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岳麓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某某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及意义。

(2)通过《对外开放新格局地区示意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以某某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从而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城市变化的资料,学会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积累历史知识;(2)学唱歌曲,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3)通过《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图片与《中英某某条约》签字图片对比,深刻体会“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理想;(2)通过采访老人,了解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状况,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恩,学会珍惜;(3)通过搜集语录,收集他老人家为改革开放做贡献的事迹,,学习他老人家勇于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浦东新区难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合作探究的模式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1) 预习课文,编写结构提纲, 思考书本上提出的有关问题.(2) 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没有歌声,就没有生命。

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歌曲,同学们认真地听,仔细地看。

(展示课件)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边出示课件边提问)老师: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谁?学生:。

老师:对。

他是。

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那么材料中“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吗?学生:某某。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导学稿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导学稿

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备课人审核人课题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型新课总课时总10课时目标了解和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自主学习】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一步——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年增设经济特区第二步——年开放等个沿海城市。

第三步——年建立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年增设第四步——年,开放。

进入,我国形成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年,(简称WTO)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堂检测】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开放的深圳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3.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 ③②①D.①③②4.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

它就是()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6.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④③②①【学习反思】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自主学习】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1984年广州、上海 14个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岳麓版 .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岳麓版 .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岳麓版【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学习重点】识记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过、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结合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法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知识梳理】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影响1、经济特区的含义:特在哪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建立: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第一个)、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3、建立原因:P145地理位置优越;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联系。

4、、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带1、建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2、开放浦东3、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

(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思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有何特点?(结合地图分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内地特点:从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沿海、沿边、沿江、内陆中心城市扩展,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说课课件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说课课件
第八页,共25页。
导入
• 通过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来导入本课,这样可以吸 引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 设计提问: •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哪一事件? • 2、歌曲中的一位老人是指谁? • 3、老人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第七页,共25页。
说学法
•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 之以渔,则受益无穷。”教学同样如此, 我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 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 中学法。因此,在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采取观察、小组讨论、合作 探究学习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 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 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 提问:发展速度最快、成就最大的特区是哪个特区? • 学生根据阅读课本57页至58页文字回答。教师确定:深圳。
第十三页,共25页。
教学过程(四)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提问:建立经济特区后,党中央为使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对外开放上采取了哪几大战略步骤和举措? 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思考回答。随后教师讲评指出:一是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 市;二是建立三大沿海经济开放区;三是开发开放浦东;四是开放长 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 提问: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哪一年?这14个城市名称分别是什么? 中央给予这些城市有哪些开放政策?开放它们有何作用?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教师归纳总结:第一问是:1984年。第
第三页,共25页。
说学情
•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我阅读能力, 所以我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以提问 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和自己进 行思考,问答我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完成 教学。但本课有些内容过于深奥和枯燥, 比如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不同阶段实行的政 策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的含义,对于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很难 明白,这就要求教师以各种有效教学手段 帮助他们掌握这些内容。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八下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八下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班级姓名学习目标(预习前认真阅读如下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措施一、激趣导入中国正式亮相WTO 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沙祖康挂牌看了上面两幅图后,你有什么感想?二、知识储备(利用网络查找下列内容,并对感兴趣的内容制成幻灯片向同学们展示)1、今天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特区2、春天的故事歌词3、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内容4、中国加入世贸利弊谈三、自主探究(可以通过阅读课文后独立思考作答,也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搜索,然后将答案要点工整记录下来)1、我国有多少个经济特区,主要在哪两省?2、兴建特区有什么作用?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3、中国在哪年的什么会议上加入世贸组织?4、中国世贸组织有哪些好处?四、轻松阅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浦东长江入海口南岸的滨海地带,占地40多平方公里,距上海市中心约30公里,距虹桥机场约40公里。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1997年10月全面开工,1999年9月建成通航。

一期建有一条长4000米长、60米宽的4E级南北向跑道,两条平行滑行道,80万平米的机坪,共有76个机位,货运库面积达5万平米,同时,装备有导航、通讯、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浦东航站楼由主楼和候机长廊两大部分组成,均为三层结构,由两条通道连接,面积达28万平米,到港行李输送带13条,登机桥28座;候机楼内的商业餐饮设施和其他出租服务设施面积达6万平米。

浦东机场一期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能满足2008年第二座候机楼投入使用前的运营需要,即具备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365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目前,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

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

五、自我测评1、学唱《春天的故事》并思考: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怎样扩大的?歌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980年正式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A天津、深圳、海口、厦门 B、上海、厦门、珠海、广州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D、深圳、汕头、厦门、福州3、思考: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哪些区别?。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步教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同步教案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思路对外开放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对外开放的成就及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师:“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歌颂的是什么事吗?生: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师:主要歌颂的是对外开放政策。

