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叔孙通

合集下载

汉高祖命叔孙通所做朝廷礼仪制度

汉高祖命叔孙通所做朝廷礼仪制度

汉高祖命叔孙通所做朝廷礼仪制度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即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皇帝,其创立的汉朝开启了长达400多年的汉族统治时期。

在他的统治下,中央政府逐渐完善,一系列的朝廷礼仪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由叔孙通所制定的朝廷礼仪制度。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制度的相关内容。

礼仪制度的背景汉高祖创立汉朝后,尝试通过各种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建立尊崇朝廷礼仪的政治风气,以此来达到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朝廷礼仪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制定朝廷礼仪制度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汉高祖下令制定朝廷礼仪制度呢?原来,汉初对于朝廷礼仪的规定较为松散,导致世家大族往往故意违反礼俗,甚至有冒称皇帝亲属的行为。

因此,汉高祖认为必须建立起完善的朝廷礼仪制度,来约束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确保朝廷的权威和统治地位,同时也为后世传统的尊崇礼仪打下了基础。

制度的主要内容那么,叔孙通制定的朝廷礼仪制度,究竟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呢?现在,我们就逐一来了解一下:1、公卿大夫的行政公卿大夫在行政中,必须严格遵守礼节,四时恭敬奏事进见,遵照官阶大小上朝。

而且,公卿大夫私下要相互尊敬,不得相互侮辱,不得相互抢夺住宅,其间一切纷争均要遵守制度。

2、皇帝的行政皇帝在行政中,要依托严谨的礼仪制度,管理国家和百姓。

每月初一和十五举行朝会,在宫殿中举行祭天典礼。

同时,皇帝还要进行巡幸,检查各地的治安和百姓的生活。

3、国家官员的身份叔孙通规定,所有官员都必须遵守身份顺序,依照官阶高低接待宾客。

凡是有各种功绩的官员,皆要得到奖励,或是聘请诗人写赞颂诗来表示尊敬。

而对于那些受人诬陷或不能胜任工作的官员,则要被罚。

4、各种祭祀仪式在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各种祭祀仪式也被详细规定了。

例如,宗庙和社稷祭祀,皇帝的生肖祭祀,以及诸侯王和静默祭祀等。

祭祀的方法、时间、仪仗队列和礼仪细节都必须按照规矩进行。

刘敬叔孙通列传翻译赏析_刘敬叔孙通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刘敬叔孙通列传翻译赏析_刘敬叔孙通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刘敬叔孙通列传翻译赏析_刘敬叔孙通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刘敬叔孙通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刘敬原名娄敬,是齐国人。

汉高祖五年,娄敬被调派戍守陇西,当他路过洛阳时,刚好刘邦正在洛阳。

于是娄敬就把车子一停,把拉车的套子一摘,穿着件羊皮袄,去找他的齐国老乡虞将军,说:史记“我希望面见皇上谈一些重要事情。

”虞将军想让他换一件漂亮衣服,娄敬说:“我若本来是穿丝绸的,我就穿着丝绸去见;我若本来是穿粗布的,我就穿着粗布去见,绝不能换衣服。

”于是虞将军就进宫去禀告了刘邦。

刘邦叫娄敬进去,并给了他饭吃。

饭后刘邦问娄敬想说什么,娄敬说:“您现在建都洛阳,您是打算建立一个像周王朝那样的国家吗?”刘邦说“:是的。

”娄敬说“:您夺取天下的方式和周朝可是不一样的。

周朝的祖先从后稷被尧封在邰地后,十几辈子行善积德;传到公刘,因为躲避夏桀而迁到了豳,策马来到了岐下,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跟着他一起来了;等到文王做西伯时,从他解决了虞、芮二侯的纠纷,就标志着他已经接受了天命,接着吕望、伯夷都从东部的海滨来归附了他;待至武王伐纣时,事先并没有约定,结果竟有八百多诸侯到孟津去和周武王会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该是讨伐殷纣王的时候了。

’于是周武王这才灭掉了殷朝。

待至成王即位后,有周公等人辅佐他,他们在洛邑建立了成周王城,因为他们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各地的诸侯们从四面八方前来朝贡,道路的远近都差不多。

而且行德政的人在这个地方容易称王,不行德政的统治者,在这里也容易灭亡,他们的目的就是想以此来促使周朝的后人施行德政,招徕百姓,而不想让他们凭着险要的地势来骄奢淫逸地残害人民。

结果在周朝兴盛的时候,天下太平,四方归顺,大家都倾慕着周王朝的道义仁德,都紧密地围拢在周天子的周围,用不着驻扎一兵一卒,用不着一个人去冲锋陷阵,就凭着道德仁义,就吸引地处八方的蛮夷大国都来归附,都来朝贡了。

等到周朝衰落的时候,他的政权自身又分裂成了东周和西周,那时的各国诸侯谁也不来朝见他,而他们也无法再控制人家。

叔孙通是个怎样的人?刘邦为何如此器重他?

叔孙通是个怎样的人?刘邦为何如此器重他?

叔孙通是个怎样的⼈?刘邦为何如此器重他? 都说“⼈中吕布,马中⾚兔”,吕布虽是三国时期万⾥挑⼀的⼈才,但他也因多次易主⽽遭到世⼈的唾弃,被讥讽为“三姓家奴”,⼀辈⼦都摆脱不了不忠不义的标签。

可在⼏百年前,同样有⼀个“三姓家奴”,他数度易主,史书却给予了他⾼度的评价,这是为何呢? 同样是易主,为什么⼀个被夸上了天,另⼀个却被贬作了泥? 那是秦末汉初的时候,有⼀位儒⽣名叫叔孙通。

秦⼆世胡亥在位时,精通儒术的叔孙通被召进了朝廷,做了个待诏博⼠。

秦⼆世施⾏暴政,民怨四起,陈胜吴⼴更率领部分民众举起了造反的⼤旗。

秦⼆世听说以后,召集⾝边的博⼠和儒⽣,问道:“楚地派去守边的⼠兵半路造反,你们说怎么办?” ⼤家都建议秦⼆世御驾亲征,绝不放过那些造反的⼈。

可秦⼆世贪⽣怕死,只知道享乐,如何肯带兵打仗? 就在这时,叔孙通站了出来,他说:“这些⼠兵根本不是造反,他们只不过是⼀群偷鸡摸狗的盗贼,哪⾥值得⼤王亲⾃出⾯,各地的官兵很快就能把他们消灭了,根本不⽤担⼼。

