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
苏教版八上古诗词赏析题
《春望》1、诗歌的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个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2、诗歌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泊秦淮4、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5、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本诗作者是(人名),诗中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7、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品格?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感受。
8、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全诗抒发了强烈的。
过零丁洋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4、“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品味:“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6、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已亥杂诗7、“浩荡”一词在诗中表现了什么?“白日斜”的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8、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9、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赏析望岳⒈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钱塘湖春行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最新-九年级语文 古诗鉴赏题苏教版 精品
初三古诗鉴赏1.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答:(2)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答3.梅花绝句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答:(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答: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5.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答:(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答: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答:8.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答:(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答:9.闺怨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10.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
苏教版古诗词鉴赏练习
古诗词鉴赏(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7.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之情。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
苏教版七下古诗鉴赏
苏教版七下古诗鉴赏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苏教版七(下)古诗鉴赏练习(一)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深幽寂静)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宁静、空灵)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
“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
“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答: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万籁俱寂,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答: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7.“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
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答: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地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练习)
八年级下册古诗赏析2012.3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方法3、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中感情一、补充完整诗歌空白处并回答问题。
(一)、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1、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之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以及思乡报国的感情。
2、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答:(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赏析练习题(附答案)
1、对李白的《塞下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题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
(2)诗后两句写法独特,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见教参3、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1—5题。
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思想内容】本诗写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托深远,能产生言之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另外还采用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可分为:__ ___、__ ___、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______、_______。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
苏教版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
苏教版中考语文34首古诗词赏析题荟萃含答案1、《次北固山下》 感情:“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赤壁》 感情:本诗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从构思、立意两方面作具体分析。
3、《水调歌头》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
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4、《早春》 感情: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感情: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④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两个角度简要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
6、《观刈麦》 感情:为什么说夏日“丁壮”已“力尽”却“不知热”,反而“但惜夏日长”? 选出下面对《观刈麦》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鉴赏题[第一首](次北固山下——王湾)1.这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律)诗,内容上属(思乡)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1)次.北固山下(停泊)(2)客路..何处达(家信)..青山外(旅途)(3)乡书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1)顺利。
(2)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可见。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1)从北固山往洛阳寄。
(2)向北方寄。
7.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8.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苏教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⒉侧面惊
⒊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 酬的悲愤的诗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4、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抒发无尽感 叹的句子是:
17.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C( )。(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
象。
D . 全 词 反 映 了 作 者 渴 望 完 成 抗 金A大 业 却 壮 志 难 酬 的 现 实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⒉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 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暗示诗人因为受到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
示例: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3.全诗紧扣题目,叙述描绘了哪三层意思?
诗人以征蓬与归雁自比,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情感,
4抒.试发了体自会己“身征世蓬浮沉出之汉感塞第和1,思0页乡/归共1之7雁页情入。胡天”一联,表达
5.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 直到居延(“属地国名过居)延以”外指,“过点居明延边属塞国的”。辽阔,路途 的遥远。
•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 “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D
13、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里挑灯看剑好!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 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乐杀敌的宝剑。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赏析习题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赏析
习题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赏析题 (完整版)
以下是一些针对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赏析的题,通过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相关的诗歌作品。
1.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什么是诗歌。
- 请用诗歌中的一句话来形容诗歌的特点。
2. 在课本上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歌,简要介绍该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3. 选择一首你对生活有所感悟的诗歌,简要解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4. 在课本上选择两首形式不同的诗歌,请比较它们在表达方式和情感上的差异。
5. 选择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简要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
感情倾向。
6. 选择一首描写人物的诗歌,简要介绍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传达
的思想。
7. 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韵律结构和押韵方式。
8. 在课本上选择一首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简要解释其构思和
表达。
9. 分享一首你最喜欢的诗歌,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10. 从作品中选择一句你印象深刻的诗句,解释其意义和影响。
以上就是针对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赏析的习题,希望通
过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
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共十首]总结
(一)《次北固山下》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2分 ( 答案:D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得1分;为什么:答案:,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2分。
(二)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他与同时代的齐名,人称“小李杜”。
2.这是一首借物兴感的怀古咏史之作。
“,”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是议论,寓吊古之意抒发自己的感慨。
3.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以方便,其结果是。
4.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7、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答案:《赤壁》1.李商隐。
2.略。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4.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
5.火烧赤壁。
6.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7、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三)《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初中语文 教材古诗鉴赏训练苏教版
古诗词鉴赏专练唐诗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1)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答:(2)从整首诗的内容看,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1)有人说该诗开篇一句突兀不凡,妙笔绘柳,请简要分析。
