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衍生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例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衍生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例曹明【摘要】省直管县改革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几年来此项改革取得了很好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省直管县实施以来衍生的问题主要有:省市县各级政府间利益关系复杂化;原有公共服务体系碎片化;县级政府规模扩张冲击机构改革既有成果;垂直体系的条块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省级财政对地方财政的支撑和管理难度加大、矛盾集中;财力与支出责任不相匹配。
要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深入发展,就必须立足省情,实行“一省多制”;准确定位市县功能,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权限;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提高综合行政效能;深化改革垂直管理体制;理顺财政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作者】曹明【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35.1“省直管县”是一项重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
此项改革源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内在的变革要求。
“从‘市管县’到‘省管县’的行政层级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取消地级管理层的简单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统一调整,省与市、县职能的重新界定与配置,地方政府内部事权、财权的重新安排,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的政治监督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
”①以河南省为例,从2004年开始,省政府为了充分发挥经济强县在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分两批(2004年、2007年)对47个县(市)进行了强县扩权。
其中,赋予巩义、项城、永城、固始、邓州、中牟等6个县(市)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共80项;赋予新密、新郑、登封等41个县(市)部分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共71项。
省直管县背景下县级政府职责体系建设要考虑的几个关键问题
省 直管县 背景下县级政 府职 责
体 系建 设要考虑 的几个 关键 问题
● 刘 学群
从近 年 来 中央 到地 方 出 台的一 系列 举 措来 看 , 省直 管县体制改革 正在提速 ,层 级的变化必然要 求职 责做 出相应调整 ,因此 ,要考虑 省直管县背景下 如何 进一 步健全县级政府 职责体 系 。
职责 定位 、 内容 分工 、相 互关 系 、权 责设 定等 ,以
范 化 和法 制化 管 理水 平 。所 谓 职能 结构 化 管理 ,就 是 从 职能 结构 化 分析 人 手 ,全方 位 审视 各 层级 、各 系统 、各 部 门 的职 能配 置和 职 责关 系 ,以职能 为 核
实现政府部 门职责体系 的整体 优化和科学配置 。
好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需要解决好 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
一
涛
‘
一
票否决 ’事项” ,“ 不属于乡镇职能 的事项 ,不得
放权 的落实 中存在着扩权县与省里 、市里对
沟通不好 、对扩权政策掌握不够 、用得不 足 况 ,实际原 因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实
造成扩权政策执行不彻底 。为此 ,应按 照权
原则 ,从 国家立法层 面界定地方不 同层级政 市 、县政 府 )的职 能界 限 ,结合 经济社 际 ,区分不 同情 况 ,明确不 同层 级政 府 各
府更 多的财政 收入 ,使之有更多 的财力解决农村 地区
急需 的公共 服务 。但 由于历史欠账过多 ,这些新 进入 到政府 腰包的资金能否真正用到公共服务 中 ,不仅要 有上级 政府的监督 ,还要尽快完善并加强县级政府 自
围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 间经济社会事 务的管 理顺不 同层级政府 间在 经济调 节 、市 场监 管 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职责分工 。
有关县域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思考
有关县域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改革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县域公共服务仍然面临着服务主体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功能不均衡等问题。
本文在对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建设县域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进行了基本分析。
关键词:县域公共服务对策此文受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委托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名称:陕西省经济较发达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群众体育生活化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krm94为城乡居民提供最需要、最迫切的公共服务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与县级市和市辖区相比,单纯的县级区域又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都相对薄弱的地区。
因此做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县域公共服务建设的基本宗旨当前,县域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别待遇,让公共服务惠及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居民。
在新的发展时期,注重公平和惠及城乡是创新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基本价值取向。
我国县级区域内大部分人口是农村人口,这就决定了县级政府的服务对象必须以“三农”为主,兼顾城镇,整体推进,协调统一,在县城、镇区、各村不同层面同时兴建不同等级的社会服务设施。
由于目前我国总体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限,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应该是“广覆盖、低水平、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公共消费模式。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对于城乡社会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在满足服务半径的前提下,改善现有的社会服务设施,适当提高服务设施的集聚程度,促使整个社会服务网络向规模化、效益化迈进。
二、制约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因素1、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相对单一我国的公共服务大多由政府这一主体来承担,社会上的其他非政府主体很难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在公共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各个县级政府只有在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广泛撒网,形成公共服务小而全的供给体系。
浅析我国“省管县”体制改革
