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下册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97-2003 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 主义对世界的 重新瓜分 。 • 7、《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又 回到一战前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美国 •为 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 方便; • 三、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使国 际关系趋于缓和,但这一体系极不稳固, 掩藏着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帝 社会主义 国主义与 之间的矛盾,因 而体系不能长久维持;
• 会主义国家,打破了 资本主义 一统天 下的局面,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 • 四、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 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 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③ 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实施的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政权的存在受到严重威胁; • 2、实施的目的 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 •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 ①农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上
• 二、新经济政策: • 1、背景:进入和平时期,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目 进入社会主义; 的 。 • 3、提出: 1921 年,俄共第十次 代表大会作 出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
• 4、内容: • ①农业: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税余粮 归自己支配; • ② 工业:决定把中小企业退还给原来的业 主,允许私人和手工业的发展。 • ③ 商业:国家对家产品的垄断改为自由贸 易,实行商品买卖,同时废除实物配给制。 • 5、特点:允许 并存,大力发 多种经济 展: 。
• ⑤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2、十月革命的胜利: • ① 时间: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列宁 • ② 主要参加者 。 • ③ 胜利的标志:赤卫队占领冬宫;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④结果:推翻了: 。 •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 1、成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
列宁 当选为主席;
• 4、体系的作用: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 在西方的关系,确立了它们 • 在 欧洲、西亚和非洲 的统治秩序; • 5、对巴黎和会的评价:没有解决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且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 国之间的矛盾。 • 6、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决定将 原 德国 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洲 湾租借地让给 日本 ,此举激起中国人民 强烈抗议,爱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 的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 二、二战的爆发: • 1、爆发的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 展不平衡; • 2、爆发的标志: 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 ,英法对德宣战。 • 3、法国的灭亡: 1940 年4、5月间德国 占领丹麦、挪威,6月占领法国。 • 4、“不列颠之战”①时间: 1940年。 ② 交 英国、德国 战双方: ③ 结果:在 邱吉尔 的领 导下,英国人民最终粉碎了希特勒的入侵 图谋。
• 交余粮和其他农产品; • ② 对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 • ③ 禁止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工业 品的定量配给制; • 4、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 财力、物力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要贡献; • 5、消极作用:到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 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 而进一步加强,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2、采取的革命措施是: ①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② 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人民获 得土地 ③ 退出 第二次 世界大战; 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使俄国 人民摆脱了 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也 给全世界 无产阶级 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前 进的道路。它在占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 上建立了 无产阶级 专政的社
• 5、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资 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引发了各国严重 政治危机 。 •的 。 • 6、各国不同的应对危机的办法:美、英、法的 办法是通过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和调整 。德、 意、日的办法是 。 建立法西斯专制 • 二、罗斯福新政及其意义: • 1、背景:经济大危机的严重打击,引发了政治 危机 消除经济危机 • 。2、罗斯福新政的:① 直接目的: , ②根本目的: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 。
3、新政的内容:① 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 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② 兴建公共 工程, 增加就业机会 。 • 4、新政的特点:加强 。 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5、新政的历史意义:① 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 复过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 ②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和加强了美 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③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 加强;④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商品经济
• 6、意义:使苏俄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正 确道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尝试。 • 三、苏联的建立: : 1922年12月 • 1、时间 。 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 2、组成: 。 四、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 1、 1925 年苏联制定了工业化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弊端): • ①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于苏共党中央及中央的 最高领导机构,领导干部由上级委派,终身任职, 不受群众监督,党政不分,民主法制建设被忽视, 易于滋生个人崇拜和官僚腐败现象;② 经济上: 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 片面发展 、 严重滞后经 济效益低下,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 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我们的教训: • ①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 轻工 业的发展; • ②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 也抓产品;
