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科本科生《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4

计科本科生《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4
计科本科生《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4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1:约瑟夫环问题(3学时)

[问题描述]

将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循环顺序存储结构。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构造数据结构。

(2)对线性表进行初始化。

[测试数据]

输入一组n,m值时,程序输出出列顺序。

[思考]

(1)你采用的存储结构是顺序表还是循环顺序表?哪个比较合适?

(2)当存储结构为循环链表时,如何修改你的程序?并考虑两种存储结构的优缺点。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2:ADT List(线性表)(3学时)

[问题描述]

线性表是典型的线性结构,实现ADT List,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两个集合的交运算或并运算。[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的链表存储结构。

(2)掌握在单链表上基本操作的实现。

(3)在掌握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上进行综合题的实现。

[实验内容及要求]

(1)要求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和最终的结果。

(2)集合的元素限定为十进制数,程序应对出现重复的数据进行过滤,即链表中没有重复数据。

(3)显示两个集合的内容及其运算结果。

[测试数据]

(1)set1={3, 8, 5, 8,11},set2={22, 6, 8, 3, 15,11,20 }

set1∪set2=

set1∩set2=

(2)set1={1, 3, 5, 7},set2={2, 3, 7, 14, 25,38}

set1∪set2=

set1∩set2=

[思考]

(1)分析你所设计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2) 若输入两个集合内的元素是递增的,见测试数据(2),请你提出一种时间复杂度更少的

算法思想,并分析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3:利用栈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并进行计算(6学时)[问题描述]

中缀表达式是最普通的一种书写表达式的方式,而后缀表达式不需要用括号来表示,计算机可简化对后缀表达式的计算过程,而该过程又是栈的一个典型应用。

[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栈的特性。

(2)掌握栈结构的构造方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中缀表达式中只包含+、-、×、/ 运算及(和)。

(2)可以输入任意中缀表达式,数据为一位整数。

(3)显示中缀表达式及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为清楚起见,要求每输出一个数据用逗号隔开)。

(4)对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

栈的类定义如下:

#include

const int StackSize=50;

class Stack{

char *StackList;

int top;

public:

Stack(){

StackList=new char[StackSize];

top=-1;

}

bool IsEmpty();

bool IsFull();

void Push(char x);

char Pop();

char GetTop();

void postexpression();

}; // Stack

[测试数据]

(1)6+3*(9-7)-8/2

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2)(8-2)/(3-1)*(9-6)

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思考]

(1)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的好处?

(2)考虑当表达式中数据的位数超过一位时,如何修改你的程序?困难在哪?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4:n皇后问题(6学时)

[问题描述]

在一个n×n的国际象棋棋盘上按照每行顺序摆放棋子,在棋盘上的每一个格中都可以摆放棋子,但任何两个棋子不得在棋盘上的同一行、同一列、同一斜线上出现,利用递归算法解决该问题,并给出该问题的n个棋子的一个合理布局。

[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栈的特性。

(2)掌握使用递归实现某些问题。

(3)设计出应用栈解决在实际问题背景下对较复杂问题的递归算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从棋盘的第一行开始放起。

(2)输出最后每个棋子的在棋盘上的坐标(最好以矩阵形式输出)。

[测试数据]

自定n值。

[思考]

(1)设计一个递归算法的三要素是什么?

(2)考虑用非递归实现该问题,并从中总结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通过对递归算法的理解,总结把一个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算法的方法(可查参考书),并把求n的阶乘的递归算法转换为非递归算法。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5:打印二项展开式(a+b)n的系数(6学时)

[问题描述]

将二项式(a+b)n展开,系数构成著名的杨辉三角形,这是典型的对队列的应用。[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队列的特性。

(2)掌握使用队列实现某些问题。

[实验内容及要求]

要求打印形式为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

[测试数据]

自定n值。

[思考]

(1)杨辉三角形中系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栈和队列各应用于什么范围?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6: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6学时)

[问题描述]

树和二叉树是最常用的非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其中以二叉树最为常见,本实验题要求实现二叉树的最基本操作,其中遍历二叉树是二叉树各种操作的基础,它分为先序、中序和后序。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性。

(2)掌握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实用范围。

(3)通过二叉树的基本操作的实现,从而思考一般树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4)熟练掌握各种遍历二叉树的递归和非递归算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创建二叉树:createBTree(…)

所谓创建二叉树是指按照某一种或某两种遍历序列建立起来的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2)求叶结点的数目:getLeavesNum()

(3)画二叉树:drawBTree()

(4)输出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测试数据]

(1)以下图所示1或2的形状画出二叉树(不需画线),从中体会画这两种形状的图的难易程度。

图 1

中序遍历序列结果为:

(2)自己设定几组序列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思考]

(1)若二叉树采用顺序存储,有什么缺点?

