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牙甫泉镇积极搭建平台打造“四型”农村女党员
发挥优势 自我赋能 推进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优势自我赋能推进农广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李建勇刘文周郭锋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5期按照中央农广校《关于在全国农广校体系开展向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学习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河北省農广校高度重视,迅速落实,组织全省农广校体系通过不同形式认真开展学习,号召各基层校以夏邑县农广校典型经验为指引,坚持不懈抓好体系建设。
一、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学习落实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
接到通知后,河北省校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学习,研读《基层农民教育培训的一面旗帜——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对夏邑县农广校在条件建设上“六有”标杆和五点启示做了重点阐释。
二是及时转发文件,组织全省农广校体系学习。
2024年1月2日向全省农广校体系转发中央农广校的文件,要求各级农广校通过内部会议、简报、通知、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工作经验,体系齐学共研、互学互促。
石家庄市农广校、承德市农广校、邢台市农广校先后组织专题学习。
巨鹿县农广校分别召开了内部会议学习和组织农民田间学校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学习,全省农广校迅速掀起学先进经验、用先进做法、承接服务精神学习热潮。
三是赴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2024年1月15日至20日,由河北省校校长马金翠带队,组织石家庄、承德等7个市、县农广校校长赴河南省及夏邑县农广校,安徽省阜阳市及蚌埠市农广校等地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采取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的形式,全面了解河南、安徽两省体系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河北调研组在河南省农广校现场观摩了省校的办公和教学场地;在夏邑县龙湾田园综合体、太平镇兴旺家庭农场、夏邑县陈阳家庭农场、界首市金叶旺种植专业合作社、阳泉镇丰絮农民田间学校等地了解农民田间学校的建设情况,并在河南省校、夏邑县校、界首市校、蚌埠市校召开了由省、市、县级部分农广校校长、管理人员和优秀学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了外省兄弟校在体系建设、中职教育、农民培训、中高职衔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模式,找到了河北省农广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强化河北省农广校体系建设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样板。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作者:胡永万顾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0期近期,笔者参加“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甘肃省级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后,实地走访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丰禾村田园综合体两所农民田间学校,与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座谈交流,就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情况深入调研。
一、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农广校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组织实施两项计划和三项行动,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示范引领、全力组织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定西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政策保障到位。
2016年,定西市制定《定西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1+5文件”》;2017年,市政府办成立“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农业产业人才“十百千万”支撑计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三农”领域“5678”关键指标考核办法》,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关键考核指标。
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为定西市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驾护航。
部门协调配合,措施落实得力。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先后出台《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定西市“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靠实部门责任。
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县财政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配套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四路”并进引领风尚
“四路”并进引领风尚作者:刘建新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3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直以来,汪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道德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典型评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道德建设融入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面,以培育、宣传、学习典型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宣传发动、国防教育、典型引领、实践活动“四路并进”,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多种渠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近年来,县委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在道德楷模选树过程中,尤其注重对公民理想信念的培育引导,通过各种载体宣传教育引导民众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同时充分发挥道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效仿借鉴的榜样和标杆。
一是加强媒体宣传。
广泛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在显要位置开辟专题、专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展示。
二是广泛运用社会宣传。
在全县范围内张贴招贴画、发放日历年画对联万余张(幅);在人员出入密集地和乡镇、社区重要场所安装摆放展板84 块、悬挂横幅标语70 幅;利用全县各大商场、店面等处的LED 显示屏,循环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在广场内设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壁墙13 幅,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鲜明的价值导向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三是加强文化引导。
通过百姓文化广场、文艺演出送下乡、知识辅导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汪清县好人好事好风尚搬上舞台,用生动的、榜样的力量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文明、和谐、友善、诚信”的深刻内涵。
两节期间开展“义写主题春联”“花灯一条街”“元宵节文艺晚会”“猜灯谜”“秧歌汇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现状与机制优化