答:(2)该诗后两句“言在此,而意在彼”,请说明诗人之“意”是什么? 答:感遇(其一)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1)请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前两句突出了所写之物的什么特点? 答:(2)该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两句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请简要分析。
答:(2)请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该诗的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经炀帝行宫刘沧此地曾经翠辇过, 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 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 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 古渡月明闻棹歌。
(1)后人评论,该诗首联最为警策,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答:(2)请分析颔联“尽”与“多”两字在表意上的妙处。
答:宋诗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咏草俞紫芝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1)有人评论该诗的颔联所写的草,比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更有意境,简要分析好在哪里?答:(2)颈联从金谷园的草写到石头城的草,用意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事理?答: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
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阔”字运用的妙处。
【描绘里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
】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
(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2、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客路”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与“客路”相呼应的词有”行舟、乡书、归雁”。
】【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共同特点。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赏析专项训练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及训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赏析:陈子昂,唐朝诗人。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无聊的情绪。
诗人拥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用,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忿。
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眺望,悲从中来,并以“河山仍旧,人物不一样”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语言豪放,富裕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瞭望,写空间的辽阔无穷;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思绪。
这样前后相互照射,分外感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相互当合,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训练:(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爱才如命、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同时因为它是在平定契丹反叛时所写,此中一定也包括的爱国感情。
(2)“古人”“来者”指的是。
“独”字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整首诗经过采用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拥有的感情基调。
( 3)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
(4)给全诗区分朗诵节奏(在原文上区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作者王湾,唐朝诗人。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光。
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全诗层层相因,水乳交融。
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指北固山,诗人现在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以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示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其他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走之意。
“客路”的飘泊羁旅之情,已表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顾。
颔联写船上所见风景,“平”“阔”“正”“悬”四字写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广阔 ;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拔高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鉴赏练习 苏教版
古诗鉴赏练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说说“争”和“啄”的妙处。
答:“争”运用拟人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啄”描写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这两句描绘出莺燕的动态,表现出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说说“几处”“谁家”精妙之处。
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3、赏析诗句(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答:写花草,画面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马在浅草地上走的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让人目不暇接,神智迷乱。
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丼和沉醉于美景的春游的人们的感受(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性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作者有意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4、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
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以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用形象优美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景象。
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静静的水面上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进的江天上。
2、说说“阔”和“悬”的妙处。
答:“阔”字表现出“潮平”,“悬”字写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
风顺风和,风儿高悬。
“阔”和“悬”传神的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阔”字运用的妙处。
【描绘里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
】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
(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2、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客路”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与“客路”相呼应的词有”行舟、乡书、归雁”。
】【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共同特点。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赤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了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
【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
而“国破人亡在此朝”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浣溪沙 (北宋)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景语即为情语,请体会“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包含的情感。
【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与失意。
】2、化用诗句常常推陈出新,请评析“休将白发唱黄鸡”与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区别。
【本诗云岩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用白诗之意,表达了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在逆境中也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用高超笔墨描绘出来早春的特点,请理解诗中写景的妙处。
【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滋润温暖如酥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请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到了暮春三月,“杨柳堆烟”,“满”城皆是,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③惊鹊⑥,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1、词人行走在黄沙岭的路上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词人此时的心情如何?【词人看到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听到了“鹊声、风声、蝉声、人声、蛙声”,闻到了稻花的香味。
词人内心充满丰收的喜悦对农村太平生活的珍爱。
】2、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你想到了哪句诗?“忽”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给词人以惊喜。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赏析“排”“引”两个字,说出它们各自的妙处。
【“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来白鹤冲天激起的豪迈乐观之情。
】2、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但本诗却一反传统,格调高昂。
请评析本诗中“鹤”的形象。
【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
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中最能传达织女内心痛楚的诗句是什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以牛郎织女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你还知道哪些?【秦观的《鹊桥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3、下列对于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B】A、这首诗字面是叙写织女的天上愁思,实际却句句在抒发思妇的人间离恨。
B、“迢迢牵牛星”是说牵牛星很遥远,“皎皎河汉女”是说织女星很明亮,这两句诗分别写出来这两颗星的不同特点。
C、这首诗闪现着浪漫主义的绚烂色彩,它将天上的星星赋予生命,使它们具有细腻丰富的感情,读来真切动人。
D、诗中六个叠音词的运用,既增强了节奏的美感和音韵的协调,又自然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中景物描写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其中与“左迁”相联系的意象是飘零的杨花、思乡的子归,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分析为什么诗人要把“愁心”寄与“明月”?【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
】【1、我心与明月一样纯洁;2、友人像明月一样纯洁无辜;3、我的愁思无人能解,无人可诉只能寄于明月;4、唯有明月能同时见到我和友人;5、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答出三项即可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赏析练习一,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施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空。
诗歌首颔两联都在写景,渲染了古寺特有的幽静氛围。
颈联开始融入作者主观感受,把客观景致与诗人的禅思理趣合在一起写,山光使鸟性欢愉,潭影使人心空寂。
“空”字有力地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心中的杂念、浮躁消失殆尽的美妙境界。
)2,这首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功名、宁静致远的清高性情。
)3,诗中“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当中的“俱寂”与“钟磬音”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内心旨趣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有力地表现诗人在寂静幽深的寺院中找到了内心的“静境”,意境深长,发人深思。
)三、阅读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与《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画线字注音。
蜡()象分()外妖娆()今朝()(là fènráozhāo)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等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二)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1.“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
词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词牌题目小序)2.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但立意却和陆游的原词相反。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B(不是“对比”,而是“陪衬”)))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