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青山处处埋忠骨2
《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4自然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 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 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动作描写)
主席为什么整天都不说一句 话,不吃一口饭?你还从哪 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岸英!岸英!”主席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 不自禁地喃喃着。
(第5自然段)“岸英!岸英!”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xūn) (拟定) 勋 (功勋) 拟 (nǐ)
殉 (xùn) (殉职) 赴(fù)(奔赴)
嘛 (ma) (是嘛) 黯(àn)(黯然) 踌躇 (chóu) (chú)(踌躇)
检查预习导学1: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拟定(nǐ yǐ) 踌躇(chú zhù)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 巾。”
反馈四:
①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 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 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 马革裹尸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什么意思?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 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 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 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 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 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 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 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 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 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 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 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 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 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 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 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 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 家的博大胸襟。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位 一位
的父亲; 的主席!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 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 意识地踌(chóu)躇(chú)了 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 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 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 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 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 放在上面。
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表达了主席悲痛欲绝的心情?
小练笔:
毛岸英简介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 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 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 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 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开始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以后 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 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 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 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相反,总是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劳动群众打成一片。
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 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 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 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 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 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 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 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 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人固有一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
透过这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 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 爱的父亲喃喃地对他的爱子说…… (想想他会说什么?做什么?)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熟悉生字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nǐ
拟定
fù
功勋
chó u chú
xūn
殉职
à n
xù n
奔赴
踌躇
黯然
拟定
勋鉴
殉职
奔赴
踌躇
黯然
青山处处 埋忠骨 , 何须马革 裹尸还。
检查预习2:
鉴,审查,看;勋,功德, 勋鉴: 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 之人看。 殉职: 因公务而牺牲。 犹豫不决的样子。 踌躇:
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作为一国的领袖、国家的主席,他 强忍悲痛,一切从大局出发,不搞特殊、顾全大局,理智地 处理了自己的情感。)
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 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 的?
交流三: 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
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动作描写 )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 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毛岸英是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 牺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毛主席在做最后 的决定时,心底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无比眷恋。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 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 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 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 句。“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 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 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像洁白的浪花一样 ( 朵朵 )白云( 浮在( 如同大海一样的广阔的 )天空中。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评课稿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27课《青山处处埋
忠骨》评课稿2
听了张老师《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我从这堂课中看到了专门多闪光点,也为我今后更好的进行语文略读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这节课有专门多值得我学习的地点,要紧有以下几点:
巧妙的教学设计使这节课专门多环节化难为易,本节课教学内容尽管充满了深情但历史久远,关于从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学生来说,真正明白得不是件容易的事。
字词教学环节也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文的要紧内容。
