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

【教学难点】(1)区分声和声音(2)理解声传递能量。

【教学准备】①多媒体课件。

②实验器材:扬声器、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3 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回声定位、回声测距、B超二、声与能量:声清洗、声击石、次声武器附件1: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达标检测题1.声既能传递__________,也能传递__________。

2.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_________的性质。

3.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纸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

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_________。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利用声呐测海深5.蝙蝠夜间出来活动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蝙蝠的眼睛有夜视功能B.夜晚有月光C.蝙蝠的嗅觉很好,可以嗅出前面是否有物体D.蝙蝠发出超声波可以在物体上返回,根据回声就可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6.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答案:1.信息能量 2.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3. 摇摆声可以传递能量 4.C 5.D 6.A附件2:【教学反思】1、新课引入。

先从幽默新奇的“狮吼功”到引起学生惊叹的《声音击碎玻璃杯》再到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让学生信服,自然感受到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必须要对耳熟能详的声要做深入的学习。

8【名师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名师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
一、教材分析
《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反馈补救
五、预习提纲
??????????????
六、教学过程
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比如: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比如:
3、播放《声的利用》课件
4、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巩固练习
1、教材41页:1、2
2、《同步解析与测评》P13——14基础训练闯关:1、2、
3、。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 2.3 声的利用学校设计教师课型新授课时课 1教材分析《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三节。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2、知道声能传递能量过程方法通过观察、观看视频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知道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教学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学生以讨论的形式共同研究,并于现实中生活的实例相联系,使学生能够简单明了的学习。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1、播放《蝙蝠男孩》视频2、提出问题:你能做到吗?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要弄清这个问题,那就请走进今天的物理课堂——声的利用。

学生观看学生思考通过“蝙蝠男孩”的奇特能力引起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

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从内心渴望学习新知识。

二、合作探究(一)声音传递信息1、播放下雨、医生听诊、铁路工人检修铁路的视频,引出问题:刚才的这些情景中,“声”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声音传递信息)2、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三个实例,它们说明了说明?思考并简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思考讨论并简要说出自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声音能传递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从异常声音中可以获取信息)3、播放《回声定位》视频,引出问题:什么是回声定位?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回声定位:声呐、B超、汽车的倒车雷达等)(二)声音传递能量1、播放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视频,引出问题:刚才的这些情景中,“声”分别都起了什么作用?(声音传递能量)2、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的利用的图片: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牙、次声波武器、小型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探伤仪己的想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2.3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2.3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2.3声的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3.理解声音的利用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1.通过引起物体振动产生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音的传播方式1.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的波动传递;2.空气中的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播。

3. 声音的利用和应用1.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利用和应用;2.声呐、雷达等技术中声音的利用;3.音乐、广播等娱乐中声音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入。

2. 学习内容展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实物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过程和传播方式。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以及介质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强调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的特点。

通过示意图和简化的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

4. 分组讨论与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讨论声音的利用和应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声音的场景,以及某些技术中声音的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分享。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声音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5.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强调声音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可以通过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理解程度。

可以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例如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吗?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2.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有效沟通和合作能力等。

3. 实践活动成果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包括观察记录、实验报告或设计方案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 声的利用》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 声的利用》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 声的利用》(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课题声的利用单元第二章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②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 2 页第 3 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通过实例了解声音可第 4 页以传递信息第 5 页播放精美的图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超声波的利用。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第 6 页蝙蝠觅食。

汽车倒车雷达声呐探测鱼群声呐探测海洋深度物理是有用的第 7 页学生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国古代建筑科学家的杰作,北京天坛公园奇妙的声现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堂1、声音与信息第 8 页小结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利用次声获得信息、回声定位2、声音与能量会跳舞的火焰、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碎石机、次声波武器3、科学世界北京天坛板书1、声音与信息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利用次声获得信息回声定位2、声音与能量会跳舞的火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碎石机、次声波武器3、科学世界北京天坛第 9 页第 10 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3 声的利用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3 声的利用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阅读教材,梳理本节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声与信息教师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依据来分好?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 教师总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 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3.超声波传递信息 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讨论: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哪些量? a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

b .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

c .计算公式:s =12v 。

t 。

(3)应用: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思考问题:“B 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用B 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的利用》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的利用》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声的利用》教案2.3声的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教学难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导入学生活动(1)自由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2)观看相关的录像;(3)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讲解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1、声与信息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2、声与能量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

