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价值”型的广州地铁内审
广州地铁重大风险分析与评估汇报材料
一、工程概况
1.3、水文地质情况
(1)地表水 镇镇区间地表河流水系欠发育,仅镇龙停车场出入场线后半部分主要位于一大型鱼塘
中,鱼塘储水量中等,水深约1-2m,局部水位较深。在该地段局部钻孔砂层发育,且厚度 较大,地表水可通过砂层径流,隧道基坑开挖前应采取恰当的止水挡水措施,防止发生涌 水涌砂等事故。
2.3工程地质调查和补勘等情况
镇镇区间已进行地质补勘,补勘成果已上报业主。
2.4其他情况(如交通倒改、管线迁改等)
镇镇区间管线二期迁改,目前一期管线迁改完毕,随后施工需进行二期迁改。交通 导改占地手续已经完善,镇镇区间涉及九龙大道道路导改目前还未开始占道。
广汕公路交通导改大部分已完工,现未完成交通指示标示及标线。
三、重大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及预控预防措施
按照广州地铁总公司相关要求,对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支线施工1标分别进行风 险辨识、分析和评估。本标段共评估出3个III级以上风险点,其中I级风险0个,II级风险 0个,III级风险3个,详见下表:
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支线施工1标安全风险情况表
项目名称 镇龙北站~镇龙站区间
2.1施工进展情况 主要工程量完成统计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已完工程量
占总量百分比
1
导墙
1747米
58.22%
2
地连墙
245幅
48.32%
3
搅拌桩
26981米
68.67%
2.2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环境调查进展情况
镇镇区间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环境调查均已实施,并编制相关报告已上报业 主单位。
二、工程进度情况
合计
地质风险
I II III
工程自身风险
地铁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内部审计探讨
地铁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内部审计探讨作者:霍俊鑫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07期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每年新增运营线路870.3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7.1%。
“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计划新增3000公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为保障我国轨道交通良性健康发展,本文对地铁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内部审计进行研究探讨。
一、地铁项目建设成本增加因素分析(一)施工组织管理不足施工组织管理是项目成本受控的前提和保障,施工方案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步骤、方法和技术,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不符致使出现工期延误、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建设成本增加。
1.进度延误增加成本。
施工组织管理不足导致项目进度计划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缺乏合理的资源分配、工程流程的优化以及进度控制,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组织无序,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
2.质量问题增加成本。
施工组织管理不科学、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导致地铁工程质量隐患,出现工程缺陷,返工、返修甚至报废均造成大额成本增加。
(二)客商管理不当地铁项目建设成本可以划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劳务、材料和机械,与之对应的就是劳务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商的管理。
有效选择劳务队和材料供应商等合作单位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劳务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商的成本控制精细化程度,决定项目成本管理成败。
1.劳务队管理不足,劳务人员调配不足,无法依据工程进展有效增减人员,因此增加了劳务成本。
劳务人员组织不当、施工技能不熟练,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均会对项目造成重大影响。
2.材料管理不足,未选择到最佳供应商,材料价格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非最低价,增加了采购成本;材料数量控制不当,无有效的管控纠偏措施,材料超耗严重,无形中导致效益流失。
3.机械设备管理不足,未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理的设备与型号,未采用企业自有设备与租赁设备的经济比选,施工效率缓慢,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
广州地铁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整理
广州地铁 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整理
页 1
信息系统审计案例
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概述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 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 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地使用 等方面作出判断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信息 系统审计服务,相关技术人员急需信息系统审计培训相关素 材,通过以信息技术审计原理为主导,以相关的信息技术审 计案例为辅助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有关内容。现在本文就以 北京时代新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新威)的服 务内容为主导,以广州地铁案例为辅助,提供一份完整的信 息系统审计案例。
页 16
信息系统审计案例
相关方都应考虑在内, 因为许多信息系统的控制措施要在这些部 门完成。确定被审计对象,可考虑:
一个组织的全部,即所有业务和所有部门 一个组织的局部,即部分业务或部分部门 组织的相关方,如组织的供方,顾客等
根据审计方式的不同,信息系统审计还分为现场审计和非 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以非现场审计系统为主要审计工具。
(信息系统审计案例示意图 1) 审什么? 信息系统审计时间的确定应考虑组织年度审计计划,尽量 避开被审计对象业务活动高峰时期,以免影响其业务。确定信息 系统审计时间,可考虑:
定期审计 随机审计 遇有重大事件时审计 信息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时审计
在哪里审? 通常认为,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一个组织的信息科 技部门。其实,除信息科技部门外,信息系统的所有用户部门及
系统特点
统一的业务模型管理。 标准的数据审计模型。对被审计的业务系统数据,采
取了字典规范化、表结构规范化处理,保持了审计模型的 独立性。
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控制管理
勘察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工程勘察阶段
