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复习资料 (1)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完整版
10秋国际贸易实务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填(每空1分,共20分)1、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国家的形成和国际分工的存在。
2、按照清偿工具划分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3、国际市场价格按其成因及变化特征,可以分为国际“自由市场”价格和国际“封闭市场”价格。
4、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兴的关税壁垒措施,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
5、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进行商品倾销,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6、关税的征收方法主要有从量税和从价税,在此基础上,又有混合税和选择税。
7、国际货物贸易程序是以合同为中心进行的。
围绕合同,主要包括交易前的准备工作、贸易洽商、签订合同。
8、贸易洽商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
9、正式合同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约首、正文、约尾。
10、国际贸易术语也称价格术语,是指用一成和交易双方的有关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的一种专门用语。
11、出口商品价格的构成包括成本、费用、和预期利润三部分。
12、出口商品盈亏率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
13、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包括单价和总值两部分。
14、单价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计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贸易术语。
15、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买卖双方的作价方法主要有:固定价格、暂不固定价格、部份固定价格,部分暂不定价、暂定价格、滑动价格。
16、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主要包括:凭实物样品表示和凭文字说明表示两大类。
17、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主要包括交货的溢短装条款和约量条款。
18、商品包装作用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19、包装标志按其用途,可分为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等。
20、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订立,是买卖双方交货物的依据。
21、国际货运代理人按法律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居间人型、代理人型、和当事人型22、目前世界上主要有3条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和新欧亚大陆桥。
国贸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国贸考前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对象:1、识记:国际贸易的含义: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
2、领会:(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任务;答: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额外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
(4)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备注: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5)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复习
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复习专题1 国际贸易背景知识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一、具体分为9类统计时一般把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指那些为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二、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口货物的构成状况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日趋减少三、地理分布——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四、服务贸易界定为4类:1、跨境提供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第二章二战以前的国际贸易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沿岸的各奴隶制国家就开展了彼此间的对外贸易。
我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
国际贸易规模有限,主要局限与邻近国家之间。
商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奴隶,二是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二、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同望中东和欧洲的陆路——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茶叶开始输往欧洲欧洲的宝石、珊瑚和玻璃制品输往中国三、地理大发现的直接结果是扩大了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地理范围地理大发现引起了西欧商业性的革命,进入世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急剧增加。
(货物结构)第三章二战以后的国际贸易一、发达国家服务占其国生产总值比重达2/3,其中美国已达3/4,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1/2二、发达国家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方面,出口大于进口,是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国。
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的贸易方面,出口大于进口,是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国出口国:美、德、日、中四国最大三、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一、中国进口商品通常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集中在进口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如汽车、飞机等,急电产品占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半二、在中国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项目是旅游专题2 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环境一、绝对优势——亚当。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华版)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PART 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定义的角度不一样)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国境和关境的区别)3、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差额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贸易量: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因素以后,用不变价格表示贸易发展规模的一个指标】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以基期价格作参照,用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可更准确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变动。
4、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它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理分布,表示各洲、各国或各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6、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
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7、国际贸易的分类:(1)以货物移动方向为标准的分类: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2)以是否有第三国或地区参加贸易为标准的分类: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3)以清偿工具为标准的分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4)以交易手段为标准的分类:单证贸易、无纸贸易(5)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分为:货物贸易( goods trade)和服务贸易(service trade)。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它不仅包括货物的进出口,还涵盖了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种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明确。
首先是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反之,贸易逆差则是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另外,还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每种产品上都比其他国家绝对地缺乏生产率,它依然能够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与外国相比生产差距相对较小”的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则能在生产效率上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丝绸之路时期,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就已经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商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贸易规模。
20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加迅速。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多边贸易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
