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总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复习知识点:第17章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复习知识点:第17章

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第一节外汇与汇率外汇: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用作计价结算、投资储备的货币。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必须是可兑换货币,即自由外汇;其次是货币发行国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该货币币值稳定。

汇率的含义、标价方法与种类:汇率的报价方法: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

对于大多数货币,1点通常是0.0001货币单位。

银行的汇率报价通常采取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买人汇率又称买入价,出口汇率。

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进口汇率。

银行贱买贵卖。

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

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汇率分析中常用的是中间汇率。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还有一种现钞汇率。

现钞汇率是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

现钞的买卖价差要大于现汇。

一般说来,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相同。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二)相对通货膨胀率。

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升值。

(三)相对利率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极为显著。

高利率有助于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出,产生紧缩效应,有利于抑制进口,从而使货币升值;反之则货币贬值。

(四)总需求与总供给当一国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五)市场预期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最终将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1)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2)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2.利率平价理论(1)利率平价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未抛补利率平价。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含答案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有()①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②△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若BC2+AC2=AB2,则∠A=90°;③在△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0个B.1个C.2个D.3个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如果DB=2,那么点E到BC的距离为()A.﹣1 B.3﹣C.2﹣2 D.+13.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若AC=2,BC=,则CD为()A.B.2 C.D.34.如图,将△ABC放在正方形网格中(图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点A,B,C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1,点A表示的数为1,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PA,在l上取点B,使AB=1,以点P为圆心,以P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所表示的数为()A.B.C.D.6.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已知AB=15,Rt△ABC的周长为15+9,则CD的长为()A.5 B.C.9D.67.如图,设小方格的面积为1,则图中以格点为端点且长度为的线段有()A.2条B.3条C.4条D.5条8.如图,已知在Rt△ABC中,E,F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AE=AB,AF=AC,分别以BE、EF、F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为S1,S2,S3,则S1,S2,S3之间的关系是()A.S1+S3=2S2 B.S1+S3=4S2C.S1=S3=S2 D.S2=(S1+S3)9.如图,有一个池塘,其底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个芦苇AB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的B′.则这根芦苇的长度是()A.10尺B.11尺C.12尺D.13尺10.一云梯AB长25米,如图那样斜靠在一面墙上,云梯底端离墙7米,如果云梯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它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BB'的长是()A.10米B.8米C.6米D.4米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下列条件:①∠A=∠B﹣∠C;②a2=(b+c)(b﹣c);③∠A:∠B:∠C=3:4:5;④a:b:c=5:12:13.其中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填序号).1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则△ABC的面积是.13.如图,BD为△ABC的中线,AB=10,AD=6,BD=8,△ABC的周长是.14.若8,a,17是一组勾股数,则a=.15.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8.AD平分∠BAC交BC边于点D,则BD=.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8cm,AB=6cm,BC=10cm,点Q 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C点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若DP≠DQ,当t=s 时,△DPQ是等腰三角形.三.解答题(共6小题)17.如图,在Rt△ABC中,∠B=90°.点D为BC边上一点,线段AD将Rt△ABC分为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若CD=2,BD=6,求△ABC的面积.18.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高BH,CM交于点P.(1)求证:PB=PC.(2)若PB=5,PH=3,求AB.19.已知: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点D,AC=20,BC=15,DB=9.(1)求CD的长.(2)求AB的长.2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任意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若点C的坐标为(3,4),O为坐标原点,则C、O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若点E(﹣2,3)、F(4,﹣5),求E、F两点之间的距离.21.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分别求出AB,BC,AC的长;(2)试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2.阅读下列材料:小明遇到一个问题: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ABC 的面积.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所示,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从而借助网格就能计算出△ABC的面积.他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构图法.参考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1)图2是一个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①利用构图法在答卷的图2中画出三边长分别为、、的格点△DEF;②计算①中△DEF的面积为;(直接写出答案)(2)如图3,已知△PQR,以PQ,PR为边向外作正方形PQAF,正方形PRDE,连接EF.①判断△PQR与△PEF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Q=,PR=,QR=3,直接..写出六边形AQRDEF的面积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①在Rt△ABC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5或,错误;②△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若BC2+AC2=AB2,则∠C=90°,错误;③在△ABC中,若∠A:∠B:∠C=1:5:6,则△ABC是直角三角形,正确;④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4:5,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正确;故选:C.2.解:作EF⊥BC于F,设EF=x,则BF=x,BE=x,CE=2x,则AC=,AE=﹣x,则(﹣x)2+()2=(2x)2,x2+2x﹣6=0,解得x1=3﹣,x2=﹣3﹣(舍去).故点E到BC的距离为3﹣.故选:B.3.解:在Rt△ABC中,AC=2,BC=,根据勾股定理得:AB==3,∵△ABC中,∠C=90°,CD⊥AB,∴S△ABC=AC•BC=AB•CD,即AC•BC=AB•CD,∴CD==2,故选:B.4.解:由勾股定理得:AC2=12+22=5,BC2=12+32=10,AB2=12+22=5,∴AB=AC,AC2+AB2=BC2,∴△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5.解:PB=,∴PB=PC,∴OC=PC﹣1=﹣1,∴点C的数为﹣1,故选:B.6.解:如图所示:∵Rt△ABC的周长为15+9,∠ACB=90°,AB=15,∴AC+BC=9,AC2+BC2=AB2=152=225,∴(AC+BC)2=(9)2,即AC2+2AC×BC+BC2=405,∴2AC×BC=405﹣225=180,∴AC×BC=90,∵AB×CD=AC×BC,∴CD===6;故选:D.7.解:∵=,∴是直角边长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如图所示,AB,CD,BE,DF的长都等于;故选:C.8.解:∵在Rt△ABC中,AE=AB,AF=AC,∴AE=BE,AF=CF,EF2=AE2+AF2,∴EF2=BE2+CF2.∴π•EF2=π•(BE2+CF2),即S2=(S1+S3).∴S1+S3=4S2.故选:B.9.解:设芦苇长AB=AB′=x尺,则水深AC=(x﹣1)尺,因为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所以B'C=5尺在Rt△AB'C中,52+(x﹣1)2=x2,解之得x=13,即水深12尺,芦苇长13尺.故选:D.10.解:由题意可得:AB=25m,OB=7m,则OA==24(m),当云梯的顶端下滑了4米,则A′O=24﹣4=20(m),故OB′==15(m),则BB′=CB′﹣BC=(15﹣7)m=8m.答:它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解:∵∠A=∠B﹣∠C,∴∠A+∠C=∠B,∵∠A+∠C+∠B=180°,∴∠B=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①符合题意;∵a2=(b+c)(b﹣c)∴a2+c2=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②符合题意;∵∠A:∠B:∠C=3:4:5,∠A+∠B+∠C=180°,∴∠A=45°,∠B=60°,∠C=75°,∴△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③不符合题意;∵a:b:c=5:12:13,∴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④.12.解:∵△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22+()2=()2,∴△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为,∴△ABC的面积为=,故答案为:.13.解:∵AB=10,AD=6,BD=8,∴AB2=AD2+BD2=100,∴△ABD是直角三角形且AD⊥BD.又BD为△ABC的中线,∴AB=BC=10,AD=CD=6.∴,△ABC的周长=AB+BC+AD=2AB+2AD=20+12=32.故答案是:32.14.解:①a为最长边,a==,不是正整数,不符合题意;②17为最长边,a==15,三边是整数,能构成勾股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5.15.解:作DE⊥AC于E,如图所示:∵∠B=90°,AB=6,BC=8.∴DB⊥AB,AC==10,∵AD平分∠BAC,DE⊥AC,∴DE=DB,在Rt△AED和Rt△ABD中,,∴Rt△AED≌Rt△ABD(HL),∴AE=AB=6,∴CE=AC﹣AE=4,设DE=DB=x,则CD=8﹣x,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8﹣x)2,解得:x=3,∴BD=3;故答案为:3.16.解:由运动知,AQ=t,BP=2t,∵AD=8,BC=10,∴DQ=AD﹣AQ=(8﹣t)(cm),PC=BC﹣BP=(10﹣2t)(cm),∵△DPQ是等腰三角形,且DQ≠DP,∴①当DP=QP时,∴点P在DQ的垂直平分线上,∴AQ+DQ=BP,∴t+(8﹣t)=2t,∴t=,②当DQ=PQ时,如图,Ⅰ、过点Q作QE⊥BC于E,∴∠BEQ=∠OEQ=90°,∵AD∥BC,∠B=90°,∴∠A=∠B=90°,∴四边形ABEQ是矩形,∴EQ=AB=6,BE=AQ=t,∴PE=BP﹣BE=t,在Rt△PEQ中,PQ==,∵DQ=8﹣t∴=8﹣t,∴t=,∵点P在边BC上,不和C重合,∴0≤2t<10,∴0≤t<5,∴此种情况符合题意,即t=或s时,△DPQ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或.三.解答题(共6小题)17.解:根据题意可知,△ACD与△ADB的周长相等,∴AC+CD+AD=AD+BD+AB.∴AC+CD=BD+AB.∵CD=2,BD=6,∴AC+2=6+AB,BC=CD+BD=8,∴AC=AB+4,设AB=x,则AC=4+x.在Rt△ABC中,AB2+BC2=AC2,∴x2+82=(x+4)2.∴x2+64=16+x2+8x.∴x=6.∵经检验,x=6为原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为x=6.∴.18.(1)证明:∵AB=AC,∴∠ABC=∠ACB.∵BH,CM为△ABC的高,∴∠BMC=∠CHB=90°.∴∠ABC+∠BCM=90°,∠ACB+∠CBH=90°.∴∠BCM=∠CBH.∴PB=PC.(2)解:∵PB=PC,PB=5,∴PC=5.∵PH=3,∠CHB=90°,∴CH=4.设AB=x,则AH=x﹣4.在Rt△ABH中,∵AH2+BH2=AB2,∴(x﹣4)2+(5+3)2=x2.∴x=10.即AB=10.19.解:(1)∵CD⊥AB,∴∠CDB=∠CDA=90°,在Rt△BCD中,∵BC=15、DB=9,∴CD===12;(2)在Rt△ACD中,∵AC=20、CD=12,∴AD===16,则AB=AD+DB=16+9=25.20.解:(1)∵O为原点,∴O坐标为(0,0),∵点C的坐标为(3,4),∴CO==5,故答案为:5;(2)∵点E(﹣2,3)、F(4,﹣5),E、F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EF|=,∴EF===10.21.解:(1),,;(2)△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C2=52=25,∴AB2+BC2=AC2,∴△ABC是直角三角形.22.解:(1)①如图所示:②△DEF的面积为4×5﹣×2×3﹣×2×4﹣×2×5=8;(2)①如图3,△PEF的面积为6×2﹣×1×6﹣×1×3﹣×3×2=,△PQR的面积为×3×3=,∴△PQR与△PEF面积相等;②六边形AQRDEF的面积为()2+++()2=13+9+10=32.故答案为:8;3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附答案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已知点A的坐标为(2,﹣1),则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A.3B.C.D.1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B.三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5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其斜边上的高为()A.B.13C.6D.254.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下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19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B.2018C.2019D.20205.历史上对勾股定理的一种证法采用了下列图形:其中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边AE、EB 在一条直线上.证明中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A.S△EDA=S△CEBB.S△EDA+S△CEB=S△CDBC.S四边形CDAE=S四边形CDEBD.S△EDA+S△CDE+S△CEB=S四边形ABCD6.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为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A.10米B.11米C.12米D.13米7.如图,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A.4米B.5米C.7米D.10米8.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A.﹣1B.+1C.﹣1D.+19.△ABC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 =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A.600a元B.50a元C.1200a元D.1500a元10.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200米/分,小红用3分钟到家,小颖4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A.600米B.800米C.1000米D.1400米二.填空题(共7小题)11.在Rt△ABC中,∠C=90°,BC=12,AC=9,则AB=.1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为4、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等于.13.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0、2,BC⊥AB于点B,且BC=1,连接AC,在AC上截取CD=BC,以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B于点E,则点E 表示的实数是.14.观察下列式子:当n=2时,a=2×2=4,b=22﹣1=3,c=22+1=5n=3时,a=2×3=6,b=32﹣1=8,c=32+1=10n=4时,a=2×4=8,b=42﹣1=15,c=42+1=17…根据上述发现的规律,用含n(n≥2的整数)的代数式表示上述特点的勾股数a=,b=,c=.1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则∠ACD+∠BDC=°.16.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D为BC边上一点,若△ABD为“准互余三角形”,则BD的长为.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CD=90°,AB=BC+AD,∠DAC=45°,E为CD上一点,且∠BAE=45°,若CD=4,则DE长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18.如图,△ABC中,∠ACB=90°,AB=,求斜边AB上的高CD.1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3)在图3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0.20.某消防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米,即AD=BC=12米,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米高的P 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的车身高AB是3.8米.为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21.一架方梯AB长13米,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OB为5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3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22.这是某商场自动扶梯示意图,若将扶梯AC水平放置,则刚好与AB一样长.已知扶梯高度CE=5cm,CD=1cm,求扶梯AC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C.2.B.3.A.4.D.5.D.6.D.7.C.8.D.9.A.10.C.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5.12.3或.13.﹣1.14.2n,n2﹣1,n2+1.15.90.16.或.17..三.解答题(共5小题)18.解:∵∠ACB=90°,AB=,∴AC==,∵×AB•CD=×AC•BC∴CD===.19.解:(1)三边分别为:3、4、5 (如图1);(2)三边分别为:、2、(如图2);(3)画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如图3).20.某消防队进行消防演练,在模拟现场,有一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后,发现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最近为12米,即AD=BC=12米,此时建筑物中距地面12.8米高的P 处有一被困人员需要救援,已知消防云梯的车身高AB是3.8米.为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多少米?解:由题意可知:AB=CD=3.8米,AD=12米,PC=12.8米,∠ADP=90°,∴PD=PC﹣CD=9米,在Rt△ADP中,AP==15米,答:此消防车的云梯至少应伸长15米.21.解:(1)∵AO⊥DO,∴AO===12(m),(2)∵AA′=3m,∴A′O=AO﹣AA′=9m,∴OB′===,∴BB′=OB′﹣OB=﹣5=2﹣5(m),∴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2﹣5米.22.解:设AC的长为x米,∵AC=AB,∴AB=AC=x米,∵EB=CD=1米,∴AE=(x﹣1)米,在Rt△ACE中,AC2=CE2+AE2,即:x2=52+(x﹣1)2,解得:x=13,答:扶梯AC的长为13米.。