(2)根据任意两种遍历序列重建二叉树,然后给出另外一种遍历序列。

(3)在遍历二叉树的算法中,你用的是递归算法?还是非递归算法?若你用的是递归算法,请考虑用非递归算法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反之考虑用递归算法实现对二

叉树的遍历。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7:哈夫曼树的编/译码器系统的设计(6学时)

[问题描述]

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通讯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数据进行预先编码;在接受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解码(复原)。对于可以双向传输的信道,每端都要有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写一个哈夫曼的编译码系统。

[实验目的]

(1)通过哈夫曼树的定义,掌握构造哈夫曼树的意义。

(2)掌握构造哈夫曼树的算法思想。

(3)通过具体构造哈夫曼树,进一步理解构造哈夫曼树编码的意义。

[实验内容及要求]

(1) 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为n(即字符的个数),逐一输入n个字符和相应的n个权值(即字符出现的频度),建立哈夫曼树,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 中。并将建立好的哈夫曼树以树或凹入法形式输出;对每个字符进行编码并且输出。

(2) 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编码文件hfmtree ,对键盘输入的正文进行译码。输出字符正文,再输出该文的二进制码。

[测试数据]

用下表给出的字符集和频度的实际统计数据建立哈夫曼树:

并实现以下报文的译码和输出:THIS PROGRAM IS MY FA VORITE

[思考]

(1)利用哈夫曼编码,为什么能使报文中的电文总长度减少?

(2)为什么利用哈夫曼算法求出的一个字符的编码都不是其它字符编码的前缀?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8:图的遍历(6学时)

[问题描述]

给定一个无向图或有向图,利用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对给定图进行遍历。[实验目的]

(1)熟悉图的两种常用的存储结构。

(2)掌握对图的两种遍历方法,即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3)进一步掌握利用递归或队列结构进行算法设计方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构造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或有向图。

(2)输出以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后的顶点序列。

[测试数据]

以下图作为测试数据:

输出结果:

[思考]

(1)在你所设计的算法中,使用了什么数据结构?

(2)考虑如何把书上给出的递归实现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改为非递归算法?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9:利用Prim算法求无向网的最小生成树(6学时)

[问题描述]

如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架设n-1条线路即可。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是求一个无向网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实验目的]

(1)掌握图的各种存储结构和基本操作。

(2)对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会选用合适的存储结构。

(3)通过Priml算法理解如何求无向网的最小生成树。

[实验内容及要求]

(1)构造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网,并利用Priml算法求网的最小生成树。

(2)以文本形式输出所求得的最小生成树中各条边以及它们的权值。

[测试数据] 以下图作为测试数据:

输出结果:

[思考]

(1)如何判断输入的无向网存在最小生成树? 若不存在,请分析是何缘故? (2)在输入数据过程中,你如何处理一条边(权值不同)输入1次以上的情况? (3)在设计该算法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你是如何解决的?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实验10:内部排序算法比较(6学时)

[问题描述]

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一种重要操作,它的功能是将一个数据元素(或记录)的任意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序列。本实验熟悉几种典型的排序方法,并对各种算法的特点、使用范围和效率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类排序的算法思想,并能灵活应用。

(2)掌握各类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能从“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分析算法的平均情况、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

(3)理解排序方法“稳定”和“不稳定”的含义。

[实验内容及要求]

①数据由输入或随机函数产生。

②实现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算法(任选二)。

③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做比较(每组数据不小于100),统计测试数据的准

确的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需在算法的适当位置插入对关键字的比较次数

和移动次数的计数)

④对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

[测试数据]

由随机函数产生(还应考虑正序、逆序和随机序列)。

[思考]

(1)对于快速排序,就平均时间而言,它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一种内部排序方法,但它对应某些特殊序列(例如正序和逆序),时间复杂度是最差的,你认为这种原因是如何造成的?对算法如何做改进可以避免这一情况?

(2)为什么利用堆排序比用简单选择排序能降低时间复杂度?

(3)归并排序适用于元素个数少的还是多的?空间利用率怎么样?

(4)分析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平均情况下和最坏情况下各为多少?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ph计操作说明和电极保护液的配制方法

