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专题精讲精练试题

合集下载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第一篇:回归教材组成细胞的六类化合物中, 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可以从 水平上区分不同物种的亲缘关系,而 则没有物种特异性。

10.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 元素。

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 ;叶绿素的组成(1)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色;(2) DNA +甲基绿染液―→ 色;(3) RNA +吡罗红(派洛宁)染液―→ 色;(4) 还原糖+斐林试剂――→△ 色;(5) 脂肪+苏丹Ⅲ(Ⅳ)染液―→ 色;(6) 线粒体+健那绿染液―→ 色。

13. 氨基酸是 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 种。

不同氨基酸理煮熟的食物易被人体消化,是因为 。

17. 人和牛羊等动物的蛋白质结构不同,但人体却可以通过摄食牛羊肉中的蛋白质合成自身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 。

上的差异表现为DNA 中含有 ,而RNA 中含有 。

20. DNA 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 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 以及肽链的 和数目不同;而不同蛋白质肽链组成不同的原23.脂肪的含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2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生命活动利用。

原因是。

25.呼吸熵是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CO2与消耗O2的比值,糖类的呼吸熵等于1,而脂肪的呼吸熵却小于1,请从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方面分析原因:。

26.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为什么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至少答出两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功能特性是具有性。

括及细胞器膜等。

(细胞器)不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成分。

膜与核膜、细胞膜能直接转化,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通过发生间接转若真核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

【正误辨析】1.蛋白质中的氮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 )2.高温条件下蛋白酶失活是因为高温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2019届高考生物考点专题精讲精练试题2

2019届高考生物考点专题精讲精练试题2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1讲酶与ATP(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高考变式)成熟的神经细胞在兴奋时,下列选项中的酶最不活跃的是()。

A.ATP合成酶B.DNA聚合酶C.呼吸酶D.RNA聚合酶解析成熟的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分裂能力,不能进行DNA的复制,因此不需要DNA聚合酶。

答案 B2.(创新预测)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胃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胃蛋白酶催化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解析比较两种蛋白酶对抗体的影响可以发现,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解抗体产生的结果不同,前者分解抗体产生的产物更多,说明了胃蛋白酶催化裂解了更多的肽键,也说明了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该实验结果无法证明两种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选C。

答案 C3.(创新预测)当细胞内某种RNA存在时,某一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水解酶水解后,该化学反应停止。

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该生化反应的酶是RNA水解酶B.该种R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基因C.该种RNA能调控细胞内所有的生化反应D.该种RNA在此生化反应中能起催化作用解析据题意可知,细胞内的某一生化反应需要在RNA的存在下才能够进行,而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所以这里的RNA应该能起催化作用。

答案 D4.(创新预测)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解析要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我们所用的检测试剂不能是双缩脲试剂,因为即使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并且把实验①中的蛋白质全部分解成多肽,双缩脲试剂也会与反应液发生显色反应。

第1讲走近细胞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1讲走近细胞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2)新冠病毒比T2噬菌体的变异性更大,原因是什么? 提示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 (3)新冠病毒的最外层有脂质的囊膜包被,且有多种蛋白质,据此推测新冠病毒 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提示 依靠脂质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以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4)T2噬菌体是专一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如果想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 该如何操作?请写出基本思路。 提示 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后的大肠杆菌 培养T2噬菌体。
2.明辨真、原核细胞的7个“不一定”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不一定就是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非原核生 物也非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细胞壁,如支原体。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如蓝细菌。 (4)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如蓝细菌和硝化细菌。 (5)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都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6)细胞不一定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 (7)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 大型真菌(蘑菇、木耳、灵芝等)是真核生物,但“菌”字前带有表示形状的 “杆”“螺旋”“弧”“球”等字的一般都是细菌。
(3)写出图1细菌细胞中下列结构的名称: ①拟核 ;③ 细胞壁 ;⑤ 核糖体 ;⑥ 鞭毛 。 (4)图1蓝细菌细胞中无图2细胞中的⑥叶绿体 ,但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藻蓝素 和叶绿素 及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7个方面区别
核膜
肽聚糖 核糖体
纤维素和果胶 有丝分裂
4.(不定项)(2022·山东临沂期末)“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

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14 分离定律-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专题14分离定律1.(2022·山东·高考真题)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杂交组合子代叶片边缘①×②光滑形①×③锯齿状①×④锯齿状①×⑤光滑形②×⑥锯齿状A.②和③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B.③和④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锯齿状C.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D.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为光滑形2.(2021·湖北·高考真题)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I A、I B和i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决定的。