17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专题复习

17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专题复习

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1. 方程4x2-25=0的解为C ( )
A.x= 2
B.x= 5
5
2
C.x=5
2
D.x=2
5
2.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其
中无实数解的方程为( C )
A.x2-5=5
B.-3x2=0
C.x2+4=0
D.(x+1)2=0
类型2 当二次项系数为 1 ,且一次 项系数为偶数时,用配方法求解.
解:经验证 x 0不是方程的根,原方程 两边同除以 x2 得6x2 35x 62 35 x
设 y=x+1x,则 x2+x12=y2-2, 原方程可变为 6(y2-2)-35y+62=0. 解得 y1=52,y2=130. 当 x+1x=52时,解得 x1=2,x2=12; 当 x+1x=130时,解得 x3=3,x4=13. 经检验,均符合题意. 原方程的解为 x1=2,x2=12,x3=3,x4=31.
(3)x2 2x 339 0; 配方法
(4)(2x 1)2 3(2x 1). 因式分解法
(5)5x2 17 x 0 因式分解法
(6)(2x 1)2 4(3x 2)2 0 因式分解法
(7)40 x 2
600 x
640
0 化去系数的最大公因 数,再用因式分解法
(8)(x 8)2 16(x 8) 64 0 用整体完全 平方公式
(6) x2 1 0 7
2、若关于x的方程
(m 1)xm21 (m 2)x 3 0
(1)是一元二次方程, 则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一般地,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____b_x____c_____0______(其中____≠0 )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整理与复习)