随 着我 国经济体 系的不断成 熟和政 府职 能的转 变 , 市管 “ 县” 体制的弊 端逐渐 凸显 , 推行符合 宪法 的“ 管县 ” 制则是 省 体 我 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的必经之路 。 首先 ,省管县 ” 制有利于 降低行政 成本 , “ 体 实现政府 组织 结构 的扁平 化 , 少了 行政 审批 、 核 的环节 , 减 审 提高 了行 政效 率。在组织的整体结构中 ,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 现代社 会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就 是政 府纵 向层次少 、 管理幅度 大 的组织模 式 , 并以此达 到优化 管理的 目标 , 实现 管理幅 度与
4 明确 权 限加 强 权 力 监 督 和 制 约 、
过程中县级政府 的事权和 财权的不对称 。就 当前情况而言 , 我 国大多数地方的强县扩权 只体 现在财权上 , 并且仅仅 是将一部 分而不 是全部原 属地级市 的经济管理 权和 财政权 由省直 接赋
予经济强县 , 却不涉及到其他事权, 如行政权 、 司法权和人事权
.
等。此时 , 市级政府依然能够统领县级的其他事权 , 进而影响到 人、 、 财 物等方面 的管理权 限 , 无法做 到相互匹配 和衔接 , 造 且
省级政 府要采 府 顾此失彼的局面 , 直接威胁到改革 的进 程 。再加 上县级缺乏 效的办 法就 是适 当维护好 地级市的利益 。因此 , 省级对其的监督管理机制 , 这不但会造成县级权力膨胀 进而 取一定措施来保护地 级市 的利益 , 样就能使市县关 系处于相 这
对于发展势头较好 、 发展空 间受到限制的 导致权力滥用, 而且会削弱省级对县的经济与社会管理 使县 对融洽的状态。首先 , 地市 可通过市辖区的调整来拓展其发展空间并且扩大其利益 的发展偏离 方向 。 . 一
试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及其评价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1 5 4
作 者 简介 : 正岩 (90 )男 , 林 双辽 市人 , 张 18一 , 吉 吉林 大 学行 政 学 院博 士研 究 生 , 究方 向 : 治学 理 论 。 研 政
( 吉林 大学 ,长 春 10 1 ) 30 2
摘 要 :作 为 中国政 府 体 系 中的 基层 组 织 , 县级 政 府 长期 以来 在社 会 发 展 中 占据 极 其 重 要 的地 位 。县 级 政 府公 共
服 务 能力 高低 直 接 关乎 我 国经 济 社 会 的健 康协 调 可 持续 发 展 。 照 “ 按 以人为 本 ” 科 学发 展 观要 求 , 章构 建 了一 的 文
1 县 级政 府 公 共 服 务 的 职 能界 定
在我 国政 府体 系 中 , 县级 政府 是位 于省 、 与乡镇 之 间的一 级相 对 独立 的 、 市 法定 的 、 有 一定行 政 辖 具
区范 围职 能齐全 的基层 政权组 织 . 党 和政 府方 针 、 策 的执 行机 关 , 是 政 也是 一个 区域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和 社会 事务 的管理机 关 。县级政 府 的特 殊地 位决定 了它具 有承 上启 下 , 连接 城 乡 , 沟通条 块 , 上下结合 的作 用, 是上级部 门公共 服务 的具体 执行 者 。 县级政 府职 能齐 整 , 规模 恰 当 , 服务半 径适 中 , 对基 本 民众 的生 活 状态 最为 了解 . 开展公共 服 务时具有 “ 天” 在 先 的信 息优 势和管 理优势 。 正是 因为县 级政府 的这些特 征 , 才 使县级 政府 成为提供 公共 服务 的“ 最佳 选择 ” “ , 以县 为主 ” 的公共 服务供 给体 系是 最适合 我 国国情 的。【 l J 不 同级别 的政府 在提供 公共 服务 时有 明确 分工 。 对各级 政府 公共服 务职责 的划分 , 既要 明确 , 要正 也 式。 只有这样 , 能防止 “ 棱 两可 、 下错位 、 责不一 ” 问题 , 才 模 上 权 等 并且 防止 “ 经常变 动 、 随意性 大” 当前 , 。 地 方政府 的专 有职 责包括 : 初级 医疗保 健 、 方公共交 通 和公共 设施建 设 ; 水 、 电 、 地 供 供 供气 、 污 、 圾处 排 垃 理等公用 事业 ; 防 、 消 地方 治安 等。 由于这 些服务 的受益 范 围基本上 是地 方性 的 , 出效 应不 大 , 以应 由 溢 所 地方政 府提供 并承担 全部 支 出责任 。 于县级政 府来说 , 对 由于所处 位置 和职能 的特殊性 , 担负 的公 共服 其 务 内涵十分 丰 富 . 包括 基础 教育 、 医疗 卫 生 、 会保 障 、 府行 政 、 社 政 社会 治安 、 共卫 生 、 境 保护 、 路交 公 环 道
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共3篇
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共3篇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1目标、条件与路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怎样推进县域体制改革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其中,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当前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目标、条件和路径。
一、目标所谓“省直管县”,就是改变现行县以下地方行政区划,由省级机关直接在县级行政区域内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实现对“一县一策”政策的执行和更加有效的管理。
其目标在于优化县域政权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加强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力度,提升行政服务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县域治理环境。
目标如此明确,但是有什么条件才能支持它的实现呢?二、条件1.培养高素质行政人员。
省直管县实行后,必须有足够数量、高素质的行政人才来担负工作,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执行。
因此,各级行政部门应当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制定优秀人才挖掘计划、组织技能培训班等手段,吸引和培育高素质人才,以支撑改革后的行政管理。
2.完善制度建设。
在资源、人才等各方面的完善条件条件下,如何支撑“省直管县”体制的顺利行使?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划分,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职责混淆等情况。
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决策机制和服务机制,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3.加大资金投入。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施需要资金的保障,对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也需加大投入,以提高运行效率并让全民共享改革红利。
此外,加强监督机制,确保资源被合理利用及产生预期效果,是确保改革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然,在达成目标之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路径及详细计划的推进。
三、路径1. 普及法制教育,建立普法宣传体系。
实行“省直管县”制度改革,首先要切实增强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法律宣传和普法教育,确保公众的法律素质和认知水平能够与改革的要求相符合。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径,并结合实践研究,提出具体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效能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积极投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调研和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实践研究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某地政府建立了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部门的奖惩和晋升挂钩,激励政府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推行了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在线服务办理、在线预约等便捷的服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能和便利性。
