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竹子基因组序列研究及应用

竹子基因组序列研究及应用
能结构, 以抽样的方式对某一物种的基因组随 机测序获得的序列。桂毅杰等采用鸟枪法随机 测定毛竹基因组序列, 获得了 996 条 GSS, 登录
序列 号 E D01 7875 -E D 018 870。其中 最长 的序 列 1 480 bp, 最短的序列 223 bp, 85% 的序列都在 900 bp 以上, 序 列 平 均长 926. 2 bp, 总 长 为 92 2456 bp( 0. 92 Mb) 。同时以玉米( B73) 和水 稻( 日本晴) 基因组作为内参, 用流式细胞仪 ( FCM ) 估计了毛竹基因组大小约2 034 M b, 测 得的毛竹 G SS 序列覆盖全基因组的 0. 45% [ 2] 。
表 1 NCBI 上登录的竹 亚科基因组序列分布情况 T ab. 1 Th e dist ribut ion of genomic sequences f rom N CBI in Bamb usoideae s equences
属种分布 G enus or Species
序列总数 N u mber of s equences
类型 T ype
主要竹种 Spe cie s
数目 N um ber
M A D S-b ox
麻竹( D . l atif l oru s)
18
纤维素合成酶( Cellul ose syn th as e)
绿竹
7
成熟酶( M at urase)
库页赤竹( C. coronalis)
6
蔗糖合成酶( Sucrose s ynt hase)
208
茶秆竹( P . am abil is)
208
竹属( B ambusa) ( 30)
93
牡竹属( D end rocal amus) ( 11)

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竹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生态保护作用。

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是对竹子基因组组成、基因功能解析以及生物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工作。

竹子功能基因组研究旨在揭示竹子基因组的组成成分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

竹子生物技术研究则关注竹子的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潜力。

这些研究对于提高竹子的经济价值、推动竹子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相关内容,以期通过对竹子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竹子的潜力,促进竹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为: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对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进行概述,介绍竹子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意义。

接着,文章将分为正文和结论两部分。

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主要章节:竹子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竹子生物技术研究。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竹子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相关内容,包括竹子基因组的组成和竹子基因的功能解析。

通过对竹子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竹子的生物学特点、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的信息。

在竹子生物技术研究章节中,我们将讨论竹子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竹子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如快速生长、高耐旱性和丰富的纤维素等,这使得竹子成为生物技术的理想研究对象。

我们将介绍竹子在纤维素生产、生物能源开发、医药和食品等方面的生物技术应用,并探讨竹子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竹子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竹子的优势特性,促进竹子产业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整篇文章将系统地介绍竹子功能基因组和生物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_卓仁英

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_卓仁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20(4):424~428Journal of Zhe jiang Forestry C 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3)04-0424-05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卓仁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摘要:竹子组培是竹子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

研究人员对20余属70多个竹种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阐明了外植体不同基因型、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培养基成分对竹子组培中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和植株再生以及诱导生根效率的影响,并建立成熟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竹子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竹子遗传分化开展研究是竹子育种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进展迅速。

通过研究初步阐明了竹子的遗传变异,为竹种的育种和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44关键词:竹子育种;生物技术;综述;染色体;组织培养;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S722.3 文献标识码:A竹类植物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长快,用途广。

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竹林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结合于一体的林种,利用价值极高,被公认为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

目前竹种繁殖主要靠种子、竹鞭和竹秆,由于多数重要竹种开花结实周期长,普遍以无性繁殖方式繁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和育种改良有较大的难度,故而竹子的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一直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运用到竹子育种研究中,促进了竹子生物技术育种。

本文总结了竹子生物技术育种的一些概况。

1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生物技术对竹子育种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其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通过组培进行快速繁殖,更在于通过基因转化和细胞系筛选等途径,培育出符合需求的新品种,缩短育种周期。

1.1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概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或地区已开始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竹子育种中,印度、我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或地区先后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牡竹属Demdrocalamus、麻竹亚属Subgen.Sinoc alamus、赤竹属Sasa、泰竹属Thysostachys和刺竹属Bambusa等20余属70多个竹种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

毛竹ABCG基因鉴定及其表达模式研究

毛竹ABCG基因鉴定及其表达模式研究

核农学报2023,37(5):0917~0926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毛竹ABCG基因鉴定及其表达模式研究李紫阳杨克彬朱成磊刘燕郭栋肖晓燕高志民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资源基因科学与基因产业化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摘要: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亚家族(ABCG)在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中ABCG s的分子特征、表达模式及转录因子对PeABCG15的调控关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毛竹ABCG基因家族成员,对其基因结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毛竹ABCG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借助酵母单杂交验证转录因子与ABCG基因的调控关系。

结果表明,在毛竹基因组中共鉴定到77个ABCG基因(PeABCG1~PeABCG77),其启动子中含有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其中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 最多,出现在74个基因的启动子中。

系统进化分析发现,PeABCGs分为白棕色复合体(WBC)和多效性耐药复合体(PDR)两个亚组,与水稻的亲缘关系较近。

qRT-PCR结果显示,在脱落酸(ABA)处理后,7个与ABA运输相关的PeABCG s中有6个呈上调表达趋势,而未检测到PeABCG34表达;在低温处理条件下,7个PeABCG s均受到诱导表达;在干旱处理条件下,有2个PeABCG s的表达受到抑制,其余基因的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