第17章 一元二次方程(整理与复习)

ax2+bx+c=0(a、b、c为常数,a≠0)
二次项 常数项
判别一个方程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 重要条件!
a为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b为一次项系数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 接 开 平 方 法 配 方 0) 当b 2 4ac 0时,它的根是 b b 2 4ac x 2a
解法
因式分解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式分解法; 比较
最通用的方法是公式法;
最具有局限性的方法是直接开平方法; 最繁琐的方法是配方法.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a 0 根的判式是:
b 4ac
2
一元二次方程 判别式的情况
根的情况
定理与逆定理
b 2 4ac 0 两个不相等实根 b 2 4ac 0 两个相等实根 b 2 4ac 0 无实根(无解)
(400 x)(8 4 x) 4800 50
2
2.若关于x的方程 (a 2) x a 则a= -2 。
2
2
2 x 5 0 是一元二次方程,
点拨:由题意知a2-2=2且a-2≠0.解得:a=-2
类型二:解法类问题(解方程)
例3 用配方法解方程: 2x2-3X=2
解:化二次项系数为1 3 x2 x 1 2 3 3 3 x 2 x ( ) 2 1 ( ) 2 2 4 4 3 25 (x )2 4 16 3 5 x 4 4 1 x1 2, x 2 2
2
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23,求m的值。
类型五:应用类问题(面积问题)
例7 用7m长的铝合金做成透光面积(矩形ABCD的面积) 为2 m2的“日”型窗框(2AB>3BC),求窗框的宽度?(铝 合金的宽度忽略不计)

第17章反比例函数期末复习

第17章反比例函数期末复习

拓展提高
(2010·济宁中考)如图, 正比例函数y= y=
k x 1 2
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点,
过A点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已知 △OAM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B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与点A
不重合),且B点的横坐标为1,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最 小.
1 x 2x2
③ xy=1 ⑦
④ y = 2x
3
y = 3x
2.若 y ( m 1) x
y=
m 2
1 y = 3x
为反比例函数,则
m=______ .
知识点归纳
y y
0
4、性质:

x
0
x
k>0
k<0
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 置: 当k<0时,两支双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y 4 x
.
的图象上,则y1
与y2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
8、已知点A(-2,y1),B(-1,y2) C(4,y3)都在反比
例函数
k x
(k 0) 的
图象上,则y1、y2 与y3
y
-2 -1 y3 o
的大小关系(从大到小)
y3 >y1>y2 为____________ .
C 4
A
B
y=x
0
12
x


当堂达标
-1
h
10 2r 1 2
10 2r
h
(
, 2)
(
1 2
, 2)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地区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世界主要地区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1)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A.为淡水湖泊,水量大,冬季降温慢 B.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C.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 D.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下水补给为主
返回导航
(C)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欧洲西部
返回导航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平山原地::ab_____西_阿___欧_尔____卑__平_斯_原__、山波脉德、平斯原堪的纳维亚山脉 ②典型地貌:__冰__川____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_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__气候 (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__地__中__海____气候等。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自然特征 ①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__刚__果___盆__地___、东非 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②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__赤__道____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 布 , 依 次 为 A___热__带__雨__林___ 气 候 、 B___热__带__草__原___ 气 候 、 C 热 带 沙 漠 气 候、D地中海气候。 ③四大河流:a___尼__罗__河___(世界最长)、b___尼__日__尔__河___(西非最大)、 c刚果河(两次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 流、水能丰富)。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含答案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2,3,4 B.0.3,0.4,0.5C.7,24,25 D.,,2.△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2=c2B.a=5,b=12,c=13C.∠A:∠B:∠C═3:4:5 D.∠A=∠B+∠C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为()A.﹣1 B.﹣1 C.2 D.4.如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4,BC=6,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4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56 B.24 C.64 D.325.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AB上,若EB=1,EC=2,那么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B.3 C.D.56.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A.直角三角形的面积B.最大正方形的面积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D.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7.如图,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过后,市体育中心附近一棵大树在高于地面3米处折断,大树顶部落在距离大树底部4米处的地面上,那么树高是()A.7m B.8m C.9m D.12m8.将一根长为25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厘米,高为12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的长为h厘米,则h的取值范围是()A.12≤h≤13 B.11≤h≤12 C.11≤h≤13 D.10≤h≤129.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则a,b,c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A.11 B.15 C.10 D.2210.如图,高速公路上有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已知DA=10km,CB=15km.DA ⊥AB于A,CB⊥AB于B,现要在AB上建一个服务站E,使得C、D两村庄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AE的长是()km.A.5 B.10 C.15 D.25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如图,在Rt△ABC中,∠B=90°,AB=6,BC=8.AD平分∠BAC交BC边于点D,则BD=.12.如图,有赵爽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27,S3=1,则S1的值是.13.观察下列各式:32+42=52;82+62=102;152+82=172;242+102=262;…;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请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14.如图,有一块田地的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则它的面积为.15.如图,某自动感应门的正上方A处装着一个感应器,离地AB=2.5米,当人体进入感应器的感应范同内时,感应门就会自动打开.一个身高1.6米的学生CD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1.2米的地方时(BC=1.2米),感应门自动打开,则AD=米.16.如图,△ABC是边长为12cm的正三角形,动点P从A向B以2cm/s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B向C以1cm/s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t=时,△PBQ为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共5小题)17.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20cm,BC=15cm,CD=7cm,AD=24cm,∠ABC=90°.(1)连结AC,求AC的长;(2)求∠ADC的度数;(3)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分析探索题:细心观察如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OA22=()2+1=2 S1=;OA32=()2+1=3 S2=;OA42=()2+1=4 S3=…(1)请用含有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S n=;(2)推算出OA10=.(3)求出S12+S22+S32+…+S102的值.19.《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市街道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千米/时,如图,一辆小汽车在某城市街道直道上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观测点)正前方30米处的C处,过了2秒钟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的距离为50米,问: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m/s=3.6km/h)20.如图1,在△ABC中,∠B=22.5°,AC=5,AD是BC边上的高,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交BC于点F.(1)判别AD与D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过F点作FG⊥AC于点G,交AD于点O(如图2),若OD=3,求BC的长度.21.如图,在Rt△ABC中,AB=3,BC=4,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向终点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向点A运动,到达A点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B返回.点P,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到达点C时停止运动,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连接PQ,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t>0)秒.(1)设△CBQ的面积为S,请用含有t的代数式来表示S;(2)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记为直线l,当直线l经过点C时,求AQ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A、22+32≠42,故此选项错误;B、0.3,0.4,0.5不是正整数,故此选项错误;C、72+242=252,故此选项正确;D、()2+()2≠()2,同时它们也不是正整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2.解:A、∵a2+b2=c2,∴∠C=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5,b=12,c=13,∴a2+b2=c2,∴∠C=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A:∠B:∠C=3:4:5,∴最大角∠C=×180°≠90°,∴△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A=∠B+∠C,∠A+∠B+∠C=180°,∴∠A=90°,即△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解:∵AB=3,AD=1,∴AC==,∵点A为圆心,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AM=AC=,∵A点表示﹣1,∴M点表示的数为:﹣1,故选:A.4.解:依题意,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则x2=82+62=100所以x=10所以“数学风车”的周长是:(10+4)×4=56.故选:A.5.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BC2=EC2﹣EB2=22﹣12=3,∴正方形ABCD的面积=BC2=3.故选:B.6.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较长直角边为b,较短直角边为a,由勾股定理得,c2=a2+b2,阴影部分的面积=c2﹣b2﹣a(c﹣b)=a2﹣ac+ab=a(a+b﹣c),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宽=a﹣(c﹣b),长=a,则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底面积=a(a+b﹣c),∴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故选:C.7.解: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折断的树高==5米,则这棵大树折断前的树高=3+5=8米.故选:B.8.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25﹣12=13cm.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h=25﹣13=12cm.故h的取值范围是12cm≤h≤13cm.故选:A.9.解:利用勾股定理可得S a=S1+S2,S b=S2+S3,S c=S3+S4,∴S a+S b+S c=S a=S1+S2+S2+S3+S3+S4=7+4+4=15.故选:B.10.解:设AE=x,则BE=25﹣x,由勾股定理得:在Rt△ADE中,DE2=AD2+AE2=102+x2,在Rt△BCE中,CE2=BC2+BE2=152+(25﹣x)2,由题意可知:DE=CE,所以:102+x2=152+(25﹣x)2,解得:x=15km.所以,E应建在距A点15km处.故选:C.二.填空题(共6小题)11.解:作DE⊥AC于E,如图所示:∵∠B=90°,AB=6,BC=8.∴DB⊥AB,AC==10,∵AD平分∠BAC,DE⊥AC,∴DE=DB,在Rt△AED和Rt△ABD中,,∴Rt△AED≌Rt△ABD(HL),∴AE=AB=6,∴CE=AC﹣AE=4,设DE=DB=x,则CD=8﹣x,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x2+42=(8﹣x)2,解得:x=3,∴BD=3;故答案为:3.12.解:∵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EFGH,MNKT是正方形,∴CG=NG,CF=DG=NF,∴S1=(CG+DG)2=CG2+DG2+2CG•DG=GF2+2CG•DG,S2=GF2,S3=(NG﹣NF)2=NG2+NF2﹣2NG•NF,∴S1+S2+S3=GF2+2CG•DG+GF2+NG2+NF2﹣2NG•NF=3GF2=27,∴GF2=9,∴S2=9,∵S3=1,∴S1的值是17.故答案为17.13.解:根据规律,下一个式子是:352+122=372.14.解:作辅助线:连接AB,因为△ABD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B===5,因为52+122=13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要求的面积即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差,即×12×5﹣×3×4=30﹣6=24.15.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AB=2.5米,BE=CD=1.6米,ED=BC=1.2米,则AE=AB﹣BE=2.5﹣1.6=0.9(米).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D===1.5(米)故答案是:1.5.16.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6cm,∠A=∠B=∠C=60°,当∠PQB=90°时,∠BPQ=30°,∴BP=2BQ.∵BP=12﹣2x,BQ=x,∴12﹣2x=2x,解得x=3;当∠QPB=90°时,∠PQB=30°,∴BQ=2PB,∴x=2(12﹣2x),解得x=.答:3或秒时,△BPQ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3或.三.解答题(共5小题)17.解:(1)连接AC,在Rt△ABC中,∠ABC=90°,∵AB=20cm,BC=15cm,∴由勾股定理可得:AC=cm;(2)∵在△ADC中,CD=7cm,AD=24cm,∴CD2+AD2=AC2,∴∠ADC=90°;(3)由(2)知,∠ADC=90°,∴四边形ABCD的面积=,18.解:(1)+1=n+1Sn=(n是正整数);故答案是:;(2)∵OA12=1,OA22=()2+1=2,OA32=()2+1=3,OA42=()2+1=4,∴OA12=,OA2=,OA3=,…∴OA10=;故答案是:;(3)S12+S22+S32+…+S102=()2+()2+()2+…+()2=(1+2+3+ (10)=.即:S12+S22+S32+…+S102=.19.解:在Rt△ABC中,AC=30m,AB=50m,由勾股定理可得:BC==40(m),∴小汽车的速度为v=40÷2=20(m/s)=20×3.6(km/h)=72(km/h),∵72(km/h)>70(km/h),∴这辆小汽车超速行驶.答:这辆小汽车超速了.20.(1)AD=DF,理由如下:证明:如图1,连结AF,∵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BF=AF,∴∠BAF=∠B=22.5°,∴∠AFD=45°,∵AD是BC边上的高,∴△AF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DF;(2)解:∵FG⊥AC,AD⊥BC,∴∠FGC=∠ADF=90°,∠GFC+∠C=90°,∠DAC+∠C=90°,∴∠GFC=∠DAC,∵AD=DF,∴△ODF≌△CDA,∴OD=CD=3,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4,连结AF,在Rt△ADF中,AD=DF=4,∴AF===4,∴BF=AF=4,∴BC=BF+DF+CD=4+4+3=7+4.21.解:(1)如图1,当0<t≤3时,BQ=t,BC=4,∴S=×4×t=2t;如图2,当3<t≤5时,,AQ=t﹣3,则BQ=3﹣(t﹣3)=6﹣t,∴S=×4×(6﹣t)=12﹣2t;(2)连接CQ,如图3,∵QP的垂直平分线过点C,∴CP=CQ,∵AB=3,BC=4,∴AC===5,∴42+t2=(5﹣t)2,解得t=;或42+(6﹣t)2=(5﹣t)2,显然不成立;∴AQ=3﹣=.。

