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某某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精品

合集下载

××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十一五”规划

××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十一五”规划

××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县广播电视局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县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具体思路是:以乡(镇)为中心,本着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行政村到自然村,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

计划在“十一五”规划5年期间,每年完成10个行政村的光纤联网工程,基本做到所有行政村和县有线台联网,并力争全县大的自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

一、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每年争取县政府给予资金补助100-200万元“村村通”联网经费,5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采用采取以乡镇为中心的传输分配方式进行联网,架设从各乡镇到村委会的有线电视光缆干线。

新建“村村通”工程232座,每座除上级广电部门补助资金、设备外,还需投入35000元,232座还需筹集资金812万元;二、具体的建设任务第一阶段(2006─2008年):完成全县20户以上自然村70%以上与县城有线网联网,即完成联网160个村以上。

实现全县80%以上的自然村能看上节目丰富的有线电视节目;有线电视“村村通”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

第二阶段(2009─2010年):重点建设有线电视覆盖盲区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争取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全县20户自然村的100%,使全县98%的人民群众都能收看到多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三、规划实施措施和保障政策“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是我县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少”地区能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天下大事,提供了接受信息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课堂,为落后地区群众脱贫治愚、转变观念、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县“村村通”工程的建设任务还很艰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把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

益阳市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益阳市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益阳市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我市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先进市的重要阶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今后五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工作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制定《益阳市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一、“十一五”文化发展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形势分析纵观当前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革命给认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新时期文化的发展更新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呼唤着文化的人文关怀。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先进文化体系,任重而道远。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党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以及益阳文化的历史文脉与时代创新,是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发展战略的依据。

重在建设,努力推进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为我们展示了光明幸福的前景,也为建设美好的新益阳指明了现实的途径。

我市的文化建设将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改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围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实施小康文化工程,推进文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使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中等城市的进程相适应。

最新-某县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 精品

最新-某县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 精品

×县“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县“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县文化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使我县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文化工作者有信心有能力使我县的文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能有更大的发展,为全县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十五”期间我县文化发展回顾“十五”期间,我县的文化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立足本土,立足实际,立足市场,突出文化特色,以文化艺术创作、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产业挖掘与开发、文化市场发展和管理为重点,使各项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有力服务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⒈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现象”的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我县文化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坚持走“精品”战略之路,强化了对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壮大文艺创作队伍,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并先后在国家、省、市级赛事中获奖。

豫剧小戏《婆婆、媳妇、娘家哥》是一部倡导尊老爱老的短戏,它构思独特新颖,是近年来文艺创作中日姣姣者。

年该剧编排演出后,一炮走红,好评如潮。

在安阳市年春节小戏大赛中一举囊括剧本创作、演员表演等项的五个一等奖;在年河南省“农村题材小戏调演暨河南省等七届戏剧小品大赛”中获演员表演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年该剧本荣获安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并在《中国戏剧》上发表。

敢于创新是我县文艺创作中的一大亮点。

在年“河南省首届舞龙大赛”中,我县舞龙队突破传统舞龙的旧音乐模式,大胆革新,将戏剧艺术中音乐部分与舞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看了耳目一新,最终在该项赛事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和组织奖。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它覆盖面广,收视率高,影响力强,是全省乃至全国戏曲栏目的权威栏目。

最新-某某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精品

最新-某某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精品

XX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xx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了加快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参照xx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结合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以构建和谐邢台弘扬先进文化为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施精品战略,打造文化品牌;抓好基层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努力创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提高文化单位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努力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重点工作及发展目标(一)繁荣艺术创作和演出1、“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工作。

充分挖掘邢台历史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推进精品创作。

创新艺术生产机制,支持组织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创作出一批既具邢台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争取在xx省第七届、第八届戏剧节获得大奖,并力争获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2、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艺术人才,解决好专业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市杂技团要继续办好学员班,市xx梆子剧团和豫剧团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引进人才、培养新秀。