另外,随着竹笋木质化程度增加,PeABCG15呈持续上调表达趋势,并与木质素合成调控转录因子基因PeKNAT3和PeMYB42的表达趋势一致。

酵母单杂交试验证实,PeKNAT3和PeMYB42均能与PeABCG15的启动子结合。

由此表明,PeABCG s参与毛竹抗逆可能存在ABA介导和非介导两种方式,其中PeABCG15受ABA诱导,且可能通过促进木质素合成参与毛竹抗逆。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c mp r t e g n mi s wi t r s e i s T e b sc r s a c n b mb o g n mi s i tl mi sn n h a o e e o a a i e o c t ohe p c e . h a i e e r h o a o e o c s si s i g a d t e b mb o g n v h l
随 着现 代生 物 技 术及 其 相 关 科 技 的 飞 速 发展 ,
探究 生 命 的 奥 秘 已 成 为 2 1世 纪 的科 学 热 点 。 自 18 9 6年 创立 基 因组学 的概 念 以来 , 相关 研 究 不 断 其 深入 并被 广泛 接受 , 目前 基 因组 学 已成 为 生 命 科 学 领域 最活 跃 、 最有 影响 的前 沿学 科 。与此 同时 , 因 基 组 注释 与功 能基 因 组研 究 也 得 到 了迅 速 发 展 , 因 基 组学 的研 究 已深入 到 生命 科 学 的 各 个 领域 , 在 深 正 刻地 影 响 着 生 命 科 学 未 来 的 发 展 方 向 ( 金 水 , 杨 2 0 ) 自模 式 植 物 拟 南 芥 ( rb os h l n 、 07 。 A a i pi tai a) d s a 水稻 ( r ast a 完 成 全 基 因组 测 序 以来 , 许 多 O y ai ) z v 有 种 植 物 相 继 开 展 了 全 基 因 组 测 序 , 中 禾 本 科 其
摘 要 : 概 述 竹 类 植 物基 因 组 学 研 究 进 展 , 括 R P R L A L , S R等 分 子 标 记 的 开 发 与 应 用 , 花 、 胞 包 A D, F P, F P IS 开 细
壁 生 物 合 成 、 合 作 用 、 逆 等 相 关 的重 要 功 能 基 因研 究 , 因组 测 序 与 比较 基 因组 学 等 ; 分 析 和 综 述 的 基 础 上 , 光 抗 基 在

竹子研究报告

竹子研究报告

竹子研究报告标题:竹子研究报告摘要: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资源,在生态环境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竹子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包括竹子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引言:竹子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植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建筑、纺织、造纸、家具制造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除此之外,竹子还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持能力,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一、竹子的分类:介绍竹子的科属和常见种类,以及它们在形态和生态特征上的区别。

二、竹子的生长环境:研究竹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需求,包括土壤、水分、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竹子生长的影响。

三、竹子的生长过程:探讨竹子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实等阶段,以及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四、竹子的物理特性:分析竹子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弹性、导热性等,并与其他材料进行比较。

五、竹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竹子的化学成分,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以及这些成分对竹子的特性和应用的影响。

六、竹子的应用领域:总结竹子在建筑、家具、纺织、造纸、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潜在的发展前景。

结论: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植物,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研究竹子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竹子的资源价值,并推动竹子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列出研究中所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注:以上报告仅为示例,实际的竹子研究报告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进行相应的编写和研究分析。

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2013年 第11卷 第3期 41世界竹藤通讯WORLD BAMBOO AND RATTAN冬;紫竹+兰花三七;吊丝竹+十大功劳;坭竹+九头狮子草;毛竹+洒金珊瑚。

图5 樱花+黄条金刚竹的立体配置5 小 结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不断推进,具有强大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的观赏竹应用将日益广泛。

观赏竹的园林应用形式非常重要,专类园是观赏竹园林应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将逐步走向城市,而且专类园的景观营建模式对其它景观形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们发现有2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注意:一是在专类园的营建过程中,特别是资源圃与专类园相结合的景园,如何在建园之初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良观赏竹种类、中后期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竹种以确保观赏竹定植后表现良好和景园的整体效果;二是竹种之间的隔板设置,既要保证竹种之间有效分隔规范各个竹种生长范围防止串竹,又要从园林的角度保障隔板不影响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1] 汤珏,包志毅.植物专类园的类别和应用[J].风景园林,2005(1):61-64.[2] 胡永红.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6(7):50-55.[3] 刘伟,黄滔,陈继杰,等.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3(2):191-195.[4] 史军义,易同培,马丽莎,等.中国观赏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 刘玮,黄程前,黄滔,等.湖南观赏竹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2012,39(6):66-68.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在国际竹藤中心举行了成果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毛竹是禾本科竹亚科中最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物种,具有非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科学价值。

我国现有毛竹林面积386万hm 2,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克服了毛竹基因组庞大(约为水稻基因组大小的4.5倍)、重复序列繁多、研究基础薄弱等困难,紧跟国际基因组学研究前沿,参考和创新了国际先进测序策略和技术,最终获得了相当于毛竹基因组150倍覆盖率的原始序列,组装出覆盖基因组95%以上区域的高质量序列,注释出近32 000个高度可靠的毛竹基因,约占毛竹基因总数的90%。

