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御制《菩萨蛮》的历史解读
温庭筠《菩萨蛮》鉴赏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鉴赏一、【作者及背景】1、作者温庭筠,唐书作廷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诗人,约比白居易晚50年。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与韦庄并称“温韦”。
每依新兴曲调作歌词,开五代宋词之盛。
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可称第一位专业词人。
他流传下来的词近70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
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綯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
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
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致终生不被重用。
温庭筠,古籍上记载的有两位:一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另一位是五代十国晋丞相桓文之门客2、背景温庭筠的《菩萨蛮》是一组词,共有十四首。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它写一个闺中女子从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及穿衣的一系列动作,从中展现出她的处境和心境。
这首词,为了适应宫廷歌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唐五代词的创作手法,以温庭筠的词为代表。
二、【知识链接】花间词:诞生于晚唐五代。
它辞藻艳丽、色彩华美,脂粉气浓腻,笔调深细婉曲,多写绮思艳情。
大多数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以“绮罗香泽”为特色。
花间词派:花间词的“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一句。
五代赵崇祚撰《花间词》,收集了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等十八位词人500首词。
这些词人就被称为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是词的第一流派。
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
三、【诗词鉴赏】鉴赏一:这首《菩萨蛮》词以精致的构思,精美的语言,写闺中思妇独处的情怀,刻画出一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词作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颇晦涩难解,有认为是写室内屏风的,有认为是写女子眉妆的,还有解为是写女子发髻的,歧义纷纷。
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
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菩萨蛮的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文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
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注释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另外一种理解为:小山是指屏风上的图案,由于屏风是折叠的,所以说小山重叠。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罗襦:丝绸短袄。
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赏析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菩萨蛮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己,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 四世孙。曾经屡试不第,流落江南达十年之久。唐昭宗乾 宁元年(894)始登进士第。先后任校书郎、左补阙。光 化三年(900),选杜甫、王维等一百五十人诗为《又玄 集》。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兄妹失散,逃至洛阳, 次年在次流落江南,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唐亡,韦庄劝 王建称帝,国号蜀,自为宰相,终于蜀,谥文靖。 韦庄曾在洛阳应举时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 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细描 :
逼真地、细致入微
地精雕细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 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 依恋江南的感情。 韦词在依恋江南的同时,还表达了漂 泊难归的愁苦之情。
白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 而韦词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更 有了一种冶(yě )艳(艳丽异常 )的意味。
可以说,白词呈现的是江南山水图,而韦 词更像是江南仕女图。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 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 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 (qióng)(今之邛崃)大 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 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 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 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 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时值年少孤贫的汉代大才子、辞 赋家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 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亦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 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 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 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 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 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 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 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 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解读温庭筠《菩萨蛮》
解读温庭筠《菩萨蛮》解读温庭筠《菩萨蛮》引导语:温庭筠的词给人的是一种感官印象。
《菩萨蛮》就细细的描绘了一幅女子梳妆的场景,下面让我们仔细解读一下这首词。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唐代人,字飞卿。
后人称他为“温八叉”,据传其双手交叉八次,大作就会诞生。
这足以和曹植七步成诗相媲美。
