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54dd93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a.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五言古诗为主,题材广泛,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
其中,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开创了唐代骈文的先河,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以丰富多样的题材、雄浑壮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杜甫以其悲愤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名,他的《月夜忆舍弟》、《登高》等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李白则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静夜思》、《将进酒》等作品被誉为唐诗的经典之作。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七言绝句为主,题材相对较为狭窄,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情的诗意而脍炙人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而广为传诵。
总体来说,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的开创、盛唐的繁荣和晚唐的衰落。
唐诗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9d8681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b.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即唐初的文学创作时期,以开创性的作品为主。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为特点,表现了壮志豪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其雄浑有力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诗人。
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成就极高。
杜甫以其悲壮的诗风和对社会动荡的关注而闻名,他的代表作有《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李白则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而著称,他的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等。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宫廷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登飞来峰》等。
晚唐时期,即唐末的文学创作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白居易、元稹、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情和写景为主,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总之,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貌和艺术成就。
唐诗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3d9920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e.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它在唐朝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脉络,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迁。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初期发展、盛世鼎盛和衰落等方面,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末年,当时的乐府民歌成为了后来唐诗的基础。
乐府民歌是古代民间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体,它以其朴素自然的风格和感人至深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这些民歌在汉朝末年开始被收集整理,并成为了后来文人创作的重要素材。
二、初期发展唐朝初期,由于战乱频繁,文化艰难发展。
然而,随着唐朝的统一和国家的繁荣,唐诗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初唐时期,王勃、杨炯等人以及乐府民歌的影响,使得唐诗的风格呈现出豪放、奔放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唐诗主要以叙事为主,内容多涉及到战争、政治和社会现象等方面。
三、盛世鼎盛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唐诗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写实主义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
他的作品多涉及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杜甫的作品以抒发情感、描绘自然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是唐代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他的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
李白的诗作多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和奔放的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
李白的作品在唐朝时期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后世文人也对他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和传承。
四、衰落唐朝中晚期,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唐诗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技巧上的炫耀,而忽视了诗歌内涵的表达。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的爆发更加加速了唐诗的衰落。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ab86ff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5.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和流派等方面,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起源与初期发展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
这些古代诗歌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础,为后来的唐诗铺平了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乐府民歌也对唐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乐府民歌以其朴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创作范式。
唐朝初期,由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文化氛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唐诗以“建安风骨”为代表,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著名的诗人杜甫和李白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自由灵活,内容上更加直观生动,为后来的唐诗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盛唐时期的唐诗繁荣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唐诗达到巅峰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唐诗以“气势恢宏、雄浑豪放”为特点,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著名的诗人有王之涣、王勃、王昌龄、杜牧等。
王之涣是唐朝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登鹳雀楼》以其雄浑豪放的气势和独特的意境而脍炙人口。
王勃则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滕王阁序》被誉为唐代“开山之作”。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而备受赞誉。
杜牧则以其擅长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才华而广为人知。
在盛唐时期,唐诗的流派也开始出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咏物诗”和“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以其对自然界万物的描绘和赞美而著称,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贺知章的《白日依山尽》。
山水田园诗则以描绘自然山水和乡村生活为主题,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晚唐时期的唐诗变革晚唐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唐诗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2408f8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4.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它在唐朝的时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的盛唐时代,经历了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盛唐时期(618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积极追求艺术的完美和形式的独特性。
他们注重表达内心感受和人生哲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代表性的诗人有王之涣、王维、杜牧等。
他们的诗作多以五言绝句为主,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维的《山居秋暝》等作品被誉为盛唐时期的经典之作。
二、中唐时期(755年-846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开始注重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形式的变革。
他们更加关注诗歌的音韵和修辞,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富有变化和韵味。
代表性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他们的诗作多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为主,形式多样、意境丰富。
其中,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作品被誉为中唐时期的杰作。
三、晚唐时期(846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思量更加深入。
他们的诗作多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为主,形式多样、意境深沉。
