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2部分 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第3讲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C正确。若v2=2b,
2
则F+mg=m ,解得F=a=mg,故D正确。
-23-
新题演练
1 2 3 4 5
怎样得高分
1.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
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
x=v0t①
1
h=2gt2②
设圆弧轨道半径为 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
mgR= 0 2 ③
2
联立①②③式,并代入题给条件得
R=0.25 m。④
-29-
新题演练
1 2 3 4 5
-30-
怎样得高分
(2)环由b处静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环下滑至c点的速度大小
为v,有
1
mgh=2mv2⑤
环在c点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解得 v2=
小滑块在 O 点做平抛运动,则
1 2
R=2gt ,x=v0t
解得 2R≤x≤2R。
-18-
命题热点一
命题热点二
命题热点三
(3)如图所示,设小滑块出发点为P1,离开点为P2,由题意要求O1P1、
O2P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θ,若离开滑道时的速度为v,
2
则小滑块在 P2 处脱离滑道的条件是 mgcos θ=m
命题热点三
解析:在南北方向上,帆板静止,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
向北以速度v运动;在东西方向上,帆船静止,帆板向西以速度v运动,
所以在此方向上帆船相对于帆板向东以速度v运动;以帆板为参考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论,用于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样需要遵循科学方法的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与实验、假设与预测、模型与理论以及验证与重复。
观察与实验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首先要进行观察与实验。
观察是指直接观察自然界现象,通过感知器官获得相关信息。
实验则是在控制条件下对特定现象进行系统的操作和观测。
通过观察和实验,物理学家可以收集数据,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假设与预测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物理学家往往会提出假设。
假设是对现象和规律的初步解释,通常包括因果关系的假设和相互联系的假设。
物理学家还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和现象进行预测,即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理论来推断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
模型与理论为了更好地解释现象和规律,物理学家常常使用模型和理论。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和抽象,可以用数学公式、图表等形式表示。
模型可以帮助物理学家理解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关系。
理论是对现象和规律的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释,是通过推理和逻辑推导得出的科学结论。
验证与重复科学方法要求科学家对已有的模型和理论进行验证。
验证可以通过实验、观测和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
如果实验和观察结果与预测和模型符合,那么模型和理论就得到了验证。
验证结果可以进一步加强模型和理论的可靠性。
科学方法还要求科学家进行重复实验和观察,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的应用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以力学为例,科学方法可以帮助解释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作用原理以及复杂物体的结构和运动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物理学家可以收集数据,并提出假设和预测,再通过建立各种模型和理论进行验证和重复实验,从而深入理解力学规律和现象。
总结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是一种有序和系统的方法论,帮助物理学家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与实验、假设与预测、模型与理论以及验证与重复。
中考物理——中考杂技魔术科技活动中的物理问题(解析版)
专题06 中考杂技魔术科技活动中的物理问题一、杂技魔术魔术会用到许多物理知识,将魔术思想渗透中考试题,是命题者创造性的开发资源,能够让学生通过解决试题辨别真伪、知道虚实,这类问题是时代发展创新举措。
二、自制教具主要类型1.用来演示物理现象的自制教具.初中自制教具的常见内容:惯性、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电流的效应、超重失重现象、静电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压缩气体温度升高、气体急速膨胀时温度下降现象等。
如:《探究声音的产生》、《测平均速度》、《研究摩擦力》、《研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研究平面镜成像》、《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还有课本上设置的许多有趣实验、演示实验都可以用自制的教具来完成。
2.用来模拟物理现象的自制教具.在物理实验室现成配置的仪器中有许多现成的物理模型,如“磁感线模型”、“眼球模型”,“布朗运动模拟演示器”等。
在自制教具中,也出现了很多模拟物理现象的实验作品,诸如:汽轮机等。
3.用来探究和揭示各种物理规律的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物理规律很多,诸如: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物理规律来之于实验,而实验方法和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为自制教具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如:利用数码照相机制作“频闪照片”,就是近年来新技术出现后引入的新实验器材和方法。
4.生活中的简易模型.常见的制作或发明如:简易电动机、简易发电机、自制照相机、自制收音机、门铃、延时开关、日光灯电路、简易热机、静电除尘装置、自制简易金属探测器、太阳能路灯原理演示装置,自制门电路、温度传感器、简易动圈式扬声器、静电风车、电子秤测量原理演示装置、电饭锅控温原理装置、传感器应用——闯红灯照相、火力发电演示实验、磁流体发电机等。
【例题1】(2020河南)在科学晚会上,小明所在的科技小组示了一个“隔板推物”的节日,其原理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分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手推动甲线圈摆动时,乙线圈会随之摆动,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线图相当于电源,乙线圈相当于用电器B. 推动甲线圈摆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 乙线圈随之摆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乙线圈摆动是因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答案】AD【解析】A.由题意知,甲线圈摆动的过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的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相当于电源;乙线圈摆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相当于用电器,故A正确;B.推动甲线圈摆动时,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乙线圈随之摆动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乙线圈相当于电动机,乙线圈摆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有关物理的教学方法(具体)
有关物理的教学方法(具体)有关物理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物理教学方法包括五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自主教育法、目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
五步教学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自学前引导,也就是在开始正式授课之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由教师给出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看书,标注重难点。