1979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做出了对外开放的英明的决策,从此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

在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对外开放的原因合作探究1:我国为什么要走向对外开放?(学生讨论)课件显示补充材料: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2 岳麓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开放的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培养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信念和责任,与时俱进。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教学难点:
1、: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思路: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创设历史情境
构建历史亲缘点
自主学习
1、师投影学案
2、结合学案师生共同学习本课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学案。
1、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现实中的对外开放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评对外开放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印象中的对外开放和课本上介绍的对外开放,看看我们说对了多少?
学生评价,并说明理由鼓励学生大胆地分析问题,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意识。
4、教师定题,把握课堂难点。
收获历史
师投影对外开放前后深圳比较图。
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外开放的启示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念。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方向,正因为有了今天的对外开放和前面的对内改革,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所以中国在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合作自主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比较,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作业:
自选一道探究题进行探究,以书面形式展示探究成果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讲述信息:(1)什么是世贸组织?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一年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2)我国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世贸组织哪一次会议上签字加入的?请讲一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讨论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消除加入该组织的不良影响?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讨论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
济特区?(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实践创新:深圳特区建设者最著名的口号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句口号的看法。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对外开放新格局》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
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二、导入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的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实践创新: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想像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会怎样?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
A. B. C. D.
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D.毛泽东、周恩来
8、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包括()
①深圳②厦门③海南岛④汕头⑤珠海
3、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9、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城市()
A.珠海B.深圳C.汕头D.厦门
(2)、经济开放区: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等三个。
(3)、90年代,以开发开放为龙头,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
(4)、对外开放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3、阅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既是,又是挑战。
二、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深圳建设者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的看法?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学习重点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创立经济特区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难点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2.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想象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是怎样?
四、达标训练
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稿 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稿 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学稿岳麓版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备课人审核人课题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型新课总课时总10课时目标了解和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自主学习】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一步——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年增设经济特区第二步——年开放等个沿海城市。

第三步——年建立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年增设第四步——年,开放。

进入,我国形成了“”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年,(简称WTO)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堂检测】1.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开放的深圳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 ③②①D.①③②4.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

它就是()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5.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6.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④③②①【学习反思】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自主学习】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1984年广州、上海 14个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名师教案1 岳麓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名师教案1 岳麓版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知识1、分析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背景。

2、分析经济特区建立的条件,含义及特区建设的重大成果。

3、对外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的概况及影响。

4、了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5、了解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的主要成就及历史意义。

二、能力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掌握好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堂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1、通过改革开放近30年伟大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代自豪感、责任感。

2、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3、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四、重、难点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五、教学方法1、历史问题探究法。

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整合——延伸拓展来组织探究,通过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努力使学生通过“趣中激”,达到“乐中学”的目的。

2、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1、制作课件。

2、准备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设备。

七、教程(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展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利用幻灯片展示自主探究的三个问题。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探究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探究三:对外开放的成就(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1、探究形成的背景探究过程设计:(1)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材料(2)提出讨论题目:结合视频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讨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3)组织学生讨论(4)完成国际、国内背景的要点总结国际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背景:①“十年文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4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4 岳麓版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习重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学习难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知识梳理】一、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国际:1、政治: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正常化;③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缓和;2、经济: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②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国内:1、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2、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1)经济特区的概念: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优越发展条件:A、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B、地处沿海,交通便利;C、是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利于吸引侨资D、依托广阔经济腹地,资源丰富(3)经济特区建立过程: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将其设为_海南_经济特区。

(4)经济特区的意义: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概况: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扥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_环渤海经济圈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区。

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意义:①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内地开发。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特点:①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②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2)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案 岳麓版

word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学习目标:1、以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认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3、通过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

本课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自学内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之一就是___________;其重大突破是兴建___________。

(2)1980年,国家首批四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最快、最典型的是___________。

2、某某建省及将某某岛建为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___________,将某某建成经济特区。

3、某某特区的经济发展(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年,国家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某、某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某、___________。

2、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1985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闽南三角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区)。

3、浦东开发20世纪90年代,由开放某某___________,进而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并逐渐向___________推进。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______。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2)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思考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想像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将会怎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感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史实,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过程,学习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内涵,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3)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联系身边实际,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2)认识对外开放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学习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导入新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的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学习重点】识记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过、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

【学法指导】结合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法概括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知识梳理】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影响1、经济特区的含义:特在哪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它的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建立: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第一个)、珠海、汕头、厦门、海南(1988年)3、建立原因:P145地理位置优越;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联系。

4、、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带1、建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2、开放浦东3、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

