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苏教版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1、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例:3x+15=30要在两边同时减去15;而4x-6=14要在两边同时加上6.最后算出结果.2、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例:3x+4x=28要把x前面的3和4相加得到x的系数即7x=28,解得x=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写解、设出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4、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总数和部分数关系(总数=各部分数的和);和倍与差倍关系(已知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或差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行程问题中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总路程=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各单元精解)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关于我们的宽敞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截了当阻碍到以后的学习,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伙儿整理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用!第一单元圆概念总结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样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样用字母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确实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同时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样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许多条半径,有许多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运算时,取π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圆周长=π×半径×2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因此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 或者S=π(d2)2 或者S=π(Cp 2)2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复习本周教学内容为期中复及考前模拟。

以下为本次复的要点:一、数的运算: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既可以表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与分数相乘时,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计算时要先约分,再相乘。

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二、式与方程:掌握形如ax±b=c、ax÷b=c、ax±bx=c方程的解答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解这类方程。

三、解决问题: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相关实际问题。

会列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认识图形: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五、测量: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容积)单位的换算。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或体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六、综合应用:引导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以上是本次复的要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复,做好考前准备。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例如,当我们需要求出两个因数的积已知其中一个因数和积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表示”方法来求解另一个因数。

另外,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在分数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中,我们可以先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进行相乘或相除运算。

而在遇到除以一个数的情况时,只需要将其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可。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教材资料。

不过,我可以为您提供几个适用于六年级数学
的常见复习主题,您可以自行搜索相关资料或教辅书籍进行复习:
1. 整数运算:正数、负数的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分数运算:基本概念、整数与分数的相互转化、分数的比较、四则运算等。

3. 小数运算: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写与转换、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等。

4. 百分数运算: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的读法与转换、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等。

5. 质数与合数:质数与合数的区别、质因数分解、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

6. 算式与代数式:运算符号、算式与代数式的转化与计算等。

7. 图形的加减法: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周长计算等。

8.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频率、中位数、众数、范围等统计概念与计算。

9. 时、分与秒:小时制与分针、秒针的运算、时间的加减法等。

10. 多角(多边)数:正多边形、正多角形的性质与计算等。

希望这些主题能帮到您,祝您学习进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例如,3×3/5意味着三个3/5的总和,或3个的3/5?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2.将分数乘以整数: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被视为分母为1的分数]3、分数与分数相乘:乘以分子的乘积用作分子,再乘以分母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乘法: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1.乘积为1的两个数是相互倒数的。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1.分数除法计算方法:a数除以B数不等于0,等于a数乘以B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比率的含义:比率代表两个数字的除法之间的关系。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a/bb≠03.比率:比率的前一项除以比率的后一项所得的商称为比率。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比率的基本性质:比率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在同一时间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字,除0外,比率保持不变。

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6.简化:使用比率基本属性的比较来简化。

方法:首先将比率的第一项和第二项转化为整数,然后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除以它们。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单元归纳 知识梳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单元归纳 知识梳理
别是站在①②③④中的哪个位置拍摄的?




