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和美术
新建文件夹 (2)-4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德莱塞作品的现实意义、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贝克特等现代荒诞派艺术的特点、肖霍洛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毕加索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人物和代表作“对号入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判断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鉴赏感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许多人被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这种不良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便要找机会宣泄,荒诞派艺术就这样在现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道德升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一面,必须引起警惕;但也有人道主义和追求进步的一面,其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毕加索等人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品格是值得人们尊崇的教学重点以德莱赛、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对于荒诞派艺术的理解和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近代俄国哪一位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你能说出他哪些代表作的题目?(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2.请在下列绘画作品和相关作者之间用线条连接起来:《蒙娜丽莎》达•芬奇《向日葵》《最后的晚餐》梵高3.教师导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从文学、美术方面得到了反映。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科技成就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目录及各科小标题
中国古代史(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 P1 )二.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居民( P1 )三.黄帝( P2 )第二单元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一.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P3 )二.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P3 )三.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纷争( P4 )四.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性质:封建制改革)( P4 )五.文字的演变( P5 )六.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P5 )七.百家争鸣(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P6)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统一六国(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P7)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P7)三.汉武帝“大统一”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史实(P8)四.张赛通西域(P9)五.丝绸之路(P9)六.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P10)七.《史记》(P10)八.雕塑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主融洽一.江南经济的开发(P11)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性质:封建制改革)(P11)中国古代史(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贞观之治(P12)二.隋唐科举制(创于隋朝,完善唐朝,废除于明清末年,历时1300多年)(P12)三.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P13)四.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P1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经济中心的南移(P14)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P14)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15)二.明朝君主集权的强化(P15)三.了解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P16)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17)五.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P17)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一.都江堰工程(P18)二.长城(P18)三.隋朝大运河(P18)四.赵州桥(P19)五.北京故宫(P19)六.医学(P19)七.宋应星的《天工开物》(P19)八.四大发明(P19)第五单元古代思想文化一.唐诗、宋词、明清小说(P20)二.《史记》《资治通鉴》(P20)三.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P21)中国近代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P23)二.第二次鸦片战争(P23)三.收复新疆(P23)四.甲午中日战争(P24)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习西方技术)(P25)二.戊戌变法(1898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P25)三.辛亥革命(学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P26)四.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P26)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五四运动(P28)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28)三.第一次国共合作(P29)四.黄埔军校的创建(P29)五.北伐胜利进军(P29)六.南昌起义(P29)七.井冈山会师(P29)八.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P30)九.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P30)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P31)二.西安事变(P31)三.七七事变(P31)四.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P32)五.南京大屠杀(P32)六.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P32)七.中共七大(P32)八.抗日战争的胜利(P33)九.抗战精神(P33)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重庆谈判(P34)二.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P34)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P35)四.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P35)五.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P35)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张謇办实业(P36)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P36)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P36)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P37)二.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P37)三.科举制度的废除(P37)中国现代史(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开国大典(P38)二.西藏和平解放(P39)三.土地改革(P39)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第一个五年计划(P40)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P40)三.三大改造(P40)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40)五.十年建设中的模范人物(P41)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P41)二.改革开放(P42)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4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44)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P44)三.海峡两岸的交流(P45)第五单元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47)二.万隆会议(P47)三.外交事业的发展(P47)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一.两弹一星(P48)二.袁隆平(P48)三.863计划(P48)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九上)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人类的出现(P50)二.埃及金字塔(P50)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P50)四.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P5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大化改新(P51)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P51)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P52)二.古老的文字(P52)三.世界三大宗教(P53)四.《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P54)五.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P54)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一.文艺复兴-“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P54)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的开端(P55)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P56)四.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P56)五.法国大革命(1789-1794)和拿破仑(P57)六.“蒸汽时代”的到来(P5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血腥的资本积累(P5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共产党宣言》(P60)二.巴黎公社(P60)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P60)四.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P61)五.日本明治维新(P62)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P62)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63)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一.启蒙运动(P65)二.主要科学家及其成就(P65)三.世界的文化杰作(P65)世界现代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搜索一.俄国十月革命(P67)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68)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P68)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P69)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P70)三.罗斯福新政(P70)四.法西斯势力的猖獗(P71)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阴谋(P71)二.绥靖政策(P72)三.二战的全面爆发、扩大和进一步扩大(P72)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P72)五.二战结束(P72)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P73)二.欧洲联盟(P74)三.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P74)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赫鲁晓夫的改革(P75)二.苏联解体(P75)三.匈牙利改革(P75)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一.印巴分治(P76)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的回归(P76)三.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P76)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冷战政策(P77)二.美苏争霸(P77)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78)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P79)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P79)二.现代文学和美术(P80)。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思考:造成克来德悲剧的原因?