经招标选择的具有勘察甲级资质的勘察单位均能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 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为地铁建设工程提供了真实、准确的地质资 料。 新线所有勘察项目具体包括工程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补充勘察、补充 地震安全性评价、补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物探及其它专项测试 与调查等。 鉴于广州地区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特别设立勘察总体管理。 在详细勘查基础,针对不良地段进行了专项勘探工作。
地铁工程风险控制的理念
灾害分类: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灾害。
自然灾害有:地震、海啸、泥石流、火山爆发、森林大火、热带风暴、 暴风雪、龙卷风、洪水、江潮、雷击等,其中最难预知的是地震。 人为灾害有:战争(经济、粮食、资源、 民族、宗教、主义等)、恐怖 袭击。出行事故(火车、地铁、飞机、轮船、汽车、物体爆炸、化学毒 气、遇匪、混乱踩压、遇兽、雪崩);场所事故(塌方、矿井被困、高 楼失火、煤气中毒、电梯失灵)。
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体系
针对广州地质条件复杂,为防范重大施工安全风险,我司成立了地灾防 治小组,由数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 以‚规避、预防‛工程‚地质灾害‛发生为主、以‚控制、治理‛ 工程‚地质灾害‛为辅,从规划、地质勘察、选线开始预防地质灾 害风险,并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各个阶段; 对无法规避的地质灾害风险,根据工程地质类型和特征,从工程设 计上事先提出、审查各类工程地质条件的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与主要 措施。并通过施工阶段采用工地巡查和专家研讨等措施,严格监控 各施工阶段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方法的落实情况。
广州地铁重大风险源评估报告3.13
目录1.编制依据 (5)2.工程概况 (6)2.1工程概述 (6)2.1.1 14#盾构井~文园站区间 (7)2.1.2 14#盾构井~庙头站区间 (8)2.2 沿线地层特性 (8)2.3水文条件 (14)2.3.1地下水位 (14)2.3.2地下水类型 (14)3.工程进展情况 (15)3.1施工进度 (15)3.2周边建构筑物、管线、环境调查进展情况 (15)4.重大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及预防控制措施 (15)14.1盾构机在构造破碎带掘进的风险(III级,地质风险) (16)4.1.1风险描述 (16)4.1.2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18)4.1.3风险评估 (20)4.1.4相关方案编制和落实 (20)4.2全断面硬岩掘进(III级,地质风险) (21)4.2.1风险描述 (21)4.2.2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22)4.2.3风险评估 (24)4.2.4相关方案编制和落实 (25)4.3联络通道暗挖(III级,工程自身风险) (25)4.3.1风险描述 (25)4.3.2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28)4.3.3风险评估 (30)24.3.4相关方案编制和落实 (30)4.4盾构下(侧)穿密集民房的风险(II级,周边环境风险) (30)4.4.1风险描述 (30)4.4.2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33)4.4.3风险评估 (36)4.4.4相关方案编制和落实 (36)4.5盾构下穿高压燃气管线的风险(II级,周边环境风险) (37)4.5.1风险描述 (37)4.5.2风险预防控制措施 (39)4.5.3风险评估 (41)4.5.4相关方编制和落实 (42)5.评估结论 (54)6.法人单位审批意见 (54)34重大风险源分析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⑴《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⑵《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穗铁企[2013]157号)⑶招投标文件⑷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初稿。
风险导向审计在广州地铁的应用
根 据 I 国 际 内 部 审 计 协 会 ) 0 4年 修 订 发 布 的 《 I A( 20 内部 审 计 实 务 标 准》 “内部 审 计 是 一 种 独 立 、 观 的确 认 和 咨询 活 动 , , 客 旨在 增 加 组 织 价 值 和 改 善 组 织 营 运 。 它通 过 应 用 系 统 化 、 范 规 化 的 方 法 , 价和 改 善 风 险 管 理 、 制 及 治 理 过 程 的效 果 , 帮 评 控 以 助 组 织 实现 其 目标 。 ” 该 定 义 阐 述 的 内部 审 计 ,就 是 风 险 导 向 内部 审 计 的 体 现 。 根 据 该 定 义 , 际 隐 藏 了 一 种 对 问 题 的理 解 与 看 法 , 控 制 存 实 即 在 的 唯 一 目的 是 为 了帮 助 组 织 管 理 风 险 、 促 进 有 效 的 治 理 , 内 部 审 计 通 过 确 认 和 咨 询 活 动 , 审 计 的工 作 领 域 扩 展 到 包 括 风 将 险 管理 、 内部 控 制 和 治 理程 序 。 就 是 I 这 I 倡 导 的风 险导 向审 A所 计 理念 , 即 要 求 内部 审 计 以 内部 控 制 作 为 生存 与 发 展 的基 础 , 以参 与 风 险 管 理 与 公 司 治 理 为 前 提 条 件 , 以实 现 对 整 个 组 织 的 风 险进 行 评 估 与 改 善 为 最 终 目的 的 一 种 现 代 审 计 理 念 。
审 计 在 企 业 中 的应 用 。 关键字: 内部 审 计 ; 部控 制 ; 险 管 理 ; 险 导 向审 计 ; 用 内 风 风 应
述 对 风 险 导 向审 计 的 两 种 理 解 将 相 互 融 合 。 所 谓 的相 互 融 合 ,
一
、
如 何 理解 风 险 导 向 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在轨交建设项目审计中的运用
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初探程乐婷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步入超常规、大规模的规划建设时期,网络建设任务繁重,项目风险高度聚集,传统的项目审计理念无法充分满足项目建设管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
特别是在审计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一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其审计思路由查错防弊为主要目的转向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所以,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在深入分析、判断项目不同层面和业务环节风险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重塑审计流程,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投资控制力度,还可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审计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㈠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是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需要由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如开工项目多(2009年底在建项目达到8个)、投资大(单线的建设费用高达上百亿)、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一般4-5年)、专业性强(涉及土建、轨道、机电、车辆、通讯等专业)、社会关注度高等,特别是在当前超常规、跨越式的建设背景下,从设计、施工、监理到审价等环节均出现管理力量摊薄情况,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面临了政策法规风险、资金风险、工程质量风险、投资控制风险等各种风险,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对项目存在和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可能存在与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优化的风险处理方法,充分满足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需要。