教学中多次显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得课文。
这节课较好的表达了语文课标以叙代讲、以情诱人。
让学生充分在读中感受毛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心情。
教师抑扬顿挫、不断深入引进的过渡语,使学生不断深入伟人的内心。
学生通过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神态尽心体会主席的心理活动,回答问题专门积极,专门杰出。
当主席强忍悲痛做出艰巨选择让毛岸英遗骨埋在朝鲜时,一代伟人的境域深深感动了我们。
读、说、写三者结合较好,训练的点比较多。
评判语言及时准确又有鼓舞性。
这些语言关于小孩们来说差不多上最好的鼓舞,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整节课里,张老师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一步一步走进毛泽东的心灵深处,给我们专门的震动和感动。
整节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给人一气呵成的美感。
我觉得在听课和评课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
27《青山处处埋忠骨》(精修版)
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和平建设,但现在美帝的矛头 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我们在它 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 我们对朝鲜问题假若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 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 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 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倘若天下有变, 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 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 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杨开慧 (1901-1930)湖南长沙人, 女。又名霞,字云锦,毛泽东的妻 子。1920年入长沙福湘女中学习, 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 与毛泽东结婚。1921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曾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担任机 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后随毛 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 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 回到长沙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30 年10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同年11 月14日在长沙浏阳门外被军阀何健 杀害,时仅29岁。
毛楚雄 (1927-1946)原籍湖南湘潭,生于 长沙,曾用名周楚雄,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 毛泽东的侄子。8岁时父亲毛泽覃牺牲。1937 年11月底回到韶山冲,在韶山,起先跟在舅 舅身边,读古文,学历史,后来到韶山毛氏 宗祠初级小学读学,1940年考入韶山私立第 三小学读高小,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皖 南事变'后被迫失学,回乡务农。1945年9月, 随王震所率部队北上西征。1946年8月7日作 为中原解放军谈判代表之一,应国民党胡宗 南的要求赴西安进行谈判,行至陕西宁陕县 东口镇时,被国民党军队无理扣押,不久被 敌人残害,时仅19岁。
毛泽建 (1905-1929)湖南湘潭人,又名达 湘,毛泽东之堂妹。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 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 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任 湘南学联女生部长。1926年辍学任中共衡阳 县委妇女委员。1927年9月组建衡山游击师, 进行武装斗争,同年10月调任中共衡山县委 组织委员和妇女委员。1928年3月率领衡山工 农游击队发动南岳暴动,并参加湘南起义, 后任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妇女界联合会主任、 游击队队长。1928年夏在与国民党政府耒阳 团防队作战时负伤被俘,1929年8月20日在 衡阳县马王庙坪英勇就义,时年24岁。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路桥街道实验小学陶荷芳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毛泽东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示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
学情分析: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认知上的一个盲点。
这种丧子之痛也是远离学生真实生活的,是情感上的一个盲点。
因此,教师要恰当地做好知识与情感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1.随文理解“勋鉴、殉职、喃喃”的意思。
2.能用“抓关键词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三封电报,再利用小标题概括整篇课文。
3. 抓关键词感受毛主席的凡人情怀和伟人胸怀,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
4.结合文本展开想象,描写毛主席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体会毛主席丧子后悲痛欲绝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用朗读的方式表达毛主席丧子后悲痛欲绝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课前准备:师:设计预习单,制作课件、板贴,提示自然段序号,准备习作纸。
生:朗读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认识毛主席,揭示课题。
二、概括大意1、简介“抗美援朝”。
2、默读全文,找出三封电报。
3、以“抓关键词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电报信息,随文理解“勋鉴”、“殉职”。
4、借助这三个小标题,概括课文大意。
三、品味“凡人”1、划句子,圈关键词,写感受。
2、交流,朗读。
(适时拓展资料,积累表示心情悲痛的词语,随文理解“喃喃”。
)四、体会“伟人”品关键句,拓展资料,体会主席的博大胸怀与崇高精神。
五、情感升华再读全部重点句,升华情感。
六、练笔拓展根据结尾展开想象,描写毛主席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心理活动。
七、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岸英光荣殉职读短请求运回遗体读细要求葬在朝鲜凡人伟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幻灯片
可以想象,当时主席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 痛楚 艰难 , 多么______, ______
因为:毛泽东虽是一位国家领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说 想一想,说
但 同时也是一位爱子如命的父亲,他也有着常 人的情怀。
主席为什么痛楚为什么艰难?
虽然毛主席尊重了朝鲜民众的意愿。但是,他 怎能不思念呢?
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 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枝头上掉 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培育着明 年的花。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 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 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书妙七组展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已亥杂诗 》 龚自珍 的《_____________ 选自:清代诗人________ 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 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 葬。
字词导读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 死于战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 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读一读第八自然段品一品,为什么主席 在签字时踌躇了一会呢?
一签字,就意味着 永远也见不到自己 的爱子了。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但如果,我不签字,有对不起韩国人民。 我该怎么办?
我们小组展示完毕, 请其他小组质疑或 点评。
我从中理解到:毛主席借用这句话,表 达了自己的心志。这既是对岸英烈士的 高度评价。 表明了毛泽东在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 度——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安 葬与朝鲜。
朝鲜人民的意愿是什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 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 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 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 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 上面。
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 相见了?
