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计划审计工作
工商管理MBA《审计学》第5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
二、审计具体目标
确定审计目标的步骤
二、审计具体目标
1、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
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应将财务报表按照一定的标准划 分为若干小的组成部分,以便能更好的利用内控并进行审计人员的进 一步分工,提高审计的效率、效果。注册会计师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 类和相对应的账户余额归类到同一个组成部分中,此方法成为循环法 (Cycle Approach)。
确的会计期间
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 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
当的账户
适当分类恰当的账户
【例5—1】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记录本月 收入3 000万元,即意味着该公司管理层认定: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是真实的; 本月实现的所有主营业务收入都已记入主营业
务收入账户,没有遗漏; 记录的金额1000万元是正确的; 记录的时间是恰当的;记录的账户也是恰当的。
认定
目标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高估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 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和事项均已记录
低估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 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
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反映的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的区别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 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三个阶段) ➢ 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英式审计)。 ➢ 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真实
性和可靠性,审查企业财务状况,为银行贷款服务。查错 防弊退居其次。 ➢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发表 意见。同时,查错防弊成为次要目标。向管理领域深入和 发展。
第五章 内部审计主要工作 《内部审计》 PPT课件
它应当对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审计建 议等做出详细说明。
5.5 审计报告
5.5 审计报告
5.5.1 审计报告的含义及其作用
5.5.1.1 含义 2)中期审计报告
5.5 审计报告
5.3 审计证据
5.3.5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5.3.5.6 计算
计算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 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 计算的准确性进行重新计算。
5.3 审计证据
5.3.5 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5.3.5.7 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通过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关 系或计算一定的比率来获取审计证据的审 计程序。
组织的战 略目标、 年度目标 及业务活 动重点
01
对相关业 务活动有 重大影响 的法律、 法规、政 策、计划 和合同
02
相关内部 控制的有 效性和风 险管理水 平
03
相关业务 活动的复 杂性及其 近期变化
04
相关人员 的能力及 其岗位的 近期变动
05
其他与项 目有关的 重要情况
06
5.1 审计计划
5.5.1 审计报告的含义及其作用
5.5.2.2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 ➢ ➢
➢ ➢
5.5 审计报告
5.5.3 内部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5.5.3.1 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1)标题
(2)收件人
(3)正文
(4)附件
(5)签章
5.2 审计通知书
5.2.1 审计通知书的作用及要求 5.2.1.1 内部审计通知书的作用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重要性定义 为:“能影响有合理见识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的 错报金额。”
精选ppt
5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 ★重要性是站在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 ★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
精选ppt
32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应用
目的:最终修正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意见类型 1. 对重要性水平的再次判断
随着对企业了解的增加,报告阶段最终确定的重要性 水平往往不同于计划阶段。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高于(或等于)计划阶段 执行了充分的审计程序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低于计划阶段 追加审计程序
或常规的报告要求而产生错报的影响; • 4.计算管理层报酬(资金等)的依据。 • 5.由于错误或舞弊而使一些账户项目对损失的敏感性。 • 6.重大或有负债。
精选ppt
8
• 7.通过一个账户处理大量的、复杂的和相同性质的个别 交易。
• 8.关联方交易。 • 9.可能的违法行为、违约和利益冲突。 • 10.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性质、复杂性和组成。 • 11.可能包含了高度主观性的估计、分配或不确定性。 • 12.管理层的偏见。管理层是否有动机将收益最大化或者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性质及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审计难易程度; 项目受关注的程度 ;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 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精选ppt
22
第一节 重要性的概念
3.重要性水平分配的报表基础
一般是以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不是利润表项目为基础进行的。
第5章 审计工作底稿
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分 类的编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 晰的勾稽关系。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所记录的审计工作的内 容层次进行编号:例如,固定资产汇总表的编号为C1,按 类别列示的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编号为C1-1,房屋建筑物的 编号为C1-1-1、机器设备的编号为C1-1-2、运输工具的编号 为C1-1-3及其他设备的编号为C1-1-4。各表相互引用时,需 要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交叉注明索引号。 W/P: working paper B/S: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5.2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与形式
5.2.1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 5.2.2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 5.2.3审计标识及工作底稿索引号
5.2.1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包括:p72 总体审计策略、 具体审计计划、 分析表、 问题备忘录、 重大事项概要、 询证函回函、 管理层声明书、 核对表、 有关重大事项的往来信件(包括电子邮件), 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摘要或复印件等 审计工作底稿通常不包括: 已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草稿或财务报表的草稿、不全 面或初步思考的记录、存在印刷错误或其他错误而作废 的文本,以及重复的文件记录等。
6.在编制重大事项概要时,下列内容中属于重大事项的有( )。 A.重大关联方交易 B.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C.导致A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D.导致A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答案】ABCD【解析】
(三)审计结论 注册会计师恰当地记录审计结论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根 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对 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四)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使用各种审计标识,但应说明其含义,并保 持前后一致。 (五)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 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容忍错报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 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可将报表层分配也可单独确定。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报表使用者心中既定的
而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
