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岳阳楼记(第三课时)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岳阳楼记》是语文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1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抽背课文第三至六段。
齐背全文二、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交代写作背景与缘由。
第二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
第五段:点明题旨。
三、问题研讨:1、默读思考: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B、作者在这里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原因是什么?C、课文第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D、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F、“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G、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2、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A、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B、第一。
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引发自己的观点。
C、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朗的画面。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分手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说明了“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
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E、“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的'两种不同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赏析课文1、问:哪句话交代了本文写作缘由?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属予作文以记之。
”中“之”指代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表明了作者写此文的缘由。
3、问:哪几句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原因和政绩?答:“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6、问:哪些语句概括了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答:“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予于其上”概括了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
17、.文章第一段写了岳阳楼的什么背景?说明了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了上段哪句话?综合运用对比、对偶、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骈散结合,琅琅上口。
答:“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了上段中“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
问:第2段中哪句是总领句?答:“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是这段的总领句。
12、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第二段如何描写岳阳楼的全景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5、描写洞庭湖面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表现“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涵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表明作者要与古仁人保持一样的思想情操的句子是:微斯人,吾谁与归?10、表明迁客骚人的“悲”的具体内涵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11、表明迁客骚人的“喜”的具体内涵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3、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写出出自本文的五个成语。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气象万千、一碧万顷、心旷神怡15、谈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第3课时)教案设计 (新
《岳阳楼记》
教学内容:《岳阳楼记》(第三课时)课型: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
本文大量用赋体,骈散结合,层层深入地抒情说理,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表达了对老友的慰勉之意。
分析本文写作特点,把握文章主旨是本节课训练重点。
3.中招考点
2010年河南中招《岳阳楼记》考查的点出了实词的理解和句子翻译外,还有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
题量为两个小题,总分值为5分。
4.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朗读领会文章写作特色和作者情感能力还要加强训练。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通过思考问题,能说出本文精邃的思想感情。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朗读课文,通过思考问题,能说出本文精邃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第3课时)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岳阳楼记复习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能结合语境,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能根据表达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作者用意,应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题。
3、情感目标:感受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情怀,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作者的写作用意。
解决中考中的理解性默写与问答题的题型。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启发点拔法,讲解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巩固:1、点评上节小测的情况。
表扬满分的同学。
2、逐个检查上节重点字词:(4到7排的同学)二、梳理结构:1、作家与作品:(提问中等稍薄弱生)补充:谥号文正及范仲淹(教师讲,激发复习兴趣)2、第一段:问题设置:(1)第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全班齐回答)(2)记叙了哪些内容?(中等生回答)(3)A、写出修岳阳楼背景的语句是哪些?(薄弱生个别回答)B、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薄弱生个别回答)(教师板书提纲,学生做笔记)3、第二段:问题设置:(1)第二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班齐回答)(2)描写了哪些内容?(教师引导板书提纲,学生笔记完成)答:气势非凡;水波壮阔;阴阳变化无常。
(3)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地了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2011广东中考题)(优秀生回答)(4)请赏析“衔远山,吞长江”这句话(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什么意思(薄弱生回答)有什么作用?(齐答)4、第三段:(男生齐诵本段)问题设置:(1)第三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班齐回答)(2)背诵描写阴天时的语句(中等生回答)(3)背诵抒情的语句(中等生回答)5、第四段:(女生齐诵本段)(1)第三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班齐回答)(2)背诵描写晴天时的语句(中等生回答)请赏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
(优秀生完成)(4)背诵抒情的语句(中等生回答)思考题:写第三四两段的作用是什么?(同桌或前后生讨论后回答)答:迁客骚人阴天而悲与晴天而喜形成对比,说明他们以物喜,以已悲,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内容。
吉林省长春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 岳阳楼记3》教案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题。
2.示图片。
板 书 设 计
岳阳楼记
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缘由(叙事)
洞庭湖雄伟壮丽之景 (写景)
课 后 反 思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学习1~2自然段
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朗诵全文。
三、研习新课
(一).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四、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下节课继续探讨。
教 学 过 程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教学资源
第二课时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
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2、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
(教学重点)3、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教学难点)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图片。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雀鹊、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且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如唐朝崔灏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唐朝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让人登高望远,催人奋进;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
《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2、岳阳楼简介: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就是旧县城西门城楼。
其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可鸟瞰洞庭湖,岳阳楼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其间又几经扩建,规模宏阔,气势壮观,以岳阳楼为题材的优美诗文美不胜收,范仲淹自己也说:“前人之述备也。
”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古文词语的含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如何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古文词语的含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
(2)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讲解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
(2)示范翻译文章中的重要段落。
5. 练习与反馈:(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岳阳楼记》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下》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书籍、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让学生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2. 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第三步: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文中某些词语和句子的翻译和解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2. 课后作业:(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下》;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六、教学步骤:1. 解析课文:(1)逐句解析《岳阳楼记》,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2.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历史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岳阳楼记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1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引言《岳阳楼记》是唐代诗人范仲淹的作品,“楼”是指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岳阳楼公园内,是中国文化及旅游名胜区。
在中国文化史上,范仲淹作品占有很高的地位,其中《岳阳楼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此篇文章旨在介绍如何运用教学设计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岳阳楼记》的内涵。
一、教学目标1.了解《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2.理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反映的民族精神;3.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岳阳楼记》中的遣词造句;4.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岳阳楼记》三、教学流程1.导入教学通过观看图片及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同时让学生了解《岳阳楼记》出自唐代诗人范仲淹之手,以及《岳阳楼》位于湖南省的事实。
2.讲授教学首先,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背景、内涵与主旨。
其次,教师对范仲淹的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突出《岳阳楼记》中反映的精神和思想内涵。
再次,将《岳阳楼记》的语言特色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语境为中心,让学生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名言佳句,深入分析其中的寓意和感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修养。