梅特勒托利多sevenmulti ph计操作说明: 1 准备:将点击从储存液中拿出,调整上部黑色皮圈,将白色管冒固定于适合的高度。用超纯水洗净电极,并用滤纸将电极内部计管壁擦干。此步骤可重复。 2 校准: (1) 将电极浸入第一个标准缓冲液并按CAL启动校准 CAL1显示,表示第一个校准点正在测量。 当测量值稳定后,第一个读数自动锁定且不再变化。 (2) 清洗电极。 (3) 将电极浸入第二个校准缓冲液并按CAL启动校准。 CAL1显示,表示第二个校准点正在测量。 当测量值稳定后,第二个读数自动锁定且不再变化。 (4)在最后一个校准缓冲也的读数锁定后按End来终止校准过程。 要将校准数据用于其他测量,按save。要取消校准,按cancel。 3 测量:将pH计电极浸入样品并按Read,当测量值稳定,测量读数停止变动且有了?A显示在屏幕上,表示测量已经完成。 4 复位:将电极用超纯水冲洗洗净擦干后放入kcl保存观众,旋紧管盖,并将电支架调整道合适的高度。 注意事项: (1)使用时不要一走表面的塑料罩,一面溶液溅到一起表面。 (2)如果发现kcl储存液不足以润电极,青及时加入上方架子已配好的3mM kcl或者及时上报。 (3) pH读数持续变化时,请耐心等待,至读数稳定。 (4)校准时务必确保电极擦干,以免影响标准也的pH值。 如何配制ph计的3mol/L的KCL溶液 ph计的ph电极在使用前都是被护套里的保护液保护着,是为了保持其原有的ph电势平衡不变,为了测量时会更加精确。这里面就是PH电极的保护液,即 3mol/L的KCL溶液。不过大多数客户买回去之后,有的没有保护液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有泄漏,因为客观因素。所以要自己学会如何配置,使ph电极浸泡在保护液里,这样就能快速回复其活性,又能很好的测量了。 以下就是配制ph计保护液——3mol/L的KCL溶液步骤: 1、计算:KCL摩尔质量74.5g/moL, 则KCL质量=3mol×74.5g/mol=223.5g;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KCL=223.5g,注意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用容量瓶瓶口较细的。 注意:为了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把定容后的KCL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这样配出来的就是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实验一过程通道和数据采集处理 为了实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或现场对象的控制,需要将对象的各种测量参数按 要求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经计算机运算、处理后,再转换成适合于对生产 过程进行控制的量。所以在微机和生产过程之间,必须设置信息的传递和变换的连 接通道,该通道称为过程通道。它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 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 模拟量输入通道:主要功能是将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输入信号变换成数字信 号送入计算机,主要有多路转化器、采样保持器和 A/D 转换器等组成。模拟量输出通道:它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连续的电压或电流信 号,主要有 D/A 转换器和输出保持器组成。 数字量输入通道:控制系统中,以电平高低和开关通断等两位状态表示的 信号称为数字量,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设备的状态送往计算机。 数字量输出通道:有的执行机构需要开关量控制信号 ( 如步进电机 ) ,计算机 可以通过 I/O 接口电路或者继电器的断开和闭合来控制。 输入与输出通道 本实验教程主要介绍以 A/D 和 D/A 为主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 A/D 和D/A的 芯片非常多,这里主要介绍人们最常用的 ADC0809和 TLC752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 A/D 转换器原理及接口方法,并掌握ADC0809芯片的使用 2.学习 D/A 转换器原理及接口方法,并掌握TLC7528 芯片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编写实验程序,将- 5V ~ +5V 的电压作为 ADC0809的模拟量输入,将 转换所得的 8 位数字量保存于变量中。 2.编写实验程序,实现 D/A 转换产生周期性三角波,并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实验设备 + PC 机一台, TD-ACC实验系统一套, i386EX 系统板一块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A/D 转换实验 ADC0809芯片主要包括多路模拟开关和 A/D 转换器两部分,其主要特点为:单 电源供电、工作时钟 CLOCK最高可达到 1200KHz 、8 位分辨率, 8 +个单端模拟输 入端, TTL 电平兼容等,可以很方便地和微处理器接口。 TD-ACC教学系统中的 ADC0809芯片,其输出八位数据线以及 CLOCK线已连到控制计算机的数据线及系统应用时钟1MCLK(1MHz) 上。其它控制线根据实验要求可另外连接(A 、B、C、STR、/OE、EOC、IN0~ IN7) 。根据实验内容的第一项要求,可以设计出如图 1.1-1 所示 的实验线路图。

常用PH计酸度计电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P H电极的标定(1)标定前先手拿着电极甩几下,赶走留在电极里的空气及气泡 (2)一般采用二点标定6.86pH作为第一点,4.00pH或9.18pH作为第二点 (3)标定过程中尽可能让电位或pH值稳定后再按确认键 (4)一般电极性能较好时,标定后的斜率在98%以上,性能略微下降时应在95%。低于90%建议更换电极 (5)复合电极不适宜测有机物。油脂类,粘稠等物质,如需测这些物质,可选用231-01玻璃电极212-01参比电极或65-1C (6)仪器操作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注:冬天时,环境温度达到冰点,电极不能使用,容易发生冷爆,测量不稳定,建议在15度以上使用。 二、PH复合电极是否正常的判断方法 (1)在标定状态下,反映较慢,稳不下来是电极性能下降的体现。 (2)电极电位:把仪器档位切换到mV档,把电极放入pH=6.86的标液中,值在0mV左右为最好,最多在正负40mV以内。超出这个范围仪器将不能正常标定,标定会出错。