I A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A抗原,I B基因产物使得红细胞表面带有B抗原。

I A I B基因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型个体红细胞表面无A 抗原和B抗原。

现有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对家系中各成员的血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其中“+”表示阳性反应,“-”表示阴性反应。

个体 1 2 3 4 5 6 7A抗原抗体+ + - + + - -B抗原抗体+ -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5基因型为I A i,个体6基因型为I B iB.个体1基因型为I A I B,个体2基因型为I A I A或I A iC.个体3基因型为I B I B或I B i,个体4基因型为I A I BD.若个体5与个体6生第二个孩子,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3.(2021·辽宁·高考真题)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为了关心大家更好地备考高考生物,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进展,推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答案:A2.基因突变的缘由是( )A.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蛋白质B.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RNAC.染色体上的DNA中的基因数目削减了或增多了D.染色体上的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高考生物专题练习附答案)。

答案:D9.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到处发生。

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具有无限增殖力量的癌细胞;②基因型为RR的红花豌豆植株自交,产生了基因型为rr的白花植株后代;③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④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

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转变B.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转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转变解析:①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变为具有恶性增殖力量的癌细胞,属于基因突变;②亲本红花豌豆基因型为RR,不含r基因,产生基因型为rr的白花植株后代属于基因突变;③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S 型菌的DNA整合到R型活菌中,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④同卵双胞胎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而造成了表现型差异。

答案:B1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由于隐性基因(用a表示)。

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反抗力高于正常人。

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肯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解析:携带者即基因型Aa的频率约为20%,由于不知道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因此,无法计算a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转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aa)死亡,会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上升,从而使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由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携带者对疟疾的反抗力高于正常人可知,在肯定的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高考生物知识点精练精解100题(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知识点精练精解100题(WORD版含答案)

高考生物知识点精练精解100题(WORD版含答案)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B.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C. 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D. 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2.图为中心法则,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过程分别是A. DNA 复制、转录、翻译B. 转录、DNA复制、翻译C. 转录、翻译、DNA 复制D. 翻译、DNA 复制、转录3.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其膜所示为A. 叶绿体内膜B. 类囊体膜C. 线粒体内膜D. 高尔基体膜5.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一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 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 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 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6.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A. 淀粉、核酸B. 糖原、胰岛素C. 纤维素、载体D. 抗体、淀粉酶7.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这说明生物间的统一性体现的层次为A. 分子水平B. 细胞水平C. 器官水平D. 个体水平8.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生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B.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l00%C. 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2)D. 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9.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示中的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不完全相同B. RNA聚合酶能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C. 一个mRNA能同时指导多条肽链的合成D. 图示中的生物有可能是大肠杆菌10.下列对果蝇某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基因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知道转录B. —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均以氢键连接C. 全部碱基中,若C占30%,则A占20%D. 该基因中含有64种密码子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功能的是A. 作为部分细菌的遗传物质B. 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C. 催化某些代谢D. 搬运氨基酸12.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和DNA合成后期(G2期)。

考点12 光合作用(核心考点讲与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12 光合作用(核心考点讲与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12 光合作用(精讲+精练)目录一、知识点精准记忆二、典型例题剖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4、光(CO2)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问题三、易混易错辨析四、2022高考真题感悟五、高频考点精练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色素种类色素颜色色素含量溶解度扩散速度胡萝卜素橙黄色最少最高最快叶黄素黄色较少较高较快叶绿素a 蓝绿色最多较低较慢叶绿素b 黄绿色较多最低最慢(4)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异常现象原因分析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滤纸条色素带重叠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滤纸条无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二、光合作用过程(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叶绿体基质条件 光、色素、酶酶、NADPH 、ATP 等物质变化(1)H 2O ――→光能酶O 2+H +(2)NADP ++H +―→NADPH (3)ADP +Pi ――――→光能色素、酶ATP (1)CO 2+C 5――→酶2C 3(2)2C 3――――――→ATP 、NADPH酶(CH 2O)+C 5 能量变化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 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NADP +、ADP 和Pi 。

①产物为(CH 2O):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②产物为C 6H 12O 6:6CO 2+12H 2O ――→光能叶绿体C 6H 12O 6+6O 2+6H 2O 。

