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三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想像古诗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望洞庭》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板书:望洞庭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3、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四)作业。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菊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菊花的名称?2、请你用你喜欢的词语来形容菊花。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1、朗读古诗。

2、说诗意(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丛丛菊花围绕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专心致志绕着观赏以至于夕阳西下都不知道。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在百花丛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凋谢,就没有其它花可观赏了,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5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5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第二单元本组教材以“永远的童年”为专题安排了五篇课文,包括《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和《儿童诗两首》。

教学本组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二和回顾·拓展二,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词三首《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让船前进,透出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

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围绕骆驼队讲述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祖父的园子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具体描述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儿童诗两首《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街头读书、溪边垂钓、江上嬉戏,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正确读写“牧童、蓑衣、咀嚼、羞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词句。

3.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牧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感受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5.《古诗词三首》………………………………………………2~3课时6.《冬阳·童年·骆驼队》…………………………………2~3课时7*.《祖父的园子》……………………………………………1~2课时8.《童年的发现》…………………………………………… 2~3课时9*.《儿童诗两首》……………………………………………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3~4课时回顾·拓展二……………………………………………………1~2课时教学本组课文,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课时2
学习目标
1、赏读文本,感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解读文本,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借景抒情,体会作者的感受。
3、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习内容
五年级教材上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内容,五年级丛书·上(2)《情归故乡》之诗意故乡中的《西江夜行》《望月怀远》、《秋思》、《乡愁四韵》等。
B、讲一讲你的发现,填写学习单(一)。
课文
阅读与表达
我的发现
精读内容
表达方法
泊船瓜洲
借景抒情
四、阅读丛书文章,体会方法。
借鉴: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填一填。
1、品读《西江夜行》填入学习单(二)。
丛书文章
情归故乡
阅读与表达
我的发现
精读语段
表达方法
西江夜行
秋思
望月怀远
2、读写结合。
故乡是我们出生的地方,故乡让我们认识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运用今天学到的抓住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语言情感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童年时在故乡时的所见所闻。
学习流程
一、音乐导入,感受和谐
1、播放《大海啊故乡》,在音乐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
2、学生谈感受。
二、解读教材文本,总结方法。
1、学习《泊船瓜洲》,填入学习单:
课文
阅读与表达
我的发现
泊船瓜洲
精读语段
表达方法
2.重读文本,体会感情。
三、总结交流,探究发现。
A、小组合作探究。
(1)精读古诗中的语句,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公开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5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公开课导学案_0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耳边响起,勾起远方游子无尽的思念。

那么,你知道哪些描写思乡的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的古诗,是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境界,悟诗情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在组内交流预习收获。

3.指名读读这首诗。

4.学生汇报预习收获,全班交流。

三.新授:1. 知诗人,解诗题诗人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路过瓜州所做。

《泊船瓜洲》是把船停在瓜洲渡口的意思。

2. 抓字眼,明诗意指名说出“间,绿,还,隔”的意思。

把这些字的意思放在诗句中,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3. 想境界,悟诗情“间”的意思是“间隔”。

“一水”指的是长江。

你知道诗中提到的京口和瓜洲,钟山在什么位置吗?师画简笔画,学生填出京口和瓜州,以及钟山的位置。

王安石的父亲曾在南京做官,王安石在那里长大,对那里有深厚的感情。

可以说钟山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此时,作者站在瓜州的渡口,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不远的南京,一股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此时,他会想写什么呢?看着这幅图,再背背这句诗。

一道道江水,一座座高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谓山高水长,可诗人为什么觉得只是“一水”之隔呢》?说明诗人人在途中,心里却感到家乡很近。

真可谓“思想切”啊。

(板书:思乡切)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体会”绿“字的用法好在哪里。

写生小组讨论后,并说自己得到的启示。

出示“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体“明月”在思乡诗中的作用。

指名再读古诗,画出诗的停顿记号。

四.总结:诗人短短28个字,不仅展现了江南早春的一片嫩绿,更抒发了思乡衷肠,更暗示了他对前途的担忧。

此番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真能不再受排挤,此时此刻,诗人遥望家乡,千头万绪一齐涌上心头,不禁吟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5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5.古诗词三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洛阳、榆树、湖畔、帐表”等词语。