3、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 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对注册会计师均不利。
例如: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4000元 高 低 少
2000元 低 高 多
三、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评估
CPA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CPA应当重新评估所执 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因此,CPA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可能有意地规定 重要性水平低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 平,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 可能性,给CPA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从而减少审 计风险。
(2)调整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 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①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 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②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终结阶段重要性的评估与运用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2、两个标准
是指对重要性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 报或漏报更重要。
(朱锦余)审计学(第四版)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案例
第5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审计目标?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哪些层次?【答】(1)定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2)审计目标体系通常由两个层次的目标构成:一是审计总体目标;二是审计具体目标。
二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
审计的总体目标决定着审计的整个过程,审计过程中所进行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是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而设计的;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对总体目标的分解,它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审计测试。
2.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1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包括哪些类别?【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通常运用三类管理层认定,即分别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运用的管理层认定。
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且与被审计单位相关。
(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2(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列报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对列报与披露运用的认定(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易于理解。
《审计》第五章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 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 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 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 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 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第一节 审计目的与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
几个概念 1.注册会计师 2.财务报表 3.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4.错报 5.合理保证 6.审计准则 7.审计意见 8.管理层和治理层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三、管理层、治理层责任和注册会计师
责任的关系
第二节 管理层、治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 财务报表的责任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 下编制的。审计准则不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设定责 任,也不超越法律法规对管理层或治理层责任作 出的规定。
(2)治理层的监督包括考虑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或对 财务报告过程施加其他不当影响的可能性,例如,管理 层为了影响分析师对被审计单位业绩和盈利能力的看法 而操纵利润。
1. 发现错误和舞弊的责任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CPA对舞弊的责任在于:
(1)在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 有责任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 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第五 章审计计划
(二) 总体审计策略中包括的内容
1. 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 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2. 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 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 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
70
固定资产 7 000
70
42
总计
14 000
140
140
统一按1%的比率
2021/8/8
35
审计重要性
对于错报性质的考虑
涉及舞弊或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 断修正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 计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审计过程可以分为不同阶段,通常前一阶段的工作结果会对后一阶 段的工作计划产生影响,而后一阶段的工作过程中又可能发现需要对已 制定的相关计划进行相应的更新和修改。通常,这些更新和修改涉及比 较重要的事项。对重要性水平的修改,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更新和修改等。一旦计划被更 新和修改,审计工作也就应当进行相应修正。
3. 审计方向
总体审计策略的制定应当包括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重要 因素,以确定项目组工作方向,包括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 平,初步识别可能存在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初步 识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账户余额,评价是否需要针对内部 控制的有效性获取审计证据,识别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 、财务报告要求及其他相关方面最近发生的重大变化等。
CPA 不能通过不合理的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
第五章(审计依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1
审计依据的涵义与分类 按照来源渠道分类
外部制定 内部制定 法律、法规
按照性质内容分类
规章制度 预算、计划、合同 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财务审计依据
按照衡量对象分类
经济效益审计依据
法律: 宪法、审计法
审 计 依 据
法律 法规
行政法规: 审计法实施条例 部门规章: 会计、审计准则 规 : 部 制 、
2
审计证据的涵义及作用
审计依据-衡量是非曲折的准绳;有 “理” 审计证据-衡量是非曲折的事实;有 与 审 “据” 准 计 则 依 的 据 关 如何审计? 审计中发现何种事实? 系 按审计准则的规定办 要有审计证例分析
资料:5月10日上午8时,注册会计师张力、李红对东方公司库 资料 存现金进行盘点,盘点结果:现金实有数1180.8元。 1、 查5月8日现金日记帐余额1460.8元: 2、 查5月9日已收款而尚未入账的收款凭证1张,计50元; 3、 查5月9日付出现金而尚未入账的付款凭证3张,计120元; 4、查白条借据一张,系经采购部门经理批准,由采购员于5月 3日暂借款210元; 5、按照《现金管理条例》,不允许坐支出现金和白条抵库, 银行核定该公司现金限额为800元。 要求: 要求: 1.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指出发现的问题 1. 2.分析案例中的审计证据与审计依据 2.分析案例中的审计证据与审计依据
现金盘点表 币别:人民币 项目 账面余额(5.8) 加:已收款未入账部分 减:已付款未入账部分 减:白条抵库 应存数(5.10) 实存数(5.10) 银行核定库存现金 金额
1460.8 50 120 210
800 备注
1180.8
审计依据: 审计证据:
思考题:下列哪些属于审计准则,哪些属 于审计依据,哪些属于审计证据?
《审计学》习题答案