2.小组交流讨论,也就是在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之后,围绕这些目标设置相关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一般每组由4-6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做好讨论记录。
3.班内展示点拨,也就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由各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展示点拨,展示点拨时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4.达标测试,也就是在课堂快要结束时,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达标测试题,通过达标测试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5.课堂小结,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1.自学前的设计:教师在这个步骤里要明确目标、明确自学方法、提供自学问题。
2.学生的自学: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学,掌握基础知识。
3.学生的讨论:自学后学生分小组或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自学后的问题。
4.教师的点拨: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对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悟或点拨。
5.巩固练习:当堂练习,当堂训练。
6.课堂小结:由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自主教育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包括三个步骤:1.设置目标。
由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达标测评。
包括学案中的随堂检测和课后的巩固练习。
3.达标测评。
由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来自我检测达标情况。
1.设置问题。
由教师设置本节课要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生新问。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产生新问题。
物理老师大气压强教学方法物理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来教授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原理:1.____演示实验____:通过演示实验来展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2024年新高二暑假预习专题06《兼爱》(解析版)
第06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预习课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理解课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能够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分析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一、文化常识1.墨子其人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鲁?滕?)国人。
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
2.《墨子》其书《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
该书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
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
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
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3.墨子思想①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
宜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大特点。
③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
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
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专题06 说明文阅读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题源解密(上海专用)解析版
主题三现代文阅读鉴赏专题06 说明文阅读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考察趋势分析一、题型分析近年来,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的题型在不断变化。
从2016年的三篇短文到2017年的两篇短文加一篇新闻,再到2018年的一篇长文加一篇新闻,我们可以看出,题型在逐渐多元化,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也在逐渐全面。
二、考点分析1. 获取信息:这是说明文阅读的基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文章中准确获取信息,并理解其含义。
2. 概括内容:考生需要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
3. 推理判断: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的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推理和判断,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4. 评价观点: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需要考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 联系实际:将文章中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考察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趋势分析1. 重视基础:从近几年的真题中可以看出,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越来越重视基础能力的考查。
比如对文章中关键词的理解、对作者观点的把握等,都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2. 强调思维: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已经不再仅仅是获取信息这么简单,而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文章进行推理、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
这需要考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3. 关注热点:从近几年的新闻类阅读题中可以看出,上海卷中考说明文阅读越来越关注热点问题。
比如环保、科技、教育等都是热点话题。
4. 强调应用:说明文阅读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考查,而是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比如对文章中提到的某个方法或策略进行解释或说明,让考生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等。
四、备考建议1. 打好基础:说明文阅读的基础在于词汇和语法。
考生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要熟悉语法规则,能够正确使用语法。
专题06 抛体运动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析版)-2025版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与研析
考情概览:解读近年命题思路和内容要求,统计真题考查情况。
2024年真题研析:分析命题特点,探寻常考要点,真题分类精讲。
近年真题精选:分类精选近年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必备知识速记:归纳串联解题必备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点。
名校模拟探源:精选适量名校模拟题,发掘高考命题之源。
2022·浙江1月,172022·浙江6月,112021·全国乙卷,92024年高考各卷区物理试题均考查了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预测2025年高考依然会继续考查。
考向一曲线运动的特点考向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2024年江西卷第8题)(多选)一条河流某处存在高度差,小鱼从低处向上跃出水面,冲到高处.如图所示,以小鱼跃出水面处为坐标原点,x 轴沿水平方向,建立坐标系,小鱼的初速度为0v ,末速度v 沿x 轴正方向.在此过程中,小鱼可视为质点且只受重力作用。