2、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

(重点)
3、学习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难点)
二、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三、知识链接: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课前积累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主学习
一、我要用心地把诗词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诗词读流利。

二、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预习,我搜集到了有关这三首诗的作者以及主要作品,我想摘抄下来。

王安石
张籍
纳兰性德
我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
四、质疑。

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
4、默写《长相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长相思》 优质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5 古诗三首 :长相思》 优质课导学案_0

《长相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知道诗人写景抒情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难点:1、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知道诗人写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张籍的内心涌动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

那么,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纳兰性德又将流露出一份怎样的思乡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相思》。

(二)介绍词。

Ppt(三)解诗题。

Ppt1、了解长相思是个词牌名,并知道这个词牌多讲相思之情。

(四)知诗人。

1、了解作者纳兰性德。

ppt2、了解写作背景。

(师口述)(五)明诗意。

1、自由读,正音。

2、个别读,划分节奏,把握停顿和长音。

ppt3、指导朗读,师范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有的同学读“长相思”(语调平平),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同学们,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首词,看谁能读出味道来。

(对学生朗读给出评价)4、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中找到的重点字词。

ppt出示教师总结的重难点字词。

5、通过利用字典和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6、ppt出示词的大意,帮助学生完善学习。

学习要点:A、学习上阙请一个同学读词的上阙。

1、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2、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读出行军的艰难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1.对照大屏幕,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和停顿。 (2)交流发现:《山居秋暝》以喜为 主,《枫桥夜泊》以愁为主。 2.抽读古诗,汇报要注意的字音、 字形强调: “泊”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 bó。
1.教师根据学生自由朗 读情况,引导抓住诗眼初 步体会诗情,不必要求太 高。
2.检测字词可运用小组 交流汇报的形式,教师适
注。
(2)引导学生围绕第三、四句,
3.围绕《枫桥夜泊》进行读书汇报,
体会林间灵动之美。
说说自己的理解。
三、自主研读,
(1)汇报要点一:写月写的是“月
感悟诗意(用时: (3)指导学生回顾并有感情地朗 落”,写乌鸦写的是“乌啼”,写
15 分钟)
读全诗,再思考:诗人抒发了什
霜写的是“霜满天”,每一种景物
么情感?
都透露着凄凉愁苦之感。
3.汇报月落、乌啼、霜满
3.出示《枫桥夜泊》,倾听发言,
①个别读。读第一、二句,读出凄 天时要结合画面想象理
适时点拨。
凉之感。 (1)引导学生抓住景物和诗眼汇
解诗句的意思,不要生硬
②抓住诗眼“愁”,试着理解诗人 地叙述古诗的意思。
报读书收获,并适时鼓励评价。
愁什么,再读好这两句话。
2.汇报《山居秋暝》读书收获,并 (1)指导学生先自由读,再找到
说说自己的理解。 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
(1)找到诗中描绘的景物:空山、新 (2)巡视指导。
雨、明月、清泉。这几种景物构成 2.出示《山居秋暝》,倾听发言,
一幅优美的林间秋景图。有感情地 适时点拨,启发想象画面,指导
朗读第一、二句,读出恬静之美。 朗读。
习。
(2)抓住词语,理解意思,读出感受, 感。处理朗读可以尝试配

五年级古诗三首导学案 精选1篇

五年级古诗三首导学案 精选1篇

好的,以下是您需要的五年级古诗三首导学案的内容:一、《登鹳雀楼》1.作者:王之涣2.创作背景:唐代,王之涣任官太原太守时,登上鹳雀楼,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3.诗歌结构: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4.诗歌内容:描写了登高远望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

5.重点词语解释:- 鹳雀楼:古代建筑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

- 白日依山尽:形容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 黄河入海流:形容黄河奔腾而过,最终汇入大海。

6.诗歌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7.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理解等方式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1.作者:白居易2.创作背景:唐代,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时,游览了当地的草原,写下此诗。

