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两课时)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和衣物的来源,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和衣物,懂得感恩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和家禽的生长过程,以及衣服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食物和衣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认识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有所了解,但是抽象的劳动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模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和衣物,懂得感恩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详细理解。
2.衣服制作过程的详细理解。
3.培养学生对于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和衣服制作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如农作物、衣物等。
2.准备PPT,展示农作物生长过程和衣服制作过程。
3.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如农具、种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农作物是怎么长出来的吗?让学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呈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衣服的制作过程。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艰辛和衣服制作过程的复杂。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种子和农具,让学生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练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是我们食物的来源,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道德与法治《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板书设计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来之不易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
珍惜粮食
教学
设计
二课时美好生活的保证
导入
一、复习回顾,视频导入
1.回顾一课时了解到的大米的由来。
2.观看视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视频内容主要为袁隆平爷爷研究、应用与推广杂交水稻的过程以及对袁隆平的采访),感受袁隆平爷爷的巨大贡献。
3.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农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水稻的种植过程,那么农业是不是只有种植业呢?
生1∶还有畜牧业,牧民们养殖奶牛,我们才能喝到新鲜、美味的牛奶。
生2∶我们吃的海带、各种鱼类都属于渔业。
4.教师小结∶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不仅有种职业,还有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结合上一节课的内容先引出种植业,再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农业的其他类型。
新课教学
二、分享交流,了解农业
1.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记录商品,填写记录表。
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对学生记录的商品进行汇总。
商品名称收集地点
2.汇总商品,进行分类。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1)根据教师汇总的商品,学生将商品进行分类,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农业类型,并说明分类理由。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交流。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学习目标:1、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大米从哪里来。
2、了解农业生产的种类。
3、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农民,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
学习重点: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
我会做:一、填空:1、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2、大米的生产过程:育秧____()____()____()____碾米。
3、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种类多样,有种植业,有()、有()、有()等。
4、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为:“()”。
这个是为农民设计的节日。
5、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活着14亿多人口!!粮食生产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情,我们中国的国徽上还有(),寓意希望农民能够年年五谷丰登,丰衣足食。
6、我们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舒适的生活、便利的交通、样样离不开()。
农业为我们提供(),为工业生产提供()。
7、()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一、判断对错:1、我们要自觉尊重和珍惜种田人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2、我们穿的羽绒服、皮鞋等物品来自于畜牧业。
()3、全国人民都奔小康了,可以不要农业了。
()4、东东在学校把吃不完的米饭偷偷倒进垃圾桶。
()5、我国设立农民丰收节。
提现了国家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
()三、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请给下列物品分分类。
玉米木头牛奶白鱼螃蟹牛肉鸡蛋西瓜大米白菜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四、简答:1、结合大米的生产过程,说说你对“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这句话的理解。
2、查一查我们身边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的现象。
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爱惜粮食的好办法?附:第七课参考答案一、填空:1、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2、插秧田间管理收割3、畜牧业林业渔业4、中国农民丰收节5、谷穗6、农业食物原材料7、农业二、判断对错:1-----5 对对错错对三、分类:种植业:玉米西瓜大米白菜畜牧业:牛奶牛肉鸡蛋林业:木头渔业:白鱼螃蟹四、简答:1、意思是说大米蒸出来好吃,但大米种的时候却要历经辛苦。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从而懂得珍惜粮食,感恩农民。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农民的辛勤付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和农民的辛勤劳动认识不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接触到农民和农业产品,但很少有机会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培养他们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农作物种子、图片等教学道具。
3.教学场地和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田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业。
提问:“你们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农业生产的过程,如播种、施肥、收割等。
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农业生产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
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农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农业和农民劳动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衣食的来源,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衣食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粮食的来之不易认识不足,生活中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源,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劳动,亲身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的衣食是从哪里来的呢?引发学生对衣食来源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源,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怎样才能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呢?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珍惜粮食,我们还能为农民做些什么呢?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个珍惜粮食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总结: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们要尊重和珍惜种田人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视频《大头儿子浪费粮食被妈妈教育》
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出示浪费粮食的行为 有你的影子吗?
问:为什么要插秧?
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4、田间管理
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喷药、排水……
材料: 80后的林项霞回乡从父亲手中接过种粮的“接力棒”,走上规模种粮的道路。
林项霞告诉记者,有一年她种了1600多亩早稻,受天气影响每亩减产50公斤。还有2560亩单季稻也因雨水多,导致严重病虫害,共损失50多万元。
甘蔗——糖蔬菜——素菜
问:我们平时的餐桌上只有这些素菜吗?你最喜欢吃什么菜?
2、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牧而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都可以称之为畜牧业。
问: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来自畜牧业?