人教新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卷 含答案

人教新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卷  含答案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则a2+b2=c2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C.在Rt△ABC中,∠C=90°,所以a2+b2=c2D.在Rt△ABC中,∠B=90°,所以a2+b2=c22.下列各组线段中的三个长度: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4a,5a(a>0);⑤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其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A.5组B.4组C.3组D.2组3.下列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A.1,1,B.1,,C.,, D.,,4.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BC边长的高为()A.B.C.D.5.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于O,AB=3,BC=4,CD=5,则AD的长为()A.1 B.3C.4 D.2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AD=AC,点D在AB上,AF⊥CD交于点E,交CB于点F,则CF的长是()A.2.5 B.2 C.1.8 D.1.5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和B(4,5),则线段AB 的长是()A.3 B.5 C.4 D.38.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B=90°,AB=8米,BC=6米.当正方形DEFH 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米时,有DC2=AE2+BC2.A.2 B.2.5 C.3.4 D.3.69.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均为格点,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则以B、C、D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A.B.C.D.10.如图,在△ABC中,AB=2,∠C=45°,高AD=6,则△ABC 的面积为()A.12 B.24 C.36 D.48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在△ABC中,a2+b2=25,ab=12,且c=5,则最大边上的高是.12.如图,一块形如“z”字形的铁皮,每个角都是直角,且AB=BC =EF=GF=1,CD=DE=GH=AH=3,则AF=.13.如图,由四个相同直角三角形与中间一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边长为13cm,小正方形边长为7cm.则每个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14.一颗大树在一次强烈的地震中于离树根B处4米的C处折断倒下(如图),树顶A落在离树根B处3米,则大树AB的原长为米.15.如图,一架长25m的云梯,斜靠在墙上,云梯底端在点A处离墙7米,如果云梯的底部在水平方向左滑动8米到点B处,那么云梯的顶端向下滑了m.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A(﹣2,3),B(4,3),C(﹣1,﹣3)(1)点C到x轴的距离为.(2)△ABC的三边长为:AB=,AC=,BC=.(3)当点P在y轴上,且△ABP的面积为6时,点P的坐标为:.17.已知△ABC中,BC=m﹣n(m>n>0),AC=2,AB=m+n.(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2)当∠A=30°时,求m,n满足的关系式.18.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垂直于桥面MN于点D,主梁上两根拉索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1)若拉索AB⊥AC,求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2)若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为21米,求主梁AD的高度.19.定义: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x、y和z,满足x2+y2=z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三角形.(1)根据上述定义,“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已知一勾股三角形三个内角从小到大依次为x、y和z,且xy =2160,求x+y的值;(3)如图,△ABC中,AB=,BC=2,AC=1+,求证:△ABC 是勾股三角形.2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8,BC=16,D是AC上的一点,CD=3,点P从B点出发沿射线BC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连结AP.(1)当t=3秒时,求AP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2)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3)过点D做DE⊥AP于点E.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能使DE=C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C.2.B.3.D.4.C.5.B.6.D.7.B.8.C.9.D.10.B.二.填空题(共5小题)11.2.4.12.5.13.5.14.8.15.13.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1)∵C(﹣1,﹣3),∴点C到x轴的距离为3;(2)∵A(﹣2,3)、B(4,3)、C(﹣1,﹣3),∴AB=4﹣(﹣2)=6,AC ==,BC==;(3)∵点P在y轴上,当△ABP的面积为6时,∴P到AB的距离为:6÷(×6)=2,故点P的坐标为(0,1)或(0,5).故答案为:3;6,,;(0,1)或(0,5).17.解:(1)∵BC=m﹣n(m>n>0),AC=2,AB=m+n,∴AC2+CB2=(m﹣n)2+4mn=m2+n2﹣2mn+4mn=m2+n2+2mn=(m+n)2=AB2.∴∠C=90°.∴△ABC是为直角三角形;(2)∵∠A=30°,∴==,∴m=3n.18.解:(1)∵AB⊥AC,∴∠BAC=90°,∵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BC===m,答: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为m;(2)∵BC=21,∴BD=21﹣CD,∵AD⊥BC,∴AB2﹣BD2=AC2﹣CD2,∴132﹣BD2=202﹣(21﹣BD)2,∴BD=5,∴AD===12.19.(1)解:“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是假命题;理由如下:∵对于任意的三角形,设其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x°、y°和z°,若满足x2+y2=z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三角形,∴无法得到,所有直角三角形是勾股三角形,故是假命题;(2)解:由题意可得:,解得:x+y=102;(3)证明:过B作BH⊥AC于H,如图所示:设AH=xRt△ABH中,BH=,Rt△CBH中,()2+(1+﹣x)2=4,解得:x=,∴AH=BH=,HC=1,∴∠A=∠ABH=45°,∴tan∠HBC===,∴∠HBC=30°,∴∠BCH=60°,∠B=75°,∴452+602=752∴△ABC是勾股三角形.20.解:(1)根据题意,得BP=2t,PC=16﹣2t=16﹣2×3=10,AC=8,在Rt△AP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P===2.答:AP的长为2.(2)在Rt△ABC中,AC=8,BC=16,根据勾股定理,得AB===8若BA=BP,则 2t=8,解得t=4;若AB=AP,则BP=32,2t=32,解得t=16;若PA=PB,则(2t)2=(16﹣2t)2+82,解得t=5.答: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4、16、5.(3)若P在C点的左侧,CP=16﹣2t.AP=20﹣2t(20﹣2t)2=(16﹣2t)2+82解得:t=5,若P在C点的右侧,CP=2t﹣16.AP=2t﹣12;(2t﹣12)2=(2t﹣16)2+82解得:t=11答:当t为5或11时,能使DE=CD.。