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词并不是唐代文学的主流,但温庭筠是一个例外。
在内容上,《菩萨蛮》写了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的过程,大体顺序如下: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有人会问,温庭筠一个大老爷们写女孩子起床梳洗之事,未免太“娘”了吧?其实,这是典型的以现代人观念揣度古人的想法。
词,和今天的流行歌曲没有本质区别。
词的功能是娱乐,多由美丽女孩在酒席间演唱。
说柳永词作“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这个意思。
试想,如喝酒时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样“高大上”的歌曲,不能不说是大煞风景吧!可见,温庭筠《菩萨蛮》写女子梳洗打扮的小情调是篇“优秀作文”,一点儿也不跑题。
不仅不跑题,还写得文思细密、辞采飞扬、耐人咀嚼。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是什么意思,“金”又指什么呢?这是两个麻烦的问题。
可以肯定,“小山”肯定不是小山丘。
原因很简单,写女孩子起床梳洗,跟山丘八竿子打不着。
教材的说法,“小山”是一种眉的样式,据说还是唐明皇李隆基发明的。
李隆基艺术修养很高,把女子所画之眉分成十种,“小山眉”是第二种。
我猜测这种眉大概画得长度比较短、颜色比较浅,远山如黛嘛!但问题来了,眉如何“重叠”呢?有人说这女子晚上没卸妆,早起时眉色凌乱不均。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合事理,一觉就能将眉睡“花”,那得出多少汗?太不堪了!“小山”,指眉可备一说,但我并不认同。
第二种解释,小山是一种屏风。
叶嘉莹持这种观点,我认同。
古人的床前枕畔有一个用来遮面的屏风,被称为小山屏。
菩萨蛮唐韦庄的诗
菩萨蛮唐韦庄的诗
一、了解菩萨蛮词牌背景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代表作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二、分析唐韦庄的菩萨蛮词作特点
1.情感真挚:韦庄的菩萨蛮词情感饱满、真挚,表达了对生活、爱情、人生哲理等多方面的思考。
2.手法独特: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使词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3.意境优美:词作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山水、花鸟、风雨、月色等,形成优美的意境。
4.寄托理想:在菩萨蛮词中,韦庄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追求,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解读菩萨蛮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1.自然意象:如“平林漠漠烟如织”,“小山重叠金明灭”,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优美的词境。
2.人物意象:如“西陵送客”,“夜泊牛渚怀古”,以人物形象展现诗人的感慨与抱负。
3.情感意象: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表现出词人真挚的情感。
四、探讨菩萨蛮词的价值与影响
1.文学价值:韦庄的菩萨蛮词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成为唐代词坛的佳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2.艺术价值:词作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优美的意境,对后世绘画、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3.历史价值:菩萨蛮词反映了唐代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为后人研究唐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总之,唐韦庄的菩萨蛮词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菩萨蛮韦庄
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是唐代文学家韦庄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首诗以描述女子的美貌和愁苦为主题,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深刻的人生体悟。
以下将对《菩萨蛮》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韦庄这位唐代文学家。
韦庄原名韦某华,是唐代初期的文学家,约活动于公元830年至公元880年之间。
他的文学才能备受赞誉,被誉为“才子佳人”。
他的诗歌以细腻、婉约而著称,对唐代女子的形象塑造有独特的见解。
《菩萨蛮》这首诗是韦庄的经典之作。
诗中,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的美貌。
诗的开篇就写到了“白浅残红里,青丝弄碧条”,通过对色彩的描绘,赋予了女子的美感。
接着,作者又写到“酒罢曾经宿”。
这两句表达了女子的愁苦。
她已经醉倒在酒杯之中,同样也倒在了宿命之下。
这两句描写将美与愁结合在了一起,展示了女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接下来,诗中一句“灯花半座烟”,更是巧妙地运用了插花和烟雾的意象。
这句诗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女子的婉约之美。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接说出了女子将要离去的事实。
整首诗其中的10句,八句都在描述女子的美貌,而只有两句涉及到生离死别的情节,然而,这两句都是非常直接的写法:“千金阑干百媚生,三笑云霞婴晓梦。
”这两句情感真挚、表达直接且正面。
通过用诗歌表达出的深情更显眼露骨的表现了爱恋之情。
这体现了诗歌的运用技巧,让读者在诗歌的最后才感受到了作者对离别之事的真实感受。
总的来说,《菩萨蛮》是一首以女子的美貌和离别为主题的唐代诗歌。
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作者韦庄成功地将女子的美与愁结合在了一起,给读者带来了感受美的同时又引起深深的共鸣。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也是韦庄才华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菩萨蛮》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所突破,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的时期之一,诗歌就是那个时期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韦庄的《菩萨蛮》正是其中最出色的之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对美与爱情的追求和人们内心的思考。
韦庄《菩萨蛮》课件
读者共鸣
读者通过感受韦庄细腻笔触,能够深刻体 会到词中情感,进而产生共鸣。
《菩萨蛮》的审美特征与意境营造
审美特征
意境营造
词中运用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象美,表 现出婉约、含蓄、柔美的审美特征。
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词中营造出 一种清新幽雅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采用婉约含蓄的表达方式,抒发情 感深沉而内敛,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通过对比手法,将故国的美好与现 实生活的苦难相对照,强化了主题 思想
运用叠字、叠句等修辞手法,增强 作品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03
《菩萨蛮》的意象分析
《菩萨蛮》中的自然意象与社会意象
自然意象
韦庄的《菩萨蛮》中描绘了诸多自然景物,如“江南水乡”、“桃花”、“杨柳”、“秋月”等,这些意象传 达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菩萨蛮》在韦庄作品中的地位与影响
总结词