如:鸡—鸡蛋 猪—猪肉 牛—牛皮鞋、包
3、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这样的生产部门叫林业。
视频《晒晒我们的好光景,农业生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答老师的问题,阅读相关材料
思考回答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பைடு நூலகம்类
让学生明白农业的价值
课堂小结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同学们,不论长大以后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我们的心中都要有一份对农民的尊重,一份对农业的热爱,一份对农村的关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新农村做贡献。只有农民富裕了,咱们的国家才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强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精品教案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继承和发扬。
预设:吃的:米饭、蔬菜、牛奶、鸡蛋、鱼、肉、水果、食用油、酱油等。
穿的:衣服、裤子、袜子、鞋子等用的:毛巾、铅笔、书本、书桌、床、被子等种植业,不能离1.找一找,生活必需表中明陛是农民伯伯直接种出来的?2.是的,像农民从事种植僦、水果、粮食等农作物的行业就是农业的种植业。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出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国各地鞭种植业)是的,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种植业遍布全国各地是;felWΞ体。
3.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必需”表中,哪些物品的原料也是来自种植业呢?学生交流,教)硼机点掘联。
•吃的:米饭、蔬菜、水果、食用油、酱油、食糖、馒头、面条、豆浆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做的吗?食用油用菜籽、玉米、大豆等来做的;酱油、豆浆用大豆来做的;食糖用廿蔗来做的;馒头面条用小麦做的。
它们都来自种植业。
•穿的用的:棉袜、棉裤、棉袄、棉毛衫等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做的吗?是的,用棉花做的,所以它们也是来自种植业。
4.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来自农业中的种植业吗?瞧,生活中这么多物品都来自种植业。
(出示图片)5.如果没有种植业,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预设:没有主食、蔬菜、水果,我们会饿肚子,缺少很多营养物质,没有温暖等。
6.是的,种植业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食物,给了我们温饱和营养,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
让我们去看看同学们生活点滴吧。
(出示学生生活照片)原来我们的生活和种植业息息相关。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种植业。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7课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导语】我们的生命离不开“衣食住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到“食”的重要性,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物的来源、保护粮食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关注人们衣食问题,突出食品的重要性及其保护粮食资源的必要性。
该课时教材内部分四步走展开讲解,包括常见食物示意图、产生粮食的过程、保护粮食资源要点、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课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学生介绍衣食,使学生对衣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衣食住行”的重要性;2. 能够分辨常见食物;3. 了解粮食产生的过程;4. 了解保护粮食资源的要点;5.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来感知和认识食物;2. 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3. 通过角色扮演、小游戏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珍惜食物的情感;2. 培养学生尊重粮食资源的态度;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衣食住行”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保护粮食资源的要点。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学生“什么是食物?你们喜欢吃什么食物?”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热身(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看常见食物示意图,并让学生说出其中的食物名称。
3. 讲解(15分钟):(1)生产粮食的过程。
老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从耕地、播种、收割到加工粮食的流程。
(2)保护粮食资源的要点。
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保护粮食资源的必要性及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粮食资源的珍贵性,提高学生知识保护意识。
4. 实践(20分钟):(1)小游戏。
老师利用“蔬果大拼图”等游戏,让学生识别和分类常见蔬菜和水果,培养学生感知和认识食物的能力。
(2)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模拟生产粮食的过程,加强学生对粮食生产过程的了解和认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的主题。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懂得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认识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作物和粮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概念也处于模糊状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珍惜农民辛勤劳动成果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懂得珍惜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2.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教学环节。
3.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农民辛勤劳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粮食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粮食和农作物的来源,呈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粮食珍惜和环境保护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年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七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对食物的珍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农业,增强对粮食的珍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增强珍惜粮食、热爱农业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故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农业的辛勤劳动。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加农业实践活动,增强对农业的认知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农业实践活动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劳动场景,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播种、施肥、浇水、收割等环节。
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你觉得农民劳动辛苦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时《我们的衣食之源》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7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从而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劳动,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业劳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亲身体验过。
学生对于节约粮食的道理都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以做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他们的节约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农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如农作物模型、劳动工具等。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粮食的吗?粮食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粮食生长过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如何节约粮食。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模拟农业生产过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7《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学会珍惜粮食和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农业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应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教材和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节约资源的意识。
3.让学生学会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四. 教学重难点1.农业的重要性2.农民的辛勤劳动3.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引发学生的共鸣。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模拟种植、收割等,增强学生的体验和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种植和收割的模拟道具,用于实践活动。
