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介绍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指导制度旨在规范围手术期护理的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流程术前1. 预手术评估: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基本生命体征、疾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评估结果将指导接下来的护理措施。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术前禁食、洗净身体,并穿戴手术衣物。
同时,护士需做好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台等。
3. 心理护理:护士需向患者提供积极心理支持,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手术中1. 严密观察: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协助手术:护士应根据医生要求协助手术操作,包括递刀、吸引、固定等。
同时,护士需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和无菌环境。
3. 术后记录:护士需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手术时间、用药情况、手术操作等,以备后续参考。
术后1. 恢复监护:患者出手术室后需要进入恢复室,由护士进行监护和观察,确保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2. 术后护理:护士需对患者进行伤口护理、给药、疼痛评估等,并关注患者的饮食、排尿等生理活动。
3. 家庭指导:护士需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禁忌、活动限制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即为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制度和流程的基本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一流程,可以提升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与技术规范围手术期:又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术后),指从迎接患者进入病房到患者术后痊愈回家这段时期,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
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1、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医嘱行术前准备。
2、护理核查:严格核对患者手术名称和部位,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3、手术前准备: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告知手术相关知识,做好皮肤、肠道、尿道、会阴等准备,协助医生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4、与手术室联系,做好患者手术安排。
5、手术当日准备:再次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准备床单元等。
6、入手术室前查对: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药品等,并依照《患者交接记录单》内容核对无误后双签名。
(二)术中护理1、患者入手术间后依照病历资料、手术通知单、患者腕带等再次核查手术相关信息,建立静脉通道。
2、妥善安置患者于手术床上,并固定约束带,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再次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3、器械护士根据手术方式和手术需求做好器械、物品等准备,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
4、麻醉实施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核对手术患者信息,确保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正确无误。
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摆置手术体位,防止体位损伤。
5、手术实施,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患者信息无误后开始手术,开始手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准确记录签名。
6、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量、术中出血情况,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观察受压部位及静脉通道情况,做好记录并签名。
7、妥善保管手术标本,术后及时送检。
8、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共同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送患者至相关科室。
9、全麻患者术后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共同送患者到麻醉恢复室,详细交接患者术中情况,用药、输液、输血、引流管、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等并在《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名。
围手术期护理规定(手术前后护理规定)(医院规章制度文件)
围手术期护理规定(手术前后护理规定)一、手术前护理规定1、按整体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2、针对患者及病情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
3、针对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及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1) 相关疾病及麻醉知识教育。
(2) 疼痛表述及无损伤止痛知识。
(3) 有效咳嗽、咳痰技巧,对保持肺功能的意义。
(4) 床上大、小便技巧。
(5) 放松技术及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6) 术后留置各种导管相关知识教育。
(7) 术前戒烟的意义。
(8) 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应对方法。
4、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1) 相关检查、备血(血交叉,配血)。
(2) 个人清洁卫生,根据具体情况按相应手术行手术区备皮。
(3) 做药物过敏试验,并记录。
(4) 禁食、禁饮。
(5) 按手术需要做好胃肠道准备。
(6) 根据手术需要安置各种管道,并保持通畅。
(7) 测T、P、R、BP 并记录。
(8) 如有发热、月经来潮等特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9) 遵医嘱给予术前辅助药,并记录给药时间及签名。
(10) 取下发卡、手表、项链及假牙等,排空膀胱,更衣。
(11) 准备手术特殊用药、物品、病历、光片等。
认真与手术室人员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
(12) 按麻醉方式、术式准备床单位、氧气、监护仪、沙袋等物品及抢救物品。
二、手术后护理规定1、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神志情况安置患者并采取适当卧位。
麻醉清醒前注意保护患者。
2、了解术中用药情况,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3、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注意引流液性质及量。
4、随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瞳孔及神志情况。
观察尿量、颜色,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
5、观察伤(术)口渗血情况并记录,保持伤(术)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伤(术)口感染及并发症。
6、遵医嘱解决患者疼痛、腹胀、尿潴留等症状。
7、禁食、留置胃管,生活不能自理者,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并发症。
8、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破损,留置尿管者,行会阴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_常规、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与应急预案_2015年4月前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手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遵医嘱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配血、备皮等。
6.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7.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防止或减轻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8.保持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减少噪音,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9.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排便方式的改变。
10.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及术后注意事项。
11.术前一日通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离开病房,等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术前签字和手术室护士的访视。