(9)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0)电文稿下是被泪水 打湿的枕巾。
时代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 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 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 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 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 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 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 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 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志司: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简称。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派兵入侵
我们的邻国朝鲜,打算以朝鲜为踏板,再次侵
略我们中国。此时,只有帮助朝鲜人民取得战
争的胜利,才能避免这场危机,于是我们中国
政府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支
援朝鲜,抵抗美国的侵略,这场战争叫“抗美
援朝战争”。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 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 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忠骨”指忠臣的 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 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 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 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 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 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 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 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神态描写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透过这一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请你展开想像写一个片断,抓
住主席的动作、神态等,把那一个难眠之夜 的情景,具体描写出来。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 马援 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 死于 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 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 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 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 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 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 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
第一封电报:得知儿子死讯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
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用食指按
着紧锁的眉头,只是一支又一支
地吸着烟。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
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动作描写:丧子之痛
后两封电报
第几封电报 谁发来的 电报内容 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 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第二封彭老总Fra bibliotek第三封
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 朝鲜 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 金日成首相 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 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 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 房,目睹了母亲牺牲前的惨烈;1931年 4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 其间岸英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 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他和弟 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 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0月,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 求,并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 书。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请大家默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思考这 几个问题: ① 文中写了几封电报? ② 第一封电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 收到第一封电报后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 从(3——4)小节中找到最能表现毛主席心 情的句子划下来。 ④ 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通过什么描写手法 对毛主席进行描写?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 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 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 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 “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 荣殉职……
第一封是朝鲜来的电文稿,彭德怀撰写的,关于毛岸英殉职的消息。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 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 地吸着烟。” 强忍着极度 的悲痛 动作描写。
是的,主席是坚强的伟人,他驰骋疆场几十年,指 挥千军万马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了几十年,他是不会轻易 流露心中的伤痛的。但藏得再深,伤痛还是在那里。以 至于——还有表现心中悲痛的句子——
这个决定下得轻松吗?哪里看出来不轻松? 默读(6——9)小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找到相关的句子说说。
主席仰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 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儿子活着不能见上一面,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 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 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 道就不悲痛吗?他们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 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 民的意愿吧。”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被许多英国人作为座右铭牢记 在心。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挂在朝鲜的大街 上做横幅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 反对!”——委内瑞拉人把这句话奉为经典 。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金日成父子那里发挥到 极致。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被作为日本反抗官僚主义的一 面旗帜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色列人最推崇的毛主席理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巴勒斯 坦以这条理论与以色列展开游击战争。 美国学者施拉姆直言不讳地说:“一百年之后,毛泽东仍 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二课时》(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10《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二课时》(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意境。
3.学会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4.能够表达对课文的感悟和思考,培养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的意境,进行感悟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课文名称,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引出课文主题。
2. 学习课文(15分钟)
1.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解释生字词和生词。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课文理解(15分钟)
1.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分组讨论,每组讨论后进行小结,分享讨论结果。
4. 课文表达(15分钟)
1.学生展示对课文的感悟和思考,进行表达。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意境。
5. 课堂练习(10分钟)
1.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学生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讨论。
6.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部分内容。
2.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包括生字词的用法和意思。
3.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 荣牺牲后,毛泽东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 遗体归葬的抉择过程。
(1)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归纳从朝鲜发来
的三封电报的主要内容
1、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2、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
3、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 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 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 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铁 骨 铮 铮 的 毛 岸 英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岸英在俄当翻译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 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 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 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 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 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 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 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 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 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 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 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 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 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 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的战略决策。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 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终于迫使 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至此,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美 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国侵 略军39.7万多人,击毁敌机、敌舰和缴获各种战略物 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 鼓舞了我国人民独立自主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五年级语文上册27《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临猗县示范小学教学设计模板年级五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尚纨妃审核教师岳萍萍教学内容:《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丧子之痛,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另一方面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在阅读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学生对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围绕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
