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违法犯罪_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合集下载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作业设计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作业设计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作业设计材料一广东省某市公安局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

未成年人步入歧途与不当交友,容易被人利用而意气用事有关,也与旷课、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2008年初,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进行了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调查,通过对其中2000余名闲散未成年人抽样调查,结果如下: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不良行为的开始平均年龄不良行为的数量所占总人数比例不足12岁的1种10%12岁以上不足13岁的3种30%13岁以上不足14岁的5种50%超过14岁的1种10%(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阐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说明该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其情绪冲动和不良行为有关。

材料二说明闲散未成年人走上犯罪违法的道路,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12~14岁时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

(2)请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①正处于青春期,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较差,容易冲动。

②难以拒绝不良诱惑。

③自身具有不良行为习惯。

④没有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⑤明辨是非和真确选择的能力较差。

(3)要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建议:①懂得自己在青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自觉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

②知道法律规定禁止的行为,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尺。

③积极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自觉纠正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提高明辨是非和正确选择的能力。

④慎交友,交好友。

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

⑤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⑥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罪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不良行为概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01引言主题的重要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行为和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稳定。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孩子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沾染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预防违法犯罪,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演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和警惕性。

帮助青少年掌握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02不良行为概述不良行为是指违反道德准则、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损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

不良行为可能源于个人的不良习惯、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不良行为的定义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盗窃、欺诈行为:如偷窃、骗取他人财物等;恶意传播谣言、诽谤他人等;吸毒、酗酒等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侵犯他人隐私、名誉权等;暴力行为:如打人、伤害他人等;可能导致个人形象受损、社会信誉降低,甚至面临法律制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可能破坏家庭和睦、影响子女成长和教育;可能危害社会稳定、扰乱公共秩序,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03不良行为的影响020103杜绝不良行为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违法的。

了解法律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不违反法律规定。

遵守法律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做有损法律形象的事情。

维护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情绪失控而做出冲动的行为。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情绪管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不良行为,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行为约束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自我反思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和水资源等。

七年级政治下册 15.2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15.2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案 鲁教版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3、方法和过程: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的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合作探究、辩论法四、教学过程【回顾知识自然导入】播放《少年犯》主题歌——心声师:同学们来自高墙内,发自内心的血泪之声,唱出了少年犯的忏悔之情。

为了我们的母亲不用“泪水染白发”、为了我们不至于“跌入激流”而“不能自拔”,我们要牢记: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这就是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引出新课。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一)小组探究,以案说法针对课本“魏某案例”,设计以下问题,小组探究1、魏某是怎样从“三好学生”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2、魏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哪些行为属于犯罪?3、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有哪些?建议设计表格4、魏某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联系和做法)设计目的:通过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明确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为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做好铺垫。

(二)小组讨论,以案说法镜头一:一中年妇女李某走上公交车,看到座无虚席,便用乞求的语气说:“哪位先生小姐行个好,我抱着孩子不方便。

”附近一青年遂起身让座,众人投来赞许的目光。

谁料过了一会儿,从年轻妇女李某怀抱的毛毯里却探出小狗的头。

一时间车厢内众说纷纭,人们投来鄙视的目光,此时这位妇女脸已变得绯红,车一到站便仓皇下车。

镜头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06年12月29日下午在京闭幕。

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镜头三:2011年5月,山东省日照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华森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其贪汚、受贿、挪用公款共计近1.58亿元。

镜头四:公安机关将罪犯缉拿归案。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型新讲课学校滕州市墨子中学姓名冯斌年龄 38岁职称中教一级电话《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课程标准一了解违法与犯法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分析未成年人犯法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遵法。

能力目标: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理解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慢慢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法。

教学内容分析“预防违法犯法,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第7单元第15课第二个项目内容。

这是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法,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增强防范意识,遵纪遵法,预防违法犯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个层次“一般违法与犯法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分析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

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抽象归纳能力不强,要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难度。

