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晋时期文人的文学创作——以经学和辞赋为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多变的时代,政治分裂,战乱频繁,但是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诗歌、文言史学、绘画等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化名流。
一、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具有很强的个性和特色。
在这个时期,民歌和乐府诗基本上消失了,唐诗以前的诗歌模式也已经不再流行。
取而代之的是高度自由的诗歌形式,骈文、文赋、七言律诗等都被广泛采用。
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为著名。
这篇文章用典、用情娴熟自如,作品不但成为文艺评论的典范,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
而在文学批评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创了“文赋”一类的文体,这种文体对严谨的写作素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都借助这种文体来推动自己的写作。
二、文言史学文言史学始于战国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完善和独具特色的文学体系。
这个时期的史学家强调文言语言和史实是等价的,而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主要目的。
他们认为,通过史实的讲述,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士人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全面展现。
其中,班固最为著名。
他的《汉书》概述了汉朝五十一年的历程,内容极其广泛、详尽,成为一部下达多种意义的历史文献。
此外,唐朝的褚遂良和朱熹的《资治通鉴》也是魏晋南北朝文言史学的代表作。
三、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在东晋时期,山水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画家,如顾恺之、郑道传和文同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风格逐渐转向个性化和多样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绘画形式的与以往的传统样式不同,越来越强调画家的个性因素和精神追求。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和人文色彩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诗歌、文言史学和绘画都是表现当时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纪录。
现代人可以通过这些文化遗产,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从中获得对当下文化接受的领悟和体验。
中国古代文学第八章_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剖析
四、南朝的“文笔之辩”
1.刘宋颜延之: “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 记则笔而非言。” 2.刘勰《文心雕龙· 总术》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也。” 3.梁· 萧绎《金楼子· 立言篇》: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 会,情灵摇荡。”
陶渊明的辞赋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 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 浓厚,富有诗意。 《闲情赋》 与同时代相一致的文采
魏晋辞赋的创作特点
魏晋辞赋内容丰富,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 赋作者于一身,辞赋创作日益抒情化、小 品化,辞赋的功能从 “体物” 逐渐转向 “体物写志”,标志着诗赋交融的深化。 写作上更加骈偶化,讲究辞藻。如潘岳、 陆机等人的辞赋。《文赋》(骈文的基础)
王粲《登楼赋》
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 怀乡思归,渴望太平 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曹植 《洛神赋》
主题构思与 宋玉《神女赋》不同,是对传 统题材加以转换的典范。 《神女赋》借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 意在讽喻君王不可贪变美色 《洛神赋》描绘对洛神的追求与幻灭过程, 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 破灭
(三)曹植的散文
慷慨任气,文采焕然 散文:《与吴季重书》 《求自试表》、 《求通亲亲表》、《与杨德祖书》
(四)建安诸子及其他散文名篇
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阮瑀、繁 钦、吴质、应璩等人。其共同特点为: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繁钦《与魏文帝笺》 吴质《答东阿王书》、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 建安文章写作趋势:增加了用典和骈偶的成分, 显得文采斐然。 Nhomakorabea宁寺的毁灭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知识点概要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这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羣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羣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结合作品理解魏晋时期,已不断有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出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等。
到了南朝,由于文学创作的繁盛,文学日益成为一个独立部门,文学观念也日趋明晰。
宋文帝开始立文学馆,与儒、玄、史三馆并列。
宋范晔著史单位文苑传。
这时发生的文笔之辨,更是一场关于文学界限的争论,这些无疑都对文学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加以形式主义文风的盛行,激起了一些进步文人的不满。
在这样情况下,刘勰、钟嵘继承了前人文学批评的成果,创作了《文心雕龙》《诗品》两部文学批评巨著。
它们都有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倾向,同时也把文学研究推到新的阶段。
《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对文体、创作、批评各方面都有系统的论述。
《诗品》品评了众多诗人的成就与风格,其序言论述诗的起源和发展,颇有独到见解。
这两部著作对后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