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2、自学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难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导入新课1、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2、在青山的掩映下,让我们有一次记起那场战争。
(课件展示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建议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建议,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7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教学建议1、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哪些地方自己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从中感受到什么。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使学生的自读课文和讨论交流更有实效,有条件的地方,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开展课外阅读。
可以读读有关记叙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文章,如《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也可以查查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2、感受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怀,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联系、调动学生的家庭亲情指导学生去感受。
如“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可组织学生想象、讨论: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干什么,想什么,是什么神态,你见过类似的情景吗?他为什么整天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由于受到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对毛泽东情感的感受不可能那么深刻,教学时不要过于强求学生,求真情,有所感,有所悟即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感受毛泽东情感世界的重要方法:许多感受,学生不一定能说出来,但可能通过读表达出来。
因此,本课教学要以读为主线,读读、议议、读读,特别是学生交流了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后,要专门安排时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感受毛泽东的情感,在读中升华学生自己的认识。
27青山处处埋忠骨(修改)
无法置信
(第5自然段)“岸英!岸英!”主席
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 自禁地喃喃着。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 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隐忍悲痛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 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 就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 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 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 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 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 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 的意愿吧。”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细致地对人物进行( 动作描写 )、 (神态描写 )、( )展 心理描写 ),( 语言描写 现出了主席的平凡而伟大!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仿照本课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句 子,写一写毛主席收到电报那一夜的情景: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仿佛看见一位父亲 我仿佛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 。 ,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殉职。 起因
经过
毛主席极度悲痛,彭总请求将岸
英遗体运回国,而金日成首相要 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结果 毛主席做出了将儿子葬在朝鲜的 决定。
1、默读课文,毛主席是个什么样 的父亲?从哪儿感受到的? 2、用“——”划下来,在旁边写 下你的感受。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 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 体吧!”主席想。然而,这种想法很快 就被打消了。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 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 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 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 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 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 的意愿吧。”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练笔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谁能想象一下,这一夜主 席是怎样度过的?(运用文中 对人物进行的动作、语言、心 理或神态的描写方法试着写一 写。)
“岸英!岸英!”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 锁的眉头,情不自 禁地喃喃着。
主席仰起头望 着天花板,强忍着 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出无限的眷 恋。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 体吧!”主席想。
他像是自我安慰的说道:“我的儿子 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 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 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 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 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 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读书要求:
快速默读课文,将表达 当时毛泽东心情的句子画出 来,多读几遍。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 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 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 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 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 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 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 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 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 送到农村锻炼。
奔赴 踌躇 黯然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 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 的战争中光荣牺牲,毛泽东 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 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送回 国的抉择过程。
毛岸英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
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 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 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 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汽油弹 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 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 业光荣殉职……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淮北市龙华学校:陈琦
青山处处埋忠骨
点文三
毛主席批示
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换。
毛岸英 ,毛泽东的长子 。 1922 年 10 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 狱,他也被关进牢房。 1936 年, 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 习。 1946 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50 年,抗美援朝 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 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 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 1950 年 11 月 25 日在抗美援朝战争 中英勇牺牲。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 文章的结尾。透过这句话,
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拟定
勋鉴
殉职
奔赴
踌躇
黯然
青山处处 埋忠骨 , 何须马革 裹尸还。
电文一
主席勋鉴: 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 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 致使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儿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 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破格 电文二 ……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大弟弟毛泽民(1896—1943),经过长征后到达陕 北,任财政部长,在新疆被敌人杀害。 小弟弟毛泽覃(1905—1935),任红军师长、军政 委,在瑞金作战时牺牲。 妻子杨开慧(1901—1930),在长沙做地方党的工 作,被反动派逮捕,壮烈就义。
堂妹毛泽莲(1906—1929),任游击队队长,在掩 护同志们撤退时,被敌人杀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五年级一班组名:姓名:使用时间:
年级
五
学科
语文
教师
何海萍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
课题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培优补差,分层巩固训练。
重点
难点
培优补差;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步骤
时间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ùn zhíchóu chúbēn fùjuàn liànnǐdìngxūn jiàn
(4)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5)“岸英!岸英!”主席用手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六、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过一会,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毛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怎么行呢?长征途中,每个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毛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时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挡严寒呢?不管怎么说,警卫员还是硬把被子盖住了我身上。
2.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五、写出下列句子分别是对人物哪方面的描写,填序号。
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
(1)毛主席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3)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代的名句。“忠骨”指,这里指。毛主席引用这句名诗的意思是。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七、课外阅读
.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一不小心跌下河去,我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我的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流从手上直流到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概括文意,写在文前横线上。
2.第五段开头的“被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这怎么行呢”这是句式。“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的是。
明确
目标
分层
分配
任务
2
( ) ( ) ( ) ( ) ( ) ( )
二.补充词语
狂轰()炸情不自()原()不动
自我安()中流()柱()精图治
二、组词。
理()原()员()以()
埋()愿()勋()拟()
询()练()西()著()
殉()炼()牺()躇()
四、 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
分
钟
自主
学习
8
分
钟
同质
互学
5
分
钟
异质
帮学
5
分
钟
展示
提升
18
分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