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送管方式的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效果观察论文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式及封管液的封管效果。
方法将300例行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
每组在随机分2个亚组,观察对比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的堵塞发生率及封管液的保留时间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ⅰ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顺序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21,p>0.05),ⅱ组的2个亚组进行的留置针小开关不同关闭位置堵塞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iii族的个踏足进行的封管液不同保留时间赌馆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3,p<0.05)。
结论封管时小开关关闭位置靠近套管针延长管起始处,封管效果可靠,肝素盐水封管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关键词】儿科;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护理浅静脉留置针又可被称为套管针,其构成物质生物材料,较为先进。
早在30年前,其就已经代替了头皮针的使用,在欧洲国家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但在心理方面减轻了患儿的恐惧感、焦虑感,还降低了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家长因担心而出现的心理负担,同时还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正确的使用封管液,或保持正确的封管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生堵塞的几率。
本文选取了300例患儿,对其实施静脉留置针,观察分析封管方法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取2012年2月-2012年7月于我科治疗的住院患儿,共300例,其中新生儿肺炎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新生儿窒息17例,早产儿83例,连续输液5天以上,液体成分为抗生素,静脉营养液,改善脑细胞液以及生理盐水等,将以上30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同时每组再随机分成2个小组。
1.2 血管选择头皮静脉中的前额正中经脉、颞浅静脉、手背静脉、四肢静脉,选择四肢静脉要避开关节部位。
1.3 材料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封管针头为头皮针头及5ml一次性注射器。
不同婴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送管方法效果比较
不同婴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送管方法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6-04-11T14:22:57.8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作者:廖冬燕陈艳芬[导读]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单手送管法穿刺法能够提高成功穿刺率,增加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537200)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送管方法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进行救治的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0例婴儿,其中对照组患者行留置针双手送管。
观察组患者行留置针单手送管法穿刺法。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和穿刺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手送管法穿刺法能够提高成功穿刺率,增加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关键词静脉留置;穿刺;送管静脉穿刺技术为一种临床中使用较多的护理技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的留置时间较长,不会对患者产生其他影响,静脉留置针还可以保持患者的静脉通路,为患者用药提供通道。
这种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患者疼痛,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然而临床工作中却发现静脉留置针比常规静脉穿刺更加复杂,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太低,本次临床探究不同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及送管方法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1]。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进行救治的需要静脉留置针穿刺的400例婴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10:90,年龄为20min到30d,平均年龄为12士2.3d,其中早产儿50例,足月儿350例,体重1.3-4.53k g,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20:80,年龄为21min 到30d,平均年龄为12士2.4d,其中早产儿45例,足月儿155例,体重1.4-4.52kg,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留置针介绍
侧孔
精选ppt
5
导管
莱距离 <1mm
导管尖端更完美: 导管尖端呈梭形,令导管在穿刺时不易出现套管前 端劈叉、起毛刺及卷曲的情况。
精选ppt
6
留置导管特殊材质
➢Teflon材质确保导管表面光 滑,穿刺时阻力小,送管更 顺滑;
➢Teflon材质支持导管薄壁设 计,使同型号导管内径更大 ,确保流量更大;
精选ppt
7
留置导管特殊材质
➢Teflon材质强度适中,确保导管在环境湿 热状态下不会发生导管皱缩现象,有助于 提高穿刺成功率,
增加病人满意度,
同时降低废针率,
减少科室成本;
精选ppt
8
留置导管特殊材质
➢Teflon材质相对于聚(亚) 氨酯,减少血小板吸附及聚 集的可能,从而使导管不易 被血凝块堵管;
每毫升含肝素10-100单位,用量2-5ml。抗凝作用 持续12小时
精选ppt
36
冲管与封管
冲管、封管护理的正确步骤:
SAS S 生理盐水
SASH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S 生理盐水
H 稀释肝素液
Flush
精选ppt
37
正确使用小夹子
将针尖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当封管液推剩0.5ml时 ,边推边拔针,待针完全退出,用小夹子卡住 延长管