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游仙诗、玄言诗、宫体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诗体方面,五古更加丰富多采,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声律、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汉末魏晋时期的经学与辞赋(一)
汉末魏晋时期的经学与辞赋(一)【内容提要】汉末魏晋时期经学衰微,但在某些时期又显现出复兴的趋势,经学对文学的影响不绝如缕。
在经学文学观的影响下,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歌功颂德、匡时救俗的赋作。
建安时期,经学的余绪犹存,接绪两汉辞赋的传统,关乎美刺讽谕的赋作不少。
魏明帝时期的辞赋充斥着浓厚的尊君思想和谶纬成分。
晋氏受禅以后,经学复兴,歌功颂德之作不断涌现。
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左一隅,此时润色鸿业的辞赋仍然存在。
汉末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创作张扬个性,突出个人情感。
抒情赋的大量涌现与古文经学对个性觉醒的启迪作用关系密切,王肃之学重视亲情,经学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抒情赋的创作。
【关键词】经学;辞赋;美刺;缘情制礼经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哲学,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刻而广泛。
文学的发展与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经学式微,但并末消失。
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与经学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经学的发展轨迹中探讨其对辞赋创作施加的影响。
在当时的以美刺为目的的辞赋当中,以及在当时风行的抒情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见出经学影响的痕迹。
一、汉末魏晋时期经学的发展状况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今文经学作为官方学术在两汉时期一直处于学术思想的核心地位。
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势力逐渐增强,今文经学则日渐衰微。
古文经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求得朝廷的承认,往往从今文经学方面汲取某些成分,以适应统治者的要求。
这种学风从刘歆已经开始。
东汉时代的郑兴、贾逵、马融都是兼通古文、今文的经学大家。
马融的弟子郑玄融汇经今、古文学,遍注群经,成为通学派的大师。
三国时期的王肃也是一位通学派的人物,他遍注群经,形成“王学”。
混同今、古文的郑、王之学是汉末魏晋经学的主流。
汉末魏晋经学一方面打破经今、古文学的师承门户和宗派壁垒。
另一方面又删繁去重,简省浮词。
《后汉书·郑玄传》载:“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
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
用典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起到了凸显作品文化底蕴、丰富作品内涵、提 高作品审美价值的作用。同时,这种修辞手法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传统文化 和历史的热爱与尊重。
对偶修辞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辞赋中广泛运用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字词、句子乃至段落之间的对仗,使辞赋在视觉和听 觉上更具美感。
详细描述
对偶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辞赋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还突显了对称美和和谐美 的艺术追求。这种修辞手法在增强辞赋表现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
02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主题与 风格研究
政治主题辞赋
政治主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主题辞赋多以讽刺时 弊、抨击腐败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统治 和世风日下的不满。
表现手法
政治主题辞赋通常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借物言 志,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态度。
代表作品
如曹植的《洛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 等,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深刻 反思和批判。
象征修辞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象征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某一事物或人物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情和价值观念。
详细描述
象征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应用,使得辞赋在表现作者情感和观念的同时,更具深度和哲理性。 这种修辞手法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铺陈修辞
文学思想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深入探讨了辞赋 的文学思想,包括审美观念、艺术追求等 方面。
文化背景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还关注了辞赋产 生的文化背景,探讨了地域文化、宗教信
仰等因素对辞赋创作的影响。
比较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还采用了比较研 究的方法,将魏晋南北朝辞赋与其他时期 的文学进行比较,以揭示其独特之处。
魏晋时代的文学艺术
魏晋时代的文学艺术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大量文化、经济和政治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化和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文学艺术的巨匠。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魏晋时代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形式的新发展在魏晋时代,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不仅得益于社会的变化,更是因为文学形式的新发展。
在这个时代,文学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学形式。
