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部分:世界历史各时期知识点总结总汇
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什么是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总序》中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成为全世界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二.世界历史的分期:分期的标准(以社会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分期法、以人类文明形态演进为依据的分期法、以全人类一体化历史进程的阶段为依据的分期法)三.分期标准的依据:以那些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并导致世界历史出现质变的事件为界限,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划分为若干彼此衔接,但又不同的段落,借此说明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深化人们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四.具体世界史划分:①从人类的产生到15-17世纪为世界古代史,其中以公元五世纪(4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上古与中古史的分界线,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结束和封建制的开始。
②从15-17世纪的文艺复兴或地理大发现或英国革命开始到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或一战结束作为世界近代史的时间断限。
③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为世界现代史或再一分为二,以1945年二战结束为界,分为现代史和当代史(一)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1500年(二)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到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三)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在时间上涵盖20世纪。
五.此期(世界上古中古史)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人类打破隔离状态准备了必要条件。
(①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6世纪左右的民族大迁徙及其所引起的政治格局的巨变;②中古史:公元5、6世纪至1500年,人类通过民族迁徙和大范围战争,世界逐渐向联成一体前进;③近代史: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渐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④现代史: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完整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知识点一: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
- 了解世界历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论
- 了解主要的历史文献和史料
知识点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
-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
- 掌握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等重要阶段的特点和影响
- 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的特征知识点三:东方古代文明
- 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掌握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四:西方古希腊罗马文明
-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起源和影响
- 掌握古希腊城邦制度、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了解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五:印度古代文明
- 了解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掌握、等宗教的产生和传播
- 了解印度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六:古代非洲文明
- 了解非洲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 掌握埃及文明和非洲其他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 了解非洲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知识点七:新发现与新发展
- 了解历史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动态
- 掌握新发展对历史认识的影响和启示
- 了解历史研究的前沿领域和趋势
以上便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发展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约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金字塔是其建筑技术的代表,法老制度是其政治特色。
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等城邦为代表的文明,发明了楔形文字,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化是其代表,有着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但因不明原因衰落。
4.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夏、商、周三代的更迭,西周的分封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5.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代表,古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
6.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建筑技术和军事组织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时期的世界历史1. 欧洲的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以及教会影响的扩大。
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发展:7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以及对科学、文化和艺术的贡献。
3. 东亚的帝国更迭:中国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替,日本平安时代和战国时期的武士文化,朝鲜半岛的高丽和朝鲜时代。
4. 蒙古帝国的兴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庞大的帝国,以及其对欧亚大陆的影响。
5. 文艺复兴运动:14至17世纪欧洲的文化与艺术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以及科学革命的萌芽。
三、近现代世界历史的转型与发展1. 欧洲的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以及对欧洲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2. 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15至17世纪欧洲国家的海外探险,新大陆的发现,以及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3. 启蒙运动:17至18世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的提倡,以及对民主政治和科学发展的贡献。
4.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工业生产方式变革,英国的纺织业革命,以及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全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全集知识点总结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文明的萌芽1.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象古代中国指的是无论是从历史的纬度来看还是从地理的范围来看的时间和地点2. 中国的遗址和文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3.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夏朝,商朝,周朝4. 远古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第二章奴隶社会1. 春秋时代的中国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思想和文化2. 齐,楚,燕,晋,鲁,卫,宋春秋时代的七国3. 孔子与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及其影响4. 战国时代的中国战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5. 孟子和墨家两大思想学派6. 墨家,法家,阴阳家战国时期的三大学派第三章封建社会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始皇的政治改革,统一中国2. 秦始皇的坑兵马俑以及秦始皇的坑3. 汉朝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汉朝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4. 丝绸之路和西域丝绸之路以及西域5. 汉武帝的改革汉武帝的改革以及对外扩张第四章中古时期的中国1. 汉朝的衰亡和三国的分裂汉朝的衰亡,三国的分裂以及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2.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和文化3. 隋朝和唐朝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和文化4. 韩并土耳其部落唐朝对外扩张5. 唐朝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唐朝的经济和文化6. 