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菩萨蛮》作为韦庄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韦庄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菩萨蛮》的分析,理解 其在韦庄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
《菩萨蛮》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结词
传承与发展
详细描述
介绍《菩萨蛮》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包括学术研究、文 化推广和艺术创新等方面。展望《菩萨蛮》未来的发展 前景,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这一经典之作。
韦庄《菩萨蛮》课件
2023-11-06
contents
目录
• 韦庄《菩萨蛮》的创作背景 • 《菩萨蛮》的内容解析 • 《菩萨蛮》的意象分析 • 《菩萨蛮》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感受 • 《菩萨蛮》的对比研究与传承发展
菩萨蛮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赏析
菩萨蛮
《菩萨蛮》是温庭筠的一篇小说,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范畴。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朝代更替的故事,也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部小说中赋予了故事以深刻的思想内涵。
小说的主人公“菩萨蛮”,来自一个古老的国家——耶律家庭。
在这个国家之中,他们的王国面临着巨大的动荡,由老王统治的旧王朝即将瓦解。
但是,主人公并没有放弃,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果断地采取行动,试图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古老家族。
主人公的行动充满了乐观、希望和活力,他虚心努力地向国家和人民传达对新王朝的热爱和支持,尽力去弘扬新的精神:勤劳、勇敢、智慧、公平。
他受到百姓的拥护和喝采,也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在小说中,作者以菩萨蛮的英雄事迹,展示了一种可以促进国家昌盛的新政治制度,使百姓沐浴在公平、正义和情操的温暖中。
此外,作者还融合了神秘元素,以及道教艺术和文学表现,使《菩萨蛮》更加的美丽、充满着非凡的想象空间。
《菩萨蛮》深受读者的喜爱,它把中华文明的历史风貌和人性的深刻本质完美的结合起来,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它不仅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堪称古今中外少有的佳作。
- 1 -。
韦庄《菩萨蛮》ppt课件
05
《菩萨蛮》的朗诵与欣赏
《菩萨蛮》的朗诵技巧
总结词
掌握节奏、注重音韵、情感投入
详细描述
在朗诵《菩萨蛮》时,应掌握诗词的节奏,根据平仄和韵脚的变化,合理安排停顿和语 速。同时,注重音韵的和谐,以悦耳动听的声音传达出诗词的美感。在朗诵过程中,情 感投入至关重要,应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其中,让听众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
总结词:高度赞誉
详细描述:后人对《菩萨蛮》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韦庄的巅峰之作,也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一。该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菩萨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总结词: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菩萨蛮》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它不仅影响了宋词的发展,还对后来的元曲、明清小 说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影响。韦庄的词风和创作手法被广泛传承和应用,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之一。
表达情感
《菩萨蛮》是韦庄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词,韦 庄抒发了他对战乱的憎恶,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艺术追求
韦庄是一位有着深厚艺术造诣的文人,他通过创作《菩萨蛮》来探索诗词表达 的极限,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和艺术追求。
03
《菩萨蛮》的内容解析
《菩萨蛮》的主题思想
界。
《菩萨蛮》的意境感受
总结词
想象画面、体会情感、领悟哲理
VS
详细描述
在欣赏《菩萨蛮》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力 ,将诗词中的画面转化为生动的场景。通 过描绘景象、渲染氛围,深入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情感。同时,领悟诗词中的哲理, 理解诗人对人性和自然的独到见解。通过 对意境的感受,达到与诗人心灵的沟通。
《菩萨蛮》的音乐与舞蹈表现
《菩萨蛮》的意象分析
词牌“菩萨蛮”的由来
词牌“菩萨蛮”的由来《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菩萨蛮》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
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前后阕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菩萨蛮” 原是唐代教坊(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曲名,后用为词调。
作为词牌名,始于唐宣宗大中初年(公元850年左右)。
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
”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相传唐代女国(位于下缅甸的罗摩国)来进贡,他们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金的帽子,身上挂满了珠玉缨络,称为“菩萨蛮队” 。
于是,有人制作出了“菩萨蛮” 词饰牌。
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
因此,词牌“菩萨蛮”中的“菩萨” 与“观音菩萨”毫无关系。
词谱格式例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白香词谱》作连)短亭。
词调作法《菩萨蛮》历来名作最多,姑举温韦词各一首,以见其作法。
一温庭筠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二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菩萨蛮名词解释
菩萨蛮名词解释
《菩萨蛮》是一种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
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宫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言。
据此,知此调原为外来舞曲,输入在之后。
但开元时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前来中国。
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句两仄韵,平仄平仄平平仄。
《菩萨蛮》也是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作品名称,是其创作的新体诗之一,创作于开元年间(公元713年),是李白在离开故乡四川江油后,在进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之前所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和作者心中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菩萨蛮李白解析此诗