所以,教学中主要从案例动身,坚持“切近学生、切近生活、切近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能指导学生知行统一,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遵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第二个层次“遵纪遵法,防微杜渐”主如果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这是教学重点。

由于未成年人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提高熟悉和更正,有可能滑向违法犯法。

因此,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遵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般违法与犯法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法,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增强防范意识,遵纪遵法,预防违法犯法。

【初中政治】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pt2(课件+教案+音频)

【初中政治】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pt2(课件+教案+音频)

小强的前后行为
吸烟
旷课 辍 学 小 偷 小 摸 拦 路 抢 劫 致 人 重 伤
品 学 兼 优
违 纪 行 为
不完成 作业
考试作弊
打骂同学
一 般 违 法 行 为
犯 罪 行 为
顶撞老师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对社会的 危害程度 一般 违法 违法情节轻 微,对社会 行为 危害也不大 违反的法律 受到的处罚
刑法以外的 法律法规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 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法律的特征
遵纪守法 防微杜渐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预防违 法犯罪 从杜绝 不良行 为做起
某初级中学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 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他更沉迷于网吧, 花完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以后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 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他 在网上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 为了网友的“哥们义气”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将对 手刺成重伤,最后受到了刑罚处罚。
进去看看吧
来,替你妈打一会!
第一场景 第二场景
如果遇到以上情 况,自己会怎么办?
来,抽一口
第三场景
议一议:在我们周
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 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要求: 讨论时,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 录员,将讨论的结果 总结归纳,并代表小 组发言。
辨一辨:有人认为:“小错不断,大错 不犯。只要不犯罪,不良行为无所谓。”
经 常 出 入 未 成 年 人 不 适 宜 的 场 所
学 会 了 吸 烟
危 险 边 缘
堕 入 深 渊
小强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 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 学会了吸烟,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考试作弊。开 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 便放纵自己,曾因打骂同学、顶撞老师等受到学校纪 律处分。在辍学后,为了满足花钱越来越多的需要, 便开始小偷小摸,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 不思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 “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3起, 致使两人重伤。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讨论分析小强的行为,并说一说他是怎样一步步 走向犯罪深渊的。

关于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征文

关于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征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1.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也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成为了当务之急。

2. 不良行为的危害不良行为包括种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不良的品行,比如酗酒、吸毒、赌博、打架斗殴等。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危害。

而违法犯罪更是对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3. 教育和宣传要杜绝不良行为,首先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加强宣传在校园、社区、企业等各个阶层,让人人都知道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加强制度建设在法律方面,加强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构建起严密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制,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予以严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 个人观点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只有人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我认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6. 总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积极参与到社会治安建设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稳定的未来。

总字数:3348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期待再次为你服务。

7. 社会责任除了个人的努力,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的行动中来。

社会组织可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了解法律,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员工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机会,帮助他们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

这样,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3.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3.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初二思想品德】 第二单元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第3课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3.2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学案) 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能力目标:提高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本课重、难点】重点: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即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学习过程】1、感知法律 大家谈①你知道哪些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怎么来的(或者由谁制定的)? ②人们违法后由谁来惩处?③法律针对谁?① 由此,我们得出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② ③ 2、案例再现认真看教材P43—44材料(结合“相关链接”),合作探讨: ①魏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为什么?②魏某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为什么?③由此你看出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3、走进生活: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4、合作探讨:魏某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这一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5、收获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今后,为预防违法犯罪,我将这样做 四、【课堂检测】单项选择题:1、中学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过,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一个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为犯罪③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违法行为④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2、“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谚语古训所揭示的道理是( ) A.必须依法制裁犯罪分子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对社会有危害性 C.小错不改,就会铸成大错 D.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问答题:李某原来表现很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

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教学方法: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由歌曲“少年犯”导入课题生:听完歌曲谈感受。

