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春晓》
2023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4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4篇《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晓》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认读生字“古诗”,并书写生字“古”:⑴ 出示:“古诗”。
提问:怎么念啊?(指名回答)⑴ 你会背古诗吗?谁还会背古诗?⑴ 那大家会背什么古诗呢?同学们可以说说古诗的题目,也可以背背古诗。
(指名说或背,也可以请小朋友领背)⑴ 刚才有小朋友和我说不仅能读,能说能背,还会写。
(出示“古”字)要把这个字写好,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呢?(指名说再请小朋友到黑板上写)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古诗,出示:“古诗两首”。
一起读。
这里有个生字:“首”,齐读,谁能这样说一说?谁知道是哪两首吗?指名读古诗题目:“春晓”和“村居”。
注意“春”和“村”的读音。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春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件录音范读:⑴ 第一遍认真听,听好后,请大家评一评。
好吗?好在哪儿?⑴ 我们再来听第二遍,请拿起笔边听、边圈出翘舌音的字,交流,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3、检查:小组朗读。
三、学习古诗,朗读感悟1、读读古诗的题目,想一想,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理解“春”,与春天有关,“晓”留疑,等学完古诗后解决。
)2、“最佳搭档”游戏:老师来说一句话,看看谁能在古诗中找一找,用古诗中的一句来说一说。
说对了,我们就是最佳搭档,击掌祝贺。
学生说对哪句,随机出示相应的诗句,并学习理解生字词。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⑴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睡觉的时候,睡得很香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⑴ 找搭档前,先来说说你刚才听到什么了?⑴ 出示:春眠不觉晓。
⑴ 认读生字“眠”并理解:(眠:睡眠,睡觉,所以是目字旁的。
小学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文

部编小学语文1-6年级必背古诗文部编版一年级(上)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部编版一年级(下)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逼》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着,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2《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3《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部编版二年级(上)15《梅花》宋·王安石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16《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古诗二首》中的《春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生动地描绘了春晨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春晓》,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学会运用感官描绘春天的景色,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古诗的意境。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春晓》,学会描绘春天的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朗读古诗让学生自由朗读《春晓》,注意字音、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逐句解释诗中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4. 体会情感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5.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注意语气、表情,感受古诗的韵味。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感官描绘春天的景色,进行课堂分享。
7. 随堂练习出示与春天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晓》2. 板书内容: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重点词语:春眠、晓、啼鸟、风雨、花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春晓》。
(2)运用感官描绘春天的景色,写一段话。
2. 答案:(1)略。
(2)示例:春天来了,阳光明媚,小草绿了,花儿开了。
我听到了鸟儿的歌声,看到了蝴蝶的舞蹈,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国学阅读《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春晓》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
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诗中描写了作者的所感、所闻,表达了诗人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重点是学会本课5个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法建议:1.识字教学要重点提醒学生读准“声、知、少”三个字的读音。
鼓励学生用熟字或者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这首诗的诗句比较好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这首诗语言、意境的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就是《春晓》。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
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2023年《春晓》语文说课稿

2023年《春晓》语文说课稿2023年《春晓》语文说课稿1【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春晓》。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孟浩然。
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
它形貌的重要是春天清晨的景致,鸟雀随处鸣叫,颠末一夜的风雨,地上随处是落花。
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味,表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建立了光显的听觉形象。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本课中5个生字,会写生字“知”。
⑵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⑶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⑷培养学生想象力,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春天,和作者产生共鸣,一起分享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并背诵古诗,难点是在简单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具】课件【说教法】1、读书法: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
2、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说学法】1、合作法: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
2、体验法: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课件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课件,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我再设问导入课题:唐代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用诗句描写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色呢?这样导入,不仅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初读古诗,认识字词由于学生们对这首诗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自己试读这首诗,了解学生读诗及认字水平,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课:识字《松鸡》课程目标:1.认读字词:松鸡、高兴2.会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意思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1.教授生字词:松鸡、高兴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教学课件2.学生: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呈现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句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字义。
3.练习:适当安排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反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松鸡、高兴2.朗读课文第二课:古诗《春晓》课程目标:1.了解古诗《春晓》的意境2.会默写古诗教学重点:1.教授古诗《春晓》的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1.古诗诗意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古诗的教学材料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春天的美好。