《审计学》习题答案第1篇审计概论第1章审计本质、⽬标和分类1.1 审计本质课堂思考1—11)什么是审计?审计具有哪些特征?2)审计的独⽴性主要表现在哪些⽅⾯?3)审计的对象包括哪些内容?4)审计具有哪些职能?5)审计的作⽤主要有哪些?1.2 审计⽬标课堂思考1—21)什么是被审计单位的认定?2)被审计单位的认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注册会计师如何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认定来确定具体审计⽬标?1.3 审计分类课堂思考1—31)如何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对审计进⾏分类?2)如何按审计对象的不同对审计进⾏分类?3)如何按审计条件的不同对审计进⾏分类?第2章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2.1 会计师事务所课堂思考2—11)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2)设⽴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具备哪些条件?3)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有哪些?4)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有哪些内容?5)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业务有哪些内容?2.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课堂训练2—1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承办甲商业银⾏20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于2007年底与甲商业银⾏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
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A和B注册会计师为该审计项⽬负责⼈。
假定存在以下情况:(1)甲商业银⾏以2007年度经营亏损为由,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定数额的审计收费,但允诺给予其正在申请的购买办公楼的按揭贷款利率予以相应优惠。
ABC会计师事务所同意了甲商业银⾏的要求,并与之签订了补充协议。
(2)A注册会计师持有甲商业银⾏的股票100股,市值约600元。
由于数额较⼩,A注册会计师未将该股票售出,也未予以回避。
(3)B注册会计师的妹妹在甲商业银⾏财务部从事会计核算⼯作,但⾮财务部负责⼈,B注册会计师未予以回避。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分别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和A、B注册会计师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
课堂思考2—2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的内容有哪些?3)注册会计师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威胁有哪些?4)对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防范措施有哪些?2.3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课堂思考2—3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容有哪些?2)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内容有哪些?3)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要素有哪些?4)鉴证业务要素中的三⽅关系是指什么?5)标准的特征有哪些?6)鉴证结论有哪些表述形式?2.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课堂训练2—2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上市公司丁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审计。
审计第05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1. 审计工作底稿应包含的信息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5.1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 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 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1. 会计记录
• 对初始分录的记录和支持性记录 • 支持成本分配、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
电子数据表
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有形资产 观察 询问 函证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四、信息生成和储存方式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当信息以电子形式存在时,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 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实施某些审计程序。
5.2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1. 定义 – 审计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 、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 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⑤ 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 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 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 ,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 据才是有证明力的。
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1. 审计程序的类型 风险评估程序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
2. 具体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程序一般包括:
2. 编制目的 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 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3.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使用的文字 4. 审计工作底稿的控制程序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2022年12月22日修订)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2022年12月22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计划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基于连续审计业务作出规定,同时也对首次审计业务作出补充规定。
第三条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在项目层面实施质量管理,并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充分地计划审计工作,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具体包括:(一)有助于注册会计师适当关注重要的审计领域;(二)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三)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业务,以有效的方式执行审计业务;(四)有助于选择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和胜任能力的项目组成员应对预期的风险,并有助于向项目组成员分派适当的工作;(五)有助于指导和监督项目组成员并复核其工作;(六)在适用的情况下,有助于协调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第二章目标第四条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计划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执行。
第三章要求第一节项目组关键成员的参与第五条项目合伙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包括参与项目组成员的讨论。
第二节初步业务活动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下列初步业务活动:(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针对客户关系和审计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实施相应的程序;(二)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管理》的规定,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包括独立性要求)的情况;(三)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的规定,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节计划活动第七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制定总体审计策略,以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第五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习题
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计划通常是由()于现场审计工作开始之前起草的。
A、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负责人B、审计项目参与人C、审计项目负责人D、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代表人2、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可由审计人员随意选择。