魏晋时代的文学家们大量使用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创造出新的文学艺术表现方式。
其中,魏晋诗歌流派的出现堪称是整个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次成功革命。
魏晋时期的诗歌,通过超越汉朝时期的文学形式,特别是对五言诗进行了新的创作。
五言诗的作用远不仅仅停留于抒发诗人个人情感,而是在抒情的同时,将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融入其中。
有《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长恨歌》等名作问世,使得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日益稳固。
此外,魏晋时期民间故事文学也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形式。
隋唐以前中国民间故事文学,多采集小说类别。
而魏晋时期,则出现了更多的散文文学。
这些故事讲述的是人类生活的各种细节,有些则通过相对比较简单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
这些故事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对唐代以后的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学艺术表现的新高度在魏晋时代,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主要得益于魏晋文学家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更为深邃和复杂。
他们不再将情感和现实脱节,而是注重将自身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手法进行表现。
魏晋文化,对人性与“人性邪玄”的充分认识,使得文学家们的心灵更加深沉。
如曹植的《洛神赋》,描写性的美与自然的美的完美结合,让人倍感震撼。
而左思的《三都赋》,通过近乎狂风骤雨的笔触,刻画了政治、人性等现实题材的巨大冲击,堪称蕴含文化艺术深度和精神凝聚力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魏晋时期的文艺大师们还开创了新的文学表现手法。
这些表现手法既有文学形式的创新,也有文化意识、思想倾向的创新。
简析魏晋时期对赋的论述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简析魏晋时期对赋的论述李金金 成都师范学院摘 要: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魏晋时期,时人论及赋这种文体时,着意提高其价值,对 “丽”这种在前代被批评的艺术特征做了高度肯定,赋和颂这两种文体在这时也被区分开来。
关键词:魏晋;赋;肯定;丽;区分作者简介:李金金(1987.3-),女,汉,河南叶县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66-02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体裁,也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盛于两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体例也在不断变化,时人对这一文体的评价也在不断变化。
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赋这种在汉代颇受轻视的文体地位开始提高,其“丽”的艺术特征也开始被肯定,两汉时期混为一谈的赋颂在这时也被区分开来。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魏晋时期对赋这一文体的讨论。
一、对赋的肯定两汉时,时人虽致力于创作赋这种文学样式,但是这种文学样式在当时是被轻视的,两汉论赋者多认为赋是“淫靡不急之事”,对其持轻视的态度。
赋家本人在当时也被人轻视,赋作者“自悔类倡”。
《汉书•艺文志》中虽将诗赋这种最具文学性的艺术样式单独收入“诗赋略”,认识到了诗赋的独特性。
但在当时经学独尊的大格局下,实为“依经立义”,其最终目的还是将“诗赋”统一到经学大一统的格局中去 。
曹魏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代表,出于政治的原因,大力提倡文学,使得文学的价值、文人的地位大大提升,到了两晋时期,文才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才能。
在这种背景下,赋的价值逐渐得到肯定和高扬,这在当时的文学理论中有一定表现。
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奏议宜雅,书论欲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将文章分为四大类,并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章的价值大加赞扬。
他《与王朗书》中也说:“惟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若著篇籍”。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_500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第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 吸收外来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佛教文化、
匈奴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
2. 蠡纺文风: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辞赋和谶语为主要体裁,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真挚
的情感,文风较为奔放,反映了当时社会和精神生活的特征。
3. 论辩文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也兴起了一些辩论文学,比如司马迁的《资治通鉴》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一。
第二,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作
1. 《世说新语》:这是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由刘义庆编撰,记录了当时社会上的许多典故和佳话,被后人誉为“儒教之奇书”。
2. 《杂诗》:这是一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集,该诗集收录了当时不少优秀的诗人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多彩。
3. 《庄子》:这是一部道家哲学经典,作者是庄子,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受到了庄子的思想启发,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运用其中的典故和佳话。
这些
都表明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与趋向
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与趋向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化时期,它文学创作的趋向有着明显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文学创作以“清雅”、“逸趣”和“清高”为主要特色,这种文学风格有明显的气质和情调,有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高雅性格。