菩萨蛮李白解析此诗摘要:1.概述菩萨蛮词牌及李白创作背景2.分析菩萨蛮词牌的特点及李白运用手法3.解读李白《菩萨蛮》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4.评价李白《菩萨蛮》的艺术价值与影响正文:一、概述菩萨蛮词牌及李白创作背景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代表作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唐玄宗时,有狄仁杰执政,禁止民间歌舞,仅给官伎演奏,于是奏请玄宗,批准宫中习奏《菩萨蛮》。
李白创作《菩萨蛮》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
二、分析菩萨蛮词牌的特点及李白运用手法1.菩萨蛮词牌特点:字数固定,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音韵丰富,押韵严格;句式灵活,注重抒情。
2.李白运用手法:在《菩萨蛮》词中,李白充分发挥了抒情功能,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解读李白《菩萨蛮》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诗句通过平林、烟、寒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辽阔、苍凉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词人离愁别绪的情感。
2.“无数铃声摇过,一夜征人梦”:诗句以铃声为象征,寓意着征人离别之夜的梦境,展现了词人对家国情怀的抒发。
3.“西风残照,汉水阔”:诗句通过西风、残照、汉水等意象,传达出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四、评价李白《菩萨蛮》的艺术价值与影响1.艺术价值:李白的《菩萨蛮》以独特的抒情手法、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其高度的艺术价值。
2.影响:李白的《菩萨蛮》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唐代词坛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极大的启示。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
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温庭筠(812-约870),唐末诗人和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唐宰相温彦博后代,属于没落贵族家庭出身。
才思敏捷,屡举进士不第,一生抑郁不得志。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
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其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以下是小编带来温庭筠的菩萨蛮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牌说明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
《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
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 据此可知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847年以后。
但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
菩萨蛮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属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句句押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定格: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 ◆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眉毛。
小山眉为唐明皇定的十种眉样之一。
《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
”据《海录碎事》:“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
金:额黄,六朝以来妇女习尚。
杨慎(明)《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
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
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菩萨蛮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欢迎大家浏览。
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1】《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
“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
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
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
“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
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
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
“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
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
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
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
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
“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
“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
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
“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
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
“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
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这首词由物到景,由景到情,自今忆昔,又由昔至今,看似散乱不连,实则脉络暗通,婉转绵密,情韵悠然,这些正是温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色。
菩萨蛮温庭筠的具体赏析【2】贺黄公《载酒园诗话》曾把李商隐、温庭筠二人生平的长短得失做过比较。
他说:诗歌笺启,二人都不相上下。
李商隐有文集流传,温庭筠却没有。
温庭筠有词,李商隐没有。
唐昭宗御制《菩萨蛮》的历史解读
唐昭宗御制《菩萨蛮》的历史解读
刘振乾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2)003
【摘要】唐昭宗登齐云楼,令乐工歌御制《菩萨蛮》.诸王及臣工皆有和作.通过对《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的作品考辨,发现其中隐含着重要政治信息.这首以“思归”为主题的《菩萨蛮》歌曲,实质上是李晔借助《菩萨蛮》音乐传播方式,召集各路兵马勤王的号令.