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现状与机制优化作者:王志堂何志喜柳晴喻文琪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4年第07期摘要: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至关重要。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走访法收集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合在湖南省开展的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问卷调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培、管、带”四位一体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路径,即优化遴选机制,实施分类培训,加强多元支持,强化示范带动,进一步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以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现状;机制优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农村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示范带动效应日益突显。
然而,由于区位条件、政策支持、教育培训、融资服务等外部因素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受教育水平、创业动机、能力素质、带富意愿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及作用发挥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机制,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课题。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
研究该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机制,提出符合省情实际的对策建议,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且更具时代性、针对性。
一、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走访法收集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问卷调查法课题组于2023年4月—7月在湖南省开展了关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的问卷调查。
设计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现状调查》并使用问卷星软件开展调查,来自长沙、永州、郴州、怀化、益阳等地的302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有效参与了线上调查。
笔者将问卷调查数据从问卷星导出,并运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6)1. 农村基层带头人的定义与特点 (8)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要求 (8)3. 领头人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10)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1)1. 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的现状概述 (1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3. 成功案例剖析 (14)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16)1. 加强选拔与培养机制建设 (17)2. 提升带头人素质能力水平 (18)3.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19)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 (20)五、典型案例分析——以XX地区为例 (21)1. 基本情况介绍 (22)2. 领头人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与成效 (23)3.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六、结论与展望 (25)1. 研究结论总结 (2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7)3. 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29)一、内容概括本研究文档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路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
文章首先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并指出了农村基层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作用。
文章将详细探讨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将分析影响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包括选拔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文章将总结整个研究的核心观点和亮点,强调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路径和策略来提升带头人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夏邑县典型经验最为突出
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夏邑县典型经验最为突出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编者按:2023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首次会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专题调研,4个调研组分赴河北、黑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西、陕西等8个省(区),实地走访24个县(区、市)、17所农广校、12所培训机构、24家农民田间学校、2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地方政府、培训机构、高素质农民学员代表千余人面对面交谈,掌握各省农民教育培训政策落地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本刊将继续刊发,供学习参考。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3—26日,前往郑州市、焦作市温县、商丘市夏邑县、濮阳市濮阳县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1所农广校、2家农业科研院所、2所农民田间学校和4个实训基地等,召开4次座谈会,与当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培训机构负责人、学员代表等50余人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河南省农民教育培训整体表现为“政策实、资金足、实力强、服务优”四个显著特征(一)有政策支持,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尚方宝剑。
河南省深入贯彻中央及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多项政策文件,高位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落实落地。
202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现代农民。
”2023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孙巍峰在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强调,“要培育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大力开展农业从业者技能培训,培训高素质农民6万人以上”。
夏邑县委县政府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全县综合管理目标,与重大任务、行动、项目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
印发《关于建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撐的意见》,就充分发挥农广校主体作用,建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出明确要求。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4—2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渭南、延安3市3县(区)调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陕西省农广校、澄城县农广校、黄陵县农广校和延安市农广校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深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与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访谈,到黄陵区科技创新中心、安塞区南沟农民田间学校,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实情实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西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特色突出陕西省相较于其他省份最大优势在于制度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始终。