1、小说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 国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培养青 年一代。当时实利主义流行,使青年人认 为,有了金钱便能占的一切。小说中所描 述的不仅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社 会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已 主义的恶性发展。
思考:造成克来德 悲剧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 义作家。出身中产 阶级家庭,代表作 有《群狼》、《丹 东》、《贝多芬 传》、《米开朗基 罗传》《托尔斯泰 传》等。1915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866---1944)
塑造了一个个人奋 斗的知识分子的形 象,反映了他们对 帝国主义时代德国、 法国黑暗腐朽社会 的反抗,以及他们 个人奋斗道路必然 失败的悲剧。
肖洛霍夫(1905---1984)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毕加索 西班牙〈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
毕加索 西班牙〈格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记忆的永恒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
贝克特 法国 《等待戈多》 荒诞剧
肖洛霍夫
奥斯特洛 夫斯基
苏联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篇小说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尤其是诗歌)与绘画几乎历来就是密不可分,以种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孔武仲:《东坡居士画怪石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题王维《蓝田烟雨图》),都是讲的这种情形。
而西方文艺理论则比较强调文学与绘画的区别,莱辛说:“绘画凭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诗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上的动作。
”(《拉奥孔》)也就是说,绘画是一门重在表现瞬间的空间艺术,文学是一门重在表现持续的时间艺术。
然而,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瞬间形象,都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必然有着承前和启后的作用,即既包含着过去的痕迹,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因此,一个画家只要能在他的作品中抓住某一“最富于孕育的顷刻”(莱辛:《拉奥孔》)加以描绘,往往就可以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对整个生活过程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与绘画比较起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更便于表现时空的延续性和立体性。
然而,如果从典型的角度来看,好的文学作品仍需要尽力去捕捉和提炼那“最富于孕育的顷刻”,以便在凝练中求丰富,含蓄中求深刻,创造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优秀的漫画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
作为一位画家,他“有非凡的能力把瞬间的感受抓住,经过提炼深化,把它永远保留在画幅上”(叶圣陶:《子恺的画?代序》),使人看了不得不引起深思。
作为一位散文家,他又借鉴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特别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的把握,以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来表达丰厚的思想内容。
同时,他在更高的程度上追求绘画与散文的结合,“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
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漫画创作二十年》)。
而一篇好的散文应当“兼有绘画的效果与文学的效果”(《绘画与文学》)。
他历来就是把散文与绘画看作一体,努力追求文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人教版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汇总
人教版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汇总第一章:现代文学概述1.1 现代文学背景时间背景:20世纪初至1949年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1.2 现代文学特点反传统、追求创新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多样化、个性化1.3 现代文学代表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第二章:鲁迅与现代文学2.1 鲁迅生平简介出生背景:1881年,浙江绍兴生平经历:留学日本、回国从事文学创作2.2 鲁迅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2.3 鲁迅文学特点批判封建主义、呼吁民主与科学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关注底层人民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达方式第三章:现代文学中的诗歌创作3.1 现代诗歌特点自由诗、白话诗的发展关注个体情感、追求形式美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世界3.2 现代诗歌代表诗人胡适徐志摩郭沫若闻一多第四章:现代文学中的小说创作4.1 现代小说特点注重人物心理描写与性格塑造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问题多样化的小说形式与风格4.2 现代小说代表作品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第五章:现代文学中的戏剧创作5.1 现代戏剧特点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注重人物心理描写与性格塑造多样化的戏剧形式与风格5.2 现代戏剧代表作品曹禺的《雷雨》丁西林的《压迫》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屈原》第六章:现代美术概述6.1 现代美术背景时间背景:20世纪初至1949年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6.2 现代美术特点反传统、追求创新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多样化、个性化6.3 现代美术代表画家与作品徐悲鸿的《骏马图》林风眠的《裸女》潘天寿的《山水》第七章:齐白石与近现代中国画7.1 齐白石生平简介出生背景:14年,湖南湘潭生平经历:学习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个人风格7.2 齐白石艺术特点独特的笔墨技法与风格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关注自然与生命的表现7.3 齐白石代表作品《虾》《猫》《葡萄》《山水》第八章:徐悲鸿与近现代中国画8.1 徐悲鸿生平简介出生背景:1895年,江苏宜兴生平经历:留学法国、回国从事美术教育与创作8.2 徐悲鸿艺术特点强调写实主义、注重笔墨与造型关注社会现实、提倡艺术服务人民多样化的绘画题材与风格8.3 徐悲鸿代表作品《骏马图》《群马》《愚公移山》《九方皋》第九章:现代美术中的油画创作9.1 现代油画特点引进西方油画技法与风格融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9.2 现代油画代表画家与作品油画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颜文梁的《苏州园林》吴冠中的《长江三峡》艾中信的《黄河大合唱》第十章:现代美术中的版画创作10.1 现代版画特点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注重艺术表现与技术创新多样化的版画形式与风格10.2 现代版画代表画家与作品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推广力群的作品《鲁迅像》古元的作品《抗日战争》彦涵的作品《农民》第十一章:现代文学的流派与思潮11.1 概述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与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乡土文学左翼文学11.2 各个流派的文学特点及代表人物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如茅盾的《子夜》浪漫主义:强调个性解放,追求理想,如郭沫若的《女神》象征主义:注重意象表达,探索内心世界,如戴望舒的《雨巷》唯美主义:追求艺术美,强调形式,如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乡土文学:描写农村生活,关注农民问题,如沈从文的《边城》左翼文学:提倡革命主题,反映工人、农民生活,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第十二章: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解析12.1 分析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狂人日记》: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本质《边城》:沈从文以湘西边陲小镇为背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骆驼祥子》:老舍通过描写一个拉车夫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女神》:郭沫若的诗歌集,表达了对自由、民主的追求12.2 