③元素的转移途径a .H :3H 2O ―――→光反应NADPH ―――→暗反应(C 3H 2O)。

考点10 ATP和酶-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10  ATP和酶-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考点10 ATP和酶(精讲+精练)目录一、知识点精准记忆二、典型例题剖析1、ATP的结构和特点分析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利用3、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的综合分析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三、易混易错辨析四、高考真题感悟五、高频考点精练1.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

2.结构简式:A —P ~P ~P ,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3.特点(1)ATP 不稳定的原因:ATP 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特殊的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2)ATP 的水解过程就是释放能量的过程,1 mol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 ,所以说ATP 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4.功能:ATP 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5.ATP 的供能机理:ATP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

6.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总结(1)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ATP 。

(2)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3)储能物质:脂肪、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4)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5)直接能源物质:ATP 。

(6)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

二、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 的利用 1.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项目 ATP 的合成ATP 的水解反应式 ADP +Pi +能量――→酶ATPATP ――→酶ADP +Pi +能量所需酶 ATP 合成酶ATP 水解酶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 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①ATP 与ADP 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之中的。

②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原卷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原卷版+解析)

酶和ATP1、(2021·东北师大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高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条件下,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最强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2、(2020·河北衡水中学质检)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3、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不同滤纸片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则该装置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C.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烧杯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D.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4、(2022·辽宁盘山一中高三月考)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乙、丙两条曲线表示其他条件适宜时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B.H点对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相关因素的值是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C.在G点,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某试剂提高pH,酶促反应速率将加快D.H、E两点对应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酶的保存5、为了探究半胱氨酸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先分别在两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和适宜浓度的半胱氨酸,再加入等量的木瓜蛋白酶,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质,在最适温度和pH下反应,测得酶促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最适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B.b点之前,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比对照组快,一定是半胱氨酸提高了木瓜蛋白酶的活性C.c点时,实验组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D.该实验要得出半胱氨酸能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活性,还需要另加一组实验6、科研人员研究了养殖温度对点篮子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遗传物质的特点:遗传物质必须稳定,要能储存________,可以准确地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等。

2.S型细菌的________能使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噬菌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________注入细菌内。

3.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____。

4.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________。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________标记而不用14C和3H同位素标记的原因:________。

6.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的大致过程:先用含相应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再用得到的________培养________,就能得到含相应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7.选用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________。

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_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9.8.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

两种生物的DNA分子杂交________,说明这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10.DNA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等特点。

1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

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复制。

12.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精讲)-备战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通用版)

专题三:细胞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第一篇:回归教材【基础回扣】1.相同时间内,________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注意:运输效率不是单位时间的扩散深度)。

2.单细胞动物较大,细胞出现多核,有利于________;细胞内出现伸缩泡,有利于增大________,便于________。

3.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_______(而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包括这三种)。

5.只有________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________的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6.细胞分裂之前________,细胞增殖包括________。

7.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

8.植物根尖分生区在显微镜下的特点:________。

由于取材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一般都是连续分裂,分裂是随机而不同步的,所以可以通过统计________的比例(要注意取多个样本再取平均值),来估计各个时期占整个周期的比例。

9.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前期________的形成方式和末期________分裂的方式不同。

10.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分布―→________―→________分裂―→移向________。

11.与有丝分裂有关的四种细胞器为________、线粒体、________、________。

12.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________后,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证了遗传性状的________。

13.观察细胞分裂的操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制片。

14.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经过________次连续的分裂,但染色体只复制________次,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精讲】2023高考精题特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讲精练

【名师精讲】2023高考精题特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讲精练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精题特训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关于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解析: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判定为动物细胞。

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也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均位于赤道板上,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的均是两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D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数目不变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 D.⑥⑦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的规律。

只有①和⑤正确,其余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是在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的,不是在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的结果是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染色体的复制是在联会之前完成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答案:C3.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其中一定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解析: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为形成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4.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已经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再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其中之一是卵细胞,因此,每个卵细胞只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4的遗传物质;完成受精作用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精炼专题26 免疫调节(精练)含详解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精炼专题26 免疫调节(精练)含详解

免疫调节1、(2023·海南·高考真题)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D.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2、(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多选题)近期《自然》发表文章揭示了中医针灸疗法在身体机能调节以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机理。

研究发现,适当电刺激“足三里”穴位,会激活一组表达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使得迷走神经一肾上腺通路激活,进而驱动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等抗炎物质激活抗炎通路。