3.诗歌结构: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4.诗歌内容:描写了草原上的景色和自己离别时的感受。

5.重点词语解释:- 古原草:指古代草原上的草木。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一岁一枯荣:形容草木生长周期的特点。

6.诗歌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7.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理解等方式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静夜思》1.作者:李白2.创作背景:唐代,李白在长安做官期间,夜晚独自思念故乡而写下此诗。

3.诗歌结构: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4.诗歌内容:描写了夜晚时分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景。

5.重点词语解释:- 床前明月光:形容夜晚明月的明亮。

- 疑是地上霜: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地面像是覆盖了一层霜雪。

6.诗歌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7.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理解等方式来学习这首古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三首导学案

5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

【学习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师: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起走进第二组课文,去感受一下游子的情怀吧。

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20页,自由的读一读单元导读,想想单元导读中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生读后指名回答。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

由古至今,从未间断。

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

)二、自主预习1、朗读古诗,正音。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2、交流这首古诗的大意从京口到瓜洲只隔着一道长江水,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3、小结过渡。

师:这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

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这首诗。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本组教材是以“思乡”为专题编写的,选编了《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四篇课文。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二”和“回顾·拓展二”。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长相思》写到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梅花魂课文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对祖国如梅花般矢志不渝的眷恋。

桂花雨本文写作者对童年“摇花乐”和“桂花雨”的美好回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浓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小桥流水人家课文深情地写了留在记忆中的美好的故乡生活,展现了故乡如诗如画的风景。

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漂泊”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读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4.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是怎么通过具体景物或事件表达出来的。

5.《古诗词三首》…………………………………………………………………………2~3课时6.《梅花魂》………………………………………………………………………………2~3课时7*.《桂花雨》………………………………………………………………………………1~2课时8*.《小桥流水人家》………………………………………………………………………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二…………………………………………………………………………2~3课时回顾·拓展二………………………………………………………………………………1~2课时教师教学时,应整体关注本组的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上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五上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想像上阙的情境,感受征途不易
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读中体会征途之艰。
4、我们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那里有怎样的声音呢?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小练笔。
故园无此声”,故园,让词人魂牵梦萦的一个词啊,因为故园里有他快乐幸福的时光,有他和妻子的“赌书波茶”,有他和孩子的嬉戏追逐,有他和老人的围炉夜话……此时,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的故园,展开你合理的想象,写一写在故园纳兰幸福生活的场景
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
教学难点:用自已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想象描绘的画面。
教具
学具
课件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靠家近—>很想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



重点
难点
1、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2、领会《秋思》叙事抒情的特点,体会本诗平淡、本色的语言中包含的艰辛的构思过程和复杂的情感
教具
学具
课件




板书




1、把古诗读通、读顺。
2、自学课后我会写的生字。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课前复备(手写)
一、导入新课
北宋王安石在《驳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学生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学生版)

2016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二单元导学案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两课时备课人:王美蓉班级 ________姓名_ 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日期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和《秋思》【教学目标】1、识记四个生字,注意“畔、泊”的发音和“帐”的偏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古诗,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感知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的无限思乡之情。

【知识链接】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张籍(767—830),唐朝诗人,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其存词三百四十二首。

《长相思》则是清代的纳兰性德征旅途中而作的他遇到了风雪,辗转难眠。

【预习导航】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词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收集并背诵一些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

4、自学本课生字词,读熟三首古诗词、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诗句意思。

5、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意万重.洛.阳榆.关那畔.行千帐.灯风一更.聒碎泊船只隔6、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停船靠岸。

()○2隔开。

()○3吹绿了。

()○4回家。

()○5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6又担心。

()○7把封好的信拆开。

()○8那边,此处指关外。

()○9几层。

()【导学过程】一、初读古诗,检查预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五年古诗三首导学案

五年古诗三首导学案

1.古诗三首(3)导学案
一、读古诗,感受韵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二、说诗意,描绘画面
1.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体会其中的乐趣。

