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14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载 体 的 选 择 标 准
常用载体: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 粘粒(柯斯质粒)、细菌/酵母人工染色体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被扩增而特意设计的载体。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 为使插入的外源 DNA 序列可转录翻译成多肽链而 特意设计的 载体。 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如 启动子、RBS、终止子等)。
(三)目的基因(又称外源DNA)
• 基因组DNA:
在真核生物体,基因组是指一套完整单倍体DNA
(染色体DNA)和线粒体DNA的全部序列。
• cDNA:
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mRNA或病毒RNA)互补的
单链DNA。。
(四)基因载体
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
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重组DNA分子 的获得
重组DNA分子 的扩增(克隆)
目的 :
1、获得大量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
2、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基因工程---- 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
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
又称重组DNA工艺学。
生物技术工程: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酶工程、细胞工程等
(二) 工具酶
接合作用
转化作用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
--DNA克隆,分子克隆
1972年,伯格首次证明可以用两种不 同物种的基因来人工合成DNA分子. 因在核酸的生化领域完成的重大研究 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赫伯特· 博耶和斯坦福大学的斯坦 利· 科恩公布了他们的重组试验。他们使用的是大肠杆菌 中具有抗四环素功能的pSC101质粒,通过在这个质粒中嵌 入能够抗卡那霉素的基因,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就可以 在同时加入了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繁殖。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一、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是指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1.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相互接触时,DNA分子即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这种遗传物质的转移方式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2.转化和转染:由外来DNA引起生物体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噬菌体常常可感染细菌并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也可引起细菌遗传性状的改变。
通过感染方式将外来DNA引入宿主细胞,并导致宿主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的过程称为转染(transfection)。
转染是转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整合和转导:外来DNA侵入宿主细胞,并与宿主细胞DNA进行重组,成为宿主细胞DNA的一部分,这一过程称为整合。
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的外来DNA,可以被切离出来,同时也可带走一部分的宿主DNA,这一过程称为转导(transduction)。
来源于宿主DNA的基因称为转导基因。
4.转座:转座又称为转位(transposition),是指DNA的片段或基因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现象。
这些能够在基因组中自由游动的DNA片段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两种类型。
⑴插入序列:典型的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是长750-1500bp的DNA片段,由两个分离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转座酶基因。
当转座酶基因表达时,即可引起该序列的转座。
其转座方式主要有保守性转座和复制性转座。
⑵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s)是可从一个染色体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的分散的重复序列,含两个反向重复序列、一个转座酶基因和其他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由一组可变区基因(VH)和一组恒定区基因(CH)构成,通过这些基因的选择性转座和重组,就可以转录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免疫球蛋白重链,以对付不同的抗原。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14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Holliday模型中,同源重组主要4个关键步骤
①两个同源染色体DNA排列整齐 ②一个DNA的一条链断裂、并与另一个DNA
对应的链连接,形成Holliday中间体 ③通过分支移动产生异源双链DNA ④Holliday中间体切开并修复,形成两个双链
重组体DNA,分别为: 片段重组体(patch recombinant)
5´ 3´
5´
3´ DNA 5´
3´
3´
5´ 连接酶 3´
5´
3´
5´
3´
5´
5´
3´
5´
3´
Holiday中间体
5´ 3´ 3´ 5´
3´ 5´
3´ 5´ 5´ 3´
3´ 5´
3´
3´
5´
5´
内切酶 (ruvC)
