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质量管理
管理学-习题-第13章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一)判断题1.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2.工作质量取决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3.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信息化。
()4.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
()6.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主体是计算机。
()7.柔性作业系统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包括过程方法。
()(二)填空题1.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评价_______的指标。
2._______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3._______是以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4._______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6. _______的基本内涵是改善质量,追求零缺陷,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的目的7.PDCA循环,又叫_______。
8.柔性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________。
(三)选择题1.出现在多数中大型企业组织里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
A.预算控制B.层级控制C.市场控制D.团体集体控制2.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的是_______。
A.速动比率B.应收账款周转率C.流动比率D.资产负债比率3.市场控制的动因是_______。
A.企业内各部门缺乏发展的动力B.企业对经营管理拥有很小的自主控制权C.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过高D.企业缺乏活力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不包括以下选项中的_______。
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组织的质量管理C.多方法的质量管理D.全方面的质量管理5.六西格玛组织人员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
第十三章六西格玛管理
55,60位顾客等待的时间超过12分钟。 时间和动作观测识别了造成波动的具体源头。
四、改进 (I,improve)
过程:团队运用六西格玛工具来识别原因并消除造成时间浪 费的源头。 人员:训练主管人员不要打扰接待人员工作(除非紧急情 况)。没有提出减少接待人员差错的措施。 方法:把电子表格和纸表格编入索引、材料放置位置标准化。 材料:建立严格的材料补给程序。 设备:建立日常的保养计划。
6实施的资源和组织
6指导委员会
Champion
具有威望的高层管理者。为在 部门或组织6s实施的成功负责
Master Black Belt 黑带大师
全日的专家。充当黑带的老师, 教练, 评审者和个人辅导
Black Belt 黑带
6s 项目组的领导, 接受了全 面系统的DMAIC培训;全日
Green Belt 绿带
全组织实施战略 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三层次 部门实施战略
项目实施战略
三、实施6西格玛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领导 ➢ 人才 ➢ 基础 ➢ 方法
六西格玛的力量
如一家中等规模的服务企业,2000亿美元的年收入,2000 名员工。问题:满意程度低下,大多数分支机构的服务差,主 要集中在等待时间过长)
一、界定 (D,define)
目标:向顾客承诺并保证最大等待时间为5分钟。
计划:最新聘用一位主管(绿带)领导该项目的 DMAIC过程。
测量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顾客样本量为60。
“注意:平均水深4米”,
对自己的游泳水平非常自
信的MIKE先生想到平均水
深是4米,便毫不犹豫跳进
大海里。。。
2010版GMP详细内容
2010版GMP2010版GMP共14章、313条,于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 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 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 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 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6.适当的贮运条件。
第13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
(2) 降低过程成本 降低成本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降低符合 性成本,二是降低非符合性成本。符合性成本指现有的过程 不出现缺陷(故障)而满足顾客所有明示的和稳含的需求所花 的成本。非符合性成本是指由现有过程的缺陷(故障)而造成 的成本。 降低符合性成本 降低符合性成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a) 提高现有的过程能 力。应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设备性能、采用新材料、改进 加工工艺方法和改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出发提高过程能力, 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损失。 b) 提高技能。人员的 操作(服务)技能,通过掌握成熟、先进的操作(服务)技能, 保证和提高加工或服务质量,减少损失。 c) 过程再设计, 即重新对过程进行设计,如采用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方法, 设计全新的服务过程,从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降低损失。
的费用)。
外部活动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
用户提出的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的演示和证明所 支付的费用,包括:
为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 数据
等支付的费用;
产品的证实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为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支付的费
用。
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活动成本
第二节 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
质量成本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
堡姆(A.V.Feigenbaum)把产品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的费 用同产品不合格要求所造成的损失一起加以考虑,首次 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继费根堡姆之后,朱兰等质量 管理专家又相继提出“矿中黄金”和“水中冰山”等有
关质量成本的理念。此后,很快在发达国家开始了质量
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 在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市场营销方面应重点做好: a) 增强信誉。组织(尤其是营销部门)在与顾客的交往中应 讲求信誉。无论是对于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还 是处理顾客的申诉,都应讲求“诚信”,说到的要做到, 及时和顾客进行沟通,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从而取得 顾客的信任,提高顾客满意度指数。 b) 增强顾客忠诚 度。反映顾客忠诚有三个标志,即顾客自己是回头客, 说服亲属、朋友购买以及能自觉地将对生产者及其产品 的意见向生产者反映和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除增强信 誉之外,还应认真考虑顾客的利益,做顾客的“知心 人”。 c) 扩大市场份额。加强营销策略的研究,加强 营销网络的建设,采用先进的营销手段,努力扩大市场 占有量,为更多的顾客服务。
