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事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该专业课程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等;2.核心课程: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项目管理与评估等;3.选修课程: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2.研究性教学法:通过研究性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课程、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事业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2.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毕业要求1.具备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3.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4.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就业方向1.政府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级政府部门等;2.事业单位:如公共服务机构、文化体育机构等;3.企事业单位: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4.科研机构:如高校、科研院所等。
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趋势,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2.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学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问题;3.全球化将进一步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提供专业化管理人才。
二、专业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理论、政策分析和项目管理等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问题;2.具备政策分析和评估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和协调公共事业项目;4.具备公共组织管理和运营能力,能够高效地管理公共组织和提供公共服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1.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主要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2.政策分析与评估:重点培养学生政策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3.项目管理与团队领导:着重培养学生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的能力,包括项目计划、组织与控制以及团队协作与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4.公共组织管理与运营:主要介绍公共组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公共组织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5.公共财务与预算管理:重点培养学生公共财务和预算管理的能力,包括财务决策、预算编制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6.公共服务与社会责任:着重培养学生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包括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责任的认知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的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实地考察、社会调研、公共项目实施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其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广泛的涉及范围。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
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福利做出重要贡献。
其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应用的导向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公共事业管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往往与实践经验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应对复杂的管理问题。
再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鉴并融合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最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公共事业的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当前的热点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研究。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才能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广泛的涉及范围、应用的导向性、跨学科的特点以及时代性和前瞻性等学科特点。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挑战,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2. 正文2.1 学科特点一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学科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的综合认知能力。
这不仅包括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的了解,还包括对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公共资源等方面的理解。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
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
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
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1.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是指以公共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实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通过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政策、实践和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本质和特点,具备解决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下面从学科特点、课程设置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学科特点1. 交叉性强: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方法。
2. 实践性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知行合一”,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 对外开放: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关注国际化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理论成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基础、政策与制度、运营管理、公共服务创新、案例分析等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管理方法和工具,培养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将进行实地调研、实习实践等活动,加深对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了解和体验。
三、未来发展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在未来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信息化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将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学科将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能力培养。
2. 全球化视野: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将更加关注国际化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3. 公共责任:未来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总结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发展前景。
未来将继续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设置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公共事业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旨在培养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才,为社会公共事务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专业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公共管理基础课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主要介绍政府和行政组织的建立与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行政能力;•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和职能,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社会学:探讨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结构和变迁规律,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和社会分析能力;•统计学: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公共事务管理:介绍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政策分析与评估:学习政策分析和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政策制定和评估能力;•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选修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学生在专业实践基地或相关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参与实际工作,了解行业实践操作和管理流程,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实践课程开设实践课程,如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
就业方向毕业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以下职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岗位;•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与运营岗位;•公共政策研究与评估机构的工作;•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与组织岗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涵盖公共部门组织、政策制定、行政运作等方面的学科。
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公共事业领域中具备管理和领导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介绍:
1. 专业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有所了解,具备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涉及公共政策制定、资源管理、预算分配、决策分析和公共领导等领域。
2. 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经济学、统计学、政府组织与行政管理等。
学生将学习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关注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3. 就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等地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公务人员、政策分析师、行政经理、公共资源管理师等职位。