5´ 3´
5´ 3´
Hale Waihona Puke 3´5´5´ 3´
5´ 3´ 5´ 3´
5´ 3´
3´ 5´
DNA连接酶
Ⅰ类酶由三种不同的亚基组成,需要Mg2+、 S-腺苷酸甲硫氨酸(SAM)和ATP为辅助因子。这 类酶识别部位复杂,特异性差,通常在识别部位 周围400~7000bp范围内切割DNA。
Ⅲ类酶由二种亚基组成,需要Mg2+、ATP为辅 助因子,DNA切割发生在识别部位周围25~27bp 范围内。
Ⅱ类酶由一种亚基构成,切割DNA仅需要 Mg2+作为辅助因子,DNA切割就发生在特异识 别部位范围内。Ⅱ类酶切割DNA的特异性强, 被分子生物学家广泛研究,通常所指的限制性内 切酶,即指此类酶而言。
例 (一)λ噬菌体DNA的整合
λ噬菌体的整合酶识别噬菌体DNA和宿主 染色体的特异靶位点发生选择性整合;反转 录病毒整合酶可特异地识别、整合反转录病 毒 cDNA 的 长 末 端 重 复 序 列 (long terminal repeat, LTR)。
14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重组DNA技术学 recombination DNA Technology
自然界不同物种或个体之间的基因重组和 基因转移是经常发生的,它是基因变异和 物种演变、进化的基础。 人类进行基因克隆、动物克隆以及基因治 疗等科学实验和实践中所进行的基因操作 也离不开基因转移和重组。 重组DNA技术就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基 因转移和重组的认识发展起来的。
基因重组有多种方式。
DNA重组 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 转 座 (transposition)
一、同源重组
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 同 源 重 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 又称基本重组。 又称基本重组。 基本重组 是最基本的DNA重组方式 , 重组方式 是最基本的 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 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在两 个 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 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 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 单链或双链片段的交换。
一、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 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
(一) DNA克隆 克隆 克隆(clone) 克隆
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 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克隆” 在生物学领域不同层次的含义
(1)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 、 DNA克隆、 基因克隆:
将某一特定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 载体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 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段的“群体”。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2

•一、同源重组是最基本的DNA重组方式
➢ 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又称基本重 组(general recombination)。是最基本的 DNA重组方式,通过链的断裂和再连接, 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或双 链片段的交换。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2
•DNA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位点特异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 座重组 (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2
•(二)细菌的特异位点重组
•沙门菌H片段倒位决定鞭毛相转变。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2
➢ hix为反向重复序列,它们之间的H片段 可在Hin控制下进行特异位点重组(倒位)。 H片段上有两个启动子P,其一驱动hin基 因 表 达 , 另 一 正 向 时 驱 动 H2 和 rH1 基 因 表 达 , 反 向 ( 倒 位 ) 时 H2 和 rH1 不 表 达 。 rH1为H1的阻遏蛋白基因。
➢ 以E.coli的同源重组为例,了解同源重组机 制的Holliday模型。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2
Holliday模型的4个关键步骤:
➢ 两个同源染色体DNA排列整齐; ➢ 一个DNA的一条链断裂、并与另一个DNA
对应的链连接,形成Holliday中间体; ➢ 通过分支移动产生异源双链DNA; ➢ Holliday中间体切开并修复,形成两个双链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14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 细菌的基因转移包括接合、转化、转导
作用等,在这些过程中不同DNA分子间发
生的共价连接即为重组。
• 重组DNA(基因克隆)技术是应用酶学 的 方法, 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接
合成复制子,再导入宿主细胞,筛选出
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经扩增提取获
得大量同一DNA分子。
•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可概括为“分、 切、接、转、筛”。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DNA聚合酶I
• 逆转录酶
• T4DNA 连接酶
• 碱性磷酸酶
• 末端转移酶
• Taq DNA聚合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 的一类内切酶。
BamHⅠ GGATCC CCTAGG G GATCC CCTAG + G
原 位 杂 交
2、非直接选择法:
免疫学方法:如免疫化学方法
酶免检测法