师:这是电影《少年犯》的主题曲。

在当年,这首歌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他唱出了多少迷途浪子的心声,表达了他们深深的忏悔之情。

今天我们重温这首老歌,依然发人深思,催人警醒,时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二、开拓探究,明理导行环节一:法律在线师: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你知道法是什么吗?生:法就是法律,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师:回答准确。

法律具有哪些特征呢?(多媒体)生: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师:谁再来重复一遍。

谁能脱离课本说一遍。

记忆速度快,回答准确,真棒。

大家齐说一遍。

刚才很多同学都脱离了课本,为我们超常的记忆鼓掌。

教师简单解释三个特征(国家强制力:一个国家领导机关、阶层对本国所拥有的包括政治、经济等在内强行约束、制裁、管理、调整的力量,保证这个力量的实现的有国家机关,行政保障力量(军队、警察等)。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专项测试(含答案)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专项测试(含答案)




9、据2008年10月22日的《重庆晚报》报道:10月4 日晚7时30分左右,朔州二中一名入学不足一个月 的高中学生,连捅四刀,杀死了一个任教不足一个 月的班主任老师郝旭东。发生夺命惨案的双方,没 有任何仇怨,老师只是轻轻走到学生面前,拿走了 学生手里的烟蒂,再把学生桌上的烟盒交给班长保 管,什么都没说,接着,就是致命的四刀……上述 案例警示我们( D ) 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 ②要提高道德 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 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初中学生丁某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了别人 的财物,结果被公安机关处以行 政拘留。丁某的行为( )D A、属于犯罪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触犯了刑法 D、是一般违法行为


8、小林是某校九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但自 从结识了一帮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后,学会 了吸烟喝酒,迷上了网络游戏。为此,他开 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 伤,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C ) ①要慎交朋友,自觉抵制不 良诱惑 ②上网危害大,青少年应严禁上网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青少年要培养高雅的情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农民工小王由于家境贫困难熬去
抢劫受到法律制裁;某省委书记因 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主要 体现了法律( C ) A、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
6、下列不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
的联系的是( B ) A、都触犯了法律 B、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 C、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D、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 时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

今天很荣幸能与老师同学们

今天很荣幸能与老师同学们

今天很荣幸能与老师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该了解的法律常识和小学生应该怎样注意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今天我准备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了解身边的法律,了解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第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第三,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告诉大家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防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法侵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了解身边的法律,做到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同学们来上学,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小学生行为守则》,这些守则有是由教育部制定的,有的是学校制定的。

从中引出一个法律的概念,那么法律是什么呢?简单说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它是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社会规范。

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是商人,也不管你地位如何,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只要触犯了法律,不管你是谁,都要受到惩罚。

这就是法律的简单解释。

那么法律与我们小同学们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同时你们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你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

因为你们还没有长大,身体、智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弱。

用法律术语来讲,你们还属于未成年人(不是法律的区分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出台了许多与你们有关的法律,你遵守它,它就会保护你。

与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任何法律的制定都不能违背宪法精神);《义务教育法》(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保证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李海生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李海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 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 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 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 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 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6岁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 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但自从结识了社会 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他学 会了吸烟,并开始喝酒。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 友的“逼迫”,他还经常去营业性舞厅。由于花钱越 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 开始小偷小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罐饮料,偷几 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为此,魏某曾被公安 机关拘留。
与同学们共勉: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触犯了刑法
3.应受刑罚处罚
关 系 一般 违法 犯 罪 相同点 联系
对社会的危害 违反的法律 受到的处罚 性 不大 大 都具有 社会危害性 刑法以外的 行政制裁或 法律法规 民事制裁 刑法 刑罚
区别
都违反了 都应受到 国家的法律 法律的处罚 法规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巩固训练 辩一辩:
1.杀人放火是不是犯罪?