(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思考: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有何特点?(结合地图分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内地特点:从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沿海、沿边、沿江、内陆中心城市扩展,逐渐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

基础不同: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二、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1、什么叫引进来?什么叫走出去?即招商引资与开拓国际市场;2、两者关系:“引进来”是“走出去”的基础,“走出去”是“引进来”的目的;3、作用:解决资金不足;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体制完善。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机遇与挑战并存。

段、2、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1)复关的努力:中国本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因历史原因被中止。

从1981年起中国开始列席总协定的会议,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的申请,但是直到1994年,由于美国等国家的阻挠,中国未能恢复缔约国地位,也未能成为世贸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2)入世的历程: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入世谈判。

从1997年到2001年,经过与各成员国漫长的双边谈判,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束了长达15年的入世历程。

3、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⑴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⑵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思考:中国为何要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可参考课后阅读材料)附课外阅读材料中国加入WTO的利和弊2001年12月11日,我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国际舞台上的一员。

同时这一天,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日子,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级。

世贸组织是当今最大的国际经济组织,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一起,并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然而,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呢?它的前身是关贸边协定,指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通过双方签署的有关得到法律保护的,有利于增进双方经济利益发展的双边协议。

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加入WTO有以下有利因素:1、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加入WTO后,我国将享受成员国拥有的最惠国待遇。

这不仅能享受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市场的好处,使主要贸易大国对我国的歧视性做法逐步取消,而且会使我国产品拥有比过去更为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出口的发展。

加入WTO后,我国要履行WTO规定的义务,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这将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增强我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

2、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入WTO,将为实施这一战略任务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通过WTO其他成员方对我国开放市场,可以将我国一些长线产品和产业转移出去;通过我国对其他成员方开放市场,可以利用外国资金、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3、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世贸组织的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和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加入世贸组织,将会推动我国改革的进程。

同时,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将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

4、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加入WTO,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可以充分表达和反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我国还可以利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减少与其他国家发生正面摩擦和冲突,有效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5、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们需要寻求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的保障,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好地趋利避害,保护和壮大自己。

加入WTO,我国与其他成员方均须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办事,相互开放市场。

这将有利于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同时,加入WTO还有利于我国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扩大出口。

加入WTO也有利于建立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设厂办企业,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入WTO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进一步开放市场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过去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自主地决定市场准入、削减关税和取消非关税措施。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遵守WTO关于市场开放的规定,这对我们开放市场的速度和步骤会形成一定压力。

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成本高、技术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二,我国的对外经贸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我国现行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全符合WTO规则的规定,虽然这也是我国深化对外经贸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们在观念和体制上都存在许多不太适应的地方,政府机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三,多边争端解决的裁决也可能出现对我不利的结果。

世贸组织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则受其损。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待完善,还有一些政策规定和企业行为与WTO规则不一致,再加上对WTO规则了解不够,经验不足,即使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我们还是有可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打输官司"。

总之,"入世"不可能一夜之间给中国带来繁荣,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带来灾难。

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

从长远看,融入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的尽早确立。

尽管我们必须承担必要的义务,但这还是有利于推动中国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和一些重大举措的出台,有利于加快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进程。

从中期看,有些行业会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但压力也会促使这些行业提高它们的竞争实力。

短期内,则可能会对一些企业造成冲击,一部分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关、停、并、转。

但应该看到,不能简单地、片面地理解"入世"的种种利弊。

不能说某一行业就肯定有利,某一行业就一定有弊。

有利的行业,搞得不好,"入世"以后也会产生弊;反之,看起来似乎不利的行业,调整得好也大有可能转弊为利。

例如,一般认为"入世"对纺织业是有利的,取消配额以后可以扩大出口。

然而,从我国纺织业发展现状看,既面临着墨西哥和东南亚低工资国家、地区的竞争,自身也存在着主导产品档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缺陷。

像我国的高级服装面料本来大都依赖进口。

关税降低以后,高级纺织品面料生产企业就会面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局面,提升产品结构就会有困难。

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新的"弊"。

再从汽车行业来看,似乎由于关税降低和外国轿车的进口,使得国内汽车生产业面临困难。

但是,我国的汽车业目前在规模、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全国汽车制造厂有200多家,而年产量只有100万辆,还不如美国通用公司在底特律的一个车间。

以往受高关税的保护,国内汽车厂家生产水平再低,也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很可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

"入世"后有了压力,可能就要进行调整,实行合并、资产重组,就有希望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出口的过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把我国汽车业的规模、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韩国汽车业就是在10年内从无到有,并且出口到日本的。

所以,弊也可能转变为利。

又比如,医药行业长期仿制国外产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入世"以后,将迫使制药业走技术创新道路,很多潜在的资源如中药制成品的出口,会有丰富发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