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的治理

合集下载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中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主要表现为资金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操作严重;进行各种营利性质活动和官办色彩浓厚等。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缺失不仅会影响非营利组织的自身发展,同样会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公信力建设,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进行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可以从内部和外部制度的建设入手。

内部制度建设可从加强组织的道德建设,完善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公开组织财务信息等方面努力。

外部制度建设可以从完善政府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外部评估制度,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等方面入手。

标签: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制度建设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逐渐呈现出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三足鼎立”的状态。

作为第三“足”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多年来,由于受到历史传统、政治和法律环境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也并非一块净土,公信力缺失现象依然存在。

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性质与社会功能来看,公信力缺失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行为偏离志愿性公益机制,出现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以及价值取向的非公共性现象,从而在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产生功能性和效率上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监管不到位,违法违规操作严重1.非法侵占和贪污现象。

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组织财产,出现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丑闻。

例如,2004年10月19日东方时空以《小会计大案件》为题揭露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公款一案,卞中从1994年开始利用基金会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涉嫌贪污1262.37万元、挪用公款2.0993亿元。

2.违规筹资现象。

新华网曾经报道过沈阳“阳光儿童村”的付广荣打着慈善组织的旗号,利用各种手段找寻、编造“烈士遗孤”,四处筹款,直到发生“烈士遗孤”跳墙逃跑的事件。

诚信缺失的治理路径

诚信缺失的治理路径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信是社会诚信的方向标。只有在这个标杆的良性作用下,整个社会才会进行有序的自我调整,最终建立起牢固的社会诚信体系。如果司法工作背离诚信,就等于破坏了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堤坝。因此,要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加大司法公开和司法监督的力度,不断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努力在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社会诚信建设作出表率。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失信行为的法律成本。法律是防范和治理失信行为、树立诚信意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基础强有力的保障。在加快诚信制度相关立法和修订,积极推进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执业规范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要利用法律手段,使失信行为主体付出高昂的法律成本。
治理诚信缺失率先垂范是关键,必然要加大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力度,通过政府以及司法责任主体的以身作则来增强诚信意识。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建设关键在于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政府以及司法责任主体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治理社会诚信缺失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包括政府(包括司法)、企业和个人诚信等三类。政府诚信是指政府通过认真恪守并有效履行其法定职责及其对公众的承诺而赢得公众信任的道德化、制度化的行为表征。政府诚信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扩展的最重要的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它又是作为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的管理者、监督者,在一定意义上起着“裁判”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政府诚信,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
治理诚信缺失制度保障是基础,必然要强化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维护并规范社会诚信缺失。防范和治理社会诚信缺失,仅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维护和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

最新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精品

最新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精品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社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使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必然,我国非营利组织建设起步晚,社会信用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下面是一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的,供大家阅读。

前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源于“第三部门”这个概念的提出,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私人慈善和公共福利委员会发表的 Giving in America 中首次提出了第三部门这个概念,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组织发展的主流[1].之后,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但问题也逐渐暴露,萨拉蒙在《非盈利部门的兴起》中提出了“第三方”,认为非营利组织自身也存在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慈善供给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和“慈善的业余主义”四个方面[2].此外,由于西方“政府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契约失灵理论”的出现,更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003 年,我国非营利组织信息咨询中心出台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标准》,从而实现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大跨越。

邓国胜提出了“四模块框架”,包括任务与责任评估、项目评估、策划能力评估、公信力评估,使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3].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和宗旨,并找出公信力缺失的原因,逐渐落实公平、效率、民主、责任的价值理念,才能重拾民众信心,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和谐发展。

政府公信力、媒体公信力、企业公信力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医疗、卫生、等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在政府、企业和媒体的多重约束下,更趋向于对工作效率、财务状况进行研究,没有形成全面、规范的体系。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主要以描述性为主,且没有形成一个可量化、具体化的评估体系,缺乏权威的理论去诠释非营利组织公信力。