• 重组DNA技术简单概括为:
“分、切、接、转、筛”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一)疾病基因的发现与克隆 (二)生物制药 (三)基因诊断 (四)基因治疗
(五)遗传病的预防
小
结
• 自然界基因转移伴发重组的形式有多种。
的受体分子(转化子)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化学合成法
要求: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其
产)
组织或细胞染色体DNA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片断 克隆载体 重组DNA分子 受体菌基因组DNA:在真核生物体,基因组是
指一套完整单倍体DNA(染色体DNA)和 线粒体DNA的全部序列。
(四)基因载体(克隆载体):为携带目 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 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G + GATCC CCTAG G
A +割位点 名 称 识别序列及切割点
切割后产生5’突出末端: BamHⅠ 5’…G▼GATCC...3’ Bgl Ⅱ 5’…A▼GATCT...3’ EcoR Ⅰ 5’…G▼AATTC...3’ Hind Ⅲ 5’…A▼AGCTT...3’ Hpa Ⅱ 5’…C▼CGG...3’ Mbo Ⅰ 5’…▼GATC...3’ Nde Ⅰ 5’…GA▼TATG...3’ 切割后产生3’突出末端: Apa Ⅰ 5’…GGGCC▼C...3’
GTCGAC CAGCTG
切割的化学本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形成含5’— P 和3’—OH 末端的两个DNA片段。 对一特定的DNA而言,识别序列碱基对少的,则切点 数多,产生的片段小。
G GATCC + G CCTAG 粘端切口
GTC GAC CAG + CTG 平端切口
⑥同功异源酶:
来源不同的限制酶,但能识别和切割 同一位点,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 又称DNA克隆或分子克隆
㈠.相关概念
– DNA克隆 – 工具酶
– 目的基因
– 基因载体
㈡.基本原理 ㈢.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
㈠.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
1. DNA克隆
⑴克隆(clone):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⑵获取同一拷贝的过程称为克隆化(cloning),即无性繁殖。 ⑶水平: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即DNA 克隆);细 胞克隆;个体克隆(动物或植物) ⑷DNA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 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 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DNA分子——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 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 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DNA (recombinant DNA) 。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共104页

沙门菌H片段倒位决定鞭毛相转变
DNA
启动序列
启动序列
hin
H2
I
H1
Hin重组酶
H2鞭毛素 阻遏蛋白
hin
H2
I
转位片段
H1
H1鞭毛素
目录
(三)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
免疫球蛋白(Ig),由两条轻链(L链)和两条重链 (H链)组成,分别由三个独立的基因族编码, 其中两个编码轻链(和),一个编码重链。
生物化学考试前答疑 时间:本周四、周五进行。 地点:生化楼 具体安排请到生化楼看通知。
目录
第21章
DNA重组和重组DNA 技术
DNA Recombination and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目录
第一节
自然界DNA重组和基因转移 是经常发生的
DNA Recombination and Gene Transfer Occur Frequently in Nature
轻链的基因片段:
L
V
J
C
重链的基因片段:
L
V
D
J
C
目录
CACAGTG(12/23)ACAAAAACC
GTGTCCAC
TGTTTTTGG
基因片段
目录
DNA的特性:保守性,变异性,流动性 DNA重组是指不同的DNA分子断裂并连接,从
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并构成新的DNA分子的 过程。
目录
DNA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 座 (transposition)
【学习课件】第十四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第一节 DNA的重组
DNA Recombination
完整版ppt
DNA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接合作用 (conjugation) 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位点特异的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 座 (transposition)
④Holliday中间体切开并修复,形成两个双链 重组体DNA,分别为:
1、片段重组体 (见模型图右边产物): 切开的链与原来断裂的是同一条链,重组
体含有一段异源双链区,其两侧来自同一亲本 DNA。 2、拼接重组体(见模型图左边产物):
切开的链并非原来断裂的链,重组体异源 双链区的两侧来自不同亲本DNA。
完整版ppt
例(二)细菌的特异位点重组
沙门氏菌H片段倒位决定鞭毛相转变
完整版ppt
hix为反向重复序列,它们之间的H片
段可在Hin控制下进行特异位点重组(倒位)。
H片段上有两个启动子P,其一驱动hin基因
表达,另一正向时驱动H2和rH1基因表达, 反向(倒位)时H2和rH1不表达。rH1为H1 的阻遏蛋白基因。
完整版ppt
(二)转化作用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 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 称为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
完整版ppt