2.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村晚
()/池塘/(),山衔/()/()。

牧童/()/(),短笛/()/()。

三、读全文,探究古诗
1.想一想,填一填。

本课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的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中表现儿童热爱劳动的诗句是;你喜欢的稚子弄冰的场景是;表现牧童自在悠闲的诗句是。

2.选择感兴趣的一首古诗改写成短文。

小提示:先回顾诗意,确保古诗基本内容结合画面意境,展开想象组织语言,描绘画面。

5年级语文学科《古诗三首》导学案

5年级语文学科《古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重难点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学习过程
二次修订
自主探索
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
祖( )发( ) 停( )河( )
sì yú mei
( )中( )树 夜不能( )
合作
探究
1.归浣女,。
歇,王孙。
浣女:歇:
王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山居秋螟》表达了( )的情感
3、.乌啼,愁眠。
啼:眠: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枫桥夜泊》表达了( )的情感。
知识归纳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
诗中有画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寂静,清新,幽雅乌啼---凄凉
山村生活美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诗中有画
当堂检测
背诵《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首诗,并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学习收获
5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2课时)
5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1课时)
学习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重难点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古诗三首》导学案

《古诗三首》导学案

《古诗三首》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来。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
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浥”,会写“孟”“陵”“鹤”。

依据问题自主探究,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送元二使安西》
1、注音浥轻尘舍朝
2、介绍作者
3、理解课题的意思;
4、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5、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介绍作者
2、说说各句诗的含义:
3.最后两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反馈:
提升自我,体验收获的快乐
背默两首诗:。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版五年级语⽂上册语⽂教案怎么写?准备了⼈教版五年级语⽂上册《古诗词三⾸》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词三⾸》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四个⽣字并正确书写、运⽤。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默写《泊船⽠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法,感知诗词⼤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法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暗藏于诗中⽆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法,感知诗词⼤意,感受诗⼈暗藏于诗中⽆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的⽣平。

2.了解宋朝诗⼈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课时泊船⽠洲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所学的⽅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所学的⽅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 ⼀、知诗⼈,解诗题。

导⼊: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北宋的王安⽯就是其中耀眼的⼀颗。

谁来介绍⼀下王安⽯?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与南京的关系。

2.导⼊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脍炙⼈⼝、⽿熟能详的⼀⾸诗——《泊船⽠洲》 3.剖题。

(1)这⾸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洲) 简介⽠洲:⽠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的意思。

⼆、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就在⾃⼰故乡不远的⽠洲,他写下这⾸诗,想说什么呢?我们⼀起来学这⾸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课题 5 古诗三首主备:
课型古诗
共 2 课

第 1 课时辅备:
导学目标1.学习《泊船瓜洲》,自读识记4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的无限的思乡之情。

导学重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导学难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导学方法
自读小组交流引导
体会导学准

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
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

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4.“间”的意思是();“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5.“绿”的意思是();“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6.诗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

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

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音:间、数、重、还。

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

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

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板书设计5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井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后反思
“高效课堂”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导学案课题 5 古诗三首主备:
课型古诗共 2 课时第 2 课时辅备:
导学目标1.学习古诗词《秋思》、《长相思》。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用词的准确。

3.能有感情地吟诵。

导学重

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导学难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受到感染,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
查阅资料,引导学生看
图,吟诵导学准

了解诗人张籍,纳兰
性德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
学习提纲
1.题目《秋思》的意思
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

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3.“复恐”的意思是(),“说不尽”指说不完(),“行人”指(),“临发”的意思是(),“开封”的意思是()。

第三、
一、创设古诗情境,复习古诗学习方法(解诗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

检查正角、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正音。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四行诗的意思是()。

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学习提纲
1.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

2.“榆关”指(),“那畔”的意思是(),“千帐灯”的意思是()。

这首词的上阕意思是()。

3.“聒碎”的意思是(),“梦不成”的意思是(),“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思是()。

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5.朗读、背诵全词。

1.背诵、默写《长相思》
2.合理想象,把《长相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乡的词一首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全诗思想感情。

1.解决课文中“难点、疑点”。

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板书设计
秋思长相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欲作家书意万重。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复恐匆匆说不尽,不成,故园无此声。

行人临发又开封。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