二、优化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流程除了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流程也是提高效能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整合资源,打破行政部门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其次,可以采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供自助办理的方式,让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办理相关手续。
另外,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从而提高效能和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实践研究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优化公共服务的模式和流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例如,某地政府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将一些时间和精力繁琐的公共服务外包出去,实现了服务流程的简化和效率的提升。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将不同部门的服务集中在一起,方便公众办理各类业务。
三、加强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还需要重视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首先,要加强公共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业化和创新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新时代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新时代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新时代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重视政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其水平和覆盖面。
例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交通、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只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才能为政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二、推行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手段,可有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服务的分类管理和标准化规范,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公共服务标准,确保公共服务的合法、准确和公正。
例如,将行政许可程序标准化,明确许可办理的流程和时限,确保许可程序的公开透明。
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也有利于防范腐败和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
三、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网上办”已成为新时代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当加大对“网上办”服务平台的投入,改善其功能和覆盖的范围。
同时,政府要通过培训,让人民群众熟悉和使用“网上办”服务,方便大家办理事项。
这不仅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便利,更面向年轻人的“网上办”服务也有利于促进政府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建设。
四、强化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对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和考核。
这不仅可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够让政府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民主意识。
五、建立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和互联网化已经成为新时代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流趋势。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探析——以甘肃省两当县为例
要把两 当县政府 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 ,发挥好政府公共 服务 职能 ,首先必须坚 持 “ 以 人 为本 ”的科学 发展 观 ,要树 立 以人 为本的理念提高公共 服务意识和水平 。两当县在城 区 建设 规划 当中充分考虑 了群众的要求 和建议 ,使城区建设更 加合 理 ,富有人J 陛化 。以 “ 以人为本 ”的理念 建设 服务型政
服 务 职 能 的机 制
、
一
( 一 )两 当县 政 府 财政 体 制 面 临 的 问题
县级 政府 的财政赤字和 负债 是全 国性 的普遍 问题 , 在不 发达地 区两 当县尤 其严重 ,已经 出现 难以支撑政府机关有效 运作 的困境 ,已经影响到基层政权 的稳定 。目前两 当县 负债 总额 已达 到 2 0 0 0 万元 。经济落后 , “ 三农 问题 ”突 出,是造 成两 当县政府 负债 的根本原 因。机构臃 肿 ,人员膨胀 ,非生 产性支 出大大超 过财政支撑能力 ,导致两 当县政府运行 成本 过高 ,是造成两 当县财政危 机的一个重要原 因。 ( 二 )保 障和改善民生仍是 两当县公共服务 面临的难题 保障和改善 民生是 “ 十二 五”时期两 当县公共服 务体制 改革与创新的重要 目标之一。从医疗保障方面看,情况同样 不如城市 , 虽 然近年来 ,基本 医疗保 险的覆盖 面已有很 大提 高 ,但 医疗卫 生资源尤其是农村 医疗 卫生资源 的不 足 ,仍是 医疗保 障体 系完善 的一大瓶 颈。政府卫生支 出占总卫生费用 的比重较 小 ,而个人卫生支 出 占的 比重过高 。所 以 ,医疗保 障力度仍需加强 。 二、对两 当县政府公共服务 改革的对 策分析 ( 一 )两 当县政府 必须 以科 学发展 观 为指 导 ,建设服 务
大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文章通过对甘肃省两当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探析,提出转 变县级政 府服务职 能。针对 目 前 两 当县政 府在保 障和 改善 民生 方面存在 的 问题 ,通过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的分析 方法进行研 究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整体情况分析1. 公共服务意识的觉醒随着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地方政府对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意识逐渐觉醒,并开始将公共服务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能。
2. 公共服务能力的薄弱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专业素质不足等多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
三、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1. 加强政府内部机构建设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负责公共服务的机构,并加强这些机构的管理及人员培训,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