17《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

17《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

17《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并能用符号语言正确表示三角形,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2.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通过作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并能运用图形解决问题.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4.通过观察和实地操作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了解稳定性与没有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5.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以及镶嵌等有关的概念;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2.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要点诠释: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的位置情况有三种:锐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交点在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交点在三角形外.(2)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要点诠释: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要点二、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果三角形的三边固定,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固定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窗框未安好之前,先在窗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三角形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要点四、多边形及有关概念1. 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要点诠释:多边形通常还以边数命名,多边形有n条边就叫做n边形.三角形、四边形都属于多边形,其中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要点诠释:各角相等、各边也相等是正多边形的必备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如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也不一定是正方形,只有满足四边都相等且四个角也都相等的四边形才是正方形.3.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要点诠释:(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2)n边形共有(3)2n n条对角线.要点五、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1.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n是正整数) .要点诠释:(1)一般把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2.多边形外角和:n 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要点诠释:(1)外角和公式的应用:①已知外角度数,求正多边形边数;②已知正多边形边数,求外角度数.(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外角和的关系:①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n 是正整数),可见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n 有关,每增加1条边,内角和增加180°.【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答案】D【解析】x 的取值范围:511x <<,又x 为偶数,所以x 的值可以是6, 8, 10,故x 的值有3个.【总结升华】不要忽略“x 为偶数”这一条件.举一反三:【变式】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x-3,4,且都为整数,则共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当x 为 时,所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答案】三;8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4-2<x-3<4+2,解得5<x<9,因为x 为整数,故x 可取6,7,8;当x=8时,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为11).2.如图,O 是△ABC 内一点,连接OB 和OC .(1)你能说明OB+OC <AB+AC 的理由吗?(2)若AB =5,AC =6,BC =7,你能写出OB+OC 的取值范围吗?【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延长BO 交AC 于点E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得到,在△ABE 中,AB+AE >BE ;在△EOC 中,OE+EC >OC ,两不等式相加,得AB+AE+OE+EC >BE+OC .由图可知,AE+EC =AC ,BE =OB+OE .所以AB+AC+OE >OB+OC+OE ,即OB+OC <AB+AC .(2)因为OB+OC >BC ,所以OB+OC >7.【总结升华】充分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进行解题.类型二、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3.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各边长.【思路点拨】因为中线BD的端点D是AC边的中点,所以AD=CD,造成两部分不等的原因是BC边与AB、AC边不等,故应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如图(1),设AB=x,AD=CD=12 x.(1)若AB+AD=12,即1122x x+=,所以x=8,即AB=AC=8,则CD=4.故BC=15-4=11.此时AB+AC>BC,所以三边长为8,8,11.(2)如图(2),若AB+AD=15,即1152x x+=,所以x=10.即AB=AC=10,则CD=5.故BC=12-5=7.显然此时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边长为10,10,7.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8,11或10,10,7.【总结升华】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哪部分是12cm,哪部分是15cm,问题中没有交代,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讨论.举一反三:【变式】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方案供选择.【答案】解:方案1:如图(1),在BC上取D、E、F,使BD=ED=EF=FC,连接AE、AD、AF.方案2:如图(2),分别取AB、BC、CA的中点D、E、F,连接DE、EF、DF.方案3:如图(3),取AB中点D,连接AD,再取AD的中点E,连接BE、CE.方案4:如图(4),在 AB取点 D,使DC=2BD,连接AD,再取AD的三等分点E、F,连接CE、CF.类型三、与三角形有关的角4.在△ABC中,∠ABC=∠C,BD是AC边上的高,∠ABD=30°,则∠C的度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按△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分类讨论.【答案与解析】解: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ABD中,∵BD是AC边上的高(已知),∴∠ADB=90°(垂直定义).又∵∠ABD=30°(已知),∴∠A=180°-∠ADB-∠ABD=180°-90°-30°=60°.又∵∠A+∠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C=120°,又∵∠ABC=∠C,∴∠C=60°.(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直角△ABD中,∵∠ABD=30°(已知),所以∠BAD=60°.∴∠BAC=120°.又∵∠BAC+∠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C=60°.∴∠C=30°.综上,∠C的度数为60°或30°.【总结升华】在解决无图的几何题的过程中,只有正确作出图形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解答者必须具备根据条件作出图形的能力;要注意考虑图形的完整性和其他各种可能性,双解和多解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C⊥BC,CD⊥AB,图中有对互余的角?有对相等的锐角?【答案】3,2.类型四、三角形的稳定性5. 如图是一种流行的衣帽架,它是用木条(四长四短)构成的几个连续的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答案与解析】解:这种衣帽架能收缩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挂钩间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7章:勾股定理 复习训练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7章:勾股定理 复习训练题 含答案