” 叔孙通的话让秦⼆世转怒为喜,便重新问那些博⼠和儒⽣,凡是回答“造反”的都被抓进了监狱,⽽回答“盗贼”的都被平安放回,独独叔孙通被赏赐了⼆⼗匹丝绸和⼀套新⾐服,还被提升为博⼠。

此事过后,⼤家都责怪叔孙通,讥讽他怎么这么会拍马屁,谁知叔孙通丢下⼀句:“俺⽼叔去也!”便卷铺盖跑路了! 叔孙通是薛县⼈,他回到薛县后,才发现薛县已经投降了楚地的起义军。

于是,叔孙通就跟上了项梁。

项梁在定陶失败⾝死后,他就⽴刻转⾝投靠了楚怀王。

楚怀王被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后,他⼜留下来侍奉项⽻,等项⽻与刘邦争霸天下,⽽刘邦攻⼊了彭城,他就⼜投靠了刘邦,从那以后,他就⼀直追随刘邦。

叔孙通是个能变通之⼈,否则他数次易主的⿊历史,早就让他⾝败名裂了。

就拿⼀件⼩事来说,刘邦不喜欢他作⼀副儒⽣的打扮,他就⽴刻改穿短⾐服,像楚⼈⼀样穿⾐,就迅速获得了刘邦的好感。

叔孙通刚投奔刘邦时,有⼀百多弟⼦都跟着他谋出路,但是叔孙通根本不向刘邦推荐他们,反⽽推荐⼀些旧⽇的⼟匪强盗。

叔孙通为何会两次走红

叔孙通为何会两次走红

叔孙通为何会两次走红中国历史上读书人很多,有的人宁折不弯,像明朝的大臣方孝孺冒着十族被杀的危险甘愿一死;有的人忍辱偷生,期望今后能够大展宏图,好多人都抱着这种心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也有这样的读书人,跟着不同的主子,说着不同的话,你说他巧言善变也可,你说他专心媚主也可,比较出名的就是汉朝大臣叔孙通,他可是秦汉两朝都走红的读书人。

秦二世时期,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秦二世听到消息之后,便召集博士和待诏博士在一起商量对策。

秦二世问:山东群贼占据了城池,先生们认为该怎么办?众人异口同声的说:百姓造反,这是不能赦免的罪过。

希望陛下赶快讨伐,如今陛下有些措施过于苛刻,希望陛下认真为老百姓想办法。

秦二世一听,勃然大怒。

秦二世很自负,一直认为自己对老百姓不错,气得脸色都变了。

叔孙通一见,知道皇帝不高兴了,赶紧上前来,大声说:现在天下合为一家,销毁兵器,城墙拆除,老百姓再也不担心打仗了。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百姓一天一个年过,哪里担忧山东那些小毛贼呢。

陛下不要往心里去,这些人都是书生之见。

秦二世大喜,重赏了叔孙通。

下朝来,众人对叔孙通怒目而视,叔孙通大声说:秦二世荒淫不道,如果今天我不顺着皇帝陛下的意思,我们的命早就没有了。

叔孙通连夜逃跑,后来依服汉王刘邦。

刘邦打天下,叔孙通积极向刘邦推荐人才,只是没有自己的学生,而是能征惯战的勇士。

学生们不解,叔孙通说:汉王草创天下,用的自然是草莽英雄,真正冲锋陷阵,我们这些读书人没有什么大作用,一旦国家稳定,自然要用的上我们,大家等着,请相信英雄有用武之处。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众人在朝堂上大吵大闹,又是拽桌子,又是拉板凳,都想皇帝封自己大官,全无礼仪。

刘邦对此很讨厌。

叔孙通看透了刘邦的心理,就来对刘邦说:“儒生们虽然不能帮着你攻城占池,但他们却可以帮着你来守天下。

请你让我去找一些鲁地的儒生,让他们来和我的弟子们一道给您制定一套朝廷上使用的礼仪。

”然后叔孙通就带着他们回了长安,把他们和刘邦身旁旧有的书生以及自己的弟子合在一起,共一百多人,在野外拉起绳子,立上草人,前后演习一个多月,尔后叔孙通对刘邦说:“您可以去看看了。

儒学史话:叔孙通制礼

儒学史话:叔孙通制礼

儒学史话:叔孙通制礼
西汉初年封建统治阶级为恢复儒家礼制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叔孙通制礼"亦是其中-种。

叔孙通,西汉儒者,薛(今山东滕县)人。

秦朝时,为七卜博士之-。

陈胜起兵山东,秦二世召问博士诸儒,叔孙通以善应对得免于咎,但他以秦二世为虎口而逃归家乡,投奔项羽,后率弟子百余人归顺汉王刘邦。

刘邦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

刘邦立国伊始,因他和手下的大将文化程度均不高,故群臣公然在朝廷上争功邀宠,醉后喧哗,很不像话。

于是,叔孙通建议汉高祖制订礼仪法度,以明体统。

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负责制礼工作。

叔孙通提出:"儒者难于进取,可与守成。

"(《史记·叔孙通传》)认为礼仪是随时世、人情而变化的,不能过于拘泥于旧有的礼法,而应采用符合于时代要求的礼制。

于是,他采古礼,参考秦仪,制定了汉初的朝仪,为汉代的礼仪奠定了基础,被司马迁称为"汉家儒宗"。

叔孙通制定汉初的朝仪,恢复了儒家的礼制,顺应了汉初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的要求,对汉代儒学的复兴以至独尊起了推动作用。

叔孙通迎合刘邦文言文

叔孙通迎合刘邦文言文

叔孙通者,薛人也。

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

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原陛下急发兵击之。

”二世怒,作色。

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

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

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輳,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二世喜曰:“善。

”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

於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

诸言盗者皆罢之。

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叔孙通已出宫,反舍,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於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

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

败於定陶,从怀王。

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

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

汉王得通,以问诸生,诸生曰:“叔孙通,圣人也,知当世务。

”於是汉王拜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於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原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

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

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於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

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

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

历史趣谈当皇帝的滋味刘邦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历史趣谈当皇帝的滋味刘邦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当皇帝的滋味刘邦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导语:出身小混混的刘邦在老家也曾混到一个亭长的职务,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吧。

有一年出差公干到咸阳,见到了秦始皇的仪仗,刘邦羡慕万分,由衷地说
出身小混混的刘邦在老家也曾混到一个亭长的职务,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吧。

有一年出差公干到咸阳,见到了秦始皇的仪仗,刘邦羡慕万分,由衷地说道:“大丈夫当如是!”
公元前202年,在消灭了项羽之后,刘邦志得意满,天下在握,已经不满足于汉王之位了。