管理学管理实训第十三章
一、实训项目:了解某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二、实训目的: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考察,使学生加深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
三、实训小组人员:组长:刘龙成员:罗远成、周成兴、吴曦、刘凯实训报告: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阐明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
一、有限公司的质量保证手册第一条目的为保证安防系统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以确保及提高安防系统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本细则包括 1、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 2、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3、仪器管理 4、工程实施方案及质量保证体系第三条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是负责制定和实施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1、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我们将各部门选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从而在组织上采用强强联合的模式确保项目质量。
2、建立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公司总经理为项目总负责人总工程师为技术总负责人由各专业的人员组成一套技术班子。
设计及实施人员应由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
项目实施前做好系统要求的调研工作认真做好设计、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施工设计并由业主签证认可。
实施中应严格贯彻执行各级技术责任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实施。
如发现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通过技术联系单方式通知相关单位并经设计代表为主、监理同意、甲方认可并签证后方可修改。
具体包括做好同设计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
首先在充分调查项目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一个恰如其当的项目设计方案即围绕增加建筑的新技术含量提高建筑的使用环境为中心提出较为独特的建议方案。
根据业主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组合来满足业主的需求。
在确定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分系统做好系统的施工图设计以满足施工要求。
配合设计院做好预埋管线位置的设计。
第四条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1、产品质量标准参考①国家标准②同业水准③国外水准④客户需求⑤原材料供应商水准。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
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管理学(马工程)课后参考答案第十三章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预算控制、审计控制和财务控制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点和缺点?(1)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使成本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优点: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各方面、各环节的业务活动;用数量形式的预算标准来对照组织活动的实际效果,有利于绩效评估工作,使绩效管理更加客观可靠。
缺点:一方面,预算只能帮助企业控制那些可以计量的特别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业务活动,但对那些不能计量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活力等的改善却难以控制,而这些因素却可能对企业的成功具有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编制预算时通常参照上期的预算项目和标准,可能出现对本期活动的实际需要估计不足,容易造成资源不足或浪费。
再者,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影响组织获取资源的成本支出或销售收入的实现,这些变化可能在编制时很难预测,从而使预算变得不合时宜。
(2)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是指对反映组织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公允性,从而起到控制的作用。
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实际上是对组织内部虚假、欺骗行为的一个重要而系统的检查,有利于揭发组织中存在的舞弊、虚假等违法、浪费或不经济行为,因此具有制约虚假、鼓励诚实的作用。
另外,由于审计是由组织外部的机构实施的,审计人员与组织管理当局不存在依附关系,也不会受到管理当局的影响,所以外部审计还可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公允性。
外部审计对于组织控制过程的作用主要是间接的,由于外部的审计人员不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生产流程的经营特点等,在具体业务的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内部审计能够督促包括会计资料在内的各种管理信息真实、正确、合理、合法,推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适用和有效实施,从而维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促成管理目标的实现。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年修订)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1999.06.18•【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施行日期】1999.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发布日期:2011年1月17日,实施日期:2011年3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于1999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本规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局长:郑筱萸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第三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
各级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条企业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第五条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六条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