A、审计计划阶段B、审计实施阶段C、审计报告阶段D、A与B3、首次接受委托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A、针对建立有关客户关系和承接具体审计业务的B、针对建立有关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C、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的D、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承接具体审计业务的4、以下关于利用其他专家工作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如果注册会计师不能胜任某一专业服务,可以向其他注册会计师、律师、精算师、工程师、地质专家、评估师等专家寻求技术建议;B、在利用专家工作时,虽然注册会计师依赖专家的技术能力,但要对专业服务负最终责任;C、当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专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这些专家了解相应的道德要求;D、如果注册会计师某一业务需要利用专家工作时,当注册会计师了解到专家不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时,不应承接该业务或应终止该业务。
5、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生产型企业甲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在实施分析性复核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事项,在分析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时,最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是()。
A、趋势分析法B、回归分析法C、比率分析法D、绝对额比较法6、以下审计程序中,不属于分析性复核的是()。
A、根据增值税申报表估算全年主营业务收入B、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C、将购入的存货数量与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进行比较D、将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毛利率进行对比,判断关联方交易的总体合理性7、具体审计计划是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进一步具体化。
以下关于具体审计计划的各种说法中,你不认可的是()。
A、制订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B、具体审计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审计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C、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何时召开项目级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D、具体审计计划可以因为非预期事项、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改8、如果小型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不完整、内部控制不存在或管理层缺乏诚信,可能导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
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练习题
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一.填空题1.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在具体执行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审计计划通常可分为和。
3.如审计人员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值可接受水平,则应发表或。
4.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和,并指导的制定。
5.审计范围 :即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的报告要求以及的分布等。
6.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的性质,包括计的时间要求,的重要日期等。
7.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和。
8.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和两个层次。
总体方案主要是指决定采用的总体方案,具体程序通常包括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9.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和两个层次的重要性。
10.审计人员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和。
11.在审计风险中,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错误与舞弊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
二.判断题1.审计人员可以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就审计计划进行讨论和协调,共同编制审计计划()。
2.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越高。
()3.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错报。
()4.审计计划制定后,审计人员不得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
()5.对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人员都应制定审计计划。
()6.为提高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审计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中有经验和见解的其他关键成员均应参与计划审计工作。
()7.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在修改发生后,不仅应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重大的修改情况,而且应当记录重大修改的理由。
()8.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主要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务质量控制的具体规定,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无关。
()9.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估在审计过程中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
《审计学基础》第二阶段导学重点
《审计学基础》第二阶段导学重点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课程的第四到六章,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和审计证据,全面勾勒了审计活动中所要进行各项活动。
明确审计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计划并在这两者基础上搜集审计证据,为后面进一步实施审计程序打下基础。
第四章审计目标一、导学大纲:1、审计目标2 注册会计师责任3认定4 具体审计目标5 审计过程二、导学重难点1、审计目标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审计组织和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即:一、审计总目标: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所要最终达到的境地。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一般根据审计总目标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来确定。
总体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具体审计目标见4)2 注册会计师责任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信赖程度。
为履行这一职责,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3认定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认定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的重认定。
认定分为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层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
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
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层次的认定共有5种:○1存在与发生;○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计价与分摊;○5表达和披露。
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制定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规划审计工作的时间、资源、人员安排等方面。
一个完整的审计工作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审计的业务流程、部门或项目等。
2. 审计时间表:制定审计工作的时间安排,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关键里程碑和审计阶段的时间规划等。
3. 人员分工和资源调配:确定审计团队的人员组成、责任分工和资源分配,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审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计划。
5. 数据收集和分析计划:规划审计数据的收集方式、来源、时间安排,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6. 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审计过程中所需执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采用的审核技术和工具等。
7. 报告和跟踪计划:规划审计报告的编写方式、格式和提交时间,以及监督后续跟踪和落实审计建议的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应该是一个灵活性较大的文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更新,以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5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⑷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⑸分类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12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2.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⑴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⑵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 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P106 (1)-(6)