要不断创新育人机制,打造自己的编、导、演队伍,到“十一五”末,争取培养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

3、继续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

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市xx梆子剧团和豫剧团每年要创作演出或移植演出二至三台新剧目,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

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可编辑版】

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可编辑版】

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宣传舆论工具和思想文化阵地,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发展力的大众传媒。

根据《_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___市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广播电视工作基本情况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___广播电视历经几十年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和人力基础,发挥着舆论导向、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等重要作用,为我市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我市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硬件设施建设、有线电视入户率、经营收入等广播电视主要发展指标位居全省广播电视各县(市、区)中前列。

1、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方面(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牢固树立新闻立台、节目创优的原则,充分发挥台编委会作用,强化新闻策划,增强把关意识,每年共播发广播、电视各类消息8000多条,专题740多期,并做到不发生政治性差错。

积极做好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和各类直录播活动,为全市“加快发展、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节目质量显著提高。

围绕“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的思路,加强节目调改,凸现贴近性、亲和性、本土化,打响了《___新闻》、《富春大地》、《九点看新闻》、《新闻随身听》等一些知名和特色栏目;涌现了《日子一天天地过》、《___企业积极培养技能人才后备力量》等一大批广播电视优秀作品。

(3)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编发的广播稿、电视稿分别在中央台、省市电台、上海经济区新闻协作网、美国斯科拉卫星网播出,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___的良好形象,提升了___的知名度、美誉度。

2、广播电视技术工作方面全市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体系健全完整,节目传输质量提高。

201X年末基本完成有线网络的建设、改造任务和有线广播进村入户工程,使全市用户能收看收听到30多套较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兴建了新的广播电视发射台,扩大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

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文章标题: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随着“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不仅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为文化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创建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根据《赣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于都县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__”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大局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和重在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实施文化创新、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壮大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到20xx年,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加快文化兴县建设进程,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以文化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三、发展指标到“十一五”期末,全县文化发展指标为:1、文化产业递增速度达到16;2、人均每年文化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达到3;3、文化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0.8;4、财政支出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6元;5、每万人拥有公益文化设施面积500m2;6、购书经费达到人均0.1元标准;7、农村乡镇文化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98以上。

四、主要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1、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文化艺术中心的装修进程,完善艺术中心的设施建设,完成好剧团、文化馆新办公场所的装修工作;重新制作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军政治部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旧居复原陈列版面,多方筹资兴建“六县之母”博物馆和一个符合标准的县少儿活动中心。

隆回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隆回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隆回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初稿)根据《中共隆回县委关于制定隆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结合我县文化事业现状,特编制隆回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1、“十五”主要成绩——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承办了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湖南省首届“绿展会”、长沙火宫殿花瑶庙会、纪念魏源诞辰210周年、“九龙回首”新春联谊会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了2001年10万人参与的大型元宵龙灯会、首届花瑶佳丽服饰赛、山歌大赛、文艺暨挑花大赛、“讨僚皈”民俗风情节活动。

启动了千场文艺下乡演出、2131工程及爱教电影放映、送书下乡活动,组织指导乡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花鼓小戏《祭鸡》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小戏《弹棉花》获“三湘群星奖”金奖,舞蹈《挑花裙》获“三湘群星奖”银奖。

花瑶山歌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佳绩,农民画、书法、摄影、文学、舞蹈等,都有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大奖,在各类刊物发表文艺作品1000余件。

《第三届国际梅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小戏《祭鸡》、《弹棉花》获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有新进展。

一是完成了滩头年画普查工作和花瑶文化研究田野调查,启动了全县民间文化和文物普查工程。

滩头年画和花瑶挑花获全国民间工艺品大展金奖,县长钟义凡获得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特别贡献奖;二是直接参与了崇木凼花瑶古寨、旺溪梅山文化园、滩头纸博园等旅游开发项目的整体规划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并有部分项目付诸实施。

三是完成了魏源故居的整体规划维修设计,并争取了第一批维修经费到位。

四是完善了文保单位和馆藏文物资料的整理归档,启动了湖公祠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文保单位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接纳学生达30000余人次。