国家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唐朝的组织与管理体系7. 唐朝的社会和文化唐朝的社会和文化第五章近代中国的传统社会的变革1.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商业古代的水运和商业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及其影响3. 礼乐制度和孔教中国的礼乐制度及其影响4.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第二篇世界古代史第一章人类的起源1. 人类学中的地理人类起源的地理位置2. 人类的起源地点人类起源的地点3.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和生活4.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和生活第二章古代东地中海世界1. 东地中海世界的地理地中海世界的地理位置2. 闪米特人闪米特人的文化和生活3. 早期文明东地中海世界的早期文明4. 古埃及古埃及文明5. 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6. 埃及神庙和墓穴埃及的宗教和墓穴第三章古代印度1. 印度的地理和文化印度的地理和文化2. 印度的早期文明印度的早期文明3. 婆罗门教的起源婆罗门教的起源4. 佛教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兴起和发展5. 古代印度的社会和政治古代印度的社会和政治第四章古代东亚1. 东亚的地理和文化东亚的地理和文化2. 中国的早期文明中国的早期文明3. 夏朝,商朝和周朝中国的夏商周时期4. 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5. 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第五章古代西亚1. 西亚的地理和文化西亚的地理和文化2. 波斯波斯的政治和文化3. 迦南人迦南人的政治和文化4. 犹太教犹太教的起源5. 基督教基督教的起源第六章古代希腊1. 希腊的地理和文化希腊的地理和文化2. 希腊的城邦和政治希腊的城邦和政治3. 古典希腊的文化古典希腊的文化4. 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第七章古代罗马1. 罗马的地理和文化罗马的地理和文化2. 罗马的建国和政治罗马的建国和政治3. 罗马的军事和征服罗马的军事和征服4. 罗马的社会和文化罗马的社会和文化第八章古代非洲1. 古代非洲的地理和文化古代非洲的地理和文化2. 尼罗河文明尼罗河文明3. 非洲的东南沿岸非洲的东南沿岸4. 西非荒漠地区西非荒漠地区第九章古代美洲1. 古代美洲的地理和文化古代美洲的地理和文化2. 美洲的早期文明美洲的早期文明3. 美洲的印第安人美洲的印第安人4. 玛雅文明玛雅文明第十章古代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1. 中世纪欧洲的地理和文化中世纪欧洲的地理和文化2. 封建主义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义3. 荷马史诗希腊的荷马史诗4. 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第三篇世界近代史第一章近代世界的起源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兴起2. 科学革命科学革命3.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4. 经济和政治改革经济和政治改革第二章欧洲的扩张与殖民地1. 欧洲的扩张和殖民地欧洲的扩张和殖民地2. 英国的海洋霸权和殖民地英国的海洋霸权和殖民地3. 西班牙的远征和殖民地西班牙的远征和殖民地4. 葡萄牙的远征和殖民地葡萄牙的远征和殖民地第三章古代国家的变迁和近代国家的诞生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的地理位置2. 古代国家的变迁古代国家的变迁和近代国家的诞生3. 经济和政治变革经济和政治变革4. 民主主义和共和国民主主义和共和国的兴起第四章近代世界的社会变革1.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3. 农业革命农业革命4.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兴起第五章近代世界的政治变革1. 欧洲的大革命欧洲的大革命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3.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4. 列宁的革命列宁的革命第六章近代世界的经济变革1. 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2.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经济变革3. 社会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的兴起的经济变革第七章近代世界的文化变革1.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3. 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4. 文化的传统文化的传统第八章近代世界的军事变革1. 军事技术的进步军事技术的进步2. 战争和社会战争和社会3. 军事的传统军事的传统第九章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1. 世界的大变迁世界的大变迁2. 中国的近代变革中国的近代变革3. 欧洲的扩张欧洲的扩张4. 东欧的改革东欧的改革第十章二战后国际格局1.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二战后的国际关系2. 冷战的开始冷战的开始3. 欧洲的统一和和平欧洲的统一和和平4. 亚洲的独立和发展亚洲的独立和发展以上是人教版历史全集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三个部分的内容,总结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现象,希望对大家学习历史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章古代史纲要1. 夏商周三代: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起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
夏商周三代: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起源、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
2. 西周的兴起与灭亡:探讨西周的政治制度、文化繁荣以及灭亡原因。
西周的兴起与灭亡:探讨西周的政治制度、文化繁荣以及灭亡原因。
3. 春秋战国时期:分析春秋时代的诸侯国纷争、法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分析春秋时代的诸侯国纷争、法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
4. 秦朝的统一:介绍秦国的崛起、秦始皇的改革、统一战争以及秦政权的弊端。
秦朝的统一:介绍秦国的崛起、秦始皇的改革、统一战争以及秦政权的弊端。
5. 西汉的兴起与衰亡:回顾西汉的建立、争位之战、王莽新朝的兴起以及东汉的建立。
西汉的兴起与衰亡:回顾西汉的建立、争位之战、王莽新朝的兴起以及东汉的建立。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1.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讲述东汉末年三国分立的背景、蜀汉、东吴、曹魏三个国家的兴衰。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讲述东汉末年三国分立的背景、蜀汉、东吴、曹魏三个国家的兴衰。
2. 南北朝时期:分析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北魏、南朝梁、陈、宋等朝代的特点。
南北朝时期:分析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北魏、南朝梁、陈、宋等朝代的特点。
3. 隋朝与唐朝:梳理隋朝的统一、科举制度的推行以及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隋朝与唐朝:梳理隋朝的统一、科举制度的推行以及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4. 五代十国时期:回顾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辽、宋两个朝代的兴衰。
五代十国时期:回顾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辽、宋两个朝代的兴衰。
5. 宋朝与元朝:介绍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宋朝与元朝:介绍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元朝的建立与统治。
第三章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概述古埃及的地理特点、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及宗教。
古埃及文明:概述古埃及的地理特点、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及宗教信仰。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汇总历史是一门关乎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人教版高一历史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对人教版高一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汇总。
I. 古代史知识点1.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先秦时期- 人类起源的进化理论和文化起源-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划分和特点-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秦末农民起义和西汉的建立- 西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政治形势的变化- 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和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 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和社会变革II.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隋唐时期- 隋朝的统一和隋文帝的改革-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 唐代的科技文化成就和外交往来2. 宋辽金元时期- 北宋时期政治特点和经济农业发展- 辽金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文化交流- 南宋的政治抗争和文化成就3. 明清时期- 明朝政治制度和经济农业变革- 清朝的政治机制和社会改革- 近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外交变局III. 世界史知识点1. 古代亚洲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 波斯帝国的兴衰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古代文明2. 古代非洲文明- 埃及和尼罗河文明的兴盛- 艳维帝国的巅峰和文化影响- 西非沙漠文明的繁荣和贸易网络3. 古代欧洲文明-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亡-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和宗教改革IV. 现代史知识点1. 近代亚洲各国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和近代化进程- 阿拉伯世界的变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和社会改革2. 近代欧洲和美洲的兴起- 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法国大革命和民主思潮的传播- 美洲殖民地的独立与美国建国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全球战争格局-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组织的成立以上是人教版高一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考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实用】