关于小鱼的水平位置x 、竖直位置y 、水平方向分速度x v 和竖直方向分速度y v 与时间t 的关系,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D【解析】AC .小鱼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则小鱼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x v 为定值,则有水平位移x x v t=故A 正确,C 错误;BD .小鱼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则2012y y v t gt =-,0y y v v gt =-且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故B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考向三平抛2.(2024年1月浙江卷第8题)如图所示,小明取山泉水时发现水平细水管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水桶高的两倍,在地面上平移水桶,水恰好从桶口中心无阻挡地落到桶底边沿A 。
已知桶高为h ,直径为D ,则水离开出水口的速度大小为()A.B.C.D.1)【答案】C【解析】设出水孔到水桶中心距离为x ,则x v =落到桶底A 点时2D x v +=解得0v =故选C 。
3.(2024年新课标卷第2题)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专题06竖直面内圆周运动模型(原卷版)
A.500N B.550N C.600N D.1200N2.(2023下·江苏·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圆形管道,质量为M,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质量为m,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已知M >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管道最低点时,管道对地面的压力为(m+M)gB.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时,管道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大于(m+M)gC.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时,管道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为零D.小球通过管道最高点时,管道对地面压力可能为Mg两端。
让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沿切线的初速度从P 端进入轨道,则( ) A .小球在轨道最低点的机械能最大B .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最大C .初速度足够大时,小球可能飞离“凹形”轨道D .初速度足够大时,小球一定能通过“凸形”轨道最高点4.(2024上·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某同学将 用长约1m 的充电线悬挂于固定点,拉开小角度释放, 在竖直面内摆动, 传感器记录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 A .在A →B 过程中,速度增大 B .在A 、C 两点时,速度方向相反C .在C 点时,线中的拉力最小D .在B 、D 两点时,线中拉力方向相同5.(2024下·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1,速度大小为v 1,在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2,速度大小为v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且v 1、v 2满足关系式22124v v gr -=,则N 1N 2的值为( )A .3mgB .4mgC .5mgD .6mg6.(2023下·贵州遵义·高一仁怀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A .小球不能到达P 点B .小球到达P 点时轻杆受到的弹力为0C .小球能到达P 点,且在P 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D .小球能到达P 点,且在P 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7.(2024上·北京海淀·高一清华附中校考期末)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
专题06《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
专题06 《昆虫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学案含解析)《昆虫记》知识点整理与必做题目基本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写作背景】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
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
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
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
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镐平铲刨刨挖挖,一座百虫乐园建成了。
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
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内容概述】《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昆虫记》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学习物理方法
学习物理方法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物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精神。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地学习物理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想学好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物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我们应该注重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不是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参加物理学习班、观看相关视频等多种途径来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其次,实践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物理实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来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解题是检验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物理学习中,我们要多做物理题,通过解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习物理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要注重物理学习的实际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我们要善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比如,在工程技术、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物理学的知识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我们要注重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不断提高物理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总之,学习物理需要系统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只有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实践的积累、解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实际应用的拓展上下功夫,我们才能够真正学好物理,掌握物理学的精髓。
希望以上分享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勤思考、勤动手,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无锡第三高级中学06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无锡第三高级中学06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无锡三高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一个点一个点,把地基整得坚实牢固的阶段。
第二轮复习则是一条线一条线地梳理,不是第一轮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分散知识的一种重新编排,是对知识全新的学习。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专题复习,知识体系整理,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下面将我们的具体想法简述如下:一、专题复习框架和整体思路我们将整个高中物理分“力和运动”、“电与磁”、“热与能”、“光与原子”、“物理实验”五大板块进行专题复习。