从政策层面看,形成了以省政府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为引领,以全省“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助推落实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系统化政策保障、有条件能力建设资金支持、有专门机构支撑。
从教育培训制度看,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出“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
2014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仅2020—2023年投入资金达7882万元。
全省培育高素质农民26万人,其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占36%、果业占34%、粮食产业占12%、生猪产业占10%,覆盖全省所有产业类型。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高素质农民“组组有”。
在全国首先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目标,并在政策文件、培育方案、绩效管理中部署、落實、考核。
各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梳理高素质农民村组分布,制定精准培育方案。
农广校体系绘制作战图并挂图作战,逐步消灭空白村组。
目前全省已有70%的行政村组实现至少有一名高素质农民。
聚焦民生实事 实施“六心”工程
聚焦民生实事实施“六心”工程作者:庄红来源:《唯实》2021年第11期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近年来,徐州市泉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创新开展“富民安心、便民舒心、绿色怡心、颐养暖心、安全放心、春雨润心”的民生实事“六心”工程,办成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解决了一批制约民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走出了一条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中央精神相一致、与泉山实际相符合的为民办实事的新路子,夯实了高品质生活区的底板,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
一、上接党心,下应民心,始终坚持问计于民的谋事原则为民办实事,最根本的是把群众的心事当成政府的大事。
泉山区坚持把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回应群众诉求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根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使民生实事“六心”工程始终保持初心不改、方向不偏、标准不降。
始终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
把为民办实事纳入区“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纳入区委全会和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人大监督范围,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先进地区民生保障水平,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每年编制60个以上民生工程项目,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并设立专项办公室,保证工作优先安排、经费优先筹措、物资优先保障。
“十三五”期间,全区民生支出占比超过75%,做到每年支出只增不减。
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坚持把“保民生、办实事”作为“六保”之首,积极克服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全力保障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费足额落实到位,实施的民生项目全部如期完成,有力保障了民生事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与意义 (3)三、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特征 (4)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5)4.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6)4.2 特色产业的培育与提升 (7)4.3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实施 (9)4.4 农村生态旅游的拓展与深化 (10)4.5 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与实现 (11)五、实践案例分析 (12)5.1 案例一 (14)5.2 案例二 (15)5.3 案例三 (16)5.4 案例四 (18)5.5 案例五 (19)六、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保障措施 (20)6.1 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21)6.2 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22)6.3 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 (24)6.4 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25)6.5 产业链优化与品牌建设 (27)七、总结与展望 (28)7.1 实践成果总结 (29)7.2 经验教训分享与反思 (30)7.3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与预测 (31)7.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乡村产业振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引入新质生产力,以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质生产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先进生产力的集合。
通过引入这些新质生产力,可以推动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产业的价值链和竞争力。
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乡村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兴产业,可以拓宽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引入新质生产力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构建多元化培育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作者:黄玉文张建文管香玲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3期自2014年承德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以来,全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6261人,其中,全市农广校体系承担培育任务31108人,占总人数的85.8%。
多年来,全市农广校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多元化培训机制,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多年来,承德市农广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开展多元化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培育乡村人才。
对照“产品精致独特、产业集群高效、乡村和美繁荣”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围绕中国菌都建设、华北高端牧场打造、冀北山区和美乡村创建等“八大工程”,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和五条特色优势产业带遴选培育对象,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专业农机手五大类培训行动,将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多元化高素质农民培育,促进乡村人才培养。
多年来,培育蔬菜产业5200人,林果产业8265人,食用菌产业1899人,肉牛、肉羊、生猪等养殖产业5866人,马铃薯产业1595人,中药材产业840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04人。
二是聚焦重点任务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
围绕“两稳两扩两提”重点任务,粮食和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全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扩面提产项目和畜禽产业项目,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2022年至今,开设玉米大豆粮油产业专班57个,培训粮油作物高素质农民3035人;畜禽产业专班13个,培训高素质农民786人。