▲古代世界政治与经济1、上古人类文明中,埃及的法老是最大的奴隶主;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较全面地反映了对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维护及古代社会的面貌。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森严的等级制度。
3、雅典的伯里克利改革,使奴隶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罗马共和国的盛与衰,正是罗马奴隶制发展状况的真实表现。
5、中古亚欧文明中,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6、基督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正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世界古代政治特点国别特征埃及( 1)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2)国王(法老)驱使人民修筑金字塔。
巴比伦( 1)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印度( 1)实行等级制度,加强奴隶主统治;( 2)公元前 6 世纪,产生佛教,后被阿育王定位国教希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腊巴达雅奴隶制共和国,伯里克利改革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典界的高峰罗前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马期后奴隶制的军事帝国期阿拉伯朝鲜日本土耳其穆罕默德和哈里发利用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8 世纪中期至10 世纪,阿拉伯帝国形成、发展,地跨欧亚非三洲,传播伊斯兰教公园前后,建立奴隶制国家;14 世纪末,发展为封建朝鲜王朝公元前后,建立奴隶制国家;7 世纪,孝德天皇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12 世纪末,进入幕府统治时期13 世纪末,建立封建军事国家,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领素丹进行政教合一的统治;16 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法兰克王国 5 世纪末建立,是第一个接受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国家;9 世纪初查理大帝时,王国全盛,帝国形成;843 年,帝国被瓜分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15 世纪,法兰西王国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英吉利王国9 世纪早期,不列颠小王国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采用国王→大、中贵族→骑士→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的封建等级制度统治世界古代经济发展特征国别特征埃及灌溉农业发达帝国商业活动广大;同小亚细亚、爱琴海岛屿、希腊半岛都有贸易往来,新凿运河与地中海东岸联系密切。
高考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承载了人类的记忆和智慧。
我们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
而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更是必备的部分。
下面我将从人教版历史教材中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部分: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由狩猎、采集和渔猎组成。
人类活动的范围有限,社会结构松散,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下。
而进入奴隶社会阶段后,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迅速演变。
奴隶主与奴隶的生产关系使得社会更加复杂。
代表性的文明有: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等。
第二部分: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封建社会是从奴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
封建社会的代表是欧洲的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社会维持着君主和贵族阶级的统治,而农民则是无产阶级的基础。
封建主义的独特制度体现在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直接关系上。
而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在欧洲发生,通过工商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关系逐渐转变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第三部分: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世界进入了现代社会。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农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突破,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激发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
随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变得日益激烈,世界范围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得以迅速扩张。
第四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近代中国的困境主要源于社会经济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败。
中国人民通过一系列的抗争和斗争,逐渐找到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清朝灭亡,中华民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然而,内战和战争的持续使得中国的发展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对抗。
完整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文化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与希腊哲学-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亚洲古代帝国-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贵霜帝国- 中国的夏、商、周三代- 秦朝的统一与汉朝的兴盛4. 中世纪时期- 欧洲的封建制度- 基督教的传播与影响-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中国的唐、宋、元三朝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与影响二、近现代历史1. 欧洲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对社会、政治、科学的影响2. 工业革命- 起源、发展与影响-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3. 近代国家的兴起-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德国、意大利的统一4.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亚洲、非洲、美洲的殖民地化-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过程与影响6. 冷战时期- 冷战的起源与两大阵营的形成- 核武器竞赛与太空竞赛- 冷战的结束与苏联解体7. 亚洲、非洲的现代化进程-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非洲国家的独立与现代化挑战8. 中国的近现代史- 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1. 重要事件- 法国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2. 重要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拿破仑- 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四、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1. 历史资料的分类与运用- 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 口述历史与考古发现2. 历史研究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相对主义- 比较历史研究与跨学科研究3. 