每大板块按不同角度设计多个专题,在全方位立体化整理各大块知识体系的同时,注意合并、类比、归纳总结各大类问题的研究方法。
例如:力学部分,可以按时间和空间设计一个专题整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
把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相比较,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比较各设计一个专题,研究应用这两个定理、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把物体平衡、牛顿定律、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振动合并设计一个专题,研究应用牛顿定律和其他知识综合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把第一阶段整理的错题集中的力学部分,整理归类再设计一个专题,和学生一起研究出错的原因,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指导、训练,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的复习仍需强化基础。
这一阶段是通过大单元进行综合复习,针对高考重点热点,针对学生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设置专题。
这是查漏补缺、深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的练习对应学科内一定范围的知识大块。
除了像一轮一样坚持详细批改、错题统计外,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对讲评课的重点、思路进行共同讨论确定。
如以知识点为线索、以解题方法为线索,将错题串联,归类讲评。
努力使学生通过讲评课在知识、能力上来一个飞跃。
练习题中,难题量要少一点,基础题量大一点。
老师要避免总是选没见过的题而忽略了见过的题,重要的题甚至可以过半个月或一个月重复一次。
中等题是高考最容易考到的,重复练几遍也没关系;太难的题就没必要重复了,难题应作为基础好的同学用以提高自身能力。
高一各学科实用学习方法讲解课件
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
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二、对策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我采取 了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Part
03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
现状分析
进入高中,同学们会发现英语的 词汇量增加了,知识点增多了, 句子结构变复杂了,教材难度也 相对提高了,所以相应的学习方 法上也需要改变。同学们一定要 尽快养成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去 理解、记忆、运用和创新,从语 言现象中归纳出规则,然后进行 操作和运用。高中阶段侧重读、 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 的培养,同时兼顾听说能力的训 练。以下给同学们几点英语学习 的建议:
2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 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 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 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 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 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反复诵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有利于理解、记忆,读多了, 读久了,你就可以“出口成章”,多背些古典诗文,受用终生。
三、勤于思考,主动参与
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成绩。 要知道,中高考阅读和生活中的阅读都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呀。另外,必须立足课堂,课堂都学不好, 更遑论其它时间和处所了,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解决所有问题,这样可以用课余时间做别的事情。
物理核心思维
物理核心思维
物理核心思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证思维: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科学。
通过实验和观测来验证物理理论的正确性是物理研究的基础。
2. 逻辑推理:物理学家通过逻辑推理来建立和发展物理理论。
他们从已知的事实和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结论。
3. 模型思维:物理学家使用模型来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
这些模型可以是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或概念模型。
通过建立模型,物理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物理现象。
4. 量化思维:物理学家使用数学和量化的方法来描述和研究物理现象。
他们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物理量的大小和关系。
5. 归纳思维:物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大量的物理现象,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和原理。
这种思维方式帮助物理学家发现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6. 相对论思维: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它强调了观察者的参考系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对论思维要求我们在考虑物理问题时要考虑到观察者的立场和参考系的选择。
7. 系统思维:物理学家将自然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他们通过研究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来理解整个系统的行为。
这些核心思维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专题06 动量守恒定律——高考物理复习核心考点归纳识记
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归纳 专题06 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规律】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 动量及动量定理第2节 动量守恒定律第3节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定义:力与力作用时间的乘积.(2)公式:I=Ft ;公式适用范围:恒力冲量;(3)量性:矢量,方向与作用力方向一致;动量及动量定理冲量动量动量定理(1)定义: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2)表达式:p=mv ;(3)量性: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4)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状态(1)内容:物体合外力冲量等于物体动量变化量;(2)表达式:F ·Δt =Δp =p ′-p . (3)注意:动量定理表达式为矢量式【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 动量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这种情况下,动量定理中的力F 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 ·Δt =Δp 是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公式中的F 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3.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的两类物理现象(1)当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短,力F 就越大,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长,力F 就越小,如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而掉在沙地上不易碎.(2)当作用力F 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长,动量变化量Δp 越大,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短,动量变化量Δp 越小4.