他们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公共管理硕士或相关学位,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4. 手段和方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分析、决策和领导能力。
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等方式,学习如何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如何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如何有效运营公共服务。
5. 潜在贡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事务改善的重要力量。
他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政策,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推动公共组织的改革和创新。
以上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简要介绍。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发展职业生涯的机会。
专业毕业生将在推动社会公共事务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
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
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
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简介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针对公共事业领域需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下面,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进行简要介绍。
一、公共领域深度探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点探究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政策与实践,以解决复杂的政府公共物品供应、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和公共治理等问题。
这样的重点学科不仅需要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深厚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政府、民间组织等公共机构工作,承担领导、管理、咨询等职责,为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宽泛的学科门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社会政策、社会服务、社会治理、公共财政和公共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接受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社会调查等方面的一些技术和策略。
这样的综合性教育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途径,并为他们作为公共领域管理人员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操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彰显其特色之一,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实践课程和培训项目等,以加强实践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
为此,学生可以参加实习、社区活动、实践课程等等,增强对从事公共服务的各种场合进行控制、领导和协商的能力。
四、注重国际化视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通常对整个国际化的体系具有教育瞄准性,目的是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重点学科特色,旨在扩大学生在全球视野下的认和视野,并通过提供海外交换和实践项目来加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多文化理解。
这样,毕业生不仅可以对我国公共事业领域的动态有深刻的理解,还能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共领域管理工作。
五、注重社会责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公共领域管理工具,还要考虑他们在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本文介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业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涉及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共机构管理的学科,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政策分析、组织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1. 课程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深入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能够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提供决策支持;•具备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公共机构;•熟悉公共服务的运作机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 课程设置2.1 公共事业管理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以上课程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2 政府与公共管理课程•政府与社会•政府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机构管理以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政府与公共管理的全面理解,包括政府的职能、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机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3 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课程•公共服务理论•社会保障学•社区发展与服务•公共卫生管理以上课程为学生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公共服务的需要、设计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4 实践教学与实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还包括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公共事业管理项目中,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总结通过以上的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学生将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备政策分析、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提升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简要介绍,旨在为相关学生提供参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社会福利、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的介绍:
1. 学科概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公共政策、公
共管理、社会福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学生
将学习如何管理和领导公共组织,如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
福利机构等,以及如何分析和制定公共政策,解决社会问题。
2. 课程设置: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公共管理原理、公共政策
分析、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城市规划、社会福利
政策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管理和分析公共事
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可以在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机构等领域就业。
他们可
以从事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社会服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工作,为社会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
4. 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对公共管理和政策分析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共事
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随
着社会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
业的毕业生将会更受欢迎。
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和技
能的人才。
毕业生将在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等领
域找到广阔的就业机会,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概述1.1 专业背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下属的一个重要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务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紧密围绕公共事业领域的管理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2 专业目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能够在政府、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公共领域从事管理工作。
学生将全面了解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具备应对公共事务管理挑战的能力。
1.3 专业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样,包括公共管理学、政策分析与评估、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深入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2.1 就业市场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事业领域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政府、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机构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和运营。
2.2 就业领域广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以从事行政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服务等工作,职业发展潜力广阔。
2.3 薪资待遇优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薪资待遇较为优渥。
一方面,公共事业领域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较大,求职竞争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从业者通常具备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能力,因而薪资待遇相对较高。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特点3.1 培养模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社会实习等。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3.2 培养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注重抓实基本功,同时注重开展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程设置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摘要:地方院校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体现,有利于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有利于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当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有课程难以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社会化与本土化,是地方院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持续完善,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很多地方院校都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作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很多地方院校开设的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自1998年才开设创办的较新专业。