中国南方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与建议——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中国南方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与建议——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470655)ꎮ第一作者:陈会霖(2002-)ꎬ女ꎬ本科生ꎬ林学专业ꎮE-mail:2792307121@qq comꎮ通信作者:杨瑶君(1968-)ꎬ教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应用生物化学ꎮE-mail:rsyyj@126 comꎮ中国南方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与建议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陈会霖1ꎬ2㊀龙文聪1ꎬ2㊀汪瀚宇1ꎬ2㊀肖析蒙1ꎬ2㊀付㊀春1ꎬ2㊀杨瑶君1ꎬ2∗(1乐山师范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乐山614000ꎻ2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摘㊀要:竹子具有显著的生态㊁经济和社会效益ꎬ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ꎬ地方高校是竹学研究和竹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ꎮ文章以中国南方地方高校乐山师范学院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为例ꎬ分析了南方地方高校在发展竹学中所具有的地域㊁学科竞争㊁人才智力等优势ꎬ以及面临的难以与重点高校竞争㊁团队建设困难及资金投入不足等挑战ꎬ提出了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建议ꎬ即:寻找突破口ꎬ与产业痛点紧密结合ꎻ集中有限力量ꎬ持之以恒ꎬ特色发展ꎻ高度重视竹学在乡村振兴和高校服务地方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ꎻ发展竹学事业ꎬ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ꎮ关键词:竹学ꎻ地方高校ꎻ竹产业ꎻ乐山师范学院ꎻ中国南方DOI:10.12168/sjzttx.2023.03.016PracticesandSuggestionsforBamboologyResearchbyLocalUniversitiesinSouthernChina:ACaseStudyofLeshanNormalUniversityChenHuilin1ꎬ2ꎬLongWencong1ꎬ2ꎬWangHanyu1ꎬ2ꎬXiaoXimeng1ꎬ2ꎬFuChun1ꎬ2ꎬYangYaojun1ꎬ2∗(1 BambooDiseasesandPestsControlandResourceDevelopmentKeyLaboratoryofSichuanProvinceꎬLeshanNormalUniversityꎬLeshan614000ꎬSichuanꎬChinaꎻ2 CollegeofLifeScienceꎬLeshanNormalUniversityꎬLeshan614000ꎬSichuanꎬChina)Abstract:Bamboohassignificantecologicalꎬ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Itplaysanimportantroleinruralrevitalizationandecolog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nt.Localuniversitiesareanimportantforceinthebamboologyresearchandtalentcultivation.BasedonthepracticesofbamboologyresearchconductedbythelocaluniversityꎬLeshanNormalUniversityꎬthepaperanalyzestheregionalandtalentadvantagesaswellasdisciplinarycompetitionduringitsdevelopmentofthebambooscienceꎬandidentifiesthechallengesfacedsuchasthedifficultiesincompetingwithkeyuniversitiesꎬteambuildingꎬandinsufficientfunding.Inviewofthesituationꎬthe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localuniversitiestocarryoutbamboologyresearchꎬi e ꎬidentifyingbreakthroughsforindustrypainpointsꎬhighlighting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withlimitedresourcesconcentratedꎬattachinggreatimportancetotheroleofbambooscienceinruralrevitalizationꎬtechnologyservicesandtalentscultivationꎬandattractingandcultivatingtalentsbydevelopingthebambooscience.Keywords:bamboologyꎬlocaluniversityꎬbambooindustryꎬLeshanNormalUniversityꎬSouthernChina88㊀㊀中国现有竹林面积756 27万hm2[1]ꎬ多分布在偏远山区ꎬ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ꎮ发挥高校智库作用ꎬ深入开展竹学研究ꎬ有利于竹产业高质量发展ꎬ服务地方经济ꎬ助推乡村振兴ꎮ目前ꎬ我国竹类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林业高校和研究院所ꎬ如国际竹藤中心㊁南京林业大学㊁西南林业大学等ꎬ但南方地方高校特别是非林业院校专业从事竹类研究较少ꎮ与林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比ꎬ地方高校ꎬ尤其是地方师范高校在竹学研究基础㊁人才和资源等方面有自身劣势ꎬ亦有独特优势ꎮ本文以四川省地方高校乐山师范学院开展竹学研究的实践为例ꎬ阐述南方地方高校在竹学研究中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ꎬ并提出地方高校开展竹学研究的建议ꎬ以期为地方高校发挥特色优势㊁服务乡村振兴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竹产业发展提供借鉴ꎮ1㊀竹学在乐山师范学院发展历程1)2006 2010年ꎬ面向地方发展需求ꎬ解决竹产业痛点问题ꎬ奠定竹学研究基础ꎮ在四川竹区ꎬ丛生竹林毁灭性害虫 长足大竹象种群密度大㊁危害重ꎬ严重制约着竹浆造纸业的发展[2]ꎮ从2006年开始ꎬ乐山师范学院集中师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ꎬ研发了笋尖微量施药技术和诱捕防控技术[3-4]ꎬ成功解决了丛生竹林长足大竹象的防治难题ꎬ竹材产量显著提高ꎬ满足了竹浆造纸对竹材的需求ꎬ促进了竹浆造纸业的发展ꎬ也为学校开展竹学研究奠定了基础ꎬ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研发题材ꎬ培养了一批竹学研究人才ꎮ2)2011 2015年ꎬ竹学研究团队和平台形成ꎬ促进竹学研究生根ꎮ丛生竹林毁灭性害虫的有效防控成果ꎬ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ꎬ促进了科研队伍建设ꎬ竹学研究团队在乐山师范学院逐步形成ꎮ2013年丛生竹林毁灭性害虫 长足大竹象的生态防控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ꎬ这是乐山师范学院2000年由专科学校升格为四川省普通本科院校以来首次获得该奖项ꎬ极大地促进了竹学在乐山师范学院的发展ꎬ并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和资助ꎮ2015年竹类病虫害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依托乐山师范学院建成ꎬ竹学在师范高校生根落地ꎬ这也是学校第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ꎮ3)2016 2018年ꎬ打造特色ꎬ发展竹学理论ꎮ长足大竹象寡食竹笋ꎬ竹学重点实验室研究揭示其体内具有快速降解竹木质纤维素的酶和微生物体系[5-6]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竹菌共生体系和竹木质纤维生物质能源转化体系ꎬ研发了竹纤维饲料㊁竹纤维高吸水材料㊁竹燕窝㊁竹纤维菌肥㊁竹纤维老鼠肠梗剂以及磁化竹纤维等多种应用产品ꎬ丰富了竹学研究内容ꎬ为成果转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ꎮ农向教授研究团队经过10年技术攻关ꎬ研发了竹燕窝野外人工干预培育关键技术ꎬ集成竹燕窝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并实现产业化[7]ꎮ代发文等[8]研究表明ꎬ添加1%超微竹粉可改善断奶仔猪的粪便菌群组成ꎬ降低大肠杆菌数量ꎬ提高生长性能ꎮ4)2019年至今ꎬ建立林学学科ꎬ竹学研究逐步深入ꎮ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乐山师范学院招收林学本科专业学生ꎬ开辟了地方师范高校设立林学专业的先例ꎮ同时ꎬ学校全力投入林学硕士点建设ꎬ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ꎬ获多项发明专利和省部级成果ꎬ培养了大量林学研究人才和师资ꎬ形成了成果㊁人才㊁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ꎮ2㊀南方地方高校发展竹学的优势2 1㊀地域文化优势我国竹林主要分布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带[9]ꎬ在大熊猫分布的秦岭山系㊁岷山山系㊁邛崃山系㊁大相岭山系㊁小相岭山系㊁凉山山系6大山系中生长有超过80种竹子[10]ꎮ南方地方高校靠近竹区ꎬ开展竹子相关研究具有地缘优势ꎬ师生生活在竹区ꎬ成长在竹区ꎬ对竹子更具有文化和人文情感ꎮ2 2㊀学科竞争优势基于地域文化优势ꎬ地方高校具有开展竹学研究的基础条件ꎬ其内部很容易形成比较优势ꎬ98能吸引大量的人才㊁资源㊁资金投入ꎬ从而为竹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ꎻ同时竹学研究也能够大力提升地方高校科学研究㊁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能力ꎮ比如:四川轻化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实施 竹产业+ 模式ꎬ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ꎬ助力农户提产增收ꎬ形成了竹林㊁工艺品㊁竹浆纸㊁市场之间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11]ꎻ宜宾国际竹交易中心通过引入高等院校竹产业创意资源㊁宜宾竹手工艺大师联盟㊁竹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㊁竹产业 共享工厂 等产业研发孵化资源平台ꎬ实现了宜宾市竹产业品牌升级㊁产品创新㊁人才培养㊁学科发展等多重产业效益[12]ꎮ2 3㊀人才智力优势地方高校具备较强的特色师资力量ꎬ以及完善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体系[13]ꎬ能够为竹学研究提供高层次㊁全方位的人才与学术支持ꎮ尤其是在教学资源㊁专业和师资方面都有明显优势ꎬ可为竹学研究和乡村振兴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ꎮ广东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本地高校一起ꎬ联合清远大中型麻竹笋加工企业ꎬ联合组建了麻竹笋研发技术中心ꎬ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技术服务ꎬ培养本土留得住㊁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技术人才[14]ꎮ竹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ꎬ产业链长ꎬ涉及国民经济第一㊁二㊁三产业ꎬ具有巨大的社会㊁生态和经济效益ꎬ培养竹子人才㊁合理利用竹资源将成为解决竹林山区农村经济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矛盾的突破口[15]ꎮ2 