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研究过程既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是全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2)进行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加给研究对象的力,不必分析内力. (3)规定正方向.(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或各外力在各个阶段的冲量的矢量和),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考点二 动量守恒定律与碰撞 1.动量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守恒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3)分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应用1.碰撞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特点 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m 1v 1+m 2v 2=m 1v ′1+m 2v ′2或Δp 1=-Δp 2.1.爆炸3.反冲 人船模型(1)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4)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2.碰撞遵守的规律(1)动量守恒,即p1+p2=p′1+p′2.(2)动能不增加,即E k1+E k2≥E′k1+E′k2或p212m1+p222m2≥p′212m1+p′222m2.(3)速度要合理.①碰前两物体同向,则v后>v前;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且v′前≥v′后.②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3.两种碰撞特例(1)弹性碰撞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小球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则有m1v1=m1v′1+m2v′2①12m1v21=12m1v′21+12m2v′22②由①②得v′1=m1-m2v1m1+m2v′2=2m1v1m1+m2结论:①当m1=m2时,v′1=0,v′2=v1,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②当m1>m2时,v′1>0,v′2>0,碰撞后两球都向前运动.③当m1<m2时,v′1<0,v′2>0,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2)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动能损失最大,但仍遵守动量守恒定律.4.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考点三爆炸和反冲人船模型1.爆炸的特点(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3)位移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仍然从爆炸时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2.反冲(1)现象: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2)特点: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较大,因此系统动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动量守恒;②动量近似守恒;③某一方向动量守恒.反冲运动中机械能往往不守恒.注意:反冲运动中平均动量守恒.(3)实例:喷气式飞机、火箭、人船模型等.3.人船模型若人船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守恒.如果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则由m1v1=-m2v2得m1x1=-m2x2.该式的适用条件是:(1)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2)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3)x1、x2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2.实验方案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三: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ΔxΔt算出速度.(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所示.(6)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8)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思想方法与技巧】动量守恒中的临界问题1.滑块与小车的临界问题滑块与小车是一种常见的相互作用模型.如图所示,滑块冲上小车后,在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滑块做减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滑块刚好不滑出小车的临界条件是滑块到达小车末端时,滑块与小车的速度相同.2.两物体不相碰的临界问题两个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追上乙物体的条件是甲物体的速度v甲大于乙物体的速度v乙,即v甲>v乙,而甲物体与乙物体不相碰的临界条件是v甲=v乙.3.涉及弹簧的临界问题对于由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两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4.涉及最大高度的临界问题在物体滑上斜面(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过程中,由于弹力的作用,斜面在水平方向将做加速运动.物体滑到斜面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物体与斜面沿水平方向具有共同的速度,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等于零.5.正确把握以下两点是求解动量守恒定律中的临界问题的关键:(1)寻找临界状态看题设情景中是否有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始反向运动等临界状态.(2)挖掘临界条件在与动量相关的临界问题中,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与相对位移关系,即速度相等或位移相等。
初二物理十大学习方法和技巧
初二物理十大学习方法和技巧物理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
在第一次测试之后,各种相关的问题和谜题将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出现。
众所周知,人类进步的步伐正处于不断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
因此,反思总结就尤显重要。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以下方法和对策:一、重视物理概念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能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科学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能应用:能应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在初中物理课程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一类是属于作图类型题,例如,作光路图等,要力求符号标准、线条清晰、尺规作图。
另一类属于识图,例如,识别机械运动部分的v-t图象、s-t图象,以及物态变化部分的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等,要记住讲过的最基本图象,明确图象中各部分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察看,才干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活泼、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察看,才干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教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学生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方向飞去。
这个生动的例子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一个生动的认识。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物理研究方法专题PPT课件
例: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
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
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
在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这样,如用
可证明
的存在.