第七条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第八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GMP(2010年修订)培训第10、11、13章
GMP(2010年修订)——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第二百二十六条 试剂、试液、培养基和检定菌的管理应当至少符合以 下要求: (一)试剂和培养基应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应当对供应商 进行评估; (二)应当有接收试剂、试液、培养基的记录,必要时,应当在试剂、 试液、培养基的容器上标注接收日期; (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或使用说明配制、贮存和使用试剂、试液和培 养基。特殊情况下,在接收或使用前,还应当对试剂进行鉴别或其他检 验; (四)试液和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当标注配制批号、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 姓名,并有配制(包括灭菌)记录。不稳定的试剂、试液和培养基应当 标注有效期及特殊贮存条件。标准液、滴定液还应当标注最后一次标化 的日期和校正因子,并有标化记录;
GMP(2010年修订)——持续稳定性考察
第二百三十五条 考察批次数和检验频次应当能够获得足够的数据, 以供趋势分析。通常情况下,每种规格、每种内包装形式的药品, 至少每年应当考察一个批次,除非当年没有生产。
第二百三十六条 某些情况下,持续稳定性考察中应当额外增加批次 数,如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当列入稳定性 考察。此外,重新加工、返工或回收的批次,也应当考虑列入考 察,除非已经过验证和稳定性考察。
GMP(2010年修订)——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第二百二十七条 标准品或对照品的管理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按照规定贮存和使用; (二)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内容至少包括名称、批号、 制备日期(如有)、有效期(如有)、首次开启日期、含量或效价、贮 存条件; (三)企业如需自制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建立工作标准品或对照 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制备、鉴别、检验、批准和贮存的操作规程,每批工 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用法定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标化,并确定有效期, 还应当通过定期标化证明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效价或含量在有效期内 保持稳定。标化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13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宗蕴璋)练习
第十三章卓越质量管理【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6σ水平对应的缺陷率是()。
A.308000ppm B.6210ppm C.230ppm D.3.4ppm2.在一个订单的流程中共有4个步骤,每一步骤的首次产出率均是90%,则该流程的流通产出率是()。
A.90% B.81% C.65.6% D.不确定3.在六西格玛管理组织结构中,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
A.倡导者对六西格玛活动整体负责,确定项目选择B.黑带大师是技术级别最高的专家,属于指导层C.黑带应该自主决定项目选择D.绿带的数量和素质是推行六西格玛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4.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模式是指()。
A.设计、测量、分析、改进、检查B.设计、方法、调整、改进、控制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定义、方法、分析、改进、控制5. 在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中,确定当前水平是()阶段的活动要点。
A.定义B.测量C.分析D.改进6.下列选项中,不是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正确用途的是()。
A.作为体系认证的依据B.用于企业自我评价C.用于质量奖评价D.指导实施质量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包括()。
A. 将每百万出错机会缺陷数降低到3.4B. 降低劣质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C. 追求零缺陷,变革企业文化D. 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2.黑带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用是( )。
A. 参与项目评审,选择项目B.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C. 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并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实现改进D. 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3.DMAIC模式五个阶段中使用到测量系统分析的阶段是()。
A. D 阶段B. M 阶段C. A 阶段D. I 阶段4.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 )。
A.社会责任B.测量、分析与改进C.经营结果D.产品与服务三、判断题1.六西格玛管理法以数据为基础,以降低劣质成本为核心。
统计质量控制
万兆泉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STAT
引例(Statistics in Practice)
六西格玛诱变中兴企业基因
虽然中兴连续三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世界上增长最 快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其合同销售率也正以每年34%的速度 迅速递增,不过它也摆脱不了“大家的烦恼”,通信设备制造 行业的赢利能力快速下降,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兴老总侯 为贵一定仔细思量过老对手任正非的提问:“如果有一天,公 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2001年, IT的冬天,GE走进了中兴的视线,六西格玛走进了侯的视线。 中兴开始了六西格玛的企业整形手术。至少到目前为止,六西 格玛在中兴已获成功。根据公司内部财务测算:2001年下半年, 中兴的六西格玛战略为公司带来了1076万的财务收益;2002年, 4024万;2003年,这个数字更是飙升至1.49亿。
对上式进行简化
可得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STAT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STAT
4、np图 二项分布的均值为 方差为
np np(1 p)
CL p UCL np 3 np (1 p ) UCL np 3 np (1 p )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STAT
计算公式: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STAT
对不同残次品,计算相应的概率,可得如下数据:
将表中数据描绘在数轴上,可得下图 针对不同的n、c值,可得不同的曲线:
通过上图的计算绘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接受抽样方案 。