静脉留置针规格型号
型号
规格
(套管外径×套管长度)
流速
颜色 适用范围
26G Y&Z
0.6mmx16mm
12ml/min 紫色 新生儿
24G Y&Z 22G Y&Z 22G Y&Z 20G Y&Z 18G Y&Z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摘要】静脉留置针其优点在于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和随时用药,为临床治疗、急救及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
尤其对小儿来说,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恐惧及家长的焦虑。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小儿穿刺方法护理【】R472【】B【】2095-1752(2012)30-0288-02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迅速有效的给药方法。
由于早产儿、高危儿、婴幼儿头皮静脉小、官腔窄,且易动不合作,采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且随时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便于急救和给药。
留置针输液已广泛应用临床,由于具有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尤其对少儿减轻痛苦、恐惧,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方法1.1穿刺前准备常规备药,检查留置针的有效日期及规格、包装有无漏气。
1.2血管选择及皮肤消毒应选择较粗直、走向清晰且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
选择头皮静脉时应剃发。
1.3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持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呈10°~20°刺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向前缓慢推入0.2cm固定针芯,缓慢送软管,退出针芯,然后从肝素帽推入少量生理盐水确定穿刺成功,用敷贴固定留置针,使敷贴紧贴皮肤,尽量平整我漏气。
注意为保障穿刺一次成功:①穿刺进针回血后再进针0.2em;②退针送管每一步操作时都要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因为局部皮肤形成褶皱,相应部位的血管也随之褶皱、弯曲,导致送管困难,所以整个操作都应强调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减少皮肤褶皱和血管弯曲。
2使用小儿留置针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2.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熟练,提高操作的成功率,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周围组织损伤,增加患儿的痛苦,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嘱患儿家长将患儿双手看好,夜间睡觉时用手套套住双手,戴上弹力帽,保护留置针,防止抓脱,让患儿安静,出汗多的小儿用胶布绕头一周固定,以防自行脱落。
正压送管技术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中的应用
低 ,且 患儿不 易配合 ,撕 扯粘贴 膜造成 留置针脱 出导致 留置失 置针 内空 气 ,转动套 管针芯 ,操 作时患 儿取适 宜体位 ,常规消 败 。对 四肢浅 静脉穿 刺 困难 的患者 ,还 可选用 胸腹壁静 脉穿刺 毒皮肤 ,穿刺 者进 针至皮下 时 ,助手轻 抽注射 器 ,使 留置 针管 留置针 , 胸腹壁静 脉是 末梢小静 脉 , 血流慢 , 压力低 , 活动度小 , 内迅速 回血 ,当见 回血后 ,穿 刺者再进 针少许 ,使 留置针 的软 静脉 留置针不易脱管 或堵塞 ,对 患者的生命 维持起重要作 用 ] 。 管完全进 入血管 内 ,此时助 手一手扒 紧前方 皮肤 ,一手 持续正 影 响 急 、危 、重 患 儿 群体 穿 刺成 功 的因 素有 :患 儿 的病 压推 注生理盐水 ,穿刺者 同时将 留置针软管 沿血管平送 至血 管 情 、血管条 件 、穿刺 者技术 、高效 的送管技 术等 。在 患儿 的病 内,按常规方法 固定 留置针 。 情 、血管条 件无法 选择 的情况下 ,选择具有 3年 以上 临床工作 对照 组 :使用 常规穿刺法 ,消毒皮 肤后 ,右手拇指 与食指 经 验 的相 对 固定 护理人 员 f 2名 ) 担任 穿刺 者与助手 ;在穿刺 技 持 留置针 ,针尖 斜面 向上 进针 ,见 回血继续 沿血 管前 行少 许 , 术、固定、封管等条件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高效的送管 右手食 指与 中指 固定针 芯不动 ,右 手拇指顶 着 留置 针肝素 帽的 技术是提高穿刺成功的主要因素。针对急、危、重这一特殊群 分叉处将软管前推 , 将软管送 入血管内。观察组 : 在穿刺 、回血 、 体患儿 普遍存 在血管条 件差 ,穿 刺难度大 的状况 ;护士如 何尽 沿血管前 行 、针 芯固定 、软管 前推 的技巧上 与常规法 相 同。区 早 尽快建 立静脉 通路 ,是保 证患儿 抢救成 功 的关键 。穿刺 者应 别在于送软管时 , 助手正压边推盐水 , 穿刺者边将软管送入血管 ; 用正压送管技术在使用原理上应该是科学、高效的。本研究结 助手感 觉推注有 阻力 时,及 时通知 送管者送 管停止 ,这 在一定 果 显示 , 从 两种 留置针使 用 的时 间上看 ,符 合 留置针 的一 般使 程度上 不容易将 血管破坏 ,可将软 管退 回至有 回血 处 ,再次 推 用 规律 ,两组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正压送管 技术在临床使用 时 , 送软管 ; 而常规方法送针时 , 很容易将血管破坏 , 导致穿刺失败 。 将 患儿痉挛 、塌 陷的血管通 路打 开 ,减少 了血管 阻力 ,保证套 临床观察 发现 ,软 管能全部送 入最好 ;当一些 患儿 的血 管条件 管针的软管顺利送入,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为急、危 、重
小儿留置针的固定
1 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穿刺成功后选择6 cm x2 cm布胶布固定针栓,再取8 cm ×2 cm胶布错过穿刺部位圆形固定延长管,同时留置针螺旋帽底部垫一无菌棉棒大小的棉球,避免长时间压迫,引起局部淤血,最后留置针针眼处选用3M 无菌透明敷贴绷紧固定,反复按压周边,避免因汗液造成不沾。
此法固定是由于患儿活动度大,易哭闹,汗腺分泌旺盛,创可贴具有消炎、止血、吸收性强的作用,且透气良好,能吸收汗液,减轻汗液对针眼创口的不良刺激,充分散发皮肤的热量,同时加强留置针的稳定性。
头部静脉固定,还可给患儿带一棉线有弹性的头网加强固定,避免患儿将套管拔出。
2 手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成功后根据患儿手的大小选择一半或一个3M无菌透明敷贴先从一侧粘贴皮肤,再拉紧至对侧皮肤,再选用与留置针针栓相同宽窄的胶布,按患儿手的大小选择长度,绕手一周粘贴,延长管及螺旋帽固定静脉。
此法固定是由于无菌有贴膜粘贴性强、固定牢固透明,易观察穿刺点的反应,又可防水,同时胶布缠绕一周加强留置针的稳固性。
手背静脉固定还可给患儿套一平板手模型。
将带有穿刺针的手套入模板加强固定,避免活动使穿刺处软导管打折。