因此,本文根据非营利组织的规模、性质以及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和研究,分析非营利组织的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政府、非营利组织、弱势群体和社会大众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论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治理

论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治理

求 索/2005/5111论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治理刘春湘 谢 锋(刘春湘,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谢锋,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诚信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规范,包括诚实与信用两方面。

首先,要求行为者 内诚于心 ,在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往中具有真实诚恳的主观意愿,进而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即 外信于人 ,最后,通过行为而获得他人或社会的信任,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

非营利组织诚信表现为组织的宗旨与职能是否得以实现,在实现组织宗旨的基础上,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社会公信度,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1998年,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中,政府财政拨款收入占53.55%,企业提供的资金占5.63%,公众捐赠的资金仅占2.18%[1],这表明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缺乏信任,不愿意进行捐助。

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被视为诚信建设的成功典范。

但是,从 希望工程款失落 事件中可以看出,公众对仅仅依靠自律、道德和使命感驱动的希望工程同样表现出不信任。

!南方周末∀揭露的胡曼莉事件[2]、付广荣事件[3]以及最近曝光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会计卞中贪污挪用基金案件,这一系列丑闻从另一侧面佐证了我国非营利组织诚信现状不容乐观。

如果不注重诚信建设,非营利组织将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

一 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一)道德失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对非营利组织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旧的价值体系已失去原有的社会效用,同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尚未健全,导致非营利组织道德缺失;另一方面,同质社会向异质社会的转变,导致非营利组织道德缺失。

在同质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是基于熟人之间的人情。

进入异质社会以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彼此陌生,不可能按熟人社会的方式进行交往,然而规范人们行为的契约性规定尚不健全,可能导致一种现象,即 一个人在他所生活的空间里可以是道德楷模,但一旦跨越这一生存空间,也许会成为江洋大盗。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企业诚信在商业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代表了企业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

当前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给消费者、合作伙伴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需要深入分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1. 利益至上,以短期利润为导向。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放弃了诚信原则,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润,比如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行为。

2. 管理层理念不健全。

部分企业管理层的理念存在问题,他们对诚信缺乏重视,导致公司内部出现了违法乱纪现象。

3. 缺乏监管,制度不完善。

一些行业监管不到位,企业内部的制度也不够规范,导致了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

4. 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自身也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

二、对策1. 建立健全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管理层要重视诚信,将诚信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加强对员工的价值观培养和教育,树立正确的诚信理念。

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权责,对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进行完善,确保企业内部的风气健康。

3. 加强企业自律。

企业要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自身的规范管理,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

4. 提高员工诚信意识。

企业要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加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培养,让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诚信规定。

5. 加强外部监管。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诚信行为。

6. 提高社会诚信意识。

企业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诚信意识,推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

三、案例分析1. 企业A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产品频繁被召回,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追求短期利润,企业A一直在隐瞒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了诚信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安全性,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对产品的抽检和检测工作,及时公布产品质量信息,增强企业的诚信度。

诚信缺失问题治理报告整治工作汇报总结

诚信缺失问题治理报告整治工作汇报总结

诚信缺失问题治理报告整治工作汇报总结报告一、前言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一切商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诚信缺失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注意。

作为诚信缺失治理的重要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升信用体系,保证公平竞争和经济发展。

二、问题分析在我国,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存在多年。

将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宣传意识、法制建设、行业规范等方面入手,全面进行治理。

以下是我国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1.虚假宣传很多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会采取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方式来进行推销。

例如,某些医药公司会将未通过临床试验的新药称为“神药”,虚假承诺疗效。

另外,很多电商平台会通过虚假宣传和优惠券等手段来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一旦消费者购买后,却发现实际商品与宣传信息并不符合,这会导致消费者的不信任和失望。

2.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诈骗、抽签、虚假合同、伪造资质等方式来获得不当利益的行为。