12.术前一日患者因手术紧张而睡眠不佳时,遵医嘱给予安眠药。
13.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前晚8时加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患者有体温发热或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14.嘱患者晚间22时后开始禁食水。
手术当日护理1.术日晨协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服,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手术期间对其进行的全面护理,旨在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顺利恢复。
下面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的一般常规,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恢复护理等方面。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手术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术前洗浴: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彻底洗浴,清洁身体和皮肤,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3.饮食禁食:根据手术种类和麻醉方式的要求,护士应告知患者禁食时间,并监测患者是否严格遵守禁食规定。
4.状态标记:护士应在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标记,避免手术错误或混淆。
5.镇静安抚:术前可以给予镇静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手术室护理:1.标识确认:护士应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名称,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2.环境准备:护士应检查手术室设备和药品,确保正常运转和齐全。
同时,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和无菌环境。
3.麻醉监测: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等,以及麻醉深度。
应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4.手术器械准备:护士应确保手术器械的准备和运送,保证手术流程的顺利进行。
5.协助手术: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并及时传递所需物品和提供必要的协助。
在需要时,还需进行术中护理,如吸痰、皮肤消毒等。
三、术后恢复护理:1.观察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特别关注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伤口处理:根据手术类型,护士需及时处理术后伤口,包括更换敷料、清洁伤口、观察伤口情况等。
3.疼痛管理:护士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用药,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宣教,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应对并发症:护士需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5.安全警示: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如注意伤口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剧烈活动等,确保手术部位的安全。
围手术期护理指南和流程
围手术期护理指南和流程指南概述本指南旨在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指导,并确保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流程得到正确执行。
本指南适用于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前的护理流程- 预约和准备:及时进行手术预约,并为患者准备所需的医疗设备和物资。
-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健康状况、过敏史、手术目的等内容。
- 术前准备:确保患者禁食和禁水的时间符合要求,并提供必要的术前洗净和穿戴准备。
手术中的护理流程- 手术场所准备:确保手术室设备、手术床和手术器械的清洁和准备。
- 医护协作:协助医生准备手术器械,提供所需的药物和液体,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医护协作顺利进行。
- 监测和记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 传递和沟通:确保与团队成员的沟通畅通,及时传递重要信息,确保手术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手术后的护理流程- 觉醒和恢复:协助患者从麻醉恢复中觉醒,并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护理。
-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 术后护理:提供术后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和卧床翻身等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注意事项- 治疗前请向医生了解具体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 手术前请遵循医嘱,保持禁食和禁水的时间。
- 在手术中请配合医护人员的要求和指示,保持合作和沟通。
- 术后请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复诊。
以上是围手术期护理指南和流程的概述,具体的护理流程和措施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本指南旨在提供基本的护理框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安排。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程的护理工作。
它是病人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提高病人的手术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份示例,介绍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的常规。
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情、手术方式、手术相关的风险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等。
同时还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皮肤情况、面色等,并记录在病历上。
2.准备手术室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药物和消毒物品。
同时还需要检查手术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3.导尿和灌肠手术前一般需要进行导尿和灌肠,以保持病人腹部的清洁和固定。
护士需要注意灌肠时的温度和速度,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腹部压力增加。
4.手术入室和安全检查在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核对病人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检查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感染史等,并记录在手术清单上。
护士还需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和无损坏,并记录在手术器械清单上。
5.术中监测和维护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在监测表上。
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手术过程和手术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术后护理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帮助病人恢复意识和呼吸,同时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态、伤口渗液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援助,包括放置引流管、更换敷料、拔除导尿管等。
7.术后康复护理和宣教病人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宣教,护士需要帮助病人进行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包括饮食、活动、卫生等,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同时护士还要向病人解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自我管理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1、手术前护理①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病人的全面检查:如手术前需做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肝、肾、心、肺功能等检查。
②心理护理: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减轻术前害怕、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增加病人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建立面对现实,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利于机体的康复。
③皮肤准备:彻底清洁皮肤,防止切口感染。
病人应剪指(趾)甲、洗澡,手术前一日,手术区域按备皮范围剃去毛发,清洁皮肤。
④胃肠道准备:手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以排出粪便。