五是魏源思想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重点狠抓了扫黄打非和网吧管理,通过新建网吧监控平台、实施零点控制以及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有效遏制了违法经营行为,全县的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

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

一路风雨一路歌,文化事业满园春——梓潼县“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回顾文化旅游局“十一五”以来,梓潼文化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不断增加文化投入,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各项文化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十一五”以来,我县逐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

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设施逐步完善,先后被评估认定为具有综合功能的“国家三级文化馆”和“国家三级图书馆”。

2007年以来,我县抓住中央、省、市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机遇,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新建综合文化站32个,建成村文化活动室121个、农家书屋59个、乡镇图书馆2个。

灾后重建稳步推进根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期调整目标,我县文化灾后重建共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文化项目35个、文化遗产(文物)项目4个、文化市场项目44个。

截止2010年12月底,梓潼文化设施灾后重建已完成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二,完成总投资6605万元。

其中,七曲山大庙抢险维修工程已全部完工;和七曲山风景区游客接待中心整合建设的洞经音乐传习所已于2010年9月开工建设;整合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剧场、县体育中心等项目的梓潼县文化体育中心已于2010年12月开工建设;32个乡镇文化站现已全部开工,竣工26个,正在建设的6个。

“十一五”结束,我县文化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围绕县委、县府中心工作,全力办好主题群众文化活动。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春节、元宵节、建党节、国庆节以及七曲山大庙庙会期间,均举办多方面节庆文化活动。

组织开展的较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每年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梓潼县庆祝建党87周年“共产党好.抗震救灾建家园”文艺展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春天的梓潼”大型文艺演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书画摄影展、梓潼县庆祝建党88周年文艺演出活动、“放歌祖国、唱响梓潼”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辉煌六十年、魅力新梓潼”大型书画摄影展览、“宏泰〃水岸花都杯”星耀潼城——青少年才艺大赛、梓潼县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梓潼县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暨“感恩〃奋进”大家唱歌咏比赛活动等。

广播电视十一五工作思路

广播电视十一五工作思路

广播电视十一五工作思路广播电视是党委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十五”以来,县广播电视局(台)扎实推进新闻宣传、网络发展、系统改革、社会管理四项重点工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不仅1统一和有效控制。

2、强化舆论宣传的栏目创新。

加快栏目改版步伐,尽快设计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社会密切关注、贴近百姓生活的优秀栏目,努力实现频道专业化、栏目特色化、节目精品化目标。

围绕打造“武陵源”、“中华母亲山”等地方品牌文化,突出我县山水人文特色,以内容创新为主要手段,加快公益性、特色化电视文化节目的生产和传播。

二、加大经营活局工作力度,力争和谐发展实现新突破。

1、构建市场主体。

将广播电视经营业务从现有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成立竹山县广电媒体经营中心进行产业化运营,逐步实现企业化运作,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从全县广播电视资产中剥离200万元闲置可经营性资产,依法照章组建广电实业公司。

待时机成熟后,将媒体经营中心与实业公司有机整合,组建传媒公司,实现规模化、集团化经营。

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资产的经营监管,确23、12主体工程的同时,高标准建成集演出、播出制作、演艺于一体20年不落后的综合演艺大厅。

启动新一轮731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未来五年实现新增投资过千万元,总投资过3千万。

争取市网络公司投资500万元,完成鄂西北有线电视网络维护中心建设。

争取财政扶持50万元,自筹30万元,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摄录编设备配套升级建设。

加快县至乡镇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建设,利用广播电视光纤传输网,建立17个乡镇可视电话会议系统。

积极推进转播台、发射塔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

四、加大人才兴局工作力度,力争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1、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以创建学习型单位为目标,坚持集中学习、短长期。

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可编辑版】

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可编辑版】

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1、成功申报了全国文化先进县。

在省级文化先进县申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2001年12月建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并于201X年10月顺利通过文化部的复评。