17.1勾股定理一.选择题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其斜边上的高为()A.B.13C.6D.252.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做一个正方形,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A.1B.1.4C.D.3.在锐角△ABC中,AB=13,AC=20,BC边上的高为12,则△ABC的面积是()A.66B.126C.120D.684.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S3;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分别为S4,S5,S6.其中S1=1,S2=3,S5=2,S6=4,则S3+S4=()A.10B.9C.8D.75.如图,“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在Rt△ABC中,AC=b,BC=a,∠ACB=90°,若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8,小正方形的面积为6,则(a+b)2的值为()A.60B.79C.84D.90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4,D是AB的中点,DF⊥AC于点F,FE⊥BC于点E,则EF的长是()A.B.C.D.37.如图,这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是()A.13B.C.47D.8.如图,Rt△ABC中,∠C=90°,AC=6,BC=8.以点A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再分别以点A,D为圆心,以AB,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E,连接AE,DE,若点F为AE的中点,则DF的长为()A.4B.5C.6D.89.如图,在△ABC中,∠A=90°,AB=6,AC=8,∠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AB于点D,则AD的长为()A.B.2C.D.410.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明之一.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ABC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的正方形内,三个阴影部分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已知S1=1,S2=2,S3=3,则两个较小正方形纸片的重叠部分(四边形DEFG)的面积为()A.5B.5.5C.5.8D.6二.填空题1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为6和8,则第三边上中线长是.12.如图,在△ABC中,已知AB=2,AC=4,BC=6.则△ABC的面积为.13.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4.已知,在△ABC中,∠ACB=90°,点O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OE⊥AC,OF⊥AB,点D、E、F是垂足,且AB=17,BC=15,则OF、OE、OD的长度分别是.1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现有如图所示的“垂美”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D=2,BC=4,则AB2+CD2=.三.解答题16.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点D,AB=13,BD=5,AC=15.(1)求AD的长;(2)求BC的长.17.两块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BAC=∠ADC=90°,∠ABC=45°,∠ACD=30°,BC =6cm.(1)分别求线段AD,CD的长度;(2)求BD2的值.18.教材在探索平方差公式时利用了面积法,面积法除了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公式,还可以直观地推导或验证公式,俗称“无字证明”,例如,著名的赵爽弦图(如图①,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较大的直角边长都为a,较小的直角边长都为b,斜边长都为c),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c),也可以表示为4×ab+(a﹣b)2,由此推导出重要的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a2+b2=c2.(1)图②为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请你利用图②推导勾股定理.(2)如图③,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B=4,AC=5,BC=6,设BD=x,求x的值.(3)试构造一个图形,使它的面积能够解释(a+b)(a+2b)=a2+3ab+2b2,画在如图4的网格中,并标出字母a,b所表示的线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斜边为=13,∵S△ABC=×5×12=×13h(h为斜边上的高),∴h=.故选:A.2.解:由勾股定理得,OB==,则OA=OB=,∴点A表示的数是,故选:C.3.解:在锐角△ABC中,∵∠B为锐角时,如图所示,在Rt△ABD中,BD===5,在Rt△ADC中,CD===16,∴BC=BD+CD=21,∴△ABC的面积为×21×12=126;故选:B.4.解:如右图所示,∵S1=a2,S2=b2,S3=c2,a2+b2=c2,∴S1+S2=S3,同理可得,S5+S6=S4,∵S1=1,S2=3,S5=2,S6=4,∴S3+S4=(1+3)+(2+4)=4+6=10,故选:A.5.解:由图可知,(b﹣a)2=6,4×ab=48﹣6=42,∴2ab=42,∴(a+b)2=(b﹣a)2+4ab=6+2×42=90.故选:D.6.解:∵△ABC为等边三角形,∴AC=BC=AB=4,∠A=∠B=∠C=60°,∵D是AB的中点,∴AD=AB=2,在Rt△ADF中,∠A=60°,∴∠ADF=30°,∴AF=AD=1,∴FC=AC﹣AF=3,在Rt△CFE中,∠C=60°,∴∠CFE=30°,∴EC=FC=,∴EF==,故选:A.7.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最大正方形E的边长为z,由勾股定理得:x2=32+52=34;y2=22+32=13;z2=x2+y2=47;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z2=47,边长为z=.故选:B.8.解:根据作图知,AD=BC,AE=AB,DE=AC,∴△ADE≌△BCA(SSS),∴∠ADE=∠BCA=90°,AE=AC,∵Rt△ABC中,∠C=90°,AC=6,BC=8,∴AB===10,∴AE=AB=10,∵点F为AE的中点,∴DF=AE=5,故选:B.9.解:过O作OE⊥CB,OF⊥AC,又∵∠BAC=90°,∴四边形ADOF是矩形,∵∠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DO=EO=FO,∴四边形ADOF是正方形,∴AD=DO,∵∠BAC=90°,AB=6,AC=8,∴BC=10,∴S△ABC==24,连接AO,设DO=x,则FO=EO=x,∴×6x+×8x+×10x=24,解得:x=2,∴DO=2,∴AD=2.故选:B.10.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为c,较短直角边为b,由勾股定理得,a2=c2+b2,∴a2﹣c2﹣b2=0,∴S阴影=a2﹣c2﹣(b2﹣S四边形DEFG)=a2﹣c2﹣b2+S四边形DEFG=S四边形DEFG ∴S四边形DEFG=S1+S2+S3=1+2+3=6,故选:D.二.填空题11.解: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6、8,则斜边长为=10,故斜边的中线长为×10=5,故答案是:5.12.解:如图,过A作AD⊥BC于D,设BD=x,则CD=6﹣x,依题意有(2)2﹣x2=(4)2﹣(6﹣x)2,解得x=2,在Rt△ADB中,AD===4,则△ABC的面积为×6×4=12.故答案为:12.13.解:在Rt△ABC中,AB2=AC2+BC2,AB=,所以,S阴影=S△AHC+S△BFC+S△AEB=×()2+×()2+×()2,=(AC2+BC2+AB2),=×()2,=.故答案为:.14.解:如图,连接OB,∵在Rt△ABC中,∠ACB=90°,AB=17,BC=15,∴AC===8,∵点O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OE⊥AC,OF⊥AB,点D、E、F 分别是垂足,∴OE=OF=OD,又∵OB是公共边,∴Rt△BOF≌Rt△BOD(HL),∴BD=BF,同理AE=AF,CE=CD,∵∠C=90°,OD⊥BC,OE⊥AC,OF⊥AB,OD=OE,∴四边形OECD是正方形,设OE=OF=OD=x,则CE=CD=x,BD=BF=15﹣x,AF=AE=8﹣x,∴15﹣x+8﹣x=17,解得x=3.∴OE=OF=OD=3.故答案为:3.15.解:∵AC⊥BD,∴∠AOD=∠AOB=∠BOC=∠COD=90°,由勾股定理得,AB2+CD2=AO2+BO2+CO2+DO2,AD2+BC2=AO2+DO2+BO2+CO2,∴AB2+CD2=AD2+BC2,∵AD=2,BC=4,∴AB2+CD2=22+42=20.故答案为:20.三.解答题16.解:(1)∵AD⊥BC,∴∠ADB=∠CDA=90°.在Rt△ADB中,∵∠ADB=90°,∴AD2+BD2 =AB2,∴AD2=AB2﹣BD2=144.∵AD>0,∴AD=12.(2)在Rt△ADC中,∵∠CDA=90°,∴AD2+CD2 =AC2 ,∴CD2=AC2﹣AD2=81.∵CD>0,∴CD=9.∴BC=BD+CD=5+9=14.17.解:(1)在Rt△ABC中,∠ABC=45°,∴AB=AC=BC=6,在Rt△ADC中,∠ACD=30°,∴AD=AC=3,由勾股定理得,CD==3;(2)过点B作BE⊥AD交DA的延长线于E,由题意得,∠BAE=180°﹣90°﹣60°=30°,∴BE=AB=3,由勾股定理得,AE==3,∴DE=AE+AD=3+3,∴BD2=BE2+DE2=32+(3+3)2=45+18.18.解:(1)梯形ABCD的面积为,也可以表示为,∴,即a2+b2=c2;(2)在Rt△ABD中,AD2=AB2﹣BD2=42﹣x2=16﹣x2;在Rt△ADC中,AD2=AC2﹣DC2=52﹣(6﹣x)2=﹣11+12x﹣x2;所以16﹣x2=﹣11+12x﹣x2,解得;(3)如图,由此可得(a+b)(a+2b)=a2+3ab+2b2.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60分)1.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 ,,D. ,,2. 以下各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的是A. ,,B. ,,C. ,,D. ,,3.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 若,则4.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B. ,,C. ,,D. ,,5. 下列命题与它的逆命题都为真命题的是A. 已知非零实数,如果为分式,那么它的倒数也是分式B. 如果的相反数为,那么为C. 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D. 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它们都是偶数6. 以下组数据,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B. ,,C. ,,D. ,,7. 下列命题与它的逆命题都为真命题的是A. 已知非零实数,如果为分式,那么它的倒数也是分式B. 如果的相反数为,那么为C. 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D. 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它们都是偶数8.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 D.9. 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 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如果两个角都是10.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里记载有这样一道题目:“问有沙田一块,有三斜,其中小斜五里,中斜十二里,大斜十三里,欲知为田几何?”这道题讲的是:有一块三角形沙田,三条边长分别为里,问这块沙田面积有多大?题中的“里”里米,则该沙田的面积为A. 平方千米B. 平方千米C. 平方千米D.平方千米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5分)11. 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12.三边都是整数的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三角形.有一条边长为的勾股三角形有个.13. 命题“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题是.14. 判定以如下的为边长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角形,是的打,不是的打.15.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成立.()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对顶角相等.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16.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在后面的括号里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7. 如图,在中,,,在中,为边上的高,,的面积为,是否为直角三角形?18. 下列各命题都成立,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对顶角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19. 若的三边,,满足,试判断的形状.20.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证明以下命题.已知:如图,,,点在上.求证:.答案第一部分1. B 【解析】A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错误,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正确,C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错误,D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错误.2. D3. C4. D A不能构成三角形;B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能构成直角三角形.5. B【解析】A.已知非零实数为分式,那么它的倒数也是分式是假命题;B.如果的相反数为为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如果为么的相反数为C.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是假命题;D.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它们都是偶数,是假命题.故选:B.6. B 【解析】A、B、C、D、故选:B.7. B 【解析】A、已知非零实数为分式,那么它的倒数也是分式是假命题;B、如果的相反数为为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如果为么的相反数为C、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如果一个数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整除,是假命题;D、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它们都是偶数,是假命题.故选:B.8. C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9. C【解析】A 逆命题是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B 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错误;C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正确;D 相等的两个角都是10. A第二部分1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直线平行”.所以它的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13. 两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4.15.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直角,不成立,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不成立第三部分16.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正确(2)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全等;不正确17. 在中,在是直角三角形.18.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为真命题.(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为假命题.(3)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为假命题.(4)如果两个实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实数相等,为假命题.19. 设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0. 连接,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点在上,。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试题