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 历史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结语: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过去,更能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的政治特点-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和甲骨文的发现-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与霸主崛起-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法制建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与统一度量衡- 汉朝的郡县制、科举制和对外交流(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民族大迁徙与北方民族的汉化- 南北朝时期的宗教(佛教)与文化艺术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古埃及的法老制度、金字塔与象形文字-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哲学思想与科学文化- 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帝国时期,法律体系与基督教的传播 - 古代亚洲其他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种姓制度- 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与天皇制度- 古代美洲文明- 玛雅文明的历法与金字塔- 阿兹特克文明的宗教与政治结构二、近现代历史1. 欧洲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科学成就-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新教的产生-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理念与拿破仑帝国-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影响-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一战与二战- 一战的爆发原因、过程与凡尔赛体系- 二战的起因、主要事件与联合国的成立2. 非欧洲地区近现代史- 亚洲的近现代化进程-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现代化- 中国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非洲与拉丁美洲的殖民与独立- 非洲大陆的殖民历史与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与民族国家的形成三、当代历史1.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源、过程与结束- 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抗-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 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事件(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 全球化与地区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国际恐怖主义的兴起与反恐战争- 地区冲突与国际干预(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3.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贡献结语以上是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核心内容。
高中历史世界史要点总结

高中历史世界史要点总结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的记录,而世界史则是涵盖了全球历史的学科。
在高中历史中,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世界史的重要要点。
本文将总结高中历史世界史要点,并按照世纪的时间线来进行分类阐述。
一、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世纪在这段时间里,重要的文明和事件包括:1.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出现了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
2. 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兴起,雅典民主制度发源。
3. 古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崛起,成为欧洲最大的帝国,并且采用了共和制和帝制两种政体。
4. 印度的古代文明:雅利安人移民进入印度次大陆并创造了种姓制度。
5. 中国的古代文明:以商、周两个朝代为特色,出现了封建制度和孔子的儒家思想。
6.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崛起,成为中东地区的超级大国。
7. 希伯来人的崛起:希伯来人建立了以宗教为核心的国家,并创造了犹太教。
8. 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两大宗教同时出现,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
9. 罗马帝国的衰落:帝国因内部腐败和外部入侵而分裂。
10. 罗马帝国的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存续了近千年,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
二、公元1世纪到公元1500年在这段时间里,重要的文明和事件包括:1. 罗马帝国的灭亡和中世纪的崛起: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而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逐渐崛起。
2. 伊斯兰教的兴起: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席卷中东和北非。
3.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改名为拜占庭帝国,它在这一时期保持了文化和教育的繁荣。
4. 赞比亚、津巴布韦和摩诃皮湖帝国:非洲的三个古老王国在这一时期兴盛。
5. 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帝国征服了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6. 全球航海时代:欧洲的探险家和航海家开始探索世界各地,包括哥伦布、麦哲伦等。
7.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代表着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转变。
8. 简氏家族和英国的崛起:简氏家族统治苏格兰和英格兰,英国逐渐成为全球大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原始社会: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活动。
-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重点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兴起。
-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郡县制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2. 世界古代历史概述-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制度。
-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化。
-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雅典民主、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
-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法律体系和基督教的传播。
二、近现代历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的兴起。
-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95条论纲,新教的产生。
- 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等人的思想,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 工业革命:英国的纺织业革命,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工业生产的变革。
2. 近现代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技术。
-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维新派的改革尝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八年抗战,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世界近现代历史- 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的攻陷,法国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 欧洲的民族主义与统一运动:意大利、德国的统一。
- 一战与巴黎和会:战争的爆发原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二战与冷战:纳粹德国的崛起,盟军的胜利,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三、现代世界史1.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加速。
- 政治多极化: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
- 区域合作组织:欧盟、东盟、非盟等的发展。
2. 科技革命与社会变迁- 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 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应用。