解析:第一个图,是看到一个小圆桌和两个小凳,看到树的棵 数较少,所以得出是从③处看到的;第二个图,看到一个小圆 桌和两个小凳,能看到一棵棵的树,所以是从②处看到的;第 三个图,先看到路,后看到一个小圆桌和两个小凳,所以是从 ④处看到的;第四个图,看到房子的后面,路被房子挡住了,所 以是从①处看到的。
一圆 单元归纳·知识梳理
知识盘点 圆的认识
知识概要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 相等。
d=2r r=d2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例题示例
1.画一个直径是2 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圆心、半径和 直径。 解析: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第一步明确圆规两 脚间距离,直径是2 cm,所以半径就是1 cm,把圆规 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半径)1 cm,第二步 定圆心,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第三步旋 转一周,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 个圆。再标出圆心、半径及直径。
12.7% 22.96% 解析:考查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数时,把分母是100的分数去 掉分数线和分母,再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合格率
1.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将小数化成百分数, 先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 号;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号去掉,同 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将分数化成百分数, 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后,再化成百分数;将百分 数化成分数,先将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再化成最简分数。
四 百分数 单元归纳·知识梳理
知识盘点
知识概要
1.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的数叫作百分数。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目录及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下两册)数学课本目录及知识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1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4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3=a·a·a)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6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7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81L=1dm3;1ml=1cm3表面涂色的正方体(3面涂色有8个;2面涂色12的倍数;1面涂色是6的倍数)2)分数乘法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再约分2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3)分数除法1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它的倒数2除号与比号,比的前项与后项3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树叶中的比4)解决问题的策略1画线段图理解题意2解设X解决应用题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2简便运算6)百分数1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2百分数与小数相互转换,除不尽时保留三位小数3出勤率、合格率、含糖率、含盐率4利息=本金×利率×时间5折扣、交税、几成互联网的普及7)整理与复习1)扇形统计图1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占比关系;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扇形统计图看出数量多少3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2)圆柱和圆锥1圆柱:两个底面(圆形),一个侧面(长方形)2圆锥:一哥底面(圆形),一个侧面(扇形)3圆柱表面积S=2πr2+2πrh(两圆一侧);体积V=πr2h4圆锥V=13πr2h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举、解设4)比例1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2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3解比例4比例尺:图上比实际面积的变化:长度比是n:1,面积比是n2:15)确定位置1北偏西、北偏东、南偏西、南偏北2方向+距离6)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值(商)一定,正比例:同增减,同步变化2乘积一定,反比例:你增我减,你减我增,变化相反大树有多高7)总复习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常见的量、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可能性制定旅游计划绘制平面图。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整理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整理复习》
2
四、复习比
比与除法以及分a数的关系: a∶b=a÷b= b(b≠0) 怎样求比值:
比的前项÷后项。比值一般用分数表示。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 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和比值 区别和联 系
比值 是一个数,是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 的商,它通常用分数 表示,也可以用小数, 有时还是整数。

(2)分数比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 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 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3)小数比
——比的前后项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简比。 ——比的前后项都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比的前后项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整数比→最简比.
在( )填上>、<或=。
5 6
÷
32( <
)56
9 8
÷
23(
> )98
6 7
÷
2(
< )67
1 4
÷
18(
> )14
4 5
÷
3(
< )45
9 7
÷
97(
< )97
19 34
÷
1 17
×
1 6
=
19 34
×
2
1
1
3
17× 6
= 57
19 34
÷
1 17
×
1 6
=
19 34
×
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1时,c(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因为长方形面积 =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 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 积的 2 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 =底×高÷ 2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 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 的 2 倍。
【长 =面积÷宽;宽 =面积÷长】
字母公式: S=ab
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边长 =周长÷ 4】
字母公式: C=4a
面积 =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 S=a× a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
【底 =面积× 2÷高;高 =面积× 2÷底】
字母公式: S=ah÷2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所以梯形面积 =( 上底 +下底 ) ×高÷ 2 4、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 倍。 5、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第三章 认识小数 【知识点】 1、认识小数,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 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3、如果顺时针旋转 30°,记为 -30°,那么逆时针旋转 40°,记为 -40°。
4、如果存款 200 元,记为 +200 元,那取款 120 元,记为 -120 元。
5、如果把小丽向东走记作 50 米记作 +50 米,那么向南走 50 米应记作 -50 米 。
6、如果某商店运出 30 吨货记作 -30 吨,那么运进 20 吨货物记作 +20 吨。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苏教版原卷)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苏教版原卷)

期末知识大串讲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0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也可能有)围成的立体图形,有个面、条棱和顶点,完全相同、相等。