代表性的诗人有李商隐、李煜、温庭筠等。
其中,李商隐的《锦瑟》、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温庭筠的《南歌子词》等作品被誉为晚唐时期的佳作。
总结:唐诗的发展脉络经历了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性诗人。
盛唐时期追求形式的独特性和艺术的完美;中唐时期注重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形式的变革;晚唐时期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思量。
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使得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23518f2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初期,经历了盛世的繁荣和后期的衰落。
本文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从初唐到晚唐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代,诗人们积极探索新的创作风格和题材。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勃、杨炯、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表现社会风貌和咏史抒怀为主题,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杨炯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盛唐时期(713年-76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众多,作品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顶峰。
代表性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维等。
他们的作品涉及了各个方面的题材,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政治抒怀等。
他们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静夜思》。
三、中唐时期(766年-806年)中唐时期是唐诗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创作活跃,但整体上诗歌的质量有所下降。
代表性的诗人有白居易、元稹、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描写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语言简炼、感情真挚。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四、晚唐时期(807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代表性的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李端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题,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总结: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的繁荣、盛唐的鼎盛、中唐的过渡和晚唐的衰落。
从初唐到晚唐,唐诗的题材和风格逐渐丰富多样,诗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作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唐诗的辉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700f5f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1.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在唐朝(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唐诗的发展脉络出发,详细介绍唐诗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当时,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士人们开始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以诗歌为表达形式的文学风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为后来的唐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唐时期的唐诗初唐时期(618年-712年)是唐诗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唐诗以古乐府为基础,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传统,但也融入了新的元素。
初唐时期的唐诗以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歌作品多以豪放、奔放的风格为主,表现了壮志豪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三、盛唐时期的唐诗盛唐时期(712年-765年)是唐诗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的唐诗达到了巅峰,浮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诗作。
王之涣、杜牧、杜甫、白居易等人成为了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表现技巧熟练为特点,被誉为“盛唐之诗”。
四、中晚唐时期的唐诗中晚唐时期(765年-907年)是唐诗的衰落期。
这一时期的唐诗受到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影响,诗人们的创作受到了限制。
然而,中晚唐时期也涌现出一些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李商隐、李白的诗歌作品。
他们的诗歌表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量,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五、唐诗的影响唐诗不仅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而且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被后来的诗人所借鉴和摹仿。
唐诗的影响还延伸到了其他艺术领域,如绘画、音乐等。
唐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总结: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初唐时期的唐诗以古乐府为基础,盛唐时期的唐诗达到了巅峰,中晚唐时期的唐诗受到了限制。
唐诗不仅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而且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4bb8c6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3.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1. 初唐时期(618年-755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唐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初唐时期的诗人们以崇尚自然、咏史抒怀为主要创作主题,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2. 盛唐时期(755年-806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朝文化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以咏史抒怀、描写自然和描绘社会风貌为主要创作主题,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3. 中唐时期(806年-860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唐朝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遭遇了多次内乱和外患,社会动荡,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中唐时期的诗人们在创作上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抒情色彩,表达了他们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矛盾和困惑。
4. 后唐时期(923年-936年)后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末期,也是唐朝文化走向衰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分裂为多个割据政权,社会动荡不安,文化逐渐衰落。
后唐时期的诗人们在创作上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失落。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后唐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创作主题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为后世的文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4c1655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b.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引言概述: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而唐诗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初唐时期1.1 唐初文人的背景与影响在初唐时期,文人多出身于士族世家,这些文人的文化底蕴深厚,受到了古代文化的熏陶。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古典主义的风格,注重修辞和格律的运用。
1.2 高度发达的文化交流初唐时期,唐玄宗开放了边疆,使得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这对于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人们通过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1.3 代表作品的浮现初唐时期,浮现了许多代表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重要的创新,为后来的唐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盛唐时期2.1 文人的社会地位提升盛唐时期,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们成为了社会上的重要人物。
这使得他们在创作中更加自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2 诗歌创作的繁荣盛唐时期,唐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浮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更加成熟,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各个方面。
2.3 代表诗人的浮现盛唐时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三、中唐时期3.1 文人的思想转变中唐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化,文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他们开始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疾苦,创作中呈现出更多的现实主义色采。
3.2 诗歌形式的变革中唐时期,诗歌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革。