反之,过强刺激则会激活另一组神经反射,而达不到抗炎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抗炎通路中的迷走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B.电刺激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激活抗炎通路C.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检测电刺激疗法的抗炎效果D.通过人为激活或特异性破坏相应神经元并观察抗炎效果,可验证ProKr2的作用4、(2023·山东潍坊·校考二模)(多选题)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用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如图1),引起如图2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高中生物考点精练题集及答案

高中生物考点精练题集及答案

高中生物考点精练题集及答案一、细胞与生物膜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基质;(3)细胞核含有遗传信息。

2. 以下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差异;(3)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蛋白质,实现物质运输和细胞识别。

3. 以下关于细胞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内质网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工厂;(2)高尔基体与内质网相连,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进行细胞呼吸。

二、遗传与进化1. 以下关于DNA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DNA由若干个核苷酸单元组成;(2)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氢键结合形成;(3)DNA的碱基配对规则是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与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2. 以下关于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DNA复制是指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2)DNA复制是细胞分裂的基础,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3)DNA复制过程中,DNA链上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复制。

3. 以下关于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基因是DNA上的特定序列;(2)基因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3)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三、生物体的能量利用1. 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2)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吸收后转化为化学能;(3)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2. 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能量;(2)细胞呼吸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3)细胞呼吸能够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

3. 以下关于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1)食物链是描述食物关系的直线链条;(2)食物网是描述食物关系的网状结构;(3)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从一级生产者向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依次转移。

2024年高考生物专题精练—细胞膜和细胞核(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2024年高考生物专题精练—细胞膜和细胞核(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2024年高考生物专题精练—细胞膜和细胞核(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河北·唐山一中校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实验和实验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家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B.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证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C.科学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搅拌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D【详解】A、科学家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A错误;B、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证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B错误;C、科学家使用同位素标记(无放射性)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 错误;D、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D。

2.(2023春·黑龙江双鸭山·高一校考期中)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①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A.①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C.该模型认为生物膜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D.构成细胞膜的①可以自由移动的【答案】C【详解】A、①磷脂双分子层的“头部”有亲水性,“尾部”有疏水性,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①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识别有关,B正确;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图示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此外细胞膜还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分,C错误;D、①是蛋白质,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是可以自由移动的,D正确。

故选C。

3.(2023·安徽安庆·安庆市第二中学校考二模)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细胞壁的厚薄常因组织、功能不同而异。

专题一 综合训练(解析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精讲与试题精练

专题一  综合训练(解析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精讲与试题精练

专题一综合训练【真题改编】1.(2021·全国甲卷第1题改编)已知①神经递质、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可以通过双缩脲试剂鉴定B.②④⑥都是生物大分子,但单体的种类数不同C.②⑤⑥都可以用15N标记研究其功能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抗体是蛋白质,只有蛋白质或多肽类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A错误;②④⑥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种类数分别是21、1和8,B正确;抗体和核酸中都含有N,脂肪中仅含C、H、O,C错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2.(2022·山东卷第3题改编)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

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由H+浓度梯度驱动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减轻铵毒D.NO3−和H+进入细胞的速度仅与载体蛋白NRT1.1的数量有关【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NO3−进入根细胞是由H+浓度梯度驱动的,而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需要由H+浓度梯度驱动,B错误;铵毒发生后,细胞外的H+更多,而增加细胞外的NO3−,可以促使H+向细胞内转运,减少细胞外的H+,从而减轻铵毒,C正确;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属于主动运输,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NO3−和H+进入细胞的速度不仅与载体蛋白NRT1.1的数量有关,还与膜外H+浓度有关,D错误。

高考调研精讲精练人教必修1生物卷1-2

高考调研精讲精练人教必修1生物卷1-2

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 A.黄瓜B.心肌细胞C.变形虫D.卵细胞答案 C解析黄瓜属于器官层次,A项错误;心肌细胞属于细胞层次,B项错误;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项正确;卵细胞属于细胞层次,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 C解析植物无系统这一层次;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单独存在时,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也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生命的生物大分子不具有生命,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同的生物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核仁、染色体都与真核细胞相同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D.蓝藻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的原核生物答案 C解析原核细胞无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除了核糖体),故A项错误。

原核细胞有细胞壁,故B项错误。

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故C项正确。

蓝藻为原核细胞,无叶绿体,故D项错误。

4.(2016·鱼台一中)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蓝藻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D.蓝藻与酵母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答案 C解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核糖体,故A项正确;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故B项正确;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没有叶绿体,故C项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故蓝藻与酵母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相似。