2、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01X年6月县文化馆被子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201X年,新增6个乡站站舍面积400㎡以上。

3、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确保县馆、乡站正常开放的基础上,结合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认真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工程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并认真开展好“三下乡”活动,打鼓歌、采茶戏等地方民间文化得到整理和保护。

组织开展了“爱我##,兴我##”大型系列群文活动;201X年10月,成功举办了“生成杯”江西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并决定于201X 年11月承办“江西第三届艺术节(第六届音乐舞蹈艺术节)暨##县首届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

4、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1X年率先在全市进行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成立了县广电网络传输公司和二十一个乡镇分公司,全县所有乡镇和50的行政村在201X年底可实现光缆联网。

截止201X年7月底,总用户达25000余户,其中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1000余户,微波电视用户1400余户;2001年荣获了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自办节目的编、录、播完全实现了数字化。

5、文博工作得到加强。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对100余处文物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测量、登记和拍照;完成了馆藏二、三级文物的鉴定、建档工作。

6、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成立了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和演出中心、影视艺术节目制作中心、文化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产业收入年增长率达10以上。

7、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加强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建设,新建网吧监管平台,实行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较好地实现了全县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2018年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

按照国办发60号)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科学制定“十—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不仅极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而且对于**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三贴近”,以宣传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管理为主线,牢牢抓住做大做强广播电视这个根本目标不放松,进一步加强宣传管理,加速覆盖建设,加快能力提升,加大环境改善,加紧机制建设,加速人才培养,不断增强县委政府喉舌的导向力,强势媒体的影响力,广播电视的作用力,努力推进广电产业化改革,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发展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宣传业务、事业建设、体制创新、节目制作、管理水平、科技进步和产业经营等方面均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的水平和质量,努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广电运作体制;大力提高广播信号覆盖率和多功能业务开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生活需求。

到18年,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0%和95%,有线电视联网村达228个,通村率达到90%,联网用户6.5万户,通户率达到65%,积极发展调频广播,力争15个乡镇通调频广播,调频节目达到10套;实现技术手段和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升级换代,形成天上卫星、地面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立体覆盖网。

3、主要任务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体制由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战略性转变,行业服务于社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们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广播电视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服务手段主要朝“广播”、“窄播”、“点播”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要。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

按照国办发[2004]6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建生从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赢得了“3·3”抢险、“5·5”塌方、“6·25”沉船事故、防“非典”、“防震”宣传的主动权;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为县委、县政府推进工作起到了应有作用;积极生产精神产品,宣传先进文化,策划录制大量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文艺晚会,根据阶段宣传重点,配合中央台、省市台同步展播优秀影视片,为观众理性思维和辨别是非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提高了我县声誉和知名度,促进了开放开发。

由于措施得力,近几年对上宣传始终稳定在全市前列,尤其是2002年,广播电视对上宣传取得新的突破,电视宣传上省台15条,中央台4条,广播宣传排全省第七,广播电视对上用稿创历史最好水平。

第二,建设步伐加快,网络发展得到新拓展。

五年来,我局采取自筹、融资、借贷等办法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县乡联网工程和乡镇二级网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事业建设落后的局面,目前已架设光纤505杆公里,联网村163个占全县254个村的65%;为发挥编播能力,改善了对内对外宣传条件。

同时,添置相关设备,实现了新闻日播,重大活动直播的目标。

使自办电视节目实现了硬盘播出,增设了**二频道,自办频道达到2个。

《**新闻》以崭新面貌进入《今日**》新闻网。

第六,实施信息网络传输平台建设,启动网络改造升级工程。

在全县17个乡镇光纤联网基础上,对我县西北二片实施主干光纤扩容升级工程,为广播电视VPN专线接入和多功能业务开发奠定了基础。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_计划方案_4.doc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_计划方案_4.doc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_计划方案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