2. 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需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地方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公共服务提供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鼓励政府机构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 加强对公众需求的调研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公众需求的调研,了解民生需求的变化和优先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
5. 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确保公共服务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意义1. 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够减少地区间的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2. 提高居民满意度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居民满意度,增强社会稳定。
3. 推动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高整体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省直管县体制下市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 0 1 4 年9 月下 第2 7 期 总第5 7 3 期
省直管县体制下市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 光 辉 张 书钦
(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河 北
保定 0 7 1 0 0 0)
【 摘 要 】 省 直管县体制就是 由 “ 省一 市一县”三级体制转变为 “ 省一 市、省一 县”二级体制 ,由省代替 市直接管理县 。 但在 实际运作 中,地级 市与县并没有完全分 离,并且 出现 了各种矛盾和 问题 。突 出表现为财权 与事权不 匹配、权力下放 不彻底
三 、结 语
种 真 空 状 态 , 日久 必 然 造 成 权 力 的滥 用 和 腐 败 的 滋 生 。 二 、省 直 管 县 体 制 下 理 顺 市 县 关 系 的 对 策
( 一 )重 新 定位 省 、 市 、县 关 系
一
方面 ,从省县关系看 ,省级政府要给予县级政府更多 的 自由权 限 ,包括 行政审批权 、财权 、事权等 。将原来省辖 市政府及其所 属部 门及 部分省级政府及其所属部 门的行政管 理权下放 给县 一级 。对 经济事务 要争取做到能放就放 ; 对各 项社会管理事 务 ,则应从 实际情况出发 ,加以区别对待 。要 进一 步增强县 级 的财力 ,加大对县 级政府 的各 种支持力度 , 增强县 的 自主权 。对关 系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的事项免 去 中间环节 ,县直 接向省进行报备衔接。另一方面 ,从市县 关 系看 ,市级 管理 的范围缩小 ,管理 内容和管理方式趋 向专 业化 ,由指导 角色转化 为省政府与县 ( 市 )政府之间的协调 员 与 联 络 员 的角 色 。 ( 二 ) 推 进 市 、 县 政 府机 构 改 革 市级政 府方面 ,省 政府应建立 市级政府 利益补偿 机制 , 弥 补 强 县 扩权 后 市 级 政 府 利 益 损 失 。省 级 财 政 应 该 适 当通 过 增加 转移支付等方式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帮助地级市尽快 度过 改革 过渡期 的 “ 财 政危机 ” 。其次要 适度平衡 市县之 间
_省直管县_财政体制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0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深层原因(一)“市管县”体制抑制了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现行“市管县”体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的,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城乡合治、以市带县的功能。
不可否认,“市管县”体制在发展城市经济、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对县域经济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
严格意义上讲,“市管县”体制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得到确认,地级市与县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横向竞争关系而非纵向领导关系。
在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和GDP 考核机制导向下,市县争利的现象愈演愈烈,市级政府与县争资源、争土地、争项目,造成县域发展遭遇“肠梗阻”,县域经济无法发展壮大,形成难以破解的县乡财政困局,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行政层级过多导致“大马拉小车”与“小马拉大车”并存目前我国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五级,行政层级明显偏多。
国际经验表明,较为合理的财政分权制度安排一般不超过三级。
分税制对中央与省级政府的收入作了较为明确的划分,但对于中央与省级政府事权的划分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存在诸多“错位”现象。
作为“理性经济人”,市级政府与省级政府同样选择上提财权、下压事权,将公共服务责任下移到县乡政府,是典型的“大马拉小车”。
县乡政府担负着沉重的支出责任,其支出约占政府全部支出的50%以上,是一种“小马拉大车”。
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许多县财政实际上是“吃饭财政”和“讨饭财政”,根本无法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三)税权设置不合理造成基层政府财力不足分税制改革虽然将税种在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进行了划分,并设立了国税和地税两套机构,但是从税收权限模式上看,仍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与规范化的分税制尚有一定距离。
一方面,税种划分上“重中央轻地方”。
主要的、收入高的税种划归中央财政,零散的、难以征收的、收入少的、不稳定的税种划归地方财政。
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研究
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研究杨辉肖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有之责。
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需要通过各级政府的相互配合、分工才能完成。
本文围绕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面临财政保障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相应的财政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实际操作上的建议。
【关键词】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匹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两极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衡尤为明显。
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能模糊,省以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承担了较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县乡级政府财政普遍困难,难以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也就是公共服务职能与财政能力不匹配。
本文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成因:一、县级政府财力有限,制约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1.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小,质量不高,可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较弱。
