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三年高考(2015-2017)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2015、2016、2017三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专题分类归纳研析及2018考纲解读和二轮复习建议专题一
2018年生物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课外材料)(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8海南卷,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位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重组,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
2.(2018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3.(2018全国Ⅰ卷,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答案】C【解析】突变体M需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可以说明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可能丧失,从而不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导致必须添加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A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B正确;M和N的混合培养,致使两者间发生了DNA的转移,即发生了基因重组,因此突变体M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是由于细菌间DNA的转移实现的,而不是突变体M的RNA,C错误,D正确。
4.(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2017年高考生物深化温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
A.减数割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成B
B.减数第二次割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割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割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割裂产生的雄配子为 和 ,后者不育。正常情形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份为红色性状,推知父本减数割裂进程中产生了含B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缘故是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故D最符合题意。
Ⅲ-3已诞生且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含有A+、B-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成年人发病概率显著增加 (2)①选择 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的替换 (3)1/3
17.燕麦颖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由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操纵,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A.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雄蜂是单倍体,雌蜂是二倍体,二者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C.与二倍体水稻相较,单倍体水稻植株弱小、籽粒较小
D.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较多,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
【解析】单倍体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在自然状态下,雄蜂和雌蜂交配后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因此属于同一个物种;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一样可不能产生种子;恶劣环境中多倍体植物多,可说明多倍体植物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含详细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各染色体大小、形状各不相同B.雄果蝇一个染色体组由三条不同的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C.一个染色体组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D.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导致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答案】B【解析】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即在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而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A正确;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 染色体,故雄果蝇一个染色体组由3条不同的常染色体+X或3条不同的常染色体+Y染色体组成,B错误;据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该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C正确;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基因突变一般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有基因数量的变化D.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答案】B【解析】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的实质是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基因突变一般会改变基因的种类,但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缺失和重复能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变化,易位和倒位会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 错误;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以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和基因工程等,D错误。
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配子的随机结合现象属于基因重组B.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D.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段拼接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B【解析】不同配子的随机结合现象属于受精作用,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A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所以生物的性状也不一定改变,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一种生物的基因片段拼接到另一种生物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专题09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生物分项版汇编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17年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A2.(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综生物试题)榕树依赖专一的榕小蜂传粉,榕小蜂借助榕树部分雌花的子房产卵,被产卵的子房会终止发育,并且二者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许多适应性特化。
榕树雌花内共存着一种只产卵不传粉的欺骗性榕小蜂。
榕树雌花期,传粉者和欺骗者同时被吸引,即使有充足雌花资源,两种榕小蜂均不会产完所有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欺骗性榕小蜂的存在,会抑制传粉榕小蜂的产卵和传粉量B.若没有传粉榕小蜂的存在,榕树将无法通过种子进行繁殖C.传粉榕小蜂大量利用雌花资源产卵,能使榕树更有效地繁殖D.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组成了动植物界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答案】C【解析】欺骗性榕小蜂的存在,传粉者和欺骗者同时被吸引,因而会抑制传粉榕小蜂的产卵和传粉量,A 正确;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若没有传粉榕小蜂的存在,榕树将无法通过种子进行繁殖,B正确;传粉榕小蜂大量利用雌花资源产卵,被产卵的子房会终止发育从而抑制榕树的繁殖,C错误;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组成了动植物界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D正确。
3.(2017届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在栽培二倍体水稻(2N)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A.该单体可出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来B.该单体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D.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答案】A【解析】由花粉粒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而不是单体,单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A错误;该单体中染色体数目少了一条,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正确;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N-1型配子的雄配子育性很低,C正确;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亲本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D正确。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标题: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塑造生命的无穷多样性
生命以其无限多样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多样性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主要源于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这三个过程共同作用,塑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首先,变异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原料。
这是一种随机过程,在生物繁殖过程中经常发生。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如辐射、温度变化等,以及内在因素,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等,生物个体间会出现各种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差异。
这些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生物进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育种是人工干预生物进化的过程。
人们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具有特定特征的个体,进行培育和繁殖,以实现物种特性的定向改变。
例如,农业中的作物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手段,培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营养价值更高的新品种。