㈡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自我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内部审计主要以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等传统审计为主,审计意见和建议就事论事,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
随着内部审计范围向管理审计领域的延伸,内部审计部门要调整工作思路,实现由发现型、符合型审计向预防型、增值型审计转变。
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分析与过程控制
广州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分析与过程控制汪良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程,它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周边环境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工程建设中容易发生各类风险,若对风险管理控制不到位,极其容易引发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企业和社会造成危机。
近年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风险管控,国家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若干行业规章制度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关企业陆续探索有效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的相关制度、办法以及技术手段,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广州地铁新一轮线网建设中,有11条线(段)工程同步建设,累计同期在建360多个工点,遍及全市各区。
在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建设形势下,加上技术与管理力量的不足,加剧了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
针对以上现状,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建立了安全风险分析与评审制度,通过施工单位自身排查、分析风险,并组织风险评审,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实现工程建设风险的及时辨识、分析、处置与消除,减少工程建设风险的发生,避免或降低事故、险情事件的发生。
风险分级按技术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从危险性大小依次为Ⅰ、Ⅱ、Ⅲ、Ⅳ级。
Ⅰ级表示是极其危险的、不可控的、不能继续作业的;Ⅱ级表示是高度危险的;Ⅲ级表示是中度危险的;Ⅳ级表示是一般危险的。
风险等级可通过制定有效的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进行降级。
按管理层级划分,将风险等级为Ⅰ级、Ⅱ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总公司级;风险稍小的Ⅱ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总部级;Ⅲ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中心级,重大的Ⅲ级风险点可为总部级;Ⅳ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项目部级。
总公司级风险点:重大风险源、过江隧道掘进开挖、穿越既有线路、超深基坑开挖、周边环境很复杂等工程。
总部级风险点:较大风险源、爆破工程、深基坑开挖、穿越复杂地质条件等工程。
中心级风险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盾构始发、到达、开仓作业,高大模板支撑,起重吊装,隧道开挖,轨行区安全等。
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细则
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细则----7edb6fac-6eb1-11ec-83f5-7cb59b590d7d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统一规范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加强指挥部对风险源的控制,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办法》(穗铁企〔2021〕15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第四条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对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质量安全部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如下:1.提出安全风险管理方针、目标,制定总部安全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应急预案。
2.监督、检查、协调、指导、考核各工程中心、各参建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3.重点监控总部级和总部级安全风险,抽查各中心和各参建单位的安全风险控制情况。
5.按照管理权限,组织或参与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事故(件)处理。
6.牵头组织开展总部新线建设工程安全风险排查更新评审工作,召开评审会,同时将结果上报总公司安全监察部。
第六条总部总工办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如下:1、负责总部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决策。
2.参与总部重大安全风险处置,并对处置措施提出优化完善建议。
第七条工程中心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如下:1.督促参建各方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2.组织施工各方对新线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督促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每月对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议,并将安全风险管理注意事项纳入项目部全体员工季度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3.根据总部相关要求开展中心所辖工点的安全风险排查更新评审工作,并将评审修改后的风险登记表电子版和纸质版报送质量安全部。
4、按照管理权限组织或参与地铁建设项目安全风险事故的处理。
第八条建设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如下: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内控自我评估(CSA)与审计价值提升——以广州地铁为例
Aeronautical Finance and Accounting航空财会/2021-01内控自我评估(CSA )与审计价值提升——以广州地铁为例袁亮亮陈瑜孟雪艳/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罗党论/中山大学随着《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企业内控基本规范》以及《企业内控配套指引》的先后发布,众多企业都先后启动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工作。