按照国办发[2004]6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贫困山区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五到十年**广电事业的中心工作,在“十五”广电事业发展基础上,为科学谋划“十—五”广播电视工作,编制“十—五”**广电事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县“十五”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估价1、“十五”以来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县广播电视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宣传振奋人心,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系统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舆论引导有力,新闻宣传取得新突破。

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宣传是广电媒体的政治责任。

五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总方针,以正面宣传为主。

积极围绕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掀起干部群众投入小康建设主战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围绕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和县“两会”展开动态报道,特别是加大县委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目标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系列报道和战役性报道,为跨越式发展营造了环境。

积极服从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赢得了“3·3”抢险、“5·5”塌方、“6·25”沉船事故、防“非典”、“防震”宣传的主动权;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为县委、县政府推进工作起到了应有作用;积极生产精神产品,宣传先进文化,策划录制大量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文艺晚会,根据阶段宣传重点,配合中央台、省市台同步展播优秀影视片,为观众理性思维和辨别是非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提高了我县声誉和知名度,促进了开放开发。

最新-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 精品

最新-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 精品

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思路1201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改革、发展、繁荣、提高”的工作思路,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把握时代脉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019年,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旅游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创“百强县”和“文明县”的目标,突出重点,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我县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支柱。

根据总体要求,2019年我县文化广播电视电视旅游工作的基本思路为:坚持一个原则、做到二个突出、实施三项建设、推进四项工作、明确五个方针、实行六大措施。

(一)坚持“踏踏实实做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原则。

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真正惠及广大群众的工作,更是我们党心系群众,执政兴国的重要宣传渠道。

局属各单位、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在工作中一定要站在牢记党的宗旨,实践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二)突出改革和发展,求新思变。

1、强化改革,永葆事业发展动力。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更新思想观念,认真做好工作。

一是要在局属各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岗位聘任制,彻底打破“铁饭碗”。

同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奖惩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对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系统工作实行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制度。

二是建立局系统工作监督机制。

对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特别是农村文化活动建设进行有力监督。

在县农村文化活动领导小组指导下,组建南昌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督导员队伍,人员由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县文广局机关抽调人员组成,负责对全县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全程督查和指导。

最新-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精品

最新-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精品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

按照国办发[20]6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贫困山区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五到十年**广电事业的中心工作,在十五广电事业发展基础上,为科学谋划十—五广播电视工作,编制十—五**广电事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县十五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估价1、十五以来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县广播电视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宣传振奋人心,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系统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舆论引导有力,新闻宣传取得新突破。

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宣传是广电媒体的政治责任。

五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总方针,以正面宣传为主。

积极围绕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掀起干部群众投入小康建设主战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围绕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和县两会展开动态报道,特别是加大县委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目标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系列报道和战役性报道,为跨越式发展营造了环境。

积极服从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赢得了3·3抢险、5·5塌方、6·25沉船事故、防非典、防震宣传的主动权;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为县委、县政府推进工作起到了应有作用;积极生产精神产品,宣传先进文化,策划录制大量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文艺晚会,根据阶段宣传重点,配合中央台、省市台同步展播优秀影视片,为观众理性思维和辨别是非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提高了我县声誉和知名度,促进了开放开发。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

广播电视事业局十一五期间发展计划规划广播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任务。

按照国办发[20XX]6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贫困山区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五到十年**广电事业的中心工作,在“十五”广电事业发展基础上,为科学谋划“十—五”广播电视工作,编制“十—五”**广电事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县“十五”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估价1、“十五”以来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县广播电视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宣传振奋人心,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系统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舆论引导有力,新闻宣传取得新突破。

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宣传是广电媒体的政治责任。

五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总方针,以正面宣传为主。

积极围绕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掀起干部群众投入小康建设主战场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围绕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和县“两会”展开动态报道,特别是加大县委提出的“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目标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系列报道和战役性报道,为跨越式发展营造了环境。