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国家层面来说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水平,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是为促动地方发展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普遍选择。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创办十余年,但经过这十几年的摸索,当前这个专业的发体现状并不乐观,专业开设的效果与其开办的设想与初衷相去甚远,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实践教学展开不够、学生就业竞争水平不足等诸多问题。
认真探讨这些问题,进一步确立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对促动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应用型人才是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注重提升知识应用水平,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吧,说白了,就是一个学如何管理大家生活中那些离不开的公共资源和服务的专业。
你要知道,公共事业可不是个小事儿,水、电、气、垃圾收集,甚至咱们平时用的交通工具,都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
所以说,学这个专业,就等于是在给社会上的这些大事小情提供了一个很靠谱的管理方案,保证大家过上更舒心的生活。
就像在做一个大杂烩,你要把每一项都照顾好,不能偏废。
那具体说说这门专业的课程设置呗。
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会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管理课程,什么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共分析这些,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枯燥?别急,它们其实是铺垫,让你能够了解社会运行的基础框架。
管理学原理就像是你学做菜之前要知道食材的种类一样,经济学原理是你在厨房里大概搞懂了锅碗瓢盆怎么用。
知道了这些,你才能在后面的课程里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呢,专业的课程就会让你更具体地进入实际操作。
像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等课程,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和咱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你每天早晨喝的水、上班途中坐的公交车、路边的垃圾桶,都会在这些课程里有所涉及。
讲得多么生动呢?你一边上课,一边脑袋里就会浮现出这些服务背后的管理思路。
比如说,学了“公共服务体系”之后,你能明白为什么城市的垃圾收集那么及时、为什么你家里的水龙头总能流出干净的水。
说起来,感觉自己真像个社会小专家,嘿嘿。
不过呢,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得学点实际的管理技巧。
比如“项目管理”和“危机管理”这些课,给你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学完之后,你就能应对一些紧急情况,像是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是一些公共设施的突发故障。
比如说,突然停水了,或者你家附近的路面突然塌了,怎么办?这时候,学过的这些管理技巧就派上用场了。
你会明白应该如何协调不同部门,如何调度资源,如何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会想:这课程会不会太“枯燥”了?但其实啊,这门专业里面也有不少有趣的内容,比如“社会学”这门课,就会让你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章一课程综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科下的一类,它是研究公共事业的组织运作、资源配置、政策制定和公民参与等问题的学科。
本专业主要涉及的课程有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财政理论、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决策与评估、公共法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领导力和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工作,成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公司和非营利组织等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管理人才。
章二课程设置公共政策分析:本课程主要涵盖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要过程、政策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并解决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公共财政理论:本课程主要涵盖财政制度、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税收体系、政府债务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财政管理知识进行公共事业的资源分配决策。
公共经济学: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理论,以及政府干预的形式和效果等内容。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掌握解决公共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公共组织与管理:本课程主要涵盖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
公共决策与评估:本课程主要是介绍公共事业决策的过程、技巧,对选项进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决策的底线和风险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公共事业决策和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决策和评估工具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工作。
公共法律:本课程主要介绍公共法律的基本概念、制度和规则,包括宪法、行政法、财政法、公共政策法等方面的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用中文介绍该专业下的课程,对希望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份富有价值的信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着重于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的管理与运营。
涵盖的范畴广泛,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市场营销、计划和预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管理等领域。
具体的课程包括:1.公共政策分析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政策问题、评价政策效果、提出政策建议和实施政策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到政策的形成过程、制定政策的基本方法、政策实施和监督、政策评估等知识。
2.计划和预算管理该课程涵盖的内容包括财务原则、预算编制和执行、财政控制等,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了解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以及制定管理预算的决策。
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中关键的一环。
学生将学到如何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消费者行为、市场调查等知识,以实现公共服务的最大效益。
4.人力资源管理为了长期稳定的管理和运营,合理利用人才是必要的。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授的内容包括猎头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福利和薪酬管理等方面。
5.社会经济发展这门课程将介绍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学生将学到发展改革战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6.环境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责,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
学生将学到环境相关法律政策,企业在环境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环境影响评价等等。
以上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典型的课程。
当然,不同的学校和地区有所不同,可能会针对本地区的需要进行调整。
在该专业学习中,应加强实践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政府机构和相关组织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可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016年志愿填报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解读
2016年志愿填报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解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专业之一,是以公共事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加注重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公共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一、专业概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旨在解决社会上非常规的问题和公共事务中各类复杂的管理问题。
其核心课程和设计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务经营与管理知识、懂得公共事件应对判断的管理人才,并具备较好的政策分析能力、方案制定、和组织协调能力,最终为社会公共事业,政府机关等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二、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金融、公共经济、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学生可以了解公共管理领域的各种理论,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联系到具体问题和实践当中。
在专业大方向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又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期让学生在日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就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政策研究、政府管理、社会服务机构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以及公共事件处理部门等。
同时,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视公共事业管理为新的创业领域。
四、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最大特点是学科的复杂性与实用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大家比较常见的管理学专业与公共事务学两个方向的交汇点,它有着管理学的知识与公共事务政策的理论知识的结合,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实用性。
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执行力,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快速适应。
综合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和专业特色都非常出色。
此外,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定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刘健(西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管理体系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可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把大量过去由政府统管统揽的社会公共事业“转移”或“承包”给社会非营利机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位教育,对于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内涵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所谓公共事业,就是指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以社会公共事务为基本内容并包含必须的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事务的活动及其结果。
公共事业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社会公共事务、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通讯、邮电和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组成的公共事业等。