橡皮膜上所受压强的大小
U型管内液柱的高度差
焦耳定律中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 火柴点燃快慢
三、等效法
“等效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并在可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 准备进行实验.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探究“问题一”的实验方案.
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下落相同的高 度所用的时间.
或选用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 下落的高度.
4、给出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探究实例,
要求对实验方案或结论进行评价
例4(06南通)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一、 控制变量法
一个物理量可能要受到多个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在探究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 因素的关系时,需要先控制其它因素不变, 来确定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 即“控制变量法”.
※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f= μN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研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p=F/s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p=ρgh ※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Q=cmΔt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R=ρL/S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I=U/R ※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Ek=mv2/2 ※研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Ep=mgh ※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Q=I2Rt ※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高中物理思想教案
高中物理思想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观点。
2. 掌握物理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1. 物理思想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2. 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物理思想。
3.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物理思想。
4.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物理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介绍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发学生对物理思想的兴趣。
二、整合
分组讨论不同物理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展示。
三、拓展
讲解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物理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代科学的影响。
四、实践
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物理思想在实验中的应用和验证。
五、总结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了解物理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不同物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灵活运用物理思想,收集并分析实验数据。
扩展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物理思想的历史文献,了解物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专题06 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版
专题6 开普勒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教师版)一、目标要求二、知识点解析1.开普勒三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轨道定律,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S AB =S CD =S EK.(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用公式表示:,其中比例常数与行星无关只与太阳有关.(4)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①开普勒三定律是实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主要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描述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规律.②开普勒三定律否定了天体运行的圆轨道想法,建立了正确的行星轨道理论;它还指出行星绕太阳运行时远日点速率小,近日点速率大;开普勒第三定律提示了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后面将学到的人造卫星也涉及相似的常数,此常数与卫星无关,只与地球质量有关.2.万有引力定律 (1)推导过程:①简化轨道:把实际的椭圆轨道看成是圆形轨道,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圆周运动条件:,即.③开普勒定律的运用由于,则2222π1()4π==⋅r r F m m T r T322'22224π()4π===r m m m k k T r r r ,其中,,所以.④牛顿第三定律的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一定与太阳质量成正比,因此.(2)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把上面的结论写成等式,此式即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表达形式. 公式中的G 叫做引力常量,116.6710G -=⨯N·m 2/kg 2.物理意义:对于任何物体来说,G 值都是相同的,它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为1 kg 的两个物体,相距1 m 时的相互作用力.3.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适用条件:①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时,它们之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是指两球心间距离.③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2)万有引力的性质:①普遍性: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②相互性:万有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牛顿第三定律.③一般物体之间虽然存在万有引力,但是很小,天体与物体之间或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才比较显著. (3)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①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将天地间的规律统一起来,第一次提示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②消除了人们的迷信思想,使人们有信心、有能力理解天地间的各种事物,解放了思想,在科学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地球上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可以分解成物体所受的重力和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如图所示,其中,而(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三力同向,此时达到最大值2max F mR ω=,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小值2min 2引F F Mg GR mRω-==-;(2)当物体在两极的极点时,,,此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最大值为;因为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时认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7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1)小球开始沿这个"V"型玻璃筒运动的加速度为 a1=g(sinα-cosα)=10×(sin37°-cos37°)=2m/s2 所以小球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
v = 2a1l = 2 × 2 × 2 = 2 2m / s
(2)在BC面上,小于开始从B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的大小为: a2=g(sinα+cosα)=10×(sin37°+cos37°)=10m/s2 所以,速度为0时到B的距离为 s=v2/2a2=0.4m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4】如图6-4,娱乐场空中列车由许多节完全相 同的车厢组成,列车先沿水平轨道行驶,然后滑上 半径为R的空中圆环形光滑轨道.若列车全长为L(L >2πR),R远大于一节车厢的长度和高度,那么列 车在运行到圆环前的速度v0至少多大,才能使整个 列车安全通过圆环轨道?