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现代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第十三章:现代美术的流派与思潮13.1 概述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与思潮传统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民间艺术具象艺术13.2 各个流派的美术特点及代表人物传统派:坚守传统绘画技法,如齐白石、徐悲鸿野兽派:色彩鲜艳,形式简化,如林风眠的《裸女》立体派:注重几何图形,表现物体本质,如毕加索的《吉他手》抽象表现主义:注重画家内心感受,表现主义风格,如夕的《长江》民间艺术:吸收民间艺术元素,如剪纸、泥塑等具象艺术:注重真实描绘物体,如赵六的《农村生活》第十四章:现代美术的经典作品解析14.1 分析现代美术的经典作品《虾》:齐白石通过几笔简单的线条,生动地描绘出虾的形态《骏马图》:徐悲鸿的画作,骏马栩栩如生,展现了马的活力《苏州园林》:颜文梁的油画作品,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美景《长江三峡》:吴冠中的水墨画作品,表现了长江三峡的壮丽14.2 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现代美术作品从技法、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关注作品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中的美术元素和构成第十五章:总结与拓展15.1 对现代文学和美术的总结现代文学和美术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展现了艺术家们的独特才华现代文学和美术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15.2 对学生学习的拓展建议深入阅读和研究现代文学和美术的经典作品参观美术馆、画廊等,增加对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结合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全面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的背景和内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人教版历史现代文学和美术进行展开,分为十五个章节。
18--19电影 文学 美术 音乐
罗兰小语
别对着阴影, 回过头来,
对着光明。
让我们把这些 不幸和阴影斩 断了; 把这些阴影和 黑暗赶开去。 最懂得怎样等 待的人,
《美国的悲剧》剧照
到头来就是最 幸福。
《美国的悲剧》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 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 蚀毒害作用 。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 。 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 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 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因此,《美国的悲剧》 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 美国评论家认为,德莱塞忠于生活,大胆创新,突破了美 国文坛上传统思想禁锢,解放了美国的小说,给美国文学带来 了一场革命,并且把他跟福克纳、海明威并列为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美国仅有的三大小说家。
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只要有机会接触到书籍, 就会废寝忘食,埋头阅读。曾经读过莎士比亚、 欧依达、《汤姆· 琼斯》、劳拉· 琼· 利比、华莱士的 《本· 赫尔》、狄更斯、卡莱尔,还有笛福的《摩 尔· 弗兰德斯》。 此外,他还如饥似渴地研读过巴尔扎克、史 蒂文森、大仲马、托尔斯泰、爱伦· 坡、司各特、 萨克雷、哈代、欧文、霍桑、显克维支等名家的 作品,深深地被这些文学大师塑造的人物所感动, 从而产生了急欲表现美国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的 创作激情。
《美国的悲剧》中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 格里菲思受到
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 灭的全过程。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描写克莱德这个天真 幼稚的青年人怎样受到外部世界腐蚀与毒害,逐渐演变成 为一个玩世不恭、怙恶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车碾死女孩, 逃离堪萨斯城为止,这是小说故事的准备阶段;第二卷描 写克莱德与富商伯父萨缪尔· 格里菲思邂逅后,以穷亲戚的 关系来到莱柯格斯厂内充当工头助手,随后陷入与穷女工 洛蓓达、阔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恋情。为了高攀桑德拉,克 莱德甘愿违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牺牲洛蓓达,于 是,他就通过翻船阴谋干掉了这个被他诱奸而怀孕的年轻 的女工。事后,克莱德却落荒出逃,逍遥法外;第三卷主 要描写案发之后,克莱德如何被捕入狱,受审和定罪,其 间还穿插着美国两党和司法机构利用克莱德一案大搞政治 投机的丑闻。最后经过终审判决,克莱德被送上了电椅。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材解析(新人教版)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美国的悲剧》:通过一个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作者将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约翰·里斯朵夫》: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生活为背景,通过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个人奋斗的经历,反映了19、20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人道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表现出作家反对现存秩序的进步立场和坚持人类进步文化的艺术观点。
3.《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用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表现生活在西方世界中的普通人的尴尬难堪的处境。
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
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逐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4. 毕加索与《格尔尼卡》: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名字已成为“现代艺术”的代名词。
他是立体派绘画艺术的开创人,他把数学概念引入绘画艺术,用“三度空间”来画人物,把不同角度的同一对象表现在同一幅画面上。
作品《格尔尼卡》以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充分表现了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荒诞派艺术以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为主要特点,涉及戏剧、文学、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
西方现代荒诞派艺术的产生背景: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同时也使人的异化进一步加剧,许多人为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于是就有人借助艺术,以怪诞、扭曲、反理性等形式来宣泄人类的这种不良情绪,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和素质培养中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日益彰显的价值。
我们理应结合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特有作用,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美术教育的含义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
它是以美为理想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现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它又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而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美育,提出造就人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也就是说,培养人不但要使其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行为准则和受到艺术的陶冶。
唐代张彦远对绘画的美育作用说得非常明确:“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论,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重视美育,认为美育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他认为,缺乏美育,尤以缺乏美术教育的人迂腐、僵化、缺乏创造性,更缺少情感与活力。