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7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实验研究(解析版)

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7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实验研究(解析版)

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7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实验研究【难点精讲】一、膜电位的测量例题:(2018·武汉调研)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B.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答案】D【解析】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能够测出电位差,A错误;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错误;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大量流入膜内,此过程中电表指针通过0电位,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电表指针再次通过0电位,D正确。

【难点突破】变式训练: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甲位于膜内,乙位于膜外,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K+浓度甲处比乙处低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1)图1中两个微电极一个在膜内,一个在膜外,测得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在静息时,K+的分布是内高外低。

(2)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则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②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左侧微电极,后传导到右侧微电极,所以电表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8分)(2011·济南一模,47)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

白僵菌分生孢子附着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

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________―→性能测定。

白僵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处采集。

(2)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常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_______营养物质。

(3)白僵菌纯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________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变性。

解析(2)选择培养基用于选择分离菌种。

蔗糖属于微生物的碳源。

(4)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接种工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其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核酸变性而使细胞失去活性。

答案(1)纯种分离感病昆虫(2)选择碳源(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4)灭菌蛋白质和核酸2.(10分)(2011·潍坊质检)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________状真菌。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豆腐发酵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起主要作用,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传统制作中,豆腐上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避免了其他菌种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答案(1)丝(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5)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3.(10分)下图所示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图1中的制作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过程中要关闭,某同学在实验时为了密闭装置特意将瓶塞使劲塞紧,并将充气口和排气口用夹子夹紧,以便于发酵。

但第二天观察时,发现瓶塞松了,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请帮助解释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在醋酸发酵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期,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果酒、果醋制作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因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发酵初期需要氧气,进行大量繁殖,等酵母菌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关闭充气口,让其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除产生酒精外,还产生CO2,所以瓶塞会松;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醋酸发酵过程中,充气口要连接充气泵不停地充气,排气口则不停地排气,排出的气体成分不仅有空气,还有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的条件不同,酒精发酵时是无氧环境,而在无氧状态下,醋酸菌受到抑制。

答案(1)醋酸发酵(2)洗去浮尘反复冲洗(3)酒精发酵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瓶中气体压强增大(答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可)(4)剩余的空气、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5)不能。

因为酒精发酵时缺氧,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醋酸菌的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4.(12分)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果酒、面包的制作需要酵母菌,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发酵食品的制作有密切关系。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

这一过程叫做________;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发酵时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纯净菌种。

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的方法有________。

(2)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________色。

(3)突变菌往往带有一些特殊的基因。

在获得这些基因的过程中,PCR技术相当重要。

PCR扩增反应中加入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DNA聚合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固定酵母细胞时首先需要将干酵母放入________中活化,若制得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近几年的高考看,在有限的题量中,命题往往以一个中心事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几项技术的应用。

本题以酵母菌为主线,综合考查了酵母菌的分离培养、酒精发酵、PCR技术、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等内容。

第(1)小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技术和接种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两种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第(2)小题考查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的鉴定方法。

发酵后取样,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其基本原理是酒精可使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第(3)小题考查PCR技术的基础知识。

PCR技术中的引物可以是RNA或单链DNA分子片段,PCR技术需要设计两种引物,分别与模板DNA两条链相结合,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

第(4)小题,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观察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作尝试。

答案(1)酵母菌的分离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重铬酸钾灰绿(3)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催化DNA子链的合成(4)蒸馏水海藻酸钠浓度过低5.(8分)图1为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b的名称是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__,e为________,对于e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f为________,常用________,如果层析液没及e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图2的三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胡萝卜素提取粗品进行鉴定采用的是纸层析法,其原理是色素在滤纸上的运动速度不同,从而使滤液各成分分开。

因层析液易挥发,故应在色谱容器上方用玻璃盖严。

在进行点样时,应注意点样要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

叶绿体色素分离过程中,层析液不得超过滤液细线,否则点样处的有机成分会溶于层析液中。

答案(1)色谱容器防止层析液挥发样品原点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并保持滤纸干燥溶剂(层析液)石油醚胡萝卜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致使鉴定失败(2)①未盖培养皿盖;②层析液太多;③层析液没及了滤液细线6.(12分)(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是与芳香油提取相关的问题,请回答问题。

(1)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________(是、不是)纯的玫瑰精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________。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