于是,以韩信为首诸侯,识趣地共同推戴刘邦为皇帝。

刘邦象征性地谦虚了一下就在山东定陶,泗水之滨,即位称帝。

我在东北读本科的时候,东北地区曾经有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农民感慨,北京城里的皇帝,大概天天都吃猪肉炖粉条吧!问题就在于大家谁也没见过皇帝的日子到底怎么过。

如今,刘邦也当了皇帝,锦衣玉食不在话下,妖姬娇娃也不成问题。

但总觉着还缺了点什么!怎么想都觉着自己和当年的秦始皇之间还差了点儿什么。

想到了秦始皇,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己所见过的秦始皇的仪仗。

对,缺的就是皇帝的威风!
西汉初年而帮刘邦夺取天下的功臣,大多出身草莽。

萧何、曹参出身小吏,樊哙是个卖狗肉的,夏侯婴是个养马赶车的,周勃靠编织养蚕的工具为生,有时候还不得不靠在别人丧礼上吹曲子来贴补家用。

清代学者赵翼就说西汉前期是布衣将相之局。

其实,这句话应该改成“布衣君臣”才对。

因为,不仅将相出身布衣,就连刘邦本人也是布衣出身。

司马迁记载刘邦这个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这句话翻译过来呢,其实就是说刘邦为人很随便,大大咧咧,不大守规矩。

生活常识分享。

叔孙通制定朝仪

叔孙通制定朝仪

叔孙通制定朝仪大师风范--司马光评叔孙通制定朝仪(臣光曰16)刘邦嫌秦朝的条条框框太多,不但尽废有秦之苛法,也将朝堂上必要的礼仪约束一并废去。

这样一来,朝臣无有规矩管着,就有点乱。

比如正经的议事场合,竟有大声喧哗者。

宴会场合,喝酒也没节制,有酒必喝,喝则必醉,进而耍起酒疯。

有极个别很不自觉的同志,酒劲一上,想起自己的苦劳大大的,受赏却是小小的,感到委屈,竟至于拔剑击柱,肆无忌惮地豪哭。

刘邦看看这实在不成体统,又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儒生叔孙通乘机说,让我来试定一套朝堂礼仪如何。

刘邦同意,但前提是难度易数不能太大,首先我得学得会。

于是叔孙通就去山东招来三十个儒生,连他的弟子,一共百余人,还在朝臣中挑选了一些粗通文墨之士,就开始排练。

叔孙通这个体系差不多是照搬秦朝的,而秦朝的宫廷礼仪则是吸纳六国的长处精炼而成。

排练得差不多了,请刘邦来看首演。

刘邦高兴地说,这个我会。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落成。

叔孙通奉命将排练成熟的朝仪搬上朝堂。

于是肃静,众臣按班就部,静候阶陛之下。

忽闻一声霹雳--“陛下驾到”,刘邦坐御辇,由侍卫抬着出现在殿堂之上,并且安座(此时胡床还没出现,也就不会有龙椅)。

众臣依次“埋伏”在各自的位置上,只允许头仰着,依次向皇帝称贺。

礼毕,上不许喝醉的酒--“法酒”,众臣又依次起身向皇帝称贺。

负责监察的御史将有违礼数的官员一律逐出殿外。

这样,酒终九巡,大殿上没一人敢吭声,遑论喧哗了。

刘邦巡视仆服的众臣,这才体会到当皇帝原来如此之派,不觉龙心大悦,当即提拔叔孙通为“太常”--九卿之一,赏金五百斤。

司马光“臣光曰”第15篇评论了此事,但一开口就批了二个人。

一是批叔孙通小器,只简礼的皮毛作文章,只懂得趋时媚俗,弃礼之大用于不顾,以至礼的实质精神没传下来,倒传了“糠粃”,想来都心口痛。

二批刘邦不学无术,好好的古典文化不学,却学这没用的快餐文化--他要叔孙通搞简单一点,便是将礼定位在繁文縟节上。

要真心诚意请个大儒来当老师,真正学到先王之礼的本质精神,汉初的规模气象,或可还要抬高一个层次。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翻译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翻译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翻译
摘要:
一、叔孙通降汉背景
1.叔孙通是秦朝博士,精通儒家经典
2.陈胜、吴广起义,叔孙通带弟子投奔刘邦
3.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叔孙通提供文化支持
二、叔孙通弟子的文化素养
1.弟子们是儒生,熟读儒家经典
2.叔孙通教授儒家经典,传授时局见解
3.刘邦对叔孙通弟子的重视
三、叔孙通对汉朝的影响
1.叔孙通主张仁政,提倡礼仪之道
2.刘邦采纳建议,实行礼仪制度
3.弟子们在汉朝发挥重要作用
正文: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翻译。

叔孙通是秦朝的一个博士,精通儒家经典。

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反抗秦朝暴政。

叔孙通闻讯后,带着自己的弟子们投奔了汉王刘邦。

当时,刘邦正与项羽争夺天下,叔孙通的到来无疑为刘邦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

叔孙通的弟子们都是一百多人的儒生,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

他们的加入,对于刘邦来说,无疑是一次人才的大丰收。

叔孙通本人
也对刘邦的霸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教授弟子们儒家经典,还把自己对时局的独特见解传授给弟子们。

刘邦对叔孙通的才华十分敬佩,曾请教他关于治国之道的问题。

叔孙通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仪之道,得到了刘邦的赞赏。

刘邦采纳了叔孙通的建议,开始重视礼仪制度,使国家政治逐渐走向正规化。

叔孙通的弟子们在汉朝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有的成为了汉朝的官员,有的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总之,叔孙通及其弟子们的降汉,对汉朝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史记中的两个历史故事

史记中的两个历史故事

史记中的两个历史故事叔孙通,薛县今山东省南部人。

秦朝的时候,他凭借杰出的文学才能被征为待诏博士。

几年以后,陈胜等人揭竿而起,开始了反抗暴秦的战争。

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朝廷,秦二世便召集博士、儒生们,问他们说:“朝廷从楚地征调的守边士兵在大泽乡造了反,他们攻下了蕲县,进入了陈地。

你们各位对此事如何看待啊?”博士、儒生中有三十余人上前说道:“为人臣子,就要循规蹈矩,不能逆乱,逆乱就是反叛,要被判处死罪而不能得到赦免。

希望陛下赶快出兵攻打他们。

”秦二世听后发怒,变了脸色。

这时,叔孙通上前说道:“以上诸位都说错了。

如今,天下一体,朝廷毁掉了郡县的城堡、销熔了各地的兵器,以此向天下人表示不再用兵的意图。

况且,国家上有明君,下有完备的法令,人人奉公守职,四面八方都来归附,哪里有敢反叛的人?陈胜等人只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不足挂齿!官吏们正在捉拿他归案,朝廷对此不值得忧虑!”秦二世听后十分地高兴。