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
银雀山街道党工委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培育典型,发挥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银雀山街道党工委决定开展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工作,具体实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积极探索新时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和推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工作进程。
二、创建原则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
找准党建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着力点和结合点,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2、坚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注重实效。
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推动面上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不同行业特点的示范点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注重突出创建特色和实际效果。
4、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要树立精品意识,推荐、培育和考评示范点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培育的示范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代表本地本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水平。
三、目标任务及实施内容(一)目标任务以实现“五个提升”为目标,以构建“五大体系”为工作主要内容,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分行业分层次创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服务型党组织,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提升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型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实施内容1、加强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完善办公阵地条件。
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按照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方便群众的要求,切实做好办公阵地建设工作。
2、街道示范点建设:一是以社区建设为主题,不断深化“三创三强”创建活动;二是按照分级组建、分类培训的原则,组织一批“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党员干部成立便民服务队伍,积极开展为民、利民、便民服务活动;三是积极探索便民服务中心、便民综合服务站、便民热线、便民信箱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四是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资源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五是指导好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工作。
探索“三优一站六联”新模式,构筑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
探索“三优一站六联”新模式,构筑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作者:鲁长友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8年第11期鲁长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只有党的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起筑梦前行的蓬勃伟力。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和构想,为着力解决乡村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面增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性、创造性、战斗性,桦南县委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自觉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探索实行了抓乡带村“三优一站六联” 新模式,加快推动基层党建领航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三优” 扩权强乡,巩固乡镇党委统领地位。
抓村必先抓乡,强村必先强乡。
为全面提升乡镇党委“统” 的能力和“领” 的功能,县委于2015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强乡扩权” 改革,围绕强化乡(镇)政治、组织、服务、经济、治理、保障“六大功能” ,全面建立职能科学、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服务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管理机制。
一是优化架构重组,实现“小站所” 转型“大部门” 。
严格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将乡(镇)原有“二办五中心” 优化调整设置为“三办三中心” ,即综合办公室(综治中心)、基层组织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民政民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有效解决职责交叉、执行不畅等问题。
二是优化赋权扩能,实现“小政府” 承接“大权力” 。
通过确权、委托、机构延伸三种方式,依法依规确权 40 项、委托赋权 28项、延伸赋权289项。
探索实行“1+3+X” 综合执法新模式,“1” 为综合执法办公室,“3” 为派驻城管中队、区域性行业执法、委托或延伸到乡镇执行的综合执法等三种执法形式,“X” 为执法事项多样化、执法部门多元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方式亲民化等创新举措,努力改变乡(镇)执法“心有余而力不足” 的艰难局面,全面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 的乡镇行政执法体系。
松山一片新面貌
松山一片新面貌
□宋 敏
松山村,位于药乡六泉北 15 公里处,原名嵩山,取山高 完善党员学习方式和请假制度,明确在外工学的党员每半年
之义也,占地面积 1068 亩,耕地面积 480 亩,村民收入以玉 递交一次学习心得;“讲文化”,确立每月第 1 个工作日为学
米、土豆、中药材及茴子白、豆角等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为 习活动日,室内学理论、学精神,室外讲义务、带头干,理
才流失断茬。久而久之,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 街道绿化、文化宣传墙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支部阵地
挥。六泉乡党委翟文洪书记的话一针见血,“三个人五条 改造、农厕提质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危房改造等九个项目
心”。的确,松山村的党员干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一眼清泉润心田,封顶加固
农村,“华丽转身”的背后该村经历了怎样的破冰,党员干 会议制度、村务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农村基
部群众又是如何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在市县乡三级鼎力相 层治理各项制度机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加强公
助之下,直面一个个问题,破解一道道难题,抢抓一次次机 开力度,将权力运行、决策实施全过程晒在“阳光”下;
要输血转造血,必须以质为本,以和为贵,充分发挥致 富带头人和人民的“排头雁”“创造者”作用,齐心协力谋 发展。为此,松山村立足本村实际,统筹资源优势,最大限 度挖掘潜力,加压力,激活力,从扶贫申报项目、入股分 红、资产收益、连翘种植、经济林种植、生态养鸡等多方面 入手,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新的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 极申报项目,制定陵川县松山村五年扶贫总体规划和巩固脱 贫三年规划,以此为总依据先后组织申报村 11 个项目入选项 目库。扶贫资金入股分红,选择县优质农业企业进行资产收 益扶贫,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方式入股分红。盘活固定资产 收益,出租村内集体房屋用于村民生产生活使用进行资产收 益。扩大经济林种植规模,完成村中 200 亩经济作物的种植 工作。其中荒山种植仁用杏和连翘 100 亩,利用村民耕地种 植 120 亩,促进老百姓直接受益。