例如,某些公司通过虚假合同和假冒资质等方式获得政府招标项目,导致政府损失;部分销售渠道通过代购商品,却私自涨价,侵犯消费者权益。

3.违约失信违约失信是指业务合作双方违背合同约定的行为,例如无法按时交付货物、拖欠款项等。

违约失信严重影响商业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会对商业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4.侵犯个人私隐和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诈骗和侵犯个人隐私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很多企业和个人利用网络空间和通讯技术,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这种侵权行为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和伤害。

三、整治工作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政府和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公民法治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不同的诚信缺失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建立追责机制和惩罚力度。

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落实好监管责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诚信缺失治理情况汇报

诚信缺失治理情况汇报

诚信缺失治理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我对诚信缺失治理情况进行了汇报,现将汇报情况如下:
一、问题概况。

诚信是企业经营的基石,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诚信缺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员工违反公司规定,存在不诚信行为,如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二是部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存在违约行为,不履行合同约定;三是部分客户出现欠款拖欠情况,不诚信地推迟付款。

二、原因分析。

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内部管理不严,监督机制不完善,
导致部分员工产生违规行为;二是部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誉和约定不够重视,存在违约行为;三是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客户为了谋取利益采取不诚信的行为。

三、解决措施。

为了有效治理诚信缺失的情况,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完
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员工诚信意识;二是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建立诚信合作的长效机制,对违约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加强风险防范,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确保公司权益不受损害。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效果,一是减少员工违规行为,提高企业内部诚信水平;二是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诚信合作关系;三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客户欠款拖欠风险,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

五、总结。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治理诚信缺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们将严格执行上述措施,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确保公司诚信经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谨此汇报。

此致。

敬礼。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导语:当今社会,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各行各业中,诚信的缺失不仅导致了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秩序和信任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诚信缺失整治方案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法律法规与监管1.1 健全立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立法进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违反诚信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措施,提高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1.2 加强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合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建立起全方位的监管网络,共同监督市场中的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置违法违规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诚信意识2.1 加强舆论引导,弘扬诚信文化。

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宣传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励人们树立诚信观念。

2.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诚信素质。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诚信教育,强调守信用、讲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和员工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诚信素质。

三、建立诚信评价和奖惩机制3.1 建立行业诚信评价体系。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联合建立行业诚信评价机制,通过对企业、个人的诚信行为进行评估,对诚信人士进行表彰,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3.2 设立守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机制。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设立守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推动社会上的守信行为得到奖励,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以强化人们对诚信的意识。

四、加强信息化手段,提升整治效果4.1 建立诚信信息共享平台。

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诚信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类诚信信息资源,有效提升信息共享和查询的便利性,方便公众了解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状况。

4.2 开展大数据分析,加强风险预警。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行各业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诚信风险,并进行预警,为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整治诚信缺失问题5.1 推动国际诚信合作机制的建立。