诗人们开始尝试新的诗体,如律诗、绝句等,使得唐诗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3.3 代表作品的涌现中唐时期,浮现了许多代表作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离思》等。
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重要的创新,为唐诗的后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31c7a7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2.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唐诗的发展脉络出发,详细介绍唐诗的特点、流派和代表作品。
一、唐诗的特点唐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五言绝句是唐代最为流行的诗歌形式,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能够表达丰富的意境。
2. 以咏史抒怀为主题:唐代社会繁荣,文人士大夫们经历了盛世的荣光和动荡的变迁,他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量和感慨成为了他们创作的主要题材。
3. 以格律严谨为特点:唐诗的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包括平仄、压韵等方面的要求,这使得唐诗的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4. 以意境深远为追求:唐诗注重意境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的描绘,达到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二、唐诗的流派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为了多个流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1. 高逸派:高逸派以王之涣、王之焘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2. 骚体派:骚体派以杜甫、李白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量为主题,语言豪放,意境深远。
3. 宫体派:宫体派以白居易、元稹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4. 田园派:田园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题,语言细腻,意境深远。
三、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1. 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初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勃、杨炯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2. 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达到巅峰的阶段。
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之涣、王之焘、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语言豪放,意境深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5c7e99c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4.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初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代文学的开端。
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以骈文和骈文体为主,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杨炯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初唐时期的诗人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诗歌内容多涉及政治、社会和人生哲理。
二、盛唐时期(公元713年-公元76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唐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以律诗和绝句为主,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盛唐时期的诗人追求形式美和意境的完美结合,注重诗歌的音韵和节奏,诗歌内容涉及自然景物、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
三、中唐时期(公元766年-公元826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期,也是唐代文学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化,既有律诗和绝句,也有词和曲。
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等。
中唐时期的诗人注重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诗歌内容多涉及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
四、晚唐时期(公元827年-公元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期,也是唐代文学走向衰落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律诗和绝句,也有词和曲。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李商隐的《锦瑟》等。
晚唐时期的诗人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诗歌内容多涉及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等。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时期的骈文体,盛唐时期的律诗和绝句,中唐时期的多样化,以及晚唐时期的衰落。
唐诗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后世的文人墨客,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5a9b461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4.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代文化的巅峰。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初期,经历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以及晚唐时期的衰落。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朝文化的开端。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古体诗为主,受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初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主题多以咏史抒怀为主,形式上多采用五言绝句。
他们的作品开创了唐诗的先河,奠定了后来唐诗的基础。
二、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形式上更加规范、完善。
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们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的低谷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歌受到了安史之乱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
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李商隐、李白、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内容上较为狭隘,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晚唐时期的诗歌形式逐渐变得松散,不再像盛唐时期那样规范。
然而,晚唐时期的诗人仍然有很多杰出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奠定了唐诗的基础,盛唐时期达到了巅峰,晚唐时期则是衰落的时期。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变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精髓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让人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478972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7.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象,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三个方面,详细探讨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是古代民间音乐的一种形式,它以简洁明快的曲调和朴素的词句,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感慨和情感。
在唐朝初期,乐府民歌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乐府诗。
乐府诗的特点是结构简洁、语言明快,主题涉及社会生活、爱情、战争等方面。
乐府诗的出现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唐诗的发展1. 盛唐时期的唐诗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诗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代表性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诗作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此外,盛唐时期的唐诗还注重形式美,追求音韵的和谐和意象的丰富。
2. 中唐时期的唐诗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诗逐渐从盛唐时期的繁荣走向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政治的动荡和文化氛围的变化所导致的。
中唐时期的诗人大多致力于宫廷政治,他们的诗作多以讴歌皇帝和官员为主题,缺乏真实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晚唐时期的唐诗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安。
诗人们以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愤慨和对社会的忧虑。
代表性的诗人有白居易、杜牧等。
他们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注重表达个人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唐诗的特点1. 音乐性唐诗具有浓厚的音乐性,注重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把握。
唐诗的韵律多样,有五言、七言、古体诗等形式。
诗人们通过运用不同的韵律和押韵方式,使诗歌更加动听。
2. 感情表达唐诗以真实的情感表达为特点。
诗人们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84f89d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3.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尤以唐诗的创作达到了巅峰。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初唐、盛唐到晚唐三个阶段来进行描述。