课堂小结: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练习用超声侧位议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拓展阅读书p40科学世界,让学生讨论关于天坛回音的道理课堂练习1.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第1题图2.在蝙蝠的某次捕食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2s,如图所示,则昆虫与蝙蝠之间的距离约为( ) 第2题图A.680mB.340mC.68mD.34m3.下面是小丽物理笔记中记录的内容,其中不属于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A.养蜂人听蜜蜂的飞行声,就能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人们买西瓜时,要拍两下,听声音来判断瓜的生熟C.小强往开水瓶里倒开水时,能听出水有没有灌满D.飞机从屋顶飞过,窗户玻璃在振动4.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A.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B.超声波清洗钟表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D.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5.“惊弓之鸟”中,大雁根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出弓弦声,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一种叫“声波炮”的新型武器,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高强度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声还刺耳.“声波炮”能震慑海盗,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板书设计:2.3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蝙蝠用超声波发现昆虫、汽车用倒车雷达来定位二、声与能量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教学反思。

精选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二、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三、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五、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学生回答:1、我们楼道里的声控开关.2、广场的声控喷泉.3、家庭里的超声波加湿器.4、医院里检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5、利用“声纳”探测黑匣子.6、平常我们利用声音获取信息.看来,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二)、合作探究,进行新课1.声在医疗上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2.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3.声在军事上的应用(1).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纳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4.声在生活中的应用(1).超声波加湿器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2).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三)、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丛书p47 1-6(四)、布置作业刻印题一页。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声的利用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二、科学思维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声的另一种分类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它们的作用:①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②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然后又进一步学习了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好,谢谢!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教材只介绍“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因此教师可以搜集大量事例,来说明声的利用价值,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本节的教学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资料查阅中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和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制作利用声的小发明.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识。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而借助超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图中,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了。妈妈能从婴儿的啼哭声中发现宝宝情绪的变化;水手可以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会用各种各样的超声仪器为患者诊断疾病······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声现象实在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教案

免费下载网址/《声的利用》教学过程设计探测海洋深度探测鱼群超声波测速仪金属探伤仪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探究活动1:去掉可乐瓶的底,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膜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从而使烛焰晃◆探究活动2: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二、声与能量: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

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细胞破碎机2.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把结石顺畅地排出体外。

3.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4.超声波加湿器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

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5.药液雾化器讨论、交流、归纳四、课堂小结一、基本知识1.声与信息: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声与能量: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二、基本技能:观察对比、总结归纳思考、回答、交流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

五、知识延展科学世界: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学特性介绍:声的妙用、声的利用前景思考、了解、感受拓展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布置作业课本:P41 动手动脑学物理1~3 小论文:声的利用板书设计§ 2~3 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声波可以传递信息1.通过声音直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2.回声定位3.B超二、声与能量: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超声波清洗机2.超声波细胞破碎机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第3节声音的利用整体设计: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

”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教师在讲解中可以对声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进行分类,可以按照课本分为“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类,也可按照声音在医疗、工业、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利用分类,然后根据分类进行总结性的讲解,在讲解中应对学生遗漏的例子进行补充。

本节的设计通过声音、视频、图片、投影、实验和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等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物理的兴趣。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感知或查阅资料了解利用声的实例,另一方面,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搞利用声音的小发明。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常生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获得社会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及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关于声音的利用的事件,但我们可能没有在意,譬如说吧: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那么除此之外你所见到的生活中关于声的利用的事例还有哪些?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声与信息教师活动1问:你能举出声运用的例子吗?学生活动1学生思考后回答: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

2.3声的利用(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声的利用(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节声的利用素养目标1.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2.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3.通过分析、图片、观看视频等,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及能量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难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景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每个生命都是伴随着啼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声音也是我们了解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医生通过听诊器听到的声音可以诊断疾病;开车时鸣笛来警示路人和周边车辆;每天我们听着教室音响里的音乐声来上课。

其实,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医疗、等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来一起了解声的利用。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声与声音的区别学习声的利用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个概念。

以前我们学习时都常说“声音”怎样怎样,可今天我们学习时,标题却是声的利用,为什么不叫做声音的利用呢?讲解: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平时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和不能听到的超声、次声等;所以声音的概念相对而言面要窄得多,它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声包括人能听见的声音,也包括听不见的超声波、次声波。

探究点二声可以传递信息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声,同学们在课下的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除了这些,日常生活照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举例说明。

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闻”有听的意思,听声音断病通过广播,听新闻,欣赏音乐2、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除了我们听得见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外,我们听不见的超声波、次声波也同样能够传递信息。