而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内控自我评估可以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如何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创新应用以提升审计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内部控制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动态评估其内部控制体系运作是否能有效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按照评价主体,我国企业传统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评价,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另一类是外部评价,目前广泛运用的是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
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外部性,其与被评价客体存在天然的对立。
因此,独立审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做到全面地评价企业内部控制。
而相比独立审计机构而言,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具有经常性和及时性的优点,能随时针对组织的实际需要和发生的问题开展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相比其他部门而言,内部审计机构又能从组织的全局角度,清醒地识别和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然而,不论是独立审计机构还是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始终处于一种“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相对立关系,这种关系必然降低评价工作的效率与效果[1]。
20世纪80年代,一种名为CSA 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方法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青睐。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9-2020年度会计科研课题——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19-20*112);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9GXJK078)。
基于地铁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论文(全文)
基于地铁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论文一、信息系统审计的进展与现状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开始运用于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中,会计信息处理逐渐无纸化,促使审计人员在执行传统审计业务时,必须关注以电子数据为载体的电子数据处理审计。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电子数据处理和治理系统等在企业中逐渐普及,同时,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系统失效的事件频频发生,使得信息系统审计日益得到重视并迅速进展。
美国、日本先后成立了IT审计方面的协会组织,从事对IT审计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指导。
20世纪90年代,信息和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和社会对信息系统操纵和审计的需求愈发强烈。
发达GJ的信息系统审计进入普及期,许多GJ的审计机关、学者和组织对计算机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审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同时,东南亚各国也逐渐认识到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性,开始着手研究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和实务。
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尚处于探究阶段,既缺乏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业务的人才队伍,也没有形成专业规范体系,所进行的一些计算机审计方面的探究和尝试以及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还大都停留在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进行处理的阶段。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系统审计观念落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准则、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信息系统审计专业人才匮乏;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开发工作滞后。
1997年,广州地铁开始公司“信息化”建设。
最初,广州地铁经营审计采纳“绕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即对导出数据进行审计。
审计过程中,其逐渐意识到了运用这种“黑箱原理”审计方法的风险。
因此,20XX年公司组建了专门的IT审计模块,探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审计”和“通过计算机审计”。
其后,广州地铁信息系统审计进展经历了借力、助力和自立三个阶段。
一是借力期:IT审计模块成立初期,公司与外部顾问共同开展IT审计项目,通过外部专业人员向审计人员传输IT审计技能,同时制定《IT审计实施细则》,在人员技能储备和制度上为IT审计模块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广州地铁安全风险浅析
广州地铁安全风险浅析刘畅方江敏*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摘要】广州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铁是当地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本文介绍广州地铁运营及管理体系现状,着重对2011年以来广州地铁重大事故进行简单统计分析 ,指出造成这些地铁安全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性措施,为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水平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关键词】地铁;公共安全;风险分析;因素The safety risk analyse of GuangZhou metro systemLiuChang FangJiangmin(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 South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 Metro is the main modes of transportationi n GuangZhou wh ich is a dens ely popu lated city. Th isessay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operation andmanagement system of GuangZhou metro, meanwhile gave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jor accident happend inGuangZhou metro system since 2011, especially pointed outthe main cause of the subway safety accident. In this essay,we also put forward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ose problemswhich provides a case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improvethe safety level of urban rail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in our country.Key words: metro; public safety; risk analysis; element高科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随之而来的也有人们对安全的担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更是吸引了许多人对这方面安全的关注[1]。