然后,他又遍问诸位博士、儒生。

大家有的认为是反叛,有的认为是盗贼。

最后,秦二世下令御史追究此事,把那些认为是反叛的博士、儒生交给狱吏治罪,因为他们说错了话。

而其他认为是盗贼的人则不予追究。

因为叔孙通说的很合他的心意,秦二世还专门赏赐给叔孙通丝绸二十匹、衣服一套。

退朝以后,叔孙通回到了宿舍。

儒生们责问他说:“先生说话为什么这样的阿谀奉承啊?”叔孙通长出了一口气,回答说:“诸位有所不知,今日,我几乎不能逃脱虎口,差点儿就死在大殿上了,伴君如伴虎啊!”于是,叔孙通逃离了咸阳,回到了老家。

当时,薛郡已经投降了楚军,因此,叔孙通跟随了项梁。

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便随从了楚怀王。

再后来,项羽将楚怀王封为义帝,迁居到长沙,叔孙通被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汉高祖二年,刘邦率领诸侯的军队攻入了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他。

不久,刘邦兵败西退,叔孙通与他一起撤退了。

叔孙通先生可谓是长于变通的人,跟随的主子换起来就像走马观灯一样。

秦国派向寿去平定宜阳,派樗里子和甘茂攻打魏国的皮氏。

叔孙通的制礼效应

叔孙通的制礼效应

叔孙通的制礼效应作者:叶建华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2年第07期叔孙通,又名叔孙何,鲁地薛邑。

西汉初期儒家学者,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

秦朝时叔孙通曾以文章博学被征召,因其察颜善辩而得到秦二世厚待。

陈胜、吴广起义后,叔孙通离开都城,到薛地归从项梁。

项梁在定陶战败后,叔孙通又投归了楚怀王熊心。

楚怀王被立为义帝,迁徙到长沙,叔孙通被留下来事奉项羽。

汉二年,刘邦进攻彭域,叔孙通便投降了汉王。

刘邦做了皇帝后,取消了秦朝的那些严苛仪礼法规,仅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

群臣喝酒争功,喝醉了的乱喊乱叫,拔出剑来击砍屋柱,还灌刘邦的酒,使刘邦十分狼狈。

叔孙通知道皇上已经厌恶了这些无礼行为,趁机劝谏刘邦说:“儒家难以跟他们一起夺取天下,却可以同他们保守成业。

我愿意征召儒生共同拟定朝廷礼仪。

”刘邦说:“只怕像过去那样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礼制是适应时代人情,给人们的言行作出规范的。

所以从夏、殷、周继承削减的过程,可以推知将来的礼制,就说明了古今礼制的不重复。

我愿略用古代礼制与秦朝的礼仪揉合起来制定新礼仪。

”刘邦应允。

叔孙通于是征召100多人在郊外进行演习。

汉七年,长乐宫建成,各诸侯王以及朝廷群臣参加了10月朝会,仪式如下:平明之前,谒者主持典礼,引导大家按次序进入殿门,廷中陈列战车、骑兵、步兵和侍卫官员,配备武器,树立旗帜,然后下令快步走。

殿下的郎中夹着台阶站立,台阶上有几百人。

功臣列侯、众将军、军官按次序排列在西方,面向东方;文官从丞相以下排列在东方,面向着西方。

大行令安排九个礼宾官,从上向下传令。

这时,皇帝乘坐辇车从房宫里出来,众官员举着旗帜传呼警戒,引导诸侯王以下,一直到六百石的官员,按次序向皇帝朝拜。

所有人震恐肃静。

待到典礼完毕,再举行正式的宴会。

凡是陪坐在殿上的官员,都伏俯垂头,依照官位高低的顺序,起立给皇帝敬酒祝福,行酒九次,谒者宣告,宴会结束。

御史大夫执行纪律,对凡是不遵照仪式的,就被领出。

秦汉之际叔孙通传

秦汉之际叔孙通传

秦汉之际叔孙通传归汉叔孙通,又名何,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以文学见长。

秦时,为待诏博士。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 年),陈胜领导农民起义。

官吏数奏,二世不爱听,召博士儒生问:“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三十余人皆说:“臣子反叛,罪死不赦。

愿陛下急发兵讨阀。

”叔孙通见二世有怒色,急忙上前说:“诸生言皆非也。

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

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二世高兴地说:“善”。

二世尽问诸生,有的改说“盗”,但仍有人坚持说“反”的。

二世令御史以“非所宜言”,治言“反”者之罪。

言“盗”者皆罢归。

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回舍后,诸生讽刺叔孙通说:先生真会阿谀奉承!叔孙通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几乎难逃虎口。

接着,叔孙通逃回了老家。

这时,薛已被楚占领,叔孙通投归项梁。

项梁败死后,从楚怀王。

项羽杀楚怀王后,叔孙通留事项羽。

汉二年(公元前205 年),刘邦率诸侯攻占彭城,叔孙通投降汉。

儒生出身的叔孙通,一向穿儒服。

但是,刘邦却憎恶儒生,甚至在儒生帽子里撒尿。

叔孙通逢迎刘邦,立刻改变服装,衣短衣,从楚制,投刘邦所好。

叔孙通降汉时,儒生弟子从者百余人,他概不推荐,专门推荐能征善战的壮士。

弟子们对此不满,偷偷地说:从先生数岁,又共同降汉,今不进臣等,专进“大猾”,这是为什么呀?叔孙通知道后,对弟子们说:“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秦时叔孙通迎合二世,被拜为博士,而今刘邦也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

制朝仪及诸仪法汉五年(公元前202 年),刘邦即帝位,随即废除了秦的礼仪。

但是,由于不讲朝仪,群臣毫无约束,在大堂上饮酒争功,甚至拔剑击柱,混乱不堪。

刘邦深感忧患,但又不知道如何办。

善于察颜观色的叔孙通,对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叔孙通(秦二世时封为博士,后投奔刘邦,主要成就: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

叔孙通(秦二世时封为博士,后投奔刘邦,主要成就: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

叔孙通(秦二世时封为博士,后投奔刘邦,主要成就: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叔孙通(秦二世时封为博士,后投奔刘邦,主要成就: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

见秦将要灭亡,逃回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

项梁败死定陶(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上游)后,通跟随楚怀王。

怀王为义帝,迁至长沙,通留下侍项羽。

?汉高祖二年(前205),刘邦率领诸侯军队攻取彭城(今江苏徐州),通转投汉军,并举荐勇武之士为汉争取天下。

汉王拜其为博士,号稷嗣君。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在定陶被诸侯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