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诚信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层面的诚信整治工作。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其治理对策
涉嫌贪 污 16 . 万元 、 223 7 挪用公款 2 9 3 . 9 亿元 。 0 如果 组织的产生不能遵循其 固有 的程序 , 组织 的性质 2违规 筹 资现象 。 . 新华 网曾经报 道过 沈 阳“ 阳光 与其 功能不相吻合 , 非营利组织很 难获取广大群众 的
儿 童村 ” 的付广荣 打着慈善组 织的旗 号 , 利用 各种 手 信 任
( ) 强 非 营 利 组 织 自身 的道 德 建设 一 加
加强非营利组织 的道德建设 , 不仅要注重组织 成 府职能体制改革过程 中 , 政府对非 营利组织的监督职 员 的个人道德建设 , 同时还应该关 注非 营利组 织的整 能应 当有所加强 。
体道德文化建设 。 营利组织 的道德 内涵必须 要体现 非
※本 文 系湖 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民专 业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培 育 与 发展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2 l q 9 ) 阶段 性研 究 成 果 。 农 ( O O 论 坛
以上种种失信 事件 的出现 , 损害 了我 国非营利组 平 、 组织 远景 、 到组织业绩 目标 的能力 以及 经理层 达 织 的社会形 象 ,不 仅给社 会带来 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 或管理层与董事会 的关 系。
( ) 办 色彩 浓厚 三 官
公信力是指 获得公 众信任的能力 , 或者说是指社 进行 营利性经 营活 动。
会对一个组织 的认 可及信用程 度。 非营利组织 的基 从 本性质与社会功 能来看 , 公信 力缺失主要是指非 营利
非 营利 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 : 由政 府机构改 一是
组织 的组织行为偏离 志愿性公 益机制 , 出现资源配置 革转化 而来 ,二是 由原 国有企业职能部 门转化 而来 , 当前 我国的非营利 效 率低下 、 值取 向的非公共性 现象 , 而在 满足社 三是社会 自身产生的非政府组织 。 价 从 会 多元 化需求 、 提供公共 产 品和服务上 , 产生功 能性 组织 以第一 、 二类 为主 , 第三类组织很少 。 从某种 意义 和效率上的缺陷。

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及制度化建设

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及制度化建设

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缺失及制度化建设摘要:随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世界各地涌现出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我国也出现了一批非营利组织,它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非营利组织事业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失灵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以公信力缺失为特点的诚信危机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失灵现象公信力缺失由多种原因造成,但归根结底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文章最后提出了应从法律制度、产权制度、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内外部监督机制来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制度化建设随着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地涌现出来,其中以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事业最为强大。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涌现了大量的非营利组织,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广泛社会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非营利组织事业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失灵也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以公信力缺失为特点的诚信危机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失灵现象,严重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一、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问题分析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

公信力的核心是一种信任和权威。

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是公众对非营利的接受和信任程度,是种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体现了非营利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生命力和民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良好的公信力,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获得组织声誉和扩大影响力,进而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社会资助和财政支持,以更好的实现组织的使命。

可以说,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在2001年末,《南方周末》的两篇报道曾引起公众的关注。

一篇是曾被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中国妈妈”胡曼莉利用”丽江妈妈联谊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盗用慈善组织的名义不断地为自己谋取私利,被”美国妈妈”告上法庭。

另一篇是关于希望工程捐款被人私吞,致使捐款人不远千里寻访名义上的”被资助者”,揭开希望工程管理中的漏洞。

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集中治理诚信缺失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件大事儿——诚信缺失。

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所以,咱们得好好儿制定一个方案,集中治理一下这个诚信缺失的问题。

下面,我就用我的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输一篇完整方案。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诚信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些领域、一些环节、一些人,诚信意识淡薄,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秩序。

二、治理目标1.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深入推进诚信缺失问题的专项治理,切实解决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诚信缺失问题。

3.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重点1.诚信教育普及(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

(2)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3)将诚信教育纳入学校、企业、社区等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体系。

2.诚信体系建设(1)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为诚信体系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对个人、企业等主体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价。

(3)构建信用惩戒机制,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

3.诚信缺失问题专项治理(1)集中治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

(2)加强对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民生领域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3)深入推进金融领域诚信建设,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组织力量,对诚信缺失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

(2)分析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为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阶段(1)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

(2)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完善治理方案。

3.实施阶段(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3)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

论企业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企业诚信缺失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缺乏诚信意识和行为,存在着违法、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

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

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企业诚信缺失问题。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明确企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企业诚信管理法》等,明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守的基本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违法行为的处理办法。

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

通过开展诚信培训和讲座,向企业员工普及企业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使他们养成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良好习惯。

加强企业信用评价和公示。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对企业的诚信行为进行评价和排名,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示。

通过公示,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对企业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管,加大对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第五,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注重员工的权益保护和环境的保护,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度。