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

但它们从来不会碰到墙壁、树枝等障碍物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就是回声定位。

不仅蝙蝠具有利用回声定位的功能,海豚也具有这种功能,它们都能利用声波探知周围的环境,识别食物与“敌人”。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2.3声的利用  》优秀教案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音的有效的应用学习,它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

教材以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两大块介绍声的利用,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利用声的事例,因此对声音传递信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声音能够传递能量认识不够,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再举大量例子证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学生对声波的理解比较困难,可以联系水波,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接受声波。

三、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获得答案。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的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五、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教学难点:探究回声定位原理的解释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教师:音像资料,图片或光盘,电脑机多媒体的设备,事物投影学生:气球,一端扎有橡皮膜另一端开口的可乐瓶,蜡炬,火柴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20Hz——20000Hz2.、声包括:声音、超声波、次声波。

这节课来学习声的利用。

(二)新课教学1、声与信息引入:听到雷声意味什么?听到铃声意味什么?买西瓜时用手拍两下意味着什么?这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回答:声音给我们带来信息。

学生举例声音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教师总结例子:声音、次声波、超声波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3《声的利用》”。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探究能力,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声音的应用和利用,尤其是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利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紧密有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成长,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反思与评价全面深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和应用,如电话、广播、电视等。
2.掌握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和应用,如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因素。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声音利用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
3.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声音利用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2.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了解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等。
4.提醒学生关注声音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丰富多样: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生活实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声音的奇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2.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如何减少噪声污染、如何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等。
3.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超声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噪声控制技术等。
4.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回声定位吗?声音能否用于清洗物体?”激发学生对声音利用的好奇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如声波的产生、传播速度、介质等。
2.介绍声音在科技、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声波清洗、声音传递信息等。
3.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声音的利用。
本案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案例中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物理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降低噪音污染。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讲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在讲解声音应用实例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超声波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声波传播速度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波的应用,我还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声音的传播和利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理解声波的基本特性。
2.使学生了解声音在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声波定位、测量距离等。
2.问题驱动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实践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说、做中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教学设计)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教学设计)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的分类及在两个方面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超声波应用的具体事例。

3.了解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具体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资料,了解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声的两个应用、了解生活中利用声的事例,回声定位中相关的计算问题。

难点:声的两个应用的区分,回声定位中相关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图片,观察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声音使玻璃杯破碎视频教师:利用声可以震碎玻璃杯,声还有哪些应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声的利用。

声的分类:声分为次声波、声音、超声波;二、进行新课(一)声音与信息、能量展示问题:声音传递信息的事例有哪些?阅读教材第38、39页,找出声传递信息的具体事例,标画出来,除了教材提供的事例,你还能想到哪些事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标画事例,思考生活中声现象的其他应用。

声音传信息事例概括:①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铁路工人敲击钢轨检查问题;③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声音传能量事例概括【实验室爆炸视频】:拓展提问:声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之间的区别关键是弄清楚声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于传递信息,声对物体不起作用;对于传递能量,声对物体产生了物理作用,物体发生了诸如形状、状态、外形等物理变化。

学生笔记:1.声分为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声音(频率为20HZ-20000HZ),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2.声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之间的区别关键是弄清楚声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于传递信息,声对物体不起作用;对于传递能量,声对物体产生了物理作用,物体发生了诸如形状、状态、外形等的物理变化。

3.声音传递信息:敲击铁轨检查螺丝是否松动,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设计思路:学生朗读1遍,然后再记笔记。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如物体振动、介质的存在等,并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引导学生学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分析并总结规律。
3.教授回声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回声定位的方法,如在教室内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并定位回声的位置。
4.讲解声音的放大原理,介绍常用的声音放大设备,如扩音器、麦克风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回声定位的原理,如在教室内发出声音,让学生观察并定位回声的位置,增强学生对回声概念的理解。
4.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声学知识的价值认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它在传播过程中有哪些特点?如何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共同的解决方案。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哪个小组能设计出声音放大效果最好的扩音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
3.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2.3声的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本节教学内容由“声与信息”和“声与能量”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声现象的学习,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用。

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声的利用的例子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声的利用的现象已经很熟悉,只不过不知道它们分别是利用的声的哪些作用。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分辨出哪些生活现象是属于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哪些现象是声传递能量的例子。

并且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生活中声的利用的现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道理。

视频资源、多媒体设备、盆或碗、气球、扎有橡皮膜的塑料瓶、蜡烛、火柴等。

故事导入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后经科学家们调查,才发现造成这场海难的罪魁是风暴与海面惊涛引起的次声波。