2.偷人一元钱是不是犯罪? 不是
3.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开他人信件,侵 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是不是 犯罪? 是 4.出于开玩笑,将朋友的一分家信拆开是不 是犯罪? 不是
5.借同学十块钱不还是不是犯罪?
不是
6.在校园内敲诈同学的零用钱是不是犯罪? 不是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背景在当今社会,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特制定该教案。

二、教育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道德观念;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深入剖析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不良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危害;•违法犯罪的定义、分类及处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后果。

2.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正确选择•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残酷性;•名人事迹:介绍正能量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上向善;•视听教育:影视作品、音乐等多媒体形式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接受正确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引发共鸣,达到警示和教育的效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审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引发深刻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3. 讨论互动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1. 学生表现评估•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互动讨论等为评估依据;•每位学生根据个人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引导意见。

2. 期末考核•设计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及态度变化;•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期望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治观念,自觉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殊应用场合1. 社区教育机构增加条款:•社区实践项目:增加社区实践项目的内容,在社区中进行实地教学,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和不良行为对社区的危害。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一般 违法
不同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违反的法律不同 受到的处罚不同
违 法 犯罪
关系
相同点
都是违法行为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承担法律责任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联系
启 示
1、思想上: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 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成长 2、行动上:杜绝不良行为
达标训练
犯罪
不 同 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 危害不大,情 危害大, 节轻微 度不同 情节严重 刑法之外的法律 刑罚处罚( 违反的法律
法规
严厉的强制性 措施)
应受到的处罚 联 系
民事责任或行 政责任
刑罚处罚
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行为 入屋盗窃 殴打他人致轻微伤 殴打他人致死亡 抢劫 深夜开音响大声歌唱 持刀杀人 随意拨打110 贩毒 在文物古迹乱涂乱画 骑自行车闯红灯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之 板块一【认识法律】
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
正案(八)》。该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材料二: 1 2011年5月12日,浙江宁波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杭州市原副市
长许迈永犯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7月19日被执行死刑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法律的基本特征:
国家强制力是 指暴力,包括 军队、警察、 法庭、监狱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全国人大及 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并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的特殊的行为规范。(P58“法律 的基本特征?”)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15.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鲁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15.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2)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诱惑做起学习内容2、什么是一般违法?3、一般违法与犯罪有何区别与联系?4、怎样预防违法犯罪?三、夯实基础及时反馈(一)单项选择1、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等贪官被依法严惩,这表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不能控制2、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A从预防一般违法做起B、从预防犯罪做起C、从预防严重的违法现象做起D、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3、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过,但他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这一事实说明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的鸿沟②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要走上犯罪③任何坏事都是由小到大发展的④“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不属于一般违法和犯罪行为的联系的是()A、都触犯了法律B、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C、都具有社会危害性D、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5、据2008年10月22日的《重庆晚报》报道:10月4日晚7时30分左右,朔州二中一名入学不足一个月的高中学生,连捅四刀,杀死了一个任教不足一个月的班主任老师郝旭东。

发生夺命惨案的双方,没有任何仇怨,老师只是轻轻走到学生面前,拿走了学生手里的烟蒂,再把学生桌上的烟盒交给班长保管,什么都没说,接着,就是致命的四刀……上述案例警示我们()①要克服猎奇心理,抵制不良诱惑②要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要远离网络,避免受其侵害④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6、小冬平时不遵守纪律,经常旷课,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光顾于电子游戏厅、歌舞厅,有时没有钱就在小路上逼小学生交出零花钱,因此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6.1预防违法行为,杜绝不良行为