-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的推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一、古代文明与历史起源1. 人类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 人类社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2. 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农业文明的兴起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文字的发明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城市文明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两河流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其主要城市国家的特点和贡献- 古埃及文明以及其主要城市国家的特点和贡献4.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印度古代社会的分工和阶级5.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演变- 古代中国的文字、科技、文化及其贡献二、古代帝国时代的兴起与发展1. 秦帝国的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建设成就- 秦始皇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2. 汉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 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政策3.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发展- 共和制度下罗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 帝国制度下罗马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4. 印度的古代帝国- 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 印度古代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其特点5. 古代帝国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古代帝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三、商贸与交流的发展1. 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途经地和终点- 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对东西方文明的影响2. 海上丝绸之路- 蓬莱航线的开通及其对海上贸易的影响- 槟榔之路的开通及其对海上贸易的影响3. 罗马帝国与中国的交往- 罗马帝国与汉朝的外交往来及其影响- 罗马帝国对中国丝绸的渴求和贸易4. 东亚文化交流- 东亚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佛教的传入与东亚文化的传播四、古代思想与文化的变革1. 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思想的起源地点和时间- 古代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2.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3. 道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道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4. 墨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墨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5. 文化的多元性与交融-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的多元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五、奴隶社会的灭亡与封建社会的兴起1. 奴隶制度的灭亡-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及其造成的灭亡- 奴隶制度灭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封建社会的兴起- 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特点及其形成和演变- 封建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一夫多妻制的形成与封建家族的兴盛- 一夫多妻制的起源和发展- 封建家族的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及其特点4. 封建等级制度与社会分工- 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分工的特点和影响六、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1. 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及其影响- 古代农业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 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古代冶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冶铜、冶铁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中国古代科技的创新与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的创新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冶金、纺织等方面的贡献4. 古代中国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古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古代中国文化的兴盛和交流综上所述,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内容包括古代文明与历史起源、古代帝国时代的兴起与发展、商贸与交流的发展、古代思想与文化的变革、奴隶社会的灭亡与封建社会的兴起、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等主要部分。
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1. 人类起源与社会的形成人类起源于非洲大草原,大约在200万年前出现。
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在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
2. 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逐渐进入了农业时代,产生了原始农业社会和城市文明。
3.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中国古代文明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和长期稳定的历史传统。
这种特点表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形态有农业城市文明和礼法文明,人们注重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 古希腊的产生与发展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其文明的发展受到了中东文明的影响,并积极吸收了中东文明的优秀成果,其政治文明、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成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古罗马的产生与发展古罗马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一的行政制度的帝国。
其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成为了欧洲文明的重要基石。
3.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非常广泛,不仅对欧洲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和现代民主政治都离不开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着多个朝代的更迭,这些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周代是由商代进化而来,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继而东周又转变成春秋战国时期。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王朝制、封建制和官僚制三个方面。
这些制度的确立和运行,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3. 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学派的兴起和流行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想逐渐融合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人教版是我国高中历史教材的一种教材体系,包括三个学期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人教版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其特点是没有阶级的存在,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
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出现了阶级,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存在。
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奴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特点是封建主义称王称霸,人们分为地主、农奴、农民等阶级。
4.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特点是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5.埃及文明:埃及文明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特点是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金字塔、木乃伊等著名。
6.希腊城邦:希腊城邦是希腊地区的一种行政组织形式,特点是国家以城市为单位,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在城市中进行。
7.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帝国之一,特点是国土辽阔、统治机构完善、政治制度合理,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8.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括从夏朝到清朝的时间段,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变革剧烈、文化繁荣。
第二部分: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西方工业革命:西方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的一场彻底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2.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特点是政治动荡、经济滞后、国家危机。
