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分析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分析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中医儿科学为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前获得专科知识,培养出高素质中医专科人才。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

本课程属必修课程,课程的类别属专业课程,本课程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及中医骨伤学等,组成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须在前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技能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辩证分析、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脾系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

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中医儿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儿科学》课程标准

《中医儿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X243165适用专业:中医专业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修课方式:选修教学时数:40学时总学分数:2.5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学科,是中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中医专业的限选课程。

中医儿科学的任务是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学习中医儿科学应掌握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解决小儿生长发育的有关问题,为从事临床儿科工作及儿童保健、提高下一代的健康水平和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2.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对儿科危急重症一级处理和转诊的能力,开展小儿生长发育宣传和儿童保健指导的能力,针对小儿不同生理时期的特点实施小儿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指导及健康管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40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

4.课程作用《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限选课程,以《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教育部对于医学人才定位文件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求我们学生的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度,如何掌握好这个度,我们进行了基层医院医生的需求调查,得出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临床一线医生讨论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对接的教学理念,即:授课前学生了解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授课中有目的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中医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学时:20一、见习的目的与任务中医儿科学见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掌握《中医儿科学》的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和常见儿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正确运用中医四诊检查、辨证论治对儿科常见病证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和处理,掌握部分疑难、急重病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熟悉儿科常见病证的诊疗常规,熟悉儿科护理工作及技术操作,学会书写门诊病历,掌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规范”,了解门诊及病房的管理。

见习重点是抓好中医的四诊运用、辨证分析、立法方药及病历书写。

二、见习内容:1、进一步正确掌握中医四诊方法。

2、掌握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及气血津液等辨证论治规律,并运用于临床实践。

3、按时书写合格门诊病历1份。

病历书写要认真仔细、格式正确、内容属实、记录及时、字迹清楚整洁,符合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要求。

4、正确填写各种化验、检查申请单。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独立诊治,完成见习医师工作职责。

①门诊见习:系统观察、诊治病人,学习临床技术操作,做好检查、治疗等工作,并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熟悉门诊工作内容及特点,正确填写检查申请单,了解采集标本及回报情况,学会运用四诊,辨证论治正确诊治儿科常见病证,并掌握一些疑难病证的诊治原则。

②掌握常见病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呕吐、泄泻、痢疾、腹痛、便秘、汗证、水肿、淋证、麻疹、奶麻、风痧、丹痧、水痘、手足口病、痄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三、见习方法采用分次教学法,结合临床特点,灵活运用,使学生练好基本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长发育:(4学时)此阶段以教师示教及正常发育儿童为主,教师把课上相关内容结合实例,按照要求向学生示教。

(二)体格检查:(4学时)反复训练和掌握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和要领、西医视、触、叩、听等物理诊断方法。

按临床医生要求,严格训练达到熟练掌握。

其中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让同学在老师辅导下,进一步深入复习儿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及特点,让同学在整个见习过程中都要按照上述要求去做。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儿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学时:___学时课程学分:___学分二、课程性质与目标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培养学生对儿科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或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介绍儿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范围,强调儿科学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和任务。

2、儿童年龄分期详细讲解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特点和保健重点。

(二)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阐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等。

2、体格生长(1)体格生长指标介绍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和生长曲线的应用。

(2)体格生长评价讲解如何运用体格生长指标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包括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的评估。

3、神经心理发育(1)神经系统发育简述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包括大脑皮质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形成和演变。

(2)心理行为发育介绍儿童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心理行为发育的里程碑和评估方法。

(三)儿童保健1、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分别阐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保健要点,包括营养、预防接种、疾病筛查等。

2、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讲解儿童营养指导、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定期健康检查等保健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意义。

(四)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1、儿童营养基础(1)能量与营养素需求介绍儿童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特点。

(2)食物的营养成分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为儿童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2、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母乳的成分、哺乳技巧和常见问题的处理。