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因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⑤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⑥保证休息: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
⑦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⑧术晨准备:按要求为病人放置胃管,导尿,病人应取下假牙、眼镜、手表、发卡、耳环、项链等饰物。
术前半小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⑨手术后用物准备:备好麻醉床,术后用物,如: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胃肠减压器、引流袋、监护仪等。
2、手术后护理①妥善搬运病人②保证正确体位:全麻术后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颈、胸、腹部手术病人麻醉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30-40度;头部手术病人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脊柱手术后病人需卧硬板床;四肢手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肢。
3、病情观察⑴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按一级护理要求测量BP、P、R 至平稳。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⑶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⑷准确记录出入量。
⑸各种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脱落、扭曲。
②保证引流管通畅。
③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4、术后并发症护理⑴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征象,及时通知医生。
⑵切口感染:注意床铺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如术后3-5日病人仍有剧烈疼痛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迹象。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病人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
1.详细了解病史:包括过敏史、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等。
了解病情和手术内容,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实施必要的检查: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进行必要的检查,例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胸部X光等。
3.患者准备: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饮,以免术中发生误吸等危险。
鼓励患者进行心理准备,解除紧张和焦虑。
4.安全标识:为了防止手术误操作,需要在患者身上做好正确的安全标识,如标注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姓名等。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指手术进行期间,护士需要做好的各项护理工作。
1.建立静脉通道:术中需要给予输液、输血、抗生素等需要通过静脉给药的治疗,因此需要建立静脉通道。
2.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维持患者安全:术中是患者最需要安全保障的时候,护士要注意维持手术室内的清洁和安全,防止交叉感染和手术事故的发生。
4.协助手术操作:护士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如递刀、采集标本、持夹等。
5.术中配药:根据医生的嘱托,护士需要配制药物,如稀释药液、准备注射用药等。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患者康复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观察术后病情: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术后意识状态、呼吸情况、体温、手术切口出血等。
2.维持通畅呼吸道: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分泌物增多、吞咽困难等症状,护士需要给予适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疼痛管理:术后常常伴随着疼痛,护士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4.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如更换敷料、清洁伤口等。
5.康复护理: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康复护理,如早期活动、康复体操、呼吸锻炼等,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活动。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到出院恢复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的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1. 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
2. 术中安全管理(1)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通知单和手术医生要求,提前做好手术间及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术后安全管理(1)术后患者应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2)病房护士应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并做好记录。
(3)术后定期进行床旁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1)手术科室、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确保手术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2. 设备管理制度(1)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制定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规范使用。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1.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⑴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的意义是减轻焦虑,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
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
术前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夸大手术的危险性;不理解麻醉的过程;不知道疼痛的程度;对预后悲观。
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除‘未知’,增强病人的控制感。
进行术前教育,安排病人参加娱乐活动都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⑵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减少陪护,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介绍病区环境。
⑶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
接受检查。
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
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
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并备皮,备皮的范围需要大于预定的。
(4)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
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止饮,进行排便练习,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为适应手术,术后变化的练习。
⑷手术晨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
a. 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
b嘱患者排尿,决定是否置胃管和导尿。
c.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
d.擦去指甲油,唇膏,眼影等。
e.准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
f.将病历,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g.记下家属姓名,联络方式。
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
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一、术前护理1.预手术体检: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X光检查等,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2.准备手术室:确保手术室清洁、消毒,并检查手术器械、药物和器械的完备性和有效性。
3.术前禁食:为预防术中误吸引发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患者术前一定时间需要禁食,一般是术前八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两小时禁止摄入液体。