3 足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前两步固定根据患儿足的大小方法同手背静脉固定方法一样,最后一步在螺旋接管下方垫一小棉球固定延长管于患儿腿部,同时尽量为患儿穿一只宽松棉袜。
此法固定是由于患儿双足活动较手部活动频繁,且夜间不易看护,穿好棉袜后不易将胶布卷起,加强留置针的稳固性。
肥胖患儿延长管固定胶布缠绕时应螺旋上缠
避免直线缠绕引发固定部位水肿。
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体会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33期V ol.4, No.33, 2019104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体会余木焕(云南省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儿二科,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目的 观察留置针采用不同的封管方法,在儿科的有效留置时间及效果。
方法 将248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4例,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封管过程中需要先将头皮针退出 3/4 然后再利用脉冲式方法进行推注,在推注至 1 ~2ml 左右时采用边推边退把剩余封管液推注完,然后进行夹管处理。
给予对照组患儿则采用脉冲式方法直接进行推注,在推注至 1 ~2ml 左右时采用边推边退把剩余封管液推注完,然后进行夹管处理。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留置针期间不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护理过程中采用将针头退出3/4 法,然后再采用常规脉冲式方法进行推注,极少发生堵管现象,并且对达到正压封管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操作更简便,封管效果更好。
【关键词】小儿;体会;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33.104.01静脉留置针属于是儿科最为常见也是效果最佳的输液方式之一,根据对相关研究表明,输液后封管效果对留置针留置时间有重要关联,2016年以前我科一直按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的威高牌静脉留置针使用培训方法进行封管,在临床实践中,显示此方式封管在儿科中应用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因小孩不配合,常常需双人协作完成,为此,本科室对封管方式按照正压封管原理实施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探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式封管方法,这种封管方法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能有效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还能减少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
探索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的方法论文
探索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的方法【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28-02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特别是在危重患儿治疗时,留置针可以保持静脉通畅,便于紧急给药和抢救,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
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小,弯曲多,充盈度差,哭闹不配合,穿刺时极易造成送管失败。
我们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较晚,儿科护士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虽逐年提高,但仍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为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们收集住院患儿450例随机分成三组,采用三种不同的穿刺送管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传统法二种,改进法一种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将入住我院儿科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450例随机分成三组,选择血管进行留置针穿刺,使用二种传统法穿刺各150例,用改进法穿刺150例,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穿刺部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置管材料均为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dintimall-ii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均选型号为24g×0.75〞的留置针。
1.2 方法1.2.1 传统二种穿刺送管方法(1)备齐用物,选好血管,常规消毒,用输液管针头直按穿刺于留置针肝素帽上,排尽留置针管内空气,轻轻转动针芯,松动外套管,使针芯针尖斜面向上,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呈15—30°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缓慢进针2—3mm,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将外套管缓缓送入血管内,固定留置针。
(2)两人协作,备齐用物,选好血管,常规消毒,用输液管针头直按穿刺于留置针肝素帽上,排尽留置针管内的空气,轻轻转动针芯,使针芯针尖斜面向上,助手固定患儿头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缓缓进针2—3mm,右手持针翼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固定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壁 薄嫩 , 腔窄 , 管 血管 外观 甚至 小于 留置针 , 留置过
程 中针尖软管部分紧贴血管内壁 , 留置针体易刺激 管 壁导 致静 脉损 伤 , 之 血 流 相 对较 慢 , 进 行 部 加 在
分 静脉 营养 ( 脂肪 乳 、 氨基 酸溶 液) 时可造 成血 管壁
机 械性 损伤 引起 局部发 红 、 白 、 至坏死 l , 苍 甚 _ 长时 2 ]
闹 好 动 的 患 儿 , 规 方 法 是 在 穿 刺 见 回血 以 后 常 固 定 穿 刺 部 位 , 换 手 的 过 程 中 , 于 患 儿 好 在 由 动 , 头 容 易 刺 破 血 管 壁 造 成 穿 刺 失 败 。而 采 针 用 单 手 送 管 法 不 需 换 手 , 手 可 自始 至 终 的 固 左
1 一般 资料 . 1
定 穿 刺 部 位 , 免 针 头 偏 离 方 向 , 有 效 提 高 穿 避 能 刺 成 功 率 , 方 法 适 用 于 抢 救 患 儿 , 士 人 力 不 此 护
足 时 尤 为 明显 。 32 单 手送 管 法的 注意 事项 .
