建的4 个包括:奥体、嘉禾、广州大道北、大学城商业功能区。
图1-2 广州市商业功能区现状分布图(2)发展规模:广州市已建成营业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为205 个,建筑面积为621.6 万平方米;在建和规划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为50 个,建筑面积为576.8 万平方米,详见表1-2。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2 年末,广州市营业及在建、规划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为269个,建筑面积为1403.7 万平方米,详见表1-3。
注:数据根据广州市经贸委提供资料整理。
其中,大型百货店以广州友谊商店、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公司和广州王府井百货为代表,大型综合超市以吉之岛、百佳、万家、好又多为代表,大型专业店有广州购书中心、联邦家居广场、东泽电器昌岗店、金海马家居中心,仓储式商店有正大、万客隆,购物中心有天河城、中华广场、荔湾广场、正佳广场、丽影广场、万达广场等为代表。
(3)布局特点分析:◆根据上述广州“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来分析广州市商业空间结构,一个都会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南部、萝岗区的南部地区和沙湾水道以北地区;两个新城是南沙滨海新城,包括南沙区和番禺区在沙湾水道以南地区;东部山水新城,包括萝岗区的北部地区和增城市的中新镇、朱村街道;三个副中心则是指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从化副中心。
整体上来看,广州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基本上呈东西向的带状分布,自西向东,过了天河区石牌东路后,商业网点逐渐变疏。
其空间布局呈现出交通指向明显、空间分布极化的特点。
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大型零售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都会区。
◆大型零售商业网点沿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指向型明显,主要沿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布局,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完善,大型零售商业网点靠近地铁站布局的特征日趋明显;等级结构明显,空间分布极化,外围城区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分布较稀疏,服务力不足,导致消费者过度指向指向城区。
(详见图1-3)◆都会区:都会区是大型零售网点分布最多的地区,拥有天河城、正佳广场、荔湾广场、中华广场等著名大型购物中心和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广州王府井百货等大型百货店。
该区域共有各种大型零售网点163个,占全市总数的79.51%,总营业面积535.7万平方米,占全市大型零售网点营业面积总数的86.18%。
都会区中,越秀区有21个大型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57.7万平方米,分布在北京路、长堤、中山五路、解放路、人民路等处。
荔湾区有15个,总营业面积45.5万平方米,分布在沿江路、下九路、宝华路、中山八路、周口路等处。
海珠区有29个,总营业面积56.9万平方米。
分布集中在江南大道、新港西路、前进路一带。
天河区有39个,总营业面积201.5万平方米。
天河区大型零售网点的业态最为齐全,包括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购物中心,主要分布在位于城市东轴线上的天河路和天河北路两处。
黄埔区有13个,总营业面积23.3万平方米,分布集中于大沙地。
白云区有22个,总营业面积72.8万平方米,主要位于广州大道北,广源中路、机场路、三元里等处。
番禺区有24个,总营业面积75.7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市桥。
◆副中心区:副中心区共有大型零售网点40个,占全市大型零售网点总数的19.51%,总营业面积84.2万平方米,占全市大型零售网点营业面积总数的13.55%。
花都区有25个,主要集中在新华镇;从化市有5 个,主要位于街口镇;增城市有10个,主要集中于新塘镇。
◆新城区:新城区大型零售网点最少,只有大型零售网点2个,占全市大型零售网点总数的0.003%,总营业面积4.1万平方米,占全市大型零售网点营业面积总数的0.006%。
萝岗区有1个,位于在青年路;南沙区有1个,位于启航路。
图1-3 广州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现状分布图广州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正在形成“一心多点,两轴一带”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环城高速以内的城区,是现状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的主要集聚区;“多点”是指环城高速以外城区的多个大型零售商业网点集聚区,包括白云新城、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萝岗新城、广州南站、南沙等组团,是带动区域零售业升级发展的重点功能区。
“两轴一带”构成广州市大型零售商业网点的骨架,“两轴”是指城市传统中轴线和城市新中轴线,“一带”是指白鹅潭——琶洲-员村——黄埔区的珠江黄金岸线,综合利用商务性岸线、生活性岸线、旅游性岸线、景观性岸线,发展商业集聚的滨水空间,造为国际商贸业集聚带。
详见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