2.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含义长方体的长度,分别叫作它的长、宽、高。

知识点0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1.沿着将其剪开,可以把正方体(或长方体)展开成一个,这个平面图形就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展开图。

2.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在展开图中,正方体的(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完全隔开。

3. 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把每条棱,然后切成同样大的。

(1)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

(2)如果用n表示把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的份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用a、b分别表示2面涂色和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a=(n-2)×12,b=(n-2)2×6。

知识点03: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1.意义2.计算方法(1)长方体的表面积= ()×2。

(2)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点04:体积与体积单位1.体积的意义:叫作物体的体积。

2.容积的意义:叫作容器的容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可以分别写成。

计量液体的体积,通常用升或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 = 升,1立方厘米 = 毫升知识点0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字母公式为V= 。

2.正方体的体积= ,字母公式为V= 。

3.底面积:,叫作它们的底面积。

4.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如果用字母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 。

5. 体积单位常用到,相邻进率是。

立方分米立方米,它们进率是。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它们进率是考点01:长方体的展开图1.(2021秋•东平县期末)下面的平面图哪个不能折成长方体()A. B.C.2.(2022春•市中区期末)三种形状硬纸板各有若干张,从中选择()两种纸板,正好围成一个长方体。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总复习第一单元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表格) 1/6/2016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相同点不同点关系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面棱点6个12条8个6个12条8个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一般都是相等的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每一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 ×2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3、 容积和体积及其单位互换:由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除以 进率。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5,长方体表面积实际情况1、制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五个面减去长乘宽2、粉刷教室五个面减去长乘宽3、给长方体罐头盒贴上一圈商标纸四个面少两个长乘宽4、给大厅的立柱刷油漆少两个长乘宽5、给水池抹水泥五个面减去长乘宽6、给一个长方体包装箱里外喷漆内表面积加上外表面积第二三五单元1.求甲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甲(单位1)×几分之几已知甲的几分之几是乙数,求甲数。

乙数÷几分之几=甲数2 求比甲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甲(单位1)×(1+几分之几)求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甲(单位1)×(1-几分之几)已知比甲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乙数,求甲数:乙(单位1)÷(1+几分之几)=甲已知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乙数,求甲数:乙(单位1)÷(1-几分之几)=甲3 比的认识:区别“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得到的是一个数值(分数、整数、小数),而化简比得到的仍然是一个比。

第六单元补充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数÷种植总棵数×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油料重量×100%命中率=命中次数÷总次数×100%及格率=及格人数÷参加考试人数×10 0%含盐率=盐÷(盐+水)×100%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复习大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复习大全

方程1、数量关系小强的年龄×3 + 4 岁 = 小强爸爸的年龄小瓶的容量×4 - 0.9升 = 大瓶的容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小华走的路程 + 小明走的路程 = 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3个排球的价钱+营业员找回的钱=付给营业员的钱华氏温度(°F )=摄氏温度(°C )×1.8+32一、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正方体的展开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

见上图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

4、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5、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

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六年级上册数学素材年末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素材年末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素材年末知识点复习苏教版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专门情形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它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不管从哪个角度观看,最多只能同时观看到三个面。

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和8个顶点。

正方体是专门的长方体。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高×宽×2=(长×宽+长×高+高×宽)×2运算公式为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 6×棱长×棱长运算公式为S=6×a×a(或6×a2)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物体大的,占据的空间大,体积就大;物体小的,占据的空间就小,体积就小。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那个容器的容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为: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为:V=a×a×a(a3)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为:V=Sh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把棱长为几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涂色面的规律: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顶点个数=8个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棱的条数乘棱长减2的差=12×(n-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正方体的面数乘棱长减2的差的平方=6×(n -2)2知识点检测:1.长方体条棱的长度和叫作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苏教版复习资料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苏教版复习资料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苏教版复习资料二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
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课前准备: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五、作业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苏教版复习资料三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p6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6个面完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长方体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6: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
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我们刚才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第(2)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二第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