三、国际贸易的理论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强调通过贸易顺差来积累财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解,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只要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劣势程度不同,仍可通过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强调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1、关税政策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国际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利用电子商务运作的各种手段从事的国际贸易活动,它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国际贸易过程的电子化。
2、中性包装:是指商品本身和商品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生产厂名、原有商标或牌号的包装。
3、仲裁是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纠纷的方法。
4、逾期接受:接受通知超过发盘规定的有效期限或发盘没具体规定有效期而超过合理时间才送达受盘人,这项接受为逾期接受。
5、不可抗力:是由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引起的,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
6、对开信用证:是指在对等贸易中,交易双方互为买卖双方,双方对其进口部分向对方开出信用证,这两个信用证被称为对开信用证。
7、唛头:又称运输标志,即指在运输包装上面书写、压印、刷制简单的图形、文字和数字。
8、象征性交货:是针对实际交货而言,在象征性交货方式下,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合格单据(名称、内容和份数相符的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
9、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用语。
10、清洁提单:是指货物在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船公司在提单上未加注任何有关货物受损或包装不良等批注的提单。
二、选择题1、按CIF贸易术语成交,买方应承担的主要责任是( C )。
A.只承担货物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B.只负责接受卖方提供的有关单据C.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一切风险;接受卖方提供的各种合格单据,并按合同支付货款,领取进口许可证并办理收货和进口手续D.只需要负责办理进口手续2、在实际业务中,FOB条件下,买方常委托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其费用由买方负担。
如到期订不到舱,租不到船,( A)。
A.卖方不承担责任,其风险由买方承担 B.卖方承担责任,其风险也由卖方承担C.买卖双方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D.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合同停止履行3、在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比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农副产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C )。
国贸自考复习资料(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1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知识交换的活动,是各国或地区间分工的表现形式,也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关系。
第一节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运动规律、特点、规则和发展趋势,分析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问题,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研究内容(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二)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三)国际贸易的运行与操作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条件: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各自为政的社会经济实体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一、原始社会末期(三次社会大分工):国际贸易开始萌芽二、奴隶社会:局限于邻近国家之间的稀有奢侈品的交换三、封建社会:范围不断扩大,但贸易产品还是集中于奢侈品四、资本主义社会(四次地理大发现)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16世纪——18世纪中叶)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国际贸易量显著增长(2)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垄断地位(3)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品比重上升(4)国际贸易方式有了很大进步(5)国际贸易组织形式有了改进(6)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出现了转变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9世纪70年代——WARD Ⅱ)(1)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下降,贸易格局和商品结构发生变化(2)由一国垄断变为多国垄断(3)经济落后国家卷入国际分工体系(4)垄断势力加剧竞争,国际贸易收到冲击五、当代的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贸易地位发生变化4、国际服务贸易急剧发展5、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6、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7、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8、国际贸易方式多元化发展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按照货物移动方向来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照国境和关境来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按照商品形态来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按照有无第三方参加来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按照货物运送方式不同:陆运贸易、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和多式联运贸易按照清偿工具的不同: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贸易和垂直贸易相关概念及指标对外贸易额:也称为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大学国际贸易第一章到第四章复习笔记整理
国际贸易期末复习资料(一).惯例,公约1.国际分工成为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产品责任风险大,例如“三鹿”奶粉的倒闭。
3.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
4.《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成为我过进行国际货物买卖时适用的最重要的一项国际公约。
其中,我国保留不承认口头合同。
(二)品名,品质〈样品-合同中加上仅供参考为佳,文字说明〉1.货物品质的表示方法:1)用实物表示-样品;2)用文字说明表:凭规格买卖,凭等级买卖,凭标准买卖,凭品牌或商标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3.从法律角度可以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分为三个部分;效力部分,权利与义务部分和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
4.良好平均品质(F.A.O)-某一地区同类产品的平均品质。
5.ISO140000:环境管理国际标准。
牵涉到环保。
6.SA8000:社会责任标准。
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与影响。
(三)品质机动幅度1.品质机动幅度:1)规定范围,2)规定极限,3)规定上下差异。
(四)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量单位1.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米制,英制,美制和国际单位制。
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量单位:重量单位,容积单位,个数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五)数量的机动幅度1.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指合同中明确规定卖方交货时可以溢交或短交合同数量的百分之几。
2.约数,用于信用证当中,应解释为允许对有关金额或数量或单价有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
在支取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条件下,货物数量允许有5%的伸缩。
但信用证规定数量按包装单位或个数记数时,此项伸缩不适用。
(六)包装1.包装是货物的盛载物,保护物和宣传物,它能保护货物质量完好无损,美化宣传,以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2.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
3.运输包装包括单件运输包装与集合运输包装。
4.集合运输包装包括:A.集装箱(Container)20英尺集装箱,Vmax=31m3 Tmax=17.5t/25m340英尺集装箱, Vmax=67m3 Tmax=25t/65m3B.集装袋(Flexible Bales)每一袋可容1公吨重的货物。
国际贸易学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境界的商品均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
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3、什么是贸易差额?它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是出超好还是入超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说来,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
因此,外贸出超能缓和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扩大国内的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
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地缩小这种差距。