第17章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作三角形,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2,B.3,4,5C.3,6,9D.2,7,2.下列几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有()①5、12、13;②13、14、15;③3k、4k、5k(k为正整数);④、2、A.1组B.2组C.3组D.4组3.在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在4×4的正方形ABCD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直角三角形,要求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而且三边与AB或AD都不平行,则画出的形状不同的直角三角形有()种.A.3B.4C.5D.64.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和n(m<n),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则()A.﹣3m2+2mn+n2=0B.m2+2mn﹣n2=0C.2m2﹣2mn+n2=0D.3m2﹣mn﹣n2=05.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明之一.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ABC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的正方形内,三个阴影部分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已知S1=1,S2=2,S3=3,则两个较小正方形纸片的重叠部分(四边形DEFG)的面积为()A.5B.5.5C.5.8D.66.如图,等腰△ABC中,AB=AC=10cm,BC=12cm,D为BC上一点,连接AD,E为AD上一点,连接BE,若∠ABE=∠BAE═∠BAC,则DE的长为()A.cm B.cm C.cm D.1cm7.在△ABC中,AB=13cm,AC=20cm,BC边上的高为12cm,则△ABC的面积是()A.126cm2 或66cm2B.66cm2C.120cm2D.126cm28.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和△A′B′C′拼在一起,其中点A′与点A重合,点C′落在边AB上,连接B′C.若∠ACB=∠AC′B′=90°,AC=BC=3,则B′C的长为()A.3B.6C.3D.9.如图,Rt△ACB中,∠ACB=90°,AB=13cm,AC=5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当△APB为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为()A.或B.或12或4C.或或12D.或12或410.如图,Rt△ABC中,∠C=90°,∠B=30°,AC=3cm,点P在边AC上以1cm/s的速度从点A向终点C运动,与此同时点Q在边AB上以同样的速度从点B向终点A运动,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则当△APQ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A.2s B.4s C.2s或4s D.2s或4.5s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为a,b(a≠b)均为整数,且满足a+b=m+2,ab =4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边长为.12.两条宽度为2的纸条叠在一起,使∠ABC=45°,则AB长为.13.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P AB+∠PBA=°(点A,B,P是网格线交点).14.为了比较+1与的大小,可以构造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推算,其中∠C=90°,BC=3,D在BC上且BD=AC=1.通过计算可得+1.(填“>”或“<”或“=”)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4,BC=3,将△ABC扩充为等腰三角形ABD,使扩充的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CD的长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在Rt△ABC中,∠C=90°,D是BC边上一点,∠BAD=45°,AC=3,AB=,求BD的长.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ABC=60°,AD=4,CD=10,求BD 的长.18.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其中的“面积法”给了小聪以灵感,他惊喜地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或图2摆放时,都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下面是小聪利用图1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1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DB,过点D作BC边上的高DF,则DF=EC=b﹣a.∵S四边形ADCB=S△ACD+S△ABC=b2+ab.又∵S四边形ADCB=S△ADB+S△DCB=c2+a(b﹣a)∴b2+ab=c2+a(b﹣a)∴a2+b2=c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摆放,其中∠DAB=90°.求证:a2+b2=c2证明:连结∵S五边形ACBED=又∵S五边形ACBED=∴∴a2+b2=c2.19.小明、小华在一栋电梯楼前感慨楼房真高.小明说:“这楼起码20层!”小华却不以为然:“20层?我看没有,数数就知道了!”小明说:“有本事,你不用数也能明白!”小华想了想说:“没问题!让我们来量一量吧!”小明、小华在楼体两侧各选A、B两点,测量数据如图,其中矩形CDEF表示楼体,AB=150米,CD=10米,∠A=30°,∠B=45°,(A、C、D、B四点在同一直线上)问:(1)楼高多少米?(2)若每层楼按3米计算,你支持小明还是小华的观点呢?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73,≈1.41,≈2.24)20.如图,学习了勾股定理后,数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小娟和小燕对离教室不远的一个直角三角形花台斜边上的高进行了探究:两人在直角边AB上距直角顶点B10米远的点D处同时开始测量,点C为终点.小娟沿D→B→C的路径测得所经过的路程是15米,小燕沿D→A→C的路径测得所经过的路程也是15米,这时小娟说我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花台斜边上的高了,小燕说我也知道怎么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花台斜边上的高了.亲爱的同学们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花台斜边上的高吗?若能,请你求出来: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C.2.B.3.A.4.B.5.D.6.C.7.A.8.A.9.C.10.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5,12,13 或6,8,10.12.2.13.45.14.>.15.3或或2.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过D作DE⊥AB于点E,如图所示,∵∠BAD=45°,∴∠EAD=∠EDA=45°,∴AE=DE,设DE=a,则BE=AB﹣AE=3﹣a,∵AC=3,AB=,∠C=90°,∴S△ABD=,∴,BD=a,Rt△BE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BE2+DE2,∴,解得:a=﹣3(舍)或,∴BD=a=5,即BD的长是5.17.解:延长AD、BC,两条延长线相交于点E,∵在Rt△ABE中,∠A=90°,∠B=60°,∴∠E=90°﹣60°=30°.∴AB=BE,∴在Rt△DCE中,∠E=30°,CD=10,∴DE=2CD=20,∴AE=AD+DE=20+4=24.∴在Rt△ABE中,AB2+AE2=BE2,解得:AB=8,∴在Rt△ABD中,BD==4.18.证明:连结BD,过点B作DE边上的高BF,则BF=b﹣a,∵S五边形ACBED=S△ACB+S△ABE+S△ADE=ab+b2+ab,又∵S五边形ACBED=S△ACB+S△ABD+S△BDE=ab+c2+a(b﹣a),∴ab+b2+ab=ab+c2+a(b﹣a),∴a2+b2=c2.19.解:(1)设楼高为x米,则CF=DE=x米,∵∠A=30°,∠B=45°,∠ACF=∠BDE=90°,∴AC=x米,BD=x米,∴x+x=150﹣10,解得x==70(﹣1)(米),∴楼高70(﹣1)米.(2)x=70(﹣1)≈70(1.73﹣1)=70×0.73=51.1米<3×20米,∴我支持小华的观点,这楼不到20层.20.解:Rt△ABC中,∠B=90°,设BC=a(m),AC=b(m),AD=x(m)则10+a=x+b=15(m),∴a=5(m),b=15﹣x(m)又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10+x)2+a2=b2,∴(10+x)2+52=(15﹣x)2,解得:x=2,即AD=2(米)∴AB=AD+DB=2+10=12米,BC=5米,AC=,米答:这个直角三角花台底边上的高为米.。

国际经济学17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17章 国际收支调整

国际经济学17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17章  国际收支调整

第十七章国际收支调整一、关键词1.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调整的影响。

2. 马歇尔−勒纳条件。

指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即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本币贬值能够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3. J曲线效应。

从实践上看,一国即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其货币贬值也不能立即改善国际收支,这种贬值政策实施效果上的时滞现象被称作J曲线效应。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在本币贬值后,国际收支将继续恶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比如18个月)以后国际收支才能出现明显的国际收支改善。

4.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是从国民收入角度分析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这里的“吸收”一词是指国内居民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

5. 支出调整政策。

改变或调整国民收入大小的政策被称为支出调整政策,主要通过引导支出水平的变动来调整社会总需求水平,通常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6. 支出转换政策。