我国十年“文革”动乱期间,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毁坏文物,践踏艺术。
这种时代悲剧虽然已成历史,但是,我们还必须面对目前这样一个现实:仍有不少人认为传统国画是少颜没色,敦煌和永乐宫壁画颜色陈旧,不如欣赏月份牌年画或明星美照;印象派绘画是乱七八糟,还不如摆小摊的擦像好看。
这不能不说明人的审美趣味有高低雅俗之分、崇高卑下之别。
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判断是与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审美感受属于人的最高精神感受。
马克思曾说:“你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通过艺术美进行美育是一种最简捷的有效方法,因为美的形象具体生动,往往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艺术美种类繁多,它们分别借助于色、线、形、声等形式美的基本原素及其在空间和时间排列组合上的形式规律美的特征,来表现现实美。
小学古诗文和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古诗文和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几点思考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和美术作为其中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需要得到重视。
通过将两个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可以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深入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并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成长。
当前,小学古诗文和美术融合教学的实践也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都将学科融合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要求将古诗文和美术融合教学作为必修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
同时,许多学校和教师也开始探索古诗文和美术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索新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因此,小学教师们应积极探索小学古诗文和美术融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然而,由于学科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小学古诗文美术融合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教师对于古诗文和美术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了解不够,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学生在接触古诗文和美术作品时,也存在着理解能力和创造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相应的教育措施和课程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小学古诗文和美术融合教学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学习成果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通过拓展教学手段,利用数字教材、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多样的媒介资源展示与本课程主题相关的山水、花鸟、人物和景物画作,同时播放相应的古诗文音频,激发学生对于文化艺术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还可以在绘画课上针对特定主题进行文学创作,以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深层次的融合。
2024年人教版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大全
2024年人教版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大全在现代文学和美术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我为人教版现代文学和美术课程设计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能够掌握现代文学的基本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特点。
在美术领域,学生将熟悉不同画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和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
同时,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和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其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生平及作品分析美术领域中不同画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和美学价值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作品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知识讲解与作品欣赏讲解现代文学的基本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特点。
展示不同画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价值。
3. 互动探究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现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深层含义和美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与创作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现代文学作品创作和美术绘画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作品。
5. 课堂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现代文学和美术领域。
美术教学中的学科与思维
实施项目式学习
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让学 生在实践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问题。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加强艺术教育与 其他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艺术与其 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美术学科具有创造性、表现性、审美性和历史性等特点。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通过视觉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时,美术学科也强调对艺术作 品的审美体验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
美术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美术
古代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岩画、陶器等,逐渐发展出埃及艺术、希腊
罗马艺术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反思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反 思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 完善跨学科教学实践,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05
美术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观察法与发现法
观察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细 致、深入的观察,培养其敏锐的 视觉感知能力和对艺术元素的把 握能力。
发现法
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主 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创意和技巧 ,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评价方式片面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方式过于注重作品成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创作过 程和思维能力的评价。
未来美术教学的趋势与挑战
个性化教学
未来美术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 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跨学科融合
美术教学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 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未来美术教学的趋势与挑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未来美术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 自我发展能力。