初唐时期(618年-712年)是唐诗发展的起始阶段。
初唐诗人主要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影响,以及民歌、乐府等民间诗歌的启示。
初唐的代表性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形式上多采用五言绝句。
初唐诗人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朴实和直接,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量。
盛唐时期(713年-846年)是唐诗达到巅峰的时期。
盛唐时期浮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代表性的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盛唐诗人的作品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有五言绝句,还有七言绝句、律诗等。
盛唐诗人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反思,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的思量。
晚唐时期(847年-907年)是唐诗发展的末期阶段。
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这也反映在晚唐诗人的作品中。
晚唐诗人以杜牧、白居易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为主题。
晚唐诗人的作品多以七言绝句为主,形式上相对简洁明快。
晚唐诗人的作品表现出对时代变迁的思量,同时也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体来说,唐诗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的发展趋势。
从形式上看,唐诗从五言绝句逐渐发展到七言绝句,同时还有律诗等形式的浮现。
从内容上看,唐诗既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变迁,也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12256f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4.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618年-907年),在这个时期,唐诗经历了繁荣和辉煌的阶段。
唐诗的发展脉络主要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个时期的诗人以王勃、杨炯、卢照邻等人为代表。
初唐时期的诗歌主题多以政治抒发和社会风俗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初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注重形式美,有的追求意境深远。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以其雄浑有力的文笔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以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人为代表。
盛唐时期的诗歌主题更加广泛,涉及到了人生哲理、自然景观、爱情等方面。
盛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注重写实,有的追求豪放和浪漫。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其深情和真实的描写打动了无数读者。
三、晚唐时期(756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以杜牧、白居易、李商隐等人为代表。
晚唐时期的诗歌主题多以个人感受和抒发为主,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痛苦。
晚唐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有的注重细腻的描写,有的追求意境的深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其深沉的悲情和富有哲理的写作手法成为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总结: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以政治抒发和社会风俗为主题,诗歌风格多样;盛唐时期以人生哲理、自然景观和爱情为主题,诗歌风格丰富多样;晚唐时期以个人感受和抒发为主题,诗歌风格多样。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也展示了唐诗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d9c91e21b4daa58da0114afd.png)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 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 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有以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他们以洗炼含 蓄,清新自然的诗句,描绘出田园的风情意趣 和山水的壮美清幽,风格清奇、幽深、淡雅; 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包括王昌龄、王之涣、 李颀和崔颢等在内的边塞诗人,他们吟唱祖国 边地恢宏风光和奇观异景,表达对建功立业的 渴望,笔调高亢苍凉、奇丽峻峭。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 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 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 创作的理论,主张用诗歌反映百姓的痛苦),就 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 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 《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 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 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 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四)、描绘祖国壮丽山川,歌咏宁静闲适 的田园生活。 如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春晓》、王维的 《山居秋暝》等。
四、诗人称号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 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 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 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 “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 天子”。
(二)、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理想,追求 “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图壮志。 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前出 塞》、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杨炯的 《从军行》。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3b9b69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7.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自唐朝建立以来,唐诗经历了从初创阶段到成熟发展的过程,形成为了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点。
本文将从唐诗的发展脉络、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初创阶段:初唐诗的开端唐朝初期,由于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唐朝初期的诗歌以乐府民歌为主要形式,表现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日依山尽》等。
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简炼,内容真实感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成熟发展阶段:盛唐诗坛的辉煌盛唐时期,唐诗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浮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作品。
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元。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三、衰落阶段:晚唐诗坛的变革与衰退晚唐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唐诗逐渐走向衰落。
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但整体上失去了盛唐时期的辉煌。
代表作品有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李商隐的《无题》等。
这些作品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已经不能与盛唐时期的作品相媲美。
四、影响与传承:唐诗的文化价值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技巧,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同时,唐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总结: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经历了从初创阶段到成熟发展的过程。
初唐诗以乐府民歌为主要形式,盛唐时期达到了巅峰,晚唐时期则逐渐走向衰落。
唐诗的影响和传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d432effb6c175f0e7dd137ac.png)
精选可编辑ppt
15
❖ 李白(701—762),汉族,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官至翰林待诏,称 “李翰林”,有“诗仙”之称。
精选可编辑ppt
16
❖ 将进酒
❖
(唐)李白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精选可编辑ppt
5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精选可编辑ppt