二、术中护理1.患者的准备:确保患者被安全地固定在床上,避免术中移动导致不良后果。
2.正确实施手术核查:进行手术名册检查,包括患者的身份、手术类型和部位等,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3.术中监护: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定期记录,并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4.给药管理:确保正确给药,包括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时间等,避免给予患者不良反应或药物过量。
5.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手术类型进行准备,确保手术资源的充足和准确性。
三、术后护理1.患者的观察和监测: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给予合适的镇痛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疼痛控制。
3.伤口护理: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清洁,包括更换敷料、伤口冲洗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4.恢复功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功能锻炼和恢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安全和环境管理:确保患者的个人安全,如床边护理、防跌倒措施等,同时提供安静、整洁和有利于休息的环境。
四、患者教育1.术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帮助他们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和担忧。
2.术后护理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和恢复健康。
总结起来,围术期护理常规操作包括术前的体检和准备、术中的患者监护和手术操作、术后的患者观察和处理,以及患者教育等。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前护理:在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和治疗依从性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和手术区皮肤准备等。
手术当日护理:在手术当日,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排空小便,并根据医嘱使用术前药物。
此外,护士还需要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并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术后护理:在术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手术情况、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和安全管理等。
同时,护士还需要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患者的情况、术后患者的搬移、卧位、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管道护理、观察伤口情况和术后营养等。
需要删除的段落:无需要改写的段落: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改写为:在手术区皮肤准备方面,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在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并在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以确保手术区域干净卫生。
2.8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成功后,必须向患者进行告知和解释工作,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2.9疼痛的护理: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必须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并根据医嘱使用止痛剂等必要的药物。
2.10早期活动:在没有任何禁忌的情况下,应该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自主活动,如翻身、叩背、活动肢体和深呼吸等。
如果患者的病情允许,可以逐渐让他们下床活动。
围手术期护理
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围手术期:以手术治疗为中心。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术前:1、心理护理:焦虑、恐惧、担心疾病预后、麻醉意外、疼痛等。
截肢等
严重心理伤害和身体残疾
2、戒烟: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及动脉痉挛,对血管系统造成大的损伤,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还能
增加脂类沉积,血小板粘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
3、协助术前检查、术前一日备皮、禁饮食、12 4-6 开塞露手术衣假
牙例假等。
4、麻醉床、床单位消毒、氧气、心电监护、下肢垫、护理垫等
术后1、交接病人、用物
2、帮助病人转移至床
3、吸氧、接心电、引流管、尿袋
4、饮食、体位、活动沙袋压迫穿刺点静脉4-6小时动脉6-8小时
5、输液液体外渗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滴速必要时开放两路通道、留
置针等
护理:1、生命体征、切口渗血、引流管通畅、
2、患肢血运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足趾颜色、温度等
静脉:患肢抬高20-30度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等。
3、专科指导:患肢制动足背伸屈运动
4、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凝、溶栓药出血(牙龈、便血、皮下淤血等)。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围绕手术的全过程被称为围手术期,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
手术治疗能够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
因此,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术前护理:在术前,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和既往病史等。
针对女性患者,需要了解是否在月经期。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护士还需要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护士还需要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并做好身份识别制度,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最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指导,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床上排泄、体位训练、饮食指导和肢体功能训练等。
术中护理:在术中,护士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护士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和物品带入情况等。
在术中,护士需要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和皮肤受压情况。
8、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来选择适当的饮食,以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
9、对于手术后的康复指导,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出院计划,以便尽快恢复健康。
三)指导要点1、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适量进行身体活动,同时合理安排膳食,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2、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在有疑问时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3、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保护伤口、造(瘘)口及各引流管的方法,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后果。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程护理工作,目的是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围手术期护理的一些重要措施:
手术前护理
- 术前准备: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卫生。
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和准备。
-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的回顾,以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 饮食控制:遵循医嘱,确保患者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饮,以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等意外情况。
手术中护理