例:溶菌时,裂解的DNA片段被另一细菌摄取。
完整版ppt
1943年,Avery将有毒型肺炎双球菌DNA与 无毒型肺炎双球菌一起培养,结果使无毒型肺 炎双球菌转变为有毒型肺炎双球菌。其原因就 是有毒型肺炎双球菌DNA进入无毒型肺炎双 球菌中,引起其遗传性状改变。
第14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限制性内切酶等工具酶的发现 载体的发现和构建
3.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要求
基因的结构和序列 基因功能和调节 新DNA分子的构建
二. 面临新挑战 解决新问题
1. 基因的结构 2. 基因的功能 3. 基因表达调节 4. 基因工程产品 5. 构建新基因
三. 相关的基本概念
1. 克隆 2. 目的基因 3. 载体 4. 工具酶 5. 宿主细胞
1. 能识别和切割DNA双链内部特异 核苷酸序列的一类核酸内切酶。
2. 核酸内切酶是原核细胞识别和破 坏外源DNA分子的初级免疫形式。
3. 原核细胞具有限制性/甲基化系统, 通过甲基化保护自身的DNA不被 破坏
②. 限制性内切酶分类
1. 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三类:Ⅰ 类,Ⅱ类和Ⅲ类。
2. 基因重组技术中使用的是Ⅱ类。 3. Ⅱ类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2. 黏性末端可分为 5’突出黏性 末端和 3’突出黏性末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后产生两种末端:
钝性末端(blunt end) 粘性末端(sticky end)
H in dIII
B am HI
GTCGAC GGATCC CAGCTGCCTAGG
GT+G CAC CAC GTG
G +GATCC CCTAGG
T4-DNA连接酶
pGEX-mApo CⅡ
pUC18质粒 pUC18 质粒
小鼠肝组织总RNA的提取
SmaⅠ
RT-PCR
ApoCⅡ
EcoRⅠ
T4-DNA连接酶
EcoRⅠ
附图1 pUC18-mApoCⅡ克隆策略
pUC18-mApoCⅡ
pGEX.3X质粒 4952bp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 串机缘 。事件 和决定 ,这些 机缘、 事件和 决定在 它们实 现的当 时是取 决于我 们的意 志的。2 020年1 1月4日 星期三 1时20 分14秒 Wednes day , November 04, 2020
•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0. 11.4202 0年11 月4日星 期三1 时20分1 4秒20. 11.4
➢ 整合后的外来DNA仍然可随染色体 DNA一起复制,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 行表达,但也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不表达。
三、整合和转导
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的外来 DNA,可以被切离出来,同时也可带走 一部分的宿主DNA,这一过程称为转导 (transduction)。 来源于宿主DNA的基因称为转导基因。 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出现的溶菌途径 和溶源菌途径就是典型的整合和转导的 例子。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Chapter 14 gene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是指DNA片段在 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 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指采用人工 方法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重组,并将重组后 的DNA引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或表达的过程。
第一节 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一、接合作用 当细胞与细胞相互接触时,DNA分 子即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 这种遗传物质的转移方式称为接合 作用(conjugation)。
一、接合作用
接合作用的典型的例子是细菌所含的一 种质粒DNA--F因子,该因子含细菌性 鞭毛蛋白编码基因,当F+细菌与F-细菌 接触时,性鞭毛连接就会在两细胞间形 成,F因子被酶切成单链并通过性鞭毛 连接桥向F-细胞转移,从而使F-细菌转 变为F+细菌。
第14章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_2

目录
CACAGTG(12/23)ACAAAAACC
GTGTCCAC
TGTTTTTGG
基因片段
重组信号序列
➢ 重链(IgH)基因的V-D-J重排和轻链(IgL)基 因的V-J重排均发生在特异位点上。在V片 段的下游,J片段的上游以及D片段的两侧 均存在保守的重组信号序列(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此重排的重组酶基 因rag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共有 两个,分别产生蛋白质RAG1和RAG2。
目录
(一)λ噬菌体DNA的整合
λ噬菌体的整合酶识别噬菌体和宿主染 色体的特异靶位点发生选择性整合;反转录 病毒整合酶可特异地识别、整合反转录病毒 cDNA的 长 末端重 复序列 (long termin a l repeat, LTR)。
目录
(二)细菌的特异位点重组
沙门菌H片段倒位决定鞭毛相转变。
目录
➢ 生物技术工程: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 工程、细胞工程等
➢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 实现基因 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 又称重组DNA工艺学。
➢ 目的: ① 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② 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目录
(二)工具酶
目录
➢ 技术水平: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 (即DNA 克隆) 细胞克隆 个体克隆(动物或植物)
目录
➢DNA克隆