第十三章 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STAT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文档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推动建设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质量资料的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质量责任制应当确保各参建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责任分工、流程控制、纪律处分等。
第五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履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条质量资料的管理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包括计划资料、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资料、建设工程验收资料等。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第八条施工过程应当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质量检验、工艺的施工过程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等。
第九条对于具有重大风险或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安全质量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第四章质量验收第十条建设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初步验收和终验收。
第十一条初步验收应当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要求,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终验收应当在初步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和验收。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
第十四条对于严重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图2、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实施细则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说明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资料管理要点5、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及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议通过的,为规范和推动建设工程管理活动而颁布的法律。
质量管理制度 第13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第十三章 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3.1目的有效推进和管理QC小组活动,确保活动持续、有序开展。
13.2术语QC小组: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叫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
13.3职责(1)质量部为项目部QC小组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订、修改本办法;负责QC小组的组建、上报注册登记及审批等日常管理工作。
(2)质量部收集有关QC小组活动信息,组织对QC成果的审查评价工作。
负责组织项目部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及向上推荐和呈报等工作。
(3)项目部每年需组织不少于一个QC活动。
13.4 QC小组的组建QC小组组建坚持自愿结合为主、组织出面为辅的原则,可以在本部门、作业队设立,也可跨作业队、跨部门联合设立。
可根据具体情况从以下三个方式中灵活选择。
(1)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即QC小组主管部门与各部门和领导协商,取得共识,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人选组成QC小组。
(2)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部门、作业队提出申请(可由注册登记活动代替),由QC小组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组建QC小组。
(3)上下结合的组建。
即QC小组管理部门推荐课题或将课题发表,经部门选择和认可后组建QC小组。
13.5QC小组类型QC小组类型可分为“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创新型”,可依据各自的专业情况和质量改进内容来确定其小组类型。
小组成员一般以3-12人为宜。
13.6注册登记(1)由QC小组填写《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经公司审批后即可开展活动。
(2)质量部填写、保存《QC小组汇总表》,与《QC小组注册登记表》和《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复印件一同上报公司。
(3)当QC小组课题变更而小组名称和成员未变时,需重新填写《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
13.7活动的管理(1)QC小组在选题时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以及业主的迫切要求,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新的服务项目等方面选择课题。
管理学第十三章及答案
1、沟通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B )A 反馈B 编码C 传递D 接受2、某公司质管部经理在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步骤、措施等方面与公司主要领导人有不同看法。
该质管部经理认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上下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公司领导则认为,他们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只是质管部经理的质量控制方案成本太高且效果不好。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矛盾呈现激化现象。
一天上午,质管部经理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班,而质管部经理则认为自己主持的质改推进计划正在紧要关头,一时脱不开身,公司领导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们做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支持甚至是阻挠自己的工作。
因此,质管部经理不仅拒绝了领导的安排,还发了一通脾气;而公司副总也十分恼火,认为质管部经理太刚愎自用,双方不欢而散。
你认为这里出现的沟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D )A 副总发送的信息编码有问题B 信息传递中出现了噪音C 质管部经理对于周副总的反馈有问题D 质管部经理对于信息的译码出了问题3、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是(C )。
A 传递者、接收者、信息渠道B 发送者、传递者、信息内容C 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内容D 发送者、传递者、接收者4、下述对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 )A 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 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C 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的效果D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低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5、沟通是关于如何使(A )保持一致的问题。