2 0 年 6月  ̄2 1 08 0 0年 1 2月 我 科 采 用 单 手 送 套 管 留 置 针 穿 刺 患 儿 8 7例 , 性 5 1例 , 性 1 男 9 女
1 操作 方 法 . 2
不 能 变 动 。 ( ) 据 病 情 及 药 液 性 质 和 输 液 量 3根
调 节 输 液 的 速 度 , 刺 激 性 较 强 的 药 物 应 选 择 对
准备 用物 , 择 穿 刺 的血 管 , 将 留置 针 的 肝 选 先
素帽 与带 肝 素液 的 5 注 射 器 相 连 接 , 气 、 动 ml 排 转 针芯 、 动外 套管 。左 手 固定 穿刺 部位 , 紧皮 肤 , 松 绷
浅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置管的技巧
视 、手 抓 穿 刺 针 管 等 动 作 ,尽 量 转 移 患 儿 注 意有无 渗血 、渗 液 、肿胀及 局部炎 .
症反应等 ,及时 发现 并发 症 的早期 症状 。一 旦发 生局 部并
发症 ,出现局部 红 、肿 、热 、痛 等 症 状 ,应 立 即拔 管 ,并
因粘 贴 不 牢 引起 套 管 脱 落 或 感 染 。
4 4 送套 管时 ,拔针芯过早 ,针无支 点。用力送 管 ,套管 .
打折 ,损伤血管 ,送 管失败 。 45 穿刺 前 未按 要 求旋 转 松 动套 管 ,套 管 和 针 头连 接 过 . 紧 ,在送套管 时用力 过猛 ,针头穿透血管壁 。 4 6 固定不 牢 ,造 成套管针脱落 。 .
4 7 血管选择 不当 ,血管过细 或过滑 ,加 上送套 管时动作 .
过 猛 ,捅 破 血 管 。
2 3 消毒穿 刺 部位 皮 肤 ,左 手 小 鱼 际 固定 病儿 头 部 ,拇 . 指 、食指上 下绷 紧穿刺 部位 皮肤 ,固定 穿刺 血管 ,右手拇 指与食指握住套 管针 回血腔 两侧 ,持套 管针 与皮肤 成 5 。~ l 。 ,快速刺皮后 ,降低穿刺角 度 ,视血管 情况在 皮下潜 5角 行约 0 5厘米 ,针 头 与血 管平行 ,由浅入 深 ,缓 慢进 入 血 . 管 ,见 回血后 ,左 手固定 针柄 ,右 手拇指 、食 指捏住 针翼 , 缓慢退 出内针芯 ,边 缓慢将外套管送入血管 ,( 入深度视 送
经 验
交 流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n lo tn m dc e ad eh ohr c hn s o ra feho e in n tnp amay i ・l 9 ・ 9
Ex e e c Co pr ne i mmu i ae n c t
单手送管在婴幼儿浅静脉置管穿刺中的效果观察
Av n ema r g wa e n t ehe l g ffca kn a tr e e Th r lSp n tri h ai o ails i fe n
[ ] Jl Chreo , i 7 oyF, avrnM Ar sMF,e a.Ef c f ees r g e t 1 f t n pi e o Av n
wa e n t c ia i n o a a tc l b ub t nc ra t— t r o he a t to f r tm s e l y s s a e P o n i v
l s y Avn p ae1 u d m C e J . h r c1 e eb e es a w tr.F n a h m[ ] P amao. a
2 0 1 6) 6 I 0 0。 4( , 1 .