中医儿科大纲

中医儿科大纲

1.为什么说中医儿科学发展至宋代已经形成?2.明清时期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试述钱乙、万全、陈复正对中医儿科学的主要贡献。

4.试说出历代重要儿科著作及其作者。

5.小儿年龄分几期?具体时间怎样划分?各期有什么特点?6.小儿年龄分几期?具体时间怎样划分?各期有什么特点?7.测量小儿体重、身长有何临床意义?如何计算?8.小儿前囟门何时闭合?检查囟门有何意义?9.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有哪些因素?10.试述小儿动作及语言发育的一般规律。

11.简述小儿“变蒸”的含义。

12.如何理解小儿的生理、病理、病因特点?13.如何理解“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14.为什么说在儿科四诊中要特别重视望诊?15.儿科望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6.看指纹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如何?17.儿科闻诊有哪些主要内容?18.儿科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儿个人史包括哪些内容?19.小儿脉诊的方法如何?其主要脉象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20.儿科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如何?21.儿科内治用药剂量应如何掌握?22.儿科常用的内治法有哪些?它们各自主要用于哪些病症?23.试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谈谈在运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通腑泻下、利水消肿等法则时,各注意什么问题?24.试述熏洗法、热熨法、敷贴法的操作方法及其适应症?25.试述小儿捏脊疗法、刺四缝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其适应症?26.母乳喂养的优点有哪些?27.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有哪些?28.牛奶与人奶营养成分的差别有哪些?29.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麽?30.小儿感冒为什么多见夹痰、夹滞、夹惊?31.分述小儿感冒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2.分述小儿乳蛾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3.分述小儿咳嗽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4.肺炎喘嗽的病理关键和病理产物是什么?35.肺炎喘嗽有哪些变证,证治方药如何?36.试述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的证治方药?37.小儿哮喘是怎样形成的?38.肺炎喘嗽与哮喘的鉴别要点是什么?39.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辨证论治要点各是什么?40.小儿鹅口疮的病因病机有哪些?41.鹅口疮的诊断要点?42.鹅口疮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如何?43.小儿口疮的病因病机有哪些?44.口疮的诊断要点?45.口疮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如何?46.形成呕吐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病机是什么?47.试述呕吐的辨证论治。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1.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依据就业岗位需要阐述);中医儿科学为中医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前获得专科知识,培养出高素质中医专科人才。

2.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

本课程属必修课程,课程的类别属专业课程,本课程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及中医骨伤学等,组成中医临床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该课程在专业学习目标中的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须在前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后方可教学。

(二)教学基本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队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技能目标1)专业能力: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儿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辩证分析、常用方药。

2)方法能力: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中医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方法,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继而理解儿科疾病的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脾系等疾病的诊治, 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难点是小儿液体疗法。

重点章节是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

医学基础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设计

医学基础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效 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临床应用:将中医儿 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际诊疗中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 和评估患者的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指标,评价治疗效果
反馈与改进:根据效 果评价结果,对教学 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
反馈和改进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辨证论治: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进行辨 证,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 等
中医儿科学常见病种
咳嗽:外感咳嗽、内伤 咳嗽等
腹泻:寒泻、热泻、湿 泻等
厌食:脾胃虚弱、肝气 郁结等
湿疹:风热湿疹、湿热 湿疹等
惊风:风寒惊风、风热 惊风等
感冒:风寒感冒、风热 感冒、暑湿感冒等
便秘:实秘、虚秘等
教学监督: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互动式教学法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提问、 发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 与度和积极性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病 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教师引导: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 堂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掌握技能,提高动手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动画等,进行教学演示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与安排
课程目标:掌握中医儿科学的 基本理论和技能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提高学生对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儿童健康事业服务。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知识;2.熟悉常见儿童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具备基本的儿科临床技能;3.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儿童健康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医学伦理观念。