•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 一、凡尔赛和约: • 1、巴黎和会:(1)召开的目的:按照战 后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 围,扼杀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 。 • (2)时间:1919年1月8日-----1919年6月 28日。 •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 )。 • 是 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 。 (4)和会的实 质: 瓜分殖民地及势力范围 。
• 3、协定的内容:① 将苏台德区以 • 及捷克斯洛伐克 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 割让给德国;②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日 内交出上述地区。 • 4、绥靖政策的实质:是想用牺牲欧洲一些 中小国家来满足德国的侵略野心,以求与 希特勒达成妥协,从而将侵略矛头最终引 向苏联,达到削弱和灭亡苏联的目的。 • 5、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害怕战 争,把祸水引向苏联。
• ⑤ 新政在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历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 • 6、评价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 • 变 资本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 局部调整,虽然使美国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不 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 • •
• •
• 第5 课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一、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 1、建立的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1922 2、建立的标志: 年,法西斯 党向罗马进军, 在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 建 立独裁政府; 二、德国法西斯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激 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一战后,协约国强加 给德国的屈辱性条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 复仇情绪;
中华书局版
镇雄县林口民族中学:张愿军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 ①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阶级矛 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反战情绪高涨。 1917 年 3 月 ② 时间: ; ③ 结果:推翻了 沙皇政府 ; ④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即 和 。
• 第6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一、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 • 1、慕尼黑会议召开的背景:德、意、日结 成“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后, 气焰更加嚣张。法西斯德国扩军备战,吞 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 克。 • 2、经过: 1938 年,德、意、英、法四 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 慕尼黑 召开会议。签 订了《慕尼黑协定》。
• 第4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1、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私人所有制 之间的 矛盾)。 • 2、直接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劳动人 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下。 美国 • 3、导火线:1929wk.baidu.com 股票暴跌。 • 4、经济危机的特 • 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
• 6、绥靖政策造成的影响:纵容了法西斯德 国的侵略气焰,助长了它进一步发动侵略 战争的野心,从而加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了 。 • 7、绥靖政策的表现:① 1931年日本侵法 西斯的侵占中国东北;② 1935年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③ 1938年德国吞 • 并捷克斯洛伐克 。④ 1938年9月英法再次 与希特勒妥协,签订 《慕尼黑协定》 ,标 志着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 ③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 广大人民的利益,; • ④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 • ⑤ 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 • 强 民主法制建设 。 • 4、苏联的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 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 制定适合自己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要重工 业、轻工业和农业 协调发展,要切实保护 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2、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 ① 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 国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范围内为不设防区 • ②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 • ③ 废除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 • ④ 原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 ⑤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支付战争赔款; • 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1919----1920年协约 国先后同战败国签订和约,这些和约 • 和 《凡尔赛和约》 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8 年到 1937 年实施两个五 • 2、从 年计划,结果使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 农业集体化运动 • 3、1937年 结束,消灭 了农村的剥削制度,为 工业化的开展 提 供了必须的粮食和相当数量的奖金积累。 • 五、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 1、形成的标志: 1936 年通过苏联新宪 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 形成,这种体制被称为 ;
1936 年广田弘毅上台。标志 • 3、标志: 着以天皇为核心的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体制 基本形成。 • 四、轴心国集团: • 1、形成: 1937 年,德、意、日结成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 • 2、影响:世界面临法西斯的进攻,局部战 争四起,世界和平面临威胁;
1933 • 2、建立的时间: 年。 • 3、建立的标志:1933年 希特勒 上台执 政 ,同时也标志着 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 成; • 4、纳粹暴行:① 制造国会纵火案,以此 嫁祸 共产党 ; ②掀起迫害 犹太人 的狂 潮; • 三、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 1、建立的背景: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导致 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日本军部 。 在
• • • • • • •
7、国际联盟的成立(国联):时间: 。 1920年1月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1、召开的背景:一战日本在亚洲的扩张损害 帝国主义国家 了 的利益,美日矛盾出现。 2、召开的时间: 1921年11月 。 美国、英国、日本 3、操纵国: 。 4、目的:确立帝国主义在 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的统 治秩序,缓解美日等国的矛盾; • 5、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四国条约》、《五国 公约》和《九国公约》共同构成帝国主义统治远 东太平洋地区的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