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与实践探索
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与实践探索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跨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美术教育也不例外,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及其实践探索。
一、跨学科整合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1、培养综合素质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将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关联,从而形成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境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激发创新思维不同学科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新的创意和灵感。
当美术与科学、数学、文学等学科相结合时,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造出更具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3、增强学习兴趣单一的学科学习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而跨学科整合能够将美术与学生感兴趣的其他领域相结合,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4、适应社会需求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学生能够提前培养跨学科的素养和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途径1、美术与语文语文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将其中的意境、情感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插画、绘本创作等。
同时,美术作品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的补充和诠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学习古诗《静夜思》时,学生可以根据诗句中描绘的情景创作一幅水墨画,通过画面来展现诗人的思乡之情。
这样的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还能加深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2、美术与数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比例、对称等概念在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掌握美术构图的技巧,如运用黄金分割比例来安排画面元素,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现代主义艺术
与古典美术相比,现代美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一,抛弃技术性:放弃了古典美术记录客观事物的功能;
二,抛弃了文学性:放弃了文学性质的叙事性和文学意义;
三,抛弃主题性:可以作为纯视觉形式而独立存在; 四,抛弃猜谜性:
第二节 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 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着力于表现强烈的自我心灵感受, 强调于潜意识的客观描绘,把传统的重视模仿再现真实 的客观对象放到次要的位置,充分表现现代美术表现心 灵真实的特征;
“后印象派”被用于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 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代表画家有塞尚、高更、 凡高。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后印象主义画家 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
三: 纳比派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始于1888年,是画家高更与 塞律希埃两人某次会谈的结果。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 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在希伯来语中意 为先知或神秘的启示,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 创作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 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 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 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 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 挥。。。”
美的标准多样化: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发现,用传统的统一的真实与 优美的审美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于主观感受的表达,真实 固然感人,心冷也很具有感染力,优美能使人愉悦,丑 陋同样具有震撼力;
现代美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 不在拘泥于模仿现实,而是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语言等领域探索创造,大胆创新,打破美术与美术, 美术与其它学科间的界限; 现代艺术过程化: 艺术家越来越看重艺术的创作过程以及过程所得到的感 受和体验; 现代艺术生活化:艺术就是生活本身
最新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红色的和谐》在这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线 条、色彩的组合,所有一切都图案化、平面化 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体现了画家的追求,使欣 赏者在纯洁与宁静中得以满足。
马蒂斯 《舞蹈》 法国
——野兽派
返回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 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 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 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 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 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 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 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 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返回
野兽派
1、现代主义首见于野兽主义作品,野兽派 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 画潮流。因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 形而颇有表现力,被戏称作“野兽”。
2、绘画特点: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 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 直率、粗放的笔法(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 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 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 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
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
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
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
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返回毕加索 西班牙源自《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返回
——立体主义
毕 加 索
《 吉 他 》
——
立 体 主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跨学科整合
科学实验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如通过科学实验来创作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 维和实践能力 美术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如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来培 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与数学的整合