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近年来,我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发挥党建动能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一系列举措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
岫岩县红色资源串珠成链乡村振兴有特色。
“非常震撼!以后我还会带孩子来参观学习。
”游客许先生参观完云岫农场红色文化党建基地后激动地告诉记者,这里的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让他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也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里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还有各种游乐设施和动植物园,餐饮和停车场等配套服务也比较完善,以后会多带孩子来这边游玩打卡。
”游客高女士对这里也赞不绝口。
他们说的云岫农场是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镇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的集党建教育、观光旅游、生态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项目。
该项目通过家庭农场聚集旅游资源,以红色资源和绿色产业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新路。
云岫农场位于黄花甸镇黄花甸村,占地面积50亩,农场将党建教育基地巧妙地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建设成为集红色文化党建基地、水上乐园、百花园、动植物园、生态农业餐厅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现代化生态农业综合体。
自今年8月开门迎客以来,前来参观学习、观光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日均接待游客可达500余人次。
不光是云岫农场,眼下岫岩县各个红色旅游景点都很红火。
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的故居位于岫岩县石庙子镇蓝家村。
故居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分别为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外旅游,这里与岫岩的药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构成了一个风景旅游圈,入夏以来,游客纷至沓来。
岫岩县正在推进实施红色旅游项目,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牵动,依托县内红色旅游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元素融入县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红色+生态”“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的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石庙子镇黄显声故居”“岫岩湿地生态公园”“岭沟乡党建教育基地”“大营子镇红色历史展馆”“黄花甸镇云岫农场”等一批优质党建教育阵地,将红色资源串珠成链,让红色旅游成为本地的特色品牌。
贫困无党员在家村怎样开展党建工作例文
贫困无党员在家村怎样开展党建工作例文贫困村党建工作典型案例---__镇__党总支党建纪实__镇__村位于__镇北部,与西邑接壤,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160亩,其中旱地1760亩,水田380亩。
境内雨量充沛,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宜发展粮食、烤烟、茶叶、泡核桃、鸡蛋果等种植业和畜养殖业。
全村13个村民小组372户,1549人;有1个党总支,4个支部,6个党小组,64名党员。
2022年人均纯收入2485元。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__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抓经济建设,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温凉山区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等优势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等实际情况,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粮食稳定为基础,烟、蔗、畜建支柱,林果突破,个私求发展,两基教育抓提高的发展思路。
引导全村人民群众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__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长期以来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发展程序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预审制、入党介绍人资格审查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从落实党员责任制入手,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活动,使广大党员人人有责任、责任有陈诺、陈诺能兑现;从加强党员素质入手,积极开展“三培养”,造就和提高了批能人,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致富能手。
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学习,建设学习型班子,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基础保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以“围绕总支核心作用的发挥,使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为目标。
__村建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个一”制度(每周一次村“两委”集中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工作汇报讲评制度、每季度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度一次综合量化考核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表率制度。
创新“四优”工作法 发展农民工党员
创新“四优”工作法发展农民工党员作者: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0年第17期今年以来,资阳市创新实施“四優”工作法,大力从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多方联动源头选“优”。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多渠道发现培养优秀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
逐级建立党员发展对象台账,从源头储备开始就实施动态化管理、链条式推进,确保程序严格规范。
分类施策结对育“优”。
以流出地党组织为主、流入地党组织为辅,共同承担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
实施“双培养”制度,每名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由流出地乡镇党委委员和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同担任培养联系人,确保培养教育不缺位、常态化、有质量。
多方考察联合审“优”。
认真落实政治审查制度,以县(区)为单位建立政审联审机制,联合纪检、公安等相关部门,综合调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对发展对象在流出地党组织与农民工所在单位和居住地党组织进行同步公示,接受两地党员群众监督。
发挥作用力促争“优”。
及时将党员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告知驻外党组织或居住地党组织,协助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既奉献他乡,又回馈家乡。
结合村级后备力量选拔机制,把优秀农民工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管理,推动优秀农民工党员通过合法程序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不断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
(中共资阳市委组织部滕漾帆胡清华)提升干部“五力”; ; 创建“五型”机关今年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着力提升机关干部“五力”,创建“五型”机关。