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

叔孙通所订朝仪简明易行,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他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

十二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

刘盈即位后,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

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中文名叔孙通别名叔孙何国籍中国(汉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薛县逝世日期约前194年职业待诏博士主要成就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封号稷嗣君史书记载刘敬叔孙通列传人物生平秦末时期叔孙通是薛县人。

在秦朝的时候因为精通儒术被召进了朝廷,作了个待诏博士。

几年后,陈胜在山东造反了,有东方来的使者向朝廷报告了这个消息,秦二世召集身边的博士和儒生们问道:“楚地派去守边的士兵半路造反,现在已经攻下蕲县,攻入了陈郡,你们说该怎么办?”三十多个博士儒生们都一齐说:“做臣子的绝不能兴师动众,谁兴兵聚众那就是造反,对于造反的人绝不能宽恕,请陛下火速发兵前往剿灭。

”秦二世一听也跟着急了,脸色通红。

这时叔孙通走过去说:“他们刚才说的那些都是谬论。

如今天下归为一统,各郡各县的城池都已铲平,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销掉,这就早已向天下人宣布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西汉叔孙通是“小人”还是“君子”?

西汉叔孙通是“小人”还是“君子”?

西汉叔孙通是“小人”还是“君子”?叔孙通,又名叔孙何(?~约前194),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汉族,旧鲁地薛(今山东枣庄薛城北)人。

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长期以来,不少史料对叔孙通的评价很不一致。

即便是当时,叔孙通在引荐人才及制礼作乐等事上,多次表示对适应时局的重视,也引发了一些儒生对其行动态度持不同意见。

当叔孙通在山东征召儒生为汉高祖制礼作乐时,有两位儒生不愿同行,指责叔孙通在天下初定时便制礼作乐,行为不合古义。

叔孙通取笑他们不通世务。

后来,同行的儒生获得汉高祖的封赏后,则又称赞叔孙通是个圣人。

同样一个人,为何前后的评价如此差异巨大?很值得探讨。

有趣的是,即使是史学家,也对叔孙通看法极不同。

司马迁称赞叔孙通因时而变,为大义而不拘小节,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司马光则指责叔孙通制订礼乐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又认为他对汉惠帝建原庙的建议是教导汉惠帝文过饰非。

在不同的期不同人的口里,叔孙通一会是“君子”、一会是“小人”,这就竟是这么回事呢?笔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给他们盖棺定论,说其或是“君子”、或是“小人”,这显然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显然是不符合人物多面性的。

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可能具有复杂性,若仅就其一点而窥视全貌,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在评价人物时,往往断言某某人是“君子”,指责某某人是“小人”,似乎没有考虑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

故而,笔者以为,所谓道德上的指责,总是最简单又最无意义的,毕竟,将人物简单地贴上“君子”或“小人”的标签,是对人性复杂状况的漠视。

既然如此,笔者今天为何还要探讨叔孙通的“君子”“小人”问题呢?很简单,其实我就是想通过分析,驳斥简单定论对叔孙通“君子”或“小人”之争的言论。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叔孙通,既是“君子”,也是“小人”。

理由如下:首先,跃入我们眼帘的叔孙通形象,是一个最善于见风使舵,虽标榜儒生,却信奉光棍不吃眼前亏的人。

历史趣谈:叔孙通 因溜须拍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历史趣谈:叔孙通 因溜须拍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叔孙通因溜须拍马竟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导语:刘邦手下能人良将众多,出谋献计溜须拍马者更是不计其数。

但有一人虽然当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综合最后结局你会发现此人显得异常特别。

此人
刘邦手下能人良将众多,出谋献计溜须拍马者更是不计其数。

但有一人虽然当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综合最后结局你会发现此人显得异常特别。

此人其实很聪明,曾多次抛弃信仰、改变立场,甚至为了迎合刘邦,连代表身份的衣服也不敢穿,改成平头老百姓的装束,在汉营小心翼翼,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看起来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实人,却在关键时刻崭露头角,在合适的机会凭一两件事扬名立万,不但生前得到刘邦、吕雉等人的宠信,就是死了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最后都成了名垂千古的圣人。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
没错,他就是叔孙通,先后当过侍诏博士、博士、奉常,最后官至太常、太子太傅,号稷嗣君,以后被司马迁称为一代儒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他,儒学也许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就消亡了,因为当时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都很看不起儒学,认为儒学不过是虚妄之说,没有实际用途。

叔孙通是鲁地薛县人,薛县就是现在的山东藤县,鲁是儒学的发源地,因此叔孙通很精通儒学,秦朝的时候,就因为精通儒学被招进朝廷,封了个侍诏博士,过去的博士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顾问吧,顾问而且还是侍诏,等候君王的召唤,地位显然是很不起眼的。

大家都知道,秦朝主要依靠法学治国,对儒学一向都看不起,当时掌权的赵高、李斯都是法家的崇拜者,叔孙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官,身份自然非常尴尬,可他也聪明,进朝廷后一看这种情况,于是立刻抛弃信仰,对自小学到大的儒学只字不提,张口闭口都是法家的道理,
生活常识分享。

叔孙通制定朝仪

叔孙通制定朝仪

叔孙通制定朝仪大师风范--司马光评叔孙通制定朝仪(臣光曰16)刘邦嫌秦朝的条条框框太多,不但尽废有秦之苛法,也将朝堂上必要的礼仪约束一并废去。

这样一来,朝臣无有规矩管着,就有点乱。

比如正经的议事场合,竟有大声喧哗者。

宴会场合,喝酒也没节制,有酒必喝,喝则必醉,进而耍起酒疯。

有极个别很不自觉的同志,酒劲一上,想起自己的苦劳大大的,受赏却是小小的,感到委屈,竟至于拔剑击柱,肆无忌惮地豪哭。

刘邦看看这实在不成体统,又一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儒生叔孙通乘机说,让我来试定一套朝堂礼仪如何。