A 领导方式和激励行为B 领导方式和组织结构C 绩效考核和激励行为D 绩效考核和组织结构6、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C )。
A 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B 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C 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D 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质量管理学各章习题
质量管理学各章习题第一章质量及其意义选择题:1 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 )。
A.固有的B.赋予的C.潜在的D.明示的2 质量定义中“要求”的含义指()A.明示的 B.通常隐含的 C.明确的 D.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3 下列哪些是指顾客()A.消费者 B.受益者和采购方 C.委托人 D.经纪人4 “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A.13 B. 12 C. 10 D. 9填空题1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给质量下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4 顾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1.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经济效益。
( )2.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质量定义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问答题:1. 试述质量的含义。
2.如何从硬件、软件和服务三个不同的产品来理解产品的质量特性?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选择题:1 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B.菲根堡姆C.戴明D.泰罗2 只能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
A.产品质量体验阶段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D.现代化管理阶段3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
A.经验式管理 B.统计质量管理 C.全面质量管理 D.操作者质量管理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5 中国自(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A.1956 B.1978 C.1982 D.19856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7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ality planning
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在全面质量管理从TQC发展到TQM的同 时,产生了第一部管理的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90年代又掀起了6σ管 理高潮,并且在许多国家得到关注。前 者将质量管理形成标准,努力使对质量 管理活动的评判有一把国际统一的 “尺”,后者将质量固化到统计概念上, 追求质量管理的完美无缺。
W. E. Deming博士对于日本质量管理的贡献
从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 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一次飞跃,从 “事后把关”变为预先控制,并很好地解决了 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但是,由于过 多地强调了统计方法的作用,忽视了其它方法 和组织管理对质量的影响,使人们误认为质量 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又高深莫测, 让人们望而生畏,质量管理成了统计学家的事 情,限制了统计方法的推广发展,也限制了质 量管理的范畴。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和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通常是有 形产品,区别仅在量的特性,前者具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 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 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 表)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传递);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 的形式存在。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 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 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 (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 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制定的战时控制质量标准: AWSZ1.1-1941 质量控制指南;AWSZ1.21941 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AWSZ1.3-1942 工 序控制图法。
这些标准的提出和应用,标志着质量管理在20 世纪40年代进入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战后, 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开始得到推广,为企业带 来了极好的利润。
主要内容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过程控制常用的几种工具
§13-1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一、产品
家具、家电产品、厨房用具、卫生洁具 服装、鞋帽、化妆品 房屋、车辆、枪支弹药、飞机大炮 图书、电影电视、报刊、音乐歌曲 石油、燃气、暖气冷气、自来水 理发、餐饮 计算机程序
第十三章 质量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质量管理
1999年1月28日新民晚报:大约有20%的工程没有 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合格标准,近年来中国大陆每 年因建筑物倒塌事故造成的浪费达1000亿元。
1999年3月19日解放日报:由于质量投诉严重,上海 市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20家企业生产的棒棒冰罐 装机、夹心面条机、豆腐罐装封口机、玉米爆花机 等四类食品机械的31种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结果抽 样合格率为零。 从2000年到2004年,20个季度平均的抽样合格率大 型企业是92.7%,中型企业是85.1%,小型企业只 有68.7%。
为什么要学习质量管理
20世纪,人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生产力高度发展, 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正如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 家朱兰1994年在美国质量管理学会年会上所说,20世 纪将以“生产力的世纪”载入史册;未来的21世纪将 是“质量的世纪” 。 自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的质量竞争日趋激 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采用价廉质次的倾销 政策已难以取胜。“这不是一场使用枪炮的战争,而 是一场商业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H. J. Harrington)。可以想见,21世纪的质量战争将更 为严酷。 意义:如果经过努力能够对质量问题给予较好的改善,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还是对世界经济的发 展都会有巨大的贡献。