广州港内部审计制度
广州港内部审计制度
广州港内部审计制度是广州港为保障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的合规性、透明度和效率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广州港的管理与运营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并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审计目标和原则:明确广州港内部审计的目标和原则,包括保密性、独立性、客观性和综合性等。
2. 审计组织和职责:规定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审计计划和范围: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的时间和范围,以及重点审计的领域和对象。
4. 审计方法和程序:明确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包括信息收集、分析、验证、评估和报告等环节。
同时,规定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5. 审计报告和跟踪:规定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包括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描述和分析。
并规定对问题的跟踪和整改措施,以及监督整改的责任和程序。
6. 审计审批:明确审计报告的审批程序,包括审批级别和程序,以及审计结果的汇报和解释。
7. 审计监督和评估:规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包括内部年度审计计划的评估和监督评价等。
同时,规定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方式。
8. 审计记录和保密:要求对审计工作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并规定保密要求和权限。
上述是广州港内部审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广州港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
在创新中发展的广州地铁内部审计
在创新中发展的广州地铁内部审计
广州地铁内审机构
【期刊名称】《中国内部审计》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 近年来,广州地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创新地发展了内部审计工作.广州地铁审计以公司战略目标、经营目标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价值增值为导向,拓展审计领域.通过"对管理的再管理","对控制的再控制",促进了审计向增值型的现代审计发展,保障了一个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广州地铁内审机构
【作者单位】广州地铁内审机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科技创新助力广州地铁“加速度”——广州地铁20年发展纪实 [J], 倪海龙
2.技术创新是实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广州地铁总公司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J], 卢光霖
3.思·想:新时代内部审计——部分高校、科研所教授、研究员"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创新时代内部审计发展新局面"主题座谈会综述 [J], 《中国内部审计》编辑部
4.继往开来不断创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新发展——董大胜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J],
5.探寻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研读《2008年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有感 [J], 尹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
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作者: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来源:《中国内部审计》2022年第06期近年来,党和国家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2018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列为内部审计工作首要职责,要求对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审计部在常规审计项目中嵌入重大政策跟踪落实的要求,同时结合了审计咨询业务实践,探索性实施了前置型护航战略审计咨询项目,通过参与业务层面的设计,以“前置介入”与“紧密跟踪”的新型工作方式,既推动了政策落实,又保障集团战略高质量落地,取得良好实践效果。
一、项目背景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供给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的重大举措。
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对《规划》进行部署,明确广州地铁负责实施规划中新开工项目10个,里程600多公里,总投资产超过3000亿元,2021年实现3个城际铁路项目开工;明确广州地铁需承接原由广东省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城际铁路后续运营,2021年需承接2条线路运营。
同时,要求新开工项目要研究吸收社会资本,探索实施PPP、BOT等新投融资模式。
确保新一轮规划城际铁路顺利开工、既有城际铁路顺利承接运营、创新投融资模式顺利开启,既是广州地铁“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开局,又是2021年落实国家重大举措的重点工作。
如何促进新业务、新模式、新战略平稳落地,成为广州地铁内部审计亟需研究的课题。