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 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 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接合成一具 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复制子 (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 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 提取获得大量同一DNA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 重组DNA (recombinant DNA) 。
第14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共111页

2. 克隆载体的修饰
⑴.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选择与酶切 ⑵. 配伍末端的形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后产生两种末端:
钝性末端(blunt end) 粘性末端(sticky end)
H indIII
B am HI
GTCGAC GGATCC CAGCTGCCTAGG
GT+G CAC CAC GTG
G +GATCC CCTAGG
1. 碱性磷酸酶 2. 多核苷酸激酶 3. 末端转移酶
5. 宿主细胞
1. 宿主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由于原核细胞操作简单,遗传背景清 楚,故常用的为大肠杆菌等原核细胞。
2. 宿主细胞特别是宿主菌要安全,不会 造成疾病的传播。
3. 具有限制酶和重组酶缺陷。 4. 操作简便。 5. 5. 常用的大肠工程菌: E. coli DH5α
PCR的反应体系:模板DNA、特异 性引物、DNA聚合酶、dNTP及含有Mg2+ 的缓冲液。
外显子拼接法扩增人ApoCⅡ成熟肽编码基因
Exon3 Pa
intron3 Pc
Exon4
PCR Pb Pa
Pd PCR
上游片段AB 下游片段CD Pd
PCR
全编码序列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后产生两种末端:
用前景。
重组DNA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组DNA基本原理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
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 基因工程建立和发展的 基础
二. 面临新挑战,解决新问 题
三. 相关的基本概念
一. 基因工程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1. 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
DNA结构和功能的深入认识 遗传信息中心法则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细菌
噬菌体 感染 重组
溶源菌生长途径
3. 转导作用 (transduction)
溶菌生长途径(lysis pathway): 噬菌体感染宿主时,噬菌 体DNA在宿主内迅速增殖,产生 新的病毒颗粒,溶解细菌,释 放出新生噬菌体。
(lysogenic pathway): 噬菌体感染宿主 时,噬菌体DNA整合进 宿主染色上,随宿主 复制而复制。 当遇到DNA损伤时, 噬菌体(原噬菌体)从 宿主菌(溶原菌)染色 体上脱下来,进入溶菌 生长途径。
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特异位点重组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转座重组 (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8
(一)同源重组
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它通过链的断裂和 再连接,在两个DNA分子同源序列间进行单链 或双链片段的交换,又称为基本重组。 是最基本的DNA重组方式: 以E.coli的同源重组为例,了解同源重组机制。
29
Ⅲ型酶 Ⅱ型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命名
Hind Ⅲ
属 种 株
Haemophilus influenzae d株 流感嗜血杆菌d株的第三种酶
序
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 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 第四个字母代表株或型; 用罗马数字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
30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三)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定义:由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s,IS)和转座子 (transposons)介导的基因转移或重组。 (1)IS转座
IS特征:IS两侧有二个分离的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 IR)
一个转座酶(transposase)编码基因
CACAGTG(12/23)ACAAAAACC GTGTCAC TGTTTTTGG
切割位点(RAG2)
RAG1位点
18
免 疫 球 蛋 白 基 因 重 排 过 程
间插DNA V片段 RSS
单链切开 OH
RSS
RAG1 RAG2
J片段
OH
分子内转酯反应
单链切开 转移核苷酸 修复、连接
V片段
J片段
19
目录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Xiu-feng Gao West China School of Preclinical and Forensic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1
主要内容
3´ 5´ 5´ 3´
DNA 连接酶
5´ 3´ 3´ 5´
3´ 5´ 5´ 3´
Holiday中间体
10
A 5´ 3´ B 3´ 5´
3´C 5´ 5´D 3´
3´ 5´
5´ 3´
5´ 3´ 3´ 5´ A
Holiday中间体
内切酶 (RuvC)
A 5´ 3´
B 5´ 3´ 3´
内切酶 (RuvC)
IR Transposase Gene 有用基因 I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
24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
重组DNA技术是对携带遗传信息分子进行 设计和改造的分子工程,包括基因重组、克 隆和表达。也就是人工操作基因的过程。 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 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工艺学。