企业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回馈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解决企业诚信缺失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诚信教育和培训,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诚信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论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用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信用作为互相信任的基石,对于社会、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信用缺失的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它不仅是个体行为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文将探讨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信用缺失的现象1. 个人方面信用缺失在个人方面表现出来,主要是因为某些人的行为不诚信。

比如不守约、拖欠债务、虚假宣传以及假冒伪劣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个人的利益,并扰乱了市场秩序。

另外,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故意违反规定,从而造成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从而对自己名誉造成巨大的损伤。

2. 企业方面企业在信用缺失方面的表现仍然是主要的问题。

企业信用问题可能涉及生产、环保、社会责任等方面,如果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对社会或一些人造成了破坏,自然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3. 政府方面政府方面的信用缺失问题也十分突出。

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的低效,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水平差,难以承担他们的责任等问题上。

这给政府效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治理信用缺失的基础工作。

政府有必要与人民的实际需求,制定更全面、更完善、更有效的法律,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保护市场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对信用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选择,同时也能帮助政府更好地监督市场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3. 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信用缺失现象的宣传和引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将信用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增强人民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

4. 促进信用行为的奖励机制建设建立信用奖励机制,对于遵守诚信原则的个人和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市场监管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有助于提高守信程度,减少不良行为。

非营利组织的诚信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诚信问题

在中国,随着过去十几年里有关非营利组织的信息、知识和经验的传播,随着在实践领域里许许多多人士的努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它们的作用日益增大,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也不断扩大。

在当前这样的背景下,诚信已成了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诚信问题诚信是什么?可以从英语中找到诚信的相应词或来源,如honesty,credibility,accountability等。

在中国文化和语言中,有关诚信的言词比比皆是。

对非政府组织来说,所谓诚信,就是应有最基本的道德,就是要诚实地履行其所宣示的公益性或者互益性的使命和价值诉求;要言行一致,公开透明,里表如一;要做优质和有效益、有效率的工作。

诚信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这是由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性质决定的。

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

政府是实行垂直管理的国家组织机构,具有强制性。

虽然诚信对政府也是很重要的,但决定政府生存的还有其它一些更为重要的因素。

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虽然诚信对企业也是很重要的,但决定企业生存的也还有其它一些更重要的因素。

然而,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没有诚信也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也就失去了其健康发展的基础。

非营利组织既不能使用强制力量,也不能逐利。

它是道德取向的组织,诚信体现的是其道德性质;其使命、导向以及所致力于的事业是非营利的,具有公益性或者互益性。

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各方的捐赠,所使用的人力很多是人们的志愿活动。

诚信,是非营利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因素。

失去了诚信,非营利组织就走到了其反面,成了欺世盗名和腐败堕落的工具了。

20世纪末,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初创时期。

那时候,整个中国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还很少,很模糊;从事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不一定得到名和利的回报。

因此,相对来说,当时投身于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人较少,但却更具有公益心和献身精神,为个人出名和逐利而进入这个领域的动机较弱。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与增强措施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与增强措施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与增强措施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非营利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保障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措施,非营利组织常常面临种种问题。

本文将探讨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增强措施。

二、欠缺透明解决问题的治理机制1.1 缺乏透明度非营利组织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资金进行公益行为,但其资金来源和运用并不完全透明。

此外,一些非营利组织没有对外公开财务报表,导致捐款人无法了解他们的资金如何使用。

1.2 决策集中化一些非营利组织存在决策权过于集中化的现象。

重要决策仅由少数人员或少数个别领导层成员参与和决策,这可能导致决策结果偏离本身初衷。

1.3 资源分配不均分配公益资源时,一些非营利组织往往存在偏向某一群体或区域的问题,未能实现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

三、增强措施2.1 提高治理透明度为了改善非营利组织的治理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其财务公开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组织应制定有效的财务报表制度,确保捐款人可以查看该组织诚信经营并正确使用资金。

