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禹传子”和“家天下”表明我国古代的分封制度已经完全破坏了。

(删除选项)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出现在约5000年前。

(改写)3.“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诸侯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分封制的义务。

(改写)4.夏桀、商纣和周厉王都实行了非常残暴的统治,因此被归为一类。

(改写)5.正确的说法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最重的青铜器,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改写)6.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所示的绝世青铜精品,它铸造于商朝。

(改写)7.墓葬用品的等级界限反映了西周社会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改写)8.甲骨文字最早可能出现在商朝。

(改写)9.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之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其中兴修水利是一个原因。

(改写)10.用“争霸”来概括春秋时期的主要社会面貌最为恰当。

(改写)11.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符合春秋时期的,因此选项A不符合。

(删除选项)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2) 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周天子。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传》记载,晋文公曾经说:“吾闻之,古之人有言:‘小国无以立,中国无以安,大国无以治’。

今诸侯莫不欲大,吾恐其乱。

”材料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曾经说:“夫君子之居上也,不骄不矜,不侮不夺,而民之竞上如水火,其所至也,不可遏止。

”1) 材料一中晋文公的担忧是什么?2) 材料二中孟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他认为民的竞争如何?1) 材料一中晋文公的担忧是诸侯国争夺霸权导致乱象。

2) 材料二中孟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不骄不矜,不侮不夺。

他认为民的竞争如水火般激烈,不可遏止。

1)根据材料一,商鞅认为怎样的治国方式是正确的?为什么?2)根据材料二,商鞅的改革措施虽然不符合传统,但为什么还是能够成功?3)材料三中,孝公采用了哪些商鞅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看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检测(满分100 分,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

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朝代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重要事件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商约公元前1600 年汤A.桀B.纣王C.文王D.武王【答案】B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有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之说,由此可见,商朝开国君主为汤,亡国之君为纣王。

故选择B 项。

2.走进南京总统府,就会看到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历史上,标志着“公天下”被“家天下”局面所取代的历史事件是()A.舜禅让位子给禹C.启继承父位B.禹建立夏朝D.商汤灭夏【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代替,“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2017 江苏南京中考)“(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A.周初分封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等可判断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4.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A.高温锻打法B.泥范铸造法C.人工合成法D.蒸煮法【答案】B 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所以B 正确。

5.(2014 云南中考)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A.隶书B.金文C.小篆D.甲骨文【答案】D 依据所学可知这种文字是我国古代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

6.(2018 福建莆田七中第一次月考)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答案】D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但并不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史记》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实施该措施的人最有可能是()A.商汤 B.周武王 C.齐桓公 D.商鞅2.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B.“禅让制”变成“世袭制”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候力量3.李同学去四川旅游发现景点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齐建武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

宋代(公元960~1276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

纪念李冰父子是因为( )A.攻克巴蜀,开疆拓土 B.安抚四川地区少数民族C.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 D.兴修水利工程,造福人民4.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5.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6.西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青铜制造业 B.丝织业 C.陶瓷业 D.煮盐业7.“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具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九鼎先后迁徙于阳城、亳京、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由此可见,“鼎”是A.祭祀用的礼器 B.饮食用的食器 C.娱乐用的乐器 D.国家和权力的象征8.某部史书中提到:“秦昭王时,□□做蜀郡守,建成集防洪、灌溉、航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处应为A.大禹B.隶首C.商鞅D.李冰9.“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长安,即今天的西安。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是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下列哪些王朝定都于此①商朝②西周③秦朝④西汉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0.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有①老马识途②百发百中③卧薪尝胆④一鼓作气⑤完璧归赵⑥朝秦暮楚⑦三令五申A.①③④⑦B.①②④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②③④⑦11.甲骨文一般刻写在哪里()A.龟甲或兽骨上B.青铜器上C.竹简上D.纸上12.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考古学者在今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这里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

这反映了()A.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北境内B.夏朝时期的疆域辽阔C.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D.夏朝用武力统治民众2.这件事被称为商代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使商朝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实行分封制D.“尊王攘夷”3.周初,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宗亲和功臣。

这种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

”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D.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5.《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

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A.劳动力充足B.技术落后C.生产工具简陋 D.农作物品种单一6.《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意谓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得益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得益于兴修水利工程7.“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所示的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8.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休)像一个人倚靠大树,这种造字方法应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9.“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A. 指南针B. 电话C. 海图D. 印刷术答案:D2. 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A. 平壤B. 西安C. 重庆D. 北京答案:B3. 世界上最高大和大型的工程是()A. 北京大运河B. 长城C. 苏伊士运河D. 巴拿马运河答案:B4.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与()进行了广泛的物质文化交流。