6.86pH—0mV正负40mV? 9.18pH—负120~130mV左右??? 4.00pH—170mV左右 雷磁PHS-25型PH酸度计 三、PH复合电极维护及保养 (1)?很多情况下出现测量不准或无法正常测量都是由电极本身失效或性能下降造成。 (2)?复合电极的保质期为一年,出厂一年后不管是否使用其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3)第一次使用(护套内无溶液)或长时间停用的PH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3mol/l氯化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 (4)测量完电极插到装有氯化钾溶液的护套中,经常观察电极棒内的氯化钾的量,要及时添加,一般不要少于一半,上部塞子测量时拔出,不测量时塞上。 (5)电极应避免长期浸在蒸馏水、蛋白质溶液和酸性氟化物溶液中。电极避免与有机硅油接触。 (6)pH复合电极的使用,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外参比电极的液接界处,液接界处的堵塞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计网实验报告(三) (4500字)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三) ——编程实现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go-back-n (一)实验目的: 运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可靠数据传输原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编程实现基于go-back-n 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2).在实际网络环境或模拟不可靠网络环境中测试和验证自己的可靠数据传输软件。 (三)实验原理: 1.gbn协议含义:go-back-n arq 中文翻译为后退n式arq、回退n式arq。该协议对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 (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进行了改进,从而实现了在接收到ack之前能够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 在go-back-n arq中,发送端不需要在接收到上一个数据包的ack后才发送下一个数据包,而是可以连续发送数据包。在发送端发送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接收到对应已发送的某个数据包的nack,则发送端将nack对应的某个数据包进行重发,然后再将该数据包之后的数据包依次进行重发。 后退n帧arq的图例: 后退n帧arq就是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个帧。 2.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表示如图所示: (a) (b) 图3.1 go-back-n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a)发送端 (b)接受端 (四)实验步骤: 在eclipse平台编写并调试gbn模拟java程序,观察三组以上实验结果,验证程序可以正确模拟gbn的发送规则。 (五)实验结果: 以下为随机数模拟的某次发送情况: 接收方开始接收分组数据! 发送方开始发送分组数据!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0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1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2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接收方收到了序号为0的分组! 该数据分组正是接收方所期待的,接收方接受了它并准备回送对应的ack!发送方收到了ack,序号为0并且开始加以确认! 发送方现在开始第一次发送序号为1的数据分组 当前窗口内的分组情况为: 第0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2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第1号窗口里面存放的是序号为3的马上待发送的数据分组!

土壤酸度计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土壤酸度计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土壤酸度计是专业用于土壤酸碱度测量的仪器设备,为了更精确的测量结果也为了土壤酸度计的使用寿命更加长,我们需要定期对土壤酸度计的电极进行维护。土壤酸度计测量土壤酸碱度值,采用的是电化学原理,其探针是三层陶瓷隔断的玻璃电极,直接插入土壤中即可测量土壤的酸碱度值。 土壤酸度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壤酸度计电极不能放入酸液之中。 2、必须保证KCL的清洁,对外接KCL储罐也定期清洗。 3、土壤酸度计的电极不用时,可充分浸溶液中。切忌用洗涤液或其他吸水性试剂浸洗。 4、清洗土壤酸度计电极后,不要用滤纸擦拭玻璃膜,而应用滤纸吸干,避免损坏玻璃薄膜、防止交叉污染,影响测量精度。 5、建立电极档案,纪录每一次维护情况:时间,零点,斜率,人员。(尤其在生化和化工行业) 6、定期对土壤酸度计电极进行清洗和标定,清洗周期须依测试介质的条件(如介质污染程度和测量温度)而定.一般地说,一个月一定要对电极进行清洗和

标定。随着电极的老化,对电极进行清洗和标定的周期要缩短。 土壤酸度计TZS-pHW-4G型用途: 土壤酸度计又叫土壤PH计小巧美观便于携带,轻触式按键,大屏幕点阵式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操作;一键式切换,可以手动记录也可脱离电脑随时设置采样间隔,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探头具有一致性,不同气象参数的传感器接口可以互换,不影响精度;将传感器插入主机后无需设置,自动搜索到多种不同类别的传感器。 土壤酸度计功能特点: 1、小巧美观便于携带,轻触式按键,大屏幕点阵式液晶显示,全中文菜单操作。 2、采集设置: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使用,可设置定时采集,也可手动采集。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 3、交直流两用,内置锂电池供电:7.4V/2.8Ah锂电池,具有充电保护、电压过低提示功能。也可长时间放置记录地点。 4、带GPS定位功能,可实时显示采集点经纬度并保存。 5、带语音播报功能,可对超限值进行语音报警设置,对超标的参数实时普通话语音播报,亦可直接播报出实时的环境参数值。 6、数据保存功能强大,设备内部Flash可存储最近3万条数据,标配4G 内存卡可无限存储,亦可与Flash中数据同时存储。 7、既可在主机上查看数据,也可导入计算机进行查看,还可以APP和网页云平台查看。 8、意外断电后,已保存在主机里的数据不丢失。 9、探头具有一致性,主机可通过集线器接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互不影响精度。 10、将传感器插入主机后便可手动搜索到多种不同类别的传感器(类似于U 盘和电脑相联接能自动感应)。 11、仪器具有32通道同时检测的扩展功能,可以实现多点同步检测,可按需要自行组合。 12、有线RS485通讯,传感器通讯电缆最远可以达到100米 13、低功耗设计,增加系统监控和保护措施,防止电源短路或外部干扰而损

PH计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PH-400 pH和ORP控制器/变送器 1

前言 这本说明书详细解释了pH-400型控制/变送器的使用方法,这本说明书涵盖了许多pH-400型控制/变送器的应用模式,如果在变送/控制器的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立即与最近的授权经销商联系。 该说明书所阐述的内容将随产品的不断改进而改变,本公司在该说明书中将不另行通知,并且不承担由此带来得后果。 本公司不对任何有意损坏或不正当使用仪表所造成的故障承担责任。 版权?2006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6. 07 .18 2