公共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公共性。
其公共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共事业的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具有公众性;第二,它的服务内容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所以带有公用性;第三,它的服务目标是实现公众的共同利益,因而带有公益性;第四,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时是不需要交费的,有时为了弥补公共事业的经费不足,或者为了平衡在享受公共事业所提供的服务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也会采用收费的办法。
因此,公共事业以非营利性为主,并在某些规定范围或空间内具有特定的营利性。
我们可以据此给公共事业管理作出如下的定义: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为了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依法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公共性的经济事务的活动及结果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在国外多称为非营利机构(简称NOP),即不以盈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
组织性、民间性、非盈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五大基本特征,其中无利润分配机制是关键。
即公共事业组织所强调的是这些组织的宗旨不是为了盈利,但它们的存在目的不是为了盈利并不等于说它们不可能盈利。
事实上它们往往收入大于支出,但它们赚取的利润必须服务于组织的基本使命,用于扩大向社会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而不是将利润进行分配,充分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的公共性特征。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地培养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项比较新颖的管理类学科,而在国外。
资料表明,近20多年来,美国高层管理人员中具有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比例。
人员中约有10%~20%获得了公共事业管理或相近专业学位。
政府在招聘公。
有公共事业管理硕士学位。
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兴办公共事业管理学。
部门培养大批高级管理人才,满足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公共事业管理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所以公共事业管理是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在比较高层次上交叉、综合运用的一个管理学科。
因此,公共事业专业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该专业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特征:(1)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
这要求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者要具有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公众与社会作为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
(2)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目标的一致性与实现方式的矛盾与冲突,个人利益在实现的过程中主观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客观上又是要求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上为其提供保证、支持与协调,对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予以约束和限制,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既要立足于整个社会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保证个体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因此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社会化的管理责任,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体察民情民意,保证社会正常运行与公众整体利益的实现。
(3)具备综合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管理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如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等。
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涵盖广泛的领域,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其操作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思维敏捷,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与把握大局,具有开拓与创新能力,具有全面管理才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国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其具体要求是:通过学习与训练,毕业生能“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与写作能力”等。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能力,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构造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与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传统学科知识与新兴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知识、素质、智慧、技能有机结合,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的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1)确立明确的专业培养方向。
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涉及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高等学校。
个作为其专业培养方向。
(2)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构造合理的教学。
上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体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特。
其它课程有机配置,突出主办单位的专业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构成。
群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技术基础课群组和专业课及专业特色课群组三大类。
(3)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①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公共事业的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必须是以公共事业管理课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
配置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人才培养中,要合理搭配素质、能力、方法、知识培养的比例。
②强调课程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过去的课程内容从整体上说缺乏或比较缺乏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机制,通过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素质教育目标。
③处理好课程体系、内容的厚与薄的关系,培养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专业业务基础,在教学内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加强专业基础的建设应该立足于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含量之间的矛盾,提高这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④加大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重,使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不断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用的高校教学资源,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
其课程设置分为:(1)基础课及公共课群组。
它包括:第一,基础理论和政治素质课群。
它由高等数学、外语、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组成。
这部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5%左右。
第二,人文基础和能力素质基础课群。
它可由法学概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管理秘书、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组成。
这部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0%左右。
(2)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基础课群组。
它包括行政管理原理、公共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公共关系学、行政法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定量分析、管理经济学等课程。
这部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35%左右。
(3)专业课及专业特色课群组。
它包括:第一、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及分析、经济预测、公共预算管理、公共管理案例、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
这部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0%左右。
第二、精干的专业特色课程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一定是精干的,一定是突出特色,在反映公共事业管理与其它管理专业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还反映出主办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并以此为核心,围绕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业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方面来进行专业特色课程群的安排。
这部分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0%左右。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处理好几个关系:(1)加强文理渗透,打通专业壁垒。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我们的人才培养上应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淡化文理界限,加强纹理渗透,明确文理课程比例。
(2)抓好核心课程建设,立足自身专业特色。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核心课程不同于各专业的必修课。
修课和主干课相辅相成。
因此,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②核心课应该较宽泛的包括公共事业。
,体现宽厚的基础性;③核心课应该要求精华,讲求实效,反映出公共事业管理。
应该充分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结合自身特点可以。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公共组织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经济数学(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
(3)努力探索,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兴课程。
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介组织探究、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课程以及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概念和普遍规律对传统的教育管理、科技管理、体育管理、卫生管理、文化管理等课程进行改造,积极开发这类新兴课程,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效率和效益的需要,将会给面向21世纪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