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可以提供在线透明平台,向公众展示自身运作及成果。

2.2 推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严格与专业的决策机构,要求各级管理层参与重要决策,并多视角收集不同意见。

通过民主化、多元化决策机制可以避免权力滥用,确保决策符合组织宗旨和目标。

2.3 加强社会监督与参与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工作。

通过设立独立评估机构或委员会、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广泛征求来自捐赠者、志愿者和受益者等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非营利组织工作沟通顺畅、透明度更高。

2.4 加强对组织领导层的培训和监管提升组织领导层成员的管理能力,开展相关职业培训与道德教育,增加其治理意识与责任感。

此外,要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或制定规范的内部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组织宗旨的行为。

2.5 加强合作与联盟建设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加强内外部合作,广泛拓展支持网络和伙伴关系,并参与相关联盟和平台。

论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管理问题

论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管理问题

论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管理问题非营利组织(NGO)是一种专门为了社会公益、环保、教育等非商业性目的而成立的,通常是由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然而,随着NGO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分析非营利组织治理和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治理问题治理问题是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非营利组织内部,由于权力分散,管理方法和流程不够统一、权力关系不明朗、惯性管理难以避免,容易导致决策的没有准确性和一致性。

解决治理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权力结构建立严格的权力结构是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关键,这可以帮助组织确立内部决策的负有责任的人员,并确保组织层级清晰,权力明确。

非营利组织应该制定内部规则和条例,规定企业内部职责、决策制定的程序、分工等,在决策中建立透明和负责的机制,提高决策准确性。

2.实行民主治理实行民主治理可以保障成员的权益,调和内部利益冲突,调动成员参与内部管理的动力,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民主运作的机制,开展每一位成员可以有效参与管理的体制,使成员能够更好地分享责任和智慧。

这样就能提高成员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让组织内部运作更加牢固。

3.完善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也是非营利组织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意识形态多元和人员流动情况日益复杂的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应该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和行为协调,建立和完善制度和程序,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二、管理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管理经验不足由于许多非营利组织都是由志愿者或者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而成的,他们往往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再加上运营资金有限,导致管理和运作不够稳定和专业化。

解决这个问题,非营利组织应该加强管理经验的培养,例如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使组织内的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再结合实践不断提升,从而提高管理和营运效率。

2. 组织文化建设不够组织文化建设能够使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体系更加健全,可以促进成员间的团结和沟通协作。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诚实守信是社会和经济秩序良好运行的基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工作措施,并探讨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诚信框架法律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有力工具。

应加强诚信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惩治违反诚信的行为。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背诚信价值观念和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对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威慑作用。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信息共享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当前,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的情况,导致诚信问题的发生和扩大。

建立健全的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有效治理诚信缺失问题至关重要。

三、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

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形成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

政府要加大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行为,为社会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建立惩戒机制,严格追责严格追责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严格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警示,使违法失信成本高昂,从而遏制诚信缺失问题的发生。

个人观点和理解:诚信缺失问题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诚信问题愈发突出,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工作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诚信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和信息共享,形成多部门的合力。

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

非营利组织的诚信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诚信问题

诚信是维系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首要信条,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乃至个人都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

非营利组织作为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公益或共益性的独立机构,由于它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与政府和企业相比,更要诚实守信。

可以说,诚信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

然而,在社会各界大声疾呼要建立信用中国的时候,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成为了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唯独非营利组织的信用建设被忽视了。

而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泛的社会生活日益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领域的信用缺失,同样将导致不可预料的损失。

当前。

我国还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非营利组织在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同时,也会因社会责任的缺失和利益的驱动而产生信用缺失。

非营利组织也同样面临诚信危机。

因此,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庆信问题,推动非营动组织的诚信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

一、非营利组织的信用缺失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或共益服务的,提供准公共产品的独立机构。

它与企业、政府一起构成现代社会,关在文化、艺术、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日益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功能。