3 安全知识 有限公司的仪器仪表必须严格按照在说明书中指定的安装和运行方 式下使用。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或被授权的人员才可以安装、设置和 操作该款仪表。 在上电开机前,先确认电源已经正确连接至仪表接线座上的指定位 置、如果出错将会导致仪器永久损坏。 对电击保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安装规则。

目录 1序言6 使用前6 使用时6 安全说明7 2产品描述8 2.1仪表特性描述: 8 2.2测量和控制系统9 2.3外观10 2.3.1显示介绍 11 2.3.2按键说明 11 2.3.3LED指示 12 2.3.4密码 12 2.3.5菜单浏览 13 3安装和配件 14 安装14 PH-400接线图15测量模式16 4校准模式 17 4.1进入校准模式17 4.2PH校准18 4.3ORP–MV校准20 5设定模式 21 进入设定模式21 5.1P01:温度设定子功22 5.2P02:偏移量设定子功能23 5.3P03:输出电流(SP1/SP2)子功能24 5.5P05:继电器1设定子功能25 5.6P06:继电器2设定子功能26 5.8P08:PH/ORP功能转换电极选择及标准液选择子功能27 4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记录(1)

————————————————————————————————作者:————————————————————————————————日期: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学院:学号:姓名: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模拟器试验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 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 课程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 关闭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认识及程序调试练习 实验目的 1.掌握TD-ACC+实验教学系统联机软件中的各菜单功能,熟练掌握其中的程序编辑、编译、链接、加载及调试方法。 2.了解TD-ACC+实验教学系统的系统资源及硬件操作环境。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实验系统一套 实验内容 1.阅读“第一部分i386EX 系统板介绍”,了解TD-ACC+实验教学系统的构成; 2.读懂实验程序,对实验程序进行编辑、编译、链接、加载及调试练习。 实验原理 调试下列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一行26个英文字母,换行后重复进行。 第一种实现方法:显示两行字母之间的延时时间采用软件延时方式。 实验程序1(采用软件延时方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CX,001AH ;显示字符个数(26)→CX MOV AH, 01 MOV AL, 13 INT 10H ;显示换行 CALL DELAY ;调用延时子程序 MOV AL,41H ;送字符‘A’的ASCⅡ码 AGAIN: MOV AH,01 ;显示一个字符 INT 10H INC AL ;下一显示字符的ASCⅡ码 LOOP AGAIN ;连续显示26个字母 JMP START ;重复进行 DELAY: PUSH CX ;延时子程序 MOV CX,0FFFFH DEL1: PUSH AX

POP AX LOOP DEL1 POP CX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第二种实现方法:显示两行字母之间的间隔时间用内部定时器8254进行控制,时间到由定时器的OUT 端发出脉冲信号到中断控制器8259的中断信号输入端,向CPU 请求中断,在中断程序中完成显示一行字母的功能。 硬件接线如图1-1,用排线将i386内部1#定时器 输出OUT1连接到8259的一个中断请求端IRQ7。 8254与8253类似,它们的编程方式是兼容的,其控制字格式如下: D 7 D 6 D 5 D 4 D 3 D 2 D 1 D 0 SC 1 SC 0——所选计数器 0 0 计数器0 0 1 计数器1 1 0 计数器2 1 1 无意义 RW 1 RW 0——读/写格式 0 0 锁定当前计数值(供CPU 读取) 0 1 只读/写低8位 1 0 只读/写高8位 1 1 先读/写低8位,后读/写高8位 M 2 M 1M 0——工作方式选择 0 0 0 方式0 0 0 1 方式1 X 1 0 方式2 X 1 1 方式3 1 0 0 方式4 1 0 1 方式5 BCD ——计数格式 0 计数器按二进制格式计数 1 计数器按BCD 码格式计数 实验程序2(采用定时中断方式)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MOV AX,OFFSET IRQ7;填写8259的7号中断矢量入口地址的偏移量 MOV SI,003CH ;填写8259中断7的中段矢量 MOV [SI],AX ;填偏移量矢量 MOV AX,CS ;填写8259中断矢量入口地址的段地址 MOV SI,003EH ;填写7号中断段地址矢量 MOV [SI],AX CLI ;关系统总中断 CALL SYSINTI ;调用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MOV DX,0F043H MOV AL,076H ;初始化1#定时器 OUT DX,AL MOV DX,0F041H MOV AL,10H ;定时10ms 时间常数低8位 OUT DX,AL ;写1#定时器定时常数的低字节 SC 1 SC 0 RW 1 RW 0 M 2 M 1 M 0 BCD 24MHz TMROUT1 INT3 TMRCLK1 CLK2 i386EX CPU 分频 OUT1 IRQ7 1M 图1-1