图6-4
v0 = Rg + 4πR 2 / L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三,等效法 等效法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要点是 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 单或常见的问题.应用等效法,关键是要善于分析 题中的哪些问题(如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状态或 电路结构等)可以等效.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一,隔离分析法与整体分析法 隔离分析法是把选定的研究对象从所在物理 情境中抽取出来,加以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需 要用隔离法分析的问题,往往都有几个研究对象, 应对它们逐一隔离分析,列式.并且还要找出这 些隔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联立求解.概括其要 领就是:先隔离分析,后联立求解. 1.隔离法.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电场力为F=qE=2×10-3N =2G,重力和电场合力大小等于重力G,方向竖直向上, 这里可以把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等效为一个竖直上的 "重力",将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旋转180°就变成 了常见的物理模型——小球在V型斜面上的运动.如图 6-7所示,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3)最后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此时滑轮受到 四个力作用:重力,拉力,两边绳子的两个拉 力T.有F-mg-2T=ma.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A上升距离s时,滑 轮只上升了s/2,故A的加速度为滑轮加速度的2 倍,即: aA=2a. 由以上四式联立求解得:F=43N.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5】如图6-5(甲)所示电路甲由8个不同的电阻 组成,已知R1=12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 B间的总电阻为4Ω,今将R1换成6Ω的电阻,则A, B间的总电阻是多少?
图6-5Biblioteka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此题电路结构复杂,很难找出各电阻间串, 并联的关系 由于8个电阻中的7个电阻的阻值未知,即使能理 顺各电阻间的关系,也求不出它们连结后的总阻值. 但是,由于各电阻值一定,连结成电路后两点间的电 阻值也是一定的,我们把R1外的其余部分的电阻等效 为一个电阻R′,如图电路乙所示,则问题将迎刃而 解.由并联电路的规律得: 4=12R′/(12+R′) R=6R′/(6+R′) 解得R=3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滑上轨道前列车速度的最小值v0与轨道 最高处车厢应具有的速度的最小值v相对应.这 里v代表车厢恰能滑到最高处,且对轨道无弹力 的临界状态.由: mg=mv2/R 得:v= Rg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因轨道光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车在 滑上轨道前的动能应等于列车都能安全通过轨道 时应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因各节车厢在一起,故 它们布满轨道时的速度都相等,且至少为 Rg . 另外列车势能还增加了M′gh,其中M′为布满在 轨道上车厢的质量,M′=M(2πR/L),h为它们的平 均高度,h=R.因L>2πR ,故仍有一些车厢在水平 轨道上,它们的速度与轨道上车厢的速度一样, 但其势能为0,由以上分析可得: Mv02/2=Mv2/2+M(2πR/L)gR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六,作图法 作图法就是通过作图来分析或求解某个物理量 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的一种解题方法.通过作图来揭 示物理过程,物理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明了 等优点.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9】某物体做初速度不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s,设运动过程中间时刻的 瞬时速度为v1,通过位移s中点的瞬间速度为v2,则 ( ) A.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1>v2 B.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1 <v2 C.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1 >v2 D.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v1 <v2