6.1预防违法行为,杜绝不良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
黄鑫
公共基础部 政治语文教研室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校区
预防违法行为 杜绝不良行为
一、加强自我防范,要树立强烈的 责任感
有了责任感,我们会认真生活,锐意进取,拒绝做不 负责任的事,摒弃丑恶行为。
二、加强自我防范,要依法自律, 遵纪守法
学法知法,增强法纪观念,坚决不做法律禁止 的行为,杜绝自身不良行为。
三、加强自我防范,要正确对待父 母和师长的教育
四、加强自我防范,要理解勇敢的 真谛
守法不意味着胆怯,犯法不意味着勇敢。面对不良行为 和违法的诱惑,坚守内心的防线才是真正的勇气。
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 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强自我防范。
重点:
如何筑起内心放心,对违法 行为、不良行为进行自我防范?
难点:
在生活实践中,树立自我防 范意识,自觉抵制与预防违法 行为、不良行为。
Thanks!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111111111
北城英才学校电子备课
学科 课题 思想品德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赵艳芳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2.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 目标
2、能 3、 知
力 识
提高杜绝不良行为的能力。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个 人 设 想
二、讲授新课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1)什么是法律?法律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概念) 法律——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教师讲述: 法律这种行为规范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它社会行为规范。 从制定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当然这要经由国家的立法机关, 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来制定; 其他的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道德规范是约定俗 成的,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纪律规范是本单位制定的;章程是本组织制定的; 宗教戒律是该宗教组织历史地形成和制定的。 从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上看,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等)保证实
课堂小结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也 有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 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因此,要预防违法犯罪, 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课后作业 《学习检测》第 23 题
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驱使,不分是非,不坚持原则,而做出了一些糊涂的、看似小事的行为,做了一 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是从一些不良行为开始的,无论是不良行 为还是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法犯罪。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提问:那么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相关链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60 页) (让学生分别划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 P60 页)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议一议: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做一做:自己打算怎样帮助他(她)? (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现实生活中,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胸怀大志, 乐于交往, 积极上进,遵纪守法。对于他们,预防犯罪,重要的是要具有防患意识。只有防 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青少年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 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查一查: 查阅有关法规, 了解以满 14 周岁未满 16 周岁的人实施哪 8 种犯罪会受到刑 事制裁,以满 16 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教师讲述: 我国刑法规定: “以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以满 14 周岁不 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 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以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 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 16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 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上述法律规定说明, 即使不满 16 周岁, 犯上述 8 种罪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教学 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 媒体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方法) 第二课时(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诱惑做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见教材 P57——58 页材料) 讨论: ①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交友不慎、经不住不良诱惑、不能防微杜 渐等,由小错误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 逾越的鸿沟)(板书) 2、板书框题: 第二框 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施的,其他规范则没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 论的力量发挥作用;纪律和章程,靠本单位或本组织的行政力量来发挥作用;宗 教戒律,主要靠信仰的力量、靠宗教纪律发挥作用。从适用范围上来看,法律在 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道德的适用范围广, 但在阶级社 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并非某种道德为所有人尊奉。纪律、章程、宗 教戒律等规范只在本单位、本组织、本宗教适用,即在局部适用,不能拿本单位 的纪律处分外单位的人。当然,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 概括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可以得出“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法律规范的特征。 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 违法与犯罪,是法律的基本知识,又是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禁止性规定,避免 违法犯罪是人们行为底底线。 违法, 指不履行法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法行为包括违反 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类,违 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接受刑罚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一般违法与犯罪, 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 对社会的危害、 应受到惩罚等方面, 有着严格的界限。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联系的,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多都是由不良行为开始, 发展为一 般违法,再由一般违法发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如,前例中的魏某(教师可 用此案例说明)。 因此,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读图:教材 P59 页——本是花季少年 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看出了什么? (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预防违法犯罪。) 试一试:“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你举例说明。 过度讲述: 我们不仅要懂得学法、知法的重要性,关键是认识到遵守纪律、防微杜渐的 重要性,自觉地遵纪守法。(板书标题) 2、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情境活动一:看一看 说一说(教材 P59 页图文材料) 说一说: ①若你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 ②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讲述: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受猎奇、盲目从众、讲“哥们儿”义气等不良心理的
板书 1、什么是法律? 设计: 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3、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应注重把法律、思想和道 德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11111111111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