刘邦同意,但前提是难度易数不能太大,首先我得学得会。

于是叔孙通就去山东招来个儒生,连他的弟子,一共百余人,还在朝臣中挑选了一些粗通文墨之士,就开始排练。

叔孙通这个体系差不多是照搬秦朝的,而秦朝的宫廷礼仪则是吸纳六国的长处精炼而成。

排练得差不多了,请刘邦来看首演。

刘邦高兴地说,这个我会。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落成。

叔孙通奉命将排练成熟的朝仪搬上朝堂。

于是肃静,众臣按班就部,静候阶陛之下。

忽闻一声霹雳--“陛下驾到” ,刘邦坐御辇,由侍卫抬着出现在殿堂之上,并且安座(此时胡床还没出现,也就不会有龙椅)。

众臣依次“埋伏”在各自的位置上,只允许头仰着,依次向皇帝称贺。

礼毕,不许喝醉的酒--“法酒”众臣又依次起身向皇帝称贺。

负责监察的御史将有违礼数的官员一律逐出殿外。

这样,酒终九巡,大殿上没一人敢吭声,遑论喧哗了。

刘邦巡视仆服的众臣,这才体会到当皇帝原来如此之派,不觉龙心大悦,当即提拔叔孙通为“太常” 九卿之一,赏金五百斤。

司马光“臣光曰”第15 篇评论了此事,但一开口就批了二个人。

一是批叔孙通小器,只简礼的皮毛作文章,只懂得趋时媚俗,弃礼之大用于不顾,以至礼的实质精神没传下来,倒传了“糠粃”,想来都心口痛。

批刘邦不学无术,好好的古典文化不学,却学这没用的快餐文化--他要叔孙通搞简单一点,便是将礼定位在繁文縟节上。

要真心诚意请个大儒来当老师,真正学到先王之礼的本质精神,汉初的规模气象,或可还要抬高一个层次。

帝王让大臣无须多礼的描写

帝王让大臣无须多礼的描写

帝王让大臣无须多礼的描写关于君臣之间的礼仪最早出现在东周。

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都有一个名义或者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也就是奴隶社会里的君王,封建社会里的皇帝。

君王的出现对应的便是臣子的诞生,这样的关系一旦产生,意味着君臣礼仪诞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非常完善的礼制,虽然这种礼制的产生是为了祭祀。

说到底礼制的产生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是统治者为了统治手下的臣民所“发明创造”的产物。

并且治理一个国家的法制,也都是在一点点地完善和发展礼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近几年,清宫剧非常盛行,在这些清宫剧里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关于清朝的礼仪是:臣子在拜见皇帝的时候需要行跪拜叩头之礼。

并且如果你去翻看清朝的有关文献的话,也的确是这样。

因此这样就会给人造成一个非常片面的印象:古代的君臣之间,所行的都是跪拜叩头之礼。

其实不然,中国君臣之间的礼仪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的,在一个时期以前君臣之间并没有这么重的礼。

从东周到汉朝,君臣之间的礼仪,不存在“下跪”。

在下跪之礼出现之前,君臣之间最隆重的礼仪便是"拜礼"。

其实在汉朝建立以前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君臣之间的礼仪并没有那么重,甚至可以用随便来形容。

这个时期的臣子在君王面前畅所欲言,与后世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举几个简单的事例第一个例子:魏文侯去见段干木的时候,为了把他收为己用而表示自己的诚意的时候,就算站的非常累也不坐下来休息。

等到回去见翟黄的时候,就箕踞于地跟他说话,翟黄对此表现的非常不高兴。

魏文侯对他的提出的这点不满丝毫不客气地反驳了回去。

其实单只从这个事例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在那个时期,臣子是可以在君王面前畅所欲言而不担心得罪君王的。

甚至于,魏文侯身为一国之君,在求才的时候还将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

这个情形跟后来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有点类似,都是以放低姿态来彰显自己的诚意。

《肝脑涂地》成语典故

《肝脑涂地》成语典故

《肝脑涂地》成语典故汉高祖刘邦刚刚平定天下,就下令让儒生叔孙通制定朝廷上的礼仪。

叔孙通召集了鲁地的儒生三十多人,和他一起制定朝廷礼仪。

这些儒生有的说:“古代的君王及大臣们都很朴实,后世却渐渐奢侈,无法学习古代的制度。

”叔孙通说:“你们真的是鄙陋的儒生啊,不懂得时势的变化。

”于是,他就和征招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长安,在野外祭祀路神,准备演习礼仪。

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一下了。

”皇帝就去视察他们演习的情况,让那些儒生模拟朝拜皇帝,有的儒生在演习过程中还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叔孙通说:“礼乐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古代的制度是不能效法的。

”接着他又重新演习了一遍。

汉高祖刘邦也去观看了演习,他非常高兴,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滋味。

”于是命令群臣都去学习这种礼仪。

过了七年,汉高帝刘邦驾崩,长乐宫落成,高祖的葬礼和祭祀宗庙的仪式、以及其它的礼仪,都由叔孙通制定完成。

孝惠帝即位,认为叔孙通制定的仪式繁杂,就把其中的很多礼仪都废掉了。

但惠帝也提拔了叔孙通做了太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育的官职),并赏赐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出宫后,把五百斤黄金分送给各个儒生。

这些儒生都很高兴,说:“叔孙先生真是大圣人,知道当世的事理。

”此后,公卿们经常嘲笑叔孙通,但惠帝赞赏他的谦让精神。

叔孙通看到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就称病辞职,回家养老。

汉景帝即位后,任用叔孙通的儿子做了太子的老师。

成语“肝脑涂地”由“头会箕敛,以供军费,犹不足者,遂斩胥靡,曰‘为将者死,官爵为红,亲危为辱。

’或截轪踞,椎釜鬲,曰‘敢有议社稷者死’。

故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演变而来。

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在近代,有许多人用“肝脑涂地”来形容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中国军人和民众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合理秩序下实现个性的例子

在合理秩序下实现个性的例子

在合理秩序下实现个性的例子
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汉朝建立后第五年,由于国家的创立者刘邦本身并非出身自王公贵族阶级,年轻时没有机会参与任何诸侯国或秦朝的朝廷仪式,又嫌厌繁琐的法规,于是“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而后由于汉朝的诸侯、廷臣,大多数都以战功出身,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在朝廷内举动进退。

结果每逢朝廷群臣聚会,他们常出现“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丑态。

此时原为秦臣,后来投降刘邦的叔孙通,察觉到刘邦受不了这样的状态,遂提议刘邦建立严格的朝廷礼仪。

刘邦答应了。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

”叔孙通很清楚,儒家的思想是最适合建立秩序的。

一个月后,叔孙通为刘邦准备了一场壮观又严肃的礼仪。

当天,在整场礼仪进行的严肃气氛中,“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

一些仍然闹事的大臣立刻被御史拉走离场。

如此,诸臣“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典礼结束之后,刘邦在喜悦之际不禁喊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后来的王朝也仿效汉朝,以根源于儒家的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国社会和国家运作方式的基础,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但是,这套封建社会的传统秩序并没有较多去考虑人的个性和自由,这与儒家思想的尊卑贵贱理念是分不开的。