酸度计检定原始记录

pH(酸度)计检定记录 检定日期年月日检定证书号仪器型号送检单位 仪器编号制造厂 出厂日期读数方式数字/刻度分度值 pH量程/pH mV量程/mV 温度范围/℃ 配用电极型号检定时室内温度℃检定员 检定地点检定时室内湿度 %RH 核验员 外观检查 计量基准/标准名称酸度计检定仪计量基准/标准测量范围(0.000~999.999)mV(0~14)pH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MPE:±0.0006pH 检定依据 JJG119-2005 计量基准/标准证书编号计量基准/标准证书有效期 1 电计示值误差的检定 1.1 pH示值误差的检定 1.2 mV示值误差的检定 等电位pH值7.00 pH 温度补偿器示值25 ℃ PH输入(pH) 电计示值(pH) 电计示值 误差(pH) 1 2 平均 0.000 0 1.000 0 2.000 0 3.000 0 4.000 0 5.000 0 6.000 0 7.000 0 8.000 0 9.000 0 10.000 0 11.000 0 12.000 0 13.000 0 14.000 0 2 电计输入电流的检定 温度补偿器示值25 ℃ 电阻值/Ω输入电位pH 电计示值(pH) 输入电流/A 备注1 2 3 平均 0 7.000 1.00×1097.000 输入标准 电位/mV 电计示值/mV 电计示值 误差/mV 1 2 平均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900.000 1000.000

计控实验报告Matlab系统仿真

实验Matlab系统仿真(一)MA TLAB语言编程: 1用MATLAB完成矩阵的各种运算 打开matlab软件,输入矩阵矩阵A= 在“command window(命令窗口)”里输入: A=[11 12 13 14;21 22 23 24;31 32 33 34;41 42 43 44]%矩阵A A(:1)%取矩阵A的第一列元素 A(2,:)%取矩阵A的第二行素 A(1:2,2:3)%取矩阵A的第一二行第二三列元素 A(:,1:2)%取矩阵A的第一列与第二列元素 2 绘制数学函数的图形 函数y(t)=1-2e-tsin(t) (0=

计网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姓名:彭思琦 学号:15291191 指导教师:张洪和 实验日期:2017-12-09 18:00-22:00

一、计算机信息 计算机的 IP 地址:192.168.0.5 子网掩码:255.225.255.0 默认网关:无 二、 报告内容 1 ) 画出实验室的网络拓扑图, 将每个网络用 CIDR 记法进行表示, 并注明你用的电脑处在哪一个网络。 实验室的网络拓扑图: 1. 由机房电脑组成的网络中,用 CIDR 记法要写成: 192.168.0.0/24 WAN LAN:10.10.10.1 LAN:192.168.1.1

2. TCPIP_1 CIDR 记法为:10.10.10.1/24 TCPIP_2 CIDR 记法为: 192.168.1.1/24 1 . 实验一任务一 2)在你的电脑上打开cmd 窗口,ping 一下192.1 68.0.0 网络的任何一台在线的主机,将实际运行结果进行图片保存,粘贴到实验报告上。 PING 本机 PING 百度(此部分在寝室完成)

3)在ping 的过程中,利用wireshark 捕捉包含对应ICMP 报文的MAC 帧,将此MAC 帧的各个控制字段,以及此MAC 帧中包含的IP 数据报的各个控制字段,进行标注或者用文字列出。本机IP:172.27.69.177 目的地址:74:1f:4a:9b:a1:67 源地址:30:10:b3:b8:bd:a3 类型:协议类型ipv4(8000) 版本:4 首部长度:5 首部长度5*4=20 字节 区分服务:00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信号的采样和保持过程。 2.学习和掌握香农(采样)定理。 3.学习用直线插值法和二次曲线插值法还原信号。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S实验系统一套,i386EX 系统板一块。

三、实验原理 香农(采样)定理:若对于一个具有有限频谱(max ωω<)的连续信号)(t f 进行采 样,当采样频率满足max 2ωω≥s 时,则采样函数)(t f *能无失真地恢复到原来的连续信号 )(t f 。max ω为信号的最高频率,s ω为采样频率。 四.实验内容 1.采样与保持 编写程序,实现信号通过 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送到控制计算机,计算机再把数字量送到 D/A 转换器输出。 实验线路图如图2-1所示,图中画“○”的线需用户在实验中自行接好,其它线系统已连好。 STR /OE EOC CLOCK IN7 A B C D0 ┆ D7 +5V i386EX CPU 24MHz TMROUT1INT3(主8259IRQ7)TMRCLK1 WR#CLK2 M/IO# A0 XD0┆XD7 OUT1/IOY01MHz 分频模数转换单元 控制计算机 /CS /WR A0 OUT1D0 ┆ D7 /IOY1 /IOW IRQ7 数模转换单元 正弦波OUT 图2-1 采样保持线路图 控制计算机的“OUT1”表示386EX 内部1#定时器的输出端,定时器输出的方波周期=定时器时常,“IRQ7”表示386EX 内部主片8259的“7”号中断,用作采样中断。正弦波单元的“OUT ”端输出周期性的正弦波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单元的“IN7”端输入,系统用定时器作为基准时钟(初始化为10ms ),定时采集“IN7”端的信号,转换结束产生采样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入转换完的数字量,送到数模转换单元,在“OUT1”端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由于数模转换器有输出锁存能力,所以它具有零阶保持器的作用。 采样周期T= TK×10ms ,TK 的范围为01~ FFH ,通过修改TK 就可以灵活地改变采样周期,后面实验的采样周期设置也是如此。零阶采样保持程序流程图如图2-2所示。