43
18
【例题】
答案:B 解析:A属于存在或发生认定;C属于交 易和事项完整性认定;D属于估价或分摊 认定。
19
【例题】
3、被审计单位当年购入设备一台,会计部门在入账时,
漏记了该设备的运费。则被审计单位违反的“认定”是
( )。
A.存在
B.完整性
C.计价和分摊 D.分类
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在确定入账价值时,漏记了运费,表明 该资产的总值估价不正确,不符合计价和分摊认定。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24
二、具体审计目标
⑷截止
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 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⑸分类
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 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25
二、具体审计目标
2.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⑴存在
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是对报表的每个账户余额单独进行审计。 此法下对审计工作的“分块” 通常使工作
效率低下,因为该法将紧密联系的相关账户 (如存货和产品销售成本)人为分割开,从 而会造成整个审计工作的脱节和重复。
第5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任何抽样方法均应注意样本的代表性
符合性测试应注意
是否存在 是否有效 是否一贯遵循
实质性测试应注意
资产负债在某一时日是否存在 经济业务发生是否与被审单位有关 有无未入账资产、负债及交易 资产负债计价是否恰当 收入与费用是否配比 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项目分类是否恰当、是否前后一致
笔录
(四)取证手段
绘图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部证 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承认则具有较 强的可靠性。
3.亲历证据
注册会计师在被审计单位目击或亲自执行某些活动时取 得或编制的证据。又包括两种:
(1)注册会计师重新执行被审计单位的一部分经济业务 或监督、参与盘点财产物资等取得的证据;
(2)注册会计师自己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及审计 工作的相关纪记录
重新计算
指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重新执行
指审计人员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 程序或控制
分析程序
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 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 评价
第五章_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__练习题
五.案例分析1.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表报表进行审计,其未经审计的有关财务报表项目金额如下(单位:人民币万元):财务报表项目名称金额资产总计 180 000净资产 88 000营业收入 240 000利润总额 36 000净利润 24 120(1)如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XYZ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请列示计算过程)。
(2(3答案:(2)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3)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比关系。
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少。
2.H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A、B接受指派,审计X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现正编制审计计划。
资料一:X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2007年度资产总计180 000万元,净资产88 000万元,营业收入240 000万元,利润总额36 000万元,净利润24 120万元。
资料二:根据X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事务所要求A和B注册会计师将X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控制在5%的水平上,按事务所的业务指导手册,规定10%(含)以下的风险水平为低水平,10%~40%(含)的风险水平为中等水平,超过40%的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资料三:在编制X公司的具体审计计划时,为确定财务报表各主要项目的实质性程序,A和B注册会计师根据以往经验和控制测试的结果,分别确定了各类交易、余额的固有风(1).针对资料一,为了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A 和B 注册会计师决定以资产总额、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判断基础,采用固定比率法,并假定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固定百分比数值分别为0.5%、1%、0.5%和5%,请代A 和B 注册会计师计算确定XYZ 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请列示计算过程),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和作用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 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 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 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有约 定各方签字或盖章认可,即成为法律上生效的契 约,对各方均具有法定约束力。
4、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 审计业务的始终。CPA应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 和具体审计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例如,对某循环的控制测试结果不支持初步了解的结果。 5、指导、监督与复核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 性质、时间和范围制定计划。 对项目组成员工作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主要取决于: 1.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2.审计领域; 3.重大错报风险; 4.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
又称为“可容忍错报” 分配的方法:总量控制。具体有同比例和不同比例分配。 不分配的方法,如直接将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定为 报表层次的20%—50%。 各交易、账户或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各交易、账户或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 关系。
(1)确定方法
重要性的定量考虑: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
1、财务报表层次 CPA通常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恰当的百分比,两者相乘从而 计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常用的基准 总资产 净资产 净利润 营业收入 参考比例
0.5%—1% 1% 5%—10% 0.5%—1%
☆ 若同一时期不同报表的重要 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 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的重要 性水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 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一)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 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 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二)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 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 影响; (三)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 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 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 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 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1、承接和保留客户 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需要对目标客户的情 况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相关的评估。 2、评价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他们是否有 能力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完成该项审计业务。包括评价 执行审计的能力、评价独立性、评价保持应有谨慎的能 力。 3、商定审计业务条款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业务开始前,与被审计单位就审 计目标、审计范围、相关责任划分、审计收费、被审计 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和协助等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 意见,以避免双方对审计业务的理解产生分歧。