县级政府财税收入中非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过高,造成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等核心公共服务的支出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2.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加重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困难。
县级政府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几乎都离不开上级财政转移资金的支持,如公路村村通、“三农”问题、危房改造、环境治理等都必须有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才能开始立项,县级政府只好东筹西凑或者举债来配套上马,留下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这无疑加重了其财政困难,制约了其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二、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不规范1.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缺少规范。
我国宪法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已有了初步规定,但在职责的具体内容上却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除国防、外交明确属于中央政府的专属职权外,其他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治理、城乡建设等公共服务支出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有职责,存在着公共服务领域的交叉、__________重复及上下同责的问题。
省管县、市管县所引发的矛盾
省管县、市管县所引发的矛盾浅析当前的省管县体制是指在财政体制或者行政体制上,地级市与原辖县实行分治,由省直接管理县。
其目的在于减少管理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基层活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正因如此,省管县体制并不是对市管县体制的根本否定,“省管县”与“市管县”并非一对矛盾的两面。
矛盾1:省政府管理半径和能力遭遇挑战如果市县平级后,“省管县”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省政府的管理半径和能力问题。
我国不少省级区划里县级单位有八九十个甚至一百多个,“省管县”的数量超过一定规模,管理的难度肯定增加;省级直管县有效管理大体应在40—50个左右,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把100多个县的问题都集中到省里,从管理的效率来说,不一定最有效。
以“市管县”体制的推行为例。
实践证明,“市管县”体制的效果往往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所领导的县的数量密切相关。
市或者说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在一定时期总是有限度的,市领导的县的数量如果超出这一限度,不仅会产生“带不动”的问题,而且容易引发市县之间的矛盾。
在推行“市管县”体制的过程中,不可能根据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来确定市与其领导的县的匹配关系,一般都是以地改市的方式,将地区所在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甚至将地区所在的县分步升格为地级市,同时将整个地区的其它县(市)纳入新成立的地级市的管辖范围。
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达地区一般中心城市相对密集,被设置为地级市的数目也相对较多,其周边受其辐射的县却相对较少。
相反,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数量少,在推行“市管县”过程中设立的地级市,基本上都是通过行政手段升格而来的,其经济实力通常较弱,辐射能力也差,周边被纳入其管辖范围的落后县却很多。
这样,“市管县”体制的推行,就出现了实力较强的市领导的县很少,而实力很弱的市领导的县却很多;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无县可“领”,中西部许多经济落后的地级市却根本带不动周边众多经济更为落后的县的局面。
即通常所说“大马拉小车”与“小马拉大车”并存的问题。
我国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理配置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权限的对策措施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涉及省、市、县三级权力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试点县改革不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更高层次上致力改革,则传统体制下的权力配置种种弊病就无法根除。因此,试点省的省委、省政府在设计改革试点方案时,应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市级政府担心的一些问题给予充分考虑,尽可能兼顾市、县双方的利益。同时,希望市级政府顾大局,不算小账,妥善处理市、县利益关系,认真协调解决试点县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支持改革试点,以互利共赢的心态对待试点县,促进区域互动发展,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四)实现政府权力的有效下放与彼此协调。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体制内部考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更要关注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新的突破和政府创新,应当循着省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政划分和财力合理配置这一主线,建立权力下放的有效机制,建立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体制,渐进地实现财政直管、行政直管的过渡,并必须用法规的形式明确省级部门以及市、县两级政府的权限和职责,着眼于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实现省、市权限的有效下放与对接,巩固和保障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的成果与经验。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效应——基于江苏省2004—2009年县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本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的 投 入 。 相 比 之 下 , 志 勇 杨
(0 9 的研 究更 具有 实 际 操作 的针对 性 , 从 理 论 20 ) 他 上分 析 了我 国 目前存 在 四种不 同的市县 关 系及对 县 域 经 济发展 的影 响 , 为在 “ 认 强市一 强 县 ” 的情 况 强 市带 动县域 经 济发展 和 限制县 域 经济潜 力进 一步 发
上述研究没有说 明市县的强弱是指整体经济实力的
强弱 还是 财政能 力 的强 弱 , 没有 在 此 基 础 上按 市 更
为分析 省直 管县财 政体 制改革 是否 具有 提升 公
共 卫 生服务水 平 的效应 , 利用 改革 前 的 2 0 和 改 0 6年
县” 的情况 下 弱 市 既无 法 带 动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 会 又 有 “ 卡县 ” “ 刮县 ” 问题 。徐雪 梅等 (0 1 遵 市 、市 等 21)
平 , 这一 政 策 路 径 是 否 具 有 可 行 性 , 策 效 果 如 但 政 何 , 是一 个值 得研 究 的 问题 。 仍
助 于减少 不 同级次 政府 分配政 策偏 差及 其扭 曲性 影
响、 起到遏制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的过度膨胀 l 并
的作 用 。郭庆 旺和贾 俊 雪 的研 究 注意 到 了省 直管 县 对财 政支 出总 体规 模 的影 响 , 缺 乏 对财 政 支 出 结 而
构 的考虑 , 地方 政府 在 多 大 比例 上增 加 了为 实 现 基
移支付规模和 比例 , 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推
进省 以下 财政 体制 改 革 , 步 推 进 省 直 管县 财 政 管 稳
理制 度改 革 , 加强 县 级政 府 提 供 基 本 公 共 服务 的财
“省管县”改革的动因及困境探析