三、教学内容1.中医儿科学理论基础a.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概述b.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与规律c.儿童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理论d.中医儿科养生与健康保健2.中医儿科学的基本诊断方法a.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常用诊断方法的运用b.中医四诊合参的理论与实践c.辨证论治与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3.常见儿科疾病与治疗a.发热病、咳嗽哮喘类疾病的辨证施治b.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原则与方法c.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原则与方法d.泌尿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原则与方法e.皮肤科疾病的中医诊治原则与方法f.小儿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治原则与方法4.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疾病的中医治疗a.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b.儿童腹泻的中医治疗c.儿童扁桃体炎的中医治疗d.儿童过敏症的中医治疗e.儿童夜尿症的中医治疗f.儿童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a.传授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背景;b.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儿童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c.讲解不同疾病在儿童中的特点与规律。

2.实践教学a.组织学生进行病案分析、诊断演练;b.引导学生进行病历书写、辨证施治和中药调配等实践操作;c.指导学生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

3.诊所实习a.安排学生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实践掌握儿童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b.指导学生进行患者的初诊与随诊,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作。

3.掌握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中医儿科学的概念,中医儿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

2.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进展及取得的重要成就。

3.《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侯论》、《备急千金要方》建立的学科基础;钱乙、陈文中对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的突出贡献;曾世荣、薛铠、薛已、万全、张景岳、夏禹铸、陈复正、吴瑭等医家的学术建树。

4.重点介绍建国以来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5.从中医儿科学术发展史看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方向。

[教学时数]课堂讲授2学时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年龄分期的目的与意义。

2.熟悉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各年龄期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1.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分期方法。

2.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

3.小儿年龄分期对儿童保健和儿科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工作的意义。

[教学时数]课堂讲授1学时。

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目的要求]1.了解变蒸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价值。

2.熟悉小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小儿体格发育正常值及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1.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囟门、牙齿、呼吸、脉搏、血压生理常数及测定方法,体格发育指标的临床意义。

2.能发育,包括感知发育、运动发育、语言发育、性格发育的主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介绍变蒸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价值。

[教学时数]课堂讲授2学时。

第四节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对学好中医儿科学的意义。

2.熟悉小儿生理特点、病因特点、病理特点。

3.掌握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教学内容]1.小儿生理特点、病因特点、病理特点的基本内容。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病法
证 3、肾病综合证的概念、病因病机、
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2 讲 掌握 授 1、遗尿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诊断、 辨证论治 3、肾病综合证的概念、诊断、辨 证论治 熟悉 1、遗尿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 其他疗法 3、肾病综合证的病因病机、其他 疗法
3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 时行疾病
6
五 1、麻疹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章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时 2、奶麻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行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疾 3、风痧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病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4、丹痧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
论治、其他疗法
5、水痘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6、痄腮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7、顿咳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
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第 寄生虫病
2
六 1、蛔虫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章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6 讲 掌握 授 1、麻疹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2、奶麻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3、风痧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4、丹痧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5、水痘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6、痄腮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7、顿咳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熟悉 1、麻疹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2、奶麻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3、风痧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4、丹痧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5、水痘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6、痄腮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7、顿咳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导言:中医儿科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专门研究儿童阶段的疾病诊疗与保健。

中医儿科学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的考虑,以达到维持儿童健康的目标。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培养具备中医儿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医学生。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疾病谱。

2. 掌握中医儿科学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药物应用。

3. 了解常见儿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并能独立进行中医儿科学的病案分析与处理。

4. 具备儿科学相关的中医药保健知识,能够制定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策略。

5. 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促进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1. 儿科学基础知识:儿童生理发育、儿童疾病谱、儿童心理发展等。

2. 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辩证论治等中医基本理论。

3. 中医儿科学诊断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中医诊断方法。

4. 常见儿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感冒、咳嗽、腹泻、发热等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5. 中医药物应用:中药的配伍、用量和副作用等。

6. 儿童中医药保健:食疗、按摩、针灸、艾灸等中医药保健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通过讲述中医儿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原则,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