4㊀与竹产业联系密切优势地方高校从多学科领域研究竹子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ꎮ地方高校在开展竹学研究的同时与当地的竹产业相结合ꎬ通过案例研究㊁技术推广等方式ꎬ不仅可以为当地竹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ꎬ同时也能对当地丰富的竹资源起到保护和推广作用ꎮ3㊀南方地方高校发展竹学面临的挑战3 1㊀与林业行业的融合从行业管理上看ꎬ地方高校归属于教育部门ꎬ而竹学研究一般归属林业部门ꎬ不同管理部门会造成信息和资源的不统一和分割ꎬ给地方高校从事不同学科归属的竹学研究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性ꎬ尤其是对地方师范高校更为不利ꎮ3 2㊀与竹学研究优势高校的竞争竹学研究历史较长ꎬ林业重点高校在竹学资源储备上已具备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基础和潜质[16]ꎬ而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㊁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等相对低于重点高校ꎮ而且ꎬ大多数地方高校并未主动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学术逻辑体系ꎬ也没有合理的长远发展目标规划ꎬ而是多采取跟随㊁模仿战略以求与国内的中央级高校㊁重点高校一较高下的发展思路[17]ꎮ3 3㊀地方高校研究团队建设难地方高校科研㊁教学个体户现象严重ꎬ研究团队小或弱ꎬ存在教师主导功能缺位㊁导师作用发挥有限甚至形同虚设㊁缺少个人影响力等现象[18]ꎮ同时ꎬ地方高校也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㊁平台建设功能不明确㊁协同培养机制不健全等现象[19]ꎮ3 4㊀人才和经费投入不足与重点㊁中央高校相比ꎬ地方高校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难度大ꎬ总体投入较低ꎮ受制于社会影响力不足㊁社会服务能力有限㊁社会资源不够等因素ꎬ地方高校无法获取更多的社会捐赠㊁校友资助㊁基金资助[20]ꎮ重大课题和项目面临高端人才缺失㊁创新能力不足等种种问题ꎮ4㊀竹学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策4 1㊀与产业痛点紧密结合ꎬ寻找突破口强大的经济和产业支撑ꎬ是竹学学科发展的基础ꎮ只有解决竹产业的痛点问题ꎬ才能为竹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人才支撑ꎮ对于重大项目不多㊁投入不足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ꎮ4 2㊀集中有限力量ꎬ持之以恒ꎬ特色发展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ꎬ组建科研团队ꎬ集中学校的重点力量和资金ꎬ对产业重点问题㊁09难点问题持续关注和投入ꎬ持续攻关ꎬ形成区域特色和区域产业链ꎮ近年来ꎬ浙江农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ꎬ紧密围绕浙江省竹木产业优势与发展需求ꎬ凝练了 竹木产品创新设计 特色专业方向ꎬ在教育㊁人才㊁产业与创新的有机衔接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21]ꎮ4 3㊀重视竹学在乡村振兴和高校服务地方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㊀㊀竹子多数分布于山区ꎬ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ꎬ需要大量的人才ꎬ有大量的科学问题和难题需要解决ꎮ竹学在多数重点高校内部学科竞争中处于弱势ꎬ而在地方高校内部容易形成优势学科ꎬ加上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ꎬ为地方高校发展竹学为特色优势学科创造了良好条件ꎮ武夷学院组建服务地方科研团队ꎬ围绕竹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ꎬ开展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ꎬ全力打造生物资循环利用学科研究方向[22]ꎮ4 4㊀发展竹学事业ꎬ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竹学发展ꎬ人才是关键ꎮ地方高校是培养应用人才的基地ꎬ拥有大量的师资和研究设施ꎬ抓住竹区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ꎬ把竹学作为高校联通区域产业㊁区域经济的桥梁和纽带ꎬ以竹学事业培养和吸引人才ꎬ不仅利于竹学发展ꎬ更有利于学校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ꎬ服务地方经济建设ꎬ对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具有重大意义ꎮ参考文献[1]㊀冯鹏飞ꎬ李玉敏.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J].世界竹藤通讯ꎬ2023ꎬ21(2):100-103.[2]杨瑶君ꎬ汪淑芳ꎬ牟翅.四川乐山市竹林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J].世界竹藤通讯ꎬ2008ꎬ6(5):39-43.[3]杨瑶君ꎬ高立明ꎬ汪淑芳ꎬ等.三唑磷在竹笋中的残留分析与消解动态[J].农药学学报ꎬ2008ꎬ10(4):495-498.[4]杨瑶君ꎬ刘超ꎬ汪淑芳ꎬ等.一种新型的昆虫诱捕器及其对长足大竹象的诱捕作用[J].生态学报ꎬ2011ꎬ31(20):6174-6179.[5]LUOCBꎬLIYQꎬCHENYꎬetal.BamboolignocellulosedegradationbygutsymbioticmicrobiotaofthebamboosnoutbeetleCyrtotrachelusbuqueti[J].BiotechnologyforBiofuelsꎬ2019ꎬ12:1-16.[6]LUOCꎬLIYꎬLIAOHꎬetal.DenovotranscriptomeassemblyofthebamboosnoutbeetleCyrtotrachelusbuquetirevealsabilitytodegradelignocelluloseofbamboofeedstock[J].BiotechnologyforBiofuelsꎬ2018ꎬ11(1):1-20.[7]农向ꎬ谢跃ꎬ陈康明ꎬ等.竹燕窝培育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R].乐山师范学院ꎬ2021.[8]代发文ꎬ林涛ꎬ苏保元ꎬ等.饲用竹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ꎬ2021ꎬ33(12):6709-6720.[9]范少辉ꎬ官凤英ꎬ苏文会ꎬ等.基于遥感技术的竹资源变化监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ꎬ2012ꎬ27(5):169-173.[10]毛泽恩.采笋干扰下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分布和营养成分分析[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ꎬ2022:1-71.[11]杨玲ꎬ李文俊ꎬ刘一山ꎬ等.对当代制浆造纸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纸和造纸ꎬ2022ꎬ41(2):36-39.[12]罗小丹.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长江上游绿色高效农业[J].中国农村科技ꎬ2022(3):38-41.[13]沈海军ꎬ马永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活态传承的可行性研究:以无锡留青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ꎬ2018(21):128-130.[14]王飞生ꎬ黄自通ꎬ黄小明ꎬ等.发展清远麻竹笋食品加工产业的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5ꎬ8(3):18-21.[15]冯太海ꎬ华列ꎬ吴祖强.广东高州市竹资源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世界竹藤通讯ꎬ2022ꎬ20(3):95-98.[16]范皑皑ꎬ柴亦林ꎬ季楚煊.学生国际流动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基于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ꎬ2022(7):15-22.[17]胡德鑫. 双一流 战略下地方高校的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解析[J].教育科学ꎬ2018ꎬ34(3):32-38.[18]王海涛.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ꎬ2022(6):95-98.[19]张建华ꎬ李飞ꎬ夏正龙.地方高校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ꎬ2022ꎬ8(36):51-54.[20]李义贝.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ꎬ2020ꎬ3(4):108-109.[21]王军ꎬ陈思宇ꎬ潘荣ꎬ等.面向竹木产业融合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竹子学报ꎬ2019ꎬ38(3):89-94.[22]林维晟ꎬ华伟平ꎬ赵升云ꎬ等.地方高校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群建设[J].武夷学院学报ꎬ2021ꎬ40(9):90-94.19。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志民 杨 丽 赵韩生 李雪平(国际竹藤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102)摘 要:概述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对核酸信息的认知以及通过反向遗传学对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功能的认知;分析了目前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可再生生物资源、生态文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提出了竹类植物基因组复杂、开花特殊、遗传转化体系不完善等基因组学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竹类植物;基因组学;进展;机遇;挑战Progress in Bamboo Genomics Research and Its Challenges with OpportunitiesGao Zhimin Yang Li Zhao Hansheng Li Xueping(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and Ratt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 Beijing 10010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overviewed bamboo genomics research, inclu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bamboo nucleic acid information and the gene function related to important traits by reverse genetics. The goo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genomics brought by modern biotechnology, renewabl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re analyzed. The bottlenecks faced by the research, such as genome complexity, blossom specialness and imperfec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were pinned dow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bamboo, genomics, advance, opportunity, challenge在以“绿色经济”为主题的今天,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林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发展已成为绿色经济的关键。