一、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背景魏晋时期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历史阶段,它涉及了三个朝代,曹魏、东晋和西晋。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诸如地方割据、四分五裂、战争频繁等现象极为严重。
这种社会背景下,文学创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清新的文学风格,这也是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趋向1、清雅清雅是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这种文学风格强调用简洁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学情感。
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字句也更加的精细,运用非常的细心。
这种文学风格气质清高,情调高雅,适合洛水边的生活。
2、逸趣除了清雅外,魏晋时期文学创作还强调“逸趣”。
这种文学趣味非常的富有,喜欢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给读者带来深刻而又有趣味性的观感。
这种文学趣味在当时备受欢迎,广受赞誉。
3、清高清高是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和境地。
它强调作品要有高度的思想追求和超凡脱俗的审美标准。
魏晋文学创作中的清高性格,与科举思想相违背,具有一定的反传统、抒发自我和革新的精神。
三、代表作品1、文学理论在魏晋时期,有很多文学家都投身到文学创作中去,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实践哲学体系。
其中庄子的“逍遥游”、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均为魏晋文学创作中优秀的代表品。
2、诗歌魏晋诗歌的创作形式非常之多,其中以乐府风格和新体诗歌为主。
乐府风格也称南北朝民歌,它是用汉乐府形式创作的一类文艺作品。
而新体诗歌则是一类新的诗歌创作形式,其典型代表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王安石的“蝉噪”。
这些诗歌形式都表现了魏晋时期文学创作的趋向和特色。
3、小品文魏晋时期的小品文是一种短小精干的文学形式,主要是以文人写作的生活、学术、民生、饮食、旅游、思想等为主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风格分析1. 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个时期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进行详细分析。
2. 文学流派的多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以下是几个主要流派的简要介绍: - 宫体诗:宫体诗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其优美华丽的语言和写意悠长的情感而闻名。
- 小品文:小品文是一种短篇散文形式,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注重挖掘生活中微小而深刻的感受。
- 古乐府诗:古乐府诗是由民众迅速反映社会真实情况和表达愿望的一种民歌体诗歌。
3. 文人墨客与士人之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与文人墨客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与对立。
士人注重礼仪和忠诚,他们更加关注国家大义及家族的荣辱。
而文人墨客则追求个性自由与艺术表达,他们以自我情感和审美追求为核心。
4. 文学主题的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与前代相比,在主题上有了明显的变革。
以下是一些新兴的主题: - 对世态人情的描写:作家开始注重对社会现实与人性弱点的反思。
- 对道德伦理问题的探讨:作家对儒家道德观念进行质疑,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思考。
- 个体意识与自我探索:作品中展示了更多关于个体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
5. 影响后世文学创作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形成的文学风格在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 “琅琊榜”传统:以“琅琊榜”为代表的魏晋小说,为中国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 反映社会现实:文学创作开始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
- 文人与士人的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与士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也影响了后来士人文化和文学发展。
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变革性。
在这个时期,宫体诗、小品文和古乐府诗等流派得到了广泛发展。
同时,士人与文人墨客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世态人情、道德伦理问题以及个体意识和自我探索等新主题的关注,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
展/示/联/家/风/采骈文辞赋对联2019.E I 骈文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文丨李牧童虽然辞赋是有汉一代之文学,但学者赵逵夫认 为,若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南北朝才是辞赋发展最 为充分和成熟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辞赋特色,首先是抒情化的回归,辞 赋的主流是风格清新的咏物抒情小赋。
其次,从语 言形式来看,辞赋的骈偶化很明显,出现了一种新的 赋体——骈赋。
从表现题材来看,纪游和两性情爱 主题的辞赋大量出现,并有不少同题赋作,诗赋合流 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赋作出现了五七言诗句揉 合的现象。
另外,这一时期也是辞赋理论的发展成 熟阶段,产生了像《文心雕龙•诠赋》这样系统化理论 化的学术著作。
究其成因,一则汉末以来的党锢之祸和黄巾起 义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整个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 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政局极不稳 定,文人士大夫人人自危,大都避谈政治,厌世自 保。
儒家礼乐那一套已经分崩离析,代之而起的是 老庄及佛教思想的盛行。
《晋书》中描述当时的社会 风气道:“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 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油为通,而狭节信;进仕 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 勤恪。