即使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足以消除贸易入超的倾向。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保持一定的贸易入超,实际上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在国内搞建设。
当然,若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则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章4、垂直型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5、前向联系:某部门同吸收其产出的部门间的联系。
6、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源自何处?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指开展贸易后,贸易双方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它表现为资源总量不增加、生产技术条件没有改进前提下,通过贸易分工而实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际贸易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3.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货物贸易的一种统计方法,指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即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4.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量,所以称对外贸易量。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数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8.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商人之手进行贸易的行为。
9.转口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或地区来看,即为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10.传递:指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通过对外贸易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经济发生影响。
1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2.国际分工: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13.垂直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14.水平型国际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5.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也称中转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而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的货物可以从生产国直接运往消费国。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别国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有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另一种称为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存人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境的活动。
水平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垂直贸易: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逆差与顺差的利弊、一、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首先,近年来贸易顺差带来的贸易争端不断涌现,我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其次,贸易顺差赚回来的是美元,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了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二、贸易逆差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坏处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比存在银行里所带来的效益更高,这样既可以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可以很快地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第三,逆差还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从现实情况看,2004年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较上年下半年有所减轻;第四,短期的贸易逆差还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国贸重点复习
第一章:1.关境与国境的区别(关境与国境一致否?)当国境内划出一部分作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海关保税仓库等时,国境>关境。
当有些国家间缔结关税同盟时,(当若干个国家联合起来进来关税同盟时,)关境>国境。
(如欧盟)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概念:一定时期内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相加所得的和,又称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
问题:一国的出口肯定是等于另一国的进口吗?国际贸易额总额由于一国的出口就是他国的进口,所以应该是各国出口额的总和。
(判断题)3.贸易量:(概念)以不变的价格计算贸易值来表示的贸易规模。
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
公式:计算题:考两题(1).1990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4235亿美元,1996年世界出口总额51607亿美元,若以1990年为基期,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增长百分之八,试计算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
解:1990年为基期,则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100×(1+8%)=108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51607/108=477.84亿美元(2)1995年,甲国某单件服装出口价格为15美元/件,该年的该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50亿美元。
1996年,甲国该单件服装出口价格为18美元/件,该年的该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60亿美元。
请问:1995年与1996年相比,甲国服装出口贸易规模是扩大了还是减少了。
解:依题意得,1995年价格指数为100,则1996年价格指数:100×(18/12)=1201995年对外贸易量:150/100=1.5亿美元1996年对外贸易量:160/120=1.33亿美元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在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反映什么: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整理版)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整理版)第一章贸易术语1.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的买卖双方有关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如)2.与贸易术语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哪些?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国际法协会,1928《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美国九个商业团体,1919《2010通则》——国际商会,19363.《2000通则》中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内容及各种变形及与的区别、注意事项;术语的注意事项?什么是到达合同?1)《2000通则》中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指定装运港),装运港船上交货1、主要内容①买卖双方的义务卖方:将货装到船上(买方指定),或取得已如此交付的货物;承担交货前的费用和风险;办理出口手续;提供商业单据买方:支付价款;租船订舱并通知给卖方;承担交货后的费用和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受领货物并接受单据2、注意事项①卖方代办租船订舱问题以及风险和费用的界定②船货的衔接问题③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即的变形问题)班轮条件;吊钩下交货;包括理舱;包括平舱(注:该变形只是界定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与风险的划分无关。
)2)的内容及各种变形及与的区别、注意事项(指定目的港),成本加运费1、的内容买卖双方的义务卖方:将货装到船上(卖方指定)并通知买方,或取得已如此交付的货物;承担交货前的费用和风险,但负担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租船或定舱;办理出口手续;提供商业单据买方:支付价款;承担交货后的费用和风险(不包括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办理进口手续;受领货物并接受单据2、各种变形班轮条件;舱底交货;吊钩交货;卸到岸上3、与的区别费用的划分不同下卖方的承担的费用更多,合同价格也越来越高。
价格>价格4、注意事项装船通知的重要作用(装运与投保的时间关系)(按术语成交,卖方需要特别注意装船通知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角度)。
国际贸易:从国际范围内考察国与国之间货物与服务的交换的活动。
三、对外贸易额、: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
四.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
总贸易体系(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出口货物的标准。
五.转口贸易:消费国和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贸易,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六、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七、贸易差额(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贸易顺差(出超)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贸易逆差(逆差)。
八、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商务依赖程度。