孔子曾提出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孔子还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于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传统社会,每个人牺牲部分个性和自由,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整个社会的秩序就能得到保障,社会也能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邦与叔孙通中国人自称汉人或被称汉人大概是从汉朝开始。

汉朝的第一个皇帝叫刘邦,是为汉高祖也,这个大家都知道。

据听说这位祖字辈儿的皇爷有流氓本色,是本色流氓。

起初我不太相信这个说法,中国人说话不靠谱的历史源远流长,真一句假一句的,看着很伤脑细胞。

翻了翻相关史料,看了看刘邦的生平事迹,知道了此人在年轻的时候做过沛县的泗水亭长,说是相当于今天的片警警长,果真如此的话,说刘邦是一个流氓,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即使不是流氓,当了警察也就差不多是了。

细看刘邦的行为举止,觉得跟今天的流氓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曾经打过黑扫过黄,让失足的妇女游过街示过众,也没有过俯卧撑或躲猫猫的劣迹,更没有配合地产商人强拆过谁家的房子,也没有砸过小商贩们赖以谋生的摊位,这怎么能算是流氓呢?说刘邦是一个流氓,我觉得史家定论不公,冤枉人了。

这汉高祖,其实是一个无赖。

无赖不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因为无赖的举止有的时候挺可爱的,宋朝大词人辛弃疾有首词,说他在乡下闲散时的幸福生活,与孩子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其中有一句就是:最喜小儿无赖!关于刘邦的无赖行径,有这么几件事说得活灵活现。

第一件是在他任沛县的泗水亭长的时候,吕雉的父亲过生日,这吕雉就是后来的吕后。

因为吕雉的父亲是沛县县令的好朋友,刘邦自然要去凑个热闹,也许能顺手拍下县令的马屁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只是这刘邦囊中羞涩,一个铜子也没有!都说半分钱能难倒英雄汉,切记,难倒的都是英雄汉,刘邦的干活,英雄汉的,不是!他是一个无赖。

人家是脸皮厚吃个够,居然虚报了一笔贺寿的礼品,堂而皇之地入席而坐,左一口菜,右一口酒,东一嘴鸡,西一嘴鸭,就看他得瑟了!也许你会说:真不要脸!我觉得从这件事儿上,可以看出来,刘邦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吕雉的父亲在当时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闻听此事之后,先是震怒异常,而后大喜过望!这么不要脸的人,要是当不上国家领导人,还有天理吗?!于是乎,当机立断,不顾妻子的反对,决定把小女吕雉嫁给这个叫刘邦的无赖汉!老爷子认准了,此人前程远大,不可限量!刘邦的无赖品质还有一件事可以说道,在跟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有一次被霸王的兵将打得狼狈逃窜,刘邦与他老婆吕雉同乘一辆马车,一路狂奔,恨不得能有多快就跑多快,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后面的追兵却是锲而不舍,步步紧逼。

此时的刘邦,急中生智,一脚就把他老婆吕雉从马车上给踹了下去,然后挥了挥手,还来了一句英语:鼓捣辣客!就这么着,刘邦利用他的结发之妻为自己的成功脱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刘邦的无赖嘴脸还有一次更精彩的表演,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霸王项羽把刘邦的老爹给逮着了,霸王以为奇货可居了!一般人肯定会这么想啊,你老爹在我手里了,我随时可以宰了他,你还跟我较什么劲啊?他给刘邦写了一封信,说你家老爷子在我手里了,我正琢磨着是把他做成刺身生吃了好呢,还是把他当羊肉给涮了火锅,最后还能喝完肉汤!刘邦很快就给了回信,是这么回复的:咱俩可是磕过头的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爹也是我爹,简单的说,是咱爹!你想怎么着吃了咱爹都不是问题,但是,你不能把我这个兄弟给忘了,有福同享是咱曾经的誓言,你吃肉不能给我喝汤,你看着办吧!刘邦给项羽的这个回信,把个西楚霸王看得是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让这位盖世英雄抬望眼,仰天长啸:我怎么遇到了这么一个王八蛋!楚汉相争的结局大家都知道,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刘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大汉朝!当了皇帝的刘邦按说应该是踌躇满志,得意洋洋了吧?不是那么回事儿,他很郁闷!这是为什么捏?有一个原因,就是帮助刘邦打下江山的那帮功臣们没什么规矩,每次刘邦召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既是不磕头,也不下跪,说起话来也没个分寸,有的还直呼刘邦的外号,刘二狗,这是刘邦的小名,属于国家机密的,这帮人就这么嚷嚷着,成何体统?但是刘邦也一筹莫展,他知道这帮孙子都没文化没素质,可怎么办呢?就在刘邦犯着郁闷的时候,走出来一个人,他要为君王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这个人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绝对可以这么说!此人叫叔孙通,是个儒生。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此人最大的成就是以武力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群雄争霸的局面。

在秦始皇生前,做了一件事情,始终为后来的史家和学者所指责,特别是儒棍们,每提起这段子,都泪眼婆娑的,好像曾经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受过天大的委屈。

这件事情史称“焚书坑儒”。

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觉得“焚书坑儒”这四个字是后世的儒棍们栽赃给秦始皇的。

不错,秦始皇是烧过书,也坑过人,但是,被坑的一定不是儒生!我认为在当时秦始皇坑的人里面,有一种人是异见人士,这些人的政治见解和治国主张与秦王朝的基本国策和既定方针相左;还有一种人就是江湖术士,因为他们告诉秦始皇可以让他长生不老,最后秦始皇认定了这就是一群骗子!总之,秦始皇“焚书”或许是真的,“坑儒”却一定是假的,这是一起错案,千古奇冤!你想啊,持不同政见,与君王唱反调,儒生们不是这罐儿里的虫子!有人认为我这是异想天开,胡说八道。

我告诉你,在秦始皇病逝之后,秦二世主政的时候,儒生叔孙通就混迹于庙堂之上,腆着一张狗脸领取秦朝的俸禄。

秦二世,名字叫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之一,始皇帝病死之后,在赵高的阴谋策划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此人不仅是个傻逼,还是个混蛋!“指鹿为马”的典故就出在他当朝主政的时候。

在中国,再傻逼再混蛋的东西,只要被推上天子的位置,就没有不英明的,没有不睿智的。

因为在中国,没有最傻逼最混蛋的,只有更傻逼更混蛋的,而且一眼望不到边。

有人自作多情地称呼秦二世为胡哥,结果都被灭了九族,我骂他们一句傻逼并不为过。

那秦二世,十几位骨肉兄弟都被他给灭了,你丫的左一个胡哥右一个胡哥的叫唤着,算他妈老几啊?最后,胡哥成敏感词了!话说在某一天,秦二世召开了一个御前扩大会议,儒生叔孙通也参加了,此时这丫的在秦王朝里的官职是待诏博士。