基于毛竹重测序的基因可变剪接研究

基于毛竹重测序的基因可变剪接研究
术的基因组辅助 ( Hi - C) 组装策略ꎬ 组装得到了染色体水平的毛竹 ( Phyllostachys edulis) 基因组ꎬ 基因组
质量显著提升ꎬ Scaffold N50 达到 79 90 Mbꎬ 是上一版本的 243 倍ꎮ 通过单分子实时测序和人工验证在毛竹
中鉴定出 51 074 个结构完整的高质蛋白质编码基因模型ꎮ 此外ꎬ 利用 Illumina 和 Pacific Bioscience ( PacBio)
26′55 21″Eꎬ 海拔 480 m)、 湖北咸宁 ( 29°81′10 02″
Nꎬ 114°31′21 12″Eꎬ 海拔 150 m)、 湖南桃江 (28°28′
39 74″Nꎬ 112° 11′18 62″Eꎬ 海拔 320 m)、 广 西 桂 林
(28°28′39 74″Nꎬ 112°11′18 62″Eꎬ 海拔 216 m)、 贵州
3 1) 5 个物种基因组的序列ꎬ 收集得到了经过实验
验证的 140 个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 ( 原文附
表 S28) ꎮ 通过局部比对搜索 ( BLAST) ( 美国国家
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 NCBI] BLASTꎬ RRID: SCR_
004870) 和结构分析 2 种方法鉴定毛竹中木质素生
鉴于研究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及发表文章语言的局限性ꎬ 为使更多的国内读者及时了解竹藤研究
前沿进展ꎬ 本刊将及时跟踪 GABR 成果ꎬ 对原文内容进行精简、 提炼ꎬ 以中文形式呈现给读者ꎮ 本期介
绍 “ 基于毛竹重测序的基因可变剪接研究” ꎮ