A. 非洲B. 南美洲C. 欧洲D. 澳大利亚答案:C5. 下列属于文化交流的方式是()A. 交换礼物B. 战争C. 通过电子邮件D. 列车运输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世界上最早的纸是中国发明的()纸。

答案:薄荷2. 著名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是最早发明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信息的传递更加()。

答案:迅速3. 兵马俑的发现地点是在我国的()省。

答案:陕西4. 伟大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之一,它保护了我国的北部边疆不受()的侵略。

答案:敌人5. 四川都江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主要用来解决江河()问题。

答案:洪水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答案: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走向世界,也将外来文化带入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你认为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发展有何重要性?答案: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于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造纸术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指南针改善了航海技术,火药革命性地改变了战争形态,印刷术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这些发明对中国的国家建设和世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请举例说明古代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物品交换。

答案:古代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丰富的物品交换。

中国出口的物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而进口的物品有香料、香水、药品等。

这些交换使古代文明得以互相影响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 (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 )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多年 D.5000年左右3.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得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台,谎报军情,诸侯蜂拥而至。

之后,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但诸侯们却不来了。

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故事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A.禅让制的规则B.世袭制的传统)C.分封制的义务D.等级制的原则4.历史上,人们常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归类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C.他们都开创了新的社会制度D.他们都实行非常残暴的统治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③四羊方尊是世界已知的最重的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6.“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所的示绝世青铜精品。

它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7.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C.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D.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8.考古学家们发掘出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

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

这种文字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9.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

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分封制的瓦解C.战争的频繁D.兴修水利10.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的主要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A.争霸B.暴虐C.分封D.变法1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桀 B.纣 C.汤 D.启 3.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说“lsquo;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 郡县制 D.分封制 8.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 B.祭祀祖先 C.祭祀社稷 D.祭祀神灵 9.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10.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1.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2.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

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 B.问鼎中原 C.朝秦暮楚 D.退避三舍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16.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资治通鉴》是由谁主编的?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班固D. 范晔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衰落?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三镇之乱D. 甘露之变4.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A. 唐朝中期B. 唐朝晚期C. 宋朝初期D. 宋朝中期5. 以下哪个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A. 沈括B. 苏轼C. 王安石D. 司马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2. 宋朝的都城是洛阳。

()3. “文景之治”是指唐朝初年的繁荣时期。

()4.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的称号。

()5. 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

2. 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3.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的称号,唐太宗的名字是______。

4. 北宋时期的“庆历新政”是由______发起的。

5.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______和______发动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建立过程。

2. 介绍一下“文景之治”。

3. 简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4. 介绍一下“开元盛世”。

5.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唐朝的三个主要都城,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地位。

2. 请简要说明唐朝的“科举制度”。

3. 请简要说明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4. 请简要说明唐朝的“均田制”。

5. 请简要说明北宋的“交子”制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衰落的原因。

2. 分析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唐朝的历史背景,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并简要说明展览的内容和布局。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这里的“家”是( ) A .原始人类的活动 B .农耕文明的出现 C .早期国家的产生D .封建社会的形成2.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材料反映了( ) 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禹是夏的开国君主C .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D .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3.下面是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 )遗址描述洛阳二里头遗址 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安阳殷墟 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商王朝都邑郑州娘娘寨遗址 全国发现的第五座带有城圈的西周城址A .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B .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D .政权分立与民族的交融 4.下列三图片共同反映了( )A .文字演变的历程B .商周都城的更替C .早期国家的建立D .统一国家的形成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家里应该还好吧?……收到信后请给我回信,告诉我一下我们兄弟给家里争得的爵位,大王分发到没有……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这是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士兵写的家书(通俗翻译)。

当时“我们兄弟”能够争得爵位,是依据()A. 商鞅变法的规定B. 郡县制的规定C. 休养生息政策D. “推恩令”的规定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名联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是()A. 晋楚争霸、吴越争霸B. 楚汉之争、吴越争霸C. 巨鹿之战、吴越争霸D. 巨鹿之战、楚汉之争3.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它确立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

材料中的“它”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郡县制4.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

下图是出自工匠之手的两件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的朝代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5.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A.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B.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 法家备受推崇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6.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