比例关系:在美术中运用数 学中的比例关系进行构图
美术教育的价值
培养创造力: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情感表达:美术教育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情感认知和心理健康。
提高审美意识: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对美的欣 赏和评价能力。
增强自信心: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
促进学校的发展:跨学科整合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 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案例四:美术与音乐的整合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课程内容:通过美术和音乐的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育 跨学科整合的挑
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课程设置:如 何将美术教育 与其他学科有
究式学习等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 兴趣和需求,设置不同层次 的美术课程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 价方式,如作品展示、课堂
表现等
教师培训与教学能力提升
培训内容:包括美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跨学科整合等 培训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讲座、研讨会、实践操作等 培训目标:提高教师的美术教育素养和跨学科整合能力 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教学、反思总结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美术
(1)强调理性,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 件中寻找创造题材。
(2)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 谐。
画家及作品:
(1)法国 大卫
《马拉之死》《拿仑加冕》——反映法国 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法国 安格尔 描写人体美和肖像画著 称。
《泉》——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结合。
2019/12/12
62
浪漫主义文学:
以夸张、变异的艺术形象和富 于想象性的表现形态,借助于 理想化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情 感、愿望和人生追求的一种文 学类型。
2019/12/12
63
二.浪漫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西方文论史上,与浪漫主义相关的 文艺思想可以追寻到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的灵感说和迷狂说
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1)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描绘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英雄 主义色彩)
(2)西班牙 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洛瓦
法国浪漫主义的 代表,他的画重视 色彩和主观感情, 喜欢激动人心的事 件作题材。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安格尔:《泉》 ——古典美与人体美 完美结合的名作
《奥维松里伯爵夫人》 安格尔(法)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二、浪漫主义美术
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 的理性主义失望,寻求新的寄托。
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辉煌瑰丽。
艾布拉姆斯指出:浪漫主义者关于诗歌或 一般艺术的论断,常常涉及诸如“流溢” 之类使内在的东西得以外化的隐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 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 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他一生中的画法 和风格几经变化,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 “黑人(也称非洲)时期”、“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 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和“抽 象主义时期”。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 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 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 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6万到8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 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 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 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 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 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 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德莱塞
德莱塞( l871—1945)出生于破产小业主家庭。曾长期在社会底 层劳动挣扎。青年时期曾任报刊记者和编辑,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17年后倾向社会主义,1928年应邀访苏,1945年申请参加美国共产 党。德莱塞是倾向社会主义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1928年访苏前,他 的创作仍属批判现实主义范畴。写出了揭露美国社会贫富悬殊、道德 沦丧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和揭 露金融资产阶级的发家及其必然灭亡的长篇小说《欲望三部曲》(第1 部《金融家》1912,第2部《巨人》1914,第3部《斯多葛》1947)。 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 特· 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利 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 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作者尽管也受社会进化论 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且把它们运用于人物构思和心理刻 画上,但他把他们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并未陷入生物和情欲的 泥淖,反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1928年 访苏后,随着德菜塞政治立场的转变,他的创作也开始走向社会主义 现实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德莱塞访苏印象记》(1928), 政论集《悲剧的美国》(1931),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1929) 等。
欧内斯特· 米勒· 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 年-19617),美国记者、作家以及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晚年在 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海明威的一生感情错综复杂, 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 和彷徨。1939年至1960年期间,海明威在古巴定居,并称自己 为“普通的古巴人”。在这段期间海明威写下了闻名于世的代表 作《老人与海》。海明威一生中曾荣获数个不同的奖项: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以《老人与海》获 得普立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使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海明威辞世后,美国现代图书馆在2001年所评出的“20世 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他的两部作品《太阳照样升起》 与《永别了,武器》名列其中。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 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很多作 品现在仍旧是极具权威性的著作。