但非营运组织也并非一块净土,不少非营利组织由于社会责任的缺失也产生诚信危机。

在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度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半的美国人相信“在使用公众捐款方面,慈善机构是诚实可靠、有责任的。

”但是,非营利组织的诚信也是一个时常困扰问题。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也会因社会责任的缺失而有负组织使命的完成或导致组织效率低下,甚至中饱私囊。

下面就是两个例子:一是芝加哥邮政局的职员抛弃了大量的邮件:二是一些非营利性医院,未痊愈的病人如查付不起护理费就无人为其治疗。

更有甚者,美国联合道路(The United Way of America)(该组织可能是美国最大非营利组织)前任主席因榨取该组织120万美元,于1995年锒铛入狱。

已有86年历史的赫赫有名的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NAACD)也因类似事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

诚信缺失整治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缺失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企业的不诚信行为对市场秩序、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平性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整治方案势在必行。

2. 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诚信缺失包括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虚假宣传许多企业通过虚假宣传手段获取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但实际上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与实际相去甚远。

2.2 欺诈销售企业通过欺诈手段向消费者销售次品或低劣产品,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 违规经营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往往忽视法律法规的限制,进行违规经营行为。

2.4 误导消费者企业通过故意误导消费者,隐瞒产品的质量或存在的隐患,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受到误导。

3. 整治方案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治方案:3.1 加强立法和监管整治诚信缺失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对企业的不诚信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

3.2 加大打击力度对于诚信缺失行为,应该采取严厉的打击手段,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重罚,增加其违法成本,有效震慑其他企业。

3.3 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提升消费者对诚信缺失行为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置消费者投诉。

3.4 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企业应该树立诚信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倡导诚信守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3.5 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机制,对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和排名。

对于不诚信行为频发的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其发展。

3.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化的经济环境,诚信缺失问题也需要国际合作来进行整治。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国际上的诚信缺失行为。