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这充分表明春秋时期()A.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B. 手工业高度发达C. 炼钢技术发展D. 畜牧业发达7.对下图表述正确的是()A. 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B. 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C. 三星堆青铜人像D. 戴枷的奴隶俑8.“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招致开始遭到完全破坏()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历出现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A.2021年左右B.3000年左右C.4000年左右D.5000年左右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4.下列倒序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平之战②盘庚迁殷③牧野大战④国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③②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②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军事冲突③四羊方尊是体育史已知的青铜器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文明就未能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世代相传,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7.展品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右图示意图文物,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8.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述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周朝强大的周室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9.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曾称霸西汉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A.晋B.齐C.楚D.秦10.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怪现象()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C.秦朝统一D.三国鼎立11.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12.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知识要点:夏朝的兴衰、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青铜器、奴隶的生活、春秋争霸、战国七雄、铁农具与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中华文明的勃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基础训练一夏商西周一、选择题1、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启打败有扈氏2、商王盘庚迁都到()A、牧野B、殷C、渭水D、亳3、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平王4、在西周不可能出现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5、汤任用的有才干的大臣是()A、伊尹B、姜子牙C、周公D、召公6、要求大臣要勤于政事,要“有功于民”的是()A、盘庚B、汤C、纣D、启7、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A、人殉B、人祭C、人牲D、殉葬8、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A、人殉B、人牲C、斩首D、祭祀9、“夏桀把人当坐骑”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A、夏桀暴虐无道B、当时还没有马骑C、这是当时的一种体育活动D、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10、将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的原因是()A、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B、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C、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二、填空题1、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国家的产生。

2、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双方在,商军倒戈,商朝灭亡。

3、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

5、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三、简答题1、列举夏、商、西周名君和暴君?2、夏商和西周农牧业发达,后代称为“五谷”的是什么?四、识图题图中反映一个什么样现实?在西周,发生中奴隶身上最悲惨的是什么?③对此你有何感想?基础训练二东周春秋战国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2、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A、齐国B、吴国C、楚国D、秦国3、()取代了齐国原来的国君,建立新齐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试卷(含答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汉字“国”的象形意义是什么?- A. 城池- B. 城墙- C. 国家- D. 国土答案:B2. 古代中国的“天子”是指谁?- A. 皇后- B. 公主- C. 皇帝- D. 太后答案:C3.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什么统治制度?- A. 君主制- B. 君主立宪制-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共和制度答案:C4. 古代君主常常以什么来号召臣民?- A. 詔旨- B. 行政命令- C. 法律法规- D. 民意调查答案:A5. 古代中国载有“礼乐天下”的古籍是?-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的皇帝住在__________。

答案:宫殿2. 古代的宫殿用_______建造。

答案:木材3. 古代的皇帝依靠__________来管理国家。

答案:大臣4.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是__________。

答案:孝道5. 礼乐天下强调的是__________。

答案:仪式和音乐的重要性...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阐述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及其特点。

答案: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等级制度,由皇帝、官僚和农民组成。

特点包括:等级森严,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政权高度集中,皇帝统治全国;土地乃至人民都归皇帝所有;人民要服从君王的统治,具有明确的等级和责任。

2. 请分析古代中国的礼乐天下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古代中国的礼乐天下思想强调礼仪和音乐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它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加强社会秩序和稳定;强化统治者的权威和统治地位;促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以上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试卷(含答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需要自行添加或修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桀B.纣
 C.汤D.启
 3.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第二单元考试的备考,一定要多做历史第二单元试卷。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

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

小明的判断依据是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 ww.5 Y k 广饶县大营学校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农具②石斧石锛③六角形铁锄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

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

小明的判断依据是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司马迁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D.秦、齐、魏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各国的变革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大方鼎②青铜立人像③四羊方尊④青铜神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二、非选择题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②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

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

(4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24、(13分)读图做题。

读下图,做一下题目(1)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2)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

(6分)25.读右图(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请回答: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③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

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参考答案1-----5CACCD6---10AADCC11----15AABDD16----20DDCAD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

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④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和谐”。

“和”的一是人与人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⑤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

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

(4分)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22、(7分)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城门立木(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分)强国先富民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战国时期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6分)⑴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⑵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4、(13分)读图做题。

读下图,做一下题目(3)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4)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

(6分)25.读右图(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请回答: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商鞅变法356年商鞅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

(1+1+1+1分)⑴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⑵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⑶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