2. 病案分析讨论:教师根据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

3. 临床实践:学生在实习阶段进入门诊或医院儿科科室,参与实际病例的临床工作,并与指导教师一起讨论病例。

4. 小组讨论:学生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业和课堂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5. 文献查阅与研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中医儿科学的研究水平。

四、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考核:通过期末考试、小组讨论和病案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理论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临床专业本科床边教学用)中医儿科学教研室编写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学时: 72学时讲课对象: 五年制临床专业床边教学前言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疗法为手段,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它与中医学的各门基础和临床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色,区别于西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儿科学特色,区别于中医内科学;具有鲜明的临床学科特色,区别于中医基础学科,有着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是走向临床的桥梁。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认识论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份:总论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童保健;各论包括新生儿病、肺系病证、脾系病证、心肝病证、肾系病证、传染病、寄生虫病、其他疾病。

另外,附录包括小儿推拿疗法,7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正常值,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计划免疫程序,儿科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常用方剂和常用中成药。

根据临床床边教学特点,《中医儿科学》床边教学课程的总学时安排为126学时,其中授课72学时、自学9学时、临床见习床边教学45学时。

教学时除由教师讲授外,应充分运用CAI课件、录像、幻灯、图表等多种手段,自学、讨论等多种形式,并安排临床见习床边教学典型病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大纲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二版《中医儿科学》教材编写,大纲中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结合临床见习床边教学典型病例两大部分,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可以保证典型病例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实施床边教学,其余疾病根据条件实施课堂理论教学后床边强化。

1上篇总论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南京中医药大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初稿)(供七年制中医专业使用)说明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疗法为手段,以儿童为研究对象,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它与中医学的各门基础和临床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中医学特色,区别于西医儿科学;具有鲜明的儿科学特色,区别于中医内科学;具有鲜明的临床学科特色,有着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保健预防、疾病诊治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运用中医学认识论认识儿童和儿科病的特点,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份:总论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童保健;各论包括新生儿病、肺系病证、脾系病证、心肝病证、肾系病证、传染病、寄生虫病、其他疾病。

另外,附录包括小儿推拿疗法,7岁以下正常儿童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发育的衡量数字,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计划免疫程序,儿科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方剂索引和中成药索引。

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医儿科学课程的总学时安排建议为108学时,其中授课80(72~90)学时、自学10学时、见习18学时。

教学时除由教师讲授外,应充分运用CAI课件、录像、幻灯、图表等多种手段,自学、讨论等多种形式,并安排临床见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各院校在教学中可按照本校教学计划,适当增减教学时数,但一定要达到本大纲规定的中医儿科学教学要求。

正文上篇总论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作。

3.掌握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中医儿科学教案课程情况课程名称中医儿科学章节第一章第一、二节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教师授课题目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小儿年龄分期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中医儿科学发展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儿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各代医家的主要学术贡献;通过讲述小儿年龄分期,让学生掌握划分方法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掌握内容:1、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中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著作及其贡献。

包括《颅囟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万全及其学术贡献等。

熟悉内容:1、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过程。

2、小儿各年龄分期的生理、病理特点。

3、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

了解内容:1、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小儿年龄分期的目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医儿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进步及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2、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特点。

教学设计与组织70分钟。

以学术著作和成就为主要讲述内容,突出讲授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医儿科学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及学术著作,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有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30分钟。

对各年龄分期重点讲述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及对临床诊疗的意义,可举例说明。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情况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教师授课题目小儿生长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小儿体格、智力发育的讲述,使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以便指导儿童保健,做好儿科疾病防治。

教学内容提要掌握内容:小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其正常值及测定方法。

熟悉内容:小儿智能发育规律了解内容:变蒸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1、小儿体格生长规律及主要生理常数(体重、身高、血压等)。

2、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理解“小儿心、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以及“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教学设计与组织50分钟。

小儿体重、身高、囟门、牙齿、呼吸、脉搏及血压等的生理常数主要从测量方法、正常参考值、异常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讲述。

25分钟。

智能发育主要讲述总体规律,使学生基本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貌。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1《中医儿科学》课堂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课程名称:中医儿科学学时:54(39/15)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临床课。