在会议上,负责首都咸阳安全保卫工作的大臣汇报了关于在京畿重地实行菜刀实名制之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帝国上下一派祥和的大好局面,此发言有三十分钟,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了六十八次。

秦二世有点腻烦了。

因为下面的臣子们都是指鹿为马的主儿,清一色的王八蛋!他们除了歌功颂德,溜须拍马,就没有什么其它说词儿,时间长了,没有不腻烦的!秦二世咳嗽了一声,说:各位爱卿,你们要是没有别的说道儿,咱这会议就到这吧!明天用始皇帝统一了的文字向全国发个通告,可以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就在这个节骨眼,有一位不长眉毛的臣子站了出来,说:臣有一事禀报!秦二世是一双三角眼,黑眼珠不大,但非常聚光,看你一眼,能让你心里发毛,起一身鸡皮疙瘩。

他扫了一眼这个臣子:说吧!这位不长眼眉的臣子战战兢兢地禀奏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造反了!话音未落,秦二世的大脸蛋子已经沉了下来,一双三角眼投去冷冷的目光,森然问道:你是哪个部门的?你代表谁在说话?就这两个问号,把满朝大臣都吓坏了!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秦二世胡亥这人听不得半句不中听的话,但凡只言片语不如他意,就要杀人!此时,下面的几位儒生开始献腰子了。

只见有一位儒生博士趋前说道:“人臣不该有任何叛逆的念头!若有,就是谋反,就是罪该万死,理应得到王师讨伐。

”你瞧见了吗?这就是儒生的嘴脸!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让秦二世的脸色有所好转,因为丫的听贯了甜言蜜语,只喜欢阿谀奉承,听到有人说“造反”二字,他感觉特别刺耳,顿时变颜变色,勃然大怒!此时,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就在此关键时刻,儒生叔孙通博士闪亮登现场了!当时叔孙通是这么发言的:“吾皇请息雷霆之怒,臣以为诸生之言统统的是胡说八道!现在天下定,海内一,兵器销,上有英明天子,下有忠臣死士,更赖国家法度维系,哪里还有人敢起造反的念头呢?大泽乡事件,显然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挑唆而起。

但是,吾皇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这根本不足挂齿!当今盛世,和谐是主旋律,任何不甘心失败和灭亡的反动势力都会在大秦帝国的威武之师面前化为齑粉!”就这番话,顿时把秦二世说得眉眼生花,喜笑颜开!等秦二世主持的这个团结、成功、胜利的大会结束之后,在散朝回家的路上,有人指着叔孙通的鼻子破口大骂:你知道什么叫不要脸吗?今天你可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阳奉阴违!什么叫文过饰非!什么叫厚颜无耻!什么叫曲意逢迎!什么叫装你妈的逼!面对这些责难,叔孙通不置一词,坦然受之。

回家之后,门下弟子也表示对他在朝中的举止难以理解,说咱太丢人了!叔孙通告诉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们:丢人比丢命好!我告诉你们,生存权是第一人权!他老婆在一旁听见了,耻笑他道:你那叫不要脸!叔孙通之乎者也一番之后,用带有非常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郑重宣布:我比他们要脸五倍!他老婆呵呵一笑,说你丫的怎么算出来的啊?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天下人群起呼应,用武力统一起来的大秦帝国瞬间分崩离析,化为烟尘。

大秦王朝是没得混了,大活人不能被泡尿给憋死,总得找个饭碗子啊!那叔孙通一个完美转身,带领几十位儒门弟子投到了刘邦的脚下。

有位弟子磨磨唧唧地对叔孙通说:老师啊,大秦帝国尸骨未寒,咱这一眨巴眼就改换门庭,别人会骂我们没有操守吧?出门不好意思跟熟人打招呼啊!叔孙通眼珠子一瞪:什么叫操守?谁教你练过操守的功夫?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儒生有过他妈的操守?不能否认的是,这叔孙通是个聪明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鸡贼的那种。

他投奔刘邦的时候,楚汉相争的胜负已现端倪,丫的认为自己出山的时机到了,这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

最初叔孙通去见刘邦的时候,宽袍大袖,峨冠博带,这让刘邦十分反感,心中不快。

叔孙通察言观色,便心知肚明,以后再见刘邦时,劲装短打扮,一副刘邦家乡人的模样。

刘邦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觉得这人真他妈的懂事儿!真他妈的靠谱儿!在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时候,叔孙通跟他带来的那帮儒生们没起过什么作用,刘邦从心里也没指望着他们能做什么,甚至打心底里就没瞧得起这帮人:你们有什么鸟用啊?有一次刘邦尿急,来不及出去找旮旯了,看见有个儒生坐在眼前,脑袋上的博士帽是个大好容器,一伸手就摘了下来,当尿壶用了。

这就是刘邦对儒生的态度。

那些跟随叔孙通前来投奔刘邦的人瞧着这举动,心里直打小鼓,曾忐忑不安的问叔孙通:咱跟这位四六不懂的主儿混生活,有出头之日吗?叔孙通告诉他们:你们就安心练好自家本事,是金子,总会放光的!是包子,总会有褶的!再把话说回来,刘邦做了皇帝,觉得也没意思,满朝文武是一群混不吝的东西,一点规矩也没有,上朝面圣大呼小叫,这他妈算什么事儿啊?正当他为此事犯着郁闷之时,叔孙通出来了。

他告诉刘邦:我知道您不快乐的原因,我有办法让您快乐起来!听叔孙通这么说话,刘邦这才用正眼瞧他一次,以前就没有过!他问叔孙通: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快乐?你可以让我快乐起来?叔孙通坚定地表示:这个是百分之百滴!刘邦再问道:你怎么能让我快乐起来啊?叔孙通告诉刘邦:用儒学!刘邦想了想,问道:什么是儒学?叔孙通之、乎、者、也了一番,刘邦没明白,呵斥道:少你妈的废话!我问你什么是儒学?用人话讲!此时的叔孙通站起身来,整衣理冠,噗通一声,双膝着地,三拜九扣,匍匐不起!他实际行动告诉刘邦:这就是儒学!汉高祖刘邦,那是何许人也!看到眼前这活生生的一幕情景,茅塞顿开,他是哈哈大笑:原来这就是儒学!就是他妈的下跪的学问!刘邦给了叔孙通一个月的时间,让他带领他的弟子们在郊外排练礼仪,经过反复的斟酌、讨论、修改和演习,最后将朝仪拟定就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