(完整版)pH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pH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1.开机 (1)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2)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分钟。 2.标定 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1)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拔下短路插头; (2)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 (3)把“选择”旋钮调到pH挡; (4)调节“温度”旋钮,使旋钮红线对准溶液温度值; (5)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 (6)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 (7)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的pH值相一致(如pH=6.86); (8)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调节“斜率”旋钮到4.00pH; 清洗和擦干电极

(9)重复(6)~(8)的动作,直至显示的数据重现时稳定在标准溶液pH值的数值上,允许变化范围为±0.01pH。 注意:经标定的仪器“定位”调节旋钮及“斜率”调节旋钮不应再有变动。标定的标准缓冲溶液第一次用pH=6.86的溶液,第二次应接近被测溶液的值,如被测溶液为酸性时,缓冲溶液应选pH=4.00;如被测溶液为碱性时,则选pH =9.18的缓冲溶液。 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仪器不需要再标定。 3.测量待测溶液的pH值 经标定过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测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定位”调节旋钮不变;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滤纸吸干; ③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pH值。 ④测量结束后,将电极泡在3mol·L-1KCl溶液中,或及时套上保护套,套内装少量3mol·L-1 KCl溶液以保护电极球泡的湿润。 (2)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同时,测量步骤如下: ①“定位”调节旋钮不变;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滤纸吸干; ③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调节“温度”调节旋钮,使红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 ⑤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 值。

计网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 ——Windows环境下用java实现web服务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HTTP协议的技术细节以及WEB服务器的实现原理并了解java提供的支持TCP协议的借口和类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处理一个http请求 (2)接收并解析http请求 (3)从服务器文件系统中获得被请求的文件 (4)创建一个包括被请求的文件的http响应信息 (5)直接发送该信息到客户端 (三)实验原理: 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 WWW是以Internet作为传输媒介的一个应用系统,WWW网上最基本的传输单位是Web网页。WWW的工作基于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型,由Web 浏览器(客户机)和Web服务器(服务器)构成,两者之间采用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进行通信。HTTP协议是基于TCP/IP 协议之上的协议,是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是通用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HTTP协议的作用原理包括四个步骤: (1) 连接: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打开一个称为socket(套接字)的虚拟文件,此文件的建立标志着连接建立成功。 (2) 请求:Web浏览器通过socket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HTTP的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命令(POST用于FORM参数的传递)。GET命令的格式为: GET 路径/文件名HTTP/1.0 文件名指出所访问的文件,HTTP/1.0指出Web浏览器使用的HTTP版本。

(3) 应答:Web浏览器提交请求后,通过HTTP协议传送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接到后,进行事务处理,处理结果又通过HTTP传回给Web浏览器,从而在Web浏览器上显示出所请求的页面。 原理示意图如下: (四)实验步骤: 考虑利用java提供给TCP的端口和系统定义类进行传输实现,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1) 创建ServerSocket类对象,监听端口7977。这是为了区别于HTTP的标准TCP/IP 端口80而取的; (2) 等待、接受客户机连接到端口7977,得到与客户机连接的socket; (3) 创建与socket字相关联的输入流instream和输出流outstream; (4) 从与socket关联的输入流instream中读取一行客户机提交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的格式为:GET 路径/文件名HTTP/1.0 (5) 从请求信息中获取请求类型。如果请求类型是GET,则从请求信息中获取所访问的HTML文件名index.html。 (6) 如果HTML文件存在,则打开HTML文件,把HTTP头信息和HTML文件内容通过socket传回给Web浏览器,然后关闭文件。否则发送错误信息给Web浏览器; (7) 关闭与相应Web浏览器连接的socket字。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电气与工程信息学院 2019年11月30日

目录 实验1: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1) 一、任务描述 (1) 二、设计过程 (1) 2.1 创建画面 (1) 2.2 数据库组态 (2) 2.3 动画连接 (2) 2.4 脚本设计 (3) 三、运行结果分析 (6) 3.1 调试过程 (6) 3.2 运行结果 (7) 实验2:基于Smith预估器的纯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7) 一、任务描述 (7) 二、脚本修改 (7) 2.2 具有纯滞后补偿的数字控制器算法设计 (9) 三、运行结果分析 (12) 3.1 调试过程 (12) 3.2 运行结果 (13) 实验3:综合控制系统设计 (14) 一、任务描述 (14) 二、设计过程 (14) 2.1 创建画面 (14) 2.2设备组态 (14) 2.3 数据库组态 (15) 2.4 动画连接 (15) 三、运行结果分析 (16) 3.1 调试过程 (16) 3.2运行结果 (16)