积极服从服务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赢得了“3·3”抢险、“5·5”塌方、“6·25”沉船事故、防“非典”、“防震”宣传的主动权;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改制和重点工程的宣传报道,为县委、县政府推进工作起到了应有作用;积极生产精神产品,宣传先进文化,策划录制大量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文艺晚会,根据阶段宣传重点,配合中央台、省市台同步展播优秀影视片,为观众理性思维和辨别是非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提高了我县声誉和知名度,促进了开放开发。

文广事业规划发展报告

文广事业规划发展报告

文广事业规划发展报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一年。

上半年,我局在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以及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全县旅游、文化、文产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农业稳县、工业立县、贸易活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战略,不断开创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一)在党建上求实效,为文广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今年上半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党建工作步入了规范化。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方针,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组织协调作用,取得了四个明显成效:一是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三是机关作风和党员形象明显改观;四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为保证局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时,广大党员和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6万多元;有8名入党积极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局机关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有3名党员干部分别被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二)在观念上找突破,为文广事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从事文化工作,“思想先行”显得尤其重要。

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我们积极在全系统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抓好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深入开展了“学党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工作。

同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工作方针。

扬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扬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扬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十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文化扬州、建设文化大市为中心,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艺术创作、加强文物保护、推进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艺术创作获得丰收。

重点创排公演了扬剧《史可法》、《柔福公主》,与央视戏剧频道合作拍摄了戏曲片扬剧《女县令》,扬州评话《挺进苏北》、《扬州小巷》在央视《曲苑杂谈》栏目播出;创作、出版了长篇评话《陈毅》(10回本),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市木偶剧团新创的木偶剧《三个和尚新传》在“金狮奖”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艺术大赛获金奖,《扇韵》、《天女散花》分别获银奖、铜奖。

创排了校园音乐剧《夕歌》,市文化艺术学校排演的群舞《荷塘语丝》在第七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铜奖;全市共有6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漆画《中国红》、年画《春暖万家》获铜奖;全市各专业剧(院)团在中国曹禺奖小品赛、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奖项60个。

——文艺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青年扬剧演员李政成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曲艺表演艺术家惠兆龙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

全市文化系统现有在职高级职称人员108人、中级职称人员185人。

——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基础性、群众性文化设施。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双博”馆)建成开放,江都、仪征、高邮、宝应等4个县(市)博物馆先后建成开放;扬州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市3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通过省厅验收并正式挂牌投入使用;仪征市少儿图书馆等4个图书馆和宝应县、邗江区文化馆新馆建成开放;高邮市邮都文化广场、仪征市文化馆动工兴建;“十五”期间,扬州市图书馆、邗江区图书馆等4家被评为国家一、二级图书馆,江都市图书馆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扬州市文化馆通过了国家三级馆的检查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县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1、成功申报了全国文化先进县。

在省级文化先进县申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2001年12月建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并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文化部的复评。

2、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2019年6月县文化馆被子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2019年,新增6个乡站站舍面积400㎡以上。

3、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确保县馆、乡站正常开放的基础上,结合节假日和重大纪念日,认真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工程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并认真开展好三下乡活动,打鼓歌、采茶戏等地方民间文化得到整理和保护。

组织开展了爱我##,兴我##大型系列群文活动;2019年10月,成功举办了生成杯江西省首届小戏小品大赛;并决定于2019年11月承办江西第三届艺术节第六届音乐舞蹈艺术节暨##县首届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系列活动。

4、广播电视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19年率先在全市进行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成立了县广电网络传输公司和二十一个乡镇分公司,全县所有乡镇和50的行政村在2019年底可实现光缆联网。

截止2019年7月底,总用户达25000余户,其中城区有线电视用户达11000余户,微波电视用户1400余户;2001年荣获了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自办节目的编、录、播完全实现了数字化。

5、文博工作得到加强。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对100余处文物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测量、登记和拍照;完成了馆藏二、*文物的鉴定、建档工作。

6、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成立了县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和演出中心、影视艺术节目制作中心、文化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产业收入年增长率达10以上。

7、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加强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建设,新建网吧监管平台,实行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