中存在基因家族扩展、 大量可变剪接事件和正向选择ꎮ 本研究成果将为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深入分析基因可
变剪接提供数据支持ꎬ 也为研究可变剪接在竹子进化和多样化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全局视角ꎮ

毛竹的地下茎与竹缘状根研究

毛竹的地下茎与竹缘状根研究

毛竹的地下茎与竹缘状根研究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毛竹以其高大笔直的生长形态、坚硬的木材、丰富的竹笋资源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造纸等方面。

当人们欣赏和利用毛竹时,也对它的地下茎与竹缘状根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研究。

地下茎是毛竹的主要生殖器官之一,也是其存活和繁衍的重要结构。

毛竹的地下茎生长迅速,可以迅速扩大其分布范围,形成茎块。

研究表明,地下茎的生长速度受到土壤、水分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地下茎生长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毛竹的适应性和生长机制。

此外,对地下茎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可以为毛竹的栽培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竹缘状根,又称箐根,是毛竹的一种特殊根系结构。

竹缘状根数量众多,分布在地下茎侧面。

这些根系的特殊形态提供了毛竹在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的途径,同时还可以增加地下茎的稳定性。

竹缘状根对毛竹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表明,竹缘状根的数量和形态特征与毛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竹缘状根的形成、分布和发育规律对于毛竹的高效栽培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运用这些工具来深入探究地下茎与竹缘状根的形成和生长机制。

通过分析毛竹的基因表达和代谢途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与地下茎形成和竹缘状根发育相关的基因。

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毛竹的地下部分结构和生理特性。

除了基因研究外,一些生态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毛竹地下茎和竹缘状根的更深入认识。

例如,研究地下茎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可以揭示毛竹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和竞争能力。

此外,对竹缘状根分布与土壤特性和水分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毛竹的栽培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总之,毛竹的地下茎与竹缘状根研究是了解毛竹生长表现、适应性和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竹子基因调查分析报告

竹子基因调查分析报告
ge ne s .
Ke y wo r d s : b a mb o o s p e c i e s , b mb a o o p h y l o g e n y g r o u p( B P G) , g e n e , wh o l e g e n o me s e q u e n c i n g , g e n e r e f e r e n c e
DO I : 1 0 . 1 3 6 4 0  ̄ . c n k i . w b n 2 0 1 5 . 0 2 . 0 0 3
Ge ne An a l y s i s Re po r t f o r Ba m bo o
G u o Qi r o n g Z h a n g Y i n g R a nHo n g L i a nC h a o H u T a o F e n g Y u n (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C e n t e r f o r B a mb o o a n d R a t t a n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B a mb o o nd a R a t t a n S c i e n c e nd a T e c h n o l o g y , S t a t e F o r e s t r e y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1 0 0 1 0 2 C h i n a )
学 术 地 Ac a d e mi c F i e l d
世界竹藤通讯
W ORLD BAM B00 AND RATT AN
竹子基 因调查 分析 报告
郭起荣 张 莹 冉 洪 廉 超 胡 陶 冯 云 ( 国际竹藤 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 点实验 室 北京1 0 0 1 0 2 )

竹子进展可行性及展望

竹子进展可行性及展望

竹子进展可行性及展望摘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探讨竹子问题是竹子研究的新趋势。

目前,关于竹子出笋的基因调控机理研究很少,有关竹子开花方面的要紧集中于MADS—BOX基因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应用最多的是在竹子分类领域,但大多采纳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同源基因进化研究相对较少。

竹子转基因的初步成功为竹子的遗传育种带来了新的希望。

另外,分子生物学在竹子花叶病毒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总结已有研究基础上,以为竹子开花分子机理研究是尔后竹子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竹子是超级有特色的禾本科植物,如快速生长能力,较高的木质化程度和地下茎长期无性繁衍等,竹子的这些特点造就了竹子的重要经济价值,使得竹子成为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种。

可是竹子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竹产业的进展,这些问题存在于竹子出笋、竹子开花、竹子分类、竹子育种等领域。

前人对竹子的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进行研究,可是常规的研究手腕都没有从本质上对那些问题加以说明或解决。

最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利用分子手腕揭露竹子生长发育规律正慢慢成为竹子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本文在简要归纳现有竹子生理生化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就最近几年来竹子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关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前瞻性的观点。

1.竹子出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竹子出笋是直接阻碍到竹子产量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尽管生产者不断地改善栽培治理条件,可是由于受竹子本身发育特点的限制,竹子的季节性出笋问题和竹林出笋密度的调控问题比较突出,科学家从解剖和生理水平上探讨了竹子出笋机理问题,取得一些初步的研究功效。

如将竹子出笋进程划分为从休眠期至出笋期的6个时期[1],发此刻笋体生长初期IAA和GA。

的浓度极高[23等。

了解竹子’鞭芽的发育是探讨竹子出笋问题的关键,因此,胡超宗等[3]检测了雷竹鞭侧芽在分化进程中的激素转变,发觉GA。

、ZT 和IAA的浓度在分化前明显增加。

黄坚钦等[4]通过更精准的酶联免疫检测,发觉较高的生长素和细胞割裂素浓度与笋芽分化有关,而较高的生长素浓度也与竹笋的进一步快速生长状态相一致。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_高志民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_高志民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竹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中作为竹类植物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麻竹、慈竹、甜龙竹、巨龙竹等重要经济竹种的快速繁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对近10年来国内外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1 研究成果展示1.1 研究论文、专利统计文献检索发现,在过去10年中我国共发表了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3B0504)。