到了“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的前提下, 明确了“ 统筹城乡” 的基本方略, 制定了“ 多予少取放活” 和
、
省管县的动因探析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的基本方针; 20-20 从 04 09 分税制财税体制的推行和深入, 使地方政府摆脱了传统 “ 三农” 问题的 1 号文件, 说明党 体制下依赖中央政府的被动局面, 获得了独立处理地方范围 年中央连续出台了六个关于“
20 09年 第 1 期 1 总第 14 9 期
兰
州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刊
No 1 2 o .l 09 Ge e a. . 9 n r1 No 1 4
La1z o t a 1 h u Xl k n e
“ 管县 ’ 省 ’ 改革 的动 因及 困境探 析
杜 常春
( 贵州 民族 学院 公共 管理 学 院 , 贵州 贵 阳 502 ) 505
[ 摘要 ] 为 了降低行政成本 , 高行政效率 , 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城 乡一体化 , 国开始 了全国范围内的“ 管县” 我 省 改
革。在现有 的权 力框架下重新划分财权与事权 , 统筹城 乡发展 , 立以县为主 的基 本公共服务体 系, 适应生产 力发展 水平 建 要
的变化 , 回应县级政 府的利益诉求 , 坚持 因地制 宜和效率、 公平兼顾 的原则 , 结合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 平 产业结构、 区域 规划有
( 外部动因: 一) 统筹城 乡 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国土面积超过全国的 9%, 口超过全国 7%, 0 人 0 直接管理县( 财政体制改革, 市) 将粮食、 棉花和生猪生 油料、 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鼓 G P D 超过全国的 5%。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如何, 0 直接决 郡县治, 天下安, 在古代如此, 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 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 定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 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已直接关 ( 的体制, 市) 所谓“ 省管县” 体制是指: 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 在当今也是同样重要,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县、区级政府间财力增长的均衡性研究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县、区级政府间财力增长的均衡性研究作者:李元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8期摘要: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通过对该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发现该市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地级市、市辖区与县级政府间财力状况呈现出总体增长较快,但增长缺乏均衡性的特点。
因此,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注重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级政府财力增长的同时,应适时推出配套改革措施,强调市辖区与各县级政府间财力增长的均衡性。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地方财政;财力增长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12—04引言省直管县①财政体制改革,即在“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财政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体制中分离出来,实行“省—县”二级财政管理体制,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为“省—市—县”三级。
在经历了多年局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财政部(2009)要求加速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进程,力争2012年底前,全国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这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存在较大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难的现状。
然而,在改革的进程中,省、市、县各级政府都凸显出一系列新问题。
其中,如何促进市辖区与县级政府间财力均衡性增长,是一个联系省、市、县三级政府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内容与已有研究成果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内容,目前主要有浙江模式、湖北模式、广东模式等三种。
其中湖北省自2004年起改革原来省管市、市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在全省对原实行省管的武汉市、孝感市等17个单位继续实行省直接管理(含所辖区),对原实行省管市、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52个县(不含恩施自治州所辖的8个县)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其基本框架包含预算管理体制、各项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补助、财政结算、收入报解及资金调度、债务举借和偿还、省以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及其对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及其对县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摘要]推行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实行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产品民主供给模式,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加快地方税制建设才能确保“省直管县”的顺利推进以及对县域公共产品的根本改善。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县域公共产品供给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
我国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为了减少行政管理层次,增强省级调控能力;是为了扩权,强县(市),使中央和省对县(市)财政的一些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等能及时落到实处,真正做大县(市)一级。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大了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对欠发达县(市)转移支付的力度。
不可否认,“县财省管”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面对改革,我们不仅要看其成效,更要警惕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革,更有效地促进“省直管县”改革。
1.1 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后,将市级的财权架空,无疑会影响到行政管理权的实施。
省、市、县三级政府运行方式、工作方法、规章制度等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管理体制。
在已进行“省直管县”改革或试点的省份,大都是在财政上“省直管县”,而在行政关系依然是市管县,市县财政平行对省级财政,除部分事权直接下放到县以外,其他的人事管理权或绝大部分事权仍实行“省管市、市管县体制。
出现人权、财权、事权管理不一致,产生了一些摩擦。