提升干部“鉴别力”,打造“忠诚型”机关。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初心课堂”,突出学习教育,推动全区各机关党组织开展“党员展风采”先进典型等活动,确保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干部“领悟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推行集中研学、领导带学、个人自学、专家授学、警示助学、讨论互学、缺席补学、督查促学“八学联动”学习模式,通过错时学习、灵活学习,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推进全区机关党员教育常态化。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的路径选择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的路径选择作者:魏春玲来源:《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1期魏春玲(中共尉犁县委党校新疆尉犁841500)[内容提要]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阵地、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中应率先实践、当好表率,更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在推动地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助推手”作用,为此,尉犁县委党校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学习的基础地位,努力建设学习型党校;突出服务的职能定位,努力建设服务型党校;突出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党校;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环境,着力开创党校各项事业新局面。
[关键词]党校思想政治建设“三型”党校建设党校队伍建设[D 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5.01.28[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5)01-00100-0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目标。
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同时又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党组织中既应率先实践、当好表率,更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在推动地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助推手”作用。
为此,尉犁县委党校充分发动全体党员干部,以服务于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尉犁”为目标,以强化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全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校,推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
一、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推动广大教职工的理论武装尉犁县委党校是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切实抓好党校党建设工作必须立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使党校党建工作能够更进一步地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县委、政府工作的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凝聚巾帼力量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凝聚巾帼力量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新疆广播电视局驻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克希村工作队张艳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
当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半数以上,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
如何发挥好这支重要力量的作用,是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妇女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素质和能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活动,引导农村妇女共建共享生态宜居新家;拓展“最美家庭活动”评选活动内涵,以文明家风促进乡风文明;持续深化“巾帼建功”,增强妇女群众获得感、荣誉感。
最广泛地把农村妇女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妇女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和能力,恰哈乡积极实施“妇女素质提升工程”,以道德讲堂、家庭学校为载体,用妇女群众有共鸣、听得进、易接受的方式,开展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家庭教育、脱贫攻坚增收致富教育等“五大教育”。
引导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争当新时代妇性,建设新时代好家庭。
“过去,我们用条条款的宣讲她们不感兴趣,宣讲效果不好。
现在我们会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讲解分析发生在她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和小故事,她们容易理解,也非常感兴趣,从而潜移默化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恰哈乡克希村妇女主任古丽加玛丽?托合提说道。
恰哈乡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妇女实施分层培训。
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加强“双培双带”能力建设,把女能手培养成妇女干部,把妇女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巾帼模范”队伍;对在家务农的妇女培训,根据农事活动需要,传授实用科技知识,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对外出务工妇女的培训,除向其传授基本的谋生技能外,还为其教授外出工作生活需要的知识和常识,树立其法律观念和公德意识,增强其维权能力,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型;对有志创业的妇女进行创业致富技能培训,鼓励更多妇女自主创业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勒县牙甫泉镇积极搭建平台
打造“四型”农村女党员
疏勒县牙甫泉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农村女党员思想先进、敢想敢干、创造性强的优势,着力打造“四型”农村女党员。
搭建致富增收平台,打造“富裕型”农村女党员。
通过组织有创业积极性的农村女党员到邻近乡镇剌绣协会、手工艺协会等基地考察学习,聘请农广校老师、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为农村女党员传授温室种植、大畜养殖、庭院养花等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妇女的致富本领,全镇农村女党员种植温室30余座。
同时,通过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巾帼先进个人与各村女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从知识、技术、资金等方面帮扶农村女党员。
截至目前,全镇共结成牵手对子22对,开展帮扶活动30余次。
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打造“学习型”农村女党员。
为提高农村女党员科技文化水平,深入开展了农村女党员“双学双比”(学文化、学科技;比成绩、比贡献)活动,并充分发挥各村图书室、计生室、文化室寓教于乐的作用,积极组织农村女党员培训学习。
同时,由镇党校教师组建了“送课进村”小分队,进村入户向农村女党员宣讲中央新疆座谈会议精神、自治区本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并将党员夜校与“送课进村”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了“政治理论知识+农村科技”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女党员理论水平。
截至目前,送课小分队送课进村62场次,举办农村女党员学习班3期,受教育农村女党员达2400余人次。
搭建文化娱乐平台,打造“活跃型”农村女党员。
在“七一”、“八一”等节日期间,积极组织农村女党员开展卡拉OK、趣味运动会等比赛,不断丰富农村女党员节日生活,让她们更好的展现当代农村女党员的时代风采。
各村通过组建农村妇女党员文化宣传队,不断丰富对农民群众的培训方式,让她们成为活跃在农村文化战线上的亮丽风景线。
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妇女特有的优势,积极组织农村女党员在“八一”前期向部队赠送手工艺品、为官兵清洗缝补衣物,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搭建形象塑造平台,打造“模范型”农村女党员。
通过积极开展“农村女党员卫生之星”评比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对连续3次评分在90分以上的家庭,授予“农村女党员卫生之星”奖牌。
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有97户农村女党员家庭获此殊荣。
同时,该镇深入开展了“庭院美化”行动,积极组织农村女党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庭院栽花、种果树,实现“美”与“富”的和谐统一。
截至目前,该镇共有124名农村女党员发展了“庭院经济”,占农村女党员总数的47%,全面提升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