按以往事中、事后的确认型审计项目思路,与集团“接得住、管得好、闯出新路子”的战略要求,无论在时序上还是在效果上均不太匹配,因此,以审计咨询的形式,前置介入、主动出击,贡献内部审计对新業态、新事物的管理建议方案,恰是最佳选择。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摘要: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但也赋予了企业前所未有的压力,带来了新的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选择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能够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实务顺利开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文章首先介绍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功能,及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应用程序设计,接着对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普遍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从哪些方面加强铁路运输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铁路企业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功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指对组织面临的或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以风险的大小来决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中加入风险因素,使审计成为了一种能动的管理控制机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基本功能。
监督是内部审计人员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纠错防弊;评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操作程序等进行评价及提出建议;鉴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确认功能。
这三种功能有助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企业防范及治理舞弊、错账行为。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应用程序设计1、审计计划阶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需要首先对企业所处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对风险控制进行评估,以风险评估为主线,指导接下来的审计工作;接着是对环节风险的识别,评估内部控制对风险点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合理得当;再就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由内部审计人员得出剩余风险,进而编制年度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
2、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对会计报表项目交易、账户余额等进行细节测试,对审计师认定和财务报表的具体金额进行实质性分析;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再评估及修订审计计划。
做好企业的“审计长”——访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经理丁建隆
做好企业的“审计长”——访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总经理
丁建隆
黎夏
【期刊名称】《中国内部审计》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现拥有资产229亿元、员工10400多名。
广州地铁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
11年来,广州地铁健康、快速地发展,国有资产不断增值,“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地铁文明”现象不断辐射。
在2007年广东省九大服务行业民意调查中,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黎夏
【作者单位】《中国内部审计》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1
【相关文献】
1.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依靠创新快速发展——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韶章访谈 [J], 李兴高
2.南国地铁为城市发展提速—访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韶章
[J], 高红斌;张玉剑
3.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护航企业稳健发展——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财务价值优秀品牌建设纪实 [J],
4.毛宇丰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J],
5.谱写凝固乐章的人──记全国优秀建筑企业家、安徽省建总公司副总经理、安徽三建集团总经理唐志海 [J], 李永龙;李鹏飞;胡道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致力构建政府主管部门、纪委检察院、媒体舆论、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督机制相融合的“4+1”监管体系,在内部监督中突出内部审计的作用。
打造“独立、权威”的内部审计机制
公司实行内部审计“一把手负责制”。
仅在集团层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集中管理,由董事长直接分管审计工作。
董事长对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均亲自把关,强调对审计“不定调、不干预、不设禁区”,要求将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暴露在“阳光”下,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顺畅。
广州地铁内部审计出台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跟踪办法》,按照问题的严重性,划分不同类别的审计意见和整改要求,对于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明显违规,要求即刻整改;建立审计整改季度跟踪检查机制,要求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整改计划和措施,检查完成情况的方式,内部审计每季度进行跟踪
问题的整改情况等纳入各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考核。
通过全方位的管理,
整改落实。
广州地铁内部审计首创性提出“一约一会一册”机制。
“一约”即是对发现的重大审计问题,由一把手或纪委书记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整改,对造成损失的失责行为,移交纪检部门进行问责。
“一会”即是每年根据审计工作进度召开若干次审计案例剖析会。
会议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主持,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国资委派驻监事及各二级单位党政一把手参加,会议上由审计及纪检部门挑选出部分近期发现的典型审计及投诉调查案例进行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完善管理的建议,同时落实后续整改计划,接受监督。
“一册”即定期编制内控案例手册,进一步固化案例剖析机制,促进各二
价值”的内部审计理念
年在审计工作中引入风险评价模型,积极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型。
2014年正价值”的审计导向,延伸审计监督触角,注重增值提效,在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中,
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公司的内部审计项目逐步由过往“大”而“全”的合规性审计转向“小”而“深”的专项审计。
如审计计划制定过程中,需梳理出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业务环节,根据以往审计信息的积淀,评估出高价值节点,作为审计项目确定的输入条件,在具体的审计项目开展过程中,需深度评估业务管理的成本与效益,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价值分析,以实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