【总页数】4页(P84-86,108)
【作者】刘振乾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是此《菩萨蛮》,非彼《菩萨蛮》 [J], 易孟醇
2.天聪御制鹿椅乘龙--清太宗皇太极御制鹿角椅的文化内涵 [J], 李理;李姝梦;;
3.《菩萨蛮》词牌探微——以温庭筠《菩萨蛮》为例 [J], 李牧遥
4.菩萨蛮发疑——关于菩萨蛮词牌的注释 [J], 何全江
5.《御制满蒙文鉴》与《御制五体清文鉴》蒙古语词语比较研究 [J], 韩萨日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菩萨蛮典故作用
菩萨蛮典故作用
菩萨蛮这个词牌名源于唐代教坊曲,据说是唐宣宗时,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并献上了她们的舞曲。
舞曲“菩萨蛮”的名字由此得来。
至于“菩萨蛮”这个词牌在诗词中的典故作用,它可以指代唐代教坊曲,也可以引申为关于唐代历史的典故。
例如,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词人借用了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典故,暗指故乡的妻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请注意,具体每个词牌在不同诗词中的作用,需要结合具体作品和作者意图进行解读。
菩萨蛮诗句
菩萨蛮诗句
(实用版)
目录
1.菩萨蛮诗句的概述
2.菩萨蛮诗句的历史渊源
3.菩萨蛮诗句的艺术特点
4.菩萨蛮诗句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菩萨蛮诗句的概述】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代表作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菩萨蛮诗句的历史渊源】
据说,菩萨蛮这一诗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最初是教坊中的曲调,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词牌。
在唐代文学中,菩萨蛮是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被许多著名诗人所采用。
【菩萨蛮诗句的艺术特点】
菩萨蛮诗句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其一是形式优美,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的格局使得诗歌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其二是意境开阔,菩萨蛮诗句善于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往往与人物的心情相映成趣。
其三是情感真挚,菩萨蛮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真挚,既有婉约柔美的一面,也有激昂豪放的一面。
【菩萨蛮诗句的影响和价值】
菩萨蛮诗句的影响和价值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首先,它对后世
的词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词牌都是以菩萨蛮为模板发展而来的。
其次,菩萨蛮诗句对唐代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郁郁 不乐 , 每登城 西齐云楼 远望 。明年秋 , 菩 萨蛮》 制《 二
首云: 楼遥忆秦宫殿 , 登 茫茫 只 见 双 飞 燕 。 渭 水 一 奈 流 , 山 千 与 万 丘 。远 烟 笼 碧 树 , 上 行 人 去 。何 处 有 英 雄 , 归 大 内 陌 迎
长安, 令乐工唱衔剖《 菩萨蛮》 奏毕, 词, 皆泣下沾襟 , 覃王 已
.
、
昭宗登齐云楼 , 西北顾 望京师 , 《 萨蛮 辞》 章 以思 作 菩 三
归, 其卒章 日: 野烟 生碧树 , “ 陌上行 人 去 。安得 有 英雄 , 迎
归大 内中? 酒酣 . ” 与从 臣悲歌 泣下 , 建与诸 王 皆属 和之 。建 心尤不悦 。 因遣人 告诸王谋杀建 、 劫天子幸佗镇 。
宋代 沈括《 梦溪笔谈》 卷五 ) ( 云 :
《 新五代 史》 唐 昭 宗幸 华 州, 齐云楼 , 北顾 望 京 书 登 西 师 , 菩 萨蛮》 三章 , 作《 辞 其卒 章 日: 野烟 生碧树 , “ 陌上行 人