2006年4月28日,至少有400只海豚的尸体被海水冲到了坦桑尼亚东北部桑给巴尔岛北岸海滩边。

专家们怀疑是美军潜艇发出的声呐导致了海豚的大面积死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水艇击沉了协约国大量战舰、船只,几乎中断了横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

当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

于是利用水声设备搜寻潜艇和水雷就成了关键。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等人研究并造出了第一部主动式声呐,1918年在地中海首次接收到2~3 km以外的潜艇回波。

这种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各种形式的声信号,碰到需要定位的目标时产生反射回波,接收回来后进行信号分析、处理,除掉干扰,从而显示出目标所在的方位和距离。

学生思考问题:海上风暴引起的次声波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危害?人类为什么不能事先预知并躲避灾难?声呐为什么会导致海豚的死亡?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推进新课一、声与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答案:能海啸、地震、火山喷发。

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的器官,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现广泛运用于航海事业。

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收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令旋转360°的喇叭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

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3.超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1)蝙蝠是怎么确认目标的?它采用的方法叫做什么?(2)受蝙蝠的启发,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主要应用在什么方面? 归纳总结:(1)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讨论:根据声呐测海底深度需测哪些量?a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 。

b .声音在海水中的往返时间t 。

c .计算公式:s =12vt 。

(3)应用: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探测敌方潜艇等。

思考问题:“B 超”是利用什么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医生用B 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病人――→反射波信息显示屏 交流讨论: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二、声与能量创设情景: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

这说明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提出问题:水波是一种波动,水波能传递能量。

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你能用实验证明吗?实验探究:方案1:去掉可乐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膜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从而使蜡烛熄灭。

方案2:在扬声器前放一点燃的蜡烛,使扬声器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

方案3:对着塑料薄膜敲鼓,在塑料膜后面用手电光源照着,使光源能反射到墙面上,当鼓面振动使塑料膜振动时,研究墙上的光源位置变化,如图所示。

学生交流讨论:从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归纳总结:声波具有能量,能通过介质传递能量。

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交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有哪些?小组讨论总结:声波能传递能量实例①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电子元件②击碎病人结石③利用超声波加工珠宝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应用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实例?(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超声波加湿器: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打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小型超声波清洗机:物件的清洗、脱气、消毒、乳化、混匀、置换、提取。

使用部门: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验室;医院;电子车间流水线;钟表眼镜店、珠宝首饰店;家庭。

清洗物件:电子产品、机械五金配件、眼镜、首饰、钟表、钱币、水果等。

声波清洗精细机械,主要依靠“空化效应”。

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地向前传播,对液体产生拉伸和挤压作用,使液体内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

这些气泡迅速产生,又迅速闭合,形成的瞬间高压超过大气压的1 000倍。

连续不断的高压就像一连串小“炸弹”不断地冲击物件表面,使物体的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超声波清洗方式超过一般的常规清洗方法,特别是对表面比较复杂的工件(如钟表等精密机械的零件表面凹凸不平),或对清洁度有较高要求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等),使用超声波清洗都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5)超声波碎石机: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主要适应症: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

……例1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哪位同学在说话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解析:是否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首先要明确怎样才叫传递能量。

它与声能传递信息是声的两个不同的应用。

声传递信息指通过声音告诉我们某个事件或者消息,而声传递能量指通过声的方式传递一种类似于力量的东西,它可以造成一些除感官以外的其他影响。

A是利用声音特征来区分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属于信息方面的利用;B是利用超声除去体内结石,属于传递能量方面的利用;C是根据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来区分是哪位同学在说话,属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D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答案:B点评: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应明确概念,信息与能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音在传递能量的同时会传递一些信息,但它们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例2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然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解析:在风暴或地震来临之前,水母能够通过海水接收到由于海水或地壳运动时发出的次声波,所以能及早地采取避难措施。

答案:A点评:动物的听觉范围一般比人的要广,它们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和超声波。

同步训练1.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 )。

A.蝙蝠有夜视眼B.蝙蝠靠嗅觉确定目标C.蝙蝠靠听觉确定目标D.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目标答案:D2.关于超声波的利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B.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利用超声波可以直接清洗精密机械上的污垢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相互联络B.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次声波来相互联络C.海豚用的超声波,大象用的次声波D.海豚用的次声波,大象用的超声波答案:C4.科学家发明的声呐系统( )。

A.能发出超声波,从回声获取信息B.能发出次声波,从回声获取信息C.发超声波和次声波,视探测物体而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5.关于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B.医生利用超声波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D.蝙蝠利用“超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这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答案:BC6.下列不是利用声信息的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