这种定向育种有效地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最后,进化是生命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过程。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特征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特征遗传给下一代。
随着环境和生存需求的改变,下一代个体又会产生新的变异和选择,进一步改变物种的遗传特性。
这个过程不断循环,推动了生物的持续进化。
总的来说,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共同作用,使得生命得以繁衍生息,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这三个过程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有效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研究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以更好地认识生命、保护生命和利用生命。
专题09变异、育种与进化-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9 变异、育种与进化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选题1.(2023·山东·高考真题)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
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C.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D.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1.D【分析】1. 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
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
故选D。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判断题)1.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解析】选择育种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正确。
2.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解析】杂交育种除了选育新品种之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正确。
3.人工诱变可以创造新品种,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不能定向地改良生物的性状,错误。
4.基因工程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解析】基因工程能按照人类的意愿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正确。
5.细胞在没有受到紫外线、亚硝酸等外界因素影响时,也会发生基因突变()【解析】在没有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时,生物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即自发突变,正确。
6.超级杂交水稻和太空椒两者的育种原理相同()【解析】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太空椒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二者原理不同,错误。
7.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环节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但是没有种子,错误。
8.诱变育种时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进行定向基因突变()【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错误。
9.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解析】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正确。
10、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交叉互换,错误。
11.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一条含65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解析】M基因突变后,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因而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减少,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错误。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生物才能在自然选择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物种的演化和多样性的增加。
育种是人工干预下的生物变异和选择过程。
通过选择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育种者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这种人为的选择和繁殖过程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传播,提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通过育种技术,我们可以培育出抗病、抗旱、产量高的农作物,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进化是生物在长时间尺度上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原始的单细胞生命形式到复杂的动植物,都是进化的产物。
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能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物种因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得以生存下来,而另一些则因为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命演化的核心过程。
它们共同塑造了生物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对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也为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在生命的舞台上,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是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
它们不断地重塑着生物世界的面貌,让生命世界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生物的变异是生命演化的驱动力。
它指的是生物体的基因组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生物体的外观、生理特征或者行为模式。
变异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它们为生物演化的可能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三年(2015-2017)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7•江苏卷.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2.(2017•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3.(2016上海卷.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8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4.(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5.(2016海南卷.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6.(2016海南卷.25)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7.(2016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8.(2016江苏卷.14)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9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6上海卷.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8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2.(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3.(2016海南卷.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4.(2016海南卷.25)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5.(2016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6.(2016江苏卷.14)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7.(2016天津卷.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8.(2016北京卷.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三年(2017-2019)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总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9•天津卷•T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
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Dd)=2×0.1×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0.7×0.3=0.42,与浅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 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0.7=0.49,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2.(2019•江苏卷•T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A 错误;基因突变会导致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孕,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使得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可育的二倍体,且肯定是纯种,C正确;多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如果奇倍数的增加(如三倍体),其后代遗传会严重的不平衡,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利于育种,D错误。
【大师珍藏】2017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Word版,含答案)知识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知识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7·天津高考·T4)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
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选B。
等位基因(A、a,D、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等位基因(B、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分别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A项错误。
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可以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项正确。
由于B(b)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
2. (2017·江苏高考·T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育种与进化
专题14 育种与进化1.(2015·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 50% C.42% D. 21%【答案】C【考点定位】基因型频率计算。