3.列强侵华:列强侵华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以及日本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中国的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5.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农民工人阶级的崛起,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历史的研究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
历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等。
历史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历史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并且具有反省历史和预测未来的功能。
第二章从人类起源到古代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分布到世界各地。
人类的早期活动主要是以打猎、采集和渔猎生活为主。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形成了部落和城市。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四大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中国的黄河文明。
这四大文明分别在古代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古代东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中国等古代文明之间形成了密切的联系。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东方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第四章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继承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欧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哲学思想和艺术文化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则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统一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为西方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与继承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变革近代世界的变革主要包括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尼泊尔革命等。
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法国大革命则是带来了政治的变革,为资产阶级的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近代世界的变革为后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列强对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殖民扩张。
欧洲列强利用技术优势和军事力量,侵略并殖民了大量非洲和亚洲地区。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 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文化-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青铜文化,礼乐制度-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百家争鸣,铁器的使用- 秦汉: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丝绸之路的开通2. 世界古代历史概述-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法老制度,金字塔-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 古希腊罗马:城邦制度,希腊哲学,罗马法,基督教的兴起二、中世纪历史1. 中国中世纪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民族迁徙- 隋唐五代:大运河的建设,科举制度的创立- 宋元明清:中央集权的加强,对外交流,明清之际的变革2. 世界中世纪历史- 欧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中心,文化与艺术- 伊斯兰文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文化的发展- 中世纪晚期:黑死病的影响,文艺复兴的萌芽三、近现代历史1.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民主革命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2.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兴起,新教的产生- 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欧洲列强的殖民,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两次世界大战:一战的爆发与后果,二战的原因与影响- 冷战与后冷战时代:美苏对峙,东欧剧变,全球化趋势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 历史研究方法:史料的分类与评价,历史解释与历史观点3. 历史教学与学习:培养历史意识,提高历史素养,历史知识的运用结语:高中历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基本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应能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以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领域
古代政治制度:介绍了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包括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科举制等,以及这些制度对社会发展和国家统治的影响。
近代政治制度变革: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包括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等,分析了这些变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国际政治格局:介绍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以及国际关系的演变。
二、经济领域
古代经济发展: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货币、市场等经济要素的出现和演变。
近代经济变革: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变革,包括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状况以及解放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等。
世界经济格局: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格局,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国际贸易和投资等。
三、文化领域
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化:介绍了儒、道、墨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的繁荣。
近代文化与思想解放: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分析了这些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世界文化与交流: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此外,人教版高中历史还涉及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科技发展与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高中历史知识点众多且复杂,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系统复习,同时注重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世界经济全球化;取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而成立 中国: 2001 年底加入,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作用:推动世界自由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第十八单元: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英国:拜伦《唐璜》
世 罗斯福新政
背景: 1929— 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及影响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界 ( 当今世界政治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约、华约组织的成立为标志 多极化趋势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高速发展;中国振兴;不结盟运动
新航 路的 开辟
殖民 扩张
工业 革命
第七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奥斯曼帝国切断旧商路 过程: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达伽马——印度;麦哲伦——环球 后果:打破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荷兰:海上马车夫 英国:打败荷兰、法国,占领印度、北美等地,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结论:殖民扩张、殖民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 第一次:英国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美国和德国(发源地和中心);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后果: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影响:美国罗斯福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摸式;德国日本法西斯