”儒家重视群体,老庄强调个体,个性的觉醒造 就了文学的自觉,抒情化的冋归成为了大势所趋。
而两性关系本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食色性 也”,两性情爱题材成为表现主题之一,也自在情理 之中。
其次,魏晋时期汉语声律学得到系统发展,尤 其是南齐永明之际,周顒、沈约等人倡导“四声八病”之说,并将其应用到诗文创作之中,对辞赋的骈偶化 乃至律化影响颇大(骈赋和骈文虽然都是骈偶化的 文字,但其主要区别在于,骈赋是有韵之文,而骈文 则是无韵之文)。
李调元曾说道:“永明、天监之际,吴均、沈约诸人,音节谐和,属对密切,而古意渐远,庾子山沿其习,开隋唐之先躅。
古变为律,子山实开 其先。
”(《赋话》)这一时期的辞赋发展,又可以大致分为建安正 始、两晋、刘宋、齐梁陈隋等几个阶段(按:学者叶幼 明的分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
展/示/联/家/风/采骈文辞赋对联2019.E I 骈文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文丨李牧童虽然辞赋是有汉一代之文学,但学者赵逵夫认 为,若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南北朝才是辞赋发展最 为充分和成熟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辞赋特色,首先是抒情化的回归,辞 赋的主流是风格清新的咏物抒情小赋。
其次,从语 言形式来看,辞赋的骈偶化很明显,出现了一种新的 赋体——骈赋。
从表现题材来看,纪游和两性情爱 主题的辞赋大量出现,并有不少同题赋作,诗赋合流 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赋作出现了五七言诗句揉 合的现象。
另外,这一时期也是辞赋理论的发展成 熟阶段,产生了像《文心雕龙•诠赋》这样系统化理论 化的学术著作。
究其成因,一则汉末以来的党锢之祸和黄巾起 义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整个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 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政局极不稳 定,文人士大夫人人自危,大都避谈政治,厌世自 保。
儒家礼乐那一套已经分崩离析,代之而起的是 老庄及佛教思想的盛行。
《晋书》中描述当时的社会 风气道:“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 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油为通,而狭节信;进仕 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 勤恪。
”儒家重视群体,老庄强调个体,个性的觉醒造 就了文学的自觉,抒情化的冋归成为了大势所趋。
而两性关系本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食色性 也”,两性情爱题材成为表现主题之一,也自在情理 之中。
其次,魏晋时期汉语声律学得到系统发展,尤 其是南齐永明之际,周顒、沈约等人倡导“四声八病”之说,并将其应用到诗文创作之中,对辞赋的骈偶化 乃至律化影响颇大(骈赋和骈文虽然都是骈偶化的 文字,但其主要区别在于,骈赋是有韵之文,而骈文 则是无韵之文)。
李调元曾说道:“永明、天监之际,吴均、沈约诸人,音节谐和,属对密切,而古意渐远,庾子山沿其习,开隋唐之先躅。
古变为律,子山实开 其先。
”(《赋话》)这一时期的辞赋发展,又可以大致分为建安正 始、两晋、刘宋、齐梁陈隋等几个阶段(按:学者叶幼 明的分法)。
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
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一、魏晋时期文化背景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美。
魏晋时期继承了汉朝的文学传统,同时受到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二、文学才子辈出在魏晋时期,文学才子辈出,各种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以曹操、诸葛亮等为代表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魏晋文学的重要代表。
三、诗歌成为主流文学形式魏晋时期,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以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作品为代表的乐府民歌流行一时,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同时,一些诗人也创作了宫廷诗歌,以歌颂皇室的荣耀和富贵。
四、散文的繁荣魏晋时期,散文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
以嵇康的《山行》、陆机的《吴都赋》等作品为代表的魏晋散文,追求自然真实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五、绘画艺术的繁荣在魏晋时期,绘画艺术也繁荣起来,成为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郎义的山水画和顾恺之的人物画为代表的绘画作品,追求意境深远和笔墨自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文人雅士的崛起在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文化艺术的主要创作力量。
文人雅士以文学才情和品味修养为荣,他们以才华和学识闻名于世,并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文人雅士的崛起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七、文学艺术的影响力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繁荣,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八、结语总之,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繁荣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艺术水平高超。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还是绘画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汉末魏晋时期的经学与辞赋_1
汉末魏晋时期的经学与辞赋【内容提要】汉末魏晋时期经学衰微,但在某些时期又显现出复兴的趋势,经学对文学的影响不绝如缕。
在经学文学观的影响下,汉末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歌功颂德、匡时救俗的赋作。
建安时期,经学的余绪犹存,接绪两汉辞赋的传统,关乎美刺讽谕的赋作不少。
魏明帝时期的辞赋充斥着浓厚的尊君思想和谶纬成分。
晋氏受禅以后,经学复兴,歌功颂德之作不断涌现。
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左一隅,此时润色鸿业的辞赋仍然存在。
汉末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文学创作张扬个性,突出个人情感。
抒情赋的大量涌现与古文经学对个性觉醒的启迪作用关系密切,王肃之学重视亲情,经学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抒情赋的创作。