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儿科学总论(4学时)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特点、喂养与保健、四诊概要、治疗概要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儿科的发展过程、中医儿科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学术思想、主要著作。

重点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各种生理常数,熟悉中医儿科四诊的内容,了解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肺系病证(6学时)第一节感冒(2学时)了解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

重点掌握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的不同及所出现的兼夹症的辨证治疗。

第二节肺炎喘嗽(2学时)熟悉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掌握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重点掌握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及各型的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第三节哮喘(2学时)熟悉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掌握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和诱发因素,掌握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重点掌握哮喘的辨证论治。

第三章脾系病证(5学时)第一节厌食、积滞、疳证(3学时)熟悉厌食的发病原因,掌握厌食的临床表现和基本治疗原则,重点掌握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区别。

了解积滞的一般发病原因,掌握积滞的辨证论治。

掌握疳证的含义及其临床表现,熟悉疳证的发病原因及常见兼证得临床表现,重点掌握疳证的辨证论治。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

系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病 4、肺炎喘嗽的概念、病因病机、
证 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5、哮喘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4 讲 掌握 1、小儿感冒的概念、病因病 授 机、诊断、辨证论治 2、乳蛾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3、咳嗽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4、肺炎喘嗽的概念、诊断、辨证 论治 5、哮喘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熟悉 1、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其 他疗法 2、乳蛾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3、咳嗽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4、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其他疗 法 5、哮喘的病因病机、其他疗法
第 时行疾病
6
五 1、麻疹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章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时 2、奶麻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行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疾 3、风痧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病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4、丹痧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
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
论治、其他疗法
5、水痘的概念、病因病机、诊
医 表医家及著作
儿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以及贡献
科 我国第一部痘疹专著《小儿斑疹
学 备急方论》
发 我国儿科医书中记载小儿指纹最
展 早的书籍
简 3、中医儿科学的昌盛与成熟时
史 期的代表医家及著作
万全著《育婴家秘》、《幼科发挥》
《片玉心书》
第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2
二 1、小儿生理特点:生机蓬勃,
章 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 2、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
儿 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生 3、纯阳与稚阴稚阳
理、 纯阳:小儿时期的阴阳是生理状
病 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儿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1
《中医儿科学》课堂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儿科学
学时:54(39/15)
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临床课。

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儿科学总论(4学时)
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特点、喂养与保健、四诊概要、治疗概要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儿科的发展过程、中医儿科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学术思想、主要著作。

重点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各种生理常数,熟悉中医儿科四诊的内容,了解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肺系病证(6学时)
第一节感冒(2学时)
了解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

重点掌握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的不同及所出现的兼夹症的辨证治疗。

第二节肺炎喘嗽(2学时)
熟悉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掌握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重点掌握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及各型的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
第三节哮喘(2学时)
熟悉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现,掌握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和诱发因素,掌握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重点掌握哮喘的辨证论治。

第三章脾系病证(5学时)
第一节厌食、积滞、疳证(3学时)
熟悉厌食的发病原因,掌握厌食的临床表现和基本治疗原则,重点掌握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区别。

了解积滞的一般发病原因,掌握积滞的辨证论治。

掌握疳证的含义及其临床表现,熟悉疳证的发病原因及常见兼证得临床表现,重点掌握疳证的辨证论治。

难点: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病证鉴别。

第二节泄泻(2学时)
熟悉泄泻的病因以及产生伤阴、伤阳或导致疳证、慢惊风的病理转归,掌握泄泻的主证及泄泻治疗的常法和变法。

第四章心肝病证(6学时)
第一节病毒性心肌炎(2学时)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发病情况及所属的中医范畴,掌握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要点。

第二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发性抽搐症(2学时)
熟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多发性抽搐症的病因病机,掌握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第三节惊风(2学时)
了解惊风的概念、发病年龄特点、惊风八候,掌握急惊风与慢惊风的区别;掌握惊风的病因病机及急惊风慢惊风的辨证论治。