25
一、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
P hix
H2
rH1
P
H1
H1 鞭毛蛋白
P
沙门氏菌H片段倒位导致鞭毛相转变 导致H1抗原和H2抗原的交替表达
15
H片段倒位导致鞭毛相转变要点
• H片段有两个特异重组位点(hix) 为反向重复序列 • H片段上有两个启动子P 其一驱动hin基因表达 H片段可在Hin和Fis控制下进行特异位点 重组(倒位)。 另一正向时驱动H2和rH1基因表达 rH1为H1的阻遏蛋白基因。 • H片段反向(倒位)时H2和rH1不表达,H1表达。
目的 ① 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 ② 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
27
(二)工具酶
工具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功
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能
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和3´羟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 二酯键,使DNA切口封合或使两个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合成双链cDNA分子或片段连接 缺口平移制作高比活探针 DNA序列分析 填补3´末端
9
5´ 3´ 3´ 5´
3´ 5´ 5´
3´
3´ 5´ 5´ 3´
5´ 内切酶 3´ 3´ (RecBCD) 5´
3´ 5´ 5´ 3´ 5´ 3´
DNA侵扰 (RecA)
分支迁移 (RecA)
5´ 3´ 3´ 5´ 3´ 5´ 5´ 3´
5´ 3´ 3´ 5´
内切酶 (RecBCD)
5´ 3´ 3´ 3´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定义: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 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作用特点:识别序列有特异性; 大多数识别位点具有回文结构 酶解后产生特征性切口
GGATCC CCTAGG AT GC GC CG CG TA
平端切口 5′末端突出粘性末端切口 3′末端突出粘性末端切口
6
3.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 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供体)细胞时, 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 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细菌 感染 溶菌 感染 重组
7
二、 DNA重组 ( DNA recombination)
定义:不同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或DNA 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称为重组或重排。
整合酶(intergrase, Int): 是λ噬菌体DNA编码的产物,是一种DNA结合蛋白, 对噬菌体的的重组位点attP有强的结合力,催化attP和细 菌重组位点attB之间的重组。 整合宿主因子(intergration host factor, IHF):细菌编码的 产物。 切离酶(Xis): λ噬菌DNA编码的产物.
3´ 5´ 3´ 3´ D 5´
C
C 5´
3´D 5´
5´ B 3´
5´
DNA 连接酶
5´ 3´
3´
5´
5´
5´3´ 3´
拼 接 重 组 体
片 5´ 3´ 段 重 组 体 5´ 3´
DNA 连接酶 3´
5´
3´ 5´
11
同源重组关键步骤
① ② ③ ④ 同源联会的两个DNA分子的任意一个DNA出现单链切口; 两个单链对接,形成半交叉; 半交叉分支移动(branch migration)产生异源双链DNA; 形成Holliday中间体,Holliday中间体的变构和拆分。
靶位点粘性末端切割
TACGT
ATGCA TACGT
IS和靶位点 共价连接 复制修复缺 口形成DR
DR IR
ATGCA TACGT
IR DR
ATGCA TACGT
IS保守性转座
21
插 入 序 列 的 复 制 性 转 座
22
(2)转座子转座
可从一个染色体位点转移到另一位点的分 散重复序列。 转座子组成:反向重复序列 转座酶编码基因 抗生素抗性等有用的基因
28
反转录酶
多聚核苷酸激酶 末端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功能:能特异水解双链DNA的磷酸二酯键。
Ⅰ型酶
识别位点与切割位点不一致; 没有固定的切割位点; 不产生特异性片段; 有特异切割位点; 切割位点在识别位点以外; 识别位点是特异的; 切割位点位于识别位点中或附近; 产生特异性片段; 是最常用的工具酶。
31
形成特征性切口
SmaⅠ
平端切口
CCCGGG GGGCCC 3′ 5′ 5′ 3′ CCC + GGG CCC GGG 3′ 5′
5′ 3′
Bam HⅠ 5′ GGATCC CCTAGG 3′ PstⅠ 5′ CTGCAG GACGTC 3′
一、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接合作用,转化、 转导作用,噬菌体DNA的整合, 细菌的特异位点重 组,转座重组,同源重组,插入序列的结构特点, 转座子的结构特点。 二、重组DNA技术 • 相关概念: 克隆,基因工程,工具酶,目的基因,基因载体 • 基本原理和过程: 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 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DNA的导入,重组体的筛 选,克隆基因的表达。
质粒 —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
3
F+
F+
F-
接合
转移
F+
F-
F+
F+
F factor: 含有细菌性鞭毛蛋白的编码基因.
4
2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 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 称为转化作用。
溶菌 摄取 重组
例:溶菌时,裂解的DNA片段被另一细菌摄取。
克隆(clone) 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获取同一拷贝的过程称为克隆化(cloning), 即无性繁殖。 技术水平: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e) 即DNA 克隆 细胞克隆 个体克隆(动物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