第五节 审计风险
3、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4、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二)重要性的两个层次 1、财务报表层次。以便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公允发表审 计意见;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它是在不导致 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CPA对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即“可容忍误差”
重要性的定性考虑:针对错报的性质
判断错报的性质一般涉及以下方面(举例):
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 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
4、错报对用于评价客户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的 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
在确定重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要考虑以前期间的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 (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 境发生的变化。 例如,在将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如 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净利润出现意外 的增加或减少,此时可能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 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沟通时,审计应保持职业谨慎,以防止由于具体审计程序易 于被客户所预见而损害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主要注意,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仍然是审计师 的责任。
第四节 重要性(实质性修改)
(一)、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的 严重程度。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 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CICPA:总体审计策略工作底稿
(2)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总体审计策略应清楚地说明下列内容: 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 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 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 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 师工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 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 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 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包括预期何时 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进 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
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
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 误分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
8、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 者传达的信息(例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 程度。
9、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相关。如涉及 管理层的关联方。
10、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 11、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 信息的影响程度,审计师能合理预期该影响程度 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影响。
(二)、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越高,表明较大的错报金额才影响 报表用户的判断,即报表用户对错报金额大小 不那么敏感,因此审计风险越低; 重要性水平越低,表明较小的错报金额就会影 响报表用户的判断,即报表用户对错报金额大 小比较敏感,审计风险因此就越高。 注意,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指报表用户可容忍 的错报金额的大小,如5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 3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第五章 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概要
1.初步业务活动 2.审计业务约定书 3.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 计计划
4.重要性
5.审计风险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一)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有助于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 (1)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 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 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3)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 误解。
第三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次。 (一)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业务所做的总体规划,用以确 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 (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考虑的事项 1、审计范围 CPA应当确定审计业务的特征,包括采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 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组成部分的 分布等。 2、报告目标、审计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以计划审计时间安排和所需沟通 事项。 3、审计方向 考虑影响审计业务的主要因素,以确定项目组的工作方向。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一)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1、事实的错报
2、判断错报 3、推断错报
(二)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的影响 1、汇总数 低于 重要性水平 该错报对报表影响不重大,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 告. 2、汇总数 高于 重要性水平 对报表的影响可能重大,审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 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若管理层拒绝调整报表,或扩大审计范围后,错报的汇 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当考虑出具保留意见 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汇总数 接近 重要性水平 连同未发现的错报一起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审计师应 当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管理层调整报表。 画简图举例
(二)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工作的详细规划。 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 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 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包括 进一步程序的总体方案和具体审计程序两个层次。 3、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 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 计准则; 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 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险; 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 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的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 信息; 10)管理层对其作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 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 13)违约责任; 14)解决争议的方法; 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