质量: 适于使用 fitness of use
二、质量
——P.B.Crosby的定义: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表明质量有欠缺。
质量问题转化为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质量 是可测量的 ——日本石川馨的观点:质量反映顾客的满意程 度;质量定义因顾客的需要和要求而变化;强 调价格的作用,认为价格是质量的重要组成部 分;狭义(产品质量)和广义质量(包括工作质量 /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 质量/系统质量/公司质量/目标质量)
二、质量
质量不防水、太贵、 牌子不好 房型好坏、电梯大小、楼间距、小区绿化、沿 马路、露台大小 电压不稳、经常断电、维修不及时、态度不好、 乱收费 方案不受欢迎、Y2K(两位表年法)
二、质量
质量(quality):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 (ISO9000: 2000) 特性(characteristic)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如物 理方面的特征、感官上的特征、组织或行为特 征、功能性的特征等等。 要求(requirement)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 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通常隐含”是 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习惯, 所考虑的要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组织的质量目标的需 要为准,为满足实施质量管理的需要而设计。 ——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生产和经营特点、产品类型、技 术和设备能力、顾客需要等具体情况按2000版ISO 9001建议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 量管理体系 。 ——一个企业建立后就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质量管 理体系。当然,其完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企业的 重要任务是根据其质量目标不断地健全、完善其质量 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促成全面质量管理产生的社会因素:
(1)高、精、尖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2)社会进步引发的观念变革——“质量责任” (3)系统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4)市场竞争加剧:交货期和价格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质量总经理A. V. Feigenbaum 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J. M. Juran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先 后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开 创了质量管理的一个新的时代,一直影响到今天。
一、产品
产品product:过程的结果。包括硬件、软件、 服务和流程性材料(ISO9000: 2000)
从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发展到包括合同外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其他一切后果 绿色化的循环经济发展: 绿色设计 绿色工艺 绿色产品 绿色化的产品概念体现了人类对质量在成本、 利益、风险的综合要求
四、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质量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操作者质量管理:工人自己制造产品,又自己 负责检验产品质量;制造和检验的质量职能统 一集中在操作者身上,因此被称为“操作者质 量管理”。问题? 工长质量管理:由工长行使对产品质量的检验; 操作与检验职能的分化(质量检验职能的强化) 检验员质量管理:管理分工;专职的质量检验 岗位、专职的质量检验员、专门的质量检验部 门
顾客的需求
一个顾客说自己需要购买一台空调。事 实上,“空调”只是顾客表述的需求。 而顾客真正的需求不是空调硬件本身, 而是满足顾客需求的冷气、暖气,以及 周到、及时的安装和保修服务。
二、质量
质量概念的发展
狭义的产品质量向广义的企业整体质量发展: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于20世纪60 年代提出“Juran质量螺旋曲线”:1)13 个环节;2)不断改进;3)全过程管理;4) QM是社会系统工程;5)以人为主体。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成立了两个研 究组: ——W. A. Shewhart博士为首的工序控制组:“事先控制, 预防废品”;具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 《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 ——H. F. Dodge博士为首的产品控制组:抽样的概念和方 法:“抽样检验表”(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
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 的协调的活动。 ——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 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 量改进 ——企业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来支 持质量管理活动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 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从操作者发展到检验员,对提 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 社会科技、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质量 检验阶段存在很多不足:1)事后检验; 2)全数检验; 3)破坏性检验(判断质 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事后检验”、“全数检验”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关 注,一些质量管理专家、数学家开始注意质量检验中的 弱点,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
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ISO 9000族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技术委员会(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 从新版标准的八项基本原则来看,ISO9000族标准从 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其基于的思想仍然是 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 该标准族可帮助组织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 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它 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 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在国内和国际贸 易中促进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