14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 之精华,融会“儒、仙 侠”之精神,进而形成 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 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 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 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 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 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 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 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 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 现象。“穷年忧黎元” 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 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 格。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997cc3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png)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在唐朝(618年-907年)这个辉煌的文化时期,唐诗经历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1.初唐诗歌的崛起(618年-713年)初唐时期,唐朝的建立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初唐诗人以王勃、杨炯、王之涣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为主,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盛唐时期的繁荣(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众多,才华横溢。
代表性的诗人有王之涣、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又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盛唐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外,还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3.中唐时期的变革(756年-821年)中唐时期,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这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唐时期的诗人以白居易、元稹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
中唐时期的诗歌形式相对较少变化,仍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
4.晚唐时期的复兴(821年-907年)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但诗歌创作却出现了一股复兴的势头。
晚唐时期的诗人以杜牧、李商隐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晚唐时期的诗歌形式相对较为自由,不拘泥于传统格律,出现了许多新的诗体和诗种。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的崛起、盛唐的繁荣、中唐的变革和晚唐的复兴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性的诗人,形成了唐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唐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也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 个性:
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瓢蓬,未就 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狂放不羁,追求自由平等,乐观豪迈、傲视权贵、 粪土王侯,特别是他的浪漫气质和理想主义,把十 分繁难艰苦的事情看得一蹴而就的简易,以诗人之 心观察政治和人情世态。而其结果则愈发加大了主 客体间的落差,李白在这成反比的加速循环中,心 理愈发敏感,情感也愈发容易激变,一旦有山水外 物与之不平之心相撞,其深刻而巨大的忧愤和感伤 便具象为崩云裂岸的潮回海涵之大观。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昌龄
❖ 【出塞】(其一)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从军行】(其一) ❖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之涣
❖ 登鹳雀楼
❖ 孟浩然在徜徉山水中
过故人庄
寻找自己的乐趣,是
孟浩然
唐代少有的布衣终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的一位诗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本诗笔墨清淡,饶有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情趣,自然欢娱中流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露出与田家亲密无间
的友谊。
❖ 山居秋暝
❖
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二、李白的生活和个性
(一) 生活:
李白一生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A、信道求仙。他常梦见与仙人交游,对长
生飞仙,深信不疑。如《西岳莲花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举行入道仪式,疑有两次。
B、隐居游历。天下山水,白游历十之七八。 他广交天下友。
C、仗义行侠,嗜酒终身。他剑不离 手,欲如项羽学万人敌。他挥金如 土,讲义气,重承诺。自称“酒中 仙”。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 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 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 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 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 下开李白、杜甫。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 ❖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崔颢
❖ 黄鹤楼
❖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李白兼采“屈、庄” 之精华,融会“儒、仙 侠”之精神,进而形成 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 诗风。建功立业的雄心 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 情怀,雄奇壮丽的名山 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 作中得以体现。
杜甫凭借忧国忧民
的赤子之心,以诗歌的 形式,真实的记录了唐 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 极衰过程中的种种社会 现象。“穷年忧黎元” 是其主体创作精神,也 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风 格。
❖ 李白(701—762),汉族,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官至翰林待诏,称 “李翰林”,有“诗仙”之称。
❖ 将进酒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最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一生主要分为五个时期:
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 25岁之前。五岁随父到江油县,“五岁诵六甲(天干
与地支组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的是‘甲’字的有六组, 故称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五 游神仙”、“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不到二十岁, 苏颋见到李白,说他“天才英丽,可与相如比肩。”道教 大师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
而死。
(二) 思想:
儒道侠兼有。道教思想伴其一生,也 影响其创作个性。他在政治上极端自负, 想有所作为:“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 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huán区大 定,海县清一。”但他又以谢安自喻, 追求功成身退:“东山高卧时起来,欲 救苍生应为晚。”儒道兼重,又加上极 度自负,政治上的无能,他的一生充满 矛盾和痛苦。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 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 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 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 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 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 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 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 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 表。
吴筠yún 、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
家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 是蓬蒿人。”但他实际是以诗名来供奉。 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 狂歌,桀骜不驯:“长安市中酒家眠,天 子呼来不上船。”后受排挤,赐金放还。 二入长安在李白一生中很重要,使其后的 创作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2、壮游与求仕期。41岁
之前。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 Nhomakorabea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仗
清
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湖北安
·
苏
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yǔ] 师的
六 朋
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作
3、长安三年入仕期。42-44岁。有人 考证,李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 但无功而返。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
吴经熊的《唐诗四季》说:李
白像一曲交响乐。他像王梵志那么
太 白 行
的快乐活跃;像杜审言那么夜郎自 大(更有资格);像陈子昂、张若
吟 图
虚那么富有创造力和宇宙感怀,只
(
是较他们货色更地道;像王昌龄和
李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
民的意图,入幕,作《永王东巡歌》:“三川 北虏乱如麻,四海崩奔似永嘉;但永东山谢安 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 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县西)。 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据郭沫若考定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 作,极高兴。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 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62岁的白死于当 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 邻。
陈子昂在诗歌理论上颇有建树,认 为“诗歌应该有所寄托”。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 绝”。。
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