4. 结论诚信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石。

诚信缺失问题严重影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织, 使少数人 道德迷失 , 忘记组 织使 命 ; 片面地追 求个人效用 的最大 化 , 而不是社会效用 的最大化 , 甚至置他人 身心健康于不顾。
() 2 产权模糊。非营利组织 由于有着先天的所有者缺位 , 因而 , 相对
于企业 和政府来说 , 其产权更加难以界定 。受到经济体制下对事业单位
都是同一个道理。 这些观念世代流传 。 使诚信成为一种稳定的道德心理和
道德习惯 , 支配着人们 的行为。然而 , 本应是社会经济活动基本伦理的诚
第三, 非营利组织 的诚 信缺失会影响政府 的宏 观决策 , 乱社会 主 扰 义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 , 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资源 , 又是一
种经济资源最大限度 地参与经济运行 时 , 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尽快建立
起来。所以 , 非营利组 织的诚 信缺失 将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完善。
受到历史传统 、 政治和法律环境不完善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 非营利组织 监
督机制的建设, 尤其是非 营利组织 的外部监督和社会制约机制在实质上 处 于缺位的状态 , 成为制约我 国非营利组织 良性发展的“ 核心困境” 。
大批的志愿者参与 。 诚信缺失导致志愿者对此失 去信心 , 因此 , 就会出现
志愿失灵的局面 。从财物 的角度来看 , 营利组织 的资金来源 有政府 的 非
支持 、 组织 自 的创收 以及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 , 身 很显然 , 诚信 缺失会 导
致 社会捐赠 的大量减少 。这样使资金本来就很 紧张 的非营利组织 , 如果 连正常运转都难 以维持 , 又何谈为社 会服务 。
的原 因, 出了非营利组织诚信缺失的治理 对策 。 提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诚信缺失; 治理对策
中 图分 类号 : 2 9 N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府、 企业 和非 营利组织三足鼎立的平衡局面难 以形成 , 出现 两头 大、 中间 小的病态 。
诚信 , 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 言必信, “ 行必果” 民无信 “ 不立 ‘ 人而无信 , 不知其可也” 等等这些先人遗留下来 的名言警句阐 明的
20 年 07
第 l卷 7
第 1 期 1
收稿 日 : 0 — 1 0 期 2 7 0- 8 0
论 非 营利 组织诚 信缺 失 的治 理
朱 珊 珊
(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山西太原 ,30 6 000 )
摘 要: 阐述 了非 营利组 织诚信 缺失造成的危 害和影响 , 分析 了非 营利 组织诚信 缺失
第二 , 非营利组织 的诚 信缺失会破坏政府 、 企业和非营利 组织三者
之 间的 良性互动关 系, 在政府一市场—社会三元社会 结构 中, 作为第一 部 门的政府组织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定重大方针政策 ; 作为第二部 门的企业 主要从事生产 、 输 、 运 贸易等经济 活动 , 以营利 为目的; 而作为 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 主要 是在 志愿的基础上开展公益活动 , 不以营利 为 目的。三个 部门在各 自的政治 、 经济 和社会 领域各 司其 职 , 既有分工 , 又有协作 , 共同推进社会经济 向前发展 。非 营利组织 的诚信缺失 会使 政 龄化趋势 日益明显 , 老龄化挑战需要建立 一个可持续 的养老保障体 应对 系, 建立以家庭养 老为 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等一系列养老制度 。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号 :0 5 6 3 (0 7 1- 19 0 10 - 0 32 0 ) 0 4 — 2 1
SIT C F R TO E E O M N C— E HI O MA IND V L P E T&E O O Y N CNM
人 员素质 、 伦理道 德观念 、 组织 内部 的运行机制有关 , 同时 , 也是 与我 国
市场 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原 因有几个方面: () 1道德失范。非营利组织为社会提供 的是知识产品 、 精神食粮 。 其 产 品的品质和数量与人民身心健康和福利休戚相关。 非营利组 织是 以实
现对社会公共责任和完成某种社会使命为 目的 。因此 , 道德建设 和道德 规范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尤为重要。而非营利组织要完成社会使命 , 实现 组织宗 旨 , 为社会提供更 多更好 的社会准 公共 产品 , 必然要求组 织成员
树立 以人为本的观念 , 在的道 德原则内化为 自己的道德品质和 自我 将外 需求 。当社会使命 变成组织成员 自 身对 真、 美的追求 时 , 善、 他们就会 自 觉遵守诚信规则 , 维护广大 消费者利益 。但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 目前正处 于社会转型时期 , 市场经济所带来 的一些不 良 德现象 会影响非营利组 道
2 非营 利组 织诚信缺 失的原 因分析
非营利组织 的诚信 危机的产生 , 既有外 部环境的影响 , 也与组织 的
1 非 பைடு நூலகம்利 组织诚 信力 缺失造 成 的危 害和影 响
第一 , 非营利组 织的诚 信缺失会大大降低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非 营利组织的存在是 为了弥补政 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 导致的社会真空 , 其 宗 旨就是服务社会 。要想实现这 一宗 旨 , 要有相应的人 、 、 需 财 物等基本 条件。 从人的角度来看 , 非营利组织既需要有一定的专业人士 , 又需要有
种经济资源。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与这个国家的诚信水平直接相关 , 也与承担服务社会功能的非营利组织的诚信水平有关 。 只有 当诚信作为

信, 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中不断受到挑战 。 贪污腐败、 地方保护主义 、 下级
欺瞒上级 、 信守合 同、 不 制假造假 、 坑蒙拐骗 、 税漏税等现 象层出不穷 , 偷 可见诚信 已经成为当今最稀缺的社会资源。而作 为社会领域重要组成部 分的非营利组织也并非一块净土 , 诚信缺失现象依然存在。多年来 。 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