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自己的观后感,从而使学生对《岳阳楼记》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3.巩固练习通过主题阅读、语境填空、名言解析、篇章练习等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拓展延伸通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临江仙·滔滔江水》等与《岳阳楼记》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欣赏、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营造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学生进入有效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果。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崇高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 学生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预测。
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岳阳楼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
3. 讲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每组选取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掌握和表达能力。
岳阳楼记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整理
岳阳楼记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整理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思路,学习叙事、写景、抒情和谈论相结合的写法。
2.深刻体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3.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1.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范仲淹的豁达胸襟和远大理想。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记叙、写景、抒情、谈论等表达方式的关系。
课时支配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听说过“断齑食粥”的故事吗?它说的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故事。
今日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千古名作《岳阳楼记》。
二、和写作背景简介。
1.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苦痛感受较深。
中进士以后多次向皇帝上书,提出很多革除弊政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
后来负责西北边防,防备西夏入侵很有功绩。
一度调回朝廷担当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可是在保守势力的攻击与排挤下,于庆历五年又被迫离开朝廷。
写《岳阳楼记》时正在邓州做知州。
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写作背景北宋庆历四年(1044)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州,其次年春重修岳阳楼,6月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朋友范仲淹,并附有《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
到庆历六年9月,范仲淹便写了这篇闻名的《岳阳楼记》。
三、朗读。
1.播放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同学边听边留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
2.朗读指导。
朗读时应留意节奏必需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4.朗读对抗赛。
老师对个别朗读错误赐予订正。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同学参照解释翻译课文。
2.结合解释,找同学说出每段应当留意的重点字词句,并说出全段大意,老师赐予补充。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3)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范仲淹的忧乐思想,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学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大意;3. 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3.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及其生平事迹;(2)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范仲淹的忧乐思想,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育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2. 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读后感;3. 搜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的深层含义;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为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3. 读后感分享:评价学生在读后感中的观点阐述和情感表达,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价值观。
八年级语文下《岳阳楼记》教案长春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古代文化背景。
(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
(2)学会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高文本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范仲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博大情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岳阳楼记》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2. 理解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分析和欣赏文中运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2. 文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的深层含义。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欣赏文中的写作技巧。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相关背景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理解文中的基本内容。
3. 文本解读:分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式和写作技巧,深入理解文意。
4. 案例分析:挑选文中的典型段落,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将《岳阳楼记》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 文化探究:深入了解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在练习题目中的表现。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一、导入齐背课文前两段。
二、研读课文1.第三段写了哪些光景?明确: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樯、楫、虎、猿2.这些光景表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点?明确:萧然悲凉3.经过这些光景可看出作者如何的感情?明确:朝廷中遭受谗言诋毁,走开家乡,伤心至极之情4.第四段写了哪些光景?明确:春风、日光、波涛、湖光、天气、沙鸥、漂亮的鱼、芷、兰、月影5.这些光景表现出洞庭湖的什么特点?明确:洞庭湖景观的明朗明丽6.经过这些景观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明确:因景而忘乎政界世俗的愉悦之情7.作者用哪些话归纳说了然“迁客骚人”的“悲”与“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归纳了“迁客骚人”的“悲”“神清气爽,宠辱皆忘”归纳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种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照,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谈论,突出要旨。
三、领会作者感情1.“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古仁人的神往与仰募之情和自己的旷达胸怀与政治志向。
2.最后一段表现作者如何的胸怀和志向?明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旷达的胸怀,“天生下乐而乐”表达作者政治志向。
3.作者想要追求如何的先人道德?明确:不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利害或喜或忧,也不由于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从这理想的追求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有如何的人格?明确:不贪恋名利和荣华,廉洁正直,伤时感事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明确:“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一样的自然光景引发的“迁客骚人”不一样的感想,即“悲”与“喜”两种不一样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两句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光利害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四、拓展阅读(1)唐人写岳阳楼的有名诗篇①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最新精选】长春初中语文八下《11岳阳楼记》word教案 (3).doc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2)理解句意:得无异乎?(反问句)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五、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8微斯人,吾谁与归?
六、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板书设计
课 后反思
教学过程
差异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
第一课时
课前演讲
一、名楼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 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三、作者及背景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八年级语文下册 27《岳阳楼记》(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
1、学生背诵课文。
2、默写重点字词句翻译。
二、积累文言词语,了解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越明年(第二年,今义,相对于“今年”)
属予作文以记之(写一篇文章,今,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
去国怀乡(离开,今义,前往;国都,今义,国家)
进亦忧,退亦忧(进,入朝为官;退,隐居乡野。今无此义)
沙鸥翔集(鸟停在树上,今义泛指聚集)
课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3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及作者的政治主X。
重点
掌握全文的思路
难点
作者深刻而丰富的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6)南极潇湘(尽,直通)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7)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8)薄暮冥冥(迫近) 妄自菲薄(看不起,轻视)
(9)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三、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
的一大特色:
1、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指名背诵和学生齐背。
学生归纳,教师予以总结。
学生识记,互相检查。
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学生总结
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8.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三、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人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
课题
岳阳楼记
课型
新课
设计人
孙仁杰
总节时
45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能力目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的旷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重点
朗读和背诵全文。
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差异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
第三课时
课前演讲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解释下列实词:(幻灯显示。)
谪属越具制浩浩汤汤涯晖气象万千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2.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9.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题。2.背诵全文。窗体底端
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பைடு நூலகம்图片。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1.凄凉之景伤感之情(描写抒情)以己悲
2.欢快之景喜悦之情以物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
先天下之忧而忧抱负
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抒情)劝勉窗体底端
课后反思
4.“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6.“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7.“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