第五章肾系病证(4学时)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2学时)
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掌握临床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2学时)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分类、临床特征、中医范畴及发病情况,重点掌握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了解西医治疗。

第六章传染病(8学时)
第一节麻疹(2学时)
熟悉麻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熟悉麻疹的特点及顺证逆证得鉴别,重点掌握麻疹顺证和逆证的辨证论治。

第二节风疹、水痘、手足口病(2学时)
了解风疹的病因病机与临床特征,掌握风疹的证治。

熟悉水痘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掌握水痘的证治。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和辨证论治。

第三节猩红热幼儿急疹(2学时)
了解猩红热的病因病机,掌握临床特征、辨证论治;了解幼儿急疹的病因病机,掌握临床特征、辨证论治。

重点掌握猩红热与麻疹。

幼儿急疹、风疹等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第四节流行性腮腺炎(2学时)
熟悉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辨证论治。

第七章新生儿疾病(2学时)
熟悉生理性胎黄和病理形胎黄的鉴别,熟悉胎黄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征,掌握胎黄的辨证论治。

了解胎怯、新生儿硬肿症的特点。

第八章其他疾病(4学时)
第一节紫癜(2学时)
了解紫癜的发病情况、所属的中医范畴及临床特征,掌握紫癜的病因病机,重点掌握紫癜的辨证论治。

掌握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鉴别。

第二节佝偻病(2学时)
了解佝偻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改变,掌握佝偻病的诊断要点、治疗、预防及辨证论治。

难点:钙在小儿体内代谢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
临床课程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结合临床实际设立模拟病例让学生分析,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理论课教学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临床见习进行考核。

2. 成绩评定: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按70%计入本课程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按15%计入本课程考试总成绩;临床见习考核成绩按15%计入本课程考试总成绩。

3. 成绩评定标准: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为100分;见习考核成绩为100分;平时成绩为100分。

临床见习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出勤率;中医儿科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3项内容。

其中学习态度,纪律、出勤率等综合印象,计30分。

中医儿科临床技能包括床边问诊、体格检查、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计30分。

见习笔记、书写病历标准程度,计40分。

见习考核成绩以15%的比例列入中医儿科学课程总成绩。

平时成绩以课堂提问、出勤抽查的方式考核,考核成绩以15%的比例列入中医儿科学课程总成绩。

五、教学参考书
1. 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薛辛东主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其他说明
1. 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七版),中医中医药出版社
2. 因不单独开设西医儿科学,在教授中医儿科同时向学生适当介绍西医儿科的相关知识。

4
附:《中医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大纲
学时:15
一、见习的目的与任务
见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书本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用到临床实践,初步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辩证思路和诊疗方法,熟悉儿科的常用中西医药物的使用,常用的检验方法,尤其是学会书写门诊病历等医疗文件。

二、见习的基本要求
1.小儿的生长发育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熟悉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体重、身高等计算公式及生理常数。

学会测量小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小儿体格检查的参数。

2.小儿常用药物计量计算:包括抗生素、退热药、止咳药、解痉药、镇静及抗惊厥药的应用。

要求学生根据小儿体重、体表面积计算常用药物的剂量,学会根据病情选药开处方。

3.儿科常用中成药及西药的使用原则及方法
结合患儿讲述药物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选药的原则,中成药的使用也要辨证论治。

4.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学生学会询问病史,中成药的使用也要辨证论治。

5.全面掌握中西医儿科的诊疗思路,学会报传染病卡片,初步掌握儿科的传统疗法如捏脊、拔火罐。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标准:见习成绩为100分。

以学生提交见习门诊病历方式进行考核。

要求病历书写格式规范,内容全面,用医学术语客观的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并能独立的确立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表现良好的临床素质、见习态度认真,出勤满。

病历书写为30分,辨证论治为40分,见习态度认真和出勤为30分。

见习考核成绩以15%的比例列入中医儿科课程总成绩。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