【关键词】经学;辞赋;美刺;缘情制礼经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哲学 ,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刻而广泛。
文学的发展与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末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经学式微,但并末消失。
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与经学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经学的发展轨迹中探讨其对辞赋创作施加的影响。
在当时的以美刺为目的的辞赋当中,以及在当时风行的抒情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地见出经学影响的痕迹。
一、汉末魏晋时期经学的发展状况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今文经学作为官方学术在两汉时期一直处于学术思想的核心地位。
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势力逐渐增强,今文经学则日渐衰微。
古文经学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求得朝廷的承认,往往从今文经学方面汲取某些成分,以适应统治者的要求。
这种学风从刘歆已经开始。
东汉时代的郑兴、贾逵、马融都是兼通古文、今文的经学大家。
马融的弟子郑玄融汇经今、古文学,遍注群经,成为通学派的大师。
三国时期的王肃也是一位通学派的人物,他遍注群经,形成“王学”。
混同今、古文的郑、王之学是汉末魏晋经学的主流。
汉末魏晋经学一方面打破经今、古文学的师承门户和宗派壁垒。
另一方面又删繁去重,简省浮词。
《后汉书·郑玄传》载:“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
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魏晋南北朝文论与经学关系之探析
魏晋南北朝文论与经学关系之探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经学在文学思想中的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具有独立性和个性化,不再像汉代那样受经学的束缚。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开始多样化,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感受。
这种文学思想的独立性,使得经学的影响不再是绝对的。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开始涉及到经学的内容和意义。
文学作品中经常引用儒家经典,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经典中的内容,而是运用经典中的哲学思想来表述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这种运用经学的方式,不但使得文学思想更加丰富多彩,也使经学在文学思想中得到了新的应用和发展。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文学家也是经学家,他们既能够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能够深入研究儒家经典。
这些人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经学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和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想与经学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经学不再是绝对的支配者,但又不是完全被摒弃。
文学思想通过运用经学和建立独立性,以及经学家文学家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发展方向。
- 1 -。
魏晋时期的文人墨客与诗词创作
魏晋时期的文人墨客与诗词创作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时代。
这个时期以文人墨客的诗词创作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被诵读和传颂了千百年。
本文将从文人墨客对诗词的创作贡献、文学风格、诗词艺术特点和文学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魏晋时期的文人墨客与诗词创作。
一、文人墨客对诗词创作的贡献在魏晋时期,文人墨客的诗词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他们的创作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创新的艺术境界文人墨客推崇文学艺术的自由性和个性化,他们以脱离传统格律,创造新的韵律和押韵方式为乐。
他们的诗词抒写自己的情感,反映社会问题,探索生命的真谛,形成了自由、豁达、奔放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
2. 注重人文情感文人墨客的诗词充满了人文情感,他们关注人生,关注人类的情感与命运。
他们用自己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反映社会矛盾,批判社会陋习,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考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表达。
3. 推动了新诗派的发展文人墨客的诗词创作对中国古代诗歌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创作形成了以骈文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和以新诗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新诗派的代表人物陶潜、谢灵运等在魏晋时期佼佼者,他们推动了先秦以来文学艺术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文学风格文人墨客的诗词具有自由、豁达、奔放的独特艺术风格。
他们推崇文学艺术的自由性和个性化,追求人生的自由和艺术的自由,创造出新的韵律和押韵方式,使诗歌艺术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厚的内涵。
1. 暗示和寓意文人墨客在诗词中注重隐喻和比喻的运用,通过对事物象征和对意象暗示,加强了诗歌的意蕴和表现力。
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讲述了幻境中的桃花园,表达了在世俗纷扰中寻求田园避世的愿望。
2. 渲染氛围文人墨客在诗词创作中注重描写准确、妙趣横生,并通过运用音韵、意象、形象等手法,营造出清新、明快、幽寂的氛围。
例如,谢灵运的《神仙梦》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活泼的诗歌叙事,将人们想象出的弥天仙境,呈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魏晋南北朝文论与经学关系之探析
魏晋南北朝文论与经学关系之探析