改变国内吸收的政策,也就是主要通过引导支出方向的变动来调整总需求的内部结构的政策被称为支出转换政策,通常包括关税政策、汇率政策与直接价格管制政策等。

7. 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又称收入分析法,是在假定价格和汇率不变的条件下,应用凯恩斯乘数理论考察一国国民收入变动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的方法。

8.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是从货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是货币主义经济学在国际收支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9. 输入型通货膨胀。

是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者希望在短期维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国家,在受到国外货币供给增加(外国通货膨胀)而形成的外部需求冲击时,被动地增加本币供给以维持汇率稳定从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全章复习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下)

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全章复习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下)

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全章复习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下)一. 教学内容: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信息与信息传播电磁波及其传播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二. 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信息传播中几种形式,知道电磁波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2. 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 了解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生活中社会发展的影响。

4. 了解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

三. 主要知识点分析:1. 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B. 现代的信息存储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 电磁波A. 波的基本的特征①振幅: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用字母A 表示,单位是米(m ) ②周期: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所需要的时间叫周期,用字母T 表示,单位秒(s ) ③频率: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字母f 表示,单位赫兹(Hz )。

④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米(m ) ⑤波速:波在1s 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用字母v 表示,单位是米/秒(m/s )B. 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f =T 1;波速与波长、周期的关系T v λ=;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v =λf C. 快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周围能产生电磁波,光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D.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都等于3×108m/s 。

E. 金属容器能够屏蔽电磁波,电磁波能把信息传播得更远,电磁波频率越高,能把信息传播的信息量越大。

3. 现代通信 A.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方式,光导纤维是指那些传输信号极其纤细的物质,由多根光导纤维制成的传输光信号的传输线称为光缆。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7章 第2节 产业转移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7章 第2节 产业转移
利润
• (1)产业的转移,不仅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也包括第 一产业的转移,如桑基鱼塘、食用菌、油菜、大豆等生产基地的 变化等。
• (2)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企业生产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劳动力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相 当一部分是为了廉价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在企业生产初期。
• 考向2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 的影响
• (2021年江西南昌零模) 长沙 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建于1991 年,经过24年发展,成为长沙 最大的“菜篮子”。2016年整 体搬迁至位于长沙县黄兴镇的 长沙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 菜商发现,与老市场相比,新 市场蔬菜价格有所下降。如图 是新旧市场区位略图。据此完 成第3~5题。
【考向扫描】
• 考向1 产业转移对迁出 地的影响
• (2021年江苏泰州中学模 拟)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 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 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 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 如图为上海市与浙江省产业
• 1.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
()
• A.烟草与机械
B.皮革与机械
• C.机械与通信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 (2)从地域分布来看。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减 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
考点深度探究
考点一 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典题研析】

(2020年天津高考地理)20世纪80年代,M镇的服装企
业迁至省会W市进行生产经营。近年来,这些企业又陆续迁
• [微思]我国中西部地区要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除了 发挥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外,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 【答案】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 强人力资源培训、从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17章全章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整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17章全章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整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年级第十七章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点要点整理复习汇总最新精品完整完美必备复习资料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I = UR R=UI U=IR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nIIII=⋯===21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n IIII+⋯++=2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nUUUU+⋯++=2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n UUUU=⋯===21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n RRRR+⋯++=21;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n RRRR111121+⋯++=;1。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教师用书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教师用书

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一、资源安全问题1.资源安全(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

(2)表现。

①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

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2.资源安全问题概念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影响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根源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影响因素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2.资源安全(1)地位: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2)按重要程度分: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

(3)战略资源。

①概念: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

②特征: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

3.影响过程: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三、保障资源安全1.资源供给2.资源消费(1)降低资源消耗:通过减量、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来实现。

(2)使用效益最大化: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环境或社会效益。

(3)规避各种利用风险:在资源使用过程中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3.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1)环境友好: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增加资源供给还是降低资源消费,都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

(2)和平开发利用: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应避免因资源争夺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

四、中国能源供需特点与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第十七章规范标准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第十七章规范标准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7章习题课件-复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第17章习题课件-复习题

=

7.
2
(1)原式 (2)原式
= =
(x1
x12
+ x2)2 – 2x1x2 = x22 = 53 ×(– 2 )
25 + 7 = 53.
4
4
= – 53 .
x1 x2
4
7
14
7.有一块长 25 cm,宽 15 cm 的长方形硬纸板,如果在 纸板的四个角上各截去一个相同大小的小正方形,然后
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底面积为 231 cm2 的无盖长方 体盒子,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4.要建一个面积为 150 m2 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省材料,养 鸡场的一边利用原有的一道墙,另三边用铁丝网围成,如果铁丝
网的长为 35 m. (1)若墙足够长,则养鸡场的长与宽各为多少? (2)若给定墙长为 a m,则墙长 a 对题目的解是否有影响?
解:(1)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 x m,则平行于墙的边长 为 (35 – 2x) m,依题意,得 x(35 – 2x) = 150,
解:(1)x1 = x2 = 2 .
2
(2)x1
=
x2
=
2 3
.
(3)x1
=
1,x2
=

4 3
.
(4)y1 = y2 = 1.
4.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 + 6x – 5 = 0; (2)(x + 3)(x – 3) = 2; (3)(t – 2 )2 + 4 2 t = 0;(4)3x(x – 1) = 2 – 2x.
(2)当 a<15 时,题目无解; 当 15≤a<20 时,题目只有一个解; 当 a≥20 时,题目有两个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楠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 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 的哪种情况 A 。 A.定值电阻短路 B.电源电压太小 C.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5)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压表示数 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 保护电路 ;二是通过 改变滑片的位置,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 电压,多次测量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
三、实验题 小楠同学想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 (1)如图甲是小楠设计的实验电路,请你根据图 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没有连接完的实 物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 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电路接通前,小明用开关试触,先是发现电流表示数 如下图丙所示,则产生的原因 是 测量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 小明调整电路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如下图丁所示,则产 生的原因是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 流表立即有较大示数。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 误,其中一处是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处于断开状态 , 还有一处是 滑动变阻器没有滑到阻值最大位置 。
(7)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 其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 (8)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损坏 (不能使用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变阻器。此时该同 学将滑动变阻器从电路中撤下后,假如还能测出R的 阻值,那么,滑动变阻器损坏后,可能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是 实验次数太小,造成较大误差。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除了换用新的滑动变阻器外,还 更换不同的电源。(写出一个即可) 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9)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楠同学想用原电路测 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阻。他 用灯泡替换了电阻 R,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 变阻器,测得五组实验数据如下左表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小楠画出小灯泡的电流随 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下右图。
由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出现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7.14 Ω。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总复习
★【能力检测提升】 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 关,小灯泡正常发光;断开开关,现保持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的位置不变,对换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再闭 合开关S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小灯泡不能发光,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正常发光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
6.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 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 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 能是 ( C ) A.由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C.灯L断路 D.灯L短路
7.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 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下图所示电路。光敏电阻的 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逐渐 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 情况应该是 ( D ) A. 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 . 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R ' =U/I=24V/0.6A 。
四.综合计算题 1.如下右图所示,表示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 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 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 变小 (1)当油箱向外输油时,油量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 。 (2)电阻R '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 。 (3)若图中电源电压为24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80 Ω,为了保证电流表不超量程, 电阻R'的最小阻值应是多少欧? 解: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时,
2.如右下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 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 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C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3.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 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 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 A.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B.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1亮度增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1亮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8.为了测量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1的大小,四 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 电阻R2的阻值已知,那么,其中不可行的是 ( D )
二、填空题 1.在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6V, R1=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则通过R1的电流是 0.6 A,电阻R2的阻值 为 20 Ω。
2.晓娟在探究“电阻中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将记录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17-6所示I一u关系图 象。由图可得甲的电阻为_____ 10 ,甲、乙两个电阻串联 后总电阻是 15 ;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V的 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 0.6 _____A;这两个电阻并联后 2.7 接在9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______A 。
4.标有“10 Ω 1 A”和“15 Ω 0.6 A”的两只电阻,把它们并联 起来接入电路中,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B ) A. 19 V B. 9 V C. 10 V D. 15 V 5.某同学想用一只“1.5v 5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 采用电压为6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 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 “1Ω/cm”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 小灯泡正常发光 ( D ) A. 应并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 B.应串联一段20 cm长的电阻线 C.应并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 D.应串联一段15 cm长的电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