作者简介:高志民(1971-),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功能基因组研究。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高志民1 谢锦忠2(1 国际竹藤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10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富阳 311400)摘 要: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

以论文和技术专利为表现载体,主要内容涉及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配方、试管植株移植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对竹子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玻璃化、生长衰退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对未来竹子组织培养研究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 on Bamboo Tissue CulturingGao Zhimin 1 Xie Jinzhong 2(1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 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and Ratt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102, China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advance on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last decade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papers and patents, the paper wa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in terms of selec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explants, medium formulation, and the transplantation of in vitro seedlings.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gainst the contamina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and growth recession occurring in the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was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research advance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相关论文35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2篇(浙江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华台北植物研究所各1篇),相关专著3部。

竹子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应用

竹子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应用
竹子属于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 植物,有 1250 余种,是森林资源中重要的类群,具 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 中,观赏竹种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日趋受到重视。 目前,分子标记已在竹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种质 资源收集与保护、良种选育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包 括 SSR[6–7]、RFLP[8–9]、AFLP[10–12]、RAPD[13–14]、 ISSR[15–17]等,其中 SSR 分子标记是基于 EST、核基 因组等开发的。目前,有关竹子叶绿体基因组的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因 此,本研究根据已有的麻竹和绿竹叶绿体基因组序 列[18],开发 SSR 分子标记,以探讨竹叶绿体基因组 SSR 分子标记的可行性,为获得区分观赏竹花叶条 纹的分子标记和揭示花叶的异质性奠定基础。
竹子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应用
杨丽1, 赵韩生1, 彭镇华2, 董丽莉1, 高志民1*
(1.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10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 100091)
摘要:为探讨观赏竹叶片异质性的机理,根据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和绿竹(Bambusa oldhamii)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开发 SSR 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在麻竹和绿竹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存在 87 和 86 个 SSR 位点,其中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其次为 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根据 SSR 位点设计 21 对引物,其中 11 对引物对 6 竹种能够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且具有多态性,引 物有效率达到 52.4%。聚类分析表明,6 竹种可分为两大类群,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有 4 对引物在菲白竹(Pleioblastus fortunei)和白纹椎谷笹(Sasaella glabra f. albo-striata)的花叶中具有多态性,可作为区分观赏竹叶片异质性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竹子;叶绿体 SSR;异质性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4.03.008

毛竹HB 转录因子调控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毛竹HB 转录因子调控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右ꎬ 是木材的良好替代品ꎮ 随着毛竹基因组和基因组
与调控动物体细胞的位置、 形状和数量ꎬ 该基因家
数据库的公布ꎬ 加速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基因鉴定
的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ꎬ 最初是通过果蝇的一个体
快ꎬ 材性好的特点ꎬ 毛竹在 1 个半月内可长高 20 m 左
族在动物中被分为 11 个亚类ꎮ 随后ꎬ 不断从植物和
使用 Takara 公司植物总 RNA 提取试剂盒提取毛
Promega 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进行反转录合成 cDNAꎬ
反应 在 qTower 荧 光 定 量 PCR 仪 进 行ꎬ 反 应 体 系
保守元件进行预测ꎬ 使用 MEGA 7 0 软件对毛竹、 拟
(10 0 μL) 如 下: 2 × SYBR Ⅱ Green 1 Master 5 0
PeHB043、 PeHB060 和 PeHB080 分别定位在线粒体、
氨基酸 ( W10 和 F11) ꎬ 经鉴定 motif 1 属于 HD 保守
论等电点 pI 介 于 4 85 ~ 9 47ꎮ 亚 细 胞 定 位 预 测 除
胞外和质膜ꎬ 其余 112 个 PeHBs 均定位在细胞核上ꎮ
PeHB115) ꎬ 分为 13 个不同的亚类ꎬ 各亚类成员的数量在 2 ~ 24ꎮ 在 115 个 PeHBs 中共发现 20 个保守基序ꎬ
其中基序 1 最为常见ꎮ GO 分析表明ꎬ 有 19 个 PeHBs 被注释为参与木质部发育、 木质部和韧皮部形态形成ꎮ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显示ꎬ 这 19 个 PeHBs 中有 10 个具有共表达相关性ꎬ 其中 3 个属于 KNOX 亚类的枢纽蛋
关键词: 毛竹ꎻ 同源异型盒基因ꎻ 表达分析ꎻ 木质化
DOI: 10.12168 / sjzttx.2020.02.014

1年生麻竹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1年生麻竹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1年生麻竹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1年生麻竹(scientific na Bambusa multiplex) 是一种常见的竹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植物。

对于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的生长发育和养分需求,为其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营养元素积累规律:1年生麻竹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幼苗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在幼苗期,1年生麻竹主要靠种子中的营养储备进行生长,此时主要积累氮、磷和钾等元素。

随着生长期的到来,1年生麻竹开始依靠土壤中的养分进行生长,同时也会积累其他微量元素如铜、锌、锰等。

在成熟期,1年生麻竹的生长速度放缓,但仍会继续积累少量的养分。

2、营养元素分配规律: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主要分布在不同的器官中,包括根、茎、叶。

在幼苗期和生长期,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主要分布在茎和叶中,其中茎部分含量较高。

茎是1年生麻竹的主要生长部位,承担着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因此对养分需求较高。

在成熟期,茎的养分含量逐渐减少,而叶片中的养分含量相对较高。

3、影响因素: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土壤养分状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越高,1年生麻竹的养分积累也会相应增加。

气候条件也对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产生影响,例如温度和降水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需求。

此外,种植密度和施肥措施等管理措施也会对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结起来,1年生麻竹的营养元素积累和分配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土壤养分、气候条件和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规律,可以为1年生麻竹的种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效益和环境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8卷第1期2012年1月林业科学SCIENTIASILVAESINICAEVol.48,No.1Jan.,2012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江泽慧(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02)摘要:概述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包括RAPD ,RFLP ,AFLP ,ISSR 等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开花、细胞壁生物合成、光合作用、抗逆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研究,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等;在分析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竹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薄弱、功能基因鉴定困难等不足,并明确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比较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今后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竹类植物;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测序;比较基因组学中图分类号:S71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488(2012)01-0159-08收稿日期:2011-08-30;修回日期:2011-11-15。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4001)。