[ 收稿 日期 ] 2 1 — 3—1 01 0 9 [ 作者简介 ] 刘振乾 (9 5一) 男 , 18 , 湖南 邵 阳人 , 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 广
日:登楼遥望秦宫殿 , 茫只见 双飞 燕。渭水一条 流 , 山 “ 茫 千
与 万 丘 。远 烟 笼 碧 树 , 上 行 人 去 。何 处 是 英 雄 ? 迎 孥 归 故 陌
野烟遮远树 , 陌上行人 去。何处有英雄 , 迎归大 内中。 飘飘且在三峰下 , 风 往往 堪 露洒。肠 断忆仙 宫 , 秋 朦胧
下 并 有属 和 。
中。又一 日: 飘飘且在 三峰 下 , 风往 往 堪沾洒 。肠 断忆 仙 秋
宫 , 胧 烟 雾 中 。 思 梦 时 时 睡 , 语 长 如 醉 。早 晚 是 归 期 , 朦 不 苍 穹 杂传 第二十八 ) 云 M ”: 。
第 1 2卷第 3期
21 0 1年 6 月
南华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u a o nvrt f ot hn ( oi c n eE io ) or l f i syo uhC ia Sc l i c dt n n U ei S aSe i
Vo . 2 No 3 11 . J n 2 1 u .0 1
传 达 了重 要 的 政 治 信 息 。
宫 。 又 一 日 : 飘 飘 且 在 三 峰 下 , 风 往 往 堪 沾 洒 。 肠 断 忆 ” “ 秋
仙宫 , 胧烟雾 中。思梦时时睡 , 朦 不语 常如 醉。早晚是 归期 ,
穹苍 知 不 知 ? ”
宋代计有功《 唐诗纪事》 卷二) ( 云 J : “ 陕府唐昭 宗有 诗云 : 安得 有 英雄 , 归 大 内中 ’ ‘ 迎 。或
烟 雾 中。
思梦时时睡 , 不语 长如醉 。何 日却 回归 , 穹知 不知 。 玄 关 于这两首歌辞的主题 , 历来被认为是唐 昭宗 思归长 安
时所作 。如欧阳修 、 祁等撰 《 宋 新五 代史 》 : 昭宗登 齐 云 云 “ 楼, 西北顾望京 师 , 菩 萨蛮》 作《 辞三章 以思归” 清代学者俞 。 正燮 《 巳存稿》 :唐 昭宗《 萨蛮》 : 远烟笼 碧树 , 癸 云 “ 菩 云 ‘ 陌 上行人去 , 安得有 英雄 , 迎奴 归故宫 。 此 在华州托 宫人思 归 ’ 之辞 。 本文通过对《 ” 旧唐 书》 新 五代 史》 和《 的解 读 , 认为 唐 昭宗御制《 萨蛮》 曲, 菩 歌 并非简单 的寄 托“ 归” 思 之情 , 中 曲
曰: 逍遥楼有 太宗诗云 : ‘ 昔乘 匹马去 , 驱万乘 来。志意 不 今
侔 矣 ! 乾 宁 三 年 , 茂 贞犯 阙 , 次 华 州 , 建 迎 归 郡 中。 ’ 李 帝 韩
《 旧唐 书 ・ 昭宗本纪》 卷二十 ) 2以: ( 云 ( 乾宁四年) 七月 甲戌 , , 帝与 学士、 亲王登 齐云楼 , 西望
唐昭宗御制《 菩萨蛮》 的历史解读
刘 振 乾 ( 广西 师 范大学 文学 院 , 广西 桂林 5 10 ) 40 4
[ 摘 要 ] 唐 昭宗登 齐云楼 , 乐工歌御制《 萨蛮》 令 菩 。诸 王及 臣工 皆有和作 。通过对《 萨蛮》 登楼遥 望秦宫殿 ) 菩 ( 的作
品考辨 , 发现其 中隐含 着重要政 治信 息。这 首以“ 归” 思 为主题 的《 萨蛮》 曲 , 菩 歌 实质上是 李晔借助 《 萨蛮》 乐传播 方式 , 菩 音
唐昭宗御制《 菩萨蛮》 一事见 诸《旧唐 书》 《 、 新五 代史》
以及子部小说 和各类笔记 。近世 出土 的敦煌 卷子 中也 出现
要令乐工在齐 云楼传 唱御 制 《 萨蛮 》 菩 词?其 二 , 韩建 与诸
王 皆有属和 , 为何“ 建心尤不悦 ” ? 基 于以上 两点思考 , 文认为 有必要 对“ 本 唐昭宗 齐云楼
了两首《 萨蛮》 曲。任半塘 先生将 其认定 为 昭宗皇帝 在 菩 歌
华 卅l 所 作 … 。兹 引 录 如下 : 时 登 楼 遥 望 秦 宫 殿 , 翩 只 见 双 飞 燕 。 渭 水 一 条 流 , 山 翩 千
与万丘。
唱和 《 菩萨蛮》 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确认 。 ” 南唐 尉迟惺《 中朝故事》 卷上 ) : ( 云 乾宁三年 , 翔 李 茂 贞与朝 臣有 隙, 欲 篝难 , 干神 凤 将 犯 京。上乃顺动欲幸太原 , 止渭北 , 州韩 建迎 归郡 中, 郁 行 华 上 郁不 乐。 时登城西 , 齐云眺望。明年秋 , 菩 萨蛮》 制《 词二 首
召 集 各 路 兵 马 勤 王 的 号令 。
[ 关键词 ] 唐 昭宗; 菩 萨蛮 ; 齐云楼 ; 韩 建
[ 中图分 类号 ] I0 . [ 2 6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7 0 5 (0 1 0 0 8 0 6 3— 7 5 2 1 13— 0 4— 3 这里有几个细节 问题值 得深入 思考 : 一 , 昭宗 为何 其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