实验1:数字PID控制器设计 一、任务描述 本实验创建一个液位调节阀控制的范例,主要目的是学习使用力控的脚本来完成自定义功能。 系统采用PI控制算法,对单容水箱液位进行控制,由于没有连接真实控制对象,所以使用仿真算法获得对象特性。 运行范例时,需要合上开关,打开出水阀门,然后设置值。这样才能看到变化。系统默认状态:开关关闭的,出口阀门打开的。 系统简介:一个锅炉热水系统,要求给水泵给锅炉供水,通过调节阀控制。水泵上有一个上水开关。同时锅炉向外供水,是一个自由开口。 控制要求:要求控制锅炉液位到一个指定的高度。 控制策略:使用Pl控制。 二、设计过程 2.1 创建画面 (1)图库的“罐”中找出一个合适的锅炉容器;在“管道”组中选择管道,在“阀门”中选择调节阀和出水阀门,在“泵”中选择一个水泵; (2)在“开关”中选择一个电源开关; (3)操作面板可以根据图库里的进行修改,或自己绘制一个,从工具箱中拖放一个实时趋势; (4)制作画面需要显示的文本; (5)PI控制器是自己制作的一个单元。首先绘制一个面板,插入垂直标尺线,插入黑色文本框。绘制两个色条,分别连接到标记PID_P和PID_I,绘制两个文本,分别连接到PID_P和PID_I。 选择所有这些图形,然后右击,选择“选择”菜单下“打成智能单元”。

基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光控灯实验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路灯自动开关的设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基础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储忠 目录 概述 (2) 关键词: (2) 一.课程设计任务 (2) 二.设计方案论证: (3) 三.模块设计与分析: (3) 3.1光电转换 (3) 3.2 LM324介绍 (3) 3.3 信号的转换 (4) 四.原理图: (4)

五、程序: (4) 六.自我评价课程设计实物的总体性能与指标: (6) 七.商品化应用前景分析: (6) 八.设计体会: (7) 概述 灯是现在生活中和常见的一种东西,而且有很多厂家都生产其控制器。本次设计主要是设计一个路灯自动控制开光。 本文介绍了光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LM324的应用;并介绍了光敏电阻的基本结构和用于实现电路控制的功能,并对程序进行调试及性能分析。 关键词: 光敏电阻光控 LM324 一.课程设计任务 基于单片机的光控灯设计 要求:光照的强度自动控制灯亮的个数,以实现亮度调节。 具体实现:光照为一级亮时亮三盏灯,为二级亮时亮两盏灯,为三级亮时亮一盏灯,为四级亮时一盏都不亮。

二.设计方案论证: 方案一: 可以使用adc0809来采集由光敏电阻输出的信号,经采集后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来控制灯亮的个数,由此实现控制要求。 方案二: 可以使用LM324来采集由光敏电阻输出的信号,经采集后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来控制灯亮的个数,由此实现控制要求。 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简单,控制方便,适宜选取。 三.模块设计与分析: 3.1光电转换 上图为光敏电阻,其亮阻大约在500欧姆,暗阻大约在250千欧左右,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其电阻阻值不同。 3.2 LM324介绍 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着优点。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用图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

pH计的使用情况

锦化8万吨环氧丙烷现场PH计分析仪表使用情况分析 我们8万吨环氧丙烷现场PH计分析仪表共有2块,用来测量皂化用石灰乳的PH值,由于现场石灰乳的温度很高有80度,给测量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困难。 pH计主要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便于化学实验人员了解溶液的酸碱特性,pH计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数据的正确获得。由于电极系统固有的不对称电位、液体接界电位、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pH计测得的示值有一定的误差。精度不同的pH计,允许的误差值也不同。计量检定人员一般从电计示值误差、输入电流(A)、输入阻抗、温度补偿器引起的示值误差和电计示值重复性五个方面来检定一台pH计是否合格。 在pH计计量检定中,我们发现仪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补偿器的示值超差,导致pH示值不准。下面就介绍一下温度补偿器的作用、对pH示值的影响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pH计是用电位相对测量法来测定溶液pH值的,其理论依据来自于能斯特方程式: E= E0-(2.30259RT/F)PH 式中: E ——电池电动势 E0——标准电极电位 R——气体常数 F——法拉第常数

T——绝对温标(273.15+t℃) 上式表示了在温度恒定时电极电位与溶液pH值之间的关系。在测量pH值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上式推导出如下公式: △E=(—2.30259RT/F)/△pH 其中△E为标准缓冲液与待测溶液之间的电极电位差值,令K= —2.30259RT/F=△E/?pH 我们称K为转换系数。 它表示溶液的pH值每改变一个单位时,电极电位的改变量。从K的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其是温度的函数,在不同的温度下,电极电位的改变是不同的。因此,为了适应各种温度状态下pH值的测量,pH 计中均设有温度补偿装置。温度的补偿范围通常在5—60℃之间。 以我们计量检定的一台KL-018型pH计(测量精度为0.02级)为例,它的输入电流、输入阻抗引起的示值误差和电计示值重复性这三项所测得的误差值都符合计量检定标准,唯有温度补偿不符合标准,从而导致示值超差,具体数据见下表: 检定仪输出标准值(pH)0.001.002.003.004.005.006.007.00 被检电计的实际值(pH)-0.080.921.932 .953.964.975.987.00 误差(pH)-0.08-0.08-0.07-0.05-0.04-0.03-0.020.00 检定仪输出标准值(pH)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 被检电计的实际值(pH)7.008.019.0210.0311.0412.0513.0614.08 误差(pH)0.00+0.01+ 0.02+0.03+0.04+0.05+0.06+0.08 如表中所示,在7—14pH范围内实际值高于标准值,且误差随pH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