- 感染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洁净的手术衣、戴口罩和手术帽等,确保手术场所的洁净,并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应对突发情况: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物,以应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心跳骤停、呼吸困难等。
- 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并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手术后护理
- 恢复室护理: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和不适情况。
- 疼痛管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确保患者舒适。
- 术后指导: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指导与教育,包括伤口护理、饮食控制、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以上措施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应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等因素来确定。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手术期是指病人接受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确保手术安全,促进病人康复。
下面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和技术规范。
1.术前准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病人的全貌,包括病史、过敏史和特殊需求。
-完善病人手术评估表,如麻醉评估、护理诊断和手术风险评估。
-确保病人适宜手术,如进行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必要的检查。
-提供正确且明确的手术前禁食禁水指导。
-准备手术必需的设备、药品和手术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2.术中实施:-根据手术类型和要求,提供相应的麻醉和镇痛措施。
-维持手术室的洁净和安全,实施严格的无菌操作。
-根据手术过程进行相应的监护和护理,如心电图监护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维护病人体温、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确保手术期间病人的禁食禁水守则。
-协助医护人员实施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护理工作,如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输血等。
3.术后护理:-监测和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如体温、呼吸、血压和心率等。
-观察术后伤口的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和更换敷料。
-监测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休克等。
-给予病人足够的镇痛措施,确保病人的舒适。
-安排病人的康复护理,如康复体操、理疗和心理支持等。
-提供术后护理教育,包括病人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和术后护理指导。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护士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规范:1.无菌操作:-在手术室中实施无菌操作,包括正确穿戴手术服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和器皿,并遵循手术室的洁净要求。
-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洗手、戴手套、戴口罩和帽子等。
2.使用安全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备,如手术室的手术台、监护仪和输液泵等。
-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操作正确。
3.应用药物和液体:-遵循医嘱和药物管理政策,正确计算和给予药物和液体。
-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和途径,并记录给药情况。
-监测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4.管理并发症:-观察和评估病人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和休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护理技术规范
一.术前
1.责任护士熟悉患者疾病的诊断、麻醉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鼓励病人表达对手术的焦虑、感受或疑问,针对患者作好个性化术前健康教育与术前准备工作,关注患者术前睡眠,使患者保持正性心理、配合治疗与康复。
2.手术室护士认真作好前术、术后访视
(1)择期手术术前一日进行访视;急诊手术术前接病人时完成访视。
术后访视2-3开始进行术后随访。
(2)术前访视内容:按医院各专科病员及家属术前告知书进行,以提高术前访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
3.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过敏试验等。
4.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5.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6.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胃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泄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7.阴道准备:对阴道出血者术前晚、术日晨给予阴道擦拭;非阴道出血者术前晚、术日晨给予阴道冲洗。
8.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9.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10.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或给予留置导尿,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11.备好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2.与手术室接诊人员按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仔细核对交接并签名。
13.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泵以及监护设备等。
二.手术患者交接
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科间交接,按医院手术患者交接管理记录单进行、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患者随身的贵重物品应交其家人或病房护士长保管,不得带入手术室。
三.术后护理:术中、术后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与舒适,让病人安心得到治疗与康复,使患者更快的回归高质量的生活。
1.根据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定向力及麻醉平面等恢复情况。
2.检查患者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3.妥善安置各类导管,保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散潮湿。
4.术后体位:
(1)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颅脑手术:取15-30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3)颈胸手术多采用高半坐卧位利于呼吸;
(4)腹部手术多采用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
(5)脊柱或臀部手术常采用仰卧位或府卧位。
5.按需常规吸氧2-4L/min,指导和协助患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并记录,按需给予心电及脉搏氧监护。
7.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评估病人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按需给予翻身、活动肢体等自理能力补偿。
8.护理并发症观察:
(1)高危护理并发症观察:出血、误吸、坠床、非计划脱管、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等观察及预见性护理。
(2)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与记录。
9.疼痛、镇静管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正确进行疼痛评估、用RamSay进行镇静评分,确保有效镇痛、镇静管理,让病人获得安全舒适的治疗和康复。
10.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术后禁饮食,根据病情遵医嘱指导进食、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和进食后反应。
11.观察病人用药、输血等治疗反应情况。
12.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患者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13.活动:术后应尽早活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1)卧床活动:病人麻醉消失,已清醒后开始,可进行深呼吸运动、有效咳痰、翻身、四肢屈伸运动。
(2)离床活动:一般在术后1-2天开始。
先坐在床沿做深呼吸和咳嗽,再在床旁站立、行走,逐步增加活动范围、次数和时间。
(3)不宜过早下床活动:骨科特殊固定制动、休克、心衰、严重感染、颅脑手术、开胸术后、肝修补术后、腹外疝修补及肾脏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