1.2 市对改革县的支持力度减弱一些地方在地级市权力下放后将市级财政的财力更多地投向市区,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项目要求的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或划拨给了另外地方,一些地级市不愿意再承担配套责任。
1.3 管理幅度扩大,给省级财政增加了压力“省直管县”后,省管理幅度的扩大,给省级财政增加了压力,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鞭长莫及的问题。
公共服务现状成效调研报告
公共服务现状成效调研报告公共服务是国家和政府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公共服务的现状和效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关于公共服务现状和成效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公共服务的现状和成效,并对公共服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二、公共服务的现状1.教育服务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但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质量的参差不齐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较差。
2.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发展。
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医疗机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然而,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仍然存在,医疗费用高昂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3.交通服务交通服务的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铁路、公路和民航等交通工具的发展迅猛。
通勤交通的便利性和出行的效率都有所提高。
然而,交通拥堵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交通事故频发,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4.环境保护服务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断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
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得到提升,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然而,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空气、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公共服务的成效1.教育服务的成效教育服务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大大提高,学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整体上升。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人才的培养更加多样化。
教育对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2.医疗服务的成效医疗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摘要县级政府在我国的国家政权设置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担负着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县乡基层并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仅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驱动力量。
“省管县”改革是为了调整市县之间的关系,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而进行的重大行政区划改革。
“省管县”改革在扩大县级政府自主权的同时,更强化了县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责任。
然而,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提升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成为了摆在“省管县”改革实践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省管县体制下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简单概述了省管县体制、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分析了省管县体制与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性,认为省管县体制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既创造机遇又提出要求。
第三部分对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存在的困境进行系统的阐述,认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第四部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并从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探索省管县行政体制两方面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省管县体制;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The Research of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of County Governments under the System of Province Directly Governing CountyAbstractThe county government is in the key position connecting link in setting our national regime, shouldering the policies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county and township grass-roots and providing social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is not only a key facto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but also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equal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Provincial governing county" reform is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 expand economic and social management authority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 major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reform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Province governing county" reform in the expansion of county government and autonomy,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government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s. However,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is generally weak, enhance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has become the major task in the "before the reform of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the practice.In this paper,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system under the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irst part briefly outlin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system in the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and theoretical basis.