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论与经学之间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与经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思潮对经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家们倾向于反对传统的经学观念,强调自由思考和个人创造力。
这种思潮的兴起与经学思想的僵化有关,经学家们过于依赖经典的文字,不能灵活运用,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
而文学家们则更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更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对经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其次,经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经学思想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定的变革和发展,经学家们开始重视对文学的引导和规范。
例如,儒家思想的“文明之道”强调写作必须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这也影响了当时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评价标准。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与经学关系也在文学批评方面得到了体现。
文学批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受到了经学思想的影响,文学批评家们开始更注重作品的道德性与伦理性,这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与经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这种关系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后来文学的发展。
- 1 -。
晋朝的诗词与文学作品赋辞与文学流派
晋朝的诗词与文学作品赋辞与文学流派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学艺术达到巅峰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诗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壮志的主要文学形式。
与此同时,晋朝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赋辞作品,并形成了多种文学流派。
本文将探讨晋朝的诗词与文学作品赋辞以及相应的文学流派。
一、晋朝的诗词作品晋朝的诗人才华横溢,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哲理。
其中,最为著名的诗人包括陶渊明、庾信、陶潜等。
陶渊明以他的田园诗脍炙人口,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深受后人喜爱。
庾信以他的辞章才华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陶潜则以他的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刻画了一幅幅富有哲理的诗画。
晋朝的诗词作品主题丰富多样,既有抒发个人感情的田园诗,也有咏史叙事的辞章。
此外,由于晋朝时期频繁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一些诗人也以写景抒怀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忧虑。
晋朝的诗词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词藻和深入的思考而闻名于世,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二、晋朝的文学作品赋辞除了诗词作品外,晋朝还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赋辞,赋辞是当时文人士大夫流行的一种文体。
晋朝的赋辞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文人赋和官方赋。
文人赋多由文人士大夫创作,内容多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官方赋则多由朝廷官员创作,内容多与政治、军事和礼仪相关。
在晋朝的文学作品赋辞中,最著名的是《七秋赋》。
这是晋朝文学家谢安写的一篇长篇官方赋,用以纪念晋愍帝晋怀帝。
《七秋赋》以其精湛的才华和雄辩的语言,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痛惜,被誉为晋朝文辞的巅峰之作。
晋朝的文学作品赋辞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晋朝的文学流派晋朝是文学流派兴盛的时期,多种文学流派相继形成。
其中,最为著名的文学流派包括山水派、田园派和辞章派。
魏晋南北朝文学基础知识浅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基础知识浅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尤其是五言诗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曹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创作也十分活跃,尤其是骈文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王粲、陆机、左思等,他们的散文作品语言优美,形式多样,富有艺术感染力。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创作也有一定的发展,如《搜神记》、《世说新语》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在艺术形式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注重音韵和节奏的和谐,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丰富。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许多作品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典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典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文学典范,为后世所传唱。
在这个时期,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许多优秀的作家和诗人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典范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以诗歌的创作尤为活跃。
贾谊、谢灵运、刘勰等人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
代表性的作品有《补遗》、《洛神赋》、《文心雕龙》等。
《补遗》是魏晋时期比较著名的文集之一,作者是贾谊。
这部作品以史传体的形式记述了魏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典故,内容丰富多样。
贾谊从政论、文学、文化方面,对当时社会、政治进行了较为犀利的评论,尤其是对士人文化的批判。