Progress in Bamboo Genomics ResearchJiang Zehui(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and Ratt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Beijing 100102)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genomics research on bamboo is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I focus on development ofmolecular markers (RAPD ,RFLP ,AFLP and ISSR )and their application on bamboo studies ,including bamboo genes related to flowering ,cell wall synthesis ,photosynthesis and stress tolerance ,the genome sequencing of bamboo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with other species.The basic research on bamboo genomics is still missing and the bamboo gene functions are hard identified.Therefore ,bamboo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the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and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he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future.Key words :bamboo ;genomics ;molecular marker ;functional gene ;sequence ;comparative genomics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及其相关科技的飞速发展,探究生命的奥秘已成为21世纪的科学热点。

自1986年创立基因组学的概念以来,其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并被广泛接受,目前基因组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前沿学科。

与此同时,基因组注释与功能基因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杨金水,2007)。

自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水稻(Oryza sativa )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以来,有许多种植物相继开展了全基因组测序,其中禾本科(Poaceae )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高粱(Sorghum bicolor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玉米(Zea mays )等相继完成,但竹亚科(Bambusoideae )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尚属空白。

竹类植物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是非常重要的森林资源,在全球森林覆盖率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竹子以其生长迅速、可再生性强的特点,在缓解木材供需矛盾、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

因此,作为基础性研究竹类植物基因组学日趋受到重视。

目前,竹类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功能基因的分离与特征分析,基于高通量测序的EST 、全长cDNA 、基因组的分析与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

1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分子标记是以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能够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 片段(方宣钧等,2001)。

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鉴别、基因组结构检测、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以无性繁殖的竹类植物来说,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分析、种质鉴定林业科学48卷等方面的研究。

1.1遗传多样性分析竹类植物丰富多彩,全世界有70多个属1200多种,在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多样性方面均具有复杂性,人们应用RAPD,RFLP,AFLP,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来试图揭示竹类植物个体或群体差异的特异性。

RAPD技术被最先用于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对玉山竹(Yushania niitakayamensis)的研究结果显示,是地理隔离和纬度差异导致了群体分化,其多样性是由于生境差异而造成的小地理分化(Hsiao et al.,1994;1999);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下的7个变型或栽培型及其同属的2个近缘种进行遗传关系的研究(师丽华等,2002),以及对来自6个群体的30丛撑篙竹(Bambusa pervariabilis)个体的遗传变异研究(邢新婷等,2003)进一步证实了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有效性;对雷竹(又名早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方伟等,2001)、绿竹(Bambusa oldhamii)(余学军等,2005)的研究表明,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级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

同样,RAPD分子标记也可以用于属间关系的研究(杨光耀等,2001)。

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了RFLP和RAPD技术的特点,已成为植物亲缘关系、种质鉴别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23个种、苦竹属(Pleioblastus)2个种、唐竹属(Sinobambusa)1个种的AFLP多样性分析的数据提示,在系统学研究中足够数量的AFLP 引物组合是获得准确聚类关系的基础(李潞滨等,2008)。

在检测箬竹属(Indocalamus)16个种和5个形态相似的外源竹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时发现,所有的箬竹属植物聚成一类,其他5种外源竹类植物聚成一类;同时AFLP分析提供的分子证据支持了耿氏分类系统,将天目箬竹(Indocalamus migoi)归入阔叶箬竹(Indocalamus latifolius)中(牟少华等,2009)。

对筇竹(Chimonobambusa tumidissinoda)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筇竹种群内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筇竹种质资源的保存(茹广欣等,2010)。

随着竹类植物基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竹类植物的ITS(Hodkinson et al.,2000),ACGM(董德臻等,2007),ISSR(阮晓赛等,2008;Lin et al.,2010b),SSR(Tang et al.,2011),EST-SSR(杨丽等,2011)等分子标记相继被开发,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为了提高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还出现了2种或3种分子标记联合使用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四川不同地区的梁山慈竹(又名大叶慈)(Dendrocalamus farinosus)(蒋瑶等,2008)、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蒋瑶等,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APD和ISSR2种分子标记联合分析,可以有效地鉴定种内遗传多样性;对于种内种质采用联合鉴别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种质鉴别率,对10份毛竹种质采用3种标记的数据联合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其效果顺序为(AFLP+ISSR+SRAP)>(AFLP+SRAP)>(SSR+SRAP)>(AFLP+ISSR)(郭起荣等,2010)。

1.2系统进化分析由于竹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性状复杂多变、多年生一次性开花等原因而成为系统发育学研究难点。

竹子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主要依赖于花以外的营养器官,而形态学分类方法本身又存在局限性。

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PCR技术进行DNA序列的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的多态性能够用于判断不同物种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

因此,利用遗传物质DNA来进行竹类植物的系统进化研究有着明显的优势。

采用RAPD分子标记能够有效地分析竹类植物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判定遗传距离(杨萍等,2004),对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及近缘竹(共17个竹种)的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明竹(Pleioblastus gramineus)与小黄苦竹(Oligostachyum fujinensis)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6356,衢县苦竹(Pleioblastus juxianensis)与硬头苦竹(又名晾衫竹)(Sinobambusa intermedia)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2490。

由于叶绿体基因组的保守性,其DNA较早地应用于竹类植物系统进化研究,如ndhF(Clark et al.,1995),rps4(Nadot et al.,1995)以及rpl16的内含子(Kelchner et al.,1997)等。

另外,应用非核基因DNA开展系统进化分析研究还有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子区(Guo et al.,2002;Sun et al.,2005)、线粒体基因rpsl4(Ong et al.,2006)和质体psb A-trn H,rpl32-trn L和rps16内含子序列(Yang H Q et al.,2008;Yang J B et al.,201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