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 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 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文、史、 哲、艺、 政、经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 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 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 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 (1910)、《新月集》 (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 (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 (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 (1894),中 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 《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 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 (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 (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时就传 到了中国。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 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 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 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 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 了7支铅笔。海明威向画家、作曲家学习,在埋 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 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此外还精心研究奥 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 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 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
《美国的悲剧》剧照
“小说之所以得到成功,并非因为‘它是悲 剧’,而正因为‘它第 海一 明次 威世 界 大
海明威的目光
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曾被誉为“理想的代 表,反战的斗士”。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 《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等,1954年 他因《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 罗兰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批 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 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 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 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 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 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 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 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 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 从事文艺创作。
高尔基(1868―1936)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 表者”(列宁语),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 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 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 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 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 罗德城(今高尔基城)。
高尔基
在《百年孤独》发表之前,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 文坛之外并不广为人知。《百年孤独》甫一面世即震 惊拉丁美洲文坛及整个西班牙语世界,并很快被翻译 为多种语言。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世界级 作家。《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 描述了布恩蒂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 福祸,和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 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 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 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 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 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 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 20世纪现代文学中不容错过的精品。
他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和旋律的配合。 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 独创一格。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 的修改,直至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他每天开始写 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 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 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 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 《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 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 《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 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 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 词句删去。
徐 悲 鸿 的 绘 画 名 作 《 泰 戈 尔 像 》
泰 戈 尔 访 问 中 国
说一说:
你读过哪些现 代文学作品?最欣 赏的是哪一部?
二、关注人类命运的画家
梵 高 《 向 日 葵 》
·
梵· 高《吃土豆的人》
《 亚 维 农 毕 的 加 少 索 女 们 》
毕加索《格尔尼卡》
毕加索《和平鸽》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 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 (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 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 (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 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 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 《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 (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 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 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知识与能力
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搜集相 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 趣。
重点
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毕 加索的艺术成就;通过爵士乐、好 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 发展。
难点
通过20世纪的美术、音乐、 电影讲述历史。
一、繁荣的现代文学
德莱赛是美国现实主 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 倾向主要是作家内心冲突 与客观社会现实结合的产 物,他的小说打破了19世 纪末期传统的小说观,开 创了一种大胆面向生活, 反映现实的小说形式,为 美国小说创作开辟了一条 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