3.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知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农业的认识和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粮食,还有哪些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怎么样珍惜和节约这些资源?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和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粮食和衣服的来源,认识到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粮食和衣服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民劳动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粮食和衣服的来源,认识到农民劳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粮食和衣服的来源,认识到农民劳动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农民劳动的价值。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道具:准备一些与粮食和衣服相关的实物道具,如粮食种子、农作物图片等。
3.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农场,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粮食和衣服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粮食和衣服的来源,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农民种植、收割粮食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践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巩固对农民劳动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一些典型事例,如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入理解农民劳动的价值。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优质教学设计
第 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及农民的辛勤付出。
2.懂得应当尊重农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白白的大米或当地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新课导入师:考考大家,能不能说出图片中食物的名称(展示):年糕、汤圆、凉皮、粽子等生(预设):年糕、汤圆、凉皮、粽子。
师:那么这些食物的主要食材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做成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预设):大米或者米粉师:老师这次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大米又是从哪里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板书课题)活动二: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师:下面给大家放一段动画,希望大家认真看、仔细听,能不能通过动画总结出大米的由来?看视频。
(播放视频)视频播放完毕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大米从哪里来?现在开始生:(预设):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等。
分别找同学代表小组展示。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总结的很全面。
通过动画,我们不难看出大米是通过育秧(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等 5个环节得来的。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育秧。
看后回答如何育秧的。
(播放视频)生(预设):耕地、撒种、育苗三个阶段。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并结合生活实际。
对育秧知识比较了解,分别是耕地、撒种、育苗。
育秧后紧接着就是什么环节?是插秧。
下面,我们接着看第二阶段的插秧,大家注意看是如何插秧的?(播放视频)生(预设):先拔秧后插秧。
师:为什么要拔秧再插秧呢?是不是在重复劳动呢?生:讨论并回答。
师:拔秧是从稠密的苗圃拔苗,然后再插到地里叫插秧。
大家知道插秧有几种方式呢?生(预设):人工插秧、机械插秧两种。
师:回答的很好。
插秧是一项苦力活,大家想不想来尝试一下。
体验活动:下面我们模拟在田间插秧的动作。
时间大约为 2分钟。
音乐止大家停止模拟。
现在我找同学做一个示范动作。
(播放视频)好,请同学们站起来,离开座位,现在我们就好像来到了广阔的水田里,低头、弯腰,手拿秧苗,并反复做出插秧的动作。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劳动。
2、让学生知道粮食的形成过程,懂得种植食物的方法。
3、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付出,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要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
课件、教材等
【教学方法】启发、小调查、讨论交流、自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课件视频《请节约粮食》。
学生思考交流:自己做到节约粮食了吗?引出课题。
二、讨论探究
1、师生交流:在我们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农作物吗?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是怎样来的呢?
2、总结:由此可见,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分组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农作物是怎么来的?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
大量浪费粮食的行为,面对这些现象,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提出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三、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大讨论:你会如何去劝说那些浪费粮食的人呢?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生活当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劳动,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2课时说课教案设计
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题五“我们的国家”中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而编写的。
由两个大板块组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美好生活的保证”。
通过生动的图例,呈现了水稻的种植过程。
让学生参与活动,在实践中认识我国农业,知道农业是美好生活的保证,从而尊重农业生产者的劳动。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
城市里的孩子,物质生活相对富足,不愁吃穿,对农业生产知识的了解与关注较少,也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农村的孩子对农业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是认识只停留在种和收的环节上,对农业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了解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教学重点)2.懂得尊重农业生产者的劳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活动一:猜谜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出示谜语(脱去黄金袍,露出白胖子,身子比豆小,煮饭香喷鼻),让学生猜谜底(大米),并追问:每天出现在我们餐桌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揭示课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板书《白白的大米哪里来》)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以“猜谜小游戏”开课,自然揭题,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
活动二:观察研究,寻找大米的由来1.在作业单上给图片排顺序,并说一说排列的理由。
2.看视频,说一说大米是怎么来的。
(播放水稻种植和生产过程的视频)3.小结:一粒种子要想变成大米,要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经历长达5个月的时间,工序繁多、周期较长。
(板书:工序繁多周期较长)4.除了大米,我们常吃的五谷还有玉米、小麦、大豆、高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2020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
食之源》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者在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2.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2.难点: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农业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视频、图片导入。
1.师播“放白白的大米”视频及图片。
生认真观察。
师:视频和图片中是什么粮食?
生:大米。
师:对,是大米。
大米可以做成香喷喷的米饭。
当你吃着米饭的时侯,可曾想过,这白白的大米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看一看,说一说。
1.看一看:继续播放大米生产过程视频。
2.说一说:大米哪里来。
育秧一一插秧一一田间管理一一收割一一碾米
3.请选择一种农作物,可以是粮食作物,也可以是蔬菜,了解一下它的种植过程。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和说一说,让学生对大米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加以了解,体会种田人的艰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美好生活的保证
(一)查一查,说一说。
1.查一查:
①我国种植业遍布全国各地,有哪些?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来自农业中的种植业吗?
②什么是畜牧业?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来自畜牧业?
③林业的作用是什么?你知道林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吗?
④我国的渔业分为哪几类?说一说我们餐桌上哪些食品来自渔业。
2.说一说:我国农业生产的种类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