2.(2015·江苏卷.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A【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3.(2015·山东卷.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答案】D【考点定位】遗传平衡定律4.(2014·江苏卷.13)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B. 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C.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答案】D【考点定位】生物变异及生物育种。
5.(2014·江苏卷.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三年高考真题精编——育种与进化
专题14育种与进化1.(2015 •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 75%B. 50%C.42%D. 21%【答案】C【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种群1中AA=64%, Aa=32%, aa=4%5种群2中AA=36%, Aa=48%, aa=16%^则二者合并后,AA=50%, Aa;如电aa=10知所以,a=30%^随机交配后,子代中屿=2)<7微义30批42以所以选匚。
【考点定位】基因型频率计算。
2.(2015 •江苏卷.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构成,所以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也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r错误5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有可能引起外来物种入侵,不利于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C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大,抵抗力稳定性高,不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3.(2015 •山东卷.6)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
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H基因频率⑼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中所占的比例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答案】D【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各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L且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加上二分之一杂合子的频率,所以当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此项正确」当时,田和曲的基因型频率相等、Hh的基因型频率等于1/2, E项正确s分析图示可知,当PF时,与HH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为1/9,即显性纯合体在邑中所占的比例为1/9, C项正确』p=c时,hh的基因型频率为1/9, HH和Hh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各为4/9, F: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l/9hh+4/9HH+4/9Xl/2 (HH+hh)=7/9, 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2017•江苏卷.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答案】D【解析】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能是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A错误;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可能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B错误;杂合子筛查用于检测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病,而染色体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不能用杂合子筛查法筛选,C错误;不同遗传病类型的再发风险率不同,所以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D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遗传病的概念,理解染色体病是染色体结构或数目改变引起的,不存在致病基因。
2.(2017•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A【考点定位】生物进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库的含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3.(2016上海卷.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8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答案】D【解析】①中少了基因ab,多了基因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dc基因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不同判断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观察变异类型①和②和原类型的不同,区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不同。
4.(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答案】A【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名师点睛】(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5.(2016海南卷.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考点定位】遗传病【名师点睛】速判遗传病的方法6.(2016海南卷.25)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A.DNA分子发生断裂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答案】【解析】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可能的原因是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多个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类问题的解题方法(1)确定突变的形式:若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则一般为碱基对的替换;若氨基酸序列发生大的变化,则一般为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2)确定替换的碱基对:一般根据突变前后转录成mRNA的碱基序列判断,若只有一个碱基存在差异,则该碱基所对应的基因中的碱基就为替换的碱基。
7.(2016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生殖隔离【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变异和进化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图示理解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抗药靶位点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杀虫剂作用后的结果,杀虫剂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条件,可根据两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8.(2016江苏卷.14)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答案】B【考点定位】缺失,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据图正确判断出染色体缺失、倒位,同时理解缺失和倒位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染色体倒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四分体的特点:呈“十字形”,该题难度比较大。
9.(2016天津卷.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图表分析考查基因突变的种类、链霉素抑菌功能的原理、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难度中等。
解题关键是根据突变性和野生型核糖体S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变化的种类。
本题容易错选D项。
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10.(2016北京卷.3)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A【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
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认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
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
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需要明确的知识点:①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
例如种群水平的研究内容有:种群的数量的数量动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生物的生殖、进化、遗传多样性等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优势种、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及其占据的生态位、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等。
②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11.(2015·安徽卷.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的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 50% C. 42% D. 21%【答案】C【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种群1中AA=64%,Aa=32%,aa=4%;种群2中AA=36%,Aa=48%,aa=16%;则二者合并后,AA=50%,Aa=40%,aa=10%;所以A=70%,a=30%;随机交配后,子代中Aa=2×70%×30%=42%。
所以选C。
【考点定位】基因型频率计算。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透切理解遗传平衡定律:若群体中只考虑A和a一对等位基因且A基因的频率为p,则a基因的频率为1-p;AA基因型的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1-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1- p2-(1-p)2=2p(1-p)。
12.(2015·海南卷.19)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深入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
13.(2015·海南卷.2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旨在检测学生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解决本题关键在于区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实质及类型。
14.(2015·江苏卷.10)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减数分裂都正常B. 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 甲、乙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 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名师点睛】本题以染色体组型图考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识别,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能力。
本题中最大的易错点把其中一图中在染色体片段发生的倒位看作是两图中对应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