背景: 1929 — 1933 经济危机;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束手无策;罗斯福当选总统
罗斯福 内容:整顿财政金融;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调整农业;以工代赈;社会保障
新政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恢复经济;摆脱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威胁;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摸式
强
当前局势特点: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第十七单元: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 林
体系
建立: 1944 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 内容:黄金←美元←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影响: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继而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机遇和挑战并存
现代科技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五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民主
罗马法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 民众法庭 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打击反民主势力。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第八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代议制特点:议会、宪法、政党政治 1689 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 《 1787 年宪法》: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共和制;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科学社会主义 1848 年《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理论和实践
1871 年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近代世界 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冲击“神创说”
科学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世界经济 区域集团
化
欧洲联盟: 1993 年成立,政治经济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多极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 年由美、加、墨组成;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 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 年成立,最大区域组织,中国 1991 年加入, 2001 年上海会议
世界贸易 组织
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 年《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完善
世 欧美代议Βιβλιοθήκη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 年宪法:联邦、共和、总统制;第一部成文宪法
界 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军国主义
影响
近代自然科学形成标志 冲击“神创说” 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原子弹理论基础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 学的两大支柱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第十四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新经济 政策
斯大林 模式
苏联改革
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 国内叛乱 政治经济危机 经济困难 政治危机 1921 年实施
文坛三杰 : 达芬奇 (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 米开朗琪罗 ( 《大卫》《摩西》 ), 拉斐尔 ( 《西斯廷圣母》 )
英 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意义: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九十五条论纲》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西方人文 精神起源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自然哲学泰勒斯 ; 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 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 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 : 吾爱我师 , 吾尤爱真理 . 倡导:人文主义,即注重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代表: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
经典力学 进化论
内
容
牛顿力学体系: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达尔文《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相对论 爱因斯坦
量子论 普朗克 5
蒸汽机 电气技术 信息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美国人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
西方人文 宗教改革: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打击天主教会势力
精神发展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开辟新航路:迪亚士→好望角;哥伦布→美洲
世界市场 荷兰、英国殖民扩张:建立海外商品市场;世界市场形成主要途径;日不落帝国
近 逐步形成 工业革命: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影响: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人文主义 倡导:理性主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自由) 代表:法国伏尔泰(自由平等)
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 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思想自由,尊重别人的感受。 意义: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是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准 备了思想条件
折中发展
中国振兴: 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形成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两极格局瓦解 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和美苏两极格局瓦解,标志冷战结束
多极化趋势加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
格局的演变
1917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1 年苏联解体为标志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当今世界经济 今 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于
2001 年底加入
)
影响
集中力量战胜敌人 损害劳动者积极性 造成政治经济困难 实质:市场商品货币 意义: 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道路 赢得战争,恢复经济 体制僵化阻碍社会发展 是苏联改革和解体根源 有一定成效, 但没有突破斯 大林摸式弊端 导致苏联解体
经济 危机
第十五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特点:从美国开始,破坏大,范围广,时间长
文学成就
批判现实
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百科全书”)
主义
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美术作品
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
印象派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荷兰:凡·高《向日葵》
现代派 (立体派)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德国:贝多芬的代表作是九部交响乐
电影正式诞生: 1895 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电视的发明: 1929 年,英国人贝尔德
标志: 1936 年 苏联新宪法
斯大林摸式弊 端日益显露
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商业和分配:取消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农业: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允许中小企业私营、外资经营 商业和分配: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政治:高度集权 经济: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手段 赫鲁晓夫:农业、工业管理体制 勃列日涅夫:重点在工业 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根本性改革
二战后 新变化
国家干预经济→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福利国家
第十六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