二,极值法与端值法 极值问题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在 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某一个物理量的 变化函数可能不是单调的,它可能有最大值或 最小值.分析极值问题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把 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纯粹从数学角度去 讨论或求解某一个物理函数的极值.它采用的方 法也是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方法;另一种 是根据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受到的物理规律 的约束,限制来求极值.它采用的方法是物理分 析法.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7】如图6-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 它们均向右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若它们在碰撞前的动 量分别是pA=12kgm/s,pB=13kgm/s(向右为正方向), 则碰撞后它们动量的变化量△pA及△pB有可能的是() A.△pA =4kgm/s B.△pA =-3kg m/s C.△pA =-24kg m/s D.△pA =-5kg m/s △pB =-4kg m/s △pB =3kg m/s △pB =24kg m/s △pB =8kg m/s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3)接着小球又反向向B加速运动,到B后又减速向 A运动,这样不断地往复,最后停在B点.如果将全 过程等效为一个直线运动,则有: mglsinα=mgcosαL 所以 L=ltanα/=3m 即小球通过的全路程为3m.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四,排除法解选择题 排除法又叫筛选法,在选择题提供的四个答案 中,若能判断A,B,C选项不对,则答案就是D项. 在解选择题时,若能先把一些明显不正确的答案排 除掉,在所剩下的较少选项中再选择正确答案就较 省事了.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6】如图6-6所示,一个"V"型玻璃管倒置于竖直 平面内,并处于E=103v/m,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中,
图6-6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一个带负电的小球,重为G=10-3N,电量 q=2×10-6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球与管壁的 摩擦因数=0.5.已知管长AB=BC=2m,倾角=37°, 且管顶B处有一很短的光滑圆弧.求: (1)小球第一次运动到B时的速度多大? (2)小球运动后,第一次速度为0的位置在何处? (3)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小球通过的总路 程是多少? (sin37°=0.6,cos37°=0.8)
图6-2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此题中盒与球交替做不同形式的运动,若 用隔离法分段求解,将非常复杂.我们可以把盒和 球交替运动的过程看成是在地面摩擦力作用下系统 动能损耗的整体过程. 这个系统运动刚开始所具有的动能即为盒的动能 mv02/2=p2/2m=1.52/(2×0.5)=2.25J 整体在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f=N=2mg=10×0.125=1.25N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fs=0-mv02/2 , s=1.8m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依题意:A,B均向右运动,碰撞的条件 是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碰撞时动量将由A向B传 递,A的动量将减少,B的动量将增加,即△pA<0, △pB>0,故A是错误的.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应有: △pA=△pB.所以D是错误的,C选项中,A球的动量 从12kgm/s变为-12kgm/s,大小不变,因而它的 动能不变,但B球动量增大到37kgm/s,动能增大, 说明碰撞后系统的动能增加,这不符合能量守恒 定律.所以只有B选项正确.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五,微元法 一切宏观量都可被看成是由若干个微小的单元 组成的.在整个物体运动的全过程中,这些微小单元 是其时间,空间,物质的量的任意的且又具有代表 性的一小部分.通过对这些微小单元的研究,我们常 能发现物体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微元法就是基于这种 思想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8】真空中以速度v飞行的银原子持续打在器 壁上产生的压强为P,设银原子打在器壁上后便吸 附在器壁上,银的密度为ρ.则器壁上银层厚度增加 的速度u为多大?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银原子持续飞向器壁,打在器壁上吸附在 器壁上速度变为0,动量发生变化是器壁对银原子有 冲量的结果. 设△t时间内飞到器壁上面积为S的银原子的质 t 量为m,银层增加的厚度为x. 由动量定理F△t=mv.又m=ρSx. 两式联立得F△t= ρSxv,整理变形得: P=F/S=ρSxv/△t= ρvu. 所以:u=P/ρv.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例3】如图6-3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 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 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 持静止状态.试分析:当小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图6-3
专题六 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
【解析】设圆弧半径为R,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 径夹角为θ时,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 顿第二定律有:mv2/2=mgRcosθ N-mgcosθ=mv2/R θ 解得小球对小车的压力为:N=3mgcosθ 其水平分量为Nx=3mgcosθsinθ=3mgsin2θ/2 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水平向 右,大小为:f=Nx=3mgsin2θ/2 可以看出:当sin2θ=1,即θ=45°时地面对车的 静摩擦力最大,其值为fmax=3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