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and county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ability, that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both opportunities and requested the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The third part is the difficulty of ascension is introduced to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county government under the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that county finance system itself exists question, tube,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county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ability. The fourth part clarifi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and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finance system, explore the province tube county administrative system two aspects to enhance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of county government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Keywords:s ystem of province governing county;county governments;public service capacity目录一、引言 (4)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4)(一)省管县体制概述 (4)(二)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内涵 (5)1、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规划能力 (5)2、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汲取能力 (6)3、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能力 (6)4、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执行能力 (6)三、省管县体制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创造契机 (7)(一)省管县体制有利于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7)(二)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 (8)四、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问题 (9)(一)省管县体制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失衡 (9)1、公共服务供给非均衡特征 (9)2、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9)(二)省管县财政体制存在的困境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影响 (9)1、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9)2、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足 (10)3、县级权力缺乏监督,难以保证财政的公共服务支出 (10)4、地方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明晰、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10)5、省管县体制改革中一些规定没有执行到位 (11)五、省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11)(一)目标:提高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各项能力 (11)(二)具体对策: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 (12)1、科学而稳定的划分省与县的公共服务职能 (12)2、完善县级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12)3、规范省以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级财力 (13)4、强化监督,保障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14)5、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14)6、提升县级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 (15)7、完善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15)8、建立政府间公共服务协作机制 (16)一、引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是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创建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在世界各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浪潮中,服务职能理所当然地被定位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衡量各国现代化进程优劣的重要标准就是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以及质量。
因此提高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就成了当前研究的重要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于此都给予相当的关注。
另一方面,1992年浙江省实行扩权强县、省管县体制改革,首次对13个县下放行政审批权,在此之后,又在很多省份进行试点和推广,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先后有湖北、江苏、河南等18个省将地级市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一些重点县。
山西省人民政府在2006年以后,对35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实行省管县体制改革,这里主要是指财政体制改革。
至此,省管县体制改革在全国形成迅猛发展的态势并已初具规模,引发了我国县域经济乃至行政领域的大规模的深刻变革。
省管县体制符合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要求,符合不断培育地方自治能力的趋向。
以权力下放为核心的省管县改革优化了省、市、县政府间的权力配置,提高了各级政府行政效率和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有效地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自主性,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县级政府财政体制的优化,为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