2.学习:朗读古诗,解读古诗的含义。
3.讲解:分析古诗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默写:让学生尝试默写古诗。
作业布置:1.默写古诗《春晓》2.体会古诗的意境,写一段感想第三课:阅读课《小羊和奶妈》课程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认读生字词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1.解读课文内容2.教授生字词教学难点:1.阅读理解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课文内容2.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教学过程:1.导入:呈现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作业布置:1.默写生字词:小羊、奶妈2.朗读课文并理解内容……(继续设计后续课程内容)以上为《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部分内容,希本对教学有所帮助。
《春晓》教案

《春晓》教案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春晓》。
课文内容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课文教材3. 生字词卡片4. 画有春天的图片或视频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有哪些特点。
2. 课文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解释生字词,如“春晓”、“夜来”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的意思,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例题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如春天的美好、生命的活力等。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记忆。
2. 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景象。
3. 利用生字词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较好,但对生字词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以及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两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难题。
一、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春晓》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春晓体裁:诗题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名字:孟浩然年代:唐代描述: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翻译: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原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的时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赏析三:艺术特色《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因此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诗歌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
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赏析四:语言赏析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
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
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
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指四面八方。
“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
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古诗词集锦小学语文课本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古诗词集锦小学语
文课本
以下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的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课本:
1.《静夜思》——李白
2.《登鹳雀楼》——王之涣
3.《春晓》——孟浩然
4.《小舟儿》——李义山
5.《风儿吹》——苏舜钦
6.《春晓》——陆游
7.《走了》——北大方正
二年级课本:
1.《鹅》——骆宾王
2.《秋燕》——欧阳修
3.《村居》——高骈
4.《水调歌头·雨落不尽》——苏轼
5.《塞下曲·雪落千山寒如铁》——卢纶
6.《蜂》——罗隐
三年级课本:
1.《市井夜歌》——白居易
2.《古朗月行》——李白
3.《劝学》——杜牧
4.《闻雷》——杜甫
5.《登鹳雀楼》——陆游
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四年级课本:
1.《登润州城楼》——王之涣
2.《乌衣巷》——刘禹锡
3.《望岳》——杜甫
4.《江南春》——杜牧
5.《游子吟》——孟郊
6.《将进酒》——李白
五年级课本:
1.《登鹳雀楼》——王之涣
2.《出塞》——王昌龄
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江雪》——柳宗元
5.《感遇四首·其一》——张九龄
6.《将进酒》——李白
六年级课本:
1.《登鹳雀楼》——王之涣
2.《登飞来峰》——杜甫
3.《咏鹅》——骆宾王
4.《静夜思》——李白
5.《登高》——杜甫
6.《水调歌头》——苏轼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的古诗词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能正确朗读《春晓》这首古诗。
2.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3.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学习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
2. 《春晓》这首古诗的大字课件或挂图。
3. 春天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放春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色。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春天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春晓》这首古诗的大字课件或挂图,读一遍这首诗,然后询问学生有没有听到耳熟的词语。
3. 学习诗歌教师再读一遍这首古诗,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解释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如“依依”、“林床”等。
然后进行诗歌朗读,注意韵律和节奏。
4. 分析诗意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a.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b.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c. 为什么在清晨醒来时,春天已经来了?5. 观察春天的变化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的花坛或操场上观察春天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如花儿开放、鸟儿歌唱等。
6. 感受春天的美丽学生回到教室,教师放春天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课堂小结教师将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春天的美丽和变化。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与《春晓》相关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春天表现出兴趣和热爱,并能正确朗读这首诗歌。
但是,在观察春天的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的记忆还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八、教学延伸1. 扩展诗歌知识让学生学习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如《春夜》、《春夜喜雨》等。
让学生欣赏这些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和诗歌的魅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二小冷亮亮

《春晓》------古市镇第二中心小学冷亮亮【教材分析】《春晓》这首古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
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
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爱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创设了鲜明的听觉形象。
【学情分析】这首古诗,好多孩子学前就已经会背了。
如果我们再一味注重读背,那就如我们所说的:学生只是在数白嘴、背天书,毫无意义。
试问,这样的课学生趣从何来?这无非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我们必须把握一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定教,以趣乐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拼音朗读古诗。
(2)借助课件插图,了解古诗的意思。
(3)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春晓一、欣赏春景,激趣导入,走进“春晓”。