九、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重大差异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导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第二章一、国际分工含义: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民警及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二、国际分工分为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几个阶段。
三、二战后分工特点: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额分工在消弱。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服务性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它是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
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
五、拍卖:是一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价竞购,把事先经买主验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过程。
六、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七、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着或卖着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八、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它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九、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
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是定。
十、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市场的控制力确定的价格,有买方垄断价格与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成。
十一、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1供求2经济周期、3市场结构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三章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1政策主体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3政策目标4政策内容5政策手段二、重商主义: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早期的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福。
其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
采取的措施是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
-------货币差额论。
晚期的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允许贸易,但必须是出口大于进口,保持贸易顺差。
--------贸易差额论。
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贸易差额论。
四、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4不是保护代表现金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5保护政策的措施多样化,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非关税措施。
五、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轮依据1中心—外围轮2贸易条件恶化论。
六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语。
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交换傺,不注重生产能力和形成。
批语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的特点。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保护对象:保护对象为有发展前途,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和发展之后能够成长起来,并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以30年为最高保护时间。
保护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中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合理性积极意义:(缺陷P74)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
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家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力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
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
对美、德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一、关税:是进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二、关税的分类 -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按照征税的目的,把关税分为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把关税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税。
三、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
实施普惠制进口优惠是联合国的规定。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进口关税) 。
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简述普惠制的三个原则。
所谓普遍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所谓非歧视的,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所谓非互惠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普惠制的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四、从量税是以进口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2从价税是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一定比率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3复合税即在从价税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从量税。
4选择税是对一种进口商品同事有从价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在征税时基于特定的条件,在从价税和从量税之间进行选择。
五、最惠国税: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进口商品。
六、特惠税: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
七、普通税:适用于原产于上述国家之外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
八、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分类的一览表。
九、非关税措施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十、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度,达到这个额度后,便不准进口。
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十一、鼓励出口的措施: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三种类型及其特点)、外汇倾销和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其他措施(外汇分红、出口奖励证制、复汇率制和进出口连锁制)。
十二、简述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
①贷款必须联系出口项目,即贷款必须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出口商品。
②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利息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
③贷款金额,通常约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15%由进口商先支付现金。
④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十三、简述倾销的三种类型及其目的和特征。
①偶然性倾销。
这种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抛售。
②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
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或摧毁了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这个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
③长期性倾销。
这种倾销是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出售商品十四、直接补贴:包括价格和收入补贴。
价格补贴是政府专门设立的机构根据出口商出口商品的数量或价值直接给予的现金补贴。
收入补贴主要是指政府或专门设立的机构对出口亏损企业进行补贴或补偿。
十五、间接补贴: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以降低出口商品成本,提高商品价格竞争力。
十六、商品倾销:是指一些国家的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十七、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条件。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②其他国家不同量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十八、经济特区措施:1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2保税区3出口加工区: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
出口加工区脱胎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采用了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一些做法,但它又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有所不同。
自由边境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自由边境区的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再出口。
故建立自由边境区的目的是开发边境区的经济,因此有些国家对优惠待遇规定了期限。
当这些边境区生产能力发展后,就逐渐取消某些商品的优惠待遇,直至废除自由边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