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12、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内容提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潜心读文本,精心设计教案,巧设导语,抓住人心,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优化课堂提问,意趣结尾,活用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参与学习,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效转变潜心精心创设激发优化活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效率,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进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的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为此,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

二、潜心读文本,提高备课实效

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

课前准备功夫。

(一)用心正确地解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材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预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钻研教材一般可分以下四步:

(1)“读”,出声地读。我动笔写教案前至少要读30遍课文。反复地读,读得自己感动,独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行。其次是读课后的练习。这是教这课的基本任务,课堂上或课外一定要落实。光读练习也不行,还要读这篇课文所在的这一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在这一组里所处的地位,承担着怎样的重点训练项目。此外还要读课程标准,以此解决课堂教学训练不到位的问题。

(2)“查”。课文里的生字新词,字典中有几个读音、几个意思,每个意思对应着哪几个词条,都要好好的去查一查。语文教师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3)“联”。查完工具书,要把字词放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想一想,联系上下文,看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还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站到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会怎么答,会理解到什么程度,要让孩子理解到什么程度。比如《触摸春天》一课中的“盲童”一词,怎么理解?若学生答出是“眼睛看不到的孩子”这样的答案,我并不满意,因为学生是孤立地就词解词,没有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要联系现实生活。通常情况下,眼睛看不见的人生活不方便,需要别人照顾,他们心情怎样,他们会说什么,想什么,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盲童的内心感受。

(4)“写”,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做这些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老师基本都能读懂。但是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

写的角度去解读,境界就不一样了,往往会读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来。

(二)用心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秉承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如学习《月光曲》时,我介绍了“贝多芬誓言要一生一世为穷人作曲,为知音作曲”后,有的学生认为,贝多芬弹《月光曲》是遇到知音并且有感于知音,产生灵感才创作出来的;有的则认为,他是遇到知音,感谢知音,为知音弹,用音乐把兄妹俩心中照亮,同时,他也再弹给自己听。因为弹给知音听是幸福的事情,弹给自己听,把情感释放出来更是快乐的事情。

(三)用心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触摸春天》里的盲童安静靠神奇的灵性把蝴蝶捉住了,“神奇的灵性”学生不理解,我让学生查用心体会,设身处地的想,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理解:安静虽然看不见,但他有灵敏的听觉、嗅觉,还有准确的感觉……这就是她的聪明才智,就是她神奇的灵性。这种超越文本的解读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了,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了。

三、精心设计, 提高备课效率

(一)巧设导语,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在学习《与象共舞》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今天,老师想送大家一首童谣,好吗?(背景音乐一响起,图片

上,庞大的象,悠悠走来,一个男孩蜷在象鼻子上,睡着了。温暖而绵长的泰国民谣让全班在瞬间安静下来。)

象,象,象,

你见过大象吗?

象有大大的身躯,长长的鼻子,

鼻子下面长着长牙,

大耳朵,大眼睛,长鼻子。

……

泰国民歌吉他弹唱播放时,孩子们静静聆听,目光炯炯,一张张温馨的黑白照片,拉进了孩子们与象的距离,泰国的异域文化在一首童谣中开启。

(二)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所以教学伊始,我先向学生介绍历史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向解放区扫荡,实施“杀光、抢光、烧光”政策,13岁的放牛郎边放牛,一边密切地注视着敌人的动向,给八路军放哨。这天,他遭遇了来扫荡的日寇。解放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老百姓正在山沟里。面对这非常紧急的情况,13岁的放牛郎该怎么办呢?这样导语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

机,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看似乎平淡的语文教材往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