(播放伴有音乐的春光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1、欣赏画面:认真的孩子请看大屏幕,想想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引导学生欣赏画面。
)谁能用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预设:生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生2:我看到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草绿了,春姑娘回来了。
2、揭题:是啊,春天多美呀,有人说春天是一首歌,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其实春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叫《春晓》,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教学设想】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二)出示图片:1.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设计思路:出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观察。
)2.老师:同学们,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跟我们分享下他(她)的观察结果啊?学生:这是春天,老师:你怎么看出来是春天啊?学生:桃花开了(鼠标点击桃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点击燕子)。
老师:好,非常棒,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那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点击落花)老师:同学们,春天花会自然落这么多吗?这是不是说明昨夜刮风下雨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老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啊,就是跟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不过在学这首诗之前啊,有位小朋友叫老师放一短视频给你们看。
3.播放:《春晓》这首诗的朗读4.老师: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啊?学生:好老师:那你们想不想跟她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听,更准确呢?学生:想。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想去了解这首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老师: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2页,你们用拼音拼读的方法,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你们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歌。
把你们不懂的字、词圈出来,等下讨论。
(注意诗中的“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
)2.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了吗?有什么不懂的吗?(把学生不懂的词语都写出来,稍后再分析。
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行避开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关怀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欢迎大家共享。
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1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艺术构思极佳,表现手法清爽畅达,辞简意深,具有深沉含蓄、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首句“春眠不觉晓”,开门见山,点明了主题“春”与“晓”。
在浓郁的春光中,诗人以切身的感受告知人们,明媚的春光让人陶醉,沉沉睡去直到天亮还不知道天已经亮了。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通过听觉来描摹春天早晨的景象。
鸟儿婉啭的啼鸣声唤醒了沉睡中的诗人,当他张开眼睛,才知道天已大亮。
“处处”都能闻听到小鸟的喧鸣,给人春色无边无际的联想,鸟语花香,春光绚丽,奇妙的春色令人赞美。
第三句“夜来风雨声”,是诗人醒来之后的联想,而这对于“夜”的联想,是因为“晓”而引发的。
置身于春天的早晨,在观赏明媚的春光之余,诗人因珍春而转为惜春,他回想起昨夜入耳的声声风雨,会有什么样的担忧呢?第四句“花落知多少”,是诗人因回想起昨夜风雨交加,不知遭受风雨侵袭的似锦繁花,一夜之间掉落了多少,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春晓》一诗字简意深,短短的二十字,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前二句描绘出盎然春意,通过“不觉晓”反衬出睡之深,诗人是因为陶醉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色而沉沉入睡,当他被“处处”的鸟鸣声唤醒,刚醒来那一刹那间的感觉是“啼鸟”衬托出的鸟语花香。
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然而当他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声,短暂的喜悦就被深沉的忧虑所替代,无情的风雨在一夜之间不知又摧毁了多少犹如花儿般秀丽的生命。
孟浩然〔公元6xx—740年〕,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拯人患难。
早年隐居襄阳附近鹿门山,后游学吴越。
年四十游京师长安,曾于太学赋诗,满座皆惊叹嗟服,无敢与其争锋,应试进士未被录用。
2023年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

2023年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2023年一年级《春晓》语文说课稿1一、说教材:《春晓》这首古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
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的是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
根据教材内容和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识字、写字和朗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教学提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首诗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2种教学方法:1、朗读法:朗读是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感情。
2、图文结合法: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三、说教学程序:根据我校“1241”课改航模设计,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具体实施如下: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还来了一位了不起的客人,想不想见见他?(出示“尧”的图片),知道他是谁吗?他叫“尧”(出示带拼音的“尧”字)指名拼读,齐读。
尧是我国上古时的帝王,是他把一年分成了四季,他还把帝王之位让给了一个叫“舜”的有才能的百姓,他的宽广胸襟让后人无限敬佩。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值得骄傲的祖先“尧”吧!和老师一起写写“尧”,学生书空。
2、如果给“尧”加偏旁变成新字,你会加什么?学生说,师相机板书汉字(浇、烧、饶、挠、骁、晓、侥等)同学们的识字量可真不小啊!“晓”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字,跟老师写写这个字(板书“晓”字),谁和“晓”是好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字吗?(出示图片,口述:太阳出来,天就亮了,这就是早晨,也就是“晓”)。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内重要古诗注释及译文汇总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内重要古诗注释及译文汇总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古诗词汇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古诗词汇总(共13首)一年级上册(共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语文园地一)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语文园地五)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语文园地六)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语文园地八)一年级下册(共7首)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语文园地二)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语文园地三)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语文园地四)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语文园地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9/7
24
ɡǔ 古 古人 古代 shēng 声 声音 雨声
古诗 歌声
duō 多 多心 很多 多少 chù 处 长处 好处 处处
zhī 知 知己 知道 知心
shǒu 首 首先 首位 首长
2019/9/7
25
1、“闻”的意思是( )B
A 、闻 到
B、听 到
2019/9/7
26
2、“啼”的意思是( )B
己喜爱春天的景
聲
?达 了
色及对大自然的
作 者
什
关怀与爱惜.
2019/9/7
12
朗读指导---(1)初读
1.题目“春晓”的含义是(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
一幅雨后(
)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由(春天的早晨 )而
(
), 用(
)衬托(
)的感情。
2、朗读时速度稍慢,一边读一边想象。每一句第二个字适清当晨拉长,留下想象的空
A 、哭
B、叫 声
2019/9/7
27
1.诗歌描写哪一个季节?
問
春天 秋天
夏天 冬天
題 2.诗歌提及哪些声音?
考
人声 風声
鸟声 雨声 雷声
考 3.诗歌表达了哪些內容?
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人爱睡觉。 人爱惜花草。
人爱春天的景色。
人爱雨天的景色。
2019/9/7
28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啼鸟、风雨声、落花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生活中的那个春天。
雨后清晨的春天
2019/9/7
29
十二、课外拓展:用一句古诗说说下列图片的画面内 容。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019/9/7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孟浩然
题
解
猜一猜 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2019/9/7
朗读指导 把握生字 巩固练习 欣赏图片
1
春晓
春天
早晨
2019/9/7
春天的早晨
2
你知道這是什麼聲音嗎?
? ??
2019/9/7
3
2019/9/7
4
2019/9/7
5
2019/9/7
6
朗诵
2019/9/7
春晓
孟浩然
mián
与王维齐名,称为 “王孟 ” 。
间春。注眠意/读不惜好觉韵春晓脚。春,晓处处/闻啼喜鸟春。
惜春
夜来/风爱雨春声• ,花落/知多少•。
•
2019/9/7
13
(2)细读诗句,感悟理解,说说读懂了什么?
1.“春眠不觉晓”写的是:在雨后的清晨,
( 不知不觉
醒来.
)从春睡中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春眠不觉晓”。
诗的第一句开篇点题。
1)“春眠”点出了(时间 ),点出春天气候
春眠/不觉/晓,
chù wén tí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7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眠:睡眠
词 觉:觉得
晓:天亮了
闻:听见
句
释义:
啼鸟:鸟啼—鸟叫
春天的夜里睡的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 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
2019/9/7
8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 夜 晚 。
)
春( 雨
)又送到了窗前。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夜来风雨声”
1)“夜来风雨声”是写( 听觉
是写( 想象
),
)也
2) “夜来风雨声”写出了
(
春天
)季节的特点:
春风总是在夜里轻轻吹绿树枝,春雨总是在
夜201里9/9/7滋润花蕾。
16
16
(2)自读感悟,说说读懂了什么?
1.“花落知多少”: 在春风春雨中,那娇媚的花瓣不知飘落 了多少,真是令人( 惋惜 );
30
30
春晓
孟浩然
春眠( )不觉晓, 处( )(处 )闻啼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落( )知( )少多。
2019/9/7
31
2019/9/7
32
作业
•一、学会读和写生字词。
•二、背诵诗歌。
2019/9/7
33
怡人、适合(睡觉 )的季节特点。 2)“晓”的意思是(清晨 ),进一步把时间点
得更具体。
3)“不觉”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不觉”写
出20春19/9天/7 悄悄来临的惊(喜
)心情。 14
14
(2)细读诗句,感悟理解,说说读懂了什么?
1.“处处闻啼鸟”:推开窗户,扑
进来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还有那清
脆的(
声 知多
cūn
-- 村
2019/9/7
18
ɡǔ 我会写
2019/9/7
古人 古代 古诗
19
shēng
2019/9/7
声音 雨声 歌声
20
duō
2019/9/7
多心 很多 多少
21
chù
2019/9/7
长处 好处 处处
22
zhī
2019/9/7
知己 知道 知心
23
组词,看看谁组的词语多。
古( ) ( ) 声( ) ( ) 多( ) ( ) 处( ) ( ) 知( ) ( ) 忙( ) ( )
声:
声 音。
词
落:
落下来。
知:
知 道。
我忽然想起昨夜的风雨声,花儿落下了不知道有多
句: 少。
。
2019/9/7
9
所 春眠/不觉晓, 闻 处处/闻啼鸟。
2019/9/7
10
所 夜来/风雨声, 感 花落/知多少。
2019/9/7
11
作
么思 样考
作者借《春晓》
者
的: 思这
这首诗歌表达自
的 心
想首 感诗 情表
)
鸟鸣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处处闻啼鸟”。
1)“处处”写出了鸟儿在春天的早晨飞来飞去,
非常(
)。
2)“闻啼多鸟”从(
)写春天的清晨,
鸟儿婉转鸣叫,非常(听觉
)。
好听
2019/9/7
15
15
(2)细读诗句,感悟理解,说说读懂了什 么?
“夜来风雨声”:那湿润的落花,那鲜
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 风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花落知多少” 1)我们不知夜里花落知多少,当然也不知
夜里(花开 )多少。 2)花落是令人惋惜的。
诗人在(惜春)中表达情真意切的( 爱春 ) 之情。
2019/9/7
17
返17 回
我会读
ɡǔ shī shǒu mián chù
古诗 首 眠 处
wén
闻
Chūn
春
shēng zhī du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