他提出了“古为今用,洪范治天地”的观点,强调了时代变迁中,古代文化的价值与当代发展的关系。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洛神赋》。
这篇赋以女神“洛神”为主题,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
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热爱和渴望,并凭借着这种美丽的想象力,创作出了一首充满艺术性的赋。
这篇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被奉为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典范之一。
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文心雕龙》。
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文学艺术理论的著作,被誉为中国文艺批评文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文艺理论,包括说理、拟古、兴曲、写景等。
他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技巧,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
除了以上的作品和诗人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文学典范,如陶渊明的田园诗、幽默散文,陆机的《文赋》等。
这些文学作品多种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文集等各个领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典范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类赋现存的有徐干的《 西征赋》 、 繁 大家 马融的弟子郑玄融汇经今 、 古文学 _ 遍注群经戚 为通学 派的大 实刺激 了建安时期这类赋的创作。 钦 的《 征天山赋》 、 阮璃的《 纪征赋》 、 杨修的《 出征赋》 、 王粲的《 浮淮赋》 师 。三 国时期 的王 肃也是一 位通学 派 的人 物, 他 遍注 群经, 形成 “ 王 《 初征赋》 、 陈琳的《 神武赋》 、 应场 的《 撰征赋》 、 曹丕的《 I 临 涡赋》 、 《 济川 学” 混 同今 、 古文 的郑 、 王之学是汉末魏晋经学的主流。 汉末魏晋经学一方面打破经今 、古文学的师承门户和宗派壁垒 。 赋》 、 曹植 的《 东征赋》 等 这些赋通过从 军征战的描写珠 反映曹军 的煊 歌颂曹操澄清字内的功绩彳 艮 好地发扬 了经学文学观论功颂德 另一方面又删 繁去重, 简省浮词 。 《 后汉书 - 郑玄传》 载: “ 及东京 , 学者亦 赫声威.
之广; 游潢污者 又焉知沧海之深。 大人之量, 固非说者之所识也 。 ” 这些 均以颂美 当道为务, 继承了汉 以来辞赋颂美主上的功用 。 汉末 以来 的经学简化工作一方 面是基于今文经 学在发展过程 中 赋作 , 由此可见. 即使在情志奔逸 的建安时代, 经学文学观对于文学仍是 株守家法 师门.繁琐冗杂 的解经说辞 已经严重 阻滞 了各 家学说 的传 有一定的影响的 明帝曹教 即位 以后, 坚持曹操 以来不战而屈人之 兵 播, 另一 方面也是 由于庞杂的说辞阻碍 了人们对经学义理 的把握 所 的方针. 政治处 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 是魏王朝 的全盛 时期 。曹彀 多次 以说 , 经学 的简化实质 上是学术思 想走 出今 文经学虚 妄的迷 雾, 走 向 芟除繁重的简化经学工作 经学得 以恢复 、 发展。 郑玄 、 王肃之学风靡天下 。 曹毅也 学术思想 自主的一种表 现。当人 们以较为独立 的学术头脑去重新 关 下诏崇儒重学. 大兴土木, 营建宫馆 。他修缮 了许 昌、 洛 阳的宫殿, 在 洛 注经学思 想 、 关注那些 支撑社会生活 的各种观念 时。 自然会 对规范 自 像汉武帝那样
【 关键词】 经学: 辞赋: 关刺; 缘情制礼
汉 末魏晋时期产生 了许 多歌功颂德 、 匡时救俗 的赋 经学作 为封建社会 的统治哲学, 在我国学术文 化史上源远流长, 影 文学 观的影响下. 响深刻而广泛 文学的发展与经学有着密切 的联系 。 汉末魏晋 时期, 社 作 。
会动荡, 经学式微饵 并末消失 。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与经学仍有着千
建安时期 经学的余绪犹存 接绪两汉辞赋的传统, 关乎美刺讽谕 有边让 的《 章华 台赋》 、 繁钦 的《 建章 丝万缕 的联系. 本文试从 经学的发展轨迹中探讨其对辞赋创作施加 的 的赋作相当不少 京殿苑猎方面, 影响 在 当时 的以美 刺为 目的的辞赋当中, 以及在当时风行 的抒情赋 凤阙赋 》 、 杨修 的《 许 昌宫赋》 、 曹丕的《 校猎赋》 、 王粲 的《 羽猎赋 》 、 应场
当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见 出经学影响的痕迹。
1 . 汉 末 魏 晋 时 期 经 学 的发 展 状 况
的《 西狩赋》 等作 品。 边让 的《 章华 台赋》 为讽 谏曹操建铜雀 台而作 。 其 它的赋或借宫苑 的描写以寄得较质实, 这是风衰俗怨 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来, 今文经学作 为官方学 术在两汉时期一直处 总体来说都没有汉赋铺陈夸张的盛大气势’ 于学术思想的核心地位。东汉中叶以后, 古文经学势力逐渐增 强, 今 文 的苦难 时世在 赋作 中的折射 。都 邑赋方面, 徐 干的《 齐 都赋》 、 刘桢 的 鲁都赋》 等通过描写 自己家乡来讴歌和平生活 的美好 。 这一时期从 军 经学则 日渐衰微 古文经学在发展过程 中, 为 了求得朝 廷的承认 , 往 往 《
2 0 1 4 年0 9 期
科技 _向导
◇ 百家之言◇
浅谈魏晋时期文人的文学创作
— —
以经 学和辞赋 为例
王 桐 ( 沈 阳 师 范 大 学 文 学院 辽 宁
沈阳
1 1 0 0 0 0 )
【 摘 要】 汉末魏晋时期经学衰微 , 但 在某些时期 又显现 出复兴的趋势, 经学对文学的影 响不绝如缕。 在 经学文 学观的影响下, 汉末魏晋时期 产生 了 许多 歌功颁德 、 匡时救俗的赋作。 建安时期, 经学的余绪犹存, 接绪 两汉辞赋的传统, 关乎 美刺讽谕 的赋作不少。 魏明帝时期 的辞赋 充斥着
今天能看到的, 只有班固的 从今 文经学方面汲取某些成分, 以适应统治者 的要求 这种学 风从刘 征行的赋作大量涌现 汉赋这类题材较少, 耿恭守疏勒城 赋》 、 崔驷 的《 大将军西征赋》 。 战乱频仍 、 群雄逐鹿的现 歆已经开始 东汉时代的郑兴 、 贾逵 、 马融都是兼 通古 文 、 今文的经学 《
浓厚 的尊君 思想和谶纬成分。晋 氏受禅 以后, 经学复兴, 歌功颂德之作 不断涌现。东晋 王朝偏安 于江左一隅, 此时润色鸿业的辞赋仍然存在。汉 末魏晋 时期是 文学的 自觉 时代, 文学创作张扬个性 , 突 出个人情感。抒情赋 的大量 涌现与古文经学对个性 觉醒的启迪作用关 系密切 , 王肃之学重 视 亲情 . 经学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抒情赋 的创作 。
。
浮淮赋》 赞美曹操 的水军: “ 建众樯 以成林兮 , 譬无 山 各名家。 而守文之徒滞 固所禀, 异端纷纭, 互相诡激, 遂令 经有数家, 家有 的传统 如王粲 的《 , “ 钲鼓若雷茫 麾翳 日, 飞云天回” ( 注: 本文涉及赋作, 均引 自《 全后 数说, 章句多者或 乃百余万言, 学徒劳而少功, 后生疑而莫正 。 郑玄括囊 之树艺” 、 《 全 三国文》 、 《 全晋文》 , 中华 书局 1 9 5 8 年版 ) 。 陈琳的《 神武赋》 大典, 网罗众家删 裁繁诬 , 刊改漏失, 自是学者略知所归。” {  ̄ 1 1 2 1 2 — 1 2 1 3 汉文》 “ 可谓神武奕奕, 有征无战者 已。夫窥巢穴者, 未可与论六合 郑学风行北方之时. 南方 的荆州。 宋忠 、 綦毋闽等人也在做着删划浮辞 、 赞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