[ 3 P rae 3 o tlsP,Ar sMF i i ,Lc D,e 1I e u ta.mmu o d lt ni— n mo uai n o
例)双手送管组(5 ) 、 5 例 。结 果 三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以单 手 送 管 组 穿 刺 成 功 率 最 高 (2 3 )其 次 为 两 人 9 . , 配 合 送 管 组 ( 24 )双 手 送 管 组 的穿 刺 成 功 率 最 低 ( 7 3 ) 8 . , 6 . % 。结 论 为婴 幼 儿 浅 静 脉 留置 针 穿 刺 时 , 首 选 单 手 应 送 管 法 , 次 选 两 人 配合 送 管法 , 量 避 免 选 用 双 手 送 管 法 。 其 尽
直型与Y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对比
422017.04基础研究直型与Y 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对比韩傲霜安徽省儿童医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51【摘 要】目的:直型与Y 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对比。
方法:将我院收录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留置针使用的差异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4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对照组54例,采用Y 型静脉留置套管针;将两组患儿的留置时间、静脉炎和堵塞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堵塞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明显,可列入统计(p<0.05);两组之间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穿刺位置和针型均可影响留置针的留置结果。
【关键词】直型;Y 型;留置针;小儿;静脉输液留置套管针输液是目前新型护理手段之一,在临床上有较高使用率。
留置套管针输液作用在于减少患儿重复穿刺率,降低穿刺给患儿带来的伤害,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压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最重要的是为患儿的成功救治增加机会[1]。
我院对直型与Y 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细节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录的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留置针使用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
在108例患儿中男患儿57例,女性患儿51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1±1.4)岁;体重11.3-21.7kg ,平均体重(17.2±3.5)kg 。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性别、年龄以及体重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研究组采用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通过食指和拇指握住回血腔,保持15度左右角度进行血管穿刺,并注意回血情况,若回血正常则降低穿刺角度,待与皮肤呈平行状态后将留置针刺入5mm ,持续推入外套管并把钢针回抽,通过中指将血管内留置管套针尖按住,目的是阻碍血流;并通过食指将套管后座按住,待钢针抽回后戴上肝素帽。
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比较
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比较蔡惠青【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287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研究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后的进针方法,对照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前的进针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改良后的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其他医院借鉴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06【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效果【作者】蔡惠青【作者单位】516400 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正文语种】中文静脉给药是我国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给药方式,具有药效发挥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剂量易控制等优点[1]。
但由于该种给药方式具有创伤性,因此长期接受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易发生静脉炎等穿刺并发症[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浅静脉留置针在静脉给药治疗中得到应用,有效降低了静脉穿刺并发症[3,4]。
但应用发现,不同的进针方法也会对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5,6]。
针对上述现状,本院本次研究对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出以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输液治疗的287例患者。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非严重器质性疾病;③无认知功能障碍;④非哺乳期女性。
排除标准:①小儿患者;②既往有静脉给药过敏史。
应用单双号法将287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单号组,144例)和对照组(双号组,143例)。
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取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
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取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1T03:40:28.9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2期作者:付陈仙[导读] 目的: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同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患者1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采取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留置针治疗对渗漏的影响。
付陈仙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曲靖花山 655338摘要目的: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同对静脉渗出外渗的影响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患者15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月,并且采取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留置针治疗对渗漏的影响。
结果:(1)对15例患者渗漏部位统计,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0.00%,手背静脉穿刺渗漏占比20.00%,下肢静脉穿刺渗漏占比13.33%,头部静脉穿刺渗漏占比6.66%。
(x2=13.276,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
(2)对15例不同部位穿刺渗漏面积统计,下肢静脉部位4.34±0.76(cm2),上臂静脉部位为2.71±0.32(cm2),头部静脉部位为1.35±0.21(cm2),手臂静脉部位1.02±0.19(cm2),(t=4.723,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
(3)对不同部位穿刺留置针使用时间统计,手背静脉部位为60.24±7.38(h),下肢静脉部位为42.19±5.38(h),上臂静脉部位为30.33±4.59(h),头部静脉部位为24.73±3.65(h),(t=4.774,p=0.023),组间数据有差异。
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中,上臂静脉穿刺渗漏占比最多、渗漏面积下肢静脉穿刺最大、手